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山西垣曲地区旧石器考古调查简报

更新时间:2016-07-05

一、引 言

垣曲县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东北隅,地处中条山腹地、黄河岸畔。境内地势北高南低,西、北、东三面环山,南临黄河中部为山间盆地,呈北宽南窄的葫芦形展布。1957年王择义先生在垣曲盆地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考察,发现旧石器地点68处,拉开了垣曲盆地旧石器考古工作的序幕。此后又相继发现了官沟、东岭、柴火疙瘩等多处旧石器遗址。目前来看,垣曲境域发现的旧石器遗址或地点数量丰富,年代跨度大,但文化面貌尚不清晰,除了南海峪一处遗址经正式发掘外,其余均为调查发现,且多数缺乏明确的地层、位置等信息。为进一步了解垣曲这一重要区域的旧石器文化面貌,2017年3月末至4月初,山西省考古所与运城市文物旅游局、垣曲县文物局合作,对垣曲县境内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的部分旧石器地点进行核查,并新发现旧石器地点和化石地点14处,获得石制品和化石50余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中国健康事业稳步发展。药品治疗是保障公民健康的重要措施,用药错误的发生不仅侵犯患者的健康权,而且极易导致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因此,降低用药错误的发生率始终是医院对患者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利用多事件分析框架法找出导致用药错误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为有效降低用药错误事件的发生、健全医院管理制度提出建议。

二、地质地貌

垣曲县位于华北大陆板块南部,鄂尔多斯地块与河淮地块接触带南端,中条山断拱东侧。区域内分为垣曲盆地、同善盆地,二者皆东西长、南北窄,期间以古生代地层及安山岩之高山为界。垣曲盆地西部边界南部为古生代地层;东北部与济源红土盆地相连;南隔黄河与渑池盆地相对。盆地北边为震旦纪砂岩和安山岩形成的高山,过此而北则为同善盆地。垣曲盆地内新生代地层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盆地西南部黄河附近出露三门系地层,可见巨厚的砂砾堆积,典型剖面可见于黄河北岸河堤村附近。早更新统的红色土堆积广泛分布于盆地内的缓丘小岭。晚更新世黄土堆积仅见于沇水及黄河两岸,形成较高的阶地。

同善盆地南侧与垣曲盆地相隔一东西向断层,北侧为太行山与中条山相连接处。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沇水河贯穿其中。盆地内地层堆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第三纪初期沉积物分布于盆地四周的山坡上,该层与寒武纪基岩不整合,可见清晰层理的砾石层,与垣曲系上部砾石层相当。早更新世地层堆积又称同善镇层,相当于泥河湾期,主要由上部的深红色黏土层和下部的砂砾层组成,郭家洼村西北大沟中可见较完整的剖面以及含化石层的露头。中更新世红色土堆积,相当于周口店期,为盆地内分布范围最广的堆积,广泛见于盆地四周的山顶。晚更新世黄土堆积因该区域位置高基本被侵蚀,代之分布的为沇水河的近现代冲积层(表一)。

表一 河南北部山西南部新生代地层对比表(依周明镇)

?

三、旧石器地点及石制品特征

(一)旧石器地点类型及分布

本次旧石器考古调查共核查过往发现的旧石器地点27处,主要分布于垣曲盆地和同善盆地。其中16处地点因植被过于茂盛,未发现文化遗物,1处地点因水库蓄水而淹没,1处地点因水库蓄水道路隔断未能实地调查,2处地点因村庄扩建而消失,7处地点采集有石制品等。另新发现旧石器地点12处,化石地点2处(图一)。从埋藏环境来看,此次调查发现石制品的地点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黄土堆积中发现,此类地点共有17处,一类为亳清河和沇水形成的河流相堆积,共4处。此次调查共获得石制品和动物化石50余件,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多出自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红色黏土层中,时代以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早期为主,个别地点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本文以石制品研究为主。

(二)石制品

此次调查共采集石制品49件,部分为原生地层出土。石制品原料以石英、石英砂岩、角页岩为主,其次为安山岩、花岗片麻岩等。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工具断块、断片等,时代分为旧石器早期、中期和晚期。其中,旧石器时代早期地点处15处,旧石器时代中期2处,旧石器时代晚期2处。

1.石核

图一 采集有文化遗物的地点分布图

共13件,中更新世红色黏土层中采集石核9件,晚更新世红色黏土层地层中采集2件,地表采集2件。根据剥片方法的不同,分为砸击石核和锤击石核两类。

(1)旧石器时代早期

值得强调的是,覃长平对下属的要求虽然看似严苛,实则对员工成长起到了不小的督促效果。覃长平说:“尽管制度看似不近人情,但是从始至终没有任何一个业务员被公司淘汰,都能够顺利通过考核,每个业务员都买车买房,轰都轰不走。进步突出的业务员年年销售额增长可以到达60%以上。”结果真是令记者相当震惊!只要每一位业务员都严格按照“135”、“4 不要”、“38 原则”和“1234标准”执行,都会轻松过关,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该阶段地层中共采集石核10件,其中砸击石核5件,锤击石核5件。石核原料以石英、石英岩、石英砂岩为主,其次为安山岩;毛坯均为砾石,核体多覆钙。

