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大学生“人文底蕴”素养培养路径探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大学生人文底蕴素养培养的内涵

“人文”最早现于《周易》“贲”卦:“文明以止,人文也”。指修饰、修饰出美、美在其中。“底藴”见于《新唐书·魏徵传》:“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藴无所隐”。清黄宗羲《论茅鹿门批评八家书》载:“观荆川与鹿门论文书、底藴已和盘托出”。“底藴”主要是指内心蕴藏的才智、见识,显现润物细无声的卓越功能。“人文底蕴”意指对传统优秀文化中的文、史、哲、琴、棋、书、画等方面的理性、独特、深邃领悟,表现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为修身养性输送健康营养。具备“人文底蕴”素养的人,必有豁达心智、纯净情感、坚强意志。孔子提出“君子不器”,是说才华之人不像“器皿”,多才多艺、拥有扎实“人文底蕴”理论功底与动手能力。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9月正式公布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国家级研究成果——《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以下简称《框架》)。《框架》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三个维度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自身全面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从基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三个维度将“人文底蕴”素养定义为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技能等所形成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人文审美、人文情趣等,六大素养之间又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发挥不同的社会作用[1]。这是对高校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与深化、是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教育DNA”,标志我国高校素质教育方向从对知识技能的关注转移到对人文积淀、人文情怀、人文审美、人文情趣等的关注。

大学生人文底蕴素养培养的现状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掌握大学生“人文底蕴”素养培养现状,课题组成员对湖北科技学院(本科)、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专科)90后大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原始数据。调查问卷发放和有效回收200份,调查数据显示:关于“入党动机”:认为以谋求仕途为目的占调查学生总数的39.1%,认为有利就业占60.9%;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涉猎:大学期间四大名著一本都没有读过占78%、读过占20%,全部读完占2%;关于在校遵守“作息时间”:正常作息的占87%,没有正常作息的占13%;关于“安排时间与父母亲人沟通、交流”:每周最少有一次占81%、需要与父母亲人沟通和交流时才与他们联系的占19%;关于“选学专业动机”:想考公务员占13%、选择不考公务员占87%;关于“就业动机”:以赚钱为目的占58%、能为社会尽责占42%;数据表明:大学生“人文底蕴”素养培养现状不容乐观,进行素养培养迫在眉睫。

大学生人文底蕴素养培养的原因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分工日趋精细,如何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成为热议话题。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称学生核心素养为“21世纪技能”,“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称学生核心素养为“关键素养”,澳大利亚称学生核心素养为“综合能力”等;尽管不同国家或地区关于核心素养培养表述不同,但体现出对社会未来建设者应具什么素养的思考。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行动。《框架》指出: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重要举措,是适应素质教育改革趋势、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2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高校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重大的战略工程。这是从国家层面对高校素质教育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说明对大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及时必要。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各国之间相互联系和依赖逐渐加强。作为世界重要通用语言的英语,在国与国之间、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交流,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定领域和行业间的交流必然涉及较多的专业词汇,英语教学由通用英语(EGP)向专门用途英语(ESP)转变是必然趋势。自2007年鄂州职业大学在机械学院开设机械专业英语课程至今已有七年时间,现在该课程已经成为该院各专业每届必开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首先,从课程设置看“人文底蕴”素养培养的基础。目前,好多高校开设属于大学生“人文底蕴”素养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人文学科类必修课、国学类选修课等,从课程安排、课时分配、教师配备等没优先考虑,“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少一分窝囊废”似乎是人文学科类课程学习的原则[2]。虽然“中国学术振兴需要人文底蕴奠定”[3]、虽然“就业挫败不是败在学业成绩、败在人文精神上,是学生缺少对企业文化所需要品质的认同”[4]、 虽然企业或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大学生“人文底蕴”素养,但作为应聘敲门砖的依然是学历、各种等级证书等。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潮影响下,好多理工类高校在大学生人文积淀、人文情怀、人文审美、人文情趣等素养培养方面关注不多,如:没有大力倡导大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等国学名篇,而是过多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大学生修炼“人文底蕴”素养的基础值得探寻。

