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陕西善车峪金矿区Q195号矿脉地质特征及深部资源潜力分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0 前言

小秦岭地处秦岭巨型成矿带东部,是我国贵金属的主要产地之一,尤其是金矿产在国内占有举足轻重之地位。具不完全统据,区内已发现含金石英脉1200余条,其中陕西境内600余条(栾世伟等,1991),累计已探明工业储量400余吨。但经30余年的强力开发,其中浅部资源已近枯竭,对于深部矿产的探求迫在眉睫。

Q195号矿脉位于陕西小秦岭金矿田善车峪金矿区内,地处潼关县善车峪梯子沟,地表出露长度1350 m左右,总体产状为187°∠53°(陕西省地矿局第六地质队,2016a)。该构造带内石英脉透镜体长64~330 m,厚度变化于0.46~2.47 m,具星点状和浸染状多金属矿化,品位最高31.25×10-6,最低1.42×10-6,累计探明333类金资源量超过2500 kg(陕西省地矿局第六地质队,2016b)。通过对该矿脉地质、构造蚀变特征的研究,结合构造叠加晕及激电中梯异常的分析,对该矿脉深部进行评价。

1 区域地质背景

陕西小秦岭金矿田大地构造上位于华北地块南缘,豫西断隆之太华台拱之上,北为汾渭断陷,南邻金堆城台凹。其北以北山山前断裂与陕甘宁台坳相接,南侧以铁炉子—栾川断裂与秦岭造山带相分开(胡正国等,1994)。

地层区划属华北区豫西分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宇太华群深变质岩系,其北为第四系沉积物,南为中元古宙长城系高山河组浅变质沉积岩(图1),主要由石英岩、泥砂质板岩、白云岩等组成(陕西省区域地质志,1989)。高山河组以角度不整合超覆于太华群不同层位之上。太华群为主要赋矿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大月坪组、板石山组、洞沟组、三关庙组、秦仓沟组、桃峪组,总厚度大于10 000 m(文月贵等,2015)。岩性主要为斜长(角闪)片麻岩类、斜长角闪岩类、混合岩类等。其原岩主要有中(酸)基性火山岩、火山沉积岩、沉积岩等。

区域构造较为复杂,以近东西向褶皱和南、北两条区域性断裂构成其基本构造格架(白和,2003)。大月坪—金罗斑复式背斜横贯全区,呈近东西向展布,两翼不对称,北翼缓(倾角30°~40°)、南冀陡(倾角55°~85°),且局部倒转。由于多期次构造运动影响,使褶皱形态复杂化。区域断裂为山前太要断裂(F1)和山后巡马道断裂(F2),均为近东西向的复合断裂,具生成早、多期活动等特点。

小流域是面积一般在 5~30km2的封闭集水区,是基本的自然单元。小流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山、水、林、田、湖、沟、路、村组成,是流域所有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更重要的是,小流域作为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可以维持流域水循环过程,保障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完整性,为人类提供一定质与量的水资源用于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是流域生态最基础的单元。

  

图1 小秦岭金矿田区域地质简图(据胡正国等,1994)

 

1—第四系;2—长城系高山河组石英岩、泥砂质板岩、白云岩;3—太古宇太华群桃峪组黑云斜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4—太古宇太华群秦仓沟组混合岩化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5—太古宇太华群三关庙组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6—太古宇太华群洞沟组黑云斜长片麻岩夹较多的厚层含磁铁矿斜长角闪岩及磁铁石英岩透镜体;7—太古宇太华群板石山组混合岩化角闪斜长片麻岩夹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透镜体;8—太古宇太华群大月坪组条纹状、条痕状混合岩、混合岩化角闪斜长片麻岩;9—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岗 岩;10—晚元古代中粒二长花岗岩;11—中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12—花岗伟晶岩;13—断裂及编号;14—含金构造带及编号

  

图2 善车峪金矿区地质简图

 

