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影响我国冰鲜鸡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及控制措施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鸡肉是我国居民第二大肉食来源,传统消费方式大多是毛鸡和冻鸡,21世纪初我国开始引导消费冰鲜鸡,禽流感的频发加速了我国肉鸡销售由活禽宰杀向 “冰鲜”上市转型的进程。自2014年起,上海、浙江、广东等地相继出台控制活禽销售、鼓励冰鲜鸡发展的相关政策,实施 “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的模式。政策实施3年来,冰鲜鸡销售区域逐步扩大。但消费者对冰鲜鸡的接受程度仍较低,除传统的消费习惯难以改变外,调研表明部分消费者出于对产品质量安全的担忧而排斥冰鲜鸡[1~2],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冰鲜鸡产业的发展。本文对我国冰鲜鸡质量安全方面的相关规定及研究结果进行了梳理,系统介绍了鉴别冰鲜鸡质量安全的指标,分析了影响冰鲜鸡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保证冰鲜鸡质量安全的措施,为引导居民放心消费冰鲜鸡提供参考依据,为我国冰鲜鸡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如何正确识别和衡量民族传统村落发展进程中村民的文化适应状态,对管理者、规划者、经营者来讲都很重要。如果居民一方面能保持并增强其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另一方面能积极接触并学习汉族文化,以更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对待文化变迁,那么在文化冲突中就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尊严有自信地成为文化传承者。

一、鉴别冰鲜鸡质量安全的指标

冰鲜鸡是新兴产品,是指经检疫检验合格的活鸡宰杀后迅速冷却,经屠宰放血、脱毛和去内脏(可保留肺、肾)后的鸡胴体,经整理和包装,并在后续的贮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范围内的鸡或分割鸡肉。与热鲜鸡肉相比,冰鲜鸡肉具有安全、卫生、营养价值高等优点;与冷冻鸡肉相比,冰鲜鸡肉具有营养、口感、卫生等优势。GB 16869-2005《鲜、冻禽产品》[3]规定了冰鲜禽产品感官、理化、微生物等质量安全指标。

一)感官指 《鲜、冻禽产品》中规定,冰鲜鸡肌肉富有弹性,指压后凹陷部位立即恢复原状,表皮和肌肉切面具有禽产品应有的色泽,具有禽产品应有的气味,无异味,加热后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液面,具有禽产品应有的滋味。感官性状是消费者判定冰鲜鸡质量安全的最直观指标。

1.判定鸡肉新鲜度。广东居民传统的白切鸡、蒸鸡等烹饪方式,对鸡肉的新鲜度要求极高,担心冰鲜鸡贮藏时间长、口感不好是影响购买冰鲜鸡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0~4℃贮藏冰鲜鸡肉色泽、气味、弹性、粘度等感官品质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4~5],肉色由鲜红、稍淡、发暗、褐色直到发黑,气味由鲜鸡肉味、气味良好、稍有异味、异味明显到腐败味道,弹性由弹性很好、弹性较好、有一定的弹性、弹性弱到弹性差,粘度由不粘手、稍有粘手、比较粘手、很粘手到非常粘手,当冰鲜鸡肉色暗红、较粘手、弹性差、中度异味的时候,鸡肉已腐败变质,不宜食用。

2.区分冰鲜鸡与冷冻鸡。冷冻鸡解冻后营养成分易流失,口感、风味与新鲜度等均远逊于冰鲜鸡,很多消费者担心冷冻鸡解冻后冒充冰鲜鸡销售。利用感官指标可以区分冰鲜鸡与冷冻鸡,冰鲜鸡皮肤有光泽,紧致饱满,手指按压后有弹性,可恢复原状;冷冻鸡解冻后,皮肤无光泽,颜色偏白,手指按压后弹性极小,不能恢复原状。

3.区分病死鸡与健康鸡。购买活鸡时,消费者可以通过精神状态、眼睛、毛色等判别鸡的健康状态。有消费者担心病死鸡宰杀后冒充冰鲜鸡销售。利用感官指标可以区分病死鸡与健康鸡,屠宰健康活鸡,血液基本都会放掉,鸡肉颜色更透明白净;死鸡屠宰后,血液不可能完全放出,鸡肉的颜色会带血色、偏黑、偏暗。

