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学校复兴的文化学思考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学校的发展现状与境遇

城镇化是自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农村人口持续向城镇集中的一种世界性现象。它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们以合作社模式进行养殖,抱团闯市场,这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在前期的投入和后期的销售我们都有话语权。我们将加大饲养数量,努力形成饲养、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不断增加收入实现共同致富。”第三管理区养殖户董四光介绍道。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1978-2016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9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7.4%,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1]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传统村落的过度开发,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越来越多的青壮年放弃了农业生产,进入城镇寻找就业机会,成为城镇的常住人口,越来越多的村落出现“空巢化”现象。传统意义上的村落在目前行政村中的占比已经不到2%。[2]随着农村居住点的撤并和人口的减少,乡村学校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乡村学校数量锐减,引发学界热议

据南方日报(2012-11-20)报道,2000-2010十年间“我国农村小学减少22.94万所,减少了52.1%;教学点减少11.1万个,减少了六成;农村初中减少1.06万所,减幅超过1/4。”平均每天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与此同时,十年间我国农村小学生减少了3153.49万人,减少了37.8%,农村初中生减少了1644万人,减少了26.97%。可见,城镇化对农村小学的冲击最大。

据中国教育报(2015-12-22)报道,我国义务教育城镇化率从2009年的51.04%快速攀升到2014年的72.55%,增长21.5个百分点。这又从另一侧面注解着乡村学校日渐消亡的情形状况。

正准备走进教室收作业的我,被一路狂奔来告状的学生撞了个满怀。我急匆匆地赶往现场,满脸是水的小齐看到我,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小马不知什么时候也乖乖地站在了我的身后,大概是知道这玩笑开大了。看着小马惊慌失措的样子,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心里盘算着该怎么抓住契机,利用集体的力量来教育这个捣蛋鬼。我安抚好小齐,让大家都进了教室。全班同学坐得整整齐齐的,像是在等待一场宣判大会。

从曲壳的测序、香味品评和理化检测[4]结果可以看出,曲壳的香味不足,具备较强的糖化和分解蛋白质能力,但曲壳中的糖化酶和蛋白酶主要来源于粮食种子自身而不是主要由微生物产生。我们对曲壳的分析结果:具备一定的糖化、发酵、分解功能,但缺乏菌源和香味成分,酿酒作用相较于火圈和断面较弱,所以现用曲的曲壳不宜过厚。

从笔者所在的山东省滨州市的情况来看,乡村学校消亡的现状也很令人担忧。滨州市作为山东省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全市城镇化率虽然较低,但近年来乡村学校消亡的速度却在明显加快。截至2016年底,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02%,较2010年提高9.2个百分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规模和数量由此受到了较大冲击。据滨州年鉴统计,2010年滨州市小学428所,2016年314所,减少114所,降率为26.6%;小学在校生人数由2010年的25.89万人减为2016年的24.81万人,减少1万人;全市初中由2010年147所减为2016年的138所,减少9所;在校生人数由12.96万人减为11.75万人,减少1.2万人。可见,滨州市的情况跟全国情况基本一致,乡村小学受城镇化的影响远大于初级中学。

更为令人不安的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的城镇化进程仍将持续。据上海社会科学院预测,在2030年之前,我国农村教育城镇化进程将持续推进。可以预见,我国乡村学校在城市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乡村学校的规模和数量将会持续减少,小规模办学将是农村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要求和趋势。

面对此情此景,近年来学术界也为此展开了乡村学校应该是“重建”还是“消亡”的争论。有人提出农村教育的未来出路在城镇,要走“初中进县城、小学进乡镇”的路子,其实质就是通过消灭农村教育来发展农村教育。还有的学者针对乡村学校步履维艰的事实,提出要在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基础上重建乡村学校,如撤点并校、校车接送、寄宿制、设置教学点等方式方法。不管是乡村学校的“存留”还是“消亡”,都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弊端。[3]

