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湖南省农村金融扶贫现状与发展路径分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1 湖南省农村金融扶贫现状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收入逐步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湖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 103元,同比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 936元,同比增长8.4%[1]。然而在总体生活水平提高的大环境下,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也逐渐扩大,部分农村贫困群体并没有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红利。

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和改革一直是我国金融扶贫惠农的重心和支撑点,但直到现在,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农村商业银行在内的绝大部分传统金融机构仍对贫困农户及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社会金融体系对农村贫困群体的影响较小,金融机构扶贫效率较低,贷款政策不能适应第一产业的产业周期和产业特征,农民脱贫致富的资金供给小。同时,农村贫困群体受自身因素限制,对相关金融机构提供的优惠贷款和政府实施的金融扶贫政策缺乏必要的了解和信任,寻求相应的贷款业务或其他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动性不强,对扶贫贷款的需求较小。为了解农村金融扶贫存在的实质性问题,基于对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农村贫困群体的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探究农村贫困群体难以脱贫致富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拓展金融扶贫新思路与新路径。

2 湖南省农村金融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1 传统金融机构贷款准入门槛高

在收回的97份调查问卷中,仅有22%的农村贫困人口从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得到过贷款,贷款门槛较高,难度较大 (图1);未向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申请过贷款的占65.7%,贷款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担心贷款申请无法通过、利息及申请成本过高。农村贫困人口作为金融扶贫的需求方,在申请贷款业务和其他相应的金融服务时处于先天弱势的位置,不易达到传统金融机构规定的准入条件。农村贫困人口的信用积累空白率高、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有效的贷款抵押物,使得其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有效授信额度[2]。被调查对象中,66.3%不了解农村金融机构开展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29.5%了解但未得到信用评级并授予信用贷款额度,仅有4.2%了解且得到信用评级并被授予信用贷款额度。

  

图1 农村贫困人口向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情况Fig.1 Loan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rural poverty population to offici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2.2 外生性金融产品难以适应贫困农村的特殊环境

现有金融产品大多强调风险控制,贷款者收入来源、抵押担保物、个人征信占有很大的评审权重,其在产品设计上就基本将社会底层群众排除在外,从而导致大部分金融产品不具有普惠金融的性质,难以发挥金融扶贫的作用。调查显示,该地区有55%的贫困人口由于缺乏抵押物或无担保人担保而无法申请贷款;仅有32.6%的贫困农户会选择向农村金融机构贷款。

那时,国内的焊接专业刚起步,人们对焊接的了解等同于零。所以,当得知李世豫的男友在搞焊接时,身边的人都笑了:“李世豫,你男朋友是搞焊接的,他是焊洋铁壶还是焊自行车?”被问得多了,李世豫就写信问:“学焊接到底能做什么?”

农户赖以生存的传统种植、养殖业具有很强的周期性,根据生产周期不同,资金需求时点略有不同。但是,当前各地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一般以1年为期限,对于生产周期较短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来说,原本只需几个月的贷款却要按照1年期的贷款利率偿付贷款利息,这对利润相对较低的农业来说是不合理的;对于生产周期大于1年的农业生产,则会出现短期内无力偿还银行利息的窘境[4]。因此,受繁琐的贷款手续、过长的审批时间和固定的贷款期限等条件限制,调研地区贫困人口中仅有26.3%选择向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剩下的大部分会选择自我积累或向亲戚朋友借款。

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因地制宜的原则下,积极推行土地流转制度,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有利于当地政府优化整合原本零星分散的土地资源,为当地土地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奠定基础,实现当地农村土地的综合产出和规模效益,从而增加当地财政收入,为当地政府进一步扶持农村贫困群体提供财力支持[9]。同时也能够减轻农村贫困群体中老弱病残群体的工作压力,该类群体也可获得相对可观、稳定的收益。

  

图2 农村贫困人口对精准扶贫政策的了解情况Fig.2 Understanding of rural poverty population to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表1 农村贫困人口对小额贷款业务和扶贫标准线的了解情况Table 1 Understanding of rural poverty population to microfinance business and country's poverty line单位:%

  

