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番茄灰霉病发生特点及室内毒力测定

更新时间:2016-07-05

随着保护地番茄面积的逐年增加,番茄灰霉病成为番茄生产的重要障碍。特别是秋冬茬番茄,灰霉病成为最重要病害之一,损失一般20%~40%,严重的达60%。秋冬、早春棚室不能放风,棚内容易形成高湿、低温的发病环境,导致病害发生普遍。番茄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属(Botry tis cinerea Pers.)侵染所致[1-3],可侵染200多种作物。病菌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形式在病株残体内或以菌核形式在土壤里越冬,病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助气流、雨水或灌水传播,病菌从寄主伤口、衰败的器官等处侵入,进行再侵染。目前,缺乏抗病资源,药剂防治成为主要防控手段[4]。长期以来大量乱用药,造成防治效果下降、环境严重污染、病菌的抗药性产生。对此,2017年我们就温室内温度、湿度与番茄灰霉病发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进行了不同药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测定,以便为药剂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供试菌株:本试验所用灰霉病菌株为采自内蒙古赤峰地区的番茄灰霉病病菌样品,经分离、纯化、形态学、致病性鉴定及PCR测序检测,确定为灰霉病菌株。供试药剂:80%甲基硫菌灵(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70%嘧霉胺(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50%异菌脲(江苏省苏州富美实植物保护剂有限公司),60%噻菌灵(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培养基:PDA培养基(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琼脂粉15 g,1 000 mL蒸馏水,pH值7.0)。

1.2 试验方法

1.2.1 番茄灰霉病发生特点观察 从2017年4月在赤峰市松山区全家梁设施蔬菜园区大棚安装THIIR温度湿度自动记录仪,定期调查棚内番茄灰霉病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探索温度、湿度与发病的关系。每小区单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2株,调查全部果实,按下列分级方法记录。

温馨提示:因为白薯的淀粉含量高,换算成米饭的时候就不能按照4∶1了,要按3∶1才对,所以说当你吃3份白薯的时候,你当天吃的米饭的量就得减少1份了。

This study showed VDd has an increased predisposition for gastric adenocarcinoma. Further studies are warranted to assess this association and the possible risk strati fi cation of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in preventing or slowing the progression of gastric adenocarcinoma.

计算方法:

[1]孟祥东,傅俊范,周如军,等.保护地主要园艺作物灰霉病菌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38(3):322-326.

接种和测量:使用直径为5 mm经过消毒后的打孔器制作菌盘,用经过消毒的解剖刀将菌盘放入上述带有药剂的PDA培养基平板中央,然后置于23℃恒温箱中黑暗培养,以十字交叉法测定菌落直径,按以下公式计算抑菌率。并根据抑菌率的机率值(Y)和质量浓度的对数值(X)求毒力回归方程和EC50

溢流室压力随喷浆速度升高的变化幅度较小。当前所研究的喷浆速度范围10~180 m/min与沟槽内表面速度21 m/s(即1260 m/min)相差巨大,所以喷浆速度的升高对流道内流速的影响很小,环形流道内浆流流速主要靠沟槽辊转速带动。

番茄灰霉病的防治一定要着眼综合防治,即清除病残体、棚室消毒、培育壮苗、合理施肥、膜下滴灌、生态防治。药剂防治是番茄灰霉病防控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是要科学用药,才能提高防效、减少污染、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2.2.2 4种不同药剂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EC50值的影响 室内培养10 d,所测的结果显示,4种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及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分别是,80%甲基硫菌灵,Y=2.289 068X-2.418 85,EC50为1 741.777 mg/L;70%嘧霉胺,Y=1.082 329X+4.854 075,EC50为 1.364 033 mg/L;50%异菌脲,Y=7.424 032X-16.961 7,EC50 为 908.218 4 mg/L;60%噻菌灵,Y=2.099 443X+0.546 054,EC50为 132.278 5 mg/L。EC50值80%甲基硫菌灵1 741.777 0>50%异菌脲908.218 4>60%噻菌灵132.278 5>70%嘧霉胺1.364 0。80%甲基硫菌灵EC50值1 741.777 0均远远高于其他药剂,而嘧霉胺的EC50值最低1.364 0,是其他药剂的1.000%~0.001%。

2 结果与分析

2.1 番茄灰霉病发生特点观察结果

从图1可以看出,病害的发病高峰在4月中旬到4月下旬,4月30日温度达17.3℃,湿度达到86%,调查棚内的番茄灰霉病发病率为达到最高为90%。从4月底开始随着温度的升高,湿度的降低,棚内的灰霉病发病率逐渐下降。虽然进入7月份随着雨季的到来湿度也有所升高,同时温度也逐渐提高,发病率没有提高,可见番茄灰霉病发病的必要条件是低温、高湿。低温持续时间过长是灰霉病发病的重要因子,同时高湿(75%~90%)是必要条件。

