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素质教育背景下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医学人才培养要围绕医疗卫生行业的特点和现实需求进行,最终目的是使医疗卫生服务让人民满意。”这是指导我国医学教育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则是顺应医学发展趋势、提高国内的医疗服务水平的必要条件。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就是国内医学院校的责任和义务。国内的医学教育界一直在坚持不懈地思考和探索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以学生为本,加强学生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一新的教育理念[1]

师爱是教书育人的核心和基础。它是思想教育的催化剂,是学生进步的源动力。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力量和手段。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理解和掌握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内科学等后续课程的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则是生物化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3]。近年来,我们通过优化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在强化基础知识的传授之外,充分发挥了实验教学在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本文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优化的思路和成效进行了讨论。

1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新教学模式的设计

1.1 传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过去,我们系为医学生开设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侧重于向学生介绍重要的实验技术、让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因此,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主要以验证性实验和技术训练为主,包括12学时的验证性实验(蛋白质含量测定、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酶学实验)和16学时的综合实验(鸡卵清类黏蛋白的提取)。目的是让医学生掌握蛋白含量测定、电泳技术、酶学研究技术和蛋白质分离纯化等不同的实验技能。

尽管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在训练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方面是成功的,但是在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性医学人才这一方面,则存在不足之处:①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按教材提供的实验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不利于学生自由发挥和思考,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②主要以出勤、实验报告书写以及实验结果为考核的内容,评价体系单一,无法有效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③ 教学内容与疾病无关联,导致学生认为学习生物化学实验技能没有意义,所以学习的兴趣不高。

1.3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配合实验内容改革,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也是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7]。经过前面基本验证性实验的训练,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讨论课的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讨论并制定实验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则发挥引导性的作用,分阶段进行点评和指导。重在通过师生互动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查找资料,提高学生实验的自主性,逐渐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

每学期实验课结束后,我们都会向学生发出问卷,了解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建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2.1 实验技能具有综合性 这一综合性实验涉及蛋白质的提取、蛋白含量测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印迹等多种不同实验技术。因为蛋白含量测定、电泳等技术的原理已经在前面的验证性实验中学习过,所以学生可以尝试运用学过的知识和实验技能来理解和解决综合性实验中的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黄炎培及其他参政员的强硬态度,使邵力子和雷震感到了此事的严重性。他们都认为,参政会无能力处理此问题,只有将此事报告给蒋介石和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吴铁成、国防最高委员会副秘书长陈布雷。

1.2.2 所选内容贴近科研 我们所选择的综合性研究实验的内容是由我们系所承担的科研项目经改造而来,实现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有效互动,这不仅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科学研究,为将来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1.2.3 具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脂肪肝是当今社会高发的慢性疾病,学生对脂肪肝的危害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认识不太深入;选择脂肪肝作为实验内容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对综合性实验的积极性非常高。

1.4 改革考核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建立全面、完善的考核方法有利于客观评价教学的效果并督促学生学习[8]。在考核上要做到督促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实验。我们在综合性实验设计的考核方式是:考勤占实验成绩的10%,实验报告占40%,课堂表现占50%。实验操作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教师进行深入讨论,课堂提问都在课堂表现考查的范围内,从而鼓励学生去积极地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据悉,本次对核心期刊的评价是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审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被摘量、被摘率、被引量、他引量、影响因子、特征因子、获奖或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等16个评价指标,选作评价指标统计源的数据库及文摘刊物达49种,统计到的文献数量共计93亿余篇次,涉及期刊13953种。参加核心期刊评审的学科专家近8千位,经过定量筛选和专家定性评审,从我国正在出版的中文期刊中评选出1981种核心期刊。

掌握实验技能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是实验教学的目的。传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主要问题是:限制了学生作为主体,通过在实践中解决具体的问题而提高自身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空间[4,5]。因此,我们在保持原有实验教学模式的优点的前提下,重新设计了贴近科研的综合性实验,力求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给医学本科生提供更多发挥的空间,以增强对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2.4 时间的可控性 虽然综合性的研究型实验是由本系所承担的科研项目改造而来,但教学毕竟不同于科研,必须强调时间的可控性。Western blot技术的好处是可被分割为多个不同的阶段,中间可以停顿,很好地满足了实验课教学对时间控制的要求。我们把Western blot 分为四个教学阶段:第一阶段是肝组织总蛋白的提取与浓度测定,4个学时,提取的蛋白质在-20 ℃保存备用;第二阶段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4个学时,制好的胶连同玻璃板一起用塑料自封袋包裹,在袋内放一张浸透了蒸馏水的滤纸,以避免凝胶因干燥而收缩,把装有凝胶的自封袋放在4 ℃保存备用;第三阶段包括蛋白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半干转印-封闭,4个学时,在转印完成后,我们安排学生把PVDF膜浸泡到5%的脱脂奶粉溶液,在4 ℃封闭过夜,并在次日,把PVDF膜从脱脂奶粉溶液转移到TBS溶液,在4 ℃保存备用;第四阶段的实验内容包括:与一抗在37 ℃杂交1 h,洗膜5次后,与二抗在37 ℃杂交0.5 h,洗膜5次后,化学发光,并拍摄图像。经过这样的调整,我们就可以保证在计划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实验教学的内容。