事实上,乡村学校的布局调整要“因地制宜”,依规依法进行。不论是“重建”还是“消亡”,都不能搞“一刀切”,而应遵循各地乡村人口增减的自然规律,遵照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需要和老百姓的意愿,制定相应的法规条例,及时、合理地调整乡村学校的布局,不能任由某些地方政府领导肆意妄为。对于规模较大、有稳定生源的乡村小学,必须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办好办强,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于规模较小、办学条件差、生源流失严重的乡村学校,也应找明原因,分析“留守”和“重建”的利弊,在方便百姓子女就近上学、强化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予以保留。实在没有“留守”意义的,可在征得老百姓同意的基础上,动员学生转至条件更好的乡镇中心校就读,并给予转校家庭一定资金上的补贴;对于那些已因各种原因被撤并,但现在群众又有教育需求,又有了生源的乡村学校,必须尽快予以恢复。

(二)“留守”学校生存环境恶化,前景堪忧

超限和不科学的城镇化以摧古拉朽之势摧毁着传统的村落,大量人口外流和空间荒废导致村落 “空心化”,发展主题缺失,村落文化衰萎。“留守”的乡村学校正在逐步失去赖以生存的根基和土壤,内在普遍缺乏乡土价值的认同和理想,开展的是一种很难与周围乡土生活相联系的抽象教育。由于大量受教人口的涌入,城镇教育也呈现着新的畸形发展。

1.城乡学校“双重伤害”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县域层面的城乡教育发展出现了“两极化”特征,即县城学校大型化和乡村学校小型化。一是县城学校大型化。由于城乡学校的巨大差距和城镇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学龄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城镇学校“人满为患”“大班额”甚至“超级大班额”现象愈演愈烈。据“中国教育新闻网”(2016-04-13)报道,驻马店上蔡县某初中平均班额达120人,最大的班级竟有160人;河南邓州市一所重点小学平均每班有133个孩子挤在一起上课。在这样的大课堂里,后排的孩子甚至要站着听讲,三四名学生共用一张课桌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生只能单肘支在桌上写字。这不仅违背了教学规律,也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同时,学校规模的扩大也给当地政府带来了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扩大城市用地的巨大压力,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更是不堪重负。

二是乡村学校小型化。由于学龄人口大幅下降和外流,乡村学校的办学规模在不断地被抽血、挤压,逐步变得小型化甚至空巢化。有些地方政府出于减少财政支出、方便教育管理等考虑,以超前布局规划、一步到位的方式,强行撤掉了一些本应保留的农村学校。“上学难、上学远、上学贵”成了农村教育的新问题。幸运被“留守”的学校由于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生源不足、教师资源结构性短缺等问题,教育教学管理步履维艰,不得不采取被长期搁置削减的复式教学。在地方政府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城区学校的“臃肿”与扩建,又不得不从农村选调优秀青年教师进城解决师资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对农村教育资源的索取。

面对大量农村学生涌入城镇,多数县市政府采取了新建、扩建学校的办法。然而,此举并没有真正遏制大班额现象,反而愈演愈烈。由大班额到扩建新学校,再由新扩学校到更多学生的涌入,当城镇学校不堪重负,出现巨型学校、超大班额时,也就难言教育质量。结果,农村学生多花钱得到的并不是真正的优质教育,城镇居民原先享有的正常教育也由优转劣,最终出现的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仍在持续推进。所以,如何应对“两极化”趋势的蔓延,保障城乡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下县域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如果把握不好,可能会对城乡学校发展造成“双重伤害”。

