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诗歌翻译的形式之思——以《英韵三字经》为例❋

更新时间:2009-03-28

引言

国学经典《三字经》的翻译发展史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诘难与质疑、继承与超越、由“诠释”之思走向“诗性”之思、由“语义”表征流为“形式”之思的复杂的翻译发展过程。那么,《三字经》翻译的本质究竟是由“形式驱动”还是“功能驱动”的呢?如何把握《三字经》翻译的本质成为一个亟待解答与探讨的关键问题。为此,本文试图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视角,以赵彦春的《英韵三字经》为解读对象[1],力图诠释诗歌翻译应该以源语的形式为固有的生态结构进行译语文本生态的建构与再现,致力于诗歌翻译的“形式”回归。

一、诗歌翻译的生态平衡:形式的本体回归

“翻译即生态平衡”,其真谛在于强调翻译的生态平衡,在于保持文本生态的平衡与关注原文的生命在译语环境中的生存和长存。[2]198那么,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诗歌翻译需要从原文内在的生态结构出发,对拟翻译的文本进行适应性选择,并且在翻译的过程中依循原文固有的生态结构在另一种语言系统中再现。从诗歌翻译的角度来说,它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是从原文内在的生态结构“形式”出发,并从译文的生态语境中获得能够生存、长存的文本生态。只有囿于形式之道的诗歌翻译才是真正具有诗性的、形美的、音美的、意美的韵体翻译,才真正具有诗学价值与诗性智慧。诗歌翻译如果没有译语形式与源语形式之间的生态对等,就不能称之为诗歌的诗性翻译,即使它标榜如此,也只能是浅薄的甚至是伪诗歌翻译。因此,形式是实现诗歌翻译的根本性前提,没有源语固有的形式结构译者无法在诗歌翻译中发现诗性;形式是按照源语诗歌的诗性脉络去把握译语的一种生态结构,是对诗歌存在生态结构的一种锁定。这个锁定并不会使形式与功能、内容隔绝起来,恰恰相反,它超越了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对立关系,使源语与译语紧密相连,使诗歌翻译的形式获得“生态诗性”与“和谐平衡”。形式作为诗歌翻译的最简表征,超越了诗歌本身,成了译者可以参与建构的生态结构。如果诗歌翻译的形式出了问题,不能精确地呈现源语生态结构与诗学风格,不能传达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无形存在,而变成“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就意味着诗歌翻译的形式变质了,它就无法充当诗歌翻译的使者,无法承载诗歌翻译的深蕴,就会遮蔽源语诗歌的诗性。

从《三字经》的翻译来看,它的内在结构就是以“三字”为固有的生态结构,《三字经》的翻译从根本上要求必须是以三词格韵诗为形式的生态翻译,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保留其所内蕴的国学经典与文学意蕴。如果翻译超出《三字经》的生态结构,那么译文即使对其内容反映得再充分,那也只是浮于语义诠释,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歌翻译。毫无疑问,《三字经》固有的生态结构“形式”在翻译过程中是处于核心地位:《三字经》翻译展开为一个诗歌翻译的生态内化;诗歌翻译的生态内化就是诗歌翻译固有形式的内化,也就是把诗歌翻译的格局转换为名副其实的形式。可以说,形式就是诗歌翻译“成其所是”的生态平衡,“成”乃是使《三字经》的翻译成为“三词格韵诗”,“是”乃是《三字经》源始形式存在通向具有三词格韵诗的《英韵三字经》。“成其所是”实则是赋予了形式一种本体论的意义,亦是赋予了诗歌翻译的“居所”,因为诗歌翻译是以形式为载体使得译语的诗性“生成在形式里”,译语的诗性得以显现。因此,它既负载了它的形式本身,又由这个形式本身承载着内容,具有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所谓的“物之聚集着的让栖留”[3]:诗歌翻译的形式与内容聚合“制作”了诗歌翻译的生态结构,既使形式“达乎显露”,又使形式“栖留于自身”而“隐而未见”。且看《英韵三字经》开篇的第一节译文:

人之初,Man on earth,

一旦监测到污染信息,应在ZK2和ZK3附近区域及时采取地下水污染治理修复补救措施,如在场地下游绿化带中开挖东西向排水沟,收集渗漏污染的地下水,同时及时查明发生渗漏原因。

性本善。Good at birth.

