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德育衔接的哲学意涵

更新时间:2009-03-28

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德育衔接,就是以新时代价值观赋予学校德育教育衔接新的内涵,指导并践行学校德育教育衔接工作,这在哲学意义上是二者价值目标的统一与完善。关于“德育衔接”的理解,学者的阐释不尽相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德育衔接”又有怎样的新内涵?本文将从哲学视阈进行思考。

德育及德育衔接的基本属性

1.德育及德育衔接的基本内涵

(1)德育的基本内涵

广义上的德育主要是指:以家庭、学校、社会等主体对社会成员施加思想上、道德上、政治上以及法律等方面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在这里,主要探讨的是狭义的德育即学校德育,具体包含了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期间各个学龄段衔接的学校德育问题。

所谓学校德育,阐释为教育者(以教师为主)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对受教育者(各学龄段的学生)在思想各个方面进行长期持续性的目的引导。特别是希望能通过德育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对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正确认知,并能够体验和实践。或者说,在政治意义上呈现出一种在阶级社会中培养并形成对于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积极的实践能力所具备的品质。

对德育内容的理解,学者大多认为是指在学校开展德育教育时,用什么样的政治思想、道德准则及其思想体系去教育、培养学生。华东师范大学余光认为:“德育内容指的是用什么样的道德规范、政治思想和世界观去教育培养年轻一代的问题,它是一定社会中德育目标的体现和具体化。只有通过与德育目标相适应的德育内容的教育,目标才能落到实处并得以实现。[1]142

(2)德育衔接释义

德育衔接是德育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必要关节,贯穿于学校德育实施的全过程。因为德育衔接存在于学校教育过程中每一个发展阶段之间,它的特性表现为一种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连续性、整体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即注重学校的每一个学段(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之间的必要联系和融会贯通问题。具体表现为:在德育体系建构上的目标、内容、路径以及评估机制,作为下一学段德育目标、内容、途径、实效评估的基础,这一学段的整个构建环节又作为下一学段德育构建的高一级基础,以此延续,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最终达到每一学段德育环节的完善和目的的有效实现,并保证和促成终极目标的达成。

“德育目标体系中的任何一个具体目标都不是由单一的一个维度、一个层面构成的,而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混合体。”[2]171“目标是一种动态的规格要求。这种要求可以随着年龄、知识、经验、觉悟和思想水平等的提高而提高。而且这种提高总是前后衔接、承前启后的,所以才能构成序列。”[2]181正如学者叶鑫概括而言:“从小学至初中,德育目标是从认知过渡到理解,从初中至高中,德育目标由具体过渡到抽象,从高中至大学德育目标由内化过渡到外化。正是这三层目标的有序过渡,最终构成大中小学德育目标一体化,三者缺一不可。”[3]

矫正技术:玉米是喜钾作物,一般每亩施10公斤氯化钾做底肥或苗期结合追肥施入。也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量200克对水30公斤。还可追施玉米专用肥。

2.学校德育衔接的背景

(1)在时间及矛盾表现上

学者王鲁宁认为:“明确提出大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德育衔接问题,从时间上来说大致应该被认定为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4]并且,他发现德育衔接问题主要出现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各种各样不衔接导致了学校德育教育弊病频发。换言之,在学校德育实际操作中出现缺项、错位以及断层的问题。认识是来源于实践的,理性认识上升为理论来指导实践,然而目前实践中出现了问题,这就必然需要在理论上反思,尤其在哲学意涵上思考,去深究其本质,并经过实践的检验。

(2)新时代赋予新内涵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2017年5月23日,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意见》中明确指出“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创新性思维、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5]这是当前我国对于学校德育衔接的纲领性指导思想,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学校德育衔接的引领作用和旨归。

学校德育衔接的价值诉求

1.学校德育衔接需要新的价值观引领

学者王鲁宁研究发现,在国内整体来看,学者对于学校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仍然需要不断深入,特别是在基础原理上。因为学者的研究较为集中地呈现在调查学校德育衔接的现状剖析上,以及坚持在实践中摸索的阶段。鉴于这样的研究趋向,学校德育衔接的研究更加凸显出对于基础理论研究的迫切,尤其需要在新时代要求下与时俱进,学校的德育目标应当赋予新的价值观内涵。