2.乡村教育生态危机丛生

1.乡村文化是乡村儿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从教育生态学角度看,城镇化进程的迅猛推进,使我国乡村学校赖以生存的生态基础发生了重大改变,旧的运行机制正在打破,新的运行机制尚未建立,乡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挑战。一是乡村学校生态环境碎片化。随着乡村的兼并消失,乡村儿童赖以生活、成长的生态环境因市场化发展和城市化取向变得支离破碎,难以成为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二是乡村学校生态逐渐功利化。随着进城打工潮的兴起,乡村中的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打工挣钱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新标准。乡村孩子“反学校”和消极怠学现象日趋严重;三是乡村学校生态结构紊乱化。教育生态结构包括教育主体、教育环境和教育内容。随着大量乡村精英离乡进城,学生流失,教师调离,乡村学校主体严重缺位;四是“千校一面”的标准化、同构性的恶性竞争、贴标签式的“特色学校”,以及乡村学校的价值取向、内容选择、课程设计及方法运用,也越来越脱离农村场域,成为“无根的存在”;五是思想上对农村教育的曲解与淡漠。许多人把农村教育发展方向定位在“城镇化”上,甚至有人提出“小学进镇”“初中进城”直至“消灭农村教育”的观点。论证逻辑有两条:一是市场选择逻辑。他们借用“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徙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流入地使移民改善生活条件的因素是拉力,而流出地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推力。既然城市学校好、农村学校差,那么“离村不离乡”“进乡(镇)不进城”的农村基础教育布局设计就没有前途。二是国际经验逻辑。他们认为,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是城市的繁荣与乡村的衰落相伴而生、此消彼长,既然城市化是发展趋势,那么农村教育的萧条与衰落就是不可逆转的。事实证明,这些思想认识是导致乡村学校衰败的根本原因。[4]

3.学校之根:村落文化“荒漠化”

商家回应:么么哒,谢谢思密达,对咱这么高的评价和支持,汤制的狮子头是根据(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更换的哦),淮扬菜讲究不时不食,也就是每种汤制的狮子头只售卖3个月哦。

社会学家费孝通指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而“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5]村落文化是目前中国农村最具特色的文化形式。乡土社会独有的乡土性孕育了浓厚的乡村文化,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乡土气息和精气神。然而,在城市文化的强劲侵蚀下,乡村儿童个体失去了更多与自然、土地接触的机会,乡村文化中的人伦道德、价值规范等逐渐淡化在现代文明中。乡村学校作为农村儿童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教育场所,必须成为乡村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由于乡村文化机构的稀缺和单一,乡村学校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更具有特别的功能和意义。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重拾、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的物质形态和其精神价值面临诸多挑战。表现在:一是在现代化、城镇化的浪潮中,乡村文化逐渐被城市文化吞噬,其价值和内涵甚至是遭到了扭曲和扼杀。城镇化的大拆大建,使记忆乡村文化的族谱、祠堂、古树、牌坊、石碑、村道等载体日渐消失,传承传统乡土文明的仪式、符号与公共活动在逐步消减。二是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使得“离农”“离乡”现象日益突出,乡村文化渐渐遭到人们的“集体性遗忘”。乡村学校大量撤并、教师调离、学生外流,无疑从根部切断了乡村文化传承的通道,使乡村文化生态链失去应有的活力而脆弱,走向荒漠化。三是家庭的教育功能日趋淡化。家庭是乡村文化传递的重要载体,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和熏陶力不可小觑。但是,城镇化使大量的学生离乡进城成为寄宿生,远离家庭和乡土,亲情教育被淡化、被边缘化甚至缺失,由此也难以培养出对乡村的朴素情感和归属感。四是“留守”的为数不多的乡村学校,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理念与评价标准,都有着强烈的“离农”取向。[6]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化、利益化的原则主导下,“无公德”意识开始侵袭村民,亲情淡化、孝道衰落、灰色势力崛起的现象日趋严重,更有甚者极度伸张个人利益却拒绝履行相关义务等,这都是对传统乡村价值伦理的破坏。正是在这种文明的断裂与价值伦理的弱化中,乡村文化逐步“荒漠化”。乡里人对于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也日渐淡薄,甚至渴望逃离。

