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一带一路”视阈下中蒙经济技术合作模式研究

更新时间:2016-07-05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独立进行经济发展活动和单一的合作模式无法实现长远的发展,因此促成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或经济组织、跨国企业之间,以平等互利为原则,以实现合作共赢为目标,基于各国在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和技术先进程度方面的自身条件,以协议等形式为约束条件明确责任与权利,在分享收益的同时双方也要合理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主要模式概述

(一)经济技术全面互补模式

由于各国之间地理位置以及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了国与国之间经济水平、资源富足度、技术先进程度上的差异,因此也衍生出国家之间经济技术全面互补的模式。其基本逻辑框架是:基于各个国家都在寻求深入可持续发展的诉求,在经济和技术方面实力较强的国家采取开放政策,通过股权并购、购买产能、风险投资等方式与这些国家共同进行技术资源的开发,为本国的发展提供不能自给的资源和技术。

WebGIS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扩展和完善地理信息系统的一项技术[3]。从互联网的任意一个节点,用户可以浏览WebGIS站点中的空间数据、制作专题图,以及进行各种空间检索和空间分析[4]。通过研究和开发基于WebGIS的广西人工林施肥系统,实现基于空间位置的广西人工林土壤状况在线查询和精准配方施肥,为各林场和林业经营者提供人工林土壤施肥管理的有效技术手段,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Mu:No,no,no.Master is so happy today.He will not refer to the debts.Come with me.

(二) 经济技术重点合作模式

经济技术重点合作模式中合作国家基于双方都看好的某一领域进行重点合作,通过发挥双方共同的优势实现共赢的目标。经济技术重点合作模式对合作国家的要求相对较高,由于双方是就某一重点领域进行合作,合作双方可能是互补型国家,也可能不是。如果合作国家不属于互补型国家,那么与重点领域相关的资源、技术、资金等由哪一方提供很难权衡,一旦出现一方提供过多,一方提供较少的情况,合作很难进行。

(三)经济技术合作共赢模式

经济技术合作共赢模式即合作双方之间通过达成一种经济技术合作协议,共同进行经济领域的合作以及新技术知识的研究与开发。本着共赢的目标,双方在合作中分别发挥各自所长,将各方优势进行整合形成新的利益增长点,整合的新资源更加独一无二,给合作国带来的收益必然远远超过合作前。经济技术合作共赢模式多被发达国家采用,而且技术合作多是在高新技术领域。

(四) 国际贸易补偿模式

国际贸易补偿模式的基本逻辑框架是交易一方提供资金、技术、设备等,另一方基本不支付现汇,而是以该设备、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或双方商定的其它商品亦或是另一方自有的资源,分期偿还设备、技术、价款的一种经济技术合作方式。

中蒙经济技术合作现状及瓶颈

(一)合作主体

在中蒙经济技术合作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在蒙古国投资的企业大多集中在矿产能源领域,而且这些企业多是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或较大规模的国有企业。从这些企业的分布来看,这些企业来自于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吉林省、河北省、重庆、江西、山东、北京、甘肃以及山西等地,都是距蒙古国较近的地域,而且这些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正在快速提升。

1 2016.1-2016.9各省对蒙古国进出口贸易额 单位:千美元

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内蒙古3269186.652517991.49751195.16辽宁省31910.897275.7324635.16吉林省47528.0845835.811692.27黑龙江省202362.48188001.5714360.91

数据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网.

从这些企业的分布来看,都是距蒙古国较近的地域,而中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与蒙古国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很少。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基础和技术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并且我国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都聚集在这些相对发达的城市,但是中蒙经济技术合作在此区域多为空白。

中蒙在能源领域现有的合作主要停留在对资源开采和运输阶段,主要为初级产品。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上,整合劳动密集型的企业都开设在蒙古国,在中国创办企业,主要进行技术研发,进行产业升级。资源作为中蒙经济技术合作产业集群的生产要素,由政府制定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并制定相关政策为经济技术合作提供法律保障。产业集群的核心是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为中蒙合资企业,并由中蒙共同实施管理;产业链上游为以能源需求为驱动的技术研发,为核心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确保企业竞争力;产业链下游为新兴企业,核心企业通过研发出的尖端技术在提升能源产品技术含量和技术附加值的同时,还要致力于新兴产业的探索,提高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从而延续中蒙经济技术合作的持久性(见图5)。整个产业链是以技术为主线,打造以龙头企业发挥出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带动其他企业充分利用中蒙技术研发成果,实现技术到经济效益的转化,突出合作的重点,并不断创新开发新兴产业的产业集群。同时,还要充分关注关联产业,规划建设由龙头企业主导、产业配套完整、关联产业相互促进、能够产生新兴产业的产业集群。

