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红七军和红八军的几个史实考订

更新时间:2009-03-28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等率领广西警备第四、第五大队和广西教导总队在百色和龙州举行起义,宣布成立中国红军第七军、第八军,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支红军部队。在创立这支英雄部队的过程中,邓小平、张云逸等做了大量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但受当时环境条件等的限制,一些书籍资料的有关记载存在一些差错和遗漏,值得订正。

所有外用杀虫药最好在连续2~3天晴好天气下使用,天气突变时,禁止使用外用杀虫药;阴雨天,确需杀虫时可用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戊二醛为主要成分的外用杀虫药。

一、对李明瑞表弟梁祝南的“严办”是撤换而不是处决

1929年夏,为了与蒋介石抗衡,掌握广西军政大权的俞作柏和李明瑞邀请共产党人到广西进行合作。中央和广东省委派出邓小平、张云逸、叶季壮等一批共产党人进入广西部队和政府,以及左、右江农村工作。广西警备第四大队除一部分是俞、李在广州招募的广西籍进步青年外,大部分是两人回广西后收编的散兵游勇,成分复杂,纪律松懈。李明瑞知道张云逸在有“铁军”之称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当过师参谋长,所以请他来担任教导总队副总队长兼第四大队长。张云逸被委任为广西绥靖司令部教导大队兼广西警备第四大队长,利用职务便利,把共产党员派至各连队担任干部和学员,建立党的秘密组织,逐渐掌握了这两支部队,这为后来举行震惊中外的百色起义打下了基础。10月,俞作柏、李明瑞反蒋失败,邓小平和张云逸指挥广西警备第四大队从南宁向百色撤退,于12月11日广州起义周年纪念日,进行了百色起义。

在组织领导百色起义的过程中,任用共产党员替换旧军官需要时间,因此仍保留了个别旧军官。在撤退之前,张云逸等已对部队许多旧军官进行撤换,因梁祝南是李明瑞的表弟,所以未加处理。队伍进驻百色后,必须对这支军队进行整顿,以担当革命使命。根据部队党委会议的决议,队伍立即行动起来,实行官兵平等,建立士兵委员会,发扬民主,反对军阀制度,反对贪污,反对虐待士兵,继续清洗部队中的反革命分子。梁祝南改变不了旧军官的习气,常打骂士兵,克扣军饷,一些士兵对此敢怒不敢言。张云逸知道后,就亲自到三营,逐个找士兵了解情况,然后在全营士兵大会上批判梁祝南的军阀作风,并对他进行严肃处理。《百色市志》记载“将原广西警备第四大队第三营营长梁祝南实行处决” 百色市志编纂委员会编.百色市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660.。《张云逸传》也提到:“张云逸根据士兵的要求,严办了一贯克扣军饷、打骂士兵、为大家所痛恨的第三营营长梁祝南,并对揭发出来的其他有不法行为的旧军官做了处理,或教育改造,或调换岗位,或撤职,或礼送出境。” 温瑞茂主编.张云逸传[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28.邓小平、张云逸等亲自深入各部队,采取断然措施,“处决了反动营长梁祝南等两个反动军官” 区济文著.探索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437.。庾新顺在一些著述中也认为,“肃清了一批反动的旧军官和流氓兵痞分子,处决了反动营长梁祝南等两个反动军官” 庾新顺编著.广西革命战争史纪事(1919-1949)[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110.

李明瑞有北伐“虎将”之称,他担任广西省绥靖司令后,与时任广西省主席的表哥俞作柏团结一心,为了与蒋介石抗衡,请求中国共产党派干部到广西与之合作。李明瑞有一个表弟叫梁祝南,北伐时就是一名连长,而且有一定的战功。北伐中桂军攻占德安后,因系孤军深入,只好向箬溪撤退。撤退时,孙传芳部已从侧翼包抄桂军后方,占据了王家铺,桂军进退维谷,而且弹药缺乏,若冲不破敌人的包围,整个七军都有覆灭的危险。危急关头,李明瑞与俞作豫商议,决定无论如何艰险,都必须夺取王家铺高地,下令当时能掌握的队伍把剩余的子弹全部收集起来,每个士兵配足二百发。结果只得两个连的队伍,由李明瑞、俞作豫率领李仲陶、梁祝南两连向敌阵冲锋,把王家铺高地敌阵冲垮,全军终于转危为安。之后,全军士兵每人配足二百发子弹,再进夺德安,经过一昼夜的激战,孙传芳部又一次溃败,桂军取得了德安大战胜利 李志广,李佐超.革命英烈李仲陶[A].政协北流市委员会编.北流文史第27辑[C].2012:68.