二、乡村学校和乡村文化协同发展的战略意义

乡村是农民繁衍发展的生存空间,也是其语言文化、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共同意识形成和发展的人文环境。它几乎承载了乡村社会生活的所有内容,从生产到消费,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7]。可以说,乡村文化是乡村学校产生的根基和命脉。乡村文化是乡村学校教育内容的基础,乡村学校是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战斗堡垒。抛开乡村文化,无法理解乡村学校;抛开乡村学校,乡村文化也无以存在与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在此背景下,必须重新审视乡村学校和乡村文化协同发展的战略意义。

(一)乡村文化的育人价值

在现实生活概念中,“生态”一词往往起源于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一般认为,生物多样性越丰富,则生态系统越稳定,也就是越“生态”;但这种多样性并不是简单的数量庞大,而是相互关系选择性较多,并且各生物之间主要是一种依存与合作关系,而不是片面强调竞争与淘汰关系。教育生态学理论强调要把教育过程看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要看到系统内部各个因素、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联。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调一种动态平衡的观点,强调内部各个因素的协调。

1.建设一支真心“为农”、献身乡土的教师队伍

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培养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不仅为重建乡村学校指明了前进方面、注入了动力,还给广大乡村学校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

2.乡村文化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铸就核心价值观

2.坚持乡村学校的公益组织性质,加大财政投入,鼓励乡村文化传承

如果我们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和建构乡村文化,还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如乡村文化所倡导的爱国、爱乡、孝梯、和睦、勤劳、守信等价值观,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坚韧纽带;以家谱、家训、家规、家礼、宗族、家祭为主要内容的家教传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草根成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和源就直扎于乡村文化这块深厚的土壤中。如齐鲁文化中的正直、孝道、仁厚、气节,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基础。

从教育的角度看,乡村文化为学生提供熟悉的教育场景,提升教育成效。 受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所限,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很难深入、到位,学校所提供的教育素材与场景往往着眼于宏观,居高临下,与学生的距离较远,难以发生真正有效的教育。如果以学生熟悉的乡土为载体,结合邻里乡亲互帮互助、孝敬老人、诚信友善的故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就能够将这种熟悉感和认同感迁移到教育内容中,引起共鸣,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乡村文化有助于培养乡村学生独特的文化个性

人类文化是由无数特定的群体文化组成的社会大文化圈,每个特定的社会群体由于各自的存在形式不同,使得各自文化具有了特定的文化特质,从而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文化个性。各种文化特质中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行为习惯等,都具有格式塔效应,约束规定着每个个体的思想意识和言谈举止,并服从于群体的意志和要求,凝心聚力协作奋战,产生“1+1>2”的整体效果。

这样,传统理论的、传授的及教师主导的学习经历便变为实践的、发现的及自我主导的新方法,更为有效。在观察这一转变时,我们会看到一个重要的转变,即把学和教的程序倒转来:不先教本来想教的知识,而是提出问题并提供环境,让学生自己先发现知识,然后巩固它作为学习。

乡土大地不仅有着优美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还承载着先祖先贤的灵魂和精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方乡土就是乡村少年发展的根本性场域。正是乡村少年与乡土无所不在的沟通与互动,才能充分自由的获得乡村文化的陶冶,传承印记着祖先精神。

第三,企业法人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是经营管理土地等农村集体资产,其目的是为全体组织成员谋求经济利益,通过改组改造其组织治理结构,可以使其成为一类符合合作制企业特征的企业法人,以适应市场经济活动的需要。

当然,以地域性为基础的乡村文化不免具有狭隘性,必须吸取一切有益的文化成果,才能发展自己的本质力量。回归乡土培养学生的文化个性,并不是将乡村儿童局限在物化的乡村世界中,而是在乡土精神的底子上理解和包容现代城市文化和海外文明,实现乡村文化的持续发展。

(二)城镇化的“双刃”作用

客观地讲,城镇化使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城市,带动了城乡文化的密切交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还有效地促进了对现代社会治理理念的共同认知,为城乡并轨同治提供了重要前提。同时还应看到,城镇化也使当前乡村社会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19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发现了碳青霉烯酶,随后在大肠埃希菌中也发现了可以水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酶类,并且在针对耐药菌的研究中发现不同耐药基因及不同地域之间他们的流行与传播都具有差异性。