二)理化

1.挥发性盐基态氮 (TVB-N)。TVB-N是衡量冰鲜鸡新鲜度的重要指标,《鲜、冻禽产品》中规定,冰鲜鸡肉TVB-N≤15mg/100g。研究表明,4℃冷藏下冰鲜鸡肉TVB-N随贮藏时间延长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达到安全临界线15 mg/100g的时间有差异[4~8]。梁慧[4]研究表明在前5 d冰鲜鸡胸肉TVB-N值均小于15 mg/100 g,之后显著上升,第 5、 7、 9 d分别为 15、17.88、 30 mg/100g; 黄小龙[5]测定了冰鲜鸡宰杀后、贮藏2 d及贮藏4 d的TVB-N值,分别为8.63、12.03 mg/100g和14.78 mg/100g;王勋等[6]的研究结果显示,冰鲜鸡腿肉贮藏4 d时,TVB-N含量达到15 mg/100g,鸡肉已腐败,贮藏8 d时已达到30 mg/100g;徐国波等[7]比较发现鸡胸肉和鸡腿肉TVB-N值趋近15 mg/100g的时间不同,鸡腿肉为6 d,鸡胸肉为7 d;薛松等[8]研究表明鸡胸肉和鸡腿肉混合样品TVB-N值趋近15 mg/100g的时间为8 d。

三)微生物 菌落总数反映食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研究证明,在4℃冷藏环境下,冰鲜鸡肉菌落总数都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呈较快的增加[4~5]。《鲜、冻禽产品》中规定冰鲜鸡肉菌落总数≤1×106cfu/g, 大肠菌群≤1×104MPN/100g,沙门氏菌及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不得检出。Sothern等[18]提出建议标准,菌落总数1×104cfu/g以下为新鲜肉, 1×104~106cfu/g为次鲜肉, 1×106cfu/g以上为变质肉。

3.有毒有害物质。 《鲜、冻禽产品》中规定,兽药残留量应符合农业部235号公告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中的规定,激素类不得检出,六六六≤0.1 mg/kg、滴滴涕≤0.2 mg/kg(以全样计)、敌敌畏≤0.05 mg/kg,重金属汞≤0.05 mg/kg、 砷≤0.05 mg/kg、 铅≤0.05 mg/kg。

然而,虽然我国产业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但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竞争并不充分。很多进入门槛较高处于垄断地位的低竞争行业,多存在于大型国企之间,政府的支持以及体制的庇护削弱了市场化的竞争环境对企业经营的冲击,管理者获得超额收益的成本降低使国有背景企业创新效率更低 (董晓庆,2014)[12],国有控股方治理机制可能并不能有效缓解高能力管理者对于研发投资的消极作用 (徐伟和张荣荣等,2017)[13]。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屠宰后的鸡肉中IMP主要由三磷酸腺苷(ATP)降解产生 [11,13],ATP含量反映了肉品的新鲜程度。鲁伟等[14]利用生物发光法,检测屠宰后4、8、12、24、48、72 h的鸡肉中ATP含量,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延长,鸡肉ATP含量不断下降,直至为零。根据屠宰后不同时间鸡肉中ATP含量,对冰鲜鸡进行新鲜度等级划分,将1~4 h(ATP含量大于 1.00×10-8mol/g) 上市的鸡肉定为一级鲜品, 4~24 h (ATP 含量为 1.00×10-11~9.99×10-8mol/g)内的鸡肉定义为二级鲜品,24~72 h (ATP 含量为 1.00×10-12~9.99×10-11mol/g) 内的鸡肉定为三级鲜品。

车镇凹陷为一由北部埕南断裂带控制形成的单断式狭长箕状断陷,南北夹于埕子口凸起与义和庄凸起之间,东西被车3-套尔河、大35-大王庄两个大型鼻状构造分割成车西、大王北和郭局子3个次级洼陷(图1)。车66井区位于大王北洼陷西端的一个负向构造单元,又称套尔河次洼。次洼南邻义和庄凸起,北与埕子口凸起相接,东、西分别与大王北洼陷和车西洼陷相通。次洼沉降中心是在埕南断裂下降盘下掉背景上发育起来的呈北东向展布的沟槽,与周边地层相比,沟槽地层变化较平缓,总体表现为一宽缓向斜构造形态(图2)。次洼周边及底部构造层断裂发育。