发病后传播速度快,该菌可侵染番茄叶、茎、花、果实等不同部位,灰葡萄孢菌具有繁殖速度快,遗传变异性大和适应性强的特性,因此,抗药性风险大,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产生抗药性对番茄生产的威胁极大[5-6],为了明确灰霉病菌对4种常用药剂的敏感程度,笔者进行了番茄灰霉病菌对4种常用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为生产正确、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图1 温度、湿度与番茄灰霉病发病的关系

2.2 4种药剂对番茄灰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2.2.1 4种不同药剂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培养10 d的病原菌菌落变化明显,同一药剂处理下,较高浓度菌落直径均小于较低浓度的菌落直径,相差最大达到13.86 mm。且4种药剂各浓度菌落直径均小于相同条件下对照的菌落直径;4种不同药剂的不同浓度对番茄灰霉病菌均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含量的增加,抑制率逐渐增强。

培养10 d时,各处理菌落直径大小为,无菌水对照平均40.53 mm>50%异菌脲(1 000)25.52 mm>80%甲基硫菌灵(3 200)19.65 mm>50%异菌脲(1 150)17.58 mm=80%甲基硫菌灵(3 800)17.58 mm=噻菌灵(300)17.21 mm>80%甲基硫菌灵(4 400)14.51 mm=噻菌灵(400)14.07 mm>50%异菌脲(1 300)11.66 mm=60%噻菌灵(500)10.96 mm>70%嘧霉胺(2 000)0.02 mm>嘧霉胺(2 500)0.01 mm=70%嘧霉胺(3 000)0.01 mm;各药剂处理不同浓度菌落平均直径大小为,50%异菌脲18.25 mm>80%甲基硫菌17.25 mm>60%噻菌灵14.08 mm>70%嘧霉胺0.01 mm;各药剂抑菌率情况为,70%嘧霉胺99.97%>60%噻菌灵83.43%>80%甲基硫菌77.65%>50%异菌脲75.81%,经差异显著性分析,70%嘧霉胺的抑菌率和其他3种药剂的抑菌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表1)。

表1 4种不同药剂处理下菌落直径、抑菌率

药剂名称80%甲基硫菌灵10 d时不同药剂处理下菌落直径/mm X¯/mm X¯/%抑菌率/%17.2577.65 bB 70%嘧霉胺0.0199.97 aA 50%异菌脲18.2575.81 bB 60%噻菌灵药剂浓度/(mg/L)4 400 3 800 3 200 3 000 2 500 2 000 1 300 1 150 1 000 500 400 300 14.08 82.65 77.04 73.27 99.98 99.98 99.96 87.85 77.04 62.55 89.12 83.45 77.72 83.43 bB无菌水14.51 17.58 19.65 0.01 0.01 0.02 11.66 17.58 25.52 10.96 14.07 17.21 39.25 40.20 42.14 40.53

(二)具有主观过错。侵权责任当中两种不一样的主观过错是故意和过失。笔者在本文中所确定的“第三人”的故意为:明知他人有配偶而干扰其合法婚姻关系,或者期初不知情,知情后仍然与配偶一方保持婚外性关系的情形,将过失排除在外、被欺诈或者胁迫而干扰婚姻关系的人都不以第三人论。我国台湾学者钱国成所言:“故意或过失、因任何一种均足以构成侵权行为、但以背于善良风俗加损害于他人侵权行为,则应以出于故意为限。”第三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是违背善良风俗的行为,其本身的心态就为恶意、自然具备主观过错。

表2 培养10 d时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药剂名称80%甲基硫菌灵70%嘧霉胺50%异菌脲60%噻菌灵毒力回归方程Y=2.289 068X-2.418 85 Y=1.082 329X+4.854 075 Y=7.424 032X-16.961 7 Y=2.099 443X+0.546 054相关系数R 0.981 931 0.893 581 0.999 100 0.990 729 EC50/(mg/L)1 741.777 0 1.364 0 908.218 4 132.278 5

3 结论与讨论

从以上试验的结果来看,保护地番茄灰霉病侵染番茄的适宜温度在15~20℃,相对湿度达到75%~90%,番茄灰霉病发病的必要条件是低温、高湿。低温持续时间过长是灰霉病发病的重要因子,这为进行生态防治提供了依据,即棚室温度降至20℃时关闭通风口,夜间温度不要低于15℃,棚室内相对湿度高于80%及时放风排湿。

现生产上常用的药剂为70%嘧霉胺、50%的异菌脲、60%噻菌灵、80%甲基硫菌灵用于防治番茄灰霉病。从试验结果来看,70%嘧霉胺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是60%噻菌灵,50%异菌脲和80%甲基硫菌灵抑菌效果相对较差;50%异菌脲和80%甲基硫菌灵在生产上使用时间较长,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指导生产药剂防治番茄灰霉病首选嘧霉胺、噻菌灵等,但在生产中用药一定要不同药剂交替使用,严格按推荐剂量、安全间隔期使用,避免病菌抗药性的产生[7]

2.1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有无合并症、肿瘤距肛缘距离、肿瘤直径及TNM分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王金城.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果菜,2015,35(10):67-69.