1—太古宇太华群洞沟组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夹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2—太古宇太华群洞沟组黑云斜长片麻岩夹含磁铁矿斜长角闪岩;3—太古宇太华群洞沟组黑云斜长片麻岩;4—太古宇太华群洞沟组黑云斜长片麻岩夹含磁铁矿斜长角闪岩;5—太古宇太华群洞沟组黑云斜长片麻岩夹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及 斜长角闪岩;6—辉绿岩脉;7—花岗伟晶岩;8—构造带产状;9—含金构造带位置及编号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以酸性岩为主,多呈岩枝、岩基状产出,中基性岩、碱性岩次之,多为岩墙、岩脉状产出。花岗岩主要有晋宁期小河花岗岩和燕山期的华山、文峪和娘娘山花岗岩体。脉岩在区内广泛发育,主要有花岗伟晶岩、辉绿岩、辉绿玢岩、正长斑岩及煌斑岩等。与成矿有关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深部YD1370坑道内可见两组不同方向构造带:近东西向和北东向构造带。北东向构造带产状总体为130°∠45°(图5c、d),明显截切Q195早期南倾(向西侧伏)构造带(图5e、f),露头构造解析表明其具有明显左行运动的特征,构造面擦痕线理以低角度向南倾伏,指示该期脉体向北侧伏的特征。据两组构造带空间构造叠加关系表明近东西向构造带形成较早,北东向稍晚,但是通过断层面擦痕反演的应力场结果表明其具有基本相同的挤压环境(图5),可能表明Q195矿脉中两组不同方向的矿脉是在同一期成矿作用条件下不同成矿阶段形成的。

从接收序列编码起点开始,按长度mn对其划分并构造L×mn阶矩阵V,然后在选取的本原多项式p(x)下,将式(5)中H第r行hr转化为其二元矩阵形式令为第i行,1≤i≤m,当为该(mn,mk)线性分组码的校验向量时,矩阵V中每一行都对应该分组码一个码字,此时即属于V的对偶空间V⊥.实际传输中由于误码的存在,不一定成立,又m个彼此相互独立,因此我们先考虑的概率.当对任意i值,均以很大的概率成立时,则可以认为成立.

2.2 构造

矿区位于大月坪—金罗斑复式背斜南翼,地层总体向南倾斜,片麻理产状为190°~230°∠45°~65°,局部地段倾角较陡。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以近东西向、北东向为主且多为控矿断裂。规模较大且成矿较好的含矿构造带有Q140、Q185、Q3184、Q195等。

2.3 岩浆岩

在Q195号含金构造带上圈出了3个金矿体(表1),由西向东依次编号为①②③。

在产蛋鸡日粮中添加适量的松籽可以达到降低蛋鸡血脂和调控血清酶活的作用,间接提高健康水平。适量的松籽添加量还能直接通过调控免疫系统的相关指标,从而提高蛋鸡的免疫力。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控脉(矿)构造带及石英脉特征

从小说艺术角度而论,此段文字简劲直接,开篇不凡。截住既往,引逗“逃归”,点明事件的核心因素是“秦王遇之无礼”。太子丹以燕国人质的身份,居秦期间,秦王待之“无礼”至何程度,既往的遭遇,小说不予铺叙。令人滋生想象的是,在“求归”之时,秦王所设置的蛮横无理至不可逾越的条件:“乌白头、马生角”。对此极端之刁难,小说以“谬言”叱之。同时,秦王许归之后却又不甘心,设下一个欲置太子丹于死地的陷阱:“为机发之桥,欲陷丹。”由上述两端,实可逆推与想象居秦为质期间秦王对待太子丹是何等的“无礼”,以及太子丹所承受的欺凌与煎熬。

Q195号含金构造带总体产状为187°∠53°。石英脉产状与含金构造带产状基本一致,并受含金构造带控制。其形态、产状均与构造带一致,往往具有分枝复合、尖灭再现的特点。

3.2 矿体特征

矿区内岩浆岩主要为花岗伟晶岩脉和辉绿岩脉,其中花岗伟晶岩脉达数10条,规模大小不一,辉绿岩脉有4条,规模相对较小。根据其与构造带之间的穿插关系知花岗伟晶岩脉和辉绿岩脉均早于石英脉形成,且花岗伟晶岩脉较辉绿岩脉更早。

 

表1 Q195号矿脉矿体特征统计表

  

矿体编号规模长度/m厚度/m平均厚度/mAu平均品位/10-6斜深/m①5400.27~1.470.7111.38355②2140.28~0.80.439.49207③1640.32~0.800.546.7058