5.其他指标。由于冰鲜鸡是新兴产品,冰鲜鸡肉品质评价方面研究仍较少。叶藻等[15]研究了0~4℃冷藏鸡肉的尸胺含量变化与TVB-N值、菌落总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最初含量均较低,在冷藏前2 d,含量缓慢上升,冷藏6 d时显著增加(p<0.05),可用来评价冰鲜鸡新鲜度。国外也有报道运用电导率值来测定肉品新鲜度[16~17]

2.pH值。冰鲜鸡肉在贮藏过程中,肉中的糖类物质逐渐转化为乳酸,从而引起pH值下降,并在6~24 h内降至酸性极限值5.4~5.6,之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冰鲜鸡肉中的微生物繁殖增长,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生成胺类等碱性产物,pH值不断升高。研究表明,4℃冷藏下鸡肉pH值都是随贮藏时间延长而呈现先降低再逐渐升高的趋势,鸡肉冷藏从第1 d到第3 d,pH值由6.12降低至5.85,之后升高,第5、7、9 d分别为6.21、6.63、6.7[4];冰鲜鸡胸肉初始pH值为6.09,冷藏2 d降低至5.97,之后升高,第4 d、6d分别为6.61、6.87[5];薛松等[8]发现温度影响鸡肉的pH值,常温20℃贮藏鸡肉的pH值在第2d就接近7.0,冰温贮藏 (-0.8±0.2)℃鸡肉的pH变化极小;王勋等[6]的回归分析表明,鸡肉 pH值与 TVB-N的相关性极高 (P<0.01),当 pH≥6.57时,挥发性盐基氮含量≥15mg/100g,鸡肉已不新鲜。综上所述,pH值是判定肉品新鲜度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pH值为5.8~6.2为新鲜肉,pH值为6.3~6.6为次鲜肉,pH>6.7为变质肉。

)仪器快速鉴 利用感官指标评价鸡肉品质简单、快速,但受个人、环境等主客观因素影响,评价结果因人而异,存在误差,判别精度低;采用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评价鸡肉新鲜度时,存在检测时间长、操作步骤繁杂、耗费人工等缺点;仪器法快速鉴别检测时间短、成本低、准确率高,已被应用在冰鲜鸡肉品质鉴别。

冰鲜鸡在市场销售过程中应从4个环节做好微生物污染防控措施:(1)采购环节。冰鲜鸡应具有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产品检疫合格证明,采购验货应做好记录和标识。(2)运输环节。应使用制冷车,确保在冷链条件下运输,运输车辆、盛器和包装物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定期清洁、消毒;不得与有毒、有害、有挥发性气味的其他货物同车运输;运输过程中应快卸,采取保鲜、保质措施。(3)销售环节。销售冰鲜鸡类商品必须勤进货快销售,不得销售超过保质期的商品。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包装物,必须统一收集后进行初步消毒,废弃物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每日销售开始前和结束后应对销售设施按GB/T 16569-1996《畜禽产品消毒规范》规定进行消毒。(4)贮存环节。冰鲜鸡应贮存在0~4℃的冷藏库,库房应有防霉、防虫 (鼠)害等措施,定期进行除霜和消毒,应独立堆放,不得与引起污染的其他商品混放,配垫仓板,不得直接与地面接触,商品与库壁距离不小于20 cm;定期检查贮存的商品,发现质量问题或超过保质期的,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商品出库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仓储人员应具有动物防疫、食品卫生等有关知识。

用乘法分配律释义小数乘法的意义,有助于学生对其含义理解的初步认识.掌握方法后,任意小数都可按照此形式进行理解.如3×0.1,我们可以写出10个3×0.1相加的形式:

2.区分冰鲜肉和解冻肉。用于区分冰鲜肉和解冻肉的仪器方法有酶法、DNA法、光镜法和生物成像法[19]。王文秀等[20]利用近红外光谱,于林宏等[21]利用离子迁移谱技术准确鉴别冰鲜鸡肉和解冻鸡肉。

