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学术主持人语

更新时间:2016-07-05

本专题研究“作为方法的混血与越境”,旨在以诗人黄瀛为切入口,通过综合性地考察以黄瀛为代表的“混血儿”或“文化越境者”的跨文化活动,基于20世纪的历史经验来分析越境体验对其文学艺术的生成机制所带来的决定性影响。我们知道,“混血儿”或“文化越境者”因经常跨越并往来于两种文化之间,必然被抛掷在多样性和差异性中,在面临身份认同危机的同时,也容易在自身内部保有文化的多样性和“混血性”。在越境行为已成为日常风景,而文明冲突也日益频发的今天,有必要把每个人都作为不能被还原为某种单一范畴的复合型文化存在来加以把握。我们相信,以黄瀛诗歌为代表的“混血文学”所贯穿的越境性和混合性,不仅拓展了新的文学形态,也足以构成当今社会的一种宝贵思想资源,并有必要在存在论意义上被加以方法化。

与此同时,由于“混血儿”作为不同血统的混合者,其本身又与肤色、种族等问题不可分割地纠缠在一起,从而成为折射出近代民族主义等意识形态生成与变化的有效镜面。特别是当我们将混血儿问题还原到近代日本与东亚的历史语境中加以考察,不能不说更是呈现出其与种族主义、民族主义以及所谓“大亚洲主义”等浑然交织的复杂形态。众所周知,“混血儿”在二战之前和二战期间就曾作为促进“大东亚共和”“五族共和”等以抵抗西方列强的手段而被纳入日本的殖民话语体系,并在“东洋”内部的新殖民体系与“西洋”对“东洋”的旧殖民体系并存的双重殖民体系下,于东亚内部映现出由支配与被支配、先进与落后所形成的权力关系。这也表现在日本一方面谴责来自欧美白人的“种族歧视”,一方面又对亚洲各民族加以歧视的双重态度中。而战后日本女性与美国黑人士兵之间的“混血儿”之所以被问题化,除了直接反映出战后日本被美国占领的历史之外,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混血儿现象”的生成变化与日本近代民族主义的生成变化之间的至深关系。

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意识,组成了“作为方法的混血与越境”专栏,希望这些从不同的对象和视域出发对“越境与混血”所进行的研究,能够引发学界同仁对该问题的深度探究。

——杨 伟

杨伟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8年第01期
《东北亚外语研究》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