其次,从人文环境看“人文底蕴”素养培养的动力。《礼记·学记》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是对教育高度重视的写照,教育领域国家对教育捆绑,使人文教育功利化。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大众化发展,人文教育具有功利性选择,在培养大学生“人文底蕴”素养时,如果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意志品质、言行仪表、情感态度、价值判断等方面人文诉求的重视不够,通过“应试教育”过份强调考试分数高低,高收费令更多大学生更加在乎上大学费用高低时,“人文底蕴”素养培养或许变成口头表决、文件规定。社会环境中“大我”对“小我”捆绑,使人文关怀虚幻化。儒家思想千年沉淀,社会重视博大的“仁“、“爱”养成,成全“大我”。但在忠于“大我”同时过度压抑或人为摧残“小我”,最终必然失去“小我”,于是“小我”不具鲜活个性,“人”不再“为人”,而是扭曲或异化为潮流的“工具”,对“小我”的人文关怀变成了虚幻的假设,“小我”在时势大潮中,在权衡利害时、或在非理性取舍的漩涡中淹没。现实生活中功名对学术捆绑,使人文学科边缘化。一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另一边“百无一用是书生”。有既对“读书人”蔑视、又有官本位下希冀“读书人”通过金榜题名改变命运的渴求,两种极端对立的价值理念“和谐”共存于“小我”,面对亲朋、邻里等非理性心态,“小我”或变为权力或金钱奴隶,大学生中能独善其身、视功名如粪土、潜心专注“人文底蕴”素养培养者又有多少。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人文底蕴”素养培养的关系。大学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养成之所,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3];是“培养社会精英的摇篮”,“决定一个大学生存和发展的主要 (因素 )是大学自身的人文底蕴、学术气氛、教学及管理水平”[5]。“人文底蕴不仅关系到社会科学创新,对自然科学创新十分重要;如果说中国目前学术研究落后,那么原因之一是大学生人文底蕴素养欠缺”[6]。只有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兼备的人,才能让大学生成长为民族复兴的中坚[7]。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于“人文底蕴”素养培养工作极其重要,肩负对大学生“人文底蕴”素养培养的重大历史使命。

大学生人文底蕴素养培养的关系

首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人文底蕴”素养的关系。《框架》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总全局、总方向、全过程,是由众多素养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人文底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局部,是整体发展中的部分、是众多素养中不可或缺的素养,良好“人文底蕴”素养可以洗涤灵魂、提升素质、净化思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居主导地位、指导其他素养发展方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人文底蕴”素养又互为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前者决定着后者的发展速度、发展高度,后者影响前者的发展深度、发展广度;“人文底蕴”素养是促使大学生长久、积极、健康发展的原始精神动力、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原始的精神支撑。

本文研究的时态RDF模型是用时间标签来标记RDF数据三元组,且表示有效时间。以下就是时态RDF模型的基本定理。

大学生人文底蕴素养培养的路径

为了营造子女“人文底蕴”素养培养的家教氛围,从小就要关注子女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网载芬兰有个十来岁小彼得为家里做事觉得需要回报时提出: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送信件到邮局10芬尼、帮大人干活20芬尼……妈妈看到账单把钱给了,小孩却看到妈妈账单:彼得欠在我家十年吃喝0芬尼,十年穿衣0芬尼、十年护理0芬尼……小彼得看到自己欠账单后,才逐渐理解父母无私奉献的抚养与教育义务。其次要摆正教育方向、明确教育目的、选择适当方式、场合、心境、时机与子女进行心灵沟通,创建友善家庭气氛,展现良好夫妻关系,这样家庭教育模式才能让子女先成人后成才,这是子女素养培养不可复制的路径。如:有学校要求家长给军训时的孩子写信,平时不愿谈、羞于开口的都可写,不能以太忙为由不写。军营中学生暂时离开家庭、对家产生思念之情,此时家长的信进入学生内心、看信学生都落泪,收效明显。