类别 是 否是否了解农村信用社提供的小额信贷业务 33.7 66.3是否了解国家2 300元/(人·年)的新扶贫标准线14.7 85.3

2.3 农业生产周期和贷款期限的错配

同时,金融机构和政府的金融宣传大多含有一定的金融术语,没有经过通俗化处理,生硬的宣传方式也阻碍了外生性金融产品的推广和生效。该地区大部分贫困人群对相关扶贫政策以及针对贫困群体的优惠贷款政策缺乏了解。调研发现,有57.9%农村贫困人口根本不了解精准扶贫 (图2),66.3%不了解农村信用社提供的小额信贷业务 (表1),85.3%不了解国家2 300 元/(人·年)新的扶贫标准线[3]

2.4 扶贫方式粗放化,扶贫效果不明显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创新,站在农村贫困群体的立场,创建新型农村金融产品。采取因地制宜的宣传方式,针对湖南省不同农村地区的贫困群体推广适合当地的农村金融产品。涉农金融机构征信、审核与放贷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具有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积极宣传与推广金融扶贫信息和政府颁布的各项优惠措施。

 

表2 扶贫政策及贫困救助的落实情况Table 2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verty relief单位:%

  

类别 是 否是否享受到现行扶贫政策的实惠 40.0 60.0是否得到过贫困救助 28.4 71.6

  

图3 农村贫困人口对扶贫项目的了解和参加情况Fig.3 Understanding and participation of rural poverty population to the anti-poverty project

2.5 农村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低,贷款意愿不强

当地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应根据当地主要耕作物的生长时长以及主要养殖物的生长周期对贷款期限和利率的设定做出相应的调整,做到贷款期限适应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减少甚至避免期限错配的窘境。

  

图4 农村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Fig.4 Education level of the rural poverty population

3 湖南省农村金融扶贫的发展路径

3.1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在湖南省各级政府和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下,以自愿为基础,积极推行农户联保贷款制度,由农村贫困群体与非贫困群体组成联保小组,彼此相互担保贷款,从而降低农村贫困群体的违约风险,促使该群体积极还贷。该制度有利于防范道德风险,避免逆向选择,提高还款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监督成本[6]

3.2 积极推行农户联保贷款制度

积极完善以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村商业银行为主,多样化、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和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环境的建设,完善农村贫困地区征信体系,逐步向偏远的农村地区以及欠发达地区覆盖,同时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提升征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态度,从而切实减少农村贫困群体的信用积累空白率。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完善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的网点布局,积极推进农村支付环境的建设,利用互联网金融服务的相关技术来切实改善农村地区的支付条件[5]

3.3 加强扶贫性金融产品开发和推广

长期以来,相关部门将转移支付、贫困补贴作为主要的扶贫手段,对扶贫资金实行粗放化管理,缺少精准扶贫的能力和经验,大大降低了扶贫开发成效。该地区60%农村贫困人口认为没有享受到现行扶贫政策的实惠,约71.6%没得到过贫困救助 (表2),64.2%对当地政府正在开展的扶贫项目不太了解甚至完全没听过 (图3)。推进先进扶贫理念,建立精准、高效、可持续的金融扶贫机制体制已成为当前扶贫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贷款本质上是一种凭借个人信用价值或有价物品抵押,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现金的透支性行为。农村贫困人口受自身教育水平的影响及沉重家庭负担的限制,担心借钱后风险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主动融资意愿不强。调研发现,该地区仅有29.5%的贫困人口认为需要贷款,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该地区贫困人口中50岁及以上的占比高达62%,人口老龄化使得保守、节约的消费理念成为主流,贷款行为并不受青睐。调研发现,该地区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59%为小学及以下程度,初中程度的为26.6%,仅4.1%为大专及以上程度 (图4)。

尝试推行农产品证券化。农产品证券化能合理评估农产品的预期收入,能通过构建资产池对资产中的风险和收益进行分离和重组[7]。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的迅速增加以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 “构建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战略目标,在我国推行农产品证券化有助于转移农业生产者的生产、价格等方面的风险,从而提高生产者抵抗风险的能力,同时能将社会资本引入利润率较低的农业生产领域,从而解决农村资金匮乏的难题,有利于农村贫困群体减贫和脱贫[8]

