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构式“哪(里/儿)是……简直(是)……”的主观性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在现代汉语中,“哪里是A,简直是B”是一种运用“哪里”的否定用法并包含语气副词“简直”的表达式,其出现频率较高。与此表达式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张明莹的《说“简直”》[1]、丁险峰的《试论“简直+……”结构的句法、语义、语用》[2]、黄佩文的《句式“哪里是A,简直是B”》[3]、易正中的《反预期构式“哪里是A,而是B”》[4]、唐贤清的《构式“哪里是A,简直是B”的主观性分析》[5]等文章,这些研究为考察构式“哪里是A,简直是B”的主观性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以上研究均未能充分说明这一构式的主观性是从何而来的。所以,该文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讨论这一构式的主观性从何而来,并对构式的语义和语用进行深入探讨。

从操控布局来看,尼康D500完美继承了全画幅旗舰机型D5的结构,拥有众多的实体按键/拨盘,包括白平衡、图片质量、测光模式等众多功能都有其专用按键,只需配合前拨盘就可以进行相应设置,熟练后可进行盲操。对于注重连拍性能的机型来说,连拍模式转盘是必不可少的,在D500上自然没有缺失。在机身背部,能够将激活对焦功能和快门释放区分开,对于体育题材摄影师十分重要的AF-On键以及方便移动对焦点的摇杆也都在最容易接触到的位置上。

Goldberg认为:“构式就是约定俗成的形式和意义的配对体,任何形义配对的语言单位,只要其意义是无法从其先前构成成分推知,就是一个构式。”[6]“哪里是A,简直是B”的表达式内部共分6个语块,即“哪里+是+A,简直+是+B”。根据《现代汉语八百词(修订版)》的解释,疑问代词“哪里”的基本语义为“问处所”,副词“简直”的基本语义为“强调完全如此或差不多如此,含夸张语气”,两个动词“是”的基本语义均为“主要起肯定和联系的作用,并可以表示多种关系”。可见,通过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并不能直接推导出该结构的整体意义,而其所表达的强烈主观含义的语义也不能从其他已有的构式推导出来。所以,根据构式语法的定义可知,“哪里是A,简直是B”是一个典型的构式。如:扯着胳膊,从窗口递行李。哪里是上火车呀,简直是逃命[7]。该句符合“哪里是A,简直是B”结构的基本特征,用“哪里是A”对说话者所说内容进行否定,同时表达了一种否定的主观态度,提供了构式主观含义的前提,再用“简直是B”对“哪里是A”所陈述的某种行为或状态的合宜性与真实性进行评议,从而进一步推动构式的主观含义。“上火车”本该是有条不紊的,但实际却出现了与之相反甚至类似“逃命”的状况,表达了说话人对这种状态的主观评价。

沈家煌指出:“‘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而‘主观化’则是指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8]构式“哪里是A,简直是B”其意义本就在于主观评价,即说话人根据自己对客观现实的感受和判断作出的主观评价,而非根据事物本身的客观属性所作出的客观描述。构式“哪里是A,简直是B”是一种典型的反预期句子构式。构式语法理论认为,无论是预期信息还是反预期信息,都可以借助特定的语法手段来表达。在汉语的句子结构中,反预期句子结构以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和表达功能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对此构式与其主观性的分析作为反预期句子结构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依据Goldberg对于“构式”的界定,将构式“哪(里/儿)是…简直(是)…”分为前式“哪(里/儿)是…”和后式“简直(是)…”两部分,下文将从这两部分对构式“哪(里/儿)是…简直(是)…”的主观性进行深入分析。

一、前式“哪里”的主观含义

反预期构式“哪里是A,简直是B”是现代汉语中尤其口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固定构式。构式中的“哪里”经常说成“哪(儿)”,“哪里是A”也有时被说成“哪(儿)是A”。此式的复杂式“哪里是什么A”则又加入了“什么”的否定用法。姜炜指出:“‘什么’的否定功用是指出达不到某种标准或者不符合某种资格,从而否定事物存在的合理性。”[9]因此,在“哪里是A,简直是B”构式中,“什么”一词的否定功用加强了构式的否定含义。如:

例1:他有一天气愤愤地跑来对我说:“林建平那小子,哪(儿)是到你府上来教书的,简直是来追求你们大小姐的!”[10]

例2:“姥姥,这哪是船,简直是架铁山!”[11]

例6:这哪里是什么“增修”约法,而是要完全撕毁《临时约法》[13]

例3:我走到脸盆前一看,哪里是什么毛巾,简直就是一块抹布[12]

核安保指数报告由核威胁倡议组织和经济学人智库(EUI)在一个国际核安保专家组的指导下编写,首份报告2012年发布,每两年发布一版,此次发布的是第四版报告。报告持续跟踪各国核安保工作的开展情况,并鼓励各国政府采取行动,加强对核材料和核设施的保护。

