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教育何以把人培养好?

更新时间:2009-03-28

何为教育的本质?这是一个在学界依然存有争议的问题,但相对统一的认识是将其视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那么,如何理解“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这一本质界定,以确保教育实践发挥好培养人的价值意义和功能目的,此乃当前教育发展所必须反思的,毕竟教育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有了较大变化,教育与人们生产生活、生命身心之间的关系也和过往有了较大不同。所以,对“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这一本质的再理解,既是对“教育是什么”的理论问题的审视,也是对“教育做了什么”的实践问题的反思。

一、主体生命能力的增进:教育的宗旨目的导向

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其核心和归宿在于“人的培养”,而言及“人的培养”,在性质上理当是正向的、积极的,如此才符合并体现了“教育学”的意义,也即它与人置身于各种环境影响下而引发的身心变化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在于教育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展开的交往学习过程,以人性的真善美为双向互动原则,并实现有益于主体身心发展的结果,且在后续的不断交往学习中将这种结果逐渐积累积淀到主体生命能力之中。因此,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之实施,首要的是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要从哪些维度或结构要素来展开对人的培养,真正促进人身心发展的积极变化,确保培养人之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有“教育性”的,既区别于其他各种影响人之身心变化的“非教育”活动,又能将教育自身的本质、宗旨或个性得以在实践中体现出来。有了对这一根本问题的清晰认识和理解,才能有意识地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或载体,促成教育实践活动在价值意义指向上趋近于教育的本质和宗旨,切实发挥教育于人生命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主体交往学习而自省成长

影响人或改变人的实践活动众多,但不是所有的实践活动都称得上教育,否则,教育同生产生活就是同一的,如此也就无专业化教育诞生和存在的必要了。事实上,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教育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直至当下,世界各国更是把教育作为提升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但问题在于,将教育仅仅作为国家、社会、生活发展之工具来对待的做法,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背离了教育之为教育的本质?否则,也就不存在社会或物质经济不断增长,但人们依然对教育有着各种诟病,这无疑潜藏着人们对教育不止于工具手段的其他价值意义的期许。当然,纯粹完美之教育是不存在的,对教育本质进行探寻之目的在于使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依循基本的教育规律,使其运行实践符合教育学意义规范,而不至于发生功能作用异化的结果。那么,基本的教育规律或教育学意义规范又有哪些?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先从积极的教育实践经验进行推导,试问当教育意义真正发生和持续的时候是一个怎样的情景?是不是作为教育主体的双方都获得一致的认同?学生、子女能够欣然接受教师、父母的教诲,或者在与教师、父母的互动沟通中克服、战胜自我的弱点,而去主动完成学习或接受挑战。同时,老师、父母在与孩子的互动沟通中发现学生、子女的积极变化而激动不已,并在反思、总结实践行动的基础上调节或改进自我。可以说,这样的情景出现了,意味着教育意义发生了,此时教育呈现出的是主体之间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通过学习改变和超越自我,并形成相互砥砺的积极关系。换言之,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其他影响人身心发展之实践活动,就在于其有着意义情境性。在老师和学生、父母和孩子的相互认同中,不断孕育出改变和发展自我的自省意识和行为实践,从而促使主体双方能够在教育中获得成长。相反,当下实践中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很多活动是单向的、非主动的,仅仅是老师、父母对学生和孩子的逼迫要求,或是学生、孩子表达的真实心声和行为举动成为老师、父母担忧或防范的对象,此种状况背离了作为培养人之教育实践活动应该具有的教育学意义,没有形成积极的一致认同基础上的主体交往学习和自省成长的意义情景。

