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浅析茶叶农残与茶树病虫的科学治理

更新时间:2009-03-28

1 茶树病虫的种类

1.1 假眼小绿叶蝉

假眼小绿叶蝉又名假眼小绿浮尘子,俗称叶跳虫。其主要以茶树,豆类等为食,每年有2个高峰期。第1次是在每年的5—7月,夏茶受损严重;第2次是在9—11月。该虫主要以成、弱虫刺吸茶树芽叶,嫩梢皮层液汁;而且雌成虫将卵产仔嫩梢里,阻碍了茶树的物质运动,使得茶树芽叶叶缘黄化、叶尖卷曲、叶脉呈暗红色,严重时会使芽梢生长缓慢甚至停滞,影响茶叶质量。

1.2 茶毛虫

茶毛虫又叫作茶黄毒蛾,被茶农们称为茶辣,吊丝虫,刺毛辣。虫体毛丝有毒,人的皮肤触及会痛痒红肿,且其幼虫以茶叶片为食,严重时可将整片茶园吃光,不仅损害了茶树的正常生长,还给茶农带来巨大的损失。

1.3 茶煤烟病

茶煤烟病主要是由于真菌病菌以菌丝体或子实体在病枝中越冬,在第2年开春,有了适宜的温度条件形成孢子,借助自然风或昆虫的传播,附着于茶树枝叶上,靠从粉虱或蚜虫的排泄物中汲取养料。茶树染上茶煤烟病,枝叶表面会生成黑色圆形或不规则的小斑,逐渐扩大,直到布满全叶,在叶面覆盖一层烟煤状黑色霉素,在其病叶背面经常会见到黑刺粉虱,蚧壳虫或蚜虫。

2 茶树病虫的防治状况

由于人们长期以来不了解茶树病虫的发生规律,进而有许多不合理用药的现象,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缺乏总体防治的概念,大部分的茶树病虫治理只是单一的针对一种或者多种茶树病虫害的防治,做不到大规模的病虫治理;在防治的策略上,注重化学治理忽视了生物之间的关系,导致茶树农药残留含量超标,茶叶质量不过关;在技术方面缺乏对茶树病虫的科学测报常识,经常错过对病虫治理的最佳防治时期等。这样往往是破坏了茶园本身具有的生态环境,加重了茶树的患病几率,降低了茶叶的食品质量,使害虫越来越多,形成严重的恶性循环。

“体验探究”的宗旨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习真正发生并主动发生。而在化学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动脑思考,让学生动嘴交流,让学生动手书写,完全实现了让学课堂的要求,同时也真正达到了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学有所获,体验成功的快乐。

3 茶叶农残的面临形势

在茶树病虫的防治过程中,大部分解决方法是用化学治理的方式,因此化学农药在茶树病虫的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然而,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茶叶中的农药残留含量限制也越来越严格,对比2014年和2016年我国对茶叶农残的限量规定(见表1)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茶叶中农残含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表1 2014年和2016年我国对茶叶农残的限量规定对比表

  

序号 农药名 2016版限量/(mg/kg)2016版限量表号1 苯醚甲环唑 10 10 21 2吡虫啉 0.5 0.5 31 3吡蚜酮 2 / 35 4草胺磷 0.5 0.5 48 5草甘膦 1 1 50 6虫螨腈 20 / 51 7除虫脲 20 20 54 8哒螨灵 5 5 56 9敌百虫 2 / 67 10 丁醚脲 5 5 82 11 啶虫脒 10 / 85 12 多菌灵 5 5 93 13 氟氯氰菊酯和高效氟氯氰菊酯(异构体总和) 1 1 133 2014版限量/(mg/kg)14 氟氰戊菊酯 20 20 135 15 甲胺磷 0.05 / 156 16 甲拌磷 0.01 / 157 17 甲基对硫磷 0.02 / 164 18 甲基硫环磷 0.03 / 167 19 甲氰菊酯 5 5 175 20 克百威 0.05 / 188 21 喹螨醚 15 15 194 22 联苯菊酯 5 5 198 23 硫丹 10 10 205 24 硫环磷 0.03 / 206 25 氟氯氰菊酯和高效氟氯氰菊酯 15 15 221 26 氯菊酯 20 20 224 27 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20 20 226 28 氯噻啉 3 3 227 29 氯唑磷 0.01 / 229 30 灭多威 0.2 3 245 31 灭线磷 0.05 / 248 32 内吸磷 0.05 / 253 33 氰戊菊酯和S-氰戊菊酯0.1 / 264 34 噻虫嗪 10 10 273