养不教, What’s a father?

不知义。Brute you’ll turn.

有些教师为了赶进度,将更多时间花在强调单一概念上,学生则是很盲目地接收信息,出现了学生不明确课程目标,缺少能动性的现象。在课堂中,部分教师由于课时紧张,往往选择删减案例,仅保留关键语句的讲解和圈画。但是,关键定义的陈述往往需要论据加以论证才能在学生心里留下深刻印象。这种做法也导致不能有效拓展第二课堂,缺少具体的教学辅助资料,课程内容受限,教学资源急剧减少。有限的教学时间导致很多教师只能依靠考试和作业这两种单一形式来检验学生的阶段性和长期性学习成果,缺少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案例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说明:2018年1月19日,在《证券日报》主办的第一届新时代资本论坛上,首届“金骏马奖”评选结果出炉。中化国际荣获金骏马“最具社会责任上市公司”奖。“最具社会责任上市公司奖”主要表彰新时代资本市场上持续履行社会责任的杰出企业。中化国际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的先行者,沿“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深入践行了大量社会责任,是中国国家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典型代表。

译者主体此处强调“性”作为与生俱来的心性,乃是本性(nature),具有统领全文的语言生态结构。赵彦春在做“性”与“习”的生态翻译时,就是从“性”(nature)的内在生态结构出发,依循源语的生态结构来召唤“习”或“伪”(nurture)的出场。[6]用生态翻译学的术语来说,实际上就是在译语生态里做“平衡”工作,就是译语生态里建构、修复和调适能够使译文存活、生长、乃至长存的生态环境。[2]244Nature与nurture的出场,其实就是用自身固有的形式来表征整个诗节,巧妙地“复活”与“平衡”了《三字经》源语系统的生态结构,从而使nature与nurture在译语系统里创建一个与源语生态相适应的生态环境。诗歌翻译之形式本身可以在不关涉其他事物的情况下被理解而服务于翻译形式:“性”(nature)乃是人与生俱来的本然形态,强调nature对于nurture的超越性,被视为更本源、更本真的存在;而“伪”(nurture)则是指主体的作用,突出nurture对于nature的优先性,执著于多样的、外在的作用呈现。逻辑上的nature拥有无数潜在的变异性的nurture,而其中的部分nurture的变异,便衍生了这个“易变”的生存境地,这是自上(nature)而下(nurture)的生成与易异。[7]可以说,Nature与nurture既是音美的形式表征,又是意美的形式要求——“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因此,诗歌翻译的形式的本质既依归于源语生态,又依归于译语生态,使诗歌形式在源语生态与译语生态之间实现的有效融合。在这个融合过程中,多样性(nurture)从统一性(nurture)中生成,对立性(varied)从非对立性(same)中相反生成,驱使着形式不断地超越自己。形式包含统一性内涵的同时,就已经包含了多样性的内涵,正是形式所包含的多样性的方面导致其向更高一级的形式转化,从而超出了形式原有的内涵,实现了内涵的增加,获得比自身更加丰富、层次更高的本体论意义上的翻译生态。由此可见,《英韵三字经》开篇之诗节译文以形式为出发点与根本点,是“以诗译诗”为趋向的翻译之道,此道“贴近天地,贴近生命形态,是有物质凭籍可循,是向人敞开的、并由人参与的一种诗意认识知性体系”。[8]