()主体潜能激发个性生长

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围绕着“人的培养”这一中心来组织展开活动,为了完成“人的培养”,其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多种选择和组合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自身的合理性何在?诸如具有义务性质的中小学教育,是不是因其具有相应的“合法性”教育则意味着其所有的教育实践活动皆为理所当然?这是教育实践所必须追问和反思的,否则教育就变成了没有规范和旨向的“任性”活动。当然,现实中的教育似乎总表现出十分“理性”的样式,将“人的培养”定格在以知识、分数、升学为内容和过程的道路上,作为“人”的教师、学生、家长往往在教育中由“目的”转为“手段”,“人的培养”变为“分数的培养”,这也是当下各级各类教育实践中每所学校奋力拼搏的事情,都在为了提升自我的教育质量(以分数成绩为主)而进行师资引进、教学课程和管理评价等方面的改革,而且风起云涌的教育培训市场之所以繁荣,与让受教育对象在各种“教育层级”当中胜出不无关系,其往往成为学校内应试教育的“同伙人”。而这无疑是有原因的,对于教师而言,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是学校对其教育教学成效评价的最主要依据;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孩子的考试成绩和进入重点学校是家长最大和最好的成就目标。另外,当下众多家庭都会送孩子去各种培训班,美其名曰培养孩子的兴趣,但问题在于如果孩子对培训内容“缺乏兴趣”的话,让孩子去参加这些培训是不是对孩子兴趣的扼杀?所以,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一个很重要的导向是要激发教育对象主体的潜能,使其基于自己的天赋而不断塑造提升自我发展水平,而这种发展水平是“均等基础上的差异”,所谓“均等”是每个孩子和学生可以在作为教育事业之有计划、有目的学校教育提供的平等、公正、周全的教育服务之下,获得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可能;所谓“差异”,是不同主体成长过程中基于身心、家庭、文化、经济、地理等因素之不同,会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一种有益于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教育就是要尊重不同生命个体,而不是以同样的内容和标准来要求与评价学生,以激发其生命潜能中的共性与个性,让其个性在共性得以全面和谐发展之下充分张扬,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生命个体。

()主体人性丰富而能力促长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其对象是抽象与具体的统一,具体指教育实践活动是由相对特定的教师—学生、家长—孩子构成的相互影响过程,其有着相应的情境性,是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生命交往;抽象指教育实践活动要将一个个具体教育实践活动积累的经验加以总结凝聚,进而在教育教学中将其作为不同个体共同学习的目标,因为教育实践活动要让主体生命之间进行相互学习,既要尊重和欣赏交往对象的个性优点,又要抱之以积极学习的态度和行动来汲取他人长处而提升自我,促使自我发展朝着人性中“真善美”的品性趋近。换言之,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从具体的个体角度而言,是要充分发挥个性潜能,个性潜能是人性的具体表现,教育实践活动势必要使个体发展成为其自己;从抽象的群体或人类角度而言,是要促使具有不同个性的生命主体在相互交往学习中共同进步,这种进步是建立在提升个性能力的“宽厚度”或“通识性”的基础上,而不是消灭或抹杀个性差异,如此只会导致人性的萎缩和单一,从而使得社会成员的生命能力降低。人之为人皆因其具有人的类特征,但不同地域、气候、环境及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应对各种外在刺激的行为方式、制度组织,以及对外在世界和生命价值的理解认知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无疑是作为人类人性具有弹性的充分表现,显示出社会主体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外在刺激与挑战的生命能力,因而,作为培养人的教育实践活动要注重生命主体之间的交往学习,通过提供多元丰富的内容刺激来提升主体的生命能力,让其形成尊重他者、开放学习的意识和心态,并在不断解决真实矛盾问题之中提升综合素质,而非像现实中以人人追求高分为目的和接受单一片面的理论知识为内容,使得生命能力变得萎缩,这可从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实践创新能力不断受人诟病中窥见一斑。

概言之,作为培养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它以主体与主体之间的身心交往为形式,包含了知识学习、情感交流、习惯养成、行动能力等众多内容,通过主体之间确立的发展认同而自觉地要求自我,以形成积极互动的交往关系,并最终在自我行动中提升主体生命能力发展的全面性和层次水平。

本文研究分析了了当污水流速为0.15m/s、0.2m/s和0.25 m/s堵塞换热系数的变化趋势,并与工程实际应用时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图1为污水流速对污水侧换热系数的影响,从图上可知,当污水流速增加时换热系数随之增大,当污水流速为0.15 m/s,污水侧换热系数约921 W/m2·K;当污水流速增大到0.25 m/s,污水侧换热系数约 1280W/m2·K,污水增大67%,换热系数增大约38%.