二、影响冰鲜鸡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

)温 我国相关标准对冰鲜鸡生产、贮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温度作了明确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质检总局关于发布内地供港冰鲜禽肉、冷冻禽肉和冰鲜猪肉检验检疫要求的公告》(2017年第68号)[22]中规定,在宰后1 h内,屠体温度降至不高于8℃;在宰后12 h内,屠体温度降至不高于4℃,其后保持不高于4℃。在宰后2 h内,内脏温度降至不高于4℃,其后保持不高于4℃。上海食品安全地方标准DB 31/2022-2014《冷鲜鸡生产经营卫生规范》[23]和浙江食品安全地方标准DB 33/3003-2014《冷鲜禽加工经营卫生规范》[24]中规定,冰鲜鸡的贮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温度必须保持在0~4℃范围内;但对于屠宰冷却后的温度要求不同,上海地方标准规定采用适当的冷却方法,使鸡胴体中心温度在屠宰后1 h内冷却至0~4℃;而浙江地方标准规定,在宰杀后1 h内,禽胴体的中心温度快速冷却至7℃以下。

叶藻等[15]探讨了工厂实际生产环境下冰鲜鸡品质变化情况,0~4℃冷藏1 d内冰鲜鸡处于僵直期,鸡肉尚未成熟,理想食用阶段在冷藏2 d左右,冷藏6 d时,TVB-N值趋近15 mg/100g,菌落总数已超过106cfu/g,尸胺含量也达到1.820 mg/kg,鸡腿肉已变质;0~4℃冷藏三黄鸡胸肉、不同部位 (鸡腿、鸡胸、鸡背、鸡翅)、鸡腿肉[5~7]的TVB-N、pH、菌落总数等新鲜度指标的含量随冷藏时间延长显著上升 (P<0.05),冷藏4 d时,鸡腿肉菌落总数趋近106cfu/g,冷藏6 d时,鸡腿肉TVB-N值趋近15 mg/100g;研究结果显示,在0~4℃冷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冰鲜鸡肉的品质逐步下降,保质期在4~10 d,变化幅度较大[5~8,26~28]。

三)微生物 Nychas等[29]指出,肉的腐败主要是由微生物增殖时的次级代谢产物所引起。冰鲜鸡受微生物污染的来源有两种,一是内源性污染,即鸡本身携带微生物造成肉品受污染;二是外源性污染,在屠宰、分割、冷藏、运输和销售诸多环节是冷链系统而不是无菌系统,冰鲜鸡受到微生物的污染不可避免。影响冰鲜鸡质量安全的微生物主要来自于外源性污染[4],包括加工设备、加工车间、运输和贮藏环境以及相关从业人员[30~31]。部分地区开展冰鲜鸡生产链微生物污染情况调查表明,江苏省宿迁市某屠宰企业冰鲜鸡加工及冷藏过程中存在微生物污染[32];广东某大型一体化养鸡企业冰鲜鸡生产链中,种鸡场、肉鸡场、屠宰场和销售点的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46%、7.00%、62.86%和54.67%[33];北京市8家大型超市的70份冰鲜鸡肉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检验不合格比例分别为38%、37%,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32%[34];合肥地区4家超市的48份鸡肉样品中,沙门菌的阳性率平均为22.9%[35];广州市天河区5个农贸市场和5个超市的50份鸡肉中,农贸市场鸡肉产品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比超市的高,沙门氏菌阳性率分别为44%和28.0%[36]。上述研究表明,农贸市场的冰鲜鸡微生物污染程度比超市高,屠宰和销售是冰鲜鸡微生物污染的主要环节。

温度是影响冰鲜鸡质量安全的重要环境因素,冰鲜鸡贮藏的温度波动幅度越大,菌落总数增加的幅度也越大[25];管恩平等[26]研究结果表明,在-1℃、0℃、4℃和10℃试验环境下,冰鲜鸡肉保质期分别为13、12、7和3 d;薛松等[8]试验表明,在-0.8±0.2℃、4℃和20℃3个温度下,冰鲜鸡肉保质期分别为25、11和2 d;刘朏等[27]试验表明,在-1.5℃、0℃和4℃贮藏条件下鸡胸肉保质期分别为7、6和5 d;李忠辉等[28]采用 Compertz方程对主要腐败菌的生长曲线进行拟合,得出在2℃、4℃、8℃和10℃下冰鲜鸡胸肉的可食用期限分别为14、10、5 d和3 d;研究结果证明,一定范围内,贮藏温度越低,冰鲜鸡肉品质变化越慢。

4.风味物质肌苷酸 (IMP)及前体三磷酸腺苷(ATP)。IMP是鸡肉鲜味的主要成分,是衡量肉品鲜味的重要指标[9~10]。冰鲜鸡胸肉IMP含量与贮藏温度及贮藏时间显著相关 (P<0.05)[11~12]。贮藏时间越长,温度越高,IMP含量降解越快。陈继兰等[11]研究结果显示,21~22℃下贮藏12 h后IMP降解16%,24 h后降解55%;4℃下贮藏12 h的IMP含量与屠宰后相当,24 h后仅降解4.9%。