砸击石核共5件,以台面多少分为单端砸击石核和两端砸击石核。单端砸击石核3件,两端砸击石核2件。石核原料为石英、石英砂岩和石英岩,毛坯皆为砾石。核体平均长59.05mm,宽57.64mm,厚52.06mm,重120.96g。核体平均保留有55%的砾石面,最高者可达70%。剥片疤多数终止于核体中部,远端以羽状和阶梯状为主,石核利用率总体偏低。

(1) 弹性阶段:在试验全过程的加卸载初期,各试件加载与卸载路径基本重合,弯矩-转角曲线基本成线性关系,节点的刚度没有出现退化现象,此时试件仍在弹性范围内受力。卸载后的残余应变也很小,正向和反向加卸载一次没有形成明显的滞回环。随着加载和循环次数的增加,节点的残余变形也随之增加,滞回曲线逐渐显现出明显的滞回环。

2017YQ3:01 单端砸击石核,史家洼地点黄土堆积中砾石条带出土,原料为石英,毛坯为砾石,覆钙,轻微磨蚀,长77.81mm,宽64.98mm,厚38.59mm,重239.1g。核体可见60%的砾石面。以砾石较为锋锐的一条棱为台面,产生两个剥片面,最大剥片面长60.41mm,宽49.63mm,片疤远端以羽状为主,共有2个片疤,最大完整片疤长60.41mm,宽49.63mm,核体保留有60%的砾石面,且依然存在适宜进行剥片的台面和核体,尚可继续进行剥片(图二, 2)。

2017YQ18:7 两端砸击石核,马家河地点出土,采自马家河村东100米的红土坡地表,此处集中采集石制品多件,为村民开垦土地时翻出。石核覆钙,未经磨蚀,原料为石英岩砾石,长40.8mm,宽41.06mm,厚48.1mm,重96.4g。先以自然台面为台面进行砸击,产生两个片疤,而后旋转90度,以剥片面为台面进行砸击,两侧均可见剥片疤。片疤远端以羽状为主。核体残状呈金字塔形,保留有40%的自然面,尚可继续砸击,但产生可用石片的收益较低(图二, 3)。

图二 石核

1.双台面石核(2017YQ17:2 ) 2.单端砸击石核(2017YQ3:01)3.两端砸击石核(2017YQ18:7 ) 4.多台面石核(2017YQ10:2 )5.两端砸击石核(2017YQ21:3) 6.双台面石核(2017YQ15:1 )7.双台面石核(2017YQ11:1)

锤击石核共5件,以台面多少分为可双台面和多台面石核两类,其中双台面石核2件,多台面石核3件。石核原料以石英砂岩为主,其次为石英和安山岩。毛坯皆为砾石,多有覆钙,部分轻微磨蚀。石核平均长68.744mm,宽75.706mm,厚57.546mm,重416.04g。剥片过程中经过多次90度或180度旋转,以获取合适的台面和剥片面,剥片面平均台面角92.5度,平均片疤数7.4个,片疤远端以羽状为主,其次为阶梯状等,核体平均可见35%的砾石面。据观察可知,多数石核仍具有继续剥片的潜力,总体来看石核利用率较低,这可能与当地原料的丰富程度和易得程度有关。

2017YQ11:1 双台面石核,出自解峪乡楼门疙瘩村西约100米新开垦坡地自地表而下的第5条红土条带中,长84.72mm,宽84.22mm,厚61.19mm,重582.8g。毛坯为安山岩砾石,磨圆度高。共有2个台面,皆为自然面。先以毛坯一平坦的砾石面为台面,沿一边剥片,产生3个片疤,而后旋转90度,以毛坯的侧面为台面,以上一个台面为剥片面进行剥片,产生一个片疤。最大完整片疤长52.69mm,宽50.16mm,最大台面角108度,最小台面角85度,共有片疤4个,片疤远端为羽状。核体保留有70%的自然面,但石质较粗糙,节理较发育是石核废弃的主要原因(图二, 7)。2017YQ10:2 多台面石核,皋落乡张家庄村北约1千米学府路南侧剖面红褐色古土壤层,长100.38mm,宽74.17mm,厚58.72mm,重656g。原料为扁平状石英砂岩砾石。共有4个台面,4个剥片面。台面性质包括自然+疤、节理和片疤三种类型。石核剥片过程中先以两个相对的平面为台面进行对向剥片,共用一个剥片面,待角度较大,出现较多折断后旋转90度,以此前的剥片面为台面,以石核侧面为剥片面进行剥片,亦是采用两端相对剥片的方式。核体可见剥片疤13个,最大完整片疤长58.21mm,宽25.79mm,远端多折断。最大台面角109度,最小台面角80度。核体可见30%的自然面,但剥片疤远端多折断,且核体具有一定的节理,不利于剥片是该石核废弃的主要原因(图二,4)。