(二) 合作领域

中蒙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过度局限于矿产资源领域。目前,中蒙经济技术合作主要以矿产能源为主,多以金属、地质矿产品的加工运输为主要形式,产品的技术附加值低,相关的技术水平也不高。其他的企业分布在食品及餐饮、建筑建材、农牧产品加工运输等行业。随着中蒙两国合作的推进和两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仅仅在矿产能源领域的合作不利于双方的长久合作,而在技术领域以及一些新兴产业上的合作必将成为未来的趋势。中蒙两国在经济与技术合作过程中,其他产业领域的合作空白较多,在技术领域合作较少。

图1 2015年蒙古国中资企业行业占比

(三) 合作内容与方式

2 20161-10月蒙古国进口商品种类

进口商品种类进口额(千美元)化工产品13078.67化学矿8108.66初级形态的塑料及合成树脂 4173.44废塑料4034.71褐煤1328.55服装274.28初级形态塑料138.73发动机38.62滑雪防护鞋25.44

数据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网

3 20161-10月蒙古国出口商品种类

出口商品种类出口额(千美元)服装74328.16针织服装57391.79石油化工产品71207.14梭织物16935.37发电量(产品)86338.1化工产品54002.64塑料制品30792.16水泥9119.96原油加工和石油制品14584.38成品油12104.53

数据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网

中蒙两国的货物贸易结构较为稳定,蒙古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主要有服装、石油化工产品等,蒙古国自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有化工产品、塑料制品等(见表2、表3)。中蒙经济技术合作企业层面的合作是以相互吸收投资进行,投资合作的企业大多数为独资与合资经营。在蒙古国,合资经营的企业和由中国投资的企业均超过半数。

中蒙经济技术合作重大影响因素分析

(一)经济水平与经济结构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统计的数据显示,2010-2011年蒙古国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中的排位比2009-2010年提升了18位,2015年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蒙古国排名98,基本保持稳定,2016年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蒙古国排名104,较上年有回落。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近15年,蒙古国的经济发展处于上升状态,蒙古国GDP基本走向呈上升趋势。2007年,蒙古国制定了在2021年争取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规划,并且对于各项经济指标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划。蒙古国的主要产业为矿业、农牧业、交通运输业。2015年,蒙古国矿业产值58580亿图,牲畜数量历史新高,截止2015年年底,蒙牲畜存栏量共计约5597.98万头,运输业总收入10802.17亿图。

图2 蒙古国GDP(本币现价) (单位:百万蒙古图格里克) 数据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网、蒙古国家统计局

(二)科学技术水平

科技交流是中蒙两国关系互动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与蒙古国接壤最长的省份内蒙古自治区是中蒙两国进行科技合作最为前沿的省份之一。内蒙古在沙漠治理草场恢复、矿产资源开发、新能源开发、生物制药和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等领域对于相对落后的蒙古国来说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优势,是中蒙进行技术合作的绝佳平台。

图3 蒙古国研发支出占GDP百分比 数据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网.

近年来蒙古国高科技出口占制成品百分比呈不断上升趋势,2014年高科技出口占制成品百分比为19.51%,是1999年3.92%的近五倍。蒙古国的研发支出占GDP的百分比在2008年达到了最高值34%,2010年下降为24%,随后一直保持相对平稳状态(见图3)。可见蒙古国对技术领域给予了高度重视,这为两国进行经济技术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经济技术合作是实现双方在技术方面提升与突破诉求的必然选择。

同时,分层教学可以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以异质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解决分层教学带来的同质化问题。即教师在了解学生分层的基础上再将A、B、C类平均分入不同小组,实现以好带差。在这种理想状态下,学生不仅仅成为教学过程中学的主体,也在某种程度上为教学集体做出了贡献,发挥了教的能动性作用。而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避免形式主义的小组合作,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担负起自己的一份职责,从而保证组内合作的高效运转。

(三)经济技术援助

图4 亚行援助项目资金占比(截止2015年12月31日) 数据来源:亚洲开发银行.