)时 我国相关标准对冰鲜鸡保质期限的规定仍不明确, 《冷鲜鸡生产经营卫生规范》[23]中规定,企业应在开展保质期试验并在充分的科学依据和数据的基础上,确定冰鲜鸡的保质期限,冰鲜鸡最长保质期不超过6 d。《冷鲜禽加工经营卫生规范》[24]中规定,企业应在开展科学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冷鲜禽保质期限。

三、保证冰鲜鸡质量安全的措施

一)制定产业链的生规范,减轻微生物污染 冰鲜鸡的质量安全与微生物污染水平密切相关。冰鲜禽生产标准中规定了冰鲜禽屠宰加工经营过程中检疫、屠宰、冷却、包装、检验、贮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场所、设施、人员等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冰鲜鸡的屠宰加工、冷藏、运输和上架销售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减轻微生物污染,并防止二次污染,重点是减轻屠宰和销售环节微生物污染。

记得读了《浮生六记》后,我还特意到东高山去找沈三白和芸娘住过的地方,因为书中所记的东高山离我家太近了。可惜我去调查时,什么痕迹也没有了,但从那时起我即养成了读书和调查的习惯,直到今天还是如此。

汤飞[25]通过对冰鲜鸡屠宰过程中微生物污染分析提出屠宰环节生产车间4点控制措施及生产员工5点控制措施。生产车间4点控制措施是:(1)每天定时消毒灭菌生产器具、操作台;(2)定时清理生产过程中遗留的残留物并清洁消毒;(3)生产中尽量保持环境卫生、地面干燥;(4)定期定时对生产车间整体消毒杀菌。生产员工5点控制措施是:(1)进入生产车间统一着装;(2)生产前按规定做好清洁消毒工作;(3)特殊工序要求配戴无菌手套;(4)尽量做到固定岗位、生产期间不随意走动;(5)更换或轮流岗位前采取清洗消毒措施。

1.冰鲜鸡肉新鲜度评价。电子鼻技术是一种模仿生物的嗅觉器官针对挥发性成分检测的智能感官分析技术,可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对各样品的识别区分具有客观性,用于分析、识别气味物质总体特征,且操作简单、检测快速。随着贮藏天数增加,鸡肉新鲜度下降,鸡肉样品在iNose电子鼻传感器阵列上的信号逐渐增强,电子鼻技术可应用于冰鲜鸡肉新鲜度评价[4]

二)建设精准化的冷链系统保证品质 冰鲜鸡的品质与冷链系统的温度密切相关。目前冰鲜鸡品质研究大多都是在实验室环境下开展的,与实际冰鲜鸡销售环境不同。冰鲜鸡销售途径主要在农贸市场和超市。农贸市场的冰鲜鸡大多没有包装,运输过程基本不是冷链运输,售卖时经常未放入冰柜中冷藏,而是摆放在台面上供挑选。运输、销售环节冰鲜鸡基本处于室温下,未采取冷链运输,未达到0~4℃低温环境,在广东室温下甚至达25℃以上。超市的冰鲜鸡有独立包装,运输过程是冷链运输,但出库、装车、卸货时温度会有波动。超市冷藏大多采用直冷式冰柜存放售卖,上面是恒温,下面又冻结,冰柜经常被打开,冷藏温度有波动,未完全控制在0~4℃内。把冷链、温控做好,控制冰鲜鸡屠宰、切割、包装、存放、运输及销售等环节都在0~4℃的低温环境下进行,确保冷链、温控的精准化,是保证冰鲜鸡品质稳定的必须条件。