(2)旧石器时代中期

共发现2件,砸击石核和锤击石核各1件。石核原料为石英岩、安山岩和玄武岩,毛坯皆为砾石,部分覆钙。

山东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一个重要的敌后抗日战略基地。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每一步历程都是同党的民众动员工作紧密相联的,文化动员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党组织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毅然担负起“国民精神总动员”的重任,借助文化的力量去教育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从而使他们自觉地投身于抗日战争中。在根据地广大民众的积极配合下,党的民众动员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成为抗战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2017YQ21:3 两端砸击石核,旧石器时代中期,出自古城镇峪子村东200米红色黏土层下灰白色黏土层所含砾石层内,该堆积可能为沇水二级阶地堆积。长93.12mm,宽107.04mm,厚50.45mm,重614.7g。原料为石英岩椭圆形砾石,未经磨蚀,覆钙。将石核较窄的一面置上为台面,以平的一面置于石砧之上,砸击剥片,砸击过程中交换两端分别为台面,石核两端均可见较为平坦的石片疤。片疤远端以羽状为主,阶梯较少。最大完整片疤长56.35mm,宽80.09mm,核体保留有60%的砾石面,尚可继续剥片(图二 ,5)。

2017YQ17:2 双台面石核,旧石器时代中期,出自刘张村东沟剖面底部红色黏土层与黄土层相接部位的砾石层内,原料为安山岩,毛坯为砾石,覆钙,长117.78mm,宽102.12mm,厚63.81mm,重941.1g。核体可见2个自然台面,各有1个剥片疤,最大完整片疤长43.5mm,宽84.74mm,片疤远端呈羽状,最大台面角118度,最小台面角80度,平均台面角99度。核体可见70%的砾石面,部分台面尚可继续剥片(图二 ,1)。

①李悦言:《山西垣曲盆地新生代地质》 ,《地质论评》1937年4期。

共发现锤击双台面石核1件。

①原料种类多样,可见石英、石英岩、石英砂岩、安山岩等,毛坯皆为砾石,部分磨圆度较高,应就近采自附近的河滩及冲沟。②锤击剥片与砸击剥片并重,能够依据原料的不同选择适合的剥片方法。对于形体较大,形状不规整的毛坯多采用锤击法剥片,而对于磨圆较好,形体近圆形、椭圆形等较为规整形状的砾石多采用砸击法剥片。③剥片过程中锤击石核一般经过90或180度旋转,寻找适合的台面和剥片面。但每个台面和剥片面利用率较低,多仅进行两三次剥片,核体多保留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砾石面,总体来看,石核的利用率较低,这可能与此区域内原料的丰富程度有关。部分砸击石核剥片过程中,亦曾旋转核体更换台面进行剥片,在以往的发现中较少见,具有一定的特色。自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在剥片技术与方法上并无明显变化,体现出一定的延续性。

近年来,国家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的规模与数量也在逐年增长,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与建筑质量,在环保节能理念的影响下,很多设计师在设计高层民用建筑中都融入了绿色理念,进行绿色建筑设计,下面本文就谈一谈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问题:

综合来看,该区域的石核呈现出以下特点。①原料种类多样,可见石英、石英岩、石英砂岩、安山岩等,毛坯皆为砾石,部分磨圆度较高,应就近采自附近的河滩、冲沟。②锤击剥片与砸击剥片并重,能够依据原料的不同选择适合的剥片方法。对于形体较大、形状不规整的毛坯多采用锤击法剥片,而对于磨圆较好、形体近圆形、椭圆形等较为规整形状的砾石多采用砸击法剥片。③剥片过程中锤击石核一般经过90或180度旋转,寻找适合的台面和剥片面,或互换台面和剥片面,或寻找新的台面和剥片面。但每个台面和剥片面利用率较低,多仅进行两三次剥片,核体多保留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砾石面,总体来看,石核的利用率较低,这可能与此区域内原料的丰富程度有关。部分砸击石核剥片过程中,亦曾旋转核体更换台面进行剥片,在以往的发现中较少见,具有一定的特色。

2.石片

共采集石片17件,包括完整石片15件,断片2件。依剥片方法不同可分为砸击石片和锤击石片两类,依台面和背面的关系共可分为六种类型。Ⅰ型自然台面,自然背面;Ⅱ型自然台面,片疤背面;Ⅲ型自然台面,背面为自然面和片疤;Ⅳ型人工台面,自然背面;Ⅴ型人工台面,背面为自然面和片疤;Ⅵ型人工台面,片疤背面。原料以石英、石英岩和石英砂岩为主,基本不见磨蚀,多覆钙衣。

