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改善贫困地区的教学与学习:“新学校”模式是备选方案吗?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改善农村贫困学校的教学与学习:新学校项目的设立

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哥伦比亚的新学校项目(Escuela Nueva),以改进学校教育质量为目标,建立了国际认可的教育模式,是发展中国家持续时间最久的自下而上的教育创新之一。新学校项目“以创新的教育模式改善低收入学校基础教育质量”,成为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orld Innovation Summit for Education, WISE)2009年的获奖项目。本文的第二作者也由于对此项目的突出贡献,2017年荣获教育最高奖金“一丹奖”。本文介绍新学校项目及其最新进展,探讨这一模式对农村地区学校、寄宿制学校和那些沿用传统讲台授课的学校,在普及基础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上的潜在价值,为教育决策者探索创新实践提供参考。亚太地区国家在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上正在寻求创新途径,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发展,提高学校效能,惠及边缘儿童群体[1]。本文提出的新学校模式在改善农村教育问题上正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法。虽然很多研究表明了该项目的显著成就,但我们仍然有必要对项目及其影响力进行详细考查,以便更加深入了解其中的经验与挑战,从而获得更为明确的启示。

新学校项目最初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农村教师项目的基础上,从单班学校(Unitary School)发展起来的。这一农村教师项目主要在全球推广单班学校模式,支持那些需要在一间教室同时为多个年级授课的教师。虽然与单班学校改善入学与基础教育状况的目标一致,但是新学校项目走出课堂,采用并推动了更加系统的方式,重塑了教师的角色及其教育实践。新学校项目强调教师作为支持和引导者,而不是讲授和传输者,推广以儿童主体的教学方式,促进积极的教学与学习。新项目在起始阶段就考虑到对国家政策的影响,并且设计了在技术、政策和财政上易于实施、易于复制的干预和实施策略[2]。当获得美洲开发银行支持成为教育部的政策时,又结合发展基础薄弱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整和修订,其中包括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的太平洋西岸地区。最终,这一项目在世界银行的支持下,作为国家战略在哥伦比亚全国推广。

教育创新经常由于政治和行政变故而受阻,然而新学校项目却在社会组织的支持和与机构的合作中得到发展,至今已经持续了四十多年。在此期间,新学校基金会(Fundación Escuela Nueva,FEN)的创设,以及公私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的建立在新学校项目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学校基金会是一个致力于提升教育质量,促使新学校模式适应新的群体和背景状况的社会组织。在公私伙伴关系方面,咖啡种植者联合会(Coffee Growers Federation)与高等教育基金会(Fundación para la Educación Superior)在新学校项目上建立了合作。在此背景下,项目不仅得以持续,并获得了新的发展。新学校项目得到多个国际组织的支持并与政府部门开展工作。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包括巴西、危地马拉、东帝汶、赞比亚、越南等16国已经采用了该项目。新学校项目惠及的儿童超过500万,尤其帮助那些在农村偏远地区和城市边缘地带的贫困儿童,以及其他处境不利的青少年群体,改善了教育的公平和质量问题 [3,4]

二、发展历史、模式特征与实施策略

(一)新学校项目的发展历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世纪60年代发起的单班学校项目源自国际教育部长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Ministries of Education)建议第52条。这条建议支持建立单班学校,即在1962年将单班学校作为一种为发展中国家最贫困地区提供完整小学教育的方式。单班学校的主要特征是:单个教师,自动升级系统,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进度的个性化学习体系,教师设计的用于同时带领几个小组的教学卡片,同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需求开展的教学方式。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单班学校项目的要求,位于哥伦比亚北桑坦德省(Norte de Santander)潘普洛纳(Pamplona)的农村教育高等研究所设立了以单班学校为教育形式的教师培训项目。第一所试点单班学校于1962年启动。几年之内,全省单班学校增加到150所。然而,当项目力图在国家层面展开的时候,一些制约因素逐渐凸显,主要问题包括教师培训、地区行政官员的参与、自动升级系统的应用、课程内容与儿童生活环境的关系、教师作为社区推动者的角色,以及对教师设计并制作教学材料的要求等方面。所有这些因素都制约了项目的可复制性,关乎项目的成败。另外,许多教师排斥单班学校项目,将这一在人口稀少地区合理安排师生的机制误解为淘汰农村地区教师的机制。针对这些制约的因素,项目发起者和团队成员对单班学校模式的干预方式进行了重新设计。1975年,该项目重组为新学校系统,成为国家教育部的项目。由此,这一项目超越了单个教师管理多个年级的初始内涵,开始了对教师实践的创新探索。

