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孙奇逢与戴明说交游考

更新时间:2009-03-28

孙奇逢是明末清初与黄宗羲、李颙并称的三大儒之一,身处天崩地解的明清嬗递时代,坚守遗民立场,其学术“以慎独为宗,以体认天理为要,以日用伦常为实际”,不拘泥于门户之见而气魄独大,提倡学以致用、躬行实践,对当时的士大夫、特别是北方学者产生了强有力的影响。戴明说(1609―1686),字道默,号岩荦,道号定园,晚年自号铁帚、行一。天启丁卯(1627)举人,崇祯甲戌(1634)进士,入清,官至户部尚书。戴明说和王铎是至交好友,以诗、书、画闻名于世,但他晚年拜孙奇逢为师,潜心向学的事迹则鲜为人知。本文拟对孙奇逢、戴明说二人交游情况作一初步探索,以就正于方家。

孙奇逢与戴明说的直接交往

康熙元年(1662),孙奇逢七十九岁,戴明说五十四岁。戴明说于是年拜孙奇逢为师。戴明说为《徵君孙先生年谱》所作序称:“壬寅(1662)年,乃北面事夫子。”[1]六月九日,孙奇逢作《报戴岩荦》:“子舆氏论五不挟,而不挟贵难,不挟父子之贵为尤难。先生官大司农,嗣君及第,乃独能易其所难而问不能、问寡,此非中有所得,真能好善忘势者,能之乎?先生洵谦德,不肖无可乐之道,而矫语忘人之势,则妄甚矣。继自今以后,望仍如初刺往还,如司马君实之遇尧夫者,便可作千秋一段佳话。先生此时为风雅主盟,不肖谓风雅与道德不可作岐观,子贡因论诗而知学,子夏因论学而知诗,夫子均赏之。即字画亦游艺之事,技亦道也,以道德出之,则无一事非道德也。别言书扇头请教,道丧学荒之后,不谓晩得先生为之启翼,何幸如之!小刻三种附呈记室。十年来,无所事事,辑有数编,无副本不及就正,容图续寄。明年平头八十,赖天之灵,耳目虽曰聋瞆,心思尚未全迷,有便邮,望时赐提诲。箕生近况何似声意。笔所未尽者,借崐老以传我心。”[2]708-709孙奇逢此信内容丰富,首先引孟子的话对戴明说晚年倾心学术表示称赞,并以在朝的司马光比戴明说,自比隐居不仕的邵雍,期望双方共同成就一段千秋佳话。其次,戴明说颇为自己工书善画之名所累,晚年向学之后大有与昨日之我一刀两断的做派,孙奇逢则称他是风雅主盟,并以“子贡因论诗而知学,子夏因论学而知诗”为例,指出风雅与道德并不冲突,“字画亦游艺之事,技亦道也,以道德出之,则无一事非道德也”。信中提到的箕生,即范士楫,乃是孙奇逢和戴明说的共同好友。崐老即吕金声,字命瑄,号崐峰,沧州人。吕金声和戴明说同为沧州人,早就相识,因为吕金声晚年喜欢游历四方,曾居间为孙奇逢、戴明说捎带书信和传话。而吕金声之所以结识孙奇逢,戴明说又起到了推荐的作用。据戴明说作《永州司李吕公崐峰墓志铭》载:“既晚,性癖山水,为嵩岳游。因理橐赴滏友招,过予语移日。予执手曰:‘公发鬖鬖白,屐迹半天下。曦轮虽夕,盘盂尚健。关濂来原始反终之事,得无意乎?余耳啸台、百泉间,有孙钟元先生,曷谒诸?’公颔余。”吕金声去世后,“从公者归告余曰:‘公曾如约往钟元先生矣。’”[3]此后,吕金声果然前往夏峰拜谒孙奇逢,孙奇逢则称:“忆我崐峰之在苏门也,一见而称相知。三过草堂,惠葛惠诗。年虽迟暮,心血犹痴。”[2]1010

六月十日《日谱》又记载《答戴问一则》,孙奇逢在信中阐述周易中“闲邪存诚”的道理。十一日,《日谱》记载《戴沧洲以扇索书》,孙奇逢继续解说穷理尽性、闲邪存诚的真义,并说“夫忿与欲,不善与过皆邪也。惩之、窒之、迁之、改之,乃所谓闲邪也。邪与诚不并立,留得一分邪,便减得一分诚。有纤毫间杂处,即息矣,终与乾行不相似,净尽坚固田地,只是个反身而诚,乐莫大焉,道之所以光也”[2]711