二、诗歌翻译的文本移植:形式的可移植性

“翻译即文本移植”,它关注的重点是文本(原文)内在的“可移植性”(transplantability)。[2]202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来看,《三字经》的翻译问题必然回到文本移植的思路上来。换言之,《三字经》翻译问题实质上是对文本的“可移植性”问题的探究,源于译者对诗歌翻译之诗性与诗学的认知与把握。因此,生态翻译学将形式的“可移植性”视为诗歌翻译的起点,追寻一种诗歌翻译里既是“本质的形式”又是“内容的形式”的最为本源的、最名副其实的翻译形式——“成其所是”,并由此展开了诗歌翻译的形式之道:文本移植既是“形式移植”——追求译语与源语之间的“音美”与“形美”,亦是“内容移植”——追求译语与源语之间的“意美”,从而体现翻译的生态美学。诗歌翻译虽然以形式为首要地位,但在文本移植过程中其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是辩证统一的:“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是一种皮相与血肉的关系,去掉血肉,便是死皮,去掉皮相,血肉便很狰狞”。[9]“形式移植”具有外在的诗歌翻译形式,相应地表现为源语形式的外在表征,是已经存在的、被译者捕捉、掌握、抓住的具体形式表征;“内容移植”首先符合普遍的诗歌翻译法则,相应地表现为译语形式与源语形式之间的内在强制约,是一种提升到本体性的东西,折射出诗歌翻译的本源性要求;作为内在于诗歌翻译的必然的形式规定,它既赋予了诗歌翻译以普遍的秩序,又为诗歌翻译过程提供了内在的规范。且看《英韵三字经》的第五节译文:

“在所有的文学样式翻译当中,诗歌又是最难的。不论是传统的形式性突出的,还是当代的形式性微弱的,都存在形式、意义和语言三者之间调和的问题”。[4]在此译文中,译者主体正是通过《三字经》的原文生态结构巧妙地利用Man(人)与earth(地)建构起与源语生态结构一致的文本生态,从而实现了形式与意义、语言之间的互联互动与和谐平衡。Man与earth都是当下在场的翻译生态,是通过它们的形式与其意义、语言之间的调和来实现译语翻译生态环境的“重构”与“再建”。Man与earth的出场与在场,构建了一种生态平衡的境域,表征了“天地之生,以人为始”与“人者,天地之心”。换言之,肯定了“天地之生”的“本善”,总是对人敞开了文化生态:只有当man面对earth发问时,good的形式才呈现出其内在的语言生态与文化生态。引申言之,此处“性”(nature)的语义表征可以在“性本善”的语言形式中缺省,因为“善”(good)乃是nature内容的形式表征,本质上领先且内化于nature,故而good既表征了nature的形式,又蕴含了nature的内容——“上帝即善”。Man与earth作为good存在者的存在是居住于系词be之中的,三者才能获得内在的生态关联。系词be未出场,乃是“形而上者,当其未形而隐然不可逾之天则,天以之化”。系词be以“形而上之道隐矣”存在于译文Man at birth与Good on earth之中,实则是诗歌翻译的形式要求。系词be以“形而上”之“隐”来成就了此节诗翻译之“形而下”之“显”的形美,此可谓“方其形也,有以知幽之因,方其不形也,有以知明之故”。同样,Man与earth的出场,邀请了未现身的god(神)——上帝即善(good)。God在系词be的“形而上之道隐”的作用下以good on earth的形式或隐或显地现身了,但没有真正出场。此时,God与be则是已经离开在场的抽象形式,属于诗歌翻译形式之“形而上”范畴,“隐”而未见于诗歌翻译形式之中。God没有出场,乃是译者之“尽心思以穷神知化,则方其可见而知其必有所归往,则明之中具幽之理;方其不可见而知其必且相感以聚,则幽之中具明之理”。[5]54此时,《三字经》首节诗之翻译展现为“形式”的生态结构,开始了富有诗学形式的“内容”呈现。借助理性的思想与智慧之思,读者可以由可见之明(man、earth),推知不可见的幽然之理(God is good);也可以由尚未聚而成形的不可见形态(be),推论其中蕴涵的有形之物(Man on earth与Good at birth之间)的内在规定。诗歌翻译过程中存在者的出场或不出场,究其根源乃是诗歌形式的内在要求,形式乃是诗歌翻译存在之居所——形式破碎处,无诗歌存在。诗歌的形式即是诗歌的内容,它是一个令人迷惑而让人神往的范畴,在这个范畴里,诗歌的内容角色融化在形式的角色里,诗歌形式的出场蜕变为意义与内容的隐身。且看《英韵三字经》第一节后半部分的译文:

《秀才胡同》歌词中使用了众多的修辞格,其中大量使用典故又特别突出,因而本文对歌词进行修辞格的总体情况分析时,分常用修辞格、用典修辞格两个部分介绍。

教不严, What’s a teacher?