2.中蒙经济技术合作B0T模式

(四)高层次人才水平

中蒙经济技术合作需要大量的掌握经济知识、专业技术,并且精通两国语言的人才,同时,高水平的管理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中国拥有规模庞大和整体素质较高的相关专业技术人才,与蒙古国的现实需求形成互补,而蒙古国的年龄结构中年轻人居多,中国将大量的人才输出到蒙古国,为蒙古国提供人才培训。目前,中蒙两国已经签订了相关协议,每年都有大批的中国工人和技术工作者赴蒙工作,这些技术工作者既满足了蒙古国内的相关人才需求,也对提高蒙古国内的贸易起到了巨大作用。未来,中蒙将进一步建立相互增派留学生及培训等教育领域的合作,促进中蒙人才交流,为中蒙经济技术合作提供人才保障。

(五)法律因素

随着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蒙古国对本国法律不断进行重新制定和完善,但是近年来中蒙两国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升级,相应地对相关法律法规提出了不断更新、完善的要求。在蒙古国,有众多的法律法规涉及到经济合作交流。因此,当前蒙古国应根据中蒙经济技术合作的实际情况加强贸易政策法规的完善,尽量为中资企业对蒙古投资活动实施优惠政策,增加蒙古国对中国投资企业的吸引力,给中国企业以信心,给两国合作中的收益分配和风险承担以明确界定,并为两国的经济技术合作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

(六)人文社会交流

中蒙两国在文化传统上有着很多共同点,拥有联系紧密的历史文化、游牧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中蒙两国互为邻国,语言相通、生活和风俗习惯相似且有着悠长的历史渊源,在人文领域的交往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但是中蒙两国在人文社会交流方面的推进成效还并未达到预期。中蒙两国历史和人文传统固然不同,但是遗留的历史问题以及对文化的的冲击势必会在现实中滋生一些矛盾和摩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两国经济技术合作进程。

中蒙经济技术合作模式选择

中蒙经济技术合作模式的展开最根本的目标是基于两国各自的互补优势,实现双方不同的利益追求,因此,为实现双方平等共赢的合作,中蒙经济技术合作模式的选择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为:第一,模式的选择要与两国发展战略相适应;第二,应该从世界经济全局的角度出发,在遵循世贸组织规则的基础之上,进行经济技术合作战略的全方位制定,着眼大局,顺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整体潮流;第三,合作过程中由于双方在自身水平和对合作的贡献率的不同必然导致利益不能按照完全均等进行分配,但是合作还是要本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原则进行;第四,中蒙经济技术合作更多集中于资源开发领域,而资源开发长久来看必然导致资源的总量越来越少,合作注定是不可持续的,因此,中蒙双方合作过程中要重视合作的可持续性,以降低对环境的破坏为底线,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合作。中蒙两国经济技术合作模式的选择应以巩固原有进出口贸易为基础,通过技术合作的方式以矿产能源领域的合作为突破口,满足双方需求,实现共同发展。

(一) 中蒙经济技术合作若干核心问题分析

1.合作主体水平不高,发达地区以及领先企业参与度低

在上述多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针对MDEA溶液吸收性能的不同特征,以i-C5、C6、C7、C8、C10等天然气中重组分组成、质量浓度为自变量,以MDEA溶液吸收能力为因变量建立天然气中重组分不利影响的预测模型,即

中蒙经济技术合作中,就中方而言,合作主体过度局限于内蒙古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而对蒙古国而言,援助性合作一直是蒙古国与其他国家合作的主要形式。“一带一路”战略中,国际贸易优势支点城市主要为东部沿海省份的城市,同时也是国际贸易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条件好、辐射周边市场广阔、国际贸易规模庞大等特点。因此,中蒙在进一步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中,要积极引入中国经济发达省区的参与,引导中国领先企业走进蒙古国进行投资,开展技术培训和人才培训,提高中蒙经济技术合作主体的整体水平。扩大中蒙经济技术合作的主体范围,引入其他城市的参与,建立起巩固东西互济、大小兼顾的合作城市体系。具体来讲,第一,利用和巩固具有优势的发达城市地位,有序形成一批面向高标准的创新性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实现优势城市在中蒙经济技术合作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第二,大力促进中蒙经济技术合作潜力城市的发展,选择出一些周边具有较好的工业布局、产业基础较好、具有港口、国际物流便利的城市,明确规划发展目标及路径,提升城市软硬件条件,为中蒙经济技术合作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第三,对于具有重要政治与经济战略地位的城市,大力扶持,改善其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强化政府的创新意识与开放思维,实现中蒙贸易规模的发展和效率的提升,推动其成为经济技术合作的中心城市。