3.4 积极推行土地流转制度

Zheng等[12]提出可以利用式(7)拟合波后应力与冲击速度的关系获得动态材料参数。原则上,在实验中只需要将速度历史曲线和冲击端应力的历史曲线,分别通过高速摄影和应变仪等方法记录下来,即可得到波后应力与冲击速度的关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波后应力的震荡较大,由此确定的材料参数具有较大的离散性,故而本文提出如下的修正方案。

3.5 积极推动农村小额信贷制度的发展

推动以当地农村商业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为主导的农村小额信贷制度,通过金融机构的小额贷款业务为贫困农户提供获得就业和发展的机会。当地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可按照 “保本微利”的运营方式,贷款利率可以在央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利率优惠[2]。可采用 “农村龙头企业+农村贫困群体” “农村龙头企业+中介机构+农村贫困群体” “农村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农村贫困群体”等信贷模式,围绕农业产业化来降低农村贫困群体创业贷款项目的经营风险,同时增加当地农村贫困群体的就业机会[10]

计量资料以(±s)描述,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描述,行卡方检验,组间比较数据以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索他洛尔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常用于治疗心房扑动、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可缓解急症快速心律失常症状,降低死亡率,但其伴随着多种并发症,如呼吸困难、头痛、眩晕、发热、低血压等,给患者带来不适[3],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不利于预后。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Ⅰ类与Ⅳ类抗心律失常类药物的性质,其作用机理为与血浆中的白蛋白、β脂蛋白结合,抑制心房或者心肌传导纤维中快钠离子的内流,使传导速度减慢,同时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实现心率的调节作用。静脉注射盐酸胺碘酮,对负性肌力产生轻度作用,对左室功能无抑制,实现冠状动脉与周围血管的扩张[4]。

3.6 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

在湖南省各级政府的支持与当地村干部的组织下,积极开展各类有利于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知识水平的课程,使农村贫困人口积极融入变化迅速的社会环境。通过与大学生志愿团体展开合作,让当代大学生为农村贫困群体普及各类金融知识;亦可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把部分较好的教育资源通过线下或线上的方式分享到各偏远农村地区,从而解决农村贫困群体缺乏有效的获得知识与信息渠道的问题。通过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金融风险控制能力,促使其更加主动地通过各类合法渠道进行融资贷款,将贷款用于农业生产中,从而推动其尽快减贫和脱贫[11]

数字出版是数字内容产业的着力点之一。重庆市积极谋划数字出版发展战略,未来3年要建成5个数字内容产业基地。重庆的数字出版已突破“技术+出版”的模式,初步形成了“出版+服务”和“内容+服务”的商业模式,拓展了数字出版业的内涵和外延,形成网络出版服务商业模式,而服务又反向作用于出版和内容的创新,形成基于市场需求的创新动力,与政策的推动力,形成推进重庆数字出版业发展新动能。

参考文献

[1]刘欢.2017年湖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03元增长9.4%[EB/OL].(2018-01-18)[2018-02-27].http://news.sina.com.cn/o/2018-01-18/doc-ifyqtycw9775380.shtml.

[2]郑寿明,吴滋兴,张茂林,等.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金融创新研究——福建屏南小额信贷促进会个案分析[J].西南金融,2016(7):59-62.

[3]石勇.普惠金融理念下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探析[J].金融经济,2016(20):11-13.

[4]高德祥.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服务的矛盾与思考[J].辽宁经济,2015(11):54-55.

[5]陈磊.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EB/OL].(2012-05-08) [2018-02-26].http://finance.ce.cn/rolling/201205/08/t20120508_16870785.shtml.

[6]张正平,肖雄.我国农户联保贷款的发展条件:基于演化博弈论的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5):60-69.

[7]张岩,高雅,张颖.农村土地融资模式创新—土地收益抵押货款证券化研究[J].金融经济,2013(17):84-85.

[8]白珂,高玮.农产品证券化研究[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2(1):83-86.

[9]朱玉龙.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7.

[10]陈宁,刘新新,薛宝颖.精准扶贫视域下河北省综合性农业产业化模式探究[J].南方农业,2017(2):70-71.

[11]官学清,刘伯根,管群,等.关于精准扶贫与金融扶贫的若干对策建议——中央党校中青班调研组赴四川省巴中市、达州市调研报告[J].中国经贸导刊,2017(3):51-54.

 
彭一扬,罗荷花,陈波
《农业展望》 2018年第04期
《农业展望》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