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浅析维文译本《水浒传》中歇后语的文化内涵及翻译策略

更新时间:2009-03-28

引言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奇书之一。说它奇,首先书名就奇。“水浒”之意就是水边,源于《诗经·王风》:绵绵葛蕥,在河之浒。《水浒传》的维文译本译作《》,也就是“水边”之意。

《水浒传》维译本于20世纪80年代出版,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关部门组织当时翻译界知名专家学者,组成《水浒传》翻译小组共同翻译的,译本凝聚了专家学者们的集体智慧和心血。据翻译组成员阿合买提·帕萨尔先生回忆,“翻译这部小说之前,翻译组经过反复切磋,共同研制出了一套翻译原则,即忠实原文、通俗易懂、保持风格。译文应该在维吾尔语当前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尽可能正确地表达作品的意义、逻辑和风格。同时,还应该做到通顺易懂。既要反对逐字死译,又要反对破坏原著思想内容和艺术结构的所谓自由翻译;翻译典故成语时,要保持他们言简意赅的特点,并应该努力效仿维吾尔典故和成语的形式,或采用内容相同的维吾尔语固有典故和成语”。这些翻译原则为后来具体的翻译工作指明了方向,为维译本《水浒传》翻译工作的最终完成提供了很好的保障。《水浒传》的语言为了较好地反映出绿林人物的生活背景、好汉身份和性格特征,运用了一定数量的歇后语,为体现该书语言艺术性增添了熠熠光彩。但在将该书翻译成维吾尔语的过程中,要想准确而形象地译出这些歇后语却并非易事。我们通过对维译本《水浒传》中歇后语译文的收集和整理,发现译者凭借娴熟的翻译技巧、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语言功底,对原文的歇后语采取了多种处理方法,译义准确,传神达意,使维译本《水浒传》成为汉维翻译方面的经典著作。本文将以维译本《水浒传》中的歇后语译文为基本语料,着重分析探讨歇后语的文化内涵及翻译策略,为推进汉维翻译理论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分析。

一、歇后语概述

歇后语是语言与文化的结晶,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语言形式,也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歇后语以其特有的生动活泼、诙谐幽默、辛辣讽刺等特点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歇后语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语中的谜面,称为“喻体”,起“引子”的作用,从中引出后一部分;后一部分像谜底,称为“喻义”,对前一部分进行注释、说明。歇后语具有独特的词汇和句法结构,其“喻体”和“喻义”之间往往借助比喻、引申、联想、谐音、双关等修辞手段,反映特有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宗教传说和思想文化。歇后语不仅在音、形、义等方面充分发挥了汉语言的优势,而且生动体现了汉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思维模式,展示了汉民族独有的语言风格,因此,歇后语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不仅在口头上流行,而且被大量吸收到书面语言,特别是文学作品中来。同时,历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歇后语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根据《水浒传》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汉语中也形成了一些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歇后语,例如:梁山兄弟——不打不成交、潘金莲给武松敬酒——不怀好意、林冲误入白虎堂——祸从天降,等等。经过作者的提炼加工,这些歇后语的艺术性得到了更好的体现,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生动的形象性和深刻的哲理性,也使得这部历史巨著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丈夫被叫了出去,放疗室的门缓慢关上,英孤身一人留在里面,紧接着庞然大物靠近了英,一束光线照射在英的子宫上面。英慢慢地感觉到子宫在发烫,一种焦灼的疼痛蔓延至英全身每一个细胞。英安静地躺着,子宫内部似乎在剧烈地燃烧。英暗自高兴,那是野马一样毫无束缚的癌细胞正在走向死亡。

二、维文译本《水浒传》中歇后语的文化内涵及翻译策略

本文通过对维文译本《水浒传》中歇后语译文例句的统计分析,发现译者翻译汉语歇后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策略:

1.直译

直译,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汉语歇后语的比喻意象、民族历史、传统文化及地方色彩的方法。[1]64维文译本《水浒传》中针对一些含义明确,无论是意义还是形象都与维吾尔语在文化内涵上大致相同的歇后语,采用直译的方法。这样的歇后语,其意义直接由构成歇后语的各个词语意义合成,知道了构成歇后语的各个词语的意义,就能理解整个歇后语的意义。如:

(1)宋江道:“不妨,这事容易,瓮中捉鳖手到拿来。”(《水浒传》第十八回)[2]156

2.意译

[3]478

维译:

(3)妇人笑着寻思道:“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倒来戏弄老娘!正是灯蛾扑火惹焰烧身。不是我来寻你。我且先对付那厮!”(《水浒传》第二十七回)[2]249

(2)蔡福道:“李固,你割猫儿尾拌猫儿饭。北京有名恁地一个卢员外,只值得这一百两金子?”(《水浒传》第六十二回)[2]582

 

3[2326]

“佛面上去刮金”是歇后语“佛面上去刮金——刻薄”的前半部分,军校以此语来斥责厢官的贪婪无厌,徇私作弊。维译本中采用直译法,译成 (从涂了金粉的佛脸上刮金粉)。

(2)那军校道:“皇帝赐俺一瓶酒,一斤肉,你都尅减了。不是我们争嘴,堪恨你这厮无道理,佛面上去刮金!”(《水浒传》第八十三回)[2]767

维译:

 

[3]756

武松在发配途中遇到母夜叉孙二娘,因怀疑所食馒头为人肉馒头,在言语上与孙二娘起了冲突。该句为孙二娘内心独白,歇后语“灯蛾扑火——惹火(焰)烧身”是喻指自己主动惹事,句中的“贼配军”就是指武松。维译本采用了直译法,译为(灯蛾扑火,自己烧成了灰)。

维文译本《水浒传》大量采用了直译法。采用直译法,能使译文与原歇后语语序一致,在译文中能找到原文中相对应的每个词及其词义,有助于保留原著的民族文化特点,较好地传达原歇后语的语义与文化内涵,有利于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维译:

意译指译文中采用新的等效的表达手段。[1]64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一些带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特别是含有强烈的宗教文化色彩的歇后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如果按字面意思直译,就会引起误会或不理解,同时,在维吾尔语中也找不到恰当的同义习语可以套用,这样的歇后语,一般不采用与原文一一对译的方法,而需要意译。如:

(1)知府听了大怒,唤过牢子狱卒,把宋江捆翻,一连打上五十下,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开肉绽,鲜血淋漓。(《水浒传》第三十九回)[2]360

维译:

 

[3]1099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是说有生有死,其后一部分是“死去活来”,即“一佛出世,二佛涅槃——死去活来”。这一歇后语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而维吾尔族文化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现代维吾尔语中佛教词语比较少。因此,尽管原文中只用了这个歇后语的前半部分,但维文译本把握住了其后半部分“死去活来”这一关键信息点,翻译为(使之后悔生下来),采用的是意译手法。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术因为可以实现实时无线数据采集而被广泛应用于物流、资产追踪、设备监控等领域[1]。

维译:

通过对3个典型算例仿真,结果显示重构后的网损有效降低了,并且电压质量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仿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混合算法在配网重构问题上具有有效性和优越性。该网络结构下的配电网,既符合安全可靠原则又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维译:

 

[3]1772

维译:

HM国际货代公司应该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灵活化的物流服务业务。一方面,HM公司应当根据不同行业委托人的实际需求制定多个货代服务流程,秉持着速度最快、成本最省的理念提供货物包装以及物流运输服务,并根据货物量以及运输时间的实际情况为客户制定购买仓储与分拨服务的方案。同时,需要向客户强调货物保险购买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货代服务的安全保障性以及客户的满意度。HM公司应当维持业务量的增长与企业资源规模的速度保持持平,对合作企业进行筛选思考后谨慎决定,逐步扩大国际货代服务范围,培养高质量、长期合作的稳定客户源。

(3)王婆笑道:“大官人却又慌了。老身那条计是个上着。虽然入不得武成王庙,端的强似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水浒传》第二十四回)[2]220

维译:

[3]667

王婆在和西门庆商议如何勾引潘金莲,为此提出了一个好计谋。句中歇后语“孙武子教女兵——十拿九着”源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的一个历史典故,说的是吴王阖闾让孙武训练宫中美女。在三令五申后,这些女兵仍不听号令,孙武于是斩了作队长的阖闾的两个宠姬。再训练时,女兵们惟令是从,再不敢违犯号令了。比喻做事很有把握。此处是说该计谋十分可靠、十拿九稳。这一典故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维吾尔族没有这一文化意象,对于维吾尔族读者来说很难理解。因此,维译本并没有按照汉语文字表述一一对译,而是抓住该歇后语的思想内涵“十拿九着(稳)”,意译为,准确传递出了该歇后语的意义。

意译是有局限的,上述例句在维译后,原歇后语的民族文化特色基本不复存在,译文读者也难以了解其蕴含的民族文化风貌。

3.仿译

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网络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原有的生活和社会结构,大数据已经成为当前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大数据在人类社会的不同领域均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在使用大数据这一关键技术后,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史,每一次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变革都讲极大的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当今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日益加快,与大数据的联系也将日趋紧密。

仿译是指套用原文的结构模式进行传译。[4]由于不同民族在社会背景、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社会心理以及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同语言在表达同一意思时所采用的喻体不同,且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民族特色,一些汉语歇后语在维吾尔语中无法进行形式相同的表达,但依据歇后语原有的语义结构或语义组合模式,如果原文在维语中有相应的格式,在如实传达原文信息的前提下可以进行仿译, 译出新的维吾尔语谚语。如:

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证实[14],超高速动能武器撞击下的成坑形状、应力波形与浅埋爆炸特的成坑形状、应力波形具有相似特性,把超高速撞击时形成的弹坑作为引起地冲击的震源,以弹坑体积和形状为等效指标,可以建立超高速动能武器撞击能量与标准装药爆炸能量的等效换算关系:

(1)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暗暗地寻思道:“既是好意请我们吃酒,如何却这般相待,不许人动身?”(《水浒传》第二十六回)[2]243

维译:

 

[3]737

胡正卿是武大郎的邻居,武松因武大郎之死,以请客为由请他做一个见证,因此他心中很是忐忑,故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忧虑。

维译本译为,采用了仿译法,将“吊桶”译成了(葫芦)。葫芦是维吾尔族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器具,用葫芦做成的舀子,常用来盛水、淘米、储存,在生活中不可获缺。“葫芦”这一喻体带有维吾尔族鲜明的园艺文化特色,译者根据这一特色采用与“吊桶”内涵相似的“葫芦”来处理这一歇后语,原歇后语所体现的基本意思并没有改变。

(2)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自招;披麻救火惹火烧身。(《水浒传》第二十一回)[2]190

总结大家对制造新生态的观点就是,要充分利用新技术,基于数字化发展智能制造,让硬件智能化,让软件信息化,走跨界融合之路,加强协同协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重视高端人才培养和创新式发展。

维译:

[3]582

此句中歇后语是“披麻救火——惹火烧身”,维译本仿译为: 。将汉语中的“麻衣”译成了(稻草,蓑衣)。尽管译文(稻草、蓑衣)与原文表达同一概念时所借用的喻体有所不同,但内涵相似,歇后语所要表现的主要意思被保留下来,有助于引发译语读者的联想。

(3)那妇人在里面喃喃呐呐的骂道:“却也好!只道说是‘亲难转债’。人只道一个亲兄弟做都头,怎地养活了哥嫂,却不知反来嚼咬人!正是‘花木瓜空好看’。”(《水浒传》第二十四回)[2]214

利用民和县国家基准气候站1987-2016年的逐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月降水量、年总降水量、月日照时数、年总日照时数资料,统计冬小麦生长发育期(上年10月上旬至当年7月上旬)气温、降水、日照等特征量和变化值,得出民和地区气候变化的整体特征及规律。1987-2016年冬小麦年平均产量由县统计局提供;冬小麦种植区域划分,从《青海省民和县冬小麦干旱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中获得;冬小麦生育期为民和县气象局农业气象观测资料;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为民和县气象局1987-2016年地面观测资料。