(一)家庭营造“人文底蕴”素养培养的氛围

2017年3月12日中国青年网载:教育部长陈宝生指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思政课教师亲和力差的问题,高校希望培养的大学生成为什么人,首先要让老师成为什么人,教师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人文审美、人文情趣等素养直接影响学生心灵。教师将责任意识与价值理念完美结合,以平等态度尊重学生,对工作充满激情,以教师特有的亲和力对大学生进行渗透式教育,才能培养身心健康,快乐豁达,彬彬有礼,风趣幽默,举止文雅的合格建设者。首先,培养大学生“人文底蕴”素养成为教师职业的价值追求。教师是“人文底蕴”素养培养第一责任主体,教师理论水平、道德修养、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大学生。忽略对大学生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等方面关注,只专注“解惑”、只是“教书匠”,教师工作就成谋生手段,无法担当教书育人历史重任。其次,培养大学生“人文底蕴”素养成为教师使命的必然选择。《意见》指出:完善教师评聘考核机制、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选拔与考评教师时,人文知识储备、核心素养等有综合考评、对素养培养指标进行不定期、动态、量化考评,其结果与教师待遇、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挂钩,利用倒逼机制促教师完善自身修养;建立激励机制,提拔有创新意识的教师,创新大学生“人文底蕴”素养培养内容与方法。

《框架》指出:通过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三个方面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意见》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发挥师德楷模、名师大家、学术带头人示范引领作用,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两微一端”建设,强化实践育人,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健全机关、单位、团体接收大学生实训制度,健全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等。《框架》和《意见》等虽对大学生“人文底蕴”素养培养作顶层设计、对大学生“人文底蕴”素养培养提供制度保障,但采取什么路径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底蕴”素养培养、以完成素质教育历史使命,需在高校素质教育改革实践中继续研讨。

(二)教师创新“人文底蕴”素养培养的模式

中国式家庭教育出现一些怪象,对大学生“人文底蕴”素养培养不利。一是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再思考。独生子女家庭里,长辈对独生子女的关爱推到前所未见的非理性高度,对独生子女持续、不间断、过度的关爱,将影响独生子女的正常成长,造就“我是家庭绝对中心”错觉,于是众生不再平等,万物皆为我独有成为必然,过分溺爱成为对独生子女教育时无法摆脱的家庭教育氛围;二是家庭教育目的再思考。家长对自己子女寄托毕生希望,于是“胎教”、“早教”、“培优”、“短训”等社会现象此起彼伏,似乎只有考上重点、名牌大学后将来才有出息,让子女从小穷于应付、疲于奔命,却收效甚微,甚至令人反感。子女成长过程中应该关注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人文审美、人文情趣素养培养几乎成为空白。

第一,起诉主体制度。起诉主体制度是关于确定哪些人具有原告资格的制度,解决的是当发生侵害水资源公共利益的行为时,谁可以担任原告的问题。在水资源保护公益诉讼主体制度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包括:一是原告范围,即《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具体包括哪些主体;二是各主体的职责权限;三是各起诉主体行使起诉权的先后顺序。

(三)高校构建“人文底蕴”素养培养的环境

《意见》指出: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是大学生“人文底蕴”素养培养主阵地。高校只有将培养大学生“人文底蕴”素养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素质教育考核的标准,创建良好育人环境,激发大学生素养培养的热情,让大学生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变,从掌握“知识体系”向构建“能力体系、价值体系”转变,才能较好完成“人文底蕴”素养培养的历史重任。陈宝生部长指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针对性不强、思政课抬头率不高、人到心没到、课程内容不适应需要,存在“配方”陈旧、“工艺”粗糙、“包装”不时尚等问题。首先,大学生“人文底蕴”素养培养决非学校某个部门的专职,需要全校各个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方能奏效。如:学校素养培养职能部门花大量时间与精力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时,专业课老师为单纯追求“升学率”,向学生灌输多考1分就“干掉”多少竞争对手,这样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今天靠成绩可“干掉”同学,明天走上社会可以不择手段“干掉”他人。学生在学校到底学了什么、这种教育教给了学生什么等值得深思。哈佛大学为保障其通识课程教学任务得以实施,在课程申请审查制度、技术支持、资源支持、经费资助、学习要求等各环节,引导全校诸部门通力合作,全校师生积极参与[8];其次,高校改革人文教育模式,搭建大学生“人文底蕴”素养培养平台,学校在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评价等诸环节注重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积淀、人文情怀、人文审美、人文情趣等素养的培养,开辟鼓励大学生追求进步的绿色通道,提供顺畅的评优、评先、保研、优先推荐等政策支持,在大学生入党、保研、推荐诸环节优先考虑“人文底蕴”素养培养优秀的学生;课程设置上融入更多“人文底蕴”素养培养内容,教学过程融入人文积淀、人文情怀、人文审美、人文情趣等营养要素,有效构建素养培养的育人环境。如:剑桥大学在语言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法选择上采用语言与文化同时教授的方式,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和研究目的语国家文化,体现人文色彩[9]