2.矿产资源合作深度不够,导致中蒙经济技术合作的形式还处于粗放型的初级水平

中国和蒙古国的资源都十分丰富,但是中国的资源消耗远远超过蒙古国,不足的矿产资源就要依靠进口,而蒙古国的矿产资源富足,其中包括中国所需要的稀有矿产资源,但是蒙古国对矿产资源的开采技术并不能发挥出自身的资源优势,矿产开采所需的人力资源和资金支持也无法满足蒙古国的现实需求。蒙古国将矿产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诉求成为中蒙建立经济技术矿产能源合作基地的条件。

基于经济技术合作区的主要关键要素,对建立中蒙经济技术合作区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得出中蒙建立经济技术合作区是可为之举。因此,建立中蒙经济技术合作区,符合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特征与优势,能够促进双方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

在婚姻中,不要试图改造或改变伴侣。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优点,也存在缺点。当初,你之所以选择和对方结婚,肯定是因为对方身上有你欣赏的地方,不妨学会欣赏对方的优点,忽略对方的缺点。一个善解人意的妻子或丈夫,应该尊重对方的个性,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要给对方保留一定的自由空间,允许对方有自己的社交圈子。

3.蒙古国畜牧业技术相对落后,无法在技术层面支撑起蒙古国作为支柱性产业的畜牧业

畜牧业是蒙古国的支柱性产业,是蒙古国的产业优势,但是蒙古国草原资源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利用,依然是以直接生产原材料为主,缺乏科学技术,这使得蒙古国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这些问题的存在使蒙古国畜牧业的发展进程一直处于比较缓慢的阶段。

根据蒙古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中蒙经济技术合作要贯穿于畜牧业整个产业链,提高产业链整体运行效率,从而促进畜牧业发展。蒙古国生产资料的供给主要来源于草原,但是蒙古国的草场情况情况并不乐观。因此改变现状要从产业链源头入手,大规模开展围绕草场修复重建、草原重要资源保护的经济技术合作;畜牧业生产环节,蒙古国畜牧资源丰富,但是疫病防控能力不强,畜产品的检验检疫技术水平低,蒙古国没有疫苗生产厂家,疫苗种类较少,通常只有 1-2种,并且全部来自进口,两国下一步还可以在良种繁育、设备仪器研发、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防控以及畜产品的质量检验检疫方面进行重点合作;畜产品的收购和加工环节,蒙古国是山羊绒和羊毛的生产大国,但是出口的产品大多数都是一些初级产品,中国可向蒙古国输出深加工技术,提高蒙古国的加工能力;畜产品经销环节,中蒙要共建畜产品质量检测与追溯体系,严把质量关,将质量优良的畜产品利用中国广阔的市场进行销售,对中国而言获得了经济收益,对蒙古国而言既提高了畜产品质量也开拓了国际市场。

4.蒙古国政策的不稳定性,加重了中蒙经济技术合作的风险程度

政策因素对中蒙经济技术合作的消极影响体现在蒙古国政策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为蒙古国实行的是“一院制”,随着政府内国家领导人的变动,上届政府的政策或议案都有可能被重新审议,甚至被彻底推翻,这种政策走向的不稳定性将会给中国投资企业带来较大的政策风险,同时也会影响中国企业对蒙投资的信心和积极性。

(二)中蒙经济技术合作模式选择

1. 建立中蒙经济技术合作区

羽田正指出十七世纪之前的欧洲,“伊斯兰世界”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概念。那么,“地方性世界观”这个在修辞上相矛盾的表述与伊德里斯的世界地图体现的世界观仍然是相对应的。