1982年以后,新学校项目在世界银行(贷款2192-CO)的资助下扩展到多个省份的几千所农村学校,1989年惠及全国17,948所学校800,000名学生,到20世纪90年代几乎覆盖了哥伦比亚所有的农村学校(约41,000所)。新学校项目被世界银行选为“世界上三个影响国家政策最成功的经验之一”。与此同时,在泛美基金会(Inter-American Foundation)的支持下,成立了新学校基金会,旨在把新学校扩展到城市地区。试点项目称作城市活力学校(Escuela Activa Urbana),以满足城市地区的教育需求为主要任务。试点项目取得了成功,至今一些城市的小学和中学还使用着当时新学校项目支持过的教学模式。遗憾的是,新学校项目的全面展开恰处于20世纪90年代提倡国家分权的时期,教育部将所有精力投向自身机构的重组,全国所属部门及其多个重要的举措在这十几年间受损,新学校项目也一直难以真正实施。许多受过新学校项目培训的教师被转走,而几乎未受过培训的新教师在很多农村学校任教[5]。因此,依托公私伙伴关系的合作,仅在咖啡种植者联合会支持的地区以及与高等教育基金会合作的省份,新学校模式才完好地存留下来。

2008年9月底的一天,有个客户开了一辆银灰色的凯迪拉克驶入厂区,正值下班时间,许多人都驻足观看,就连平素高傲的副总裁的女儿方勋梅也发出了一声赞叹:“哇,凯迪拉克!”程晓暗恋方勋梅由来已久,只因门户悬殊,他只有将自己的白日梦安放在姥姥家了。现在听到方勋梅对凯迪拉克如此景仰,程晓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在网络上把能让方勋梅发出惊叹的那辆凯迪拉克型号搜索了出来:它线条俊朗刚毅,身姿优雅华贵,颜色明丽诱人,是凯迪拉克3.6L运动型,报价68.86万元!

(二)新学校项目的模式特征

界定这一项目的核心是重新思考课堂以及教与学的过程,通过创新带动传统学校和学习方式的转型,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范式转向关注儿童,为农村贫困儿童提供适合的有质量的教育。创新的核心在于改善教与学的质量,因而需要更加关注教师培训,并且改变教师在课堂上的态度和行为,尤其要改变教师在传统师范学校受教时固化的思想观念。

根据项目规划,新学校旨在让学生:(1)积极学习,勤于反思;(2)掌握分析与应用的技能;(3)拥有自尊;(4)树立团结与合作的态度;(5)建立对公民及价值观的积极态度;(6)掌握课业知识。在教师层面让教师:(1)愿意承担引导者和促进者而非讲授者的新角色;(2)积极对待新的教学方法,农村地区的工作,以及行政官员与教学督导;(3)发挥作为社区领导者的积极作用;(4)对项目整体上满意;(5)能够管理主要的项目活动(如后文所述)。在行政机构层面确保:(1)教育行政作为职能部门的作用是提供方向和指导而不是控制;(2)改善行政官员与教师的工作关系;(3)提高项目的整体满意度;(4)提高确定培训需求和组织教师培训的行政能力。此外,在社区层面,旨在促进家长更多地参与学校的日常生活,共同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使学校成为凝聚社区的力量。

(三)新学校项目的实施策略

新学校项目系统设计背后的理念是,为了改善在学生发展的成果,必须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行政结构,同时改善学校与社区的协调机制。这一理念决定了项目的目标,并由此转化为四个组成部分:教师培训,课程开发,行政策略,以及社区联络。

1.教师培训与后续活动

3.乡村旅游的环境设计应该注重人情化。从游客自身的心理需求和生活需求来进行环境设计开发,根据不同游客的爱好来做不同的设计,设置可供游客进行选择的项目以及内容。

●引发互动和持久对话的新材料或学习指导。通过积极和参与式的学习,新学校模式促进:

工作坊注重实践,不以内容讲授为主,教师培训以引导和评价学习过程的方式来帮助教师成长。如前所述,积极教学法是培训的重要部分。教师运用积极的、参与式的教学法的能力,对于新学校模式的成功十分重要。

后续跟进的策略通过教师学习圈进行。老师们在培训之后,能够继续在一起讨论,交换经验,反思课堂实践,建构社会知识。深化培训的后续策略,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真正地聆听和反思,总结自己的有效做法,成为改变课堂的引领者。