 

续表 2014年和2016年我国对茶叶农残的限量规定对比表

  

35 噻螨酮 15 15 278 36 噻嗪酮 10 10 280 37 三氯杀螨醇 0.2 / 289 38 杀螟丹 20 20 303 39 杀螟硫磷 0.5 0.5 304 40 水胺硫磷 0.05 / 316 41 特丁硫磷 0.01 / 322 42 辛硫磷 0.2 / 348 43 溴氰菊酯 10 10 355 44 氧乐果 0.05 / 362 45 乙酰甲胺磷 0.1 0.1 377 46 茚虫威 5 / 391 47 滴滴涕 0.2 0.2 409 48 六六六 0.2 0.2 413序号 农药名 2016版限量/(mg/kg)2014版限量/(mg/kg)2016版限量表号

随着世界各国对食品安全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各国在现有的茶叶农残含量标准的基础上再次降低了农残标准,使农药使用形势越发严峻,不断推动着茶叶相关产业和茶农改善治理方法,寻找更为科学生态的茶树病虫治理方法。对于一些高残留的有机氯农药,比如说DDT、666等是严禁在茶叶上使用的,再加上茶叶销售市场激烈的竞争形势,促使相关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茶树治理方法,改善茶树治理措施,运用科学的生态的治理方法生产出高质量的茶叶,供全世界的茶叶爱好者享用。

4 茶树病虫科学治理方法

4.1 从茶园整体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

3.1.1 穿刺静脉的选择 首选右侧锁骨下静脉,一是其比颈内静脉置管容易固定和护理,术后患者也比较舒适,但应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多次穿刺,以免造成局部血肿或纵隔血肿。左侧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时还应注意避免误穿胸导管造成乳糜胸。患者需特殊体位或是穿刺困难时,也可以选择颈内静脉置管,但气管切开患者则不宜,因其可能形成血肿而压迫气管,且容易被痰液、分泌物所污染,不便于护理。

茶园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生态系统,主要以茶树为中心。它的生态系统循环为“茶树—土壤—害虫—天敌”,以营养循环的形式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维持动态平衡。在此生态系统中,任何一种成分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因此,可以利用这个生态系统的原理来对茶树病虫进行预防治理。比如说,对土壤进行科学管理施肥,提供最佳的营养物质循环,协调整个系统中各个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实现持续调控,有序发展。必要的时候加以少量农药进行辅助作用,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4.2 加强调控性农药,生物农药等生物技术

利用调控性农药控制昆虫的生长发育,或通过昆虫性外激素来干扰昆虫的正常生理活动,也可从植物中提取植物源农药对茶树进行预防治理,植物源农药的毒性较低,对人无严重伤害,是一种十分有潜力的新型农药。而生物农药在我国已经商业化生产并应用,其主要有核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白僵菌、微孢子虫和斯氏线虫等。还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将抗性基因导入茶树体内,使茶树产生抗性基因,抵抗病虫害的传染和破坏。

1)前期暖池热含量与江南雨季降水有密切的负相关关系,前期7—8月暖池关键区(130.5°~150.5°E,3.5°~11.5°N)热含量高(低)可以视为预测江南雨季旱(涝)的一个强征兆信号。

4.3 宣传病虫防治知识,科学合理利用农药

在大多数的茶农意识中,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病虫防治体系,对于使用一些化学农药也只是考虑到对害虫的消灭效果上忽视了其在茶叶农残中的危害。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茶农病虫防治意识的培训,建立完善的病虫防治体系,提高茶农环保意识和病虫防治水平,科学合理的利用化学农药,减少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提供无公害的茶叶。

参考文献

[1]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编著.茶树病虫害防治[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9.

 
陈国权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10期
《农业与技术》2018年第10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