师之惰。 A strict preacher.

此节诗可以通过“语义回溯”追寻到father、teacher、preacher之间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与交际生态,以教育者的出场次序与层级来表征教育的生态意蕴,从而突显了译者对三者的形式进行了精心绝妙的生态翻译处理:维持、协调与平衡源语生态与译语生态。Father乃是“教”之先行者——“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Teacher乃是“教”的“为之计深远”,是father对子女教育的进一步深化——“爱其子,择师而教之”;preacher乃是teacher之“教”的进一步规范与要求——“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Father、teacher、preacher的形式韵律在此是具有内容性的,体现了彼此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相似性、同构性与和谐性。它们不再只是日常生活范畴下的词汇涵义,而是被赋予了“教”的内容并且对“形式”起到了拓展作用。从生态翻译学的视域来看,此时的形式并不是静止的、抽象的,而是译语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成活动,促使源语与译语之间构成一种动态平衡的趋向。诗歌翻译并不是随意而为的生成活动的,而是按照源语的可移植性去展开文本移植:从father之“养”转进到teacher之“教”再进入到preacher之“严”的过程,是诗歌形式获得内容的生成活动过程,按照译语文本(Father、teacher、preacher)的品性(good与strict)来维持与凸显它们之间的内在生态关联,指向的是认知主体的外在的音韵相似性,其实已经明确地表明诗歌翻译把“形式”的回归当做是诗歌翻译追求的基本出发点,最终通向诗歌翻译中一种注重形神兼备的生态哲学意蕴。

由于诗歌翻译的诗性存在于诗歌形式的构成物中,因而,对于《三字经》形式的理解就是返回到富有诗性、诗意的形式之中,把其固有的生态结构转换成《英韵三字经》的三词格韵诗体,以智慧之思将“之过”与“之惰”的意蕴投射到诗歌形式的构成物之上——系词be与疑问词what,以智慧之光将“不严”与“不惰”的内涵照射到诗歌形式的构成物之上——形容词good与strict,促使个体(father、teacher、preacher)与性质(good、strict)发生了关联,解开了诗歌翻译形式的密码(“养”与“教”不在场了,但它们的内涵却现身了),建构了一种诗学的形式存在,用最诗性的形式不断地突破语言的疆域,不断地为诗歌形式提供新的意识,从而描述此节诗的教育意义与生存状态。基于此,译语基本句式“what’s a father/teacher?”所表征的正是在陈述上将诗歌形式与诗歌内容合二为一,诗歌翻译的形式汲取和表现了译语的韵味、获得了诗学与风格的能力而不至于僵死,呈现出如此生机勃勃、美轮美奂、富有独特诗性的翻译生命力,实现源语与译语之间“形意张力”的恰当再现。由此看来,诗歌翻译的形式是一种生命状态,是诗歌翻译存在状态或存在方式,这种生命状态既是形式的自我超越,也是诗歌翻译的自我实现。说它是“超越”,是对形式本身而言的;说它是“实现”,是对附于形式的内容而言的。形式的“超越”与“实现”,获得了意义与内容的彰显而成为实质性的形式存在,从而将源语的文本“原汁原味”地移植到译语中去,使包括语言生态、文化生态、交际生态等在内的源语与译语的生态保持平衡一致。