3) 零件尺寸进行微调、更改,无需进行繁杂的模型转换,只需在CAD上更改后的二维轮廓图上采点生成程序段,反应迅速,方便准确。

(四)社会大环境下构建人文关怀的机制

北京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中的“人文奥运”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10],之后确定建设“人文北京”战略目标,推动古老城市朝现代化建设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开启我国人文城市建设、人文中国建设新篇章。但目前社会上出现些奇葩现象值得深思:货车半途坏了货物却遭哄抢;日本海啸时灾区秩序井然,我国在疯抢碘盐;节日过后景区垃圾成堆;老人跌倒没人敢伸出援手等,这些人都是从学生身份走向社会的。教育决定未来,学生走上社会后形成人格差异、走出不同人生道路,这些都是由诸多因素影响造成的。继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之后,中科院就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后30多年来1 000名高考状元的社会现状进行调研,据凤凰网2015年5月载:1 000名高考状元中居然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高考状元今天的现状引发深层次思考的是:我国高校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在社会大环境中如何对走出校园的大学生进行“人文底蕴”素养培养,是我们面临的大课题,构建社会对大学生人文关怀的机制是关键——建立社会多环节、多方向、多渠道、多领域的、社会性人文关怀机制,这是大学生“人文底蕴”素养培养的价值诉求、是培养大学生“人文底蕴”素养的应有之义、是增强大学生“人文底蕴”素养培养实效的重要路径,能满足大学生走上社会后生存时的本性需要和个性寻求发展。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大学生“人文底蕴”素养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素养培养的最终成果虽体现在大学生个体身上,但却非个人所能为,也不可能孤立存在,需要全社会各相关部门通力协调,通过载体呈现,从工作制度上规范、行为上约束。如: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是不可否认的现实,社会与高校联动、及时构建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让具备良好“人文底蕴”素养的优秀大学生尽快脱颖而出、走上满意工作岗位为社会尽责、较好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从而激励更多大学生自觉参与“人文底蕴”素养培养、弘扬人文精神。陈宝生部长指出:这种机制“是让大学生在内心修筑起一座‘承重墙’,将来大学生走向社会能够承重、能够经得起各种社会考验”。这种社会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的机制满足了大学生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原始诉求,大学生本性获得承认、尊重、释放、激励,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完美的人性、正能量的社会伦理意识,能对他人和社会产生更多、更大的正面影响,注入更多人文关怀,从而更好地对社会尽责,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2] 龙卫兵,吴蜀湘.从非专业素质缺失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方向[J].职业教育研究,2008,(1).

[3] 尹保云.人文底蕴与学术创新的关系[J].学术界,2008,(1):127~133.

[4] 梅义征.我的大学观[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25(1):67~68.

[5] 刘越,赵然.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塑[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34(3):73~77.

[6] 2017年QS全球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行榜中国高校名单[N].人民日报,2017-01-02.

[7] 陶成文.理工科院校应强化人文精神培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2):91~93.

[8] 刘巧玲,周淑琴,丁媛媛.职业生涯语境下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路径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13,(15):116~117.

[9] 陆益龙.“人文北京”:从理念到社会建设的实践[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5):67~74.

[10] 袁燕华.教育评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5):162~164.

 
李景春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