对于梁祝南的处置,更多的是提“严办”。但无论是处决还是严办,都是依据时任红七军军长的张云逸的回忆。新中国成立后,张云逸在回忆录中称对梁祝南进行“严办”。他在1959年9月写的《百色起义与红七军的成立》中说,在南宁,他和李谦分任广西警备第四大队的大队长和副大队长后,立即开展发动士兵揭露克扣军饷、虐待士兵的反动罪行,“士兵群众一经发动,斗争异常坚决、勇敢,一致要求严厉惩办那些反动军官。我们当即严办了两个营长,只留下一个姓梁的营长(李明瑞的表弟)未动 广西军区政治部编.广西革命回忆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59:4;10.”。这应该是“严办”提法的来源,原意是指“严厉惩办”。10月队伍开到百色后,“在部队中公开宣传党的主张,严办了一向克扣军饷、打骂士兵、为大家所痛恨的梁营长(即先派到百色的第三营)” 广西军区政治部编.广西革命回忆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59:4;10.。1959—1960年张云逸到南宁疗养,在回忆广西革命斗争情况时说道:“第四大队有四个营,一个营调百色(调百色的原因,是那里很富裕,可以收到大批的鸦片烟税;同时我们准备在那里建立根据地,掩护党的秘密工作),营长是李明瑞的表弟梁××;一个营充当俞作豫的卫队,营长是共产党员符洛”,所以他直接领导的只有两个营 张云逸.回忆漫谈广西革命斗争情况[A].广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编.开国大将张云逸[C].2004:29;33.。对这两个营的旧军官,“根据党委的决定,大家立刻行动起来,在部队中公开宣传党的主张,严办了一向克扣军饷、打骂士兵,为大家所痛恨的梁营长(即先派百色的第三营)。” 张云逸.回忆漫谈广西革命斗争情况[A].广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编.开国大将张云逸[C].2004:29;33.

《秋收起义》电视剧第6集中,展现了毛泽东想以长沙为起点再向全省发展,找到陈烈和李隆光两个团的正规军的经过。中共湖南省委曾计划以李谦团作为长沙暴动的主力。1927年8月19日,省委在《关于湖南秋收暴动的原则决定》给中共中央的报告第二条,提出“长沙暴动以工农为主力,决调陈烈、李隆光两团做暴动的发火药”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地武装起义·湖南地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44.。后来得到中共中央来信,程潜因被蒋介石关押,其所属的由共产党员担任团长的这两个团被解散,计划落空。在程潜的资助和推荐下,李谦东渡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潜心研究军事,专攻战术,成绩优异。而程潜也曾赠钱支持李立三到北京读书。

从红七军走出来的将领袁任远、莫文骅,1945年1月在延安就广西苏维埃运动和红七军总结给中央的意见书中也说:“广西苏维埃与红军成立之初,曾执行了各种必要的政策,如肃反在部队里仅杀过一、二最反动而又违反军纪的军官,至于少数不愿参加革命的即行遣送,毫不勉强,这样争取了绝大多数部队的官兵。” 关于广西苏维埃运动与红军第七军总结的意见书[A].广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编.开国大将张云逸[C].2004:428-429.当时在广西警备第四大队第三营任战士的黄凯在回忆录中也说道:第三营和大队的其他营一样,“处理了一批经过教育仍不改悔的旧军官和兵痞流氓,或调换职务,或送教导队训练,或遣送出境” 黄凯:忆广西警备第四大队生活片段[A].广西革命斗争回忆录[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87.。从红七军的领导人,到基层士兵,都一致肯定红七军没有滥杀。