至此,老砍头身份浮出水面,他是个隐匿于市井的刺客。他不是什么活儿都接的,只有最棘手的事,才会找上他。他接活儿,不跟对方见面,也不用书信。他去米店买米,对方有什么事,都写在米粒上,混在一麻袋米里面。老砍头把一袋米运回家,找出有字的米,看完了,就把它和其他米混在一块上锅煮,等煮成熟饭,就什么痕迹也找不着了。吃完米饭,他就对家人说要做生意去了,实则是杀人去了。

2.课程开发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视觉模拟评分的影响……………………… 王冉冉 张英俊马东星(3)338

课程开发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指导手册、学习角、教室图书馆以及学生会几个方面。

(一)民本化。“枫桥经验”是以人为本的经验,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枫桥经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0年发展历程表明,“枫桥经验”是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鲜活样本,其基本精神和基本做法,蕴涵的是古代民本思想的精髓[2]15,体现的是我们党“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本质。“枫桥经验”自诞生起,始终坚持“教育人、改造人、提高人”;新时期“枫桥经验”更是以稳定安民、发展富民为目标,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着力营造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学生指导材料用于辅助学习或开展小组学习,包括与课程目标相关的基本信息和实践活动。它将传统教科书、活动作业本和教师指导整合在一起,材料参照国家认可的课程大纲设计,每个单元都配有学习指导。几个单元组成一个学习模块,学习模块有助于适应不同学习节奏和学习方式的需求。材料的内容运用高级思维技能,将学习经验与家庭和社区联系起来。一方面在对话和互动中完善整体的知识建构,另一方面在同伴、小组以及各种活动中促进儿童个体的活动,从而促进积极、合作、以儿童为中心的学习。课程对地方的需求持开放的做法,一方面在国家课程大纲的基础上循序渐进,一方面支持教师在必要的情况下做出调整,以适应地区和地方的现实情况,鼓励教师根据当地的特点,积极地将材料的内容应用到社区生活之中。

教师的在职培训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活动。它包括三个不同阶段的实施策略。其中,首要的是创建示范学校。通过示范学校,审视新学校模式的做法。其二是形成教师培训课程。培训课程采用系列工作坊的方式来解读教学理论,剖析实践案例。教师培训手册依据的方法论需要与学生的学习指导材料一致。这样,教师可以在培训中获得切身经历,领悟在面对学生时需要使用的教学方法。其三是组建教师学习圈子或小型教师中心,鼓励教师分享面临的共同问题和解决的方案[6]

尽管新学校取得了成就,却历经十多年才成为教育部正式的项目。其间的活动包括:为儿童和教师设计学习材料,在地方和地区层面开展试点项目,确保产生量化的和实证的研究结果,创建和组织第一个国家项目团队,获得教育部官员与决策者的认可与支持,寻找政治和经费方面的支持等。这些前期活动促进了项目的完善和巩固,推动了国家和地方政治意愿的形成,在新学校发展为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战略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学生会是一个培养领导力、竞争力与合作能力的学生组织,也是新学校项目的一个创新部分。学生组织各种学生委员会,以和平的方式和学校公民的态度开展各种项目。学生会重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决策的能力,鼓励学生、教师和家长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各种活动之中。

除此以外,在对单班学校的自动升级重新界定后,升级系统变得更为灵活。学生通过自我监测机制,监督自己的出勤情况。教师通过进度控制工具,调整学生的学习进度。学生自主完成单元要求,取得老师的反馈之后进入新的模块的学习。基于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在这样的学习和升级方式里,显得尤为重要。

3.行政策略

在行政策略上,项目争取将行政流程,包括技术支持和督导工作纳入地区层面的工作中。在具体做法上,不同的国家依据教育部门的行政架构而有所不同。重点是要保证行政人员和督导发挥支持与建议的作用,避免直接控制。

4.社区联络

在社区联络上,主要组织教师、学生和家长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活动方案有多种,例如绘制学校环境地图、撰写家庭纪录、乡村自述、农事日历等。

当两个坐标系的X,Y和Z轴方向相同时,两个不同坐标系之间按照理想状态下零件的尺寸和零件间几何关系所决定的平移和旋转关系用公称转换矩阵Tn表示如下:

新学校模式强调的教师培训、课程开发、行政支持和社区联络这四个方面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形成系统,共同发挥作用。每个组成部分的内容和策略都促进:

●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课程;

2.6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学生为主体,积极、参与式与合作性的学习;

生物数学知识体系中的相关定理与概念较为抽象,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其中的知识点结构。设置知识结构图,则是在最大限度上展示知识细节,通过更为直观的表现形式引发学生的关注度与侧重点。诸如在生物数学教学中单侧极限与函数极限的概念,其知识点本身分布于各个章节,学生很难直接找到其中的知识规律。因此,需要借助更为直观的知识结构图呈现其中的细节部分,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升级更为灵活的时间安排和评估系统;

●更紧密的学校和社区关系;

●和平的观念和公民的参与;

●有效的、体验式的教师培训;

●教师的角色从基本事实的传输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

为教师和行政人员设计的培训与后续活动是一系列实践与体验式的工作坊。老师们可以从中学习如何把课程的要点运用到课堂和社区。此外,教师还学习如何使用新的教学材料和学生学习指南,以及如何规划使用学习角和教室图书馆。培训材料和培训过程的设计注重循序渐进,让参加培训的老师能够逐步达到学以致用的程度。培训是基于积极的、参与式的方法论,与老师以后在面对学生时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一致。教师还通过参观示范课堂和示范学校,直接观察新学校模式的运转和操作。通过亲眼见到产生的变化,转变自身对课堂教学实践的态度。

●在新的情境应用知识的能力;

●认知与思考的技能;

●自尊心的提升;

●和平、民主、合作和团结的态度与行为;

●团队小组协作,积极对话与互动;

●按自身进度的自主学习;

●男生和女生平等参与的机会;

●创新精神和领导技能的提升。

新学校模式的重点是培训。经过培训,教师要能够引导、促进、反馈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基本事实的传输者转变为知识建构过程的管理者。前面提到培训教师的方法论与他们教学生的方法一致。但是,由于教师在接受教育和形成教学技能的阶段没有接触过相关的课程,要得心应手地运用积极教学法相当不易。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改变教师的态度,改变在传统教师学院的教育中固化的思想观念和一直在讲台前讲课的教学方法。新学校模式的成功有赖于教师在复式教学环境中,掌握积极教学法的能力[7]。在城市的小学和中学里,这一教学法也同样重要。

三、影响力与适用性

新学校的研究结果反映了项目的影响力。而且,这一范例还表明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要注重质量,注重其适用性和可持续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和国内机构不同研究的证据都表明,在农村和城市的小学教育上,新学校明显提高了学生的课业成绩,培育了学生的自尊心,促进了和平地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的养成。

哥伦比亚教育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教育规划官员(Colombian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Colciencias)曾提出,在只有一位或两位老师教多个年级的农村地区,新学校的实施行之有效,辍学率降低了约7%。这也表明,在僵化的升级政策下,许多在农村和城市边缘的家庭和学生求学受阻。政府的教育官员指出,新学校项目中的学习指导材料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管理自己的功课,按适合自己的进度完成所有课程单元的学习。这是提高学校保留率,减少学生辍学的关键所在。在复式教学方面的继续教育培训,提升了教师专业能力,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状况。新学校项目还有效地把老师从常规讲授中解放出来,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提供了更多的反馈,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了更有效的指导,使教师真正承担起作为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角色。此外,新学校提高了社区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度。学习不仅涉及学生个人,也带动了社区的共同努力,提升了家长、老人、社区领导等不同利益相关方对教育问题的参与度。

(一)项目评估

在改善低收入学校的教学与学习上,新学校是具有良好成效,能够推广的解决方案吗?一项对新学校模式的评估于几年之后实施。研究考察了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和语言方面的认知能力表现,以及在自尊、创造力和公民行为方面的非认知表现。这一评估为新学校模式的进展状况提供了最有力的实证分析[8,9]

研究的结果显示,新学校学生的平均分高于传统学校。尽管二者分数的差异不是非常大,但新学校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和语言表现,五年级学生的语言表现都明显高于传统学校的学生。新学校学生在自尊和公民行为的社会性发展上也显著优于传统学校的学生。然而,在创造力和五年级学生的数学表现方面没有发现显著的差异。在影响教育状况的因素为标准状态时,这些结果成立。在控制社会和人口学特征的变量时,新学校的作用稍微减弱,不过依然有效。新学校的效果在数学、语言和公民行为上不受其它变量的影响,在自尊和创造力方面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此次评估考察还发现,人们对新学校的参与度明显高于传统学校。这些活动包括成人教育(35.6%与28.1%)、农业实践(35%与15.8%)、体育竞赛(54.6%与42.5%)、健康运动(82.9%与56.7%)、社区庆典(88.5%与83.3%) 由于样本中有大约一半的学校当时尚未组织学生会,因此该研究中没有涉及。等。McEwan在几年之后又加入了强度变量,选取不同的样本,采用更为精确的模型考察,也证实了这一结果[10]