3.3 矿石特征

3.3.1 矿石物质成分

矿石的主要化学组分有:SiO2、Pb、Fe、S、Al2O3;次要化学组分有:Zn、Cu、K2O、MgO、Ag、Au等;微量元素有W、Mn等。

Q195号含金构造带地表出露长1350 m,出露最高标高1667 m,最低标高1427m,厚度变化为0.18~3.35 m,平均厚度2.40 m。该构造带由绢云(绿泥)石英片岩和石英脉组成,地表可见3个石英脉透镜体,石英脉透镜体长64~330 m,厚度变化为0.46~2.47 m,深部工程控制石英脉最长540 m,厚度变化在0.29~1.47 m之间,具有星点状和浸染状多金属矿化,金品位最高31.25×10-6,最低1.42×10-6

通过分带指数法计算出了Q195号矿脉的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Co -Mo-Mn-Sb-Ag-Au-Pb-Zn-Bi-As-Hg-Ba-Cu-Ni,由轴向分带序列可以看出尾晕元素出现在了矿体的前缘,而近矿晕却出现在了矿体的尾部,即出现了反分带现象(李惠等,2004,2008),根据“原生晕预测准则”得出深部极有可能存在盲矿体。

矿石中自然金粒度较小,肉眼很难看到,主要载金矿物是黄铁矿、方铅矿、石英、黄铜矿、闪锌矿等。

由于Q195号矿脉明显可见两组不同方向的构造带,且存在明显的构造叠加关系,推测容矿空间较好,具有多期构造—热液叠加特征,推测成矿潜力较大。据Q195南倾构造带内石英脉中黄铁矿化分布特征表明,该矿体主成矿结构面为张剪性,Q195号矿脉近东西向构造带内主要以北西西走向脉体为主,蚀变矿化较弱,而北东向构造带的矿化基本与石英脉的贯入同期,也反映了后期矿化作用较强,为主矿化期这一明显特征。所以,Q195矿脉主成矿期与北东走向构造作用密切相关,此外,该构造线与区域Q12、Q161、Q185等主力成矿矿脉近平行分布,类比Q195号矿脉,其深部资源潜力巨大。

矿石结构有10余种,主要为含矿溶液交代形成的交代结构;次为表生作用形成的次生交代结构及动力作用形成的动力结构。主要有半自(它)形粒状结构、交叉和网状结构、交代假象结构、残余结构、溶蚀结构、碎裂结构等。

矿石构造是动力作用、热液作用的共同产物,主要有浸染状构造、微脉状和网脉状构造、块状团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等(图3)。

3.3.3 金的赋存状态

金以自然金的形式出现,主要产于黄铁矿裂隙中,其次为石英、方铅矿中。

列车能量监控模型如图1所示[1]。图1中:ATP系统在D1位置触发了紧急制动,此时列车速度为v1;ATP系统认为在列车牵引失去作用之前,列车切除牵引的时间为(T2-T1)。ATP系统在D2位置时,牵引完全切除,此时列车速度为v2,列车的走行距离为(D2-D1);ATP系统在T2时,列车牵引完全切除,但列车还需要一个响应时间才能施加紧急制动,在这段时间内列车既没有牵引也没有制动,完全依赖于列车所处的上坡或者下坡情况运行;ATP系统在T3时,列车紧急制动完全施加,此时列车速度为v3,列车所在的位置为D3。

自然金分布于以黄铁矿为主的金属硫化物中。赋存状态有3种:裂隙金、粒间金、包体金。以裂隙金为主,含量比82.44%;其次为粒间金,含量比为14.07%;包体金最少,含量比只占3.49%。

4 构造蚀变特征

小秦岭金矿田构造控矿作用明显,此外,蚀变组合特征亦是寻找金矿的重要标志,通过对Q195号含金构造带成矿构造的空间分布、运动学特征、力学性质、活动期次及其相互组合叠加效应综合分析研究,结合成矿构造与成岩构造关系,以及蚀变分带的空间分布特征、蚀变与金矿化关系等的研究,对该构造带深部的成矿前景进行有力的论证[8]