(1) 建立中蒙经济技术合作区的可能性

中国目前是蒙古国的第一投资国,多年的合作已经为双方建立经济技术合作区奠定了良好的经贸基础;中蒙地理位置上的相邻,为中蒙经济技术合作区提供了先天的地理位置条件,为共享基础设施、共享专业技术、专业性人才、劳动力资源、共享知识提供了可能;同时,相近的社会文化能营造出良好的合作环境,促进了相互合作的顺利进行,并加快知识的转移和扩散;蒙古国的资源储量非常丰富,以矿产出口而闻名世界,围绕矿产资源产业领域进行聚集打造产业集群,企业、科研机构或者其他服务机构均围绕这一领域开展,产业集群的建立能够将相关企业进行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集聚效应的优势。但是,中蒙两国发达程度的不对等使双方在产业种类、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网络及经济指标上存在很大差距。 双方经济地位不一致,势必造成后期利益分配不均,影响两国合作的前景。如何在经济不对称的条件下寻求经济互补双赢,这是两国建立经济技术合作区必须面临的一大问题。但是另一方面,有差距就有竞争,竞争会产生激励作用,竞争会带动相对落后的企业进行学习以激发企业的创新行为,也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虽然中蒙两国的现实需求和自身条件最终促成了中蒙间矿产资源的合作,但是双方的合作形式是粗放型的,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是不可持续的。因此,中蒙双方应共同打造能源产业链和矿产产业链,寻求基于产业链的经济技术合作。应加大产业间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加快建立循环经济,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稳步前行,通过建设循环经济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延伸该产业链,改变矿产行业只销售初级产品的单一模式。

中国和蒙古国之间已经有了经贸合作的基础,但是在经济技术合作尤其是技术合作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可尝试在中国建立以技术合作带动经贸合作并贯穿整个产业链、以产业链为核心的中蒙经济技术合作区。建立中蒙经济技术合作区的目的正在通过在经济技术领域的合作创新使中方将技术转化为收益,同时,给蒙方带来的是技术的进步和更多的收益。中蒙经济技术合作的出发点就是利用中国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整合并提升蒙古国的劳动力资源和劳动质量,发挥出蒙古国的资源优势,以合作实现共赢。中蒙经济技术合作的最终成果不会是双方发展成为实力相当的水平,而是基于双方各自诉求,突破合作前的状态,在经济和技术领域都获得提升。

(2)中蒙经济技术合作的突破口

中蒙经济技术合作的突破口在于能源领域。中国和蒙古国都具有丰富的资源,蒙古国具有很多稀有的资源,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市场。但是蒙古国由于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的制约导致其无法发挥出自身的资源优势,而中国拥有提供资金及技术的能力,对中国而言,无论是在运输成本还是资源供给方面的考量,蒙古国都是中国最好的选择。蒙古国将能源优势转化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增长点的诉求以及中国与蒙古国优势互补的特性为中蒙经济技术合作提供了契机。

(3) 打造中蒙经济技术合作产业集群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本科收治的50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为(66±3)岁。其中,颅脑损伤患者20例,脑出血患者15例,胸腹部手术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6例,颈椎骨折3例。经过精心护理后,治愈47例。

中蒙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曾有过大型项目搁浅的情况,如神华集团获得开发权的塔温陶勒盖煤矿项目。此外,全球煤炭市场在2012年后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因此中蒙在能源领域的经济技术合作要打破以往模式,坚持原则和底线,在两国政府经过研究商讨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以往经验教训并利用现有合作基础寻求可持续、经济可行的合作。

包括研究者决定退出与受试儿童自行退出两个方面。过去常用的病例剔除标准(如随机化后发现严重违反入选或排除标准或未使用试验药物),从指导研究者操作角度考虑,应划入研究者决定退出范畴。儿童FC属于功能性疾病,确诊需用排除诊断法,如治疗观察中发现了器质性病因,研究者应及时决定其退出试验。

李兰芬刚嫁到张家时,张全文一贫如洗。“分家分到了一只桶、一个锅、一根扁担,然后就没有了。”家徒四壁,加上两个能吃能闹的儿子,奋斗就靠夫妻的两双手,难免会有不满、疲惫的时候。但在张伦的印象中,母亲一直是很隐忍的人,从小到大,和父亲几乎都没有吵过架。

图5 中蒙经济技术合作产业集群

由于中蒙两国间的现实差距,双方的合作更多的是不对等合作。中方为蒙古国提供的资金、技术等方面援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而蒙古国则是为了获得资金和技术的提升,实现中国向蒙古国的技术转移。针对这一特点,中蒙经济技术合作可采用BOT模式。近年来,蒙古国政府积极推动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框架下的项目建设,推动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合作,为蒙古国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条件,但是目前尚无中国企业在蒙古国开展BOT项目。