(1)旧石器时代早期

共采集石片14件,其中完整石片11件,断片2件,均为锤击石片,原料以石英、石英岩和石英砂岩为主,其次为角页岩、花岗片麻岩。依台面和背面的组合关系可分为5种类型。石片边缘锋锐,未经磨蚀,均覆钙。石片台面以自然台面为主,其次为刃状台面,平均台面角112.4度,平均长70.42mm,宽68.91mm,厚29.96mm,重168.2g。背面以纵背脊和自然面为主,平均片疤数1.9个。片疤方向以同向、反向为主,表明多经过90或180度旋转剥片,远端形态较为多样,可见羽状、阶梯状和掏底状。

2017YQ20:01 完整石片,采自历山镇竹林村史家洼自然村500米史家洼沟西侧棕红色红土坡地表。Ⅰ型,原料为石英,轻微磨蚀,覆钙。长45.05mm,宽29.97mm,厚15.97mm,重29.2g。点状台面,自然背面,打击泡平坦,无泡疤,放射线微显,同心波不明显,远端呈卷边状(图三, 2)。

2017YQ19:3 完整石片,历山镇南堡村岭东自然村北50米公路西侧剖面红褐色古土壤层内。Ⅱ型,原料为石英,长81.69mm,宽49.36mm,厚24.21mm,重86.5g。自然台面,台面长23.97mm,宽23.75mm,石片角119度,半椎体平坦,放射线同心波不明显。背面双纵背脊,可见3个石片疤,方向为同向和反向,远端呈羽状(图三, 8)。

图三 石片

1.旧石器时代早期Ⅴ型完整石片(2017YQ18:8) 2.旧石器时代早期Ⅰ型完整石片(2017YQ20:01)3.旧石器时代早期Ⅳ型砸击石片(2017YQ5:2 ) 4.旧石器时代中期Ⅰ型完整石片(2017YQ12:01)5.旧石器时代中期Ⅲ型完整石片(2017YQ21:01) 6.旧石器时代中期Ⅱ型砸击石片(2017YQ21:02)7.旧石器时代早期Ⅲ型完整石片(2017YQ18:5 ) 8.旧石器时代早期Ⅱ型完整石片(2017YQ19:3)

2017YQ18:5 完整石片,采自历山镇历山村马家河自然村东100米红土坡地表。Ⅲ型,原料为石英岩,未磨蚀,覆钙。长87.88mm,宽83.94mm,厚33.61mm,重261.2g。自然台面,台面长81.29mm,宽30.57mm,台面角100度。半椎体较凹,泡疤较小,放射线微显,同心波不显。背面为自然面和片疤,反向剥片,单纵背脊,远端呈掏底状(图三 ,7)。

1972年贾兰坡先生提出华北地区旧石器两大传统的学说:以大石片砍砸器、三棱大尖状器为主要特征的匼河丁村系和以小石片制作的刮削器、雕刻器为主要特征的周口店第1地点峙峪系。1990年张森水先生对北方地区石器工业以石制品大小为主要特征进行了石器工业的划分并逐步完善,提出南北方主工业的概念,南方以砾石工业为主,北方则以小石片工业为主。而后又将河南地区的旧石器遗址划分为5种工业类型,其中将洛阳、三门峡等区域归入砾石工业的范畴。从石制品工业特征来看,该区域和黄河南岸的洛阳北窑、三门峡卢氏Ly13、Ly14、水沟、会兴沟、灵宝营里等,以及黄河北岸晋南的平陆七里坡、芮城匼河等在原料获取、剥片方法、工具制作修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以上区域中出现的手镐、大尖状器、薄刃斧等重型工具在该地区尚未有明确的发现,这与该地区发现发掘的遗址少、材料缺乏及旧石器考古工作薄弱不无关系。总体来看,该区域处于黄河中游砾石工业文化圈和汾河流域以角页岩为主的大石器工业圈相交汇的地方,文化面貌整体上带有一定的砾石工业色彩,但具体的文化内涵尚不清晰,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需要更加深入的考古工作。

(ⅱ) 对任意F∈CIrr(X),若Fδ∩U≠Ø,由σ⊆τ及F∈CIrrτ(X),于是F∈CIrrσ(X),又U∈σCSI,故F∩U≠Ø,从而U∈τCSI。

2017YQ18:8 完整石片,采自历山镇历山村马家河自然村东100米红土坡地表。Ⅴ型,长76.17mm,宽107.24mm,厚45.17mm,重241.3g。原料为花岗片麻岩,未磨蚀,覆钙。人工台面,台面长62.1mm,宽24.25mm,台面角116度。半椎体较凸,泡疤较小,同心波放射线不明显。背面为片疤和自然面,片疤为同向剥片,自然面比例约40%。远端呈羽状(图三, 1)。