三、诗歌翻译的适应选择:形式的动态生成

“翻译即适应选择”[2]206,其内涵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诗歌翻译本质上乃是译者的视域,是译者的选择性适应与译者的适应性选择,“将原作者及其作品之意象转移到另一种文化里,以达到再现原作的意象美、音韵美和形象美”。[10]因此,译者就是诗歌翻译“成其所是”的存在者,乃是“圣人作而万物覩”。“万物覩”隐喻着译者对诗歌翻译形式的把握,圣人则是译者完善诗歌翻译的象征——译者易也,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概言之,“译者必须珍惜原作的形式……如果形式被歪曲,思想内容也会随之变形”。[11]诗歌翻译乃是以译者的翻译活动为前提的,通过译者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实现诗歌源初形式的动态生成。译者实现诗歌翻译形式的动态生成,是一次将翻译形式带入诗学的尝试,等到诗歌形式的出场,诗性的形式才会被理解。诗歌翻译形式的动态生成,表明了它不是既定现成的、固定不变的、僵硬不动地摆置在那里静待发现的东西,它是一种超越性的翻译存在,更多表现为一种“阴阳具于太虚絪缊之中,其一阴一阳,或动或静,相与摩荡,乘其时位以著其功能,五行万物之融结流止、非潜动植,各自成其条理而不妄”。[5]85可见,形式乃是诗歌翻译之道,以紧凑严密的词语将诗歌的内容注入形式之中,动态地生成诗歌翻译的音美、形美与意美。简而言之,诗歌翻译的形式就是诗歌翻译的实体(本体)与本质,就是诗歌翻译的现实,因此成为诗歌翻译内在的追求目的。既然《三字经》都内在地具有自己的完善“形式”——三字格体,那么《三字经》的翻译就会自然而然地向着自己的“形式”发展——英语三词格韵诗,希望能够完全实现自己的“形式”的动态生成——三字、押韵、经典。且看《英韵三字经》第七节部分的译文:

玉不琢,No jade crude,

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项目依靠地下水灌溉的农田面积高达94.5%,水利部对项目建设合理开发地下水提出了明确要求。水资源论证是实施好节水增粮行动项目的重要前期工作,对科学确定发展规模,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节水增粮增效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项目地下水取水水源、取水影响论证思路及关键技术问题作了具体介绍。

不成器。Shows craft good.

人不学,Unless you learn,

性相近,The same nature,

此节诗的翻译其实就是“形式”发展与完善的动态生成过程,是译者的适应性选择与选择性适应的过程,“是一种异质文化抵抗、交融和叙事话语博弈的过程,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12]按照生态翻译学的观点,此节诗的“质料”(jade、craft与crude、good)是被译者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一步一步按照汉语文化的现实事件与英语三词格韵诗的本质“形式”(crude/good、learn/turn)整合起来的生成过程:其“形式”由开始时的不具备(音律不押韵)与异质文化的抵抗,以叙事话语博弈为方式逐步实现异质文化的交融和具备了诗歌翻译的形式;其质料由开始时的韵律“混乱”(you’ll turn brute),到越来越有韵律与意韵的“形”(Brute you’ll turn与Unless you learn形成英语三词格韵诗),最后按照《英韵三字经》的完善形式动态地生成一个以诗意的语言、修辞性的语言、整体的美妙性所展示的诗歌翻译存在。可见,诗歌翻译的形式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生成过程,它不是由某一个单一因素、而是由多种因素(诸如jade、craft与crude、good)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相互制约而动态生成的。在此,诗歌翻译的独到之处在于它的形式拥有一定的整合能力与动态的生成能力,于是诗歌翻译形式可以承载“内容如此这般”,而“内容如此这般”就是译者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动态地生成出《三字经》三词格韵诗的韵味与韵律。再看《英韵三字经》第六节后半部的译文:

幼不学,A young loafer,

老何为?An old loser!