我们看到大多数家庭经过一场场疾病走向阳光和健康,但也有的父母像轩轩的爸爸妈妈那样,在疾病面前自己先变成了弱者,总在心里向疾病求饶,替宝宝“负罪”,失去了一颗平常健康的心态,给宝宝的性格打上一些特殊的烙印:疾病是一个砝码,可以换来我想得到的一切,尤其是有需要就能满足的优越感。因此,我们常听见有的父母说:“宝宝刚刚大病一场,现在变得特别娇气,有点要求不满足,就哭得像个泪人儿似的。”有的父母则说:“生完病,宝宝的脾气特别大,不像以前那样乖,总想迫使大人让着他。”

4.1 构造特征

Q195号矿脉地表构造由片岩夹石英脉组成,石英脉厚约为40 cm,位于构造带底板(图4a),地表构造带边界面上可见两期擦痕线理,成矿期以逆冲为主要特征(图4c),解析擦痕线理表明具有挤压逆冲的力学特征。

矿区位于陕西省小秦岭金矿田善车峪金矿区梯子沟一带,出露地层为太华群洞沟组(Arthdg)。该地层细分为上下2个段6个岩性层,矿区内除上段第三岩性层(Arthdg2-3)未见外,其余均大面积出露(图2)。矿区地层岩性主要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含磁铁矿斜长角闪岩及经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各种混合岩。

据露头观测及构造带空间展布、组合、运动学特征、力学性质等综合分析,表明Q195号矿脉深部延伸情况较好,容矿空间一般出现在两组构造交汇部位且被石英脉充填,表明具有明显的深部成矿构造、容矿空间和热液活动,资源潜力巨大。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员工满意度评价中,物质维度的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本文将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物质维度的满意度评价指标定义为:薪酬制度(U21)、社会保障体系(U22)和薪酬激励方式(U23)三个方面。

3.3.2 矿石结构、构造

  

图3 Q195号矿脉YD1370中段金矿石构造特征

  

图4 Q195号构造带地质特征

  

图5 Q195号矿脉南倾构造带被南东构造带叠加特征

  

图6 Q195号矿脉矿化蚀变特征(a—PD1370,b—PD1350)

 

1—斜长角闪片麻岩;2—斜长角闪岩;3—伟晶岩;4—黄铜矿化;5—黄铁矿化;6—硅化;7—绢云母化;8—绿泥石化; 9—绿帘石化;10—构造带位置及编号;11—石英脉;12—逆断层;13—产状

  

图7 Q195矿脉PD1370(局部)构造蚀变矿化特征

 

1—黄铜矿化;2—黄铁矿化;3—硅化;4—绢云母化;5—绿泥石化;6—构造带位置及编号;7—石英脉;8—逆断层;9—产状

4.2 矿化蚀变

Q195号矿脉构造带主要由绿泥石石英片岩组成,通过PD1370、PD1350平硐细致观察,认为垂直于构造带方向蚀变矿化表现为:石英脉上可见黄铁矿化、黄铜矿化,向两侧为硅化、绢云母化,在过渡到围岩主要表现为绿泥石化和绿帘石化(图6)。在走向上蚀变矿化表现为:含矿部位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不含矿部位主要为绿泥石化、少量的绢云母化(图7)。

通过对比研究认为,该矿脉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为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而黄铁绢英岩化这一蚀变组合特征在Q195号矿脉走向、纵向及各采矿中段上均连续出现,表明深部热液蚀变活动依然强烈存在,同时表明Q195号矿脉深部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

5 地球化学特征

针对Q195号含金构造带,运用李惠教授提出的“构造叠加晕”方法,通过采取该构造带在地表、坑道和钻孔内的不同标高段的原生晕样品,根据脉体深部含矿性预测的5条叠加晕准则对该构造带深部矿体进行了预测(李惠等,2002)。

根据石英脉型金矿原生晕的特点分为矿体前缘晕、近矿晕和尾晕。前缘晕元素组合为Sb、Hg、As、Ba;近矿晕元素组合为Au、Ag、Cu、Pb、Zn;尾晕元素组合为Co、Ni、Mo、Bi、Mn。故本次选择测试分析Au、Ag、Ni、Co、Ba、Cu、Pb、Zn、Sb、Hg、As、Mo、Bi、Mn共14种元素(栾世伟等,1987)。