那么,张云逸所指的杀掉2个反动营长到底是谁呢?1945年1月,原红七军前委成员、右江特委书记、右江苏维埃政府主席雷经天在延安红七军干部座谈会的发言中详细说到:当时警备第四大队第二营没有执行解决反动的第三大队驻田州的武装部队,营长黄建华即被认为是国民党改组派分子,执行枪决。亭泗战斗失败后,三营副营长陈怪石开小差逃跑被捕,也被认为是改组派而遭处决。“这就是红七军的肃反工作,其实只是整顿军纪。还有一些改组派嫌疑分子(主要是俞作柏的亲信),如副官处的刘健、李治,参谋处的陈可福、陈可禄、梁某某等十余人仍留在部队工作,在红七军决定离开右江时被遣送离队,而陈可福、梁某某等一直随军到达广东连县,部队缩编并准许自由离队时始行卸职。从来没有大批的滥捕滥杀现象,因此争取了一部分旧军官及绝大部分士兵。这个肃反政策的执行是正确的。”这与陈豪人所说的“被撤换之军官(指带兵的)多安插以无实权之位置” 陈豪人.七军工作总报告[A].中共广西区委党史资料征委会《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编辑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361.一致。以上各人所述内容是一致的,可以相互佐证。不难看出,梁某某就是梁祝南。这些旧军官一时没有离开部队,是因为各方对他们都不能容,他们一时无路可走。

值得一提的是,不独李明瑞的表弟梁祝南,张云逸还将与自己有兄弟关系的张逸秋也撤职。一些资料称张逸秋是张云逸的胞弟,但据《张云逸年谱》,张逸秋“与张云逸同宗” 海南省档案馆编.张云逸年谱[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460.。张逸秋曾用名张一鸣,北伐战争时期就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广东从事地下工作,与张云逸一起到广西,百色起义时为红七军首任经理处处长、军部供给大队队长。部队北上江西,张逸秋转到广东继续从事地下工作,1932年被捕,1935年获释后回家养病。从1937年冬天开始,在广州、罗定等地从事抗日宣传工作,1940年再次被捕,同年10月保外就医,不久病逝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编审委员会编.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人物志[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5:394.

近年来,黑龙江省初步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精准扶贫体系框架,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百色起义不久,主力部队外出,1000多名土匪突袭百色,张逸秋组织处里人员参加了战斗。在平马的张云逸得到土匪袭击百色的消息后,立即调一营兵力赶到百色增援,将土匪击退。隆安亭泗战斗后,部队撤到东兰县武篆休整,这时指战员反映了张逸秋的缺点和错误。据红七军代前委书记陈豪人1931年3月9日给中央的《七军工作总报告》中说:“七军未注意到经理、军需、副官、参谋处各部分的组织,多用不负责的、对革命无认识的充当这些职务。隆安作战,后方经理处对子弹接济不及,当时有九连部队用尽不能应战。” 中共广西区委党史资料征委会《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编辑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368.张逸秋的错误,应与此有一定关联。另外红七军参谋长龚楚在回忆录中说:“经理处长张某(后因贪污撤职,改调叶季壮接充)。” 龚楚.我与红军[A].辽宁省党史学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21-32)[M].56.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社编的书籍里介绍更具体:“有一次,张逸秋在处理部分财物时有违规操作的情况,张云逸知道后立即给予他严厉的批评,并把他调离这个岗位,做了一般干部。” 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社编著.90年中人与事:红色纪念馆的诉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77.张云逸了解到张逸秋的问题后,回到军部立即召开会议,责成张逸秋做出深刻检讨,撤销了他的经理处长职务。张云逸对同志们说:“张逸秋有缺点错误,大家要坚决给予揭发、批评,否则,发展下去,就会给革命事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林青.回忆张云逸同志[A].广西革命斗争回忆录(2)[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155.为了这件事,他对堂弟进行多次教育,鼓励他“跌倒爬起来就是嘛!”改正了自己的错误,继续为党工作。

中共广西区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崇左市委员会编著的《英勇红八军》说:“桂军发现红八军弃城南撤的意图后,即集中火力争夺铁桥,严敏指挥第一纵队第三营阻击桂军,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但桂军依仗人多火力猛,一路继续正面攻击,一路则绕到右侧的芭蕉园进行侧击,使守卫铁桥部队腹背受敌,严敏不幸中弹牺牲。部队由第三营营长雷献廷继续指挥,直到深夜才撤出战斗,退向凭祥。” 中共广西区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崇左市委员会编著.英勇红八军[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4:136.也认为严敏是指挥第一纵队第三营阻击敌军。