维译:

 

[3]694

潘金莲用言语撩拨武松,被武松严词训斥后心生怨恨,眼见武松要搬出去住,便骂武松是“花木瓜——空好看”。维译本译为(木头糖果,假排场),采用了不同的喻体,但抓住了该歇后语的中心意义,采用的是仿译的方法。

4.套译

3.3 模型建构的主动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向学生展示较为成熟的模型或引导学生建构教师具备的较为成熟的模型,这样就剥夺了学生主动建构模型的机会或限制了学生主动建构模型的思维空间。学生往往会完整地记下模型,并在课后机械地记忆模型。他们失去了自己建构模型的兴趣,使记笔记失去了应具有的功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更为开放地让学生主动建构模型,促成第二次、第三次笔记的形成。

套译是指在对歇后语进行翻译时,既不直译,也不意译,而采取维吾尔语言中现成的谚语来表达的一种翻译方法。[1]65维吾尔语中尽管没有歇后语,却有在意义、形象或风格上都与汉语歇后语含义相同或相近的谚语或熟语,在歇后语的比喻形象或者表达方式难以被译语读者所理解时,可以采用套译的方法化生僻为习见,使两种文化得以沟通。例如:

(1)婆惜道:“……,做公人的,哪个猫儿不吃腥?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你待瞒谁?”(《水浒传》第二十一回)[2]188

自2002年启动引江济太以来,实践证明,将长江清水引入太湖,并向太湖周边及下游地区增加供水,可增加流域水资源有效供给,加快河湖水体流动,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改善太湖及地区河网水质。同时,作为流域供水安全应急保障的重要手段,引江济太在应对2003年黄浦江上游燃油水污染事故、2007年无锡市供水危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为保障青草沙原水系统切换期间供水安全而实施的引江济太应急调水的成功实践进一步表明,引江济太对保障流域供水安全作用明显。

这里说的是,宋江从何涛处得知官府已知晓晁盖等人劫生辰纲之事,嘴上说着“瓮中捉鳖——手到拿来”,内心中已想好去通风报信。维文译本中译为 (像捉掉进陶罐中的乌龟一样容易),采用的是直译手法。

 

[3]576

阎婆惜得到了宋江和梁山好汉来往的信件,并以此要挟宋江拿出晁盖信中所说的一百两黄金。宋江解释说只拿了其中的一条金子,阎婆惜不信,认为宋江欺骗她,用歇后语“阎罗王面前——没有放回的鬼”来说明到手的钱不可能再给出去。维译本译者针对该歇后语的中心意义,套用了形式和意义基本对等的译入语熟语,译为(魔鬼逃脱不了阎王殿)。是伊斯兰教神话中的死神,传递出原歇后语的文化内涵。

(2)郓哥道:“你正是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漏,半点儿也没得落地。直要我说出来,只怕买炊饼的哥哥发作。”(《水浒传》第二十四回)[2]227

蔡福是牢狱节级,也就是现在的狱警头目,而李固是卢俊义的管家。李固与卢俊义之妻通奸,设计陷害了卢俊义,然后拿卢俊义的钱来贿赂蔡福,让蔡福在狱中结果了卢俊义的性命,故蔡福说李固是“割猫儿尾拌猫儿饭”。“割猫儿尾拌猫儿饭”是歇后语“割猫儿尾拌猫儿饭——自顾自”中的前半部分,因其比喻形象独特,维吾尔语中找不到可以套用或者借用的习语,直译后会使人不解其义,因此,维译本译者根据上下文语境把握住了中心意义,采用了不同的语言形式,意译为

 

[3]689

歇后语“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漏”,是说一个人很吝啬。维译本译为 (从老鼠那儿连麸皮都捞不着),也是说明人吝啬小气。译文采用了喻体不同而喻义相近的维吾尔语谚语来替代汉语歇后语,以维吾尔读者所熟悉的语言形式传达原歇后语的含义,舍弃了“形似”而实现了“神似”,采用的是套译的方法。