2.3.3 不使用空气清新剂和汽车香水,空气清新剂和汽车香水既不能达到消除污染物的目的,而且其自身所含有的VOCS等有害物质,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2017YQ18:3 远端断片,采自历山镇历山村马家河自然村东100米红土坡地表。长46.34mm,宽37.76mm,厚10.15mm,重16.2g。原料为角页岩,无石锈,未磨蚀。

(2) 旧石器时代中期

共采集完整石片3件,依剥片方法不同分为锤击石片和砸击石片,原料多样,包括石英岩、石英砂岩等。依台面和背面的组合关系可分为3种类型。石片边缘锋锐,未经磨蚀,均覆钙。石片台面为自然台面和人工台面,平均台面角82度,平均长77.51mm,宽86.18mm,厚48.44mm,重301.9g。背面片疤方向以同向为主,反向次之,表明进行连续剥片,远端形态以阶梯状为主。

2017YQ12:01 完整石片,Ⅰ型,采自解峪乡官沟村东南X850道路南侧剖面,剖面上部为黄土层,下部为红色土层,含料浆结核,石制品出自该层。原料为石英砂岩,未经磨蚀,覆钙。长90.92mm,宽124.77mm,厚47.1mm,重509g。自然台面,石片角76度,半椎体平坦,不见同心波放射线和泡疤。背面为自然面,远端呈阶梯状(图三, 4)。

2017YQ21:02 砸击石片,采自古城镇峪子村东200米红色古土壤层下灰白色黏土层所含砾石层内。Ⅵ型,原料为角闪岩,覆石锈,未磨蚀。长76.11mm,宽53.39mm,厚52.16mm,重161g。线状台面,半椎体微凸,不见同心波放射线。背面为一完整片疤,远端宽厚,可见砸击反作用力形成的小片疤和崩疤(图三, 6)。

2017YQ21:01 完整石片,Ⅲ型,采自古城镇峪子村东200米红色古土壤层下灰白色黏土层所含砾石层内。长65.95mm,宽80.35mm,厚46.07mm,重235.8g。原料为石英岩,自然台面,长27.44mm,宽27.28mm,石片角88度,半椎体平坦,不见同心波放射线和泡疤。背面为自然面和片疤,片疤方向为同向,远端呈阶梯状(图三, 5)。

图四 工具

1.单凸刃砍砸器(2017YQ19:1) 2.单凸刃刮削器(2017YQ11:1)3.石刀(2017YQ18:1) 4.单凸刃刮削器(2017YQ22:1 )5.单直刃砍砸器(2017YQ10:1 ) 6.双刃刮削器(2017YQ21:5)

(3)旧石器时代晚期

2017YQ15:2 完整石片,采自皋落乡墨山底村村北冲沟底部。长48.14mm,宽68.69mm,厚12.49mm,重44.3g。原料为角页岩,覆石锈,无磨蚀,半椎体较凸,无泡疤,放射线和同心波不明显,人工台面,长34.15mm,宽10.12mm,石片角109度,无背脊,背面为石片疤,方向为同向,远端呈羽状。

3.断块

共采集断块13件,其中中更新世层位内采集12件,晚更新世地层采集1件。原料以石英、石英岩为主,其次为石英砂岩、砂岩等。平均长113.98mm,宽87.08mm,厚61.99mm,重891.98g,形状多不规则,多覆钙衣,未经磨蚀风化。可辨别类型中以石核断块为主,这一方面与原料质地多节理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原料丰富,利用粗放有关。

4.工具

(1) 旧石器时代早期

该阶段共采集工具4件,类型可见砍砸器、刮削器和石刀,毛坯以砾石和断块为主,石片次之,岩性以安山岩为主,其次为角页岩。石制品均覆钙,未经磨蚀和风化。以单面加工为主,其次有两面加工和交互加工。修疤以多层为主,形态以阶梯鱼鳞复合形态为主。修理部位多为一侧缘。

2017YQ10:1 单直刃砍砸器,采自皋落乡张家庄村北约1千米学府路南侧剖面红褐色古土壤层中。长137.29mm,宽122.62mm,厚55.97mm,重1074.5g。原料为安山岩,毛坯为不规则砾石,边缘薄厚分明。较薄的一侧做刃,与之相对较厚的一侧为把手,硬锤单面修理较薄的边缘,修疤呈鱼鳞阶梯状,2层。刃缘较直,刃长47.86mm,刃宽33.1mm,刃角74度。把手处直接利用原有的砾石面,整体来看,自选材至修理利用体现出较强的规划性,规划合理,目的明确(图四, 5)。