对梁祝南、张逸秋的处理,反映了邓小平、张云逸在红七军时期任人唯贤与不徇私情、刚正不阿的崇高品格。红七军实行十分严格的纪律,对一些看似不大的问题,都严肃查处,而且处理措辞尤为严厉。除对梁祝南、张逸秋的处理外,涉及领导人的亲属包括雷经天的妻子、右江苏维埃政府妇女部部长杨金梅,她曾因财务管理不善,受到组织的严格审查和批评 百色学院纪委编.百色学院大学生廉洁教育知识读本[M].62.

二、李谦是李立三的堂弟及在“马日事变”中营救共产党员的贡献

李谦是红七军中受过很好军事教育的将领,是红七军7个前委之一和3个师长之一。他冲锋在前,是红七军英勇牺牲的最年轻将领,在短暂的一生中写下了灿烂辉煌的一页。

李谦原名李隆光,许多资料又写成李龙光,笔名李刚、李仲武,1909年出生于湖南醴陵一个普通店员家庭。很多史书和当事人说他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李立三之弟 谭一青著.军事家邓小平[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34.。就连他的战友和湖南老乡袁任远在回忆录中也说他是“李立三同志的弟弟” 袁任远.从百色到湘赣[A].《中共党史资料》编辑部.亲历重大历史事件实录(第一卷)[C].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0:259.,红七军出来的开国中将莫文骅则说他是“李立三同志的堂侄” 莫文骅.忆红七军师长李谦[J].黄埔,1997(4).。其实李谦是李立三的堂族弟,李立三原名李隆郅。李立三的父亲叫李昌圭,字镜蓉,以教私塾为业;而李谦的父亲则是县城一家杂食店的店员。百色起义纪念馆的专家曾亲往醴陵实地调查,确认两人为堂兄弟关系。

将一棵三角枫树的干先从D处横锯,再从横截面F点向上竖锯,然后又从横截面里口向下竖锯。1年后,上部的A段活得很好,并且伤口逐渐长愈,而下部B段(C线以上)却都死了。几个同样的实验,结果都一样。

李谦在红七军的贡献常为世人所提及,他因战功赫赫而被张云逸称为红七军中的“张飞”和自己的“有力助手”。但他在参加红七军之前,在“马日事变”中营救几十名党员骨干脱离虎口一事,则因他以前用李隆光之名而很少为人所知,连《湖南省志》关于他的条目中都没有提到 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第三十卷人物志[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1016.,其他史料更少提及。

李明灏曾派李隆光到汉口,向第六军的共产党代表林伯渠请求加入共产党。李隆光回来转告,党组织考虑到他在党外可以起更大的作用,劝他先不要入党 姚思奇编.李明灏将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83-184.。以上是李明灏在自己的历史概况中披露出的一大内情。人们大多知道李隆光在“马日事变”中为党做出的贡献,由于李隆光当时尚未改名李谦,又牺牲得过早,因此李谦的这一贡献就为后人疏忽了。

国家民政部资料则介绍说:“严敏率领的一个连镇守铁桥南头。铁桥头是两军争夺的焦点。敌军为抢占铁桥,切断红八军的南北交通,轮番冲击铁桥头,但均被严敏率领的连队击退。铁桥头久攻不下,敌人改由上游的双溪猛攻龙州,又被英勇顽强的工农赤卫队击退。后来……敌军突入东、北、西门,占领了左江革命委员会所在地,红八军转入巷战。为保存革命力量,俞作豫决定放弃龙州,于傍晚时分突围过桥,撤往龙州西南的凭祥。严敏又率部殿后,阻击敌人的追击。谁知狡猾的敌人从下游偷渡过河,直插桥南右侧,严敏在茫茫夜色中沉着应战,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最后在铁桥南头壮烈牺牲,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中华著名烈士第七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47-148.也持严敏指挥一个连并在掩护军部撤离时牺牲的观点。