译者基于源语的翻译生态环境对“幼”与“老”内在的生态结构创建译语翻译生态环境,创造性地使用A young loafer与An old loser的陌生化表达方式“隐蔽”了源语诗节中否定词“不”与疑问词“何”的“出场”,而把这两个词所蕴含的意义巧妙地移植到loafer与loser之上。此时,young与old的鲜明对比,loafer与loser的韵律强烈,正是译者主要基于源语文本生态与译语文本生态之间的形式对等做出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而动态地生成与建构出它们的潜势意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与《英韵三字经》的首节诗译文遥相呼应,语篇连贯,整体和谐,生态平衡,彰显了nurture的调变作用,其教育之意“言有尽而意无穷”。译者主体对loafer与loser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可谓“以言起意,则言在而意无穷;以意求言,斯意长而言乃短”:loafer表征了受教育者内心的徘徊而处于游荡之状态,loser彰显了loafer的虚度光明而迷失于成长之中,两者折射着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表征了《英韵三字经》第五节诗中的译文A good teacher 与A strict preacher在教育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要翻译出蕴含在原文中的思想感情,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保存其所依附的形体(内容所依附的形式)[13]正是尽可能保存其所依附的形体,译者主体对“幼不学,老何为”的翻译进行诗性思维,创造性地把此句处理为小句结构,动态地生成出原诗源初的形美与意美。有的译者由于句法知识不完备,不能或者不敢灵活处理句法结构,比如在《三字经》外译方面许多译者不敢把“幼不学,老何为”处理为小句结构。[14]作为小句结构的处理,取决于诗歌翻译形式的“内生性”(endogenous)与“外生性”(exogenous)之间的相互作用。Loaf与lose乃是教育主体的施为载体,它们为loafer与loser、young与old之间的生成与变化提供了相互关联的形式基底,并用这个基底作为“形式”从中孕育而来的“译其所是”,它们自身本质上就是“译”。此时,“幼不学,老何为”之“所是”(be)不是显性的出场,而是栖居于“形式”之中,被译者主体捕捉、掌握、抓住与辨别出的。质言之,“所是”是译者主体把“幼不学”(A young loafer)与“老何为”(An old loser)之间的内在关联或说“所是”显现出来的。如果译者没有把“幼不学,老何为”当小句结构处理,两者之间的“所是”就会被遮蔽着,就无法敞开“译其所是”的诗歌形式。译者对“幼不学,老何为”进行精心绝妙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乃是“召唤结构,唤象托意,情经理纬”[15]的结果。由此,A young loafer与An old loser的思想是由系词(be)连接起来的断定句(或说“所是”句)表达的,“所是”句的形式实际上是译者藉以表达“所是”的东西——“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生存意韵。“所是”的东西乃是“情景一合,自得妙语。”,在其自身之中充满了语义、功能与内容,是语义、功能与内容的承载者,承载着形美、音美与意美的诗歌翻译,形神不离。

结语

综上所述,国学经典《三字经》的翻译问题总是一再地向万物之始“形”的回溯,回到形式的本体论性的思索上来。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视角,以《英韵三字经》为例,探讨了诗歌翻译的形式之思。由此,诗歌翻译过程中形式的本体回归、形式的可移植性与形式的动态生成在生态翻译学的视域下得到了充分的阐释:诗歌翻译,乃是在追求诗歌翻译“形式”的本体论前提下,通过生态平衡、文本移植与适应选择为诗歌翻译设定了“信达雅”的终极目标,坚持诗歌翻译之“从心所欲不逾矩”,无不闪耀着诗歌翻译以形式为根本出发点的真知灼见与诗性智慧。诗歌翻译的形式把翻译从外到内地牵引到译语中来,又以言说的方式使自己出场。形式破碎处,无诗歌存在,译语便无法出场,亦无法与源语构建可移植性的文本生态。倘若形式没有如此这般承载,那么诗歌翻译之整体便失去了平衡而陷入破碎之境。形式是诗歌翻译的存在居所,它把诗歌翻译的一切保持并且留存于诗歌生态环境之中,形式使诗歌翻译动态地生成与复活起来。

习相远。Varies on nurture.

日语形容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在句子中充当定语或谓语。近藤等(2007:267)指出,“形容词的语义可通过其所修饰的名词以及其所描述的名词主语来把握”。词语多义现象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焦点之一,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隐喻理论等对语义拓展方式及各义项之间的联系等具有极强的解释力。从认知角度分析日语一词多义现象的成果丰富,这些研究不再局限于对词语多个义项的简单罗列和分析,即字典上面罗列的各个意思,而更加注重揭示其背后的生成机制,试图分析人们的主观认知在语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趋向性,目前这些研究主要以格助词及动词多义现象为主,对于形容词多义现象的研究还不多见。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科技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GY2017097)阶段性研究成果。

父之过。 A good teacher.