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有效的民族政策,争取和团结少数民族有识之士,组建革命武装和地方政权,这些革命政权具有鲜明的民族自治性质,因为在这些政权当中少数民族人民是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而且强调少数民族在革命政权机关中应当占绝对或主要的领导地位,如川边藏区的甘孜博巴政府就是多德任主席,达吉、孔撒、格达任副主席,均为藏族,这样,各族人民管理自己内政的权利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做法使正受苦难煎熬的各族人民看到了希望,点燃了各族人民的革命热情,赢得了广大少数民族同胞的拥护与支持,从而使播下的革命火种在广大民族地区逐步燃烧,为推进中国革命向前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德育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思想认知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政治立场教育、法律法规通识教育、美好品质的道德教育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这当中的每个要素的实施都必须考虑和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总之,顺应一定的发展规律,就要依据生理和心理的客观要求,针对学生学龄段的不同进行相应内容的德育教育,在制定德育目标时,能够酌情考虑到对于下一阶段的学龄期是否合理化、科学化。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学校德育衔接新内涵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历程

从“三个倡导”涵盖的各个层面来看,由大到小依次呈现为国家、社会和个人。揭示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直接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其丰富的内涵融会贯通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A:一般情况下,可能比较大众化的看法是,设备一定是有寿命的,但我认为设备一定没有寿命,有寿命意味着我们没有做好。如果有人说他的设备做得最好,那一定是在吹牛,因为设备永远做不到最好,只能说努力往更好的方向去做。至于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我认为就是天地盖纸盒设备,可以自豪地讲,在世界范围内,将天地盖纸盒设备做得最系统化的,只有中科。

第六步:安全警示。危险源辨识无潜在危险后,由当日安全员给练兵队员讲解当日训练动作安全要点,并对当日训练器材、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具备练兵条件后方可进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渗透着唯物辩证法中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两大基本特征。新中国建立之初便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制度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提供了政治和经济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再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的最新概括;直至今时,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习近平又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新要求。由此纵向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不断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规律的认识。

电力安全工器具在电力生产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其能够确保电力企业产电、供电的有序进行。但是在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过程中却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人的生命安全有着一定的威胁,经常会出现安全事故,电力企业要加强对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力度,采取有效的策略彻底的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每一个层面的阶段性发展都是整个价值观持续性和整体性的统一,体现了永恒发展的目标,是新时代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想,亦是从哲学的价值层面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理念的凝练表达.

通过比较各个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和农业补贴水平可以发现,目前中国农业补贴政策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中国农业补贴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是仍然处在较低的水平。补贴存在较强的片面性,主要集中在生产资料成本方面,而在教育、科技推广等方面的补贴则明显不足。(2)农业补贴政策在执行上成本较高。中国制定的农业补贴政策中间程度过多,增大中间环节的资金使用量,使得真正最后应用到农业生产者上的补贴费用较少。(3)在监督管理上存在明显不足,农业补贴的相关法律有待完善。国家要通过完善的监管单位和机制确保财政预算用之于民,防止资金的滥用和挪用,同时通过法律手段来保证农业补贴的稳定性以及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

肉羊高效养殖管理技术作为一种科学、高效、健康的饲养模式,其能促进肉羊的规模化养殖效益得到进一步的增加。养殖人员需要在结合肉羊种类和不同生理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分析个体对不同营养物的需求,采用青贮发酵技术进行饲料处理,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升采食量,提高肉羊对于秸秆饲料的消化效率。通过对本地玉米秸秆、花生秧、红薯藤蔓等丰富的秸秆资源进行加工以及再利用,能使秸秆中的蛋白含量、纤维含量以及木质含量等多方面均获得良好的优化效果,满足肉羊日常饲喂中所需要的各种营养需求[1]。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德育衔接的建议及旨归

8.加强水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养殖业,向渔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方式。整合有关项目和资金,重点支持养殖大户、家庭渔场、渔民合作社、渔业企业等发展壮大。积极探索完善水面流转经营机制,依法有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托管和入股等方式流转水面经营权,抓好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引导并规范渔民合作社运营,支持组建合作联社。鼓励渔民、渔民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加工流通企业合作对接,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赢”与“多赢”的发展格局。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德育衔接有以下几点思考并提出相应建议。

第一,德育的实现是长期地通过一定外在社会要求内化于己的教育活动,在政治意义上具有阶级性和社会历史性特征。如果想要把社会提出的外在条件融合为受教育者内在的精神品质,并非易事,更加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这需要一个科学化的循序渐进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足以说明德育教育是一个厚积薄发的历程,对德育达成的实效,不能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更不能武断地下定论。因此,对于学校实施分学龄段的持续教化过程是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才的科学选择。