综上所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其所培养之人应是具有主动发展的素质能力和身心健全统一的生命主体,需要教育实践活动从宗旨目的定位、内容方式的选择、功能伦理的引向等方面进行组织设计,改变以往把教育当成工具手段的做法,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实践取向,以贴近生命、走向社会、回归生活为内容形式和过程方法,从而培养出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时代公民。

二、人类历史经验的介入:教育的内容方式选择

教育的宗旨目的指向人生命能力的增进,其包含着两个基本层面的内涵。一是教育要促进作为人类之“人”的发展,通过将历史与现实中人类创造、积淀的人类文明经验或集体智慧加以代际传承,并内化为人的价值意识、思维心理,此处的教育对象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或所有学生的;二是教育要促进作为人类之“个人”发展,通过以人类文明经验或集体智慧为背景,结合具体的个人现实基础进行其潜能激发和兴趣培养,以个体创新能力的发挥来丰富人类文明经验,此处的教育对象则是面向个体或具体学生的。当然,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教育于人的培养,既包括了对人类生命能力的增进,也包括了对个体生命能力的激发,其统一于为教育对象提供在时间上承载着历史、现实及未来的系统性知识内容,在空间上凝聚自然、社会、心灵的结构性知识类型,并且在形式上满足和符合知行合一、身心统一要求的教学相长、探究开放式的教育方式方法的组织运行。总之,教育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时空属性的,它在内容方式上要实现理论与实践、抽象与具体的统一,将人类积累的历史与现实经验智慧或知识融合在教育过程之中,并以社会生活来检验其有无被教育对象所内化,其所培养的理应是具有理性认知和行动能力的社会主体,而非驮着知识却无法将其内化为生命能力的虚弱存在。

科技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今天,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宁静的夜晚,请你凝神远望,展开你联想和想象的翅膀,说说现代的天上街市是怎样的。

()“的生活与的知识互鉴

从学校教育角度而言,教育培养的人最终要走向社会,其中蕴含着接受了学校教育的主体对象,能够更好地融入和应对社会生产生活中各种矛盾问题的逻辑,否则其接受学校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就无所体现,而这也恰恰意味着学校教育是有其自身优势的,除了所谓人才培养的规模效率和工具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人们常说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对教育对象的培养过程,它能够在时间、资源、师资、制度等方面提供系统运行的保障。为何现实中的学校教育还不断受到诟病或批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校教育传授的知识、理论并未转化成学生的能力,并将其运用于对社会生活问题的解决之中,即往往存在着人们常说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学无所用等现象。但此种现象或状况的存在能否成为学校教育无用的理由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向学生传递人类社会发展所积淀的经验,它往往有逻辑地、科学地被设计成间接理论课程让学生来学习,从这个角度而言,师生围绕理论知识展开教育教学是有必要的,但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必须完全围绕着理论课程知识教学来展开,它只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基础,最终是要服务于人的发展,学校教育须将其内化到学生的生命中去。所以,学校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静”的知识与“活”的生活之间的关系。“静”的知识指的是学校教育知识系统是有逻辑的、科学化和理论性的分科课程,师生往往以理智分析和理解记忆对其进行掌握,通过讲授、练习和考试的方式来完成教学过程,师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人类历史与现实中积淀的知识经验加以传承。但知识经验毕竟不同于生命经验,其向生命经验的转化离不开教育教学确立的回归生活的取向。其一是知识经验的传授要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案例教学,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认识和理解知识内容,从而使得理论知识有其具体的所指性。其二是教育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行动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养成好学习、好反思的生活习惯,培养其敢于创新的勇气和不畏艰难的意志品质等,如此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的生活与的科目互补