为分析内陆不稳定对流系统的存在,对Ⅱ类海风锋090604过程进行江苏地区对流有效位能CAPE(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和水汽通量辐合分析。CAPE代表大气层结中潜在的对流不稳定能量,CAPE值越大,则强对流天气过程越不稳定,并且可释放的不稳定能量越大。CAPE分布与水汽通量散度分布(图略)显示,在苏南海岸地区,CAPE自内陆向沿岸增加,并与海风锋移向对应。在沿海还有水汽通量辐合中心,这些环境条件表明内陆有强对流系统存在,海风锋在苏南沿岸与内陆系统相遇,有利于触发强风与降水等对流过程。

还有一些来自国际机构的评估也支持了有关新学校模式的研究结果。世界银行(1989)曾将新学校项目列为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最优秀的三个具有全国规模的教育改革之一。联合国规划署的人类发展报告将新学校项目选为哥伦比亚的三个主要成就之一[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发现,与所有拉丁美洲的国家相比,哥伦比亚的农村学校在学业成绩上位居最好的水平[12]。的确,哥伦比亚低收入家庭农村学校的表现超过了城市学校(拉丁美洲地区仅此一例),突破了社会经济条件对学习的局限,而这正是由于新学校的影响。

一项全国评估的研究发现,在新学校基金会实施新学校模式两年后,学生的语言学习表现提高40%,数学提高69%(Universidad Nacional de Colombia, 2000-2002)。一项由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的研究显示[13],新学校的学生在和平交往与平等参与方面显著优于传统学校的学生,而且家长在家参与教育实践的可能性也逐渐有所提高。Pitt(2003)发现新学校有助于学生对自身责任与社会的认识[14]

许多国家评估的结果证实,在新学校模式得到恰当应用的情况下,新学校模式能够积极地影响学生的发展[15]。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5)开展的拉丁美洲研究还表明,新学校的教师学习网络,促进了教师合作分享,解决问题和态度的转变。学生小学毕业的语言成绩比没有采用新学校模式的同龄学生高13.9分,数学成绩高17.3分,在自尊方面提高18.5分。

在危地马拉,单班新学校(Escuelas Nuevas Unitarias,使用新学校模式)的学生比传统学校的学生在交流和反馈上更加积极,采用轮流的作法更频繁,也更多地领导学习的过程。其中,女生的表现比男生更加出色[16]

在尼加拉瓜、危地马拉和菲律宾的研究也表明,在农村地区实施的复式教学为女孩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益处。与男孩相比,女孩在学业完成率和领导力技能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提高[17]

越南采用了新学校基金会推动的参与和协作学习来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其中,整合了多个全球认可的做法,包括:(1)参与式和协作式学习;(2)自学入门指南;(3)学生会;(4)形成性评估;(5)与现实生活相关,整合社区并学以致用;(6)教师专业网络。这些要素的组合旨在激发教育变革和强化学习体验,培育学生21世纪需要具备的新的技能和能力。2017年的影响力评估研究发现,在非认知能力和认知能力方面,新学校模式比普通学校的三年级到五年级学生都明显取得了更好的结果。[18]

使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相关资料采用Ridit检验。

通过对这些相关研究和随机试验设计的研究进行考察,结果显示新学校促进了学生的学业成就、自尊以及社会性行为,有助于认知和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培养出了更优秀的学生。

(二)适用性

使用学习角和教室图书馆也是课程的组成部分。学习角为积极主动地开展不同主题的学习活动创设了空间。教室图书馆为学生以及整个社区提供支持,成为社区的信息中心。

式中:B、C、D为最大值为1的随机函数的绝对值;ki=(i/10),i=1, 2, 3, ……, 14;A按式(19)取值。

基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路径,顺应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的发展需要,加大对薄弱学校和乡村学校的扶持,促进教学与学习质量的改善十分必要[20]。《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5)》中提出,通过教育进行精准扶贫应该加强农村学校的能力建设。国家新近出台的关于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举措还提出,在学校合理布局的同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培养能够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的大班额,着力提升乡村教育的质量。西部地区人口相对稀少分散,这些年保留下来的小规模学校对于适应当地教育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东部地区也已经出台政策支持农村边远地区的学校建设。例如,福建省将继续保留在校生数小于100人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通过经费拨付、师资保障、装备配置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推动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从“小而差”向“小而优”转化。