2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成效

1.2 设计综合性教学实验,改善实验教学效果 大量教学实践表明,综合性实验有利于学生掌握并综合运用实验技能,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方面也有良好的效果[6]。因此,我们在保持原有的12学时的验证性实验教学内容(蛋白质含量测定、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酶学实验)的基础上,另外优化设计了一个新的综合性研究实验,即Western blot法检测脂肪肝大鼠模型肝组织中清蛋白的表达,以强化对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也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在设计综合实验的内容时,我们着重于以下四点。

1.多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形象地说明了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要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我们必须多读。通过广泛阅读,不断积累写作所需要的词汇和技巧,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视野开阔,广泛涉猎文、史、哲、理、化、生等各门类的著作,不断体会各个门类著作的精髓和写作方法,从而转化为自己的写作素养。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会写,总觉得提不起笔来,或者提起笔来,不知道写什么,探究背后的原因,无非就是读得太少了,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

2.2 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促进了学生思考的主动性 在实验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实验报告质量显著提高。同学们对实验过程的分析、对问题的阐述都较为深刻,这体现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增加,参与实验课的主动性增强。52%的人表示在结果不同于预期时,会认真分析实验的过程,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在313名实验结果不同于预期结果的同学中,有60.4%的同学(189人)通过分析与思考找出问题的原因。20.9%的人表示再遇到同样的研究课题,知道如何查找资料。18.2%的同学表示在综合实验课的学习中收获非常大,46.5%的同学表示收获比较大。

2.1 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5.4%的同学喜欢做生物化学实验, 32.9%的人表示如有机会非常愿意参与生物化学的实验研究项目。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高了医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兴趣、参与意识和积极性都得到了有效调动。

2.3 实验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从实施本科生生物化学实验教改项目至今,我们在对调查问卷分析的基础上,对生物化学实验教改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思考。

环腐棒杆菌在种薯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薯播下后,一部分芽眼腐烂不发芽,一部分是出土的病芽,病菌沿维管束上升至茎中部或沿茎进入新结薯块而致病。适合环腐棒杆菌生长温度20~23℃,最高31~33℃,最低1~2℃。致死温度为干燥情况下50℃。

从这两个学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情况看,生物化学教学实验改革的亮点,也是最成功之处在于将讨论课这一形式引入实验课教学。这一方式深受学生的喜欢,很多人留言说:讨论课的形式很好,参与度高,收获大。从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调查问卷的情况看,讨论课也的确促进了学生思考。在后续的生物化学实验改革中,我们将继续坚持讨论课的形式,并持续完善。

另外,我们的生物化学实验教改仍然存在以下的问题。首先,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低。这可能与实验课课时少,实验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低有关。学生对实验课准备不足会直接影响讨论课的效果。然而,实践性课程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此,我们计划加大实验课成绩在总评中所占的权重,并增加实验课考核的内容,以唤起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其次,深化实验课教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很高。45.5%的同学表示还是更习惯教师讲解并示范操作的授课方式;53.2%的同学表示,在遇到问题时而又无法快速得到答案时,仍会习惯性地求助于教师。这都说明:仅通过一个综合性实验的训练是无法完成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的,继续扩大实验课教学改革的范围与深度,加强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是我们的长期任务。

通过实施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可以得出结论:学生对于综合性强、贴近科研、与疾病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实验课是欢迎的;而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课的教学形式对于培养学生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效果显著。如何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验教学的自身规律出发,合理安排实验课内容,进一步改良综合性研究性实验课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都是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刘忠民,刘利东,郑君德,等.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0,38(2):35-37.

[2] 李妍,罗军,张巍,等.基于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4):213-215.

[3] 安然,李爱英,于琨,等.中医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8):598-600.

[4] 徐宋瑶,薛昕,邓凤,等.医药类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2):20-21.

[5] 罗军.构建现代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3):78-79.

[6] 安方玉,刘雪松,楚惠媛,等.生物化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尝试与体会[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2013,3(2):38-41.

[7] 王倩,陈园园,尹业,等.基础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10):742-744.

[8] 朱洁,汪远金,宋睿,等.生物化学实验形成性量化考核体系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26-27.

 
杨旭东,蒋晓刚,闫小飞,孙健,韩燕,武丽涛,宁启兰,张富军,李冬民
《基础医学教育》 2018年第05期
《基础医学教育》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