套译法可以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的意义、形象和风格,又符合维语语句的结构和习惯。不足之处是译文改换了原歇后语的比喻形象与表达方式,译文读者难以从中全面窥见汉语歇后语本来的文化风貌和体会到源文本的艺术韵味。

三、维文译本《水浒传》中歇后语误译现象

从维文译本《水浒传》中歇后语的整体翻译情况来看,译者表现出了很高的翻译水平,但也存在着个别的误译现象,比如:

(1)周通道:“罢,罢,贼去了关门。便赶得着时,也问他取不成。”(《水浒传》第五回)[2]55

维译:

[3]171

书中鲁智深拿走了周通等人的财物,等周通发现时,鲁智深已走多时,再想追赶已有些来不及。这里所说的“贼去了关门”,也切合鲁智深的行为。维译本译为(这贼早已过了关隘)。歇后语“贼去了关门——迟了”中的“门”说的是家门,是说贼偷完东西走了,这时你再去关房门就是“迟了”的行为,而维译本中的则是“关隘”的意思,没有体现出原歇后语的意思。

(2)婆惜冷笑道:“你这黑三倒乖,把我一似小孩般捉弄。我便先还了你招文袋这封书,歇三日却问你讨金子,正是棺材出了讨挽歌郎钱。我这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水浒传》第二十一回)[2]188

1.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在这个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是谁领导的、谁负责、评价方式等问题,依据笔者的调查与工作经验来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负责人应该是分管内部控制工作的领导,由审计内部机构的特定部门进行评价。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主要有框架式与问题式两种类型。

能量元的定义为:假设微流控芯片信号的数据序列为{xi,i=1,2,…,n},则该信号的能量表示为E=其中称为能量元,n为序列中数据长度。

维译:

 

[3]577

这里的“棺材出了讨挽歌郎钱”是歇后语“棺材出了讨挽歌郎钱——失了时效”的前半句,意思是说已经出殡下葬了才想起让唱挽歌的人来送葬,太迟了。比喻事情成定局后再改变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婆惜才强调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维译本译为 (出殡时唱挽歌者就收取舍金。其中,是指施舍金或施舍物,根据伊斯兰教习俗,人死后要由亲属给送葬的人分发数量不等的金钱或实物,以表示替死者赎罪)。两个句子在时间上有一定出入,意思变成事情办完了就要立即付钱,这与原歇后语的意思有了偏差。

结语

歇后语的翻译,从表面上看,是两种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但实际上是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通过语言文字的表层去沟通两个民族深层的思想与文化,实现跨民族的文化沟通,是一项极其艰难的创造过程。它要求译者既要通晓两种语言,还必须深谙两种文化,且兼备高超的翻译技巧和丰富的翻译经验。因此,在歇后语翻译过程中,只有准确理解歇后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仔细分析隐含在其中的易于引起语义冲突的文化因素,才能在不违背原文的基础上,根据具体语境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再现原歇后语的文化意蕴,从而达到两种语言语义等值的对应效果。维文译本《水浒传》的翻译前辈们凭借深厚的民汉文化底蕴,理论结合实践,巧妙运用了多种翻译策略,不仅跨越了语言障碍,还逾越了文化的鸿沟,使维译本《水浒传》成为汉维翻译方面的经典著作。至于《水浒传》维文译本中个别误译的歇后语,尽管有微瑕,但瑕不掩瑜,让译文读者从这部译著中感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不朽魅力,获得了巨大的艺术享受。

取出生48 h的乳鼠分离提取腹股沟脂肪进行培养,贴壁生长后为P0代,然后消化传代为P1代以备后面实验使用。

参考文献

[1]阿尔帕提古丽.汉维文化差异对歇后语翻译的影响[J].民族翻译,2014(2).

[2]施耐庵.水浒传(上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施耐庵,罗贯中.水浒全传(维吾尔文)[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

[4]廖泽余.《红楼梦》维译本熟语翻译抉微[J].语言与翻译,1994(2):81.

 
胡艳明
《民族翻译》 2018年第01期
《民族翻译》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