5.1 元素组合及其轴向分带特征

Q195号金矿床地球化学元素具有Au-Co-Hg-As、Ag-Sb-Pb-Ba 、Cu-Bi-Zn-Mo-Ni-Mn(图8)的组合特点,从尾晕元素Co、Ni、Mo、Bi、Mn与前缘元素Hg、Sb、As、Ba的相关性来看,Ag和Sb、Pb、Ba呈现正相关,Au和Co、Hg、As呈现正相关关系。

矿石的物质成分较为复杂,已知矿物达20余种,金属矿物以黄铁矿、方铅矿为主,黄铜矿、闪锌矿、自然金等次之;非金属矿物以石英为主,白云石、绢云母、方解石等次之;次生矿物以白铅矿、褐铁矿、蓝铜矿为主,铅矾、孔雀石、辉铜矿等次之。

  

图8 Q195号矿脉R型聚类分析图谱

5.2 原生晕异常特征

Q195号矿脉11号测线前缘Hg异常不连续,地表至1600 m为中带,在1160 m标高出现异常中、外带,As异常仅在1160 m标高出现外带,Sb异常在1160 m标高出现内带,Ba异常未见。近矿晕Au异常由地表至1600 m标高为内带,强度高,在1160 m标高为中带,Ag异常在地表至1600 m标高出现中带,在1160标高顶板出现外带,Cu、Zn异常地表未见,在1360~1160 m标高为外带,Pb异常未见。尾晕Co异常由地表至1600 m标高中带连续出现,Ni异常未见,Mo、Bi异常地表未见,在1360~1160 m标高外带连续出现,Mn异常地表未见,在1360~1160 m标高中带连续,且在1360 m标高出现内带,异常强度高(图9)。根据李惠教授提出的“前尾晕共存是构造叠加晕法在矿床深部寻找盲矿的重要标志”(李惠等,2008)之准则推断该矿体深部还有盲矿体存在。

6 矿脉激电中梯异常特征

采用激电中梯(短剖面)测量对Q195矿脉及外围的空间展布规律进行探测。

不许烧秸秆这一所谓环保政策,就是一个正面影响很小,却损害最大多数中低收入人群的政策。按照罗尔斯第二正义原则,如果一个社会不得不改变市场的初始分配,也只能向最低收入人群倾斜。而这种禁止农村居民烧秸秆,并强制执行的政策,显然是背道而驰。

区内岩(矿)石标本电性参数特征石英脉表现为高阻低极化特点;斜长角闪岩、花岗伟晶岩表现为中阻低极化特点,黑云斜长片麻岩、石英片岩、辉绿岩表现为低阻低极化;多金属矿化石英脉表现为低阻高极化特点(表2)。

根据潼关地区岩石电性特征并结合以往对岩石和含矿构造带(石英脉)所测定的电性参数的统计,确定以3.0%为视极化率(ηs)的异常下限并以此划分为高极化异常段。通过本次激电中梯观测可以看到,在与矿脉(或具黄铁矿化的辉绿岩脉、伟晶岩脉)对应的部位,能够形成较为明显的激电视极化率(ηs)高值异常,据此可以确定矿脉(或具黄铁矿化的辉绿岩脉、伟晶岩脉)分布位置。而视电阻率(ρs)在矿脉上总体呈现中低阻特征,除局部受地形以及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外,视电阻率的大小主要反映矿脉中含多金属硫化物多少也就是矿化的强弱,视电阻率愈低说明矿脉中含多金属硫化物相对愈多,矿化愈好;视电阻率相对愈高说明矿脉中含多金属硫化物相对愈少,矿化愈差。

布病性心内膜炎可经心脏超声或者经食道超声检查发现心瓣膜有赘生物,菌培养检出布菌和(或)标准试管凝集试验没滴度(SAT)阳性,结合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等综合诊断。

我无暇细想,按了下车铃,站起身拿下行李架上的书包和袋子,书包挂上左肩、左手提着袋子,然后往前走了一步,停下。

Q195(TQ3-2-2)号激电异常呈连续的分布状态,经查证是Q195号矿脉的具体体现;TQ3-2-3号激电异常极化值较高异常突出,值得关注,但由于第四系覆盖较厚,该异常有待进一步查证;TQ3-2-1和TQ3-2-4号异常处于测区剖面的边缘,异常形状不规则且不圈闭,异常不突出,推测是由Q195矿脉地表民采后向坡下倾倒的具硫化物矿化的构造片岩在坡底堆积引起的。

根据矿脉激电中梯异常特征,在Q195号矿脉西部及纵向延伸部位圈出一个重点找矿靶区(图10)。

算法3和ACE2.0采用了的方法计算Pk,v,也正是因为如上所述原因,使得算法3和ACE2.0的静态功耗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也较小.