2017YQ18:1 石刀,采自历山镇历山村马家河自然村东100米红土坡地表,长122.93mm,宽70.95mm,厚34.15mm,重249.8g。原料为角页岩,毛坯为长宽型石片,石片背面为自然面。交互修理石片左侧缘,并对左侧缘中部和下部进行截断修理,形成钝厚的断面。修理简单,修疤较大,呈鱼鳞状。以钝厚的右侧缘作为把手,锋锐的左侧缘为刃缘,形成一把形制规整刃缘锋锐的石刀(图四 ,3)。

2017YQ11:1 单凸刃刮削器,采自解峪乡楼门疙瘩村西约100米新开垦坡地,出自地表而下的第5条红土条带中。长62.52mm,宽46.26mm,厚21.1mm,重67.7g。原料为安山岩,毛坯为断块。硬锤单面加工断块的一侧缘,2层阶梯鱼鳞状修疤,形成凸刃,刃长53.78mm,刃宽23.51mm,刃角62度(图四, 2)。

2017YQ19:1 单凸刃砍砸器,采自历山镇南堡村岭东自然村村东河对岸红土坡地表。长112.74mm,宽114.08mm,厚68.34mm,重123.5g。原料为安山岩,毛坯为一块从中间破裂开的砾石。毛坯近似梯形,宽的一端钝厚,窄的一侧较薄。以窄薄一侧为刃,以宽厚一侧为把手。两面修理成微凸状刃缘,单层修疤,修疤呈鱼鳞状和阶梯状,刃长72.38mm,刃宽34.52mm,刃角79度,刃口呈S形(图四, 1)。

(2)旧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

共采集2件,双刃刮削器和单凸刃刮削器各1件,其时代分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原料为角页岩和石英,均未经磨蚀风化。

2017YQ21:5 双刃刮削器,旧石器时代中期,采自古城镇峪子村东200米,红色土层下灰白色黏土层所含砾石层内。长93.52mm,宽79.38mm,厚26mm,重245.5g。原料为角页岩,毛坯为完整石片,近似长方形,覆钙。正向修理石片右侧缘中间部分,形成凹刃,单层阶梯状修疤,刃长36.25mm,刃宽6.23mm,刃角95度。远端正向修理,鱼鳞状修疤,在反向修理刃缘长度时,出现失误,致使刃缘右侧折断。残存刃缘形态较直,刃长35.82mm,刃宽4.18mm,刃角54度(图四, 6)。

2017YQ22:1 单凸刃刮削器,旧石器时代晚期,采自华峰乡北部麻姑山基岩上覆灰褐色黏土层中。长42.65mm,宽28.47mm,厚15.69mm,重21.4g。原料为石英,未磨蚀,覆钙。毛坯为石片,正向修理左侧边缘,单层鱼鳞状修疤,刃长38.09mm,刃宽9.63mm,刃角62度,刃缘较凸(图四, 4)。

四、结语与讨论

(一)石制品工业特征

1.原料开发与利用

垣曲盆地与同善盆地周边山体以安山岩、石英斑岩、砂岩等出露较好,某些区域甚至可以见到燧石出露,这些为该地区的原料多样性和丰富性奠定了基础。境内自西向东分布着板涧河、亳清河、沇水、西洋河4条较大的河流,这些河流发源于北部山区,向南注入黄河,沿途携带数量极其丰富的各种砾石。

垣曲盆地南部可见黄河带来的巨厚砂砾层,亦具有丰富的砾石。除此之外,盆地内部还分布着诸多深浅大小不一的冲沟,这些冲沟在砾石搬运堆积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调查过程中,河流两岸、冲沟内部均可见到不同时期的砾石堆积,这些砾石大小不一,分布广泛,岩性多样,十分适合石器打制。从所采集的石制品来看,中更新世时期至晚更新世时期早中期石制品原料利用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原料岩性以石英、石英砂岩、石英岩为主,其次为角页岩、安山岩、花岗岩等;毛坯以砾石为主,多带有石皮,磨圆较好,利用率较低,应直接采自附近的河流和冲沟(图五)。综合来看,该区域的原料利用呈现出就近采集、类型多样、数量丰富、特征突出的特点。

3.工具修理

(1)石核特征

2017YQ15:01 双台面石核,旧石器时代晚期,采自皋落乡墨山底村村北冲沟地表,原料为玄武岩,毛坯为砾石,覆钙,磨蚀较严重,长65.46mm,宽93.53mm,厚43.28mm,重337.4g。石核以自然面为台面沿一侧剥片,之后旋转90度,互换台面和剥片面,进行剥片,共产生10个片疤,最大完整片疤长38.09mm,宽20.05mm,片疤远端呈羽状。最大台面角105度,最小台面角85度,平均台面角95度。核体保留有60%的砾石面,尚可继续剥片(图二, 6)。