本次调查采用调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展览会现场以航空企业主的企业随机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对调查调查问卷的结果统计分析,并对其中较有代表性的问卷进行追踪电话访谈,总结我国航空从业人员英语使用现状。本次共发放问卷45份,回收后剔除答案填写不完整及内容涉嫌虚假问卷,有效问卷共计38份,符合抽样调查最低样本量要求,保证了统计结果的代表性。经统计,本次调查对象的主要构成如表1所示。

阶段性与整体性相结合。这集中体现在德育实效性评价机制上,考虑到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阶段应当有相应的实效性要求。比如在幼儿园阶段,主要是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而不宜将知识教育作为重点。幼儿的良好习惯得到展现,礼貌用语等即实现了幼儿园学龄段的实效要求。

诸多学者分析目前学校德育衔接的现状:其中的矛盾具体向在学校德育衔接建构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首先在德育目标和内容上呈现出政治化倾向以及目标要求出现错位的矛盾。例如,对于小学阶段以共产主义教育为主,而大学时期则是合格公民的培育,显然违背了受教育者认知规律的科学性要求,并且这与受教育者的接受性亦没有充分结合,导致受教育者在认知过程中误解为德育教育就是政治教育;其次在德育路径上表现为形式化和简单重复。大、中、小、幼德育教育衔接中,采取的方法以课内课程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为主,在实际操作中缺少创新性。追溯原因在于教育工作者对德育衔接的认识不够深刻、意识较为淡薄,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并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例如,学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被动参与。另外,在德育实效性评价机制上表现为任务式工作水平与理想性的目标式工作水平之间矛盾突出,由于在德育目标、内容、路径上的各种矛盾凸显,部分流于形式的现象便不足为奇,德育评价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和完善的监督机制,学科化、应试化倾向严重,以考试衡量德育水平,更是背离了德育的初衷。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德育衔接的准则

具体性与普遍性相结合。在建构德育衔接的每一个环节里,就当前存在的诸多矛盾表现看,呈现出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特征。例如,尽管地域不同,以及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差异,在制定德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机制上做相应的调整,并开展有当地特色的德育教育方式,但德育目标的层次要求却必须是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具体体现。

在学龄段持续地实施德育教育,不但要遵循一定的德育方法规律,而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促成螺旋式上升,既不出现断层,又有序分步推进。就德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而言,在本质上就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然而生命的生理基础确实存在差异,因此,实施个性化德育教育是内在要求。由于各学段的学生年龄不同,认识水平和知识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别,并且从心理学上讲,承认个体的生理基础差异是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的客观基础,并且个体的心理因素亦各有不同之处,因而各学段制定德育目标尽管不同,但互为支撑,循序渐进。

合理性与科学性相结合。主要表现为建构德育衔接过程中的方法体系,注意运用灌输法与启发诱导法相结合,将道德教化的内容融入到必要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形式中,方法衔接表现为逐渐给予学生自由的思考空间,弱化被动的灌输,转向为积极主动的参与。此阶段集中体现在小学和初中时期,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未形成或固化,因此,主要由老师正确的、科学的引导尤为重要。

第三, 重视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在人的因素上,在这里虽然强调的是学校德育衔接的问题,但不容忽视的是,家庭生活中父母的启蒙教育也是幼儿园教育的前端。父母的举手投足以及言语间都映入幼儿的视野并伴随自觉或不自觉的模仿。心理学上讲“观察学习”“模仿学习”就是在这一的阶段,因此父母的德育教育亦应当在贯穿于工作上的职业教育中,不断深化成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学龄前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后,幼儿园教师以及身边的小伙伴亦是每一个幼儿的榜样来源。因此,每一个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包括讲礼貌用语,分享食物和玩具以及乐于助人等品质便是从家庭教育中开始,以便与其他小伙伴相处中合群,顺利升入小学,与教师、同学们都能够愉快的学习和相处。到了中学阶段,青少年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但对于正确的价值观认识上存在不足,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我表率作用,一言一行符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形象,青少年学习的“偶像”便在身边,教师的言行就是学生获得直接的最好的教育来源。因此有许多人回忆人生中对其影响比较大的人,给予父亲或母亲、教师这样的答案不在少数,这就是启蒙教育和榜样的力量。

此外,客观条件上,尽可能的营造出相亲相爱、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建设美丽怡人、富有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有益于每一个个体生命的身心健康成长,亦有利于和睦友善的人际关系,这样每一个自觉并遵循的个体汇集成的优雅文明的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可以说是外化于行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影响便是深远持久的。