笔者以近期完成的某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为例,讨论该项目压覆矿产资源的评估。该项目用地范围为一不规则多边形,根据海南省国土资源厅提供的矿业权资料和现场调查验证,评估区建设项目用地范围与1个锆钛砂矿区范围发生重叠。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城镇化不论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还是对教育文化的发展都是把双刃剑。做好了,是黄金机遇;做不好,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一方面可以拉动内需,促进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城镇化发展会带动人流、物流、钱流、信息流、能源流的高速流动,涉及到人、业、钱、地、房五大要素。人的居住、生活、就学、就业都会创造巨大的经济需求,为扩大消费和投资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城镇化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转型,推动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业和商贸、餐饮、旅游等消费型服务业的升级与发展。但另一方面,我国的城镇化是在一个高度挤压和紧张的时空中进行的。尽管我们有安定的环境、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作保障,但在创造奇迹的同时,时空压缩下的“历时性矛盾和共时性承受”,也会催生出大量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问题、矛盾和风险。[8]近十几年来,墨西哥由于“过度城市化”,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墨西哥城,农业优势逐渐丧失,城市服务供给不足,带来了新的贫困、拥挤和污染。阵痛犹在,教训深刻。

城镇化对乡村学校和乡村文化的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乡村学校与村落是一体的,融入村落生活当中。“教师”的身份是多元的,共同致力于村落文化的传承。而当今迅猛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不断挤压着传统村落的生存空间,乡村文化也逐步被边缘化,甚或消失。随着生存根基的不断瓦解,乡村学校也变得风雨缥缈。“村校一体化”分崩离析,虽然城镇化给乡村学校带来了先进的城市教育观念、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硬件设施与教育资源配置也不断得到改善,但城镇化给乡村社会带来的严重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按照十九大的战略部署,今后的城镇化发展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三)乡村学校的重建境遇

1.乡村在我国将长期存在,乡村学校必须重建

一个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农村的城市化。但是,城镇化进程再快,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城镇化程度再高,世界上也很少有国家能够完全消灭农村。

从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城镇化似乎是一个不可抵挡的潮流。但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这就决定了农业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把农业放在首位。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小康社会的建成和社会的稳定。可以说,农村不仅不会消亡,而且还将会长期存在。有乡村就有乡村学校,乡村不可能消亡,乡村学校必须重建。

虽然城镇化加剧了我国农村社会的阶层分化,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因为教育质量问题而送孩子“离土”进城就读,“留守”学校的办学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小,但这是一个渐进过程,农村生源只可能“缓慢上移”,加之部分学校交通困难的现状,乡村学校不仅不可能消失,而且还将长期存在,数量甚至还会扩大。乡村小规模办学将是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力量。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学校必将迎来新的重建与发展。

2.“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学校复兴注入新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年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农业基础地位得到显著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得到显著改善,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关系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但由于欠账过多、基础薄弱,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意义更加突显、要求更加紧迫。”可以说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国当下必须完成的紧迫任务。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之举。这必将对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共同发展,推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振兴乡村学校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乡村文化也是“离农”学子的精神依归。相延数千年的民俗信仰培养了代代村民对于社区的认同感与归依感,造就了和谐稳定的心理环境。由此所形成的独立于城市之外的和谐、安静、善良、淳朴的永恒特性,永远是乡里人精神的本质依归,不会因地域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离农”学子进城后的学习压力、交往的困惑、竞争的激烈,以及城市对资源、生态的破坏,导致了自我精神的碎片化,乡土信仰恰是他们生存的一种寄托与依归。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引领。广袤的农村是传统文化的发生、繁衍、生息之地。城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致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基因在农村有逐渐流失的趋向。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对继承发扬优秀乡村文化、重振乡村学校雄风是很及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乡村学校和乡村文化的重建和复兴,指日可待,前途光明。