绪论课是各门课程正式教学开始前的前言课,对该学科进行综合性的概括和介绍。绪论课是一门新课教学中师生之间首次面对面的课堂交流,教学效果直接关乎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热情,也影响到后期的教学效果,因此,绪论教学的地位举足轻重。在教学中始终把讲好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绪论列为重点之一。

自1991年蒙古成为亚洲开发银行成员以来,截至2016年7月,亚行已在蒙古实施了25个贷款项目,共计4.39亿美元,同时还向蒙古提供了约4400万美元的无偿技术援助。2012年,亚洲开发银行未来5年将向蒙古国提供总额7.4亿美元的经济援助。根据亚洲开发银行和蒙古国政府签署的一项伙伴关系战略,亚洲开发银行将帮助蒙古国改善落后的基础设施,促进该国地区经济整合,并扩大供水、教育、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图4)。亚洲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蒙古国的援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蒙古国自身的资金不足的问题,在援助项目的实施下,蒙古国的各领域也得到了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离不开高新技术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层。产业集群内汇集了各类技术创新主体,为企业技术创新搭建平台,激发企业搭建技术创新研发的新模式,同时需要法律法规环境约束合作区内的企业,为企业协同创新与合作分工提供制度保障。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动还必须植根于当地的文化环境,将融入本地文化特征的高素质人力资本和融入本地产业结构的知识相结合来进行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动。产业集群进行技术研发的成果转化成产品必然要面向市场,市场需求决定了技术研发的方向,另外,技术研发成果有利于市场的开拓,因此市场环境也是产业集群所处的重要环境。

蒙古国可采用BOT模式与中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合作,由中国企业进行项目的融资、建设、运营与移交。通过BOT模式,蒙古国的项目可经由规模较大、资产良好、知名度高的施工企业及相关设计单位建设,提高了项目的质量,中国企业可在项目特区权限存在期间通过运营项目获得利润,双方实现各自的合作目标。

3.拓展补偿贸易

对于中国的跨境电商而言,进博会是一场千帆竞逐的盛会,也是春天里的一片沃土。海外品牌如同蒲公英的种子,在进博会的“春风”里袭来,所有跨境电商蓄水备肥,等待一粒粒“花种”落地生根。所有人开始认识到,不仅仅有中国制造,还有俄罗斯制造、巴基斯坦制造、塞尔维亚制造、巴西制造、埃塞俄比亚制造……

一般贸易与补偿贸易的一个区别在于补偿贸易实质上是用商品作为支付的。根据补偿贸易在不断实践中衍生出来的诸多形式,适合中蒙经济技术合作的形式是中方提供全套的机器设备、技术以及资金支持,蒙方提供厂房等,针对这种前期投入的不均等,蒙古方可向中国提供煤、铜、磷等矿产资源。这种合作方式不仅增加了两国人员的就业机会,同时也符合双方的发展诉求。

中蒙开展补偿贸易,应明确贸易补偿并非长久之计。虽然补偿贸易利用补偿支付形式可以同时解决资金和资源的问题,但并不能作为中蒙经济技术合作的长久形式。在中蒙间的合作中,如果中方一直提供资金、技术和设备,蒙方一直以矿产资源作为偿付物品,随着双方合作的加深与推进,未来无论中方或蒙方都会出现饱和或紧缺的问题。蒙古国丰富的资源储量一直受各国所青睐,而蒙古国与各国的合作多集中于能源资源合作,而对中国而言,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水平较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明显差距。中蒙之间长期以此合作,短期内是互利共赢的,但对双方的长远发展来说都是弊大于利的。因此,双方应适度进行补偿贸易,并在合作中不断探寻新途径。

中蒙经济技术合作模式推进路径

(一) 加强民心沟通,实现价值认同

中蒙经济技术合作实现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双方对合作的认同,因此加强民心沟通,实现民心相通是最重要的方式。在蒙古国没有完全接受中国的投资计划和合作计划之前,过快的投入资金推进合作进程只会让蒙方产生中国目的性太强的戒备心理,对中蒙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弊大于利。中蒙经济技术合作的宗旨是通过合作实现共赢,强调的是可持续的合作,因此中国对蒙古国的投资不可操之过急,可先从投资建立学校,加强文化沟通入手,拉近民族关系,为日后的合作奠定基础。加强民心沟通,单靠政府是很难实现的,还是要借助文化交流、教育、旅游等手段,将双方的文化、价值观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渗透到各自的文化和价值观中,才能实现更持久、更深刻的价值认同。政府要在宏观上加以引导和推进,而不是加强相关的行政措施。

