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做时代风云的记录者

更新时间:2009-03-28

去年以来,由中央电视台第7套农业节目拍摄的《扶贫周记》纪录片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良好反响。特别是近日的节目创作研讨会召开后,业界专家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新媒体上点赞如潮。大家都在感慨,在这样一个融媒体时代,很难想象:一个女记者、一个90后男摄像师,背着帐篷、扛着40斤设备,先后12次深入广西田东县的贫困山区,一年累计行走1300多公里山路,蹲点拍摄87天,用汗水、泪水甚至生命汇聚成撼动人心的16集纪录片《扶 贫周记》。

完成基线数据调查(初次问卷调查)后,将受调查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手册组予发放肾脏健康手册;讲座组参加由医务人员组织的两场肾脏疾病专题讲座,题目分别为《认识您的肾脏》《肾脏病的早期预防和发现》。初次问卷调查3个月后,再次对上述3组受调查者进行问卷调查,观察不同干预方式下社区居民对肾脏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和相关行为的改变。

节目组的努力不仅获得了同行们的敬意,赢得了田东县老百姓的赞誉,也引起了上级领导的关注。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要求农业农村部所属新闻单位的同志及机关干部职工,学习节目组的做法和作风。作为一个农业新闻舆论工作者,我被他们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我在思考,在新时代、新媒体的背景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农业新闻舆论工作者?在《扶贫周记》的节目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本部分主要对R&D投入与产出所选用的变量作稳健性检验,以支撑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健性。考虑到企业R&D投入有较强的可逆性,管理层能够比较容易地操纵当期的R&D研发投入,造成研究结果的失衡。因此,笔者尝试采用企业技术人员数量作为替代指标来进一步分析。因为技术人员数量是企业R&D研发投入与科技专利产出的另一重要因素,且核心技术人员的离职容易造成核心技术的泄露,所以技术人员的聘任是比较稳定,是不易操控的R&D研发投入产出指标。为此,本文手工搜集了2010—2014年财务报告中的技术人员数量,数据来源于巨潮网,并构建如下模型进行考察:

《扶贫周记》凸显了农业媒体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大局的时代特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着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重要作用。《扶贫周记》聚焦精准脱贫攻坚战这样一个重大主题,将其作为农业新闻舆论工作者的主战场,既符合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战略重点,又契合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现代化进程中,农业还是一条“短腿”,在全面小康的建设中,农村还是一块“短板”。作为农业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把关注点、新闻点、兴奋点对准“三农”,聚焦“三农”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田东不摘帽,蹲点不结束!”《扶贫周记》节目组立下的铮铮誓言,体现了农业媒体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大局的价值取向和历史责任。

《扶贫周记》诠释了讲好中国故事的重大时代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要求讲好乡村振兴中国故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媒体承担着重大职责。如何讲好“三农”故事,农业媒体更是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扶贫周记》突破了常规纪录片的形式,既不简单地记录,也不刻意地拔高,而是用事实说话,用故事阐释。他们创新话语体系,让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和农民说掏心窝子的话。在采访中将精准脱贫的大主题,转化为细腻感人的小故事;将国家扶贫的硬政策,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软话题。他们超越采访关系,建构了传媒人和扶贫对象的命运共同体,强化了节目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被称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曾经留学法国和俄国,早年在法国的时候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加入了共产党组织,后来又留学俄国,学习了列宁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管理的思想成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进行中国社会管理改革的重要理论来源。作为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邓小平参予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探索,也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深思社会管理问题并力挺社会管理改革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扶贫周记》告诉我们,农业农村报道的内容从哪里来?心中有农民,脚下出题材。内容不是复制粘贴转发,而是来自于田间地头、农家炕头;来自于大山深处、脱贫一线;来自于与农民的交谈间,与百姓的访谈中;来自于记者对农民的真情,对“三农”事业的热情和激情;来自于与农民群众的同吃同住同劳动。这些从泥水里、山路上、田地间、高温下挖掘的内容,带着泥土的芳香,带着农民的心声,带着农业的希望。这些内容是群众的创造,是脱贫的喜悦,是时代的呼唤,真正诠释了什么是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什么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扶贫周记》告诉我们,农业新闻舆论工作者到哪里去?一段时间以来,传统媒体消亡的论调甚嚣尘上。有些人不免担心,我们还能坚持多久?我们到底走向哪里?坐在办公室里满脑都是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到处都是答案。《扶贫周记》告诉我们,我们要奔着坚守而去,坚守记者这份神圣的职业,坚守“三农”事业这块新闻的沃土;我们要奔着创新而去,瞄准媒体融合发展的方向,让高质量正能量的内容不断地扩大覆盖面、增强传播力;我们要奔着责任而去,作为农业新闻舆论工作者,战场就在农村一线,就在脱贫攻坚一线,就在乡村振兴一线。离开“三农”我们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的农业新闻舆论工作应当随着乡村振兴的大战略而起舞,唱响“三农”主旋律,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撑。

《扶贫周记》告诉我们,国家需要一支什么样的农业新闻舆论队伍。《扶贫周记》的主创人员求真务实、扎根基层、不怕吃苦、甘于奉献、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的工作作风展现了新时代“三农”记者的专业精神和职业操守。农业农村报道离乡土最近、与农民最亲、靠时代最紧。新时代,讲好乡村振兴中国故事,我们需要这样一支坚守“三农”情怀,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新闻舆论队伍;需要一支业务精准、作风优良的农业新闻舆论队伍;需要一支能够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舆论导向、正确的新闻志向、正确的工作取向的农业新闻舆论工作队伍。

农业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做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用我们的镜头、笔触、话筒,传播党的“三农”政策、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推动农村社会进步,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三农”画卷,让我们的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

 
雷刘功
《农村工作通讯》 2018年第10期
《农村工作通讯》2018年第10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