三、乡村学校复兴的路径选择

教育传承文化,文化构筑教育内容。乡村学校作为乡村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乡村的文化中心,是一个村庄的未来所在。留住了乡村学校,就留住了农村教育的根,留住了乡村文化的灵魂。但是,在当前复杂的社会背景下,要想让乡村学校重新成为乡村文化的传承者和引领者,成为乡村文化的灵魂,就必须让乡村学校融入到乡村大家庭之中,重新审视“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在充分考量乡村独特的地域特色与民风民俗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适合乡村学校发展的新路。

(一)转变教育决策机制,积极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

近十多年,我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力度之大、涉及面之广,历史上前所未有。不仅给城乡教育带来了“双重伤害”,也严重冲击了乡村的文化建设,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坚决制止那种盲目撤并行为,并明确要求:“已经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确有必要的,应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规划、按程序予以恢复。”此后,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要合理布局教学点。国家虽然三令五申,但撤点并校仍在持续。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与2014年相比,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少1.11万所。可见,地方行政化办学思维是何等的根深蒂固,也预示着乡村学校和乡村文化的复兴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不转变目前的教育决策和管理机制,很难遏制乡村学校快速消亡的势头。为此,必须做到:

1.建立公众参与的教育决策机制

国家多次强调,撤点并校要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可在具体落实中,老百姓的意见却很难纳入决策程序,还是由地方行政领导拍板。要避免盲目撤并校,必须建立开放、民主的教育决策机制,在撤与不撤,怎样撤,撤之后如何保障教育质量,减少家长后顾之忧方面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盲目撤并校才能真正被遏制,乡村学校布局才能得以优化。

2.严格执行问责机制

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对未履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职责的各级政府,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但有些地方政府通过撤点并校减少对乡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未能保障适龄学生就近入学。这显然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然而,却没有一个地方政府因此被问责。说明我们的问责机制存在问题。

我国乡村文化教育的复兴不仅要借鉴和参考他人的有效做法,也要借助媒介的影响力,扩大对乡村文化教育复兴的宣传,对乡村文化教育的现状予以关注和报道,营造乡村文化教育的氛围。乡村学校要承担起传承乡村文化的责任,通过互联网、校内广播、报刊杂志等,宣传报道优秀的乡村文化;通过引进民间艺人登台授课、技艺展演,以及开放校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等,加大与乡村社区的沟通和联系,主动融入乡村。另一方面,针对乡土特色组建研究型社团,开展乡土调查,以学生身体的亲在活动感知乡村文化的精神内涵。如很多乡村学校建立的乡土文学社、手工坊(剪纸、泥塑、印花布)、戏曲社、地名团等,为学生感知乡村文化存在、领悟乡土价值,寻找乡村文化的时代足迹,提供了正确的打开方式,很值得学习推广。

根据作业指导书确定的格子大小布水泥(2.1m×2.44m,即将路基横向分成15格,每格宽2.1m),每格1袋(50kg),摊铺平均厚0.3cm;用平地机将石灰摊铺,人工补撒均匀。

以往片面强调“以城市为中心”的“离农”教育,导致乡村知识精英大量涌向城市,造成乡村人才和文化资源匿乏,从根本上延缓了乡村社会的发展。在资源配置上过分集中于县城,乡村学校发展水平落后,导致乡村学校走向衰败。未来一段时间必须扎实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突出城乡教育不同特色,全面促进城乡教育和谐发展。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配备上,切实贯彻落实好国家“向农性”的教育资源配置政策,让城乡学生在获得教育质量服务方面有基本相同的机会。