图五 石制品原料岩性图

(2)剥片技术与流程解析

此次调查采集的石制品依照剥片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砸击剥片和锤击剥片两类。砸击剥片依照台面的数量又可细分为单端砸击石核和两端砸击石核。单端砸击石核的特点为砸击过程中不翻转石核,仅见一个主台面,沿主台面周边产生石片。两端砸击石核的特点是砸击过程中先以一个台面进行砸击,当剥片遇阻后将核体旋转90度再次进行砸击,以期获得更多的石片,提高利用率。笔者曾对砸击法剥片进行过一定数量的实验,实验表明砸击过程中石核的形状对于剥片效果具有重大的影响。砸击石核毛坯的选择一般具有椭圆、卵圆或者一端具有较大平面而相对的一端呈球形面等特征,台面一般选择较为凸起的一面。观察砸击石核标本,其原始形状基本符合上述描述,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因材施艺的特点。

锤击石核发现数量较多,毛坯均为砾石,以多台面和双台面为主。经统计除砸击石核外,锤击石核的台面性质中以片疤台面和自然面+片疤两类占据多数,而单纯的自然面台面较少。一般情况下,人工台面相对与自然台面在剥片过程中具有更强的可控性和操作性。观察核体可知,剥片过程中一般经过90或180度旋转,或互换台面和剥片面,或寻找新的台面和剥片面,以期获得合适的台面和剥片面。这种剥片流程表明,古人在剥片过程中并不倾向于以自然面为台面,而是更喜欢以非自然面为台面。剥片时先选取一个自然面为台面进行剥片,之后旋转石核以原剥片面为台面再进行剥片,如此多次旋转,充分利用已产生的片疤为台面,提高剥片成功率和核体利用效率。

语言类课程中,语音、听力和词汇非常重要。根据独立学院学生在历年英语演讲比赛和求职面试中的表现来看,语音往往是他们较为薄弱的环节,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听力课有必要单独开设,建议在一、二年级开设,这对于提高专业四、八级通过率有很大帮助。词汇也是英语学习者进入大学之后面临的一大挑战,在一年级或二年级开设词汇学能切实有效拓展词汇量。

2.剥片与修理

学龄前儿童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这一时期各种不利因素均可影响屈光发育。早期发现屈光状态异常,消除不良影响因素对儿童视力保护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晋江市3~6周岁幼儿屈光状态异常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笔者于2010年5月-2011年5月对本市3 346名3~6周岁幼儿进行屈光状态筛查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比较西医治疗组、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效果;红斑、炎性丘疹、毛细血管扩张、脱屑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积分水平、生存质量水平;副反应。

旧石器时代早期工具类型可见砍砸器、刮削器和石刀,毛坯以砾石和断块为主,石片次之。砍砸器的制作模式如下:充分利用砾石、断块本身的形状,以较薄的一侧为刃缘,硬锤简单修理;以相对较钝厚的一侧为把手,不进行修理,直接使用。此种模式方便快捷,简单实用,在原料丰富的区域不失为一种高效的策略。而刮削器等轻型工具的修理相对来说较为复杂精致,刃缘的修理可见交互加工和单面加工两种,部分截断修形和把手,多层修疤,形态呈鱼鳞状或复合状,刃角多较小,个别为陡刃加工,刃角可达65度。晚更新世时期工具仅发现刮削器2件,毛坯均为石片,以石片侧缘为刃,正向加工,修疤形态呈鱼鳞状或复合状,刃角多较小。受限于标本数量,该区域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时期工具的类型修理等变化尚不宜做讨论。

慢性肺心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脏病,是由心肺血管、心肺组织慢性病变引起心肺组织结构、功能功能异常而导致心脏病。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常有微血栓形成,可引起心室极不规则反应,多数患者预后效果较差,致死率较高[11]。现代研究表明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病情的反复发作可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支气管周围炎、肺微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等[12‐13]。

(二)文化面貌

邱中郎曾对垣曲盆地和同善盆地发现的40个地点共176件石制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原料以脉石英、石英砂岩、石英岩为主,毛坯为砾石。石制品包括上述模式的砾石砍砸器,以及交互修理的砍砸器、盘状石核、石片修理的刮削器、尖状器等。张素琳对华峰乡出土的1件砍砸器进行了报道,该件器物出自红褐色古土壤层,原料为砂岩砾石,一端单面修理成刃缘。该区域虽没有经过正式发掘的土状堆积的遗址,透过数量众多的调查材料我们发现该区域的石制品工业特征,显示出较强的砾石工业的特点。1.就近采集砾石为原料进行剥片,锤击为主,砸击并重,核体多保留有较多的自然面,利用率较低,可见扁平砾石加工的盘状石核(盘状器)2.以砾石为毛坯单面或两面加工一端作为刃缘,形成直刃、凸刃以及S形刃缘;与之相对的另一端作为把手,不做修理。3.工具组合可见砍砸器、刮削器、石刀、尖状器等。其中,砍砸器数量丰富又极具区域特色。