发病指数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1级:残留花瓣发病或柱头发病;3级:萼片腐烂或柱头发病蔓延到果脐部;5级:果脐部有浸润斑无霉层;7级:果脐部有霉层但未扩展到其他部位;9级:霉层扩展到果的其他部位。

抑菌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5 mm)]×100

参考文献:

1.2.2 4种药剂对番茄灰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含药平板的制备:本试验选用4种药剂进行,分别对所选农药试剂用无菌水配制成为母液,根据商品上推荐最低、最高及居中3个浓度的用量要求进行稀释,当PDA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取1 mL上述药剂加入到盛有10 mL含有PDA培养基的培养皿中,摇匀并冷却后备用,同时以加入等量无菌水为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复。4种药剂的不同浓度分别为:80%甲基硫菌灵,浓度分别为4 400,3 800,3 200 mg/L;70%嘧霉胺,浓度分别为3 000,2 500,2 000 mg/L;50%异菌脲,浓度分别为1 300,1 150,1 000 mg/L;60%噻菌灵,浓度分别为 500,400,300 mg/L。

此外,一项据称是马尔切勒所出的裁判意见(同样是由于盖尤斯而为世人所知,乌尔比安[5]也很可能表示赞同)认为,实施了指任的被代理人有权直接针对一个与总管缔约且未履行的债务人,提起总管之诉;在船舶经营人之诉中,同样的结果藉由行省总督与生活资料供应官之手达成。[6]自此以后,这两项原本只能由缔约人直接对被指任者与指任者提起的“单向度”的诉权变成了双向的,因为后者也可以直接针对缔约人提起这些诉权。[注]该视角下的论述,参见柯珀拉·比萨扎:《从 iussum domini到contemplatio domini:代理史研究》,米兰:Giuffrè出版社,2008年,第250页及以下。

自从嘧霉胺等苯胺基嘧啶类杀菌剂被作为控制灰霉病的最有效方式而被广泛应用以来,抗药性不可避免地成为植物保护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8-10],而且在高剂量选择压力下,病原菌抗药性群体很容易发生流行。

无论是学年因素,还是教师因素,都不影响学生对Q2(b)的回应,表明通过学生选题进行探究式实验,与传统实验相比,可将课程学到的理论更好地进行实体化应用。教师可影响学生对设计和开展实验的理解(Q2(c)),这可能是由于教师在布置任务及布置方式上存在差异。表3也显示了学年间及教师间探究式实验占分分值(Q2(d))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每学期学生选择的探究式实验难度不同及每个教师指导的差异。

[3]潘好芹,夏海波,李艳青,等.保护地蔬菜灰霉病菌的菌系分布及致病力分化测定[J].北方园艺,2015(1):111-113.

[4]胡伟群,陈杰.灰霉病的化学防治进展[J].现代农药,2002(4):8-9.

[5]陈宏州,杨敬辉,肖婷,等.12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毒力测定[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124-127.

[6]黄海,张鑫,邹杭,等.番茄灰霉病菌室内毒力测定及药效试验[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2):184-190.

[7]古仁刚,何涛,朱小丽.温棚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J].西北园艺,2015(1):41-42.

[8]刘圣明,车志平,陈根强.河南省番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检测[J].农药,2014,53(6):442-444.

如今,作业电子化已成为越来越多老师的选择,一些企业也推出了相关手机应用软件。调查发现,不少类似应用软件存在种种问题,有学校推荐使用的应用软件甚至会自动弹出游戏链接,相关乱象亟待整治。

[9]陈仁,陈群航,杜宜新,等.福州地区灰霉病菌对腐霉利和嘧霉胺抗药性测定[J].福建农业学报,2015,30(2):180-183.

[10]张从宇,高智谋,岳永德.常用杀菌剂及其复配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测定[J].农药,2003,42(8):28-29.

张庆萍,王燕春,王秀琴,田晓燕,赵伟强,徐佳,邱廷艳,龚静
《北方农业学报》 2018年第2期
《北方农业学报》2018年第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