(二)提升乡村学校地位作用的认识,加大其财政投入

1.提高对乡村文化价值的认识,认可乡村学校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使命

文化和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就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构成了教育的内容,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但在现代性面前,乡村文化往往被贴上封建、陈旧、落后的标签,乡村学校也被列为城镇化“革命”的对象。然而,乡村文化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是蕴育现代性的土壤。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尊重“乡土”原有的价值,也应该意识到乡村学校在乡土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乡村学校是乡村文化的着生点,是新旧乡村文化的交换器。它将各种乡村文化形态和学校文化相互观照、交流互促、共生合成,为一种有活力、有生气的新乡村文化着生提供了根基。另一方面,乡村学校还是乡村文化的守护者和整合者。在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乡村文化的低碳性、淳朴性和原创性,成为医治现代性文化痼疾的一剂良方。乡村学校通过校本课程、乡土课程和乡土教师的传承教学,守护着民族文化,平衡整合着各种村落文化形态的相互适应,滋润养育着每个乡村儿童,助推其健康成长。[9]

乡村文化具有认同价值。它凝结着乡土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的精神寄托,与人民群众具有天然的亲近性,在持续发生的文化传承和经验中不断叠加、累积,有助于增强乡土社会乃至全社会的文化认同。与此同时,还可以借助乡村文化引导人们形成牢固的政治认同,从而形成文化认同固基政治认同,政治认同促进文化认同的生动格局。积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力量。

乡村学校是乡村文化的维护者、建设者和滋润者,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层据点。中央和地方政府必须坚持其公益组织性质,共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升级基础设施,配备完善的教学设备,丰富教学资源,并赋予乡村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鼓励教师扎根农村,自主开发和实施一定比例的乡土教学活动。乡村学校也要履行文化传承责任,树立身份自信,主动与乡村形成建立广泛的文化对话,切实融入到村落生活当中,沟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充分发挥其在两种文化磨合和交融过程中的助推功能。教师自身也应该深入了解学校周边各个村落的深厚历史文化,增强使命感。并根据乡村儿童少年的成长经验和群体特征,整合乡土教育资源,设计与之相符的教学模式,培养对乡土忠诚的新型村民。[10]

(三)改革乡村学校,强化乡村文化传承机制

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记录着代代村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以及扎进泥土的思维方式和人生准则。它历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为乡村少年提供了一套安身立命的人生理想、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无论身处何方,个人因乡土信仰而产生的自律会始终存在。儿童少年通过乡土提供的生活、成长空间,获得与土地和先辈相连接的生命的激情与沉重,启示对人性和智慧的感悟,体验厚重的乡村文化价值,促进精神成长。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灵魂,教师对于乡村文化的情感可直接影响乡村少年对于乡村文化的认知。一位真心“为农”的教师,能够克服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阻隔,主动挖掘乡村文化中的教育资源,服务乡村学校。复兴乡村文化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急需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富于乡土情怀的教师队伍。但是,长期以来以升学率为主要考核内容的评价制度严重制约了学校现有教师对乡村文化的系统了解。师范教育体系由三级变为二级的改革,中等师范学校被完全撤销,中小学师资全部由高师院校培养,实际上截断了乡村学校师资的源头活水。而大量师范毕业生因乡村条件差、收入低不愿到乡村学校任教,致使乡村教师年龄老化,青黄不接。为建立一支富有乡土情怀的教师队伍,一方面加大乡村学校投入,改善条件提高待遇,留住教师扎根乡村。待遇低、条件差、前景渺茫,是吓退青年教师扎根乡村的重要原因,只有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吸引并留住教师扎根乡村。另一方面要改革现有的教育评价制度,搞好乡村教师的岗位培训与教育,强化动机提升素质,为传承创新乡村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2.加强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使乡村文化进课堂、进大脑

新课改以来,按照国家基础教育“三级课程体系”的规定要求,在国家课程基础上,各地各校都编制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对传承乡村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强制干预下,在城市教育理念的主导下,农村学校的乡村文化受冷落,校本课程被束之高阁。乡村少年虽然置身教育之中,却感受不到乡土价值的深层滋养,精神成长的根基在枯萎。所以,要重建乡村学校和乡村文化,必须进一步加强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使乡村文化进课堂、进大脑。