教育培养的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这与人类生活的完整性不无关系,也即作为生命主体要以自我身心的统一来面对系统复杂的社会生活。因此,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要以生命主体身心发展的全面性为目的归宿,如此才能使其更好地应对各种矛盾困境,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的解决之中。然而,当下学校教育在这一方面是薄弱的,在教育教学中往往以“分”的理论科目知识授受作为完成任务的标准,他们对专业或分科知识有着“是什么”的认知和表述,但一旦回到现实生活中却难以将其有效运用,因为其面对的生活问题往往是“合”的,这就造成了当下学校教育中“分”的科目与“合”的生活之间的矛盾,这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其一是在学习了“分”的科目之后,教育主体在与社会生活中的他者进行交往时缺乏“合”的生活经验基础,造成一定程度上与人交往的障碍,这是当下很多学生所遭遇的一个发展困境;其二是掌握了“分”的科目知识的教育主体在解决“合”的社会生活问题时,往往采取理想化或片面化的认知和行动策略,而没有考虑到现实生活问题的复杂性,以致其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因此,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为了使教育主体能够在学习基础上获得多元通识性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和解决完整复杂的社会生活问题,必须为教育主体提供多元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自由闲暇的学习环境,从而让其在丰富的“分”的知识刺激下,思考和探究复杂系统的社会生活问题。

协同创新是指“多方主体通过知识、资源、行动、绩效等方面整合,以及在互惠知识分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的最优同步,系统的匹配度方面互动,实现创新要素的系统优化和合作创新的过程。”[1]其实质是一个“沟通→协调→整合→优化→创新”的过程。

除此之外,教育教学要采取问题探究式的方式方法,让师生围绕社会生活问题展开跨学科分析,形成以问题引出多学科知识的需求,并在学习的基础上用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最终孕育出教育主体良好的身心素质能力和多元全面的知识结构,从而能够很好地融入和推动社会的发展。

()“的生活与的道义互化

[参考书目]

教育的本质乃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其在宗旨目的上是促进人之生命能力的增强,使得人类及社会成员能够应对多元复杂的矛盾问题或环境刺激,并将之内化为一种身心素质。而教育要培养出人之如此身心素质,则必须为具有可塑性的人性潜力提供系统完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宽松的由内容、形式、方法等构成的教育环境,将人类历史经验智慧纳入到教育过程之中,有意识地将社会成员朝着“完人”的方向引领。然而,教育实践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其所发生的功能作用并非与应然的教育价值完全匹配,甚至在诸多方面背离了教育本质,给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消极负面的影响。因此,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于对教育实践经验的反思,进而做出相应的教育实践改革,避免教育培养之人陷入工具化的泥淖,在培养具有良好身心素质的主体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和谐,构建起人与自然关系的共生和谐、人与社会关系的文明有序、人与自我关系慎独有诚的状态。所以,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其所培养之人理应能够更好地应对周围环境带来的挑战,使得人类能够在自然人文社会环境中可持续地、文明地发展,这就要求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注重其功能作用的伦理引向,凸显人的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生态系统环境之间的共生共谐关系,培养具有公共意识、市场经济素质、科学人文精神的社会主体。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需要积极发挥有助于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价值意义和功能作用。那么,其究竟要如何体现呢?长期以来,现实中的不少人对于教育的理解只关注其功能作用,更多是从教育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评价教育的地位,比如“科教兴国”“人力资本”等提法都注重的是教育作为培养人之后的科技发展、通过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以实现促进经济发展的结果。另则,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而言,不少人把接受教育的目的定位于自我身份地位的改变,进而能够提高自我的经济收入水平。然而,经济收入的增加并不意味着生命生活质量的同步改善,这正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所必须关注的价值意义所在,即教育要让社会主体确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不仅仅是把物质经济看做生命生活的全部,如此只会陷入用生命换取钱财的窘境,比如学校教育可能会通过延长时间、加大学习训练的方式来提高分数成绩,使得学生的生命青春耗散在题海战术中,终日身心俱疲地忙于背诵、解题、测验之中,使得青少年群体失去了与天赋相称的活力;而对于青少年的父母或家庭而言,他们于教育的态度和参与是抱着光宗耀祖的目的,以及基于爱面子的相互比较,也即别人家的孩子是这样,自家孩子也应接受同样的教育。因此,如果把教育的功能作用定位于促进物质经济的发展,让教育主体把生命心思和能力用于追逐外在的名利,却遗忘了自身的精神品性陶冶,无法把自我作为审视反思的对象来平衡其身心协调的状态,则会引发种种社会心理危机,比如当下人们物质经济生活日益改善,但各种非公平正义和非民主文明的社会行为频频发生,出现了社会发展的不安全和失序状态等。因此,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有必要将其功能作用与价值意义统一起来,注重教育主体身与心发展的协调统一,让其确立起经济发展是服务于生命质量和境界的理念,成为一个理性的生命主体。