“主观评述”是指说话者对谈话所涉及的人或事物的性状进行的主观评价。一般而言,对人或事物的性质进行评述时,形式上需要相应的主观化标记,在构式“哪里是A,简直是B”中,“哪里”恰恰充当了这一角色。构式中疑问代词“哪里”的否定用法,是指说话人对其评述的人或事物进行了否定的主观态度表达,体现了“哪里是A”的主观性。在交际过程中,疑问代词的疑问意义消失或者弱化,趋向于否定功能,用以表达说话人的否定态度,这种否定态度可以理解为说话人因否定和反对而产生的看法和行动,以及与此相伴的各种情绪。而“哪里是A,简直是B”这一构式中运用的便是疑问代词“哪里”的否定功用。众所周知,表否定的反问句与陈述性否定句相比,前者否定程度更深。“哪里”用于反问句中表否定,不仅对事物进行了否定,同时还表明了一种否定的主观态度,增强了否定的强度。在构式中“哪里”起到的是增强说话人情感和否定态度的作用。如:

例5:他长得哪里好看了。

例4:她穿的衣服哪里好看了。

例4和例5一般出现在前面为肯定的对话中,在对话中表示否定。以例4为例,可以补充出前一对话句:

江苏省于2012年出台了《2012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1]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其中中高等职业教育“3+3”分段培养就是试点项目之一。从2012年江苏省将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作为现代职教体系构建新模式的试点项目开始,项目数量处于快速增长状态(见下表),即从2012年的45个增加到2017年的456个,截止2017年历年项目数量总和达到1468个。其中“3+3”项目涉及专业数量从2012年的5个上升到2017年的137个,历年涉及专业数量总和达到403个。可见,江苏省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项目发展速度较快,势头较猛。

一般在11月20日-12月5日进行冬灌,5cm耕层土壤平均地温5℃,气温3℃,表土“夜冻日消”时为最佳时期。小麦越冬前浇好封冻水,不仅能防冻害、抗干旱,还能减少病虫危害。冬灌还是早春防旱、防倒春寒的重要措施。浇越冬水后,墒情适宜时要及时划锄。

对于这一句表否定态度的回答有两种:

B1:她穿的衣服不好看。

B2:她穿得衣服哪里好看了。

与B1相比,B2除了对说话人的说话内容进行了否定之外,还表达了对说话人有这样一种看法的不理解、不接受和惊讶的主观情感。所以,在交际使用中,分句“哪里是A”通过运用疑问代词“哪里”的否定功能,来否定说话人所说内容,从而表达出听话人的一种主观情感和态度。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采后处理、播种时间、播种方式对侧根的数量影响差异均不显著(FA=3.74、FB=10.74、FC=3.56,均小于F0.05(2,2)=19.0)。各因素对粗糠树侧根数影响的顺序依次为:播种时间>采后处理>播种方式。结合多重比较结果(表3)可以看出,粗糠树的播种育苗可以选择剥除果皮的种子,10月15日在露地低床播种。

二、后式“简直”对构式主观性的推动

构式“哪里是A,简直是B”是由一个表否定的反问句和一个肯定判断句构成的并列复句,并且构式中的两个分句都是表结论性的分句,通过否定A肯定B的方式来表达说话人或褒或贬的主观情感。构式中的“简直是B”可以有“而是B”、“分明是B”和“简直像B”等不同变体。如:

A:她穿的衣服真好看。

“记住了,早晚是我的鱼塘”,一路上,佟老板这句话像只怪鸟在我脑海里横冲直撞。穿越幸福大街时,一辆桑塔纳轿车飞奔而来,我连同那只怪鸟立时被撞得不见了踪影。

例1中的“哪里是A”替换成了“哪(儿)是A”,例2中的则被替换成了“哪是A”,例3不单只是在形式上将“哪里是A”替换成了“哪里是什么A”,并在此基础之上运用了疑问代词“什么”的否定用法。因此,与例1和例2相比,例3表达了对客观现实“毛巾像抹布”的一种更为强烈的否定态度。

例7:当快艇接近那个黑点时,大家的心不由得凉了半截:这哪里是什么龙宫,分明是一艘停泊在海里的潜艇[14]

总而言之,小班化教学是当今农村教育的潮流,大势所趋。小班化教学为学困生的辅导提供了时间和机会,有利于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例8:一次市委书记来视察,看到集控室里乱七八糟,值班人员涣散,批评说:“这哪是现代化集控室,简直就像个茶馆!”