2017YQ5:2 完整石片,古城镇沇河东岸南岭村北侧冲沟南侧剖面上部,该处地层自上而下为红色土层和黄色土层相间分布。石制品出自第三条红色土层中砾石层内。Ⅳ型,原料为石英砂岩,未磨蚀,覆钙。长73.98mm,宽47.63mm,厚19.87mm,重84.7g。刃状台面,半椎体平,不见泡疤,同心波放射线不明显。背面全自然面,远端呈掏底状(图三, 3)。

(三)意义及存在问题

本次调查发现的石制品虽然不多,但结合此前的发现我们初步了解到该区域石制品工业在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早期具有较明显的砾石工业特色,属于砾石工业文化圈的范畴,由早至晚呈现出从砾石工业向石片工业转变的特征。对于该区域古人类的生存模式、活动规律、文化面貌等有了初步的了解。虽如此,该区域的旧石器考古工作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为了明确问卷中各条目与疲劳程度之间的关系,分别分析问卷中各条目与MFI-20及NASA-TLX疲劳维度的相关度。假设任务负荷作为疲劳的中间因子,并将其置信度设为0.95,保留与MFI-20或NASA-TLX显著性>0.05且影响维度>1/2的条目,所得疲劳相关显著性条目及其相关系数见表4,表中绝对值<1的数据为问卷中相关条目与MFI-20或NASA-TLX相关疲劳维度指标的相关系数,负号说明该条目与相应的疲劳指标参数为负相关,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则表明该条目与相应的疲劳维度的相关度越高。

垣曲盆地和同善盆地目前发现旧石器地点一百余处,但经过正式发掘的仅有南海峪一处。经统计,过往发现的地点石制品多数采自红色土深处或较深处。而该区域的红色土目前尚无任何可以参考的测年数据,而与之相邻的三门峡、洛阳、平陆、芮城等区域的旧石器文化遗址多为调查发现,缺乏准确的年代信息,个别经过发掘的遗址测年也存在较大的争议。故而该区域尚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的年代数据,无法构建该区域旧石器考古的年代框架,对于探讨该区域石器工业的演化传播等带来困难。此外,由于缺乏经过科学发掘的遗址,导致我们对该区域的文化面貌只能形成一个粗略的认识,诸如石器工业的来源、发展、转变,细石器工业的发展与传播以及人类生存模式、行为链条、石器工业演化与传播等关键性问题无法进行探讨。垣曲盆地和同善盆地中更新世地层出露较好,部分地区出露早更新世泥河湾期地层。垣曲盆地南缘三门系地层出露较好,为探讨早期人类提供了条件。同善盆地内的河西坡地点在含有石器的相同层位中发现有三门马的残破上颌骨化石,许家庙地点则发现有鼢鼠头骨化石,前者常见于早更新世和中更新世早期,后者见于中更新世底部地层中。晚更新世晚期发现有大腰、柳树腰细石器地点。因此该区域无论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地貌单元还是整个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探索北方早期人类起源演化、砾石工业传统的产生、发展和传播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附记:本调查得到运城市文物局李百勤局长、垣曲县文物旅游局李建斌局长、垣曲县博物馆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仅表谢忱。

注 释

(3)旧石器时代晚期

②周明镇:《山西垣曲同善镇泥河湾期哺乳类动物化石的发现及其地层上的意义》,《古生物学报》1954年3期。

③邱中郎:《山西垣曲新发现的旧石器材料》,《古脊椎动物学报》1958年4期。

④张素琳:《山西垣曲发现的石器》,《中原文物》1999年4期。

⑤贾兰坡等:《山西旧石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0年1期。

⑥张森水:《中国北方旧石器工业分类初探》,《文物春秋》1991年1期。

⑦张森水:《河南省旧石器考古》,洛阳市文物工作队编,叶万松主编:《洛阳考古四十年——1992 年洛阳考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科学出版社,1996年。

商务英语翻译是语言翻译的一个分支,而语言无疑是打着文化的烙印的。由于中国和英语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等,商务英语翻译中就必须准确地找到这种差异。才能把翻译做好,达到忠实原文的目的,真正实现两种文化的沟通与移植。

⑧刘富良、杜水生:《洛阳北窑黄土旧石器遗址1998年发掘报告》,《人类学学报》2011年1期。

⑨杜水生、刘富良、朱世伟:《河南卢氏发现黄土石器工业》,《第四纪研究》2008年4期。

⑩黄慰文:《豫西三门峡地区的旧石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4年2期。

⑪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灵宝县文管会:《河南灵宝营里旧石器地点调查简报》,《华夏考古》1990年2期。

⑫王择义:《山西平陆县庙后、罗家岭、枣树堙等地的旧石器》,《考古》1961年12期。

⑬贾兰坡、王择义、邱中朗:《山西旧石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甲种专刊第四号》,科学出版社,1961年。

袁文明,王益人,姚海河
《草原文物》 2018年第2期
《草原文物》2018年第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