1927年5月,十七师少将师长李明灏正在长沙招收新兵。21日晚,许克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已转任十七师第二团团长并随来招兵的李隆光向李明灏报告,有许多共产党员无处躲藏,请他设法保护。李明灏当机立断,吩咐李隆光让那些党员迅速到师部后面的房间躲避,女同志则直接到自己家里躲避,由妻子匡学媛照顾。当时避难的共产党员共有70多人。他和李隆光商量,让他们换上新兵服装,再挑选可靠的士兵与他们合在一起,谎称出城训练,每天送走20多人,分3天送出去。打扮成新兵的共产党员每人发一支步枪,夹在由李隆光负责挑选出来的30名老兵中间,老兵们只穿军服不拿枪,一起顺利地经过8个关卡,来到岳麓山西南面安全地界后,这些党员再脱下军装,连同枪支交给老兵们带回城里,第二天再护送第二批。这些安全脱险的共产党员后来成为秋收起义的骨干。而女党员则在第二天由李明灏的妻子扮成一个大官太太,坐在一顶高级轿子里,6名女共产党人装作女佣人,分扶在轿子两边,夹在部队中间。李隆光带一个班在前面开路,李明灏带一个班在后面压阵,装着陪太太去郊外游览的样子,大摇大摆出城。

1920年,11岁的李谦考入醴陵县立中学。1921年冬,也是从这里毕业的李立三从江西安源多次回到母校,向师生们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列主义,介绍安源路矿工人罢工情况,宣传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李谦从中受到马列主义的熏陶,与左权、张际春等组织社会问题研究社,常为《前进》周刊撰稿。1924年初,得知孙中山筹建大本营陆军讲武堂,15岁的李谦与左权、陈明仁等8人同往广州报考并被录取,后转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军校教导团排长。左权后来成为八路军副参谋长,而陈明仁则是国民党军的名将。

包裹式接头型式中,包裹搭接水平长度3 m,两侧包裹混凝土厚度0.52 m,在一期心墙上下游侧面设8 cm厚沥青砂浆过渡层,以改善竖直面新老混凝土接合面的性能。从高程4 046 m开始,每10 m高设一组两向测缝计和渗压计,以观测接头部位变形和渗漏情况。

在红七军中整顿部队,清洗反革命分子,邓小平和张云逸等坚持严格把关,避免了在其他根据地出现的肃反扩大化,对梁祝南等旧军官“严办”,只是作撤职驱逐处理,并不是处决。邓小平于1930年1月亲自向中央报告并参与讨论的《对广西红军工作布置的讨论》中说,起义的准备工作,“第一,是撤换了动摇靠不住的军官”,使所有军官都掌握在我们手中;“第二,解决许多反动派——枪决的只有营长一个,县长一人,其余无政治活动的则驱逐出境” 中共广西区委党史资料征委会《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编辑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177;159.。同月,红七军政治部主任陈豪人以前委名义向中央的报告中也提到,准备时的主要工作,第一条就是“肃清军中反动、动摇的军官,用各种方法撤换” 中共广西区委党史资料征委会《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编辑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177;159.

三、严敏指挥的龙州守桥部队是第一路游击队第三营

严敏是广东新会县人,1926年受中共广东区委的委派,到广西进行党、团活动,开展革命工作。他曾先后担任共青团南宁地委第一任书记,中共广西特委委员,左、右江特委委员,东兰县委书记,左江革命委员会委员兼左江地区第一路游击部队政治部主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党委委员等职。是南宁地区和左、右江地区青年运动、农民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也是右江地区党的创始人之一,并积极参加红七军、红八军的组建工作。1930年3月中旬,为了掩护红八军主力撤退,严敏和他率领的指战员一起,在扼守龙州铁桥南头的战斗中,一直坚持到最后一刻,终因弹药耗尽,壮烈牺牲,时年仅28岁。

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中记载:“父亲离开红八军后,第一纵队久攻靖西不下,在撤回龙州时,在铁桥与敌人激战,严敏等四百多名指战员壮烈牺牲。” 邓榕著.我的父亲邓小平[M],北京:三联书店,2013:235.提到严敏是与红八军一纵在参加龙州战斗中牺牲。

当User1发布一条消息m,m会发送到标注模块进行词性标注和语义分析得到m0,并存储在在线社交应用中。然后,User2向访问控制模块提交访问m的请求,访问控制模块对该请求进行评估,并评定经过词性标注的消息m0的敏感度。最后,根据User2亲密程度的不同运用相应的隐私规则得到新的消息m1,发送给User2。