1.以间质结缔组织增生为主。肝呈灰白色,发硬。由于间质结缔组织增生,使肝细胞受压后呈现增生,形成结节状隆起,肝脏表面不平整。

三)加强监管理确保销售产品在保质期内 冰鲜鸡的质量安全与贮藏时间密切相关。冷链系统并不是无菌系统,它所提供的环境条件仅针对抑制一些腐败型的、有害微生物,以及机体内的一些蛋白水解酶等,但不能消除或杀灭。在0~4℃条件下,部分的细菌会逐渐活跃起来,破坏肉的品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破坏作用越来越大。目前,国内对冰鲜鸡的保质期并没有统一的规定,理论上冰鲜鸡有5~7 d的保质期,实际上品质逐天下降。所以,冰鲜鸡最好当天生产当天销售,未销售的不能篡改生产日期,企业要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制定保质期,超出保质期的冰鲜鸡要及时销毁处理。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我国宪法玉汝于成的四十年。回顾我国宪法发展历程,从1949年制定的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到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的诞生,从“文革”期间宪法被架空到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的修订,从现行1982年《宪法》的颁布实施到如今的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我国宪法在跌宕起伏中完成着它的使命。

2017 年,台州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7056.6万吨,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28万标箱,首次突破20万标箱。

)优化保鲜技术,延长产品货架 鸡肉中蛋白质和水分含量高,在贮藏过程中易腐败变质,在0~4℃条件下冷藏,鸡肉中一些酶和微生物的活力依然较高,造成冰鲜鸡保质期较短。目前冰鲜禽产业发展的瓶颈就是怎样延缓腐败变质,延长其货架期,这也是冰鲜鸡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保鲜技术可以避免冰鲜鸡肉品质变化。冰鲜鸡肉保鲜技术有化学保鲜技术、超高压保鲜技术、辐照保鲜技术、生物保鲜技术、气调包装技术和栅栏技术6种[37],保鲜效果不同,各有优缺点,但在研究过程中,大多只关注鸡肉的鲜度指标而忽略了冷藏后鸡肉的营养价值与风味的变化[38]。采用250 MPa超高压保鲜技术,保压10 min,冰鲜鸡肉冷藏货架期延长2~3 d,压力越大,效果越显著,但高压对冰鲜鸡肉感官品质造成一定负面影响[39]

栅栏技术能够突破单因素保鲜技术的局限,将不同来源的生物保鲜剂复配使用,并和其他的保鲜手段 (如气调包装、真空包装、辐照杀菌、高压杀菌等)结合,充分发挥不同保鲜技术的特点,优势互补,更全面地保持鸡肉的品质,保鲜效果明显。但该技术需要优化各保鲜技术组合,这是今后冰鲜鸡保鲜技术研究的重点方向。

五)结合生产实际制定行业标准 我国与冰鲜鸡相关的标准或规定主要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 《内地供港冰鲜禽肉的检验检疫要求》,上海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冷鲜鸡生产经营卫生规范》和浙江的 《冷鲜禽加工经营卫生规范》等,但以上标准均未系统全面地对冰鲜鸡的质量安全评价予以规定。标准的缺失制约了冰鲜鸡产业的发展,建议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开展调研,统一制定冰鲜鸡生产、加工、销售、质量指标等相关行业标准,为消费者提供质量安全的冰鲜鸡产品。

参考文献

[1]张蓓,林家宝.禽流感风险感知情景下冰鲜鸡消费者决策研究 [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7, 38 (5): 772-775.

[2]文晓巍,杨炳成,邓庚沂.消费者对冰鲜鸡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广东农业科学,2015(14):169-171.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 16869-2005鲜、冻禽产品[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4]梁慧.冷鲜三黄鸡胸肉冷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及调控研究[D].广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6.

[5]黄小龙.冰鲜鸡肉腐败优势菌群及其化学抑制菌剂的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6.

[6]王勋,解万翠.冰鲜鸡新鲜度指标及其天然保鲜剂的研究 [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3, 34 (16): 112-114.

[7]徐国波,林捷.冰鲜分割三黄鸡肉保质期品质变化研究[J].中国家禽, 2013, 35 (23): 32-35.

[8]薛松,万金庆.冰温贮藏对鸡肉鲜度和游离氨基酸变化的影响 [J].江苏农业科学, 2010 (6): 411-413.

[9]吴娜,顾赛麒.鲜味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J].食品工业科技, 2014, 35 (10): 389-390.

[10]罗桂芬,孙世铎.肉类风味物质:肌苷酸 [J].中国家禽, 2004, 26 (3): 41-42.

[11]陈继兰,文杰.不同贮藏条件下鸡肉肌苷酸生成与降解规律的研究 [J].牧兽医学报, 2004, 35 (3):276-279.

[12]朱仁俊,唐臻睿.不同贮藏条件下武定鸡肌肉肌苷酸及相关核苷酸含量的变化研究 [J].现代食品科技,2013, 29 (1): 15-16.