  

图9 善车峪金矿区Q195号矿脉Ⅺ号测线单元素地球化学剖面图

 

表2 善车峪金矿区岩()石标本电性参数测定统计结果

  

序号岩石名称块数η/%ρ/Ω·m极小值极大值算术平均值极小值极大值几何平均值1花岗伟晶岩110.522.831.383143260628042辉绿岩91.063.631.65739358216023黑云斜长片麻岩460.874.901.881402179821714石英脉120.623.592.132793416300620805多金属矿化石英脉122.8247.2120.501537098815246石英片岩240.712.341.54124669419157斜长角闪岩21.992.112.05196370093709

 

据陕西省地矿局第六地质队,2016a。

  

图10 Q195脉体外围激电测量综合解释推断图

 

1—测点标注;2—测区已知矿脉;3—推断Ⅰ类脉体及编号;4—性质不明脉体及编号;5—地球化学测线位 置及编号;6—物探圈定找矿靶区

7 结论

Q195号矿脉是小秦岭金矿田内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床,其形态产出严格受构造活动尤其是断裂构造的控制。其明显包含有两组不同方向的构造带,且相互存在构造叠加关系,对容矿空间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构造解析其断层性质为挤压逆冲型,延伸较为稳定、矿化规模较大,构造带可见多期石英脉充填,表明该构造带经历了多期构造—热液叠加,存在多期成矿叠加作用,矿化较好:矿化由以黄铁矿为主的多金属硫化物组成,蚀变表现为以黄铁矿化为中心向外依次为强硅化、绢云母化次之并呈带状分布。

构造解析表明成矿期构造具右行逆冲特征,后期为正断层叠加,区域应力场为北西南东向挤压,强度大。详细的构造解析表明其矿体构造运动方向具有向西侧伏的特点,侧伏角中等,这与激电中梯在构造带西段显示出较高的极化值异常正好吻合;此外,地球化学构造叠加晕数据也表明其深部具有较好的成矿前景。

结合以上研究成果认为,Q195号矿脉深部和西段资源潜力较大,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参考文献

白和.2003.小秦岭Q8号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资源潜力分析[J].陕西地质,31(1):20-23.

胡正国,钱壮志,闫广民,等.1994.小秦岭拆离变质核杂岩构造与金矿[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李惠,王支农,上官义宁,等.2002.金矿床(体)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前、尾晕共存准则[J].地质找矿论丛,17(3):195-197.

李惠,张国义,高延龙,等.2008.小秦岭金矿集中区深部第二富集带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J].物探与化探,32(5):525-528.

李惠,张国义,王支农,等.2004.小秦岭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构造叠加晕模式[J].地质与勘探,40(4):51-54.

栾世伟,陈尚迪,曹殿春,等.1987.金矿床地质及找矿方法[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栾世伟,陈尚迪,曹殿春,等.1991.小秦岭地区深部金矿化特征及评价[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陕西省地矿局第六地质队.2016a.陕西小秦岭金矿田深部及外围金矿整装勘查区找矿预测与技术应用示范报告[R].

陕西省地矿局第六地质队.2016b.陕西省潼关县桐峪—麻峪金矿普查报告[R].

陕西省区域地质志[M].1989.北京:地质出版社.

文月贵,王和平,张欢欢,等.2015.小秦岭金矿田Q9325、Q141、Q127号矿脉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前景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1):158-164.

张欢欢,白和,王和平,等.2016.构造-蚀变-地球化学综合找矿预测方法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2(2):269-282.

 
刘晓龙,张晓斌,张欢欢,杨建鹏,肖志豪
《矿产勘查》 2018年第03期
《矿产勘查》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