而《军事家邓小平》则称:“俞作豫和军政治部主任何世昌、军参谋长宛旦平紧急调派留驻龙州城的军直属特务营和第二纵队大部及左江工农赤卫大队、邕宁农民赤卫军近二千人,分路阻击敌人的进攻。第二纵队队长宛旦平率部扼守北门至东门一线,严敏带领一个连坚守军部附近的一座铁桥。”“保卫龙州的战斗持续了一整天。由于敌众我寡,力量悬殊,弹药又缺乏,俞作豫下令撤出龙州。……红八军第一路游击队政治部主任严敏等人牺牲。” 谭一青著.军事家邓小平[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54.指出严敏的身份是红八军第一路游击队政治部主任,指挥的部队是一个连,但未提部队所属。

大学以教学为本,但目前对教师业绩的评价标准却重科研轻教学,对教学的激励机制远不如科研,导致教师在教学上不愿或不能投入应有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教学质量.

1925年2月,李谦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在攻城战斗中,参加“奋勇队”,争先爬梯攻城。7月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任连长、营长。蒋介石策划“中山舰事件”,强迫共产党员退出黄埔军校和第一军,他经周恩来推荐,被委任为第六军十九师营长。北伐中程潜率第六军及第一军第一师乘虚攻入南昌,因孤军深入被孙传芳主力围于城内,第一师师长王柏龄落荒而逃,李谦率部突出重围,与军部卫队内外夹击,拼死冲杀,将程潜救出险境,获得了“南昌救帅”的威名。因战功卓著,第六军进入南京后,1927年4月李谦升任十九师团长。

对焊接完成的焊缝,在试件温度冷却后对焊道的正面及背面进行检查,要求焊缝正面及背面不得出现深度>0.5mm并不超过30mm的咬边,不得出现未熔合、表面夹渣、气孔、裂纹、凹陷等缺陷。对于有缺陷的部位及时打磨干净,并严格按照焊接工艺指导书的规范进行修补,并重新进行自检。

严敏到底指挥哪支部队作战?是一个连还是一个营?当时在红八军第二纵队第二营做政治工作的开国少将吴西在回忆录中记述得很清楚。在龙州保卫战中,第二纵队司令宛旦平“亲自带领一个连扼守龙州铁桥桥头,拦住敌人的去路,保卫驻在河南面的军部”,“敌人几次反复争夺桥头,都被击退下去。严敏同志从左县率农民赤卫军一个营赶到,参加保卫桥头的战斗,也打得英勇顽强,使敌人无法前进一步。”战至下午,因敌众我寡,弹药缺乏,军部只好下令撤出龙州,“我们二纵队第一营掩护军部撤退。在扼守桥头保卫军部的争夺战中……宛旦平同志和第二连全连战士壮烈牺牲。严敏同志在坚守铁桥头时,也光荣牺牲了。” 吴西.回忆龙州起义和红八军建立前后[A].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历史编辑委员会编.广西革命斗争回忆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211.

时任红八军第一纵队参谋长兼第一营营长的袁也烈在回忆录中说:“这时,我军第一纵队正在靖西讨伐叛军。军部正率第二纵队在龙州城内及以南活动。……龙州被包围,由于敌众我寡,力量对比悬殊,造成战斗不利局面。这次战斗,我第二纵队和工农赤卫队掩护军部突围,苦战一天。第二纵队司令宛旦平同志和中共左江特委书记严敏同志均壮烈牺牲。正在围攻靖西的第一纵队,由于与龙州联系中断,星夜赶回龙州增援,但为时已晚.到达雷平时,龙州已陷敌手。” 袁也烈.龙州起义与俞作豫烈士[A].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历史编辑委员会编.广西革命斗争回忆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195.曾任省卫队队长、时任军直属队卫队队长的谢伯达在回忆录中说:“白沙铁桥头反复争夺,战斗异常激烈。严敏、陈鸿森率领部分红军战士和左县农民自卫军一个营(营长雷献廷)英勇战斗,多次击退了敌人的疯狂进攻,掩护部队撤退。最后由于敌人攻势太猛,严敏、陈鸿森及大部分战士壮烈牺牲。” 忆龙州起义[A].左右江革命根据地[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89:896.