例6中的“简直是B”被替换成了“而是B”,例7中则被替换成了“分明是”,例8不单只是在形式上将“简直是B”替换成了“简直就像B”,而且与带有“像”的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比喻句搭配使用,进一步强化了说话人的主观情感。

后式对构式主观性的加强主要体现在“简直”这一副词的使用上。“简直”最开始是一个由“简”和“直”两个词所构成的意义很实在的形容词性短语,表达“简而直”的意思。焦一和指出:“在清代以前的文献中,我们并没有发现‘简直’以副词的身份出现。直到清朝后期,它才随着汉语双音节化进程的发展出现了副词用法,最后虚化为语气副词。”[15]语气副词均含有强调和夸张的用法,并且语气副词都含有主观性,表达的是说话人的主观态度,“简直”同样如此。除此之外,据吴德新统计:“由‘是’、‘像’等喻词构成的比喻句与‘简直’搭配使用的概率较高。”[16]这些比喻句本身就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色彩,根据沈家煊提出的语用法的语法化原理,“简直”一词在实际交际使用时也就带有了强烈的主观性色彩,这与构式的构式意义相符。所以,“简直”可以进入构式,并进一步强化了构式的主观性。构式“哪里是A,简直是B”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简直”的语义与构式之间的互动关系。“简直”所具有的某些语义特征为它进入构式提供了潜在的可能,而构式不但把可能变成现实,而且还将相关语义特征进一步固化。如:

例9:巧珠奶奶跨进房内,笑嘻嘻地接上来说:“哪里像个住宅,简直是个大花园么……”[17]

例9主要是强调了“住宅”之大,说话人使用“简直”一词含有主观意愿上的强调作用,但“住宅”毕竟只是“住宅”,再大也不可能和“大花园”一样。所以,“简直”一词的运用使句子带有了主观夸大色彩。在上述例句中,若将“简直”省略,虽然省略后的句子的语义真值并没有发生变化,但读起来却缺少了之前说话人的主观评价。这是因为“简直”一词的使用进一步强化了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强调了说话人对A认识的极端化程度。因此,“简直是B”进一步加强了构式的主观含义。

三、前式后式的相互映照

在社会实际交往过程中,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对话是一种主观性的交际形为。沈家煊指出:“一个事物跟另一个事物之间的某种依存关系是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在头脑里建立起来的“常规关系”。从认知角度看,这种常规关系也就是社会公众的心理预期或者说话人的心理预期,后者会因不同的说话人对常规关系认识的不同而有所差别。”[18]就“哪里是A,简直是B”构式而言,当实际情况与常规关系相反时,即实际情况违背了说话者的心理预期时,构式的前式“哪里是A”便通过否定A,即否定意料之外的新情况,使之符合说话人预期的结果。除此之外,在“哪里是A,简直是B”这一构式中,前式和后式两个分句均表结论性,即均可以对说话人意料之外的情况进行主观评价。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前一分句表现的是听话人对说话人之前的说话内容持否定态度,后一分句表达的是听话人对说话人之前的说话内容提出自己的主观评价,表达一种言外之意。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不仅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还跟人的主观认识密切相关。”在人类实际交际过程中,听话人通过在构式“哪里是A,简直是B”中运用疑问代词“什么”的否定功用,对说话人的所说内容进行“语义否定”,以此来引起说话人的注意,并表明自己的主观态度,前式提供了构式背景的主观含义。听话人通过否定A来引出并强调自己的主观感受,表达自己对A的主观评价,后式“简直”是对背景主观的推动。这一构式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产生了特定的语用效果。沈家煊认为,“语法化就是实词变虚词和新语法格式的产生过程”[19]。在构式“哪里是A,简直是B”中,前式否定了现实,后式对新情况加以进一步说明,使这一构式具有了强烈的主观性,产生了特定的语用效果。

① 选自《1994年报刊精选》。

通过花溪红岩水库所处地域环境信息,构建水库移民安置框架;针对数据采集、数据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工程要点分析,并结合花溪水库工程进行实际应用,红岩水库移民均已得到良好安置,且生活水平较以往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明莹.说“简直”[J].汉语学习,2002(1):22-26.

[2] 丁险峰.试论“简直+……”结构的句法、语义、语用[J].语言文字应用,2002(4):84-89.

[3] 黄佩文.句式“哪里是A,简直是B”[J].汉语学习,2003(3):69.

[4] 易正中.反预期构式“哪里是A,而是B”[J].云梦学刊,2013,34(2):138-141.

[5] 唐贤清.构式“哪里是A,简直是B”的主观性分析[J].语言科学,2014,13(4):396-400.

[6] GOLDBERG A E.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M].吴海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1.

[7] 新凤霞.我当小品演员的时候[M].上海:三联书店,1985:298.

[8] 沈家煊.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67.

[9] 姜炜,石毓智.“什么”的否定功用[J].语言科学,2008(3):270-277.

[10] 阳翰笙.前夜[M].武汉:华中图书公司,1941:24.

[11] 齐明昌.龙骨[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36.

[12] 王朔.浮出海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107.

[13] 谢本书.袁世凯与北洋军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17.

[14] 蓝帆.龙宫游记[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2.

[15] 焦一和.浅析副词“简直”的演变及语义[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14-119.

[16] 吴德新.现代汉语副词“简直”的语义考察[J].延边大学学报,2011,44(1):108-114.

[17]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1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93.

[18]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4):268-275.

[19] 沈家煊.语用法的语法化[J].外国语言文学,1998(2):1-8.

 
陈映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