[13] Farmer L J, Hagan T D J.A comparison of three sugars and inosine monophosphate as precursors of meat aroma[M].//Flavour science: Recent developments (Cambridge), 1996: 225-230.

[14]鲁伟,吴允.基于生物发光法检测冰鲜鸡新鲜度的初步研究 [J].中国家禽, 2016, 38 (11): 45-47.

[15]叶藻,谢晶.工厂实测冷鲜鸡冷却贮藏过程品质的变化 [J].食品工业科技, 2015, 19: 332-335.

[16] Yao Lei, Luo Yongkang, Sun Yunyun, et al.Establishment of kinetic models based on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freshness indictors for the forecasting of crucian carp(Carassius carassius)freshness [J].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11, 107: 147-151.

[17] Sarang S, Sastry S K, Knipe L.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fruits and meats during ohmic heating [J].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08, 87 (3): 351-356.

[18] Sothern O, Kropf D H, Hunt M C, et al.Effects of modified gas atmosphere packaging on pork loincolour,display life and drip loss [J].Meat Science, 1996, 43(2): 203-207.

[19] Ballin N Z, Lametsch R.Analytical methods for authentication of fresh vs.thawed meat-A review [J].Meat Science, 2008, 80 (2): 151-158.

[20]王文秀,彭彦昆.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冷鲜肉-解冻肉的判别研究 [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5 (3):774-776.

[21]于林宏,王淑玲.基于离子迁移谱技术对冰鲜鸡肉和解冻鸡肉的鉴别 [J].肉类研究, 2017, 31 (3): 51-53.

[2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检总局关于发布内地供港冰鲜禽肉、冷冻禽肉和冰鲜猪肉检验检疫要求的公告(2017 年第 68 号)[EB/OL].(2017-09-05).http://www.aqsiq.gov.cn/xxgk_13386/jlgg_12538/zjgg/2017/2 01709/t20170905_497287.htm.

[23]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DB 31/2022-2014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冷鲜鸡生产经营卫生规范[S].2014.

[24]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DB33/3003-2014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冷鲜禽加工经营卫生规范[S].2014.

[25]汤飞,刘国庆.冷鲜鸡肉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污染分析及微冻保鲜技术研究 [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7.

[26]管恩平,于新春.出口冰鲜鸡肉保质期限的研究 [J].肉类研究, 2002 (4): 33-35.

[27]刘胐,丁武.温度对冷鲜鸡微生物和肉品品质的影响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28]李忠辉,姚开.冷鲜鸡胸肉主要腐败菌的分离及低温贮藏对货架期的影响 [J].肉类研究,2011,37(1):166-168.

[29] Nychas George-John E, Skandamis P N, Tassou C C,et al.Meat spoilage during distribution [J].Meat Science, 2008, 78 (1-2): 77-89.

[30]孙彦雨,周光宏.冰鲜鸡肉腐败微生物分析及其减菌剂的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31] Daud H B, Mcmeekin T A, Olley J.Temperature function integr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metabolism of poultry spoilage bacteria [J].Applied&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1978, 36 (5): 650-654.

[32]章彬,吴满刚.苏北地区冷鲜鸡加工及冷藏过程中常见微生物污染调查 [J].食品工业科技,2016,37(20): 49-51.

[33]崔可琦,李静怡.冰鲜鸡生产链中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PFGE分型研究 [J].中国畜牧兽医,2014,41(12): 62-64.

[34]卢旭红,李鑫.北京市大型超市中冰鲜鸡肉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20(12):10-13.

[35]王欢,金洪年.合肥市售冰鲜鸡肉中沙门菌及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23(3): 720-723.

[36]何瑞琪,魏素红.广州市售鲜鸡肉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J]. 现代食品科技, 2010, 26 (7): 746-747.

[37]刘雪,刘娇.冰鲜鸡肉品质及其货架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J].现代食品科技, 2017, 33 (3): 328-330.

[38]叶藻,谢晶.冷鲜鸡保鲜剂的研究进展 [J].食品与机械, 2015, 31 (2): 248-249.

[39]李楠,张艳芳.超高压杀菌对冰鲜鸡肉感官品质及微生物的影响 [J].肉类工业, 2015 (3): 19-27.

 
季天荣,吴维煇,万凯,殷秋妙,王威利,赵晓丽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