政治承诺的履行以及有关部门的财政支持是实施新学校模式必须考虑的条件。新学校模式得以发展的秘诀与最初的项目基础有关。多年来,项目得到了中央和地方主管部门的行政支持。监测和评估的信息作为反馈机制用于项目实施的修正和完善。项目的推广逐步展开,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把知识建构与行动直接联系起来。示范模式在全国不同地区都发挥了良好的作用。项目团队由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者、规划者、行政人员以及农村教师构成。虽然核心团队随着项目规模的扩大转到领导岗位,但是一直保持在一起工作。国家协调员连续十多年负责这个项目,使得项目的实施在此期间进入最佳时期。教育督导承担起为教学方法提供指导的作用,使教室里的创新得到了官方的认可[19]

如果某些上述特征消失,即使新学校模式在当今已经被或多或少地实施,也一定无法产生那样明显的效果。

在国际层面,新学校基金会推动了政治意愿的支持,在国家层面开展能力建设,提高了可适用性。新学校基金会强调通过反思人们学习的方式,促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积极、合作和个体化的学习,保证教育的质量、相关性和效益。新学校模式的国际发展规划历经几个阶段,包括不同活动,涉及实施试点项目、本土化与文化调适、逐步展开以及设计配套蓝本等。配套的材料包括学习指导和教师手册样本,辅助在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层面实施项目。这些项目活动和内容经过修订,以适应国际不同背景的需求(包括农村多个年级、农村单一年级、城市背景,新的群体、非正规教育背景等情况)。

四、对中国农村学校的启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是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提高贫困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一直是教育发展的瓶颈。

2.1.2 增加农村养老保险金额。政府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在政府、企业、个人三方的共同作用下,出台政策,增加农村养老保险金额,尤其是针对空巢老人,让农村养老保险金成为空巢老人的主要经济来源[3]。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随着城市化转型和学龄人口的减少,农村地区的学校经历了教学点的撤除与学校的合并。在集中资源提升乡镇中心校的教学质量的同时,形成了城镇大班额和寄宿制学校。2011年全国农村中小学生总体寄宿率达到26.6%。随着相关政策的调整,自2009年以来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比例减少了40%[20],偏远地区小型学校增多,教学点的数量增加了16,484,2015年达到93,035个[21]。近期调研表明,乡村100人以内的学校总数为10.83万所,占乡村小学和教学点总数的56.06%,比较近几年的数据可见,农村地区的小规模学校长期存在[22]。在很多农村的小规模学校,为开齐所有的课程,包班制和复式教学成为教学的形式[23]。有些学校规定的课程开不齐全,素质教育在缺乏教学法模式的情况下无法真正开展。农村教师匮乏,教师面临胜任多学科教学与复式教学以及如何发挥小班教学优势的挑战。

国家规划部门和地方政府官员的作用对扩大新学校项目的规模十分重要。如上所述,通过成为国家项目,新学校得以在全国推广。然而由于国家分权的影响,新学校项目的执行不再是国家层面的工作任务,而是根据地方政府的情况在地方上执行,财政经费依赖于地方官员的决策。虽然在项目的发展过程中,当地私营机构的支持对于地方试点和实施不可或缺,但是要在国家层面大规模推广,这些机构的作用是有限的。尽管得到多个国际机构的支持,新学校模式在全国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还是良莠不齐。因此,取得公共部门的支持对于提升项目的覆盖率和质量至关重要。在越南等其它国家,新学校模式在公共部门的支持下正在全国各地发展起来。

国家政府和民间社会都在寻求制度创新,从国际社会的优秀实践案例中学习经验,提升教育的质量。在此背景下,新学校模式为农村贫困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照。在上述诸多特点中,有如下几方面的要素值得参考:

(1)教与学的创新:新学校模式有可能针对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小班、复式、多科教学的状况,以低成本的投入与改善过程应对这一发展需求,改善当地教育的支持与供给,应对乡村教师在数量、专业性和补充机制上面临的挑战。对于乡村儿童来说,还亟待在传统课堂内部对学习过程创新,包括学习内容与乡土文化、留守生活以及家庭生活的联系。新学校模式倡导的积极的学习方式恰恰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它强调在日常生活背景中学以致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团结、服务与创新。这些在大班额和寄宿制学校的教学与管理中也极为重要,对于提高各种学校的教育质量、相关性和有效性都至关重要。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徐晓君分析当前磷复肥市场走势。她指出,在传统化肥产能过剩、效益低迷的背景下,在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发展的总体形势下,发展高效环保的新型肥料成为化肥行业新的焦点,也成为企业利润增长的关键。随着氮磷钾化肥的大量使用,单位面积土壤上作物产量不断提升,但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养分却没有得到补给,且范围越来越广,氮、磷、钾是作物不可或缺的大量营养元素,但钙、镁、硫、铁、锌、硼、钢、钼等中微量元素作用也不可小视,营养均衡全面对作物优质高产非常重要。

(2)农村教师的发展:由于长期沿袭传统讲台授课的教学方式,中国农村教师在自身的教育经历中缺少转变教学方式和运用积极学习方式的体验。在UNESCO和UNICEF的报告中指出,要获得21世纪所需要的教育,新学校模式是应该效法的一种模式[4]。它基于坚实的教育理论进行改革,将传统教学模式下成长的教师从讲台前的授课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同时具备复式教学和多科教学的技能。这正是国家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教师支持计划对乡村教师培训的具体目标。新学校模式对教师培训的强调也许能够为改善教学实践、支持农村教师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探索有实证依据的可资借鉴的路径。

(3)适应多样的背景: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教育文化背景多样,贫困学校的教与学是发展的短板,也是当前教育精准扶贫战略着力化解的难题。在老少边穷地区,差异尤其明显。新学校模式在应对年龄、年级、性别和文化等多样性,改善低收入学校基础教育质量方面是公认的最佳教育实践之一。对新学校模式加以调整,采用已经证明具有成本效益的实施方式,有助于为农村地区多元的教育条件和需求提供适宜的解决方案。

(4)协同创新的机制:教育的创新往往需要系统变革,才能产生长期的效果。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需要通过全方位的角度和创新的路径,集社会合力,聚焦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新学校的框架强调系统的改变,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促进教师、学校、行政与社区的协同发展。新学校项目在从试点项目发展成为国家和国际层面的教育创新中,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方式,形成能够产生变化的机制,影响到教育系统的所有利益相关方以及教育的政策和改革。中国贫困地区小规模学校受到来自师资、生源、经费、家长、环境条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教育投入等不同方面的影响。虽然在某些教育方面已经有所改善,但是有待获得地方政府长期和稳定的支持,形成社会合力,通过系统的和创新的路径来改善教学和学习的整体状况。

在改进学习的质量上,新学校模式帮助学生发展创新能力,学习如何学习,引领学习过程,进行团队协作,鼓励平等参与,开展自我管理。互动的课程模块有助于学生开展对话和批判性思考,促进把所学应用于家庭和社区。从儿童出发的做法允许学生按照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逐步提高。学生可以在学习角使用当地的学习材料,并通过学生会及其它平等参与机制进行自我管理。这些做法对于改善教育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启发意义。

国家教育部已经提出了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未来明确需要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素养。这一育人目标与质量评价需要在教育的过程中采用更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发展学生问题解决与合作创新的能力,建设学生、家长、学校教师互动的学习共同体,带动本地社区的积极投入,使教师和学校系统能够迅速回应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儿童的需求[24]。而新学校模式能够为这些需要提供支持。当前农村贫困学校的教育面临着全方位的挑战,包括提高学生的兴趣动机与社会参与,提升教师的教学动机与职业发展,加强教师和教学督导的培养,建立教师研讨小组和学习平台,加强家长对学习成果和教学质量的认识,调动学校和地方政府官员的积极性,获得财政的保障和行政的支持,改进教育评价体系,加强社会对小而美的学校的认识等[25,26]

因此,在新学校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方面的阻碍与困难,尤其是在教师培训、政府支持以及建立本土化的系统创新模式方面。多科复式教学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由于学科头绪多,讲课时间少,教学任务重,因而备课时对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时间的分配和教学秩序的处理等,有更复杂的要求。许多正规师范生也未必能完全掌握这种技能,要求乡村教师短期内掌握更是相当的有难度。因此,需要组织从事教育科研、教育实践与教育政策制定的多方人员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采用适合本土教育教学发展的模式。

本文描述的新学校模式,也许能够为农村贫困学校面临的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有质量的学习带来机遇。

参考文献:

[1] UNESCO & UNICEF. Asia-Pacific End-of-Decade Notes on EFA Goal 6 [R]. Bangkok: UNESCO,2012.