第四,德育目标的构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国家教育部门非常重视德育教育及德育衔接,并颁发了一系列文件作为学校的德育教育的指示和引导。因此,学校的德育教育目标要呈现出层次化、多样化特点,但总目标必须相一致,这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德育教育总的纲领和指导,有了确定的方向,不论德育工作者还是父母甚至学生本人都有明确的信念,这为支持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和长足发展提供坚定地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德育衔接的哲学意义

在新时代下,由最初提倡德育教育开始,到九十年代初重视德育衔接问题,再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德育教育一体化过程,是认识规律的不断延伸,于哲学意义上是价值观的不断深化。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学校德育衔接的目标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随着国家对学校教育制度改革进程的加快,大、中、小、幼学校德育内容、方法存在诸多问题。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学校德育衔接过程中存在的认知定位偏差,起了很好的纲领性示范作用。

因为每次钱海燕教育批评当当的时候,周启明就会无理由无条件不自觉地站在钱海燕这边。他生怕她受一点点委屈,哪怕这样的委屈是儿子给的。

其次,德育的工作者主要是教师,教师主体对德育衔接目标的价值认同,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对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是遵循一定的价值目标的,一旦价值目标出现错误,在教师学习和传递的过程中就会发生误传,从而误导学生价值认知。再者,对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亦应当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上的有一定的正确判断,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外界的信息,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甄别和吸收。

再次,学校德育教育的衔接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目标转化为现实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家庭、学校、社会来达成,其中,学校德育教育尤为关键。单就时间而言,自三岁入幼儿园到二十三岁左右大学毕业,不但经历了人生初始阶段的重要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期,而且同时亦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人才的最佳时期。因此,学校德育教育不论在理论意义还是实践意义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德育衔接目标的走向便是培育“公共精神”。或者说,进一步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引领的是一种“公共精神”。对于公共精神的理解,一些学者从“主观到客观”的角度阐释为“社会成员对公共领域内的准则、规范等的主观认可与客观遵守,是公共领域内的一种关心公共事务、改善公共生活、建构公共秩序、塑造以民众利益和社会需求为依归的伦理规范、政治价值和社会制度的精神取向。”[7]可以说,不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的德育教育,根本的旨归都离不开人本身,包括人的生命,本质,尊严以及价值等方面。对于人的完善和未来发展,亟待能够更多地关注公共生活中的安全需要(战争、暴力恐怖与和平、稳定)、爱的需要(人道主义)等。学者袁祖社曾对“公共精神”有过深刻的认识:“当今中国教育没有赋予受教育者以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底线’,文化意义上的‘道德情怀’,心灵意义上的‘爱的能力’”[8]。应当说“公共精神”不仅蕴涵着个人公共生活的各个方面还囊括了人类群体的宏观发展理念。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来看,在工作中秉承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原则,敬业,谈吐礼貌、做事文明;为人、待人诚实守信,善良友善,爱幼尊老,能够遵守基本的社会公德。就社会层面而言,公共环境下,其社会品质呈现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精神内核,自由品质有助于消解当前德育衔接中出现的德育目标政治化倾向,突出创造性和层次性;其平等的社会品质,能够克服德育衔接中出现的“错位”“断层”现象和“形式化”弊端,因为出现德育衔接“错位”“断层”和形式化弊端的原因在于德育过程中人的物质性和精神性严重失衡,这就使得德育的实效性也流于形式主义,导致整个德育过程并没有稳固的衔接基础。从国家层次上讲,只有个人在敬业中创造财富,使得国家富强,个人的精神品质达到诚信和友善促使社会的公正、法治,以保障人在社会中的真正自由、平等,才能使国家最终走向民主、文明、和谐。

结语

这时,便能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合三为一的理念宗旨便是:“公共精神”。无论是德育,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衔接,其根本目的都是出于发展人、完善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胡守芬.教育学原理(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3]叶鑫.大中小学德育目标一体化的逻辑进路[J].思想教育研究,2017(2)58-62.

[4]王鲁宁.学校德育衔接方法的形成及发展过程的实质——关于大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解决方法的哲学思考[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0(1):84-88.

[5]王萌萌,郝多.习近平:认真谋划深入抓好各项改革试点 积极推广成功经验带动面上改革.[J/OL].新华社,2017-05-23.

[6]吴斌,赵晶.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N].人民日报,2013,05(22):7.

[7]陈付龙,陈富国.普通公共精神的现代建构:是否可能与如何可能[J].内蒙古社会科学版(汉文版),2007(7):126-130.

[8]袁祖社.“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08-114.

 
王云,刘亚平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