一是充实完善已有的乡土教材。教材既要充分生动的展现本土的自然景色与风土人情,培养孩子们对乡土的亲近之感;又要给孩子们以开放的视野,不过度美化本土的自然与人文,不回避当下乡村遭遇的问题与困境,引导孩子们积极应对乡村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需要,体现与乡土、与城市、与社会、与整个时代的积极互动。二是坚持显隐结合,把乡村文化引入学校、引入课堂。通过文化大讲堂、校舍建筑风格、主题雕塑特色、文化长廊建设等显性内容,启迪教化学生的智慧人生;通过校史、校训、管理制度、校风、学风等软环境中的隐性的乡土精神,熏陶滋润学生的心田。三是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之外,多给孩子们提供一些优秀的乡村文化阅读资源。如爱国爱家的人物传说、启动智慧的楹联谚语、孝敬老人、乐善好施的道德模范等。[11]

3.大力开展乡土调查,激发学生对乡土的亲近和热爱

1.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口服盐酸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每天3次,每次0.9 g;B组患者口服马来酸氟吡汀胶囊(德国AWD制药公司),每天3次,每次0.1 g。两组患者均接受8周治疗。

杜威认为,传统课程要避免与儿童的个人生活经验相分离,保持生活实际与课程之间的联系。美国历史教师带着学生走出课堂,感受乡土历史,让学生亲眼目睹古战场与工厂遗迹等,增强学生的历史真实感,潜移默化地营造乡村文化教育氛围,激发学生对乡土的亲近和热爱。

3.扎实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

四、结语

乡村学校和乡村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城镇化进城虽然打破了乡村学校对乡村文化的自然传承格局,但乡村学校永远不会退出传承、发展乡村文化的舞台。面对我国乡村学校在“离农”与“为农”文化选择上的困境,必须重新审视乡村学校的培养目标要求。乡村学校对未来乡村人的培养不能完全拘泥于乡村文化本身和当下的教育模式,必须加强教育教学的改革,促进乡村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6.

目前,500 kV断路器合闸电阻设计值约为1000~1500 。受制造工艺和热容量等因素限制,其投入时间普遍在8~12 ms。合闸电阻的投入不仅有助于增大暂态过程励磁回路阻抗,限制励磁涌流,也可增大系统阻尼,加快励磁涌流衰减。

[2] 陆娅楠.我国传统村落比例不到2%,将建立濒危警示制度[N].人民日报,2013-10-18(002).

[3] 杨卫安,邬志辉.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路向选择[J].社会科学战线,2015(10):239-246.

[4] 聂清德,董泽芳.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学校生态危[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5):8-12.

[5]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6.

NP问题有好多个,装箱问题是其中一个。设有体积分别为T1,T2,T3,……Tn的m种货品要装容量为c的箱子里。采用不同装箱方法所需的箱子数可能不同[1]。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用最少的箱子数将这m种货品装进去。装箱问题是NP问题,这是不容易得到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为了比较快速得到满意解,近似算法经常被使用。常见的算法[2]:NF(Next Fit)近似算法,BF(Best Fit)算法,BFD(Best Fit Deceasing)算法,FF(First Fit)近似算法,FFD(First Fit Decreasing)近似算法等。

[6] 代静亚,龙红霞.“后撤点并校时代”的乡村学校与乡村文化传承[J].教学与管理,2014(4):39-41.

[7] 陆益龙.农民中国—后乡土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95.

[8] 莫运佳,谢明明.乡村学校中乡村文化的遮蔽与敞开[J].教学与管理,2013(5):7-9.

[9] 龙宝新.村小“消失”现象的文化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6(6):12-16.

基岩钻孔施工采用150型回转式钻机成孔,采用φ73钻头,清水循环钻进。造孔完成后,以压力水冲洗孔内杂质,经验收合格后进入下一工序。灌浆可根据基岩灌浆深度采用分段自上而下灌浆法或采取全孔灌浆法。

[10] 王乐.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学校的使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6):26-32

[11] 刘铁芳.回归乡土的课程设计:乡村学校重建的课程策略[J].现代大学教育,2010(6):13-17.

 
李振峰
《基础教育》 2018年第02期
《基础教育》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