而严敏带队伍来龙州投入战斗的情况及其经过也得到佐证。龙州起义后成立的崇善县革命委员会领导成员、共产党员谢鹤筹在回忆录中说:当年桂系军阀调一个师突袭龙州,在反动军队未到达前,崇善的地主武装就闻风而动,以多于县赤卫大队的兵力包围袭击县城,县赤卫大队和县革委会机关人员连夜从县城撤退,到山地圩时,被当地民团包围。“严敏同志从左县带领农民赤卫军一个营(第三营)路过这里,准备到龙州开会。这个营的成员多数是南宁郊区吴圩的农民,经过大革命斗争的锻炼,装备好,战斗力强”,严敏当机立断,命令营长雷献廷带队与敌人拼杀,将敌人击退,为战友们解围。“战斗结束后,严敏同志立即带领队伍前往龙州。” 谢鹤筹.崇善农民运动的片断忆[A].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历史编辑委员会编.广西革命斗争回忆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223-224.

“当然不是啦,傻孩子,文科考完了就要准备考武科啊!”张全辉在门口怪笑,“所以接下来的半年啊——是比以前严酷好几倍的武科训练,都做好准备吧!”

俞作豫到龙州时,从南宁所带的部队不过2000人左右,因此把扩大武装、发展革命力量放在重要位置。为了扩大基本队伍,对当时的土匪采取了剿抚兼施的办法,收编盘踞在养利、左县一带的土匪头子冯飞龙为第一路游击司令。此外还收编了另外几股土匪为第二、第三、第四路游击司令。1929年12月,邓小平带领何世昌、严敏等一批干部离开右江,到左江参与领导龙州起义。严敏和左江农运领导人何建南一起,加紧恢复整顿农会、工会等群众组织,建立了左江工人赤卫大队和农民赤卫军。1930年1月,严敏到驮卢对农军和地方绿林冯飞龙等进行团结教育、整编改造工作,组建第一路游击队司令部,司令冯飞龙,副司令莫峻峰,严敏任政治部主任。以莫峻峰、雷献廷从邕宁苏圩、吴圩带来的农民赤卫营100多人为基本队伍,在左县扩大部队兵员,编为第一路游击队独立第三营,营长为雷献廷。左县农民赤卫队编为独立第二营。冯飞龙原来掌握的各支队伍仍散驻各地,兵民一体,未及时进行整编工作 中共南宁地委党史办公室编.左江革命根据地史实(1926-1930)[M],1991:75.

严敏到任后,调了一部分农军战士充实、改造这支队伍。1930年2月1日,龙州起义胜利举行,严敏担任红八军党委委员、左江特委委员,不得不将更多精力放在龙州。3月中,左江形势日趋紧张。俞作豫、何世昌根据政委邓小平的指示精神,决定收缩兵力,向右江靠拢,命令第二纵队队长宛旦平率两个连从宁明赶回龙州,同时通知严敏回龙州开会,并率雷献廷营同上龙州。严敏立即从左县的驮卢率该营开往龙州,到土地圩时,适遇崇善县革命委员会几名成员和县赤卫大队被当地反动民团武装一千多人包围在那里。严敏即命令雷营迎击敌人,激战一个多小时,把敌人全部击退。后继续率部开往龙州。

综上所述,当时的情况是严敏带队伍赶到龙州时,正遇上桂军梁朝玑师兵分两路袭击龙州。因形势十分危急,军部命令第二纵队长宛旦平率部扼守北门至东门一线,严敏率第一路游击队第三营400余人扼守龙州铁桥南头。由于敌我力量过于悬殊,宛旦平指挥守卫北桥头的一个连的红军几乎全部牺牲。严敏率部孤军奋战,他带领战士英勇杀敌,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俞作豫决定放弃龙州,严敏率部坚守桥头阵地,掩护撤退,当红八军主力部队和机关党政人员基本撤出后,终因弹药耗尽,严敏壮烈牺牲,他所带领的第三营大部分战士也壮烈牺牲。其所率领的部队不是一个连而是一个营,但不是红八军第一纵队第三营,也不是第二纵队第三营,而是左江第一路游击队第三营。

 
韦英思
《广西地方志》 2018年第06期
《广西地方志》2018年第06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