[2] AERA. Q&A with Vicky Colbert, Lead the Change Series [R].2013,29.

[3] Colbert, V..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basic education in low income schools through an innovative educational model [R]. Retrieved from http://www.wise-qatar.org/escuela-nueva-colombia, 2015.

[4] Schiefelbein, E.. In search of the s chool of the XXI century [M].UNESCO-UNICEF,1993.

[5] Colbert, V.. Mejorar la calidad de la educación en es cuelas de escasos recursos. El caso de la Es cuela Nueva en Colom bia [J].Revista Colombiana de Educación.2006,51.

[6] Colbert, V..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for the rural poor:Escuela Nueva in Colombia. In de Moura, Claudio, C., & Verdisco, A.(Eds.). Making education work. Latin American ideas and Asian results [C].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Washington DC,2002.

[7] Mogollon, O., & Mogollon, M.. Active schools. Our Conviction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R]. Washington DC. FHI360,2011.[8] Rojas, C., & Castillo, Z.. Evaluación del Programa Escuela Nueva en Colombia [M]. Bogotá, Instituto SER de Investigación,1988.

[9] Psacharopoulos, G., Rojas, C., & Velez, E.. Achievement evaluation of Colombia's Escuela Nueva. Is multigrade the ans wer? [J].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1993,37 (3).

[10] McEwan, P. J.. The effectiveness of multigrade school in Colombi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1998,18 (6).

[11]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0 [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12] UNESCO. UNESCO's first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study on quality of education [R]. UNESCO,1998.

[13] Forero-Pineda, C., Escobar,D.R.,& Molina,D.. Escuela Nueva's impact on the peaceful s ocial interaction of children in Colombia.In Little A.W (Ed.) Education for all and multigrade teaching: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C]. London: Springer,2006.

[14] Pitt, J.. Civic education and citizenship in Escuela Nueva schools in Colombia [M].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2003.

[15] ICFES. Saber 5 and 9, 2009. Informe de resultados de la aplicac ió n a estudiantes de algunos modelos educativos [R]. ICFES, Bogota,2011.

[16] De Baessa,Y., Chesterfield,R., & Ramos, T.. Active learning and democratic behavior in Guatem alan rural primary schools [J].Compare, 2002,32.

[17] Juarez and Associates, Inc. The effects of active learning programs in multigrade schools on girls' persistence in and completion of primary school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Girls' Education Monitoring System [R]. USAID/EGAT/WID, 2003.

[18] Parandekar,S.D., Yamaguchi, F., Ragatz, A. B., Sedm ik, E. K., &Sawamoto, A.. Enhancing s chool quality in Vietnam through participative and collaborating learning.[M]// Vietnam Escuela Nueva Impact Evaluation Study [M]. Washington: The World Bank,2017.

[19] Colbert, V., Arboleda, J., & Chiappe, C.. The New School program:More and bett er primary education for children in Colombia. In Levin, H. and Lockheed, M. (Eds.). Effective school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World Bank,1991.

[20]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6/content_5095494.htm .

[21] 小学校数、教学点数及班数[EB/OL]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5/2015_qg/201610/t20161019_285589.html.

[22] 邬志辉.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7[EB/OL]. http://www.jyb.cn/zgjsb/201712/t20171228_915238.html .

[23]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5》显示,农村义务教育格局渐变——义务教育城镇化率5年升至72.55% [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1512/t20151221_225537.html .

[24] Khan, Q.. Addressing the diversity of students in rural areas:Primary schooling and the quality puzzle. [C]// Chinapah, V. &Wang, L. (Eds.) Strategies to Achieve Balanced Inclusiv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UNESCO International Res earch and Training Centre for Rural Education,2012.

[25] Chi, J., Liu, W., & B u, W.. Education, Media and Sexuality Health Services for Girls and Women: 20 Years Experience of China's Policy and Practice [M]. Path International and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2014.

[26] Ma, P. F..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he rural areas in west China. [C]// Zhang, T. D., & Zhang T.T.(Eds.) Access, quality and equity: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compulsory education provision. China Democracy and Legal System Publishing House,2015.

 
池瑾,VickyColbert,EduardoVelezBustillo
《基础教育》 2018年第02期
《基础教育》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