三、自然社会人文的共谐:教育的功能伦理引向

具体而言,学校教育作为当前培养人的主要教育实践形式,从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对人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但如果所有这些都围绕“应试升学”展开,则学生的人格品质由于学校将所有的工作重心放在考试成绩排名上而被吞噬,使得他们无心也无力去关注真实的社会生活,对社会发展缺乏责任感,不少教育主体只蜷缩于“自我利益”的追逐和保护,更有甚者会僭越法治和道德的约束而去行利己损人之活动,知识在其身上并未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

()文化发展的传承与创新关系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所培养之人要积极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真正成为社会之主体,这是人们常常谈及的教育观点。可是,教育对象之社会主体属性要怎么来体现和确认呢?这是一个有必要追问的教育问题,因为经由教育培养的社会成员在一定意义上并未成为“社会主体”,而是成为了“利己主义者”。此外,当前社会发展存在着“家庭原子化”状况,人们只关心自己家庭及家庭成员的利益,而且这种关心建立在攀比之上,所带来的危害是孕育着争强好胜的社会暴戾之风气,在发生矛盾时人们往往诉诸于权力资本等。与此对应的是,当下社会中存在的“冷眼旁观”的内卷心态,也即以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来面对他者,以致时常发生诸如老人摔倒不愿扶、不敢扶、病人躺卧医院门口却无人抢救等现象。所以,必须给当前的教育敲响警钟,因为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理应让教育主体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公民,成为促进社会正义和谐发展的力量,而不是社会问题或弊端的推手。所以,当前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有必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把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育人的重要内容、重要形式和必要环节来认真组织设计和实施,让教育主体有其具备的政治素质,在积极争取自我利益的基础上,要有心系国家、集体和他人的素质和情怀,把为社会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作为自我学习的基本和重要导向。

关于语篇的定义,刘辰诞所作的定义为“语篇是指一段有意义、传达一个完整信息、逻辑连贯、具有一定交际目的和功能的语言单位”,这一解释从语言层面与功能层面给语篇作了完整的定义。而这一定义的核心所在,即为“信息完整、逻辑连贯”。此,根据此定义,语篇错误主要是指影响文章连贯,与文章信息完整的错误。例如:

()经济发展的工具与理性关系

因此,学校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有必要让教育主体正视真实的社会生活,在切实的生活体验中明了和坚信学校传递的真善美价值,并把推动和促进社会发展公平正义与文明和谐作为教学实践的动力和责任,从而自觉地在学习中克制和抵制来自于自身的不良习性、他环境的消极影响等,以促使自我言行、身心的协调发展,真正把敬业、诚信、友善、法治等价值贯彻在学习和生活之中。

()政治发展的自我与公民关系

教育于人发展的价值意义在于将其培养成有文化的生命主体,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教育还承担着传承与创新文化的重任,惟有培养具有文化认同自觉的生命主体,其才能理性地对待自我文化的发展走向,真正处理好文化发展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当然,文化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由具体的生产生活内容和方式构成的,例如物质景观、音乐舞蹈、文学艺术、制度组织等,以及人们在融入这些文化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价值意识和思维心理等。那么,教育为什么要传承与创新文化呢?教育对人的培养能不能不用关注文化之传承与创新?众所周知,文化是人化之果,是人们应对各种环境刺激的稳定反映系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即人们为了更有效地解决同类反复遭遇的问题矛盾或环境刺激,有必要将不断积累的应对经验进行有意识地总结梳理,并通过代际传承的方式使其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稳定下来,成为社会生活的规范和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法等。因此,作为生活在特定文化之中的社会成员,其从出生之始就已受到文化的影响,并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而这个过程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一方面,社会成员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了文化经验、规范,有利于其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交往之中;另一方面,社会生活是在历史和现实中面向未来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科学技术的推广、社会成员流动频繁等因素的影响,既有的文化规范、知识等有必要进行调节更新,以便能够与时俱进地向前发展,此即是文化发展之创新需求和表现。所以,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有必要把教育对象培养成热爱自我民族文化的生命主体,并在积极参与文化生活中反思自我文化的优点与不足,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贯彻在自我的行动之中,同时积极汲取时代精神,不断促进和提升自我文化发展的水平。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关系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从来都是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这既可以从教育起源体现出来,在当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也有所折射。从教育起源看,它是在人类起源的基础上诞生的,是为了传递人类在与自然环境互动中积累的生存经验,以及将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而进行的分工合作之社会经验加以绵延,而且在各种经验不断增加和积淀的基础上催生了教育的出现,为了促使继承这些经验的人们能够具有主动适应和调节环境刺激或矛盾问题的能力,教育在人类社会生产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并最终使得培养人成为教育之本质。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亲缘关系。人类的发展建立在认识和利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而教育在起源发展的过程中就是不断把人们发现和积累的自然知识让下一代继承下来,今天人们依然面临着这一教育关系。比如怎样使得自然环境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虽然这很大程度上是自然环境被破坏后人们的警觉,但和过往生产力和技术手段较低的传统农业依赖自然的状况不同,是人们不断向自然索取各种资源以实现经济增长目的造成的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在人的生命健康出现了危机之后面临的如何应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问题。从教育发展的角度看,最为根本和长远之计在于教育要积极培养具有自然生态意识的社会主体,建立起健康和谐的生命生活价值观,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来践行节俭、绿色的发展路向,从而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局面。