高职院校的品牌定位应该能够通过品牌专业、品牌学生等方面体现出来,专业特色应该能够通过招生专业数量、招生人数及校生人数中等方面体现出来,不仅在资源的配置上要体现其优势,更应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品牌定位不能追求“大而全”、品牌特色应突出、品牌定位要能够准确反映学院品牌特色。为了维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不少高职院校通过设立多学科专业转型为综合性院校,但优势和特色专业是公办高职院校保持品牌优势的根本,办学定位应该精准反映学校自己的品牌特色,形成品牌效应。

(二)建立中蒙经济技术合作运行机制与风险防控机制

中蒙经济技术合作应该以经济技术合作为核心,以双方各自国家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中国自身的在经济水平及技术水平的优势和蒙古国进行经济技术合作的条件为驱动,在四大主体的配合下,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实现与科研机构、市场以及企业之间有效互动,在资源与整合体系与外部环境供给体系的支撑下以及经济技术合作服务体系的保障下,建立起根据中蒙经济技术合作模式适时调整的动态的中蒙经济技术合作运行机制(图6)。

上周(8月13日-8月17日),市场供货略偏紧,氯化钾报价高位坚挺。8月20日中国氯化钾批发价格指数(CKPI)为 2155.14点,环比上涨15.33点,涨幅为0.72%;同比上涨283.97点,涨幅为15.18%;比基期下跌1135.45点,跌幅为34.51%。

图6 中蒙经济技术合作运行机制

1.构建中蒙经济技术合作平台与服务体系

随着合作程度不断深化,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搭建社会多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多元化经济技术合作平台。开展跨国经济技术合作仅仅依靠政府的服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合作需求,政府在宏观上对经济技术进行管理,但是具体到经济技术合作的各个环节还需要各方参与。因此要建立起多方参与的经济技术合作服务体系。设立专业的科研服务体系,为经济技术合作提供全方位系统、优质的服务,以此来提高双方的合作效果,推进经济技术合作向深度、广度、可持续度及效果度健康发展。

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中蒙经济技术合作的重点是技术合作,技术合作主要在于能源领域,而能源关乎中蒙两国的经济发展甚至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因此需要政府参与其中,在国家层面为两国经济技术合作进行宏观上的把控。政府的参与一方面是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两国经济技术合作提供法律保障,相关优惠政策是两国合作的重要动力。蒙古国目前的国家治理体系不完善,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较差,因此,必须在法律层面寻求最佳支撑,这也是蒙古国寻求稳定政策的保障条件。另一方面通过两国间的有效沟通,及时解决在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中蒙经济技术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的服务保障。

(三)加强人才交流与培养

国家层面的人才培养不同于基础层面的人才培养,国家层面培养的人才更趋向于掌握尖端技术的高端人才。人才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校企合作,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和实力,成立专项资金在高校成立相关专业,并设置专门岗位定向招聘合作高校毕业生。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为中蒙经济技术合作提供一批精英和行业骨干人才,同时储备大量对蒙人才。

[参考文献]

[1] 突利戈.蒙中经济技术合作模式的演化研究[D].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15.

[2] 包明齐.中蒙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6.

[3]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支点城市研究[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

[4] 郑伟.“一带一路”背景下构建中俄蒙经济走廊的战略意义及路径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5] 李宇,郑吉,金雪婷,等.“一带一路”投资环境综合评估及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6):671-677.

[6] 孙维仁.“一带一路”助推中蒙经贸合作新发展[J].大陆桥视野,2015,(11):74-77.

[7] 洪冬星.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和对接问题研究[J].财经理论研究,2015,(6):38-45.

[8] 魏修柏.公共外交视野下的中蒙能源合作——以塔本陶勒盖煤矿开发为例[J].公共外交季刊,2016,(4):124-129.

[9] 曾德聪.中日经济技术合作的几个问题[J].国际经济合作,1994,(5):53-56.

[10] 沈海涛.试析中日经济技术合作关系中非经济因素[J].现代日本经济,1989,(1):38-41.

[11] 薛巨.国家间补偿贸易浅议[J].长白学刊,1985,(2):15-66.

[12] 林跃勤.新丝路带构想与欧亚经济联盟共享发展关系辨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6,(3):70-81.

柴国君,魏亮
《财经理论研究》 2018年第2期
《财经理论研究》2018年第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