①《周易外传》卷二,《船山全书》第1册,岳麓书社,1996,第882页。

②《周易外传》卷五,《船山全书》第1册,岳麓书社,1996,第1027页。

④《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第366页。

③《正蒙·太和》,《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第9页。

1.祛痘越快,违禁成分越多。很多祛痘产品会违法添加糖皮质激素或甲硝唑、氯霉素、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虽然这些成分确实能在短期内消除痤疮、毛囊炎等问题,但使用了一段时间后,皮肤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灼热、长脓包,甚至出现抗生素耐药性,影响身体健康。

⑤《战国策注释》,中华书局,1990,第121页。

⑥《师说》,《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第165页。

⑦《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137页。

团员青年代表黄捷、劳动模范代表黄红雄、科技人员代表李雪梅在发言中表示,将继承老一辈人的优秀传统,承担起集团未来发展的重任,用自己的努力创造华谊新的辉煌。

施工流程为:土方开挖、回填→土工布铺设→土工笼袋铺设→土工笼袋装填→土工笼袋封盖。铅丝石笼在施工区域外成型后运至铺设区域内。人工将岸坡铅丝石笼从护脚处开始至坡顶依次错缝向上码放,并用铅丝将笼体与相邻笼体进行固定。成品土工石笼袋放入铅丝石笼内时将袋口处先拉高10cm,将底部四方平均撑开,袋口用绑丝与铅丝石笼简单连接加固,防止填料时袋子变形。采用长臂挖掘机进行土料袋填,完成后人工将机械未填满的袋子进行补填,土工石笼袋封口前,填充较小石料使袋顶高出8cm再封口。

⑧《易传·文言》,《存在之维——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形上学》,人民出版社,第50页。

⑨《唐诗评选》,《船山全书》第14,岳麓书社,1996,第897页。

老年痴呆亦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目前,该疾病病因尚未明了,且临床上尚难治愈,因此,及早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的康复起到积极的意义。相关研究显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恢复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提升其自理能力[6-7]。

大战在即,豆腐坊的生意却比往日更繁忙。假如不是四周枪炮林立,不是当街口一堆堆叠得小山似的沙包,还有沙包后伸出来的轻重机枪,光看豆腐坊的生意还真和平日里没啥两样:几大口铁锅一溜排开,火头正旺,入了锅的豆腐水滋滋冒着泡;几个伙计光着膀子,系着围裙,正抬着一大桶豆腐水往木格子里倒,只消一会,点了卤的豆腐就结得硬硬邦邦。

⑩《明诗评选》卷五,《船山全书》第14册,岳麓书社,1996,第1434页。

《论语·为政》,《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第12页。

参考文献

[1]赵彦春.英韵三字经[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诠释与建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Heidegger M.Poetry,Language and Thought[M].Albert Hofstadter,trans.New York:Harper & Row,1971:198.

[4]罗益民.新批评的诗歌翻译方法论[J].外国语,2012(2):71-80.

[5]杨国荣.存在之维——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形上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赵彦春.《三字经》英译诘难与译理发凡[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2):19-24.

[7]罗迪江,陈园缘.《英韵三字经》翻译的形上之维与最简思想[J].外国语文研究,2017(6):86-94.

[8]刘荔,包通法.论翻译中的诗性思维[J].上海翻译,2017(2):6-13.

[9]钱纪芳.基于太极图式的和合翻译思想之“象”体系建构[J].上海翻译,2016(4):1-8.

[10]吕兆芳,刘军平.“三美”原则视角下的英译《春江花月夜》[J].外国语文,2015(4):91-95.

[11]Newmark 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Oxford and New York:Pergamon Press,1982:64.

[12]李虹.叙事视角下的翻译识解[J].外国语文,2015(2):127-131.

[13]曹明伦.翻译还是要坚持“戴着镣铐跳舞”[J].中国翻译,2017(1):117-120.

[14]王祖友,赵彦春.百花齐放总是春——赵彦春教授访谈录[J].翻译论坛,2015(1):72-79.

[15]曾利沙.论古汉语诗词英译批评本体论意义阐释框架——社会文化语境关联下的主题与主题倾向性融合[J].外语教学,2010(2):88-92.

 
罗迪江,李佳云
《民族翻译》 2018年第01期
《民族翻译》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