专用方式的优点是光缆的纤芯经熔纤后由光缆终端箱直接接入保护设备的光收、发接口,没有中间环节,不需附加其他设备,实现简单、可靠性高,而且由于不涉及通信调度,管理也较方便。目前,专用方式主要应用于距离较短的城网线路保护以及发电厂与电力系统之间重要线路的保护。其缺点是纤芯利用率低(与复用方式相比),光接头插拔次数过多,就容易造成损坏。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其在性质上是有着道德追求的,也即教育培养的理应是求真、向善、逐美的社会主体,但事实上教育的这一道德指向并未完全实现,因教育实践的偏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使教育主体人格品质面临“真”与“虚”的交织或拉锯状态,也即“真实”的生活挑战与“虚化”的道德明理之间的不对称和相抵触的关系,这也是人们常常对学校教育进行批评的重要缘由所在,认为学校教育培养之人有着精致的利己主义倾向,他们往往把接受教育当作一种实现权力、身份或金钱的手段,而作为教育目的宗旨之人的发展却退居其后,这往往使得学校教育发展成为社会问题的“制造者”,其原因在于,社会发展存在的各种弊病终究是由人造成的,而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教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即是“教育中的问题”与“教育的问题”在人与社会发展关系上的折射。

[1]扈中平,蔡春.教育人学论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

即孟子认为小孩的“良知”“良能”会促使其敬爱其父母兄长的。孟子的“良知”“良能”就是陆九渊的“本心”。所以陆九渊的“本心”也同样具有发动道德行为的能力。这样我们就可以认为“本心”除了是一种积极的精神,同时也是一种能动的精神。

[2]石中英.一个“时代”的教育之问[N].中国教育报,2016-09-05.

[3]王国维.教育之宗旨何在?[N].中国教师报,2015-01-21.

另外,教师在实践中要引导学生自己摸索实验条件,想办法改进操作方法。例如,某小组探究“绿色蔬菜变黄过程中色素的变化”,预计提取、分离新鲜和放置变黄后的菠菜叶中的色素进行比较,但时值5月,菠菜放在冰箱,没变太黄前就腐烂了,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摸索储存条件,或探寻其他的实验方法。某小组探究“红花檵木紫色叶片中的色素种类”设计了用清水纸层析分离色素的实验组。实验过程中发现,滤纸条吸水后变软变重,会贴壁或倒入水中。因此,不能像平时实验中那样把滤纸条靠在试管或小烧杯壁上,学生自主进行了改进:使用试管架和夹子把滤纸条固定并吊在液面上方,保证下端没入水中而不会整根滤纸条倒入水中。

[4]资中筠.教育与启蒙[N].东方早报,2013-08-20.

[5]吴康宁.教育之真谛:保持必要的张力[J].教育科学论坛,2007,(2).

[6]叶澜.教育的魅力,应从创造中去寻找[J].内蒙古教育,2016,(4).

 
田夏彪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