自从家里的房子没了以后,温衡一想起陶小西就觉得自己还不算孤苦无依,可是现在她连去找他,在他身边待一会儿的勇气都没有了,她也从心里明白。

该项目所采用的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方法及所取的各参数均沿用原勘查报告,避免了因不同估算方法所产生的误差,估算方法准确,估算结果可靠。根据估算的压覆资源量,计算出了潜在经济价值,为管理决策提供了依据。

八月初七日孙奇逢作《答吕崐峰所寄戴岩荦书》言:“学问不经闹热处走一番,终是放不下。入悦道德,出悦纷华靡丽,即贤者且不免。须是一切风波、是非、荣辱、得丧,果然都无些子与吾身心性命不相干涉,此才是英雄回首,直截入道之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千古做圣贤豪杰的真路数。”[2]730戴明说通过吕金声以书信问学,孙奇逢指出须看透一切风波、是非、荣辱、得失,如此才能直截入道,才是做圣贤豪杰的真路数。十二月初六日,孙奇逢给戴明说回信说“学之不明,非难明也,因无人肯真实理会,徒模之于口耳之间,故难也。不谓吾乡鹿忠节之后,具大识解,肯实做工夫,如翁台其人者。初以闲邪下手,志于道也。到得据德时,正须著力。至依仁,而道始大光矣”[2]764,并用孔子所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的为学路径,称赞戴明说是继鹿善继之后的“肯实做工夫”的真学人。

2.2.1 MRAA-LDA-DAO超声表现 ①3VT(图1a):见“U”形或“/U”形血管环;②升弓部冠状切面(图2a和动态图1):主动脉向左上方发出的第一分支(即LINA)与DAO和LDA均不连接,与LDA呈上下交叉关系。

康熙二年(1663),孙奇逢八十岁,戴明说五十五岁。二月十二日,孙奇逢复信给戴明说道:“来教云:学问一事,对共睹共闻固难,而对不睹不闻尤难;惟精固难,而惟一尤难;勤始固难,而克终无倦更难。据此,皆实历学问,无庸更端。但料为转换,不能对不睹不闻,便是袭义而取,的然曰亡,何以对共睹共闻?惟精是惟一的工夫,不到惟一处,亦算不得惟精,则精一亦不容作两件事也。为山亏于一篑,掘井弃于九仞,正为倦焉不克终者之戒。不克终,并其始焉而失之矣。能于此加勉永贞,一心务求著底,学问之道岂有余蕴哉!”[2]784“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乃儒家十六字心传,历来聚讼纷纭,孙奇逢用平实的语言为戴明说反复申说“惟精惟一”的主旨,并勉励他为学贵在有始有终,万万不可功亏一篑。

害虫综合治理认为害虫防治不是以消灭害虫种群为目的,而是将其种群的数量控制在经济和环境可接受的范围内,而在利用杀虫剂进行害虫防治时,杀虫剂浓度随着时间增加而递减,至一定水平时其毒力就可能变为亚致死剂量,对害虫群体而言,该范围内剂量并不能导致其死亡,但能影响其行为或生理活动,故研究亚致死剂量的杀虫剂与害虫种群的生长发育、繁殖力及再猖獗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康熙三年(1664),孙奇逢八十一岁,戴明说五十六岁。二月,因老蠹举报孙奇逢所作《甲申大难录》有犯禁之语,刊刻该书的济宁州牧李顺昌被捕下狱,八十一岁高龄的孙奇逢不得已北上辩诬。顺治九年(1652)有“详察确访明末死难诸臣之旨”,孙奇逢因而著《甲申大难录》。二月二十九日,孙奇逢于定州得到消息,《甲申大难录》“特为表忠,毫无触忌”,于是南返,三月十二日抵达辉县。辉县县令得知孙奇逢返回的消息“复闻之督抚诸公,豫督刘疑之”,四月十日,孙奇逢被迫再次北上。在此期间,二月初八日,“沧州陈子石,名奉敕来问学”。二月十一日,“戴岩荦、刘介锡二函,陈子石别去”。孙奇逢写给戴明说的信很可能就是由沧州人陈奉敕顺路带回去。第一次北上辩诬半路返回后,三月二十五日,复信给戴明说道:“忆前札,有买舟南下之语,故与子石约过相访,或亦天假之缘也。中道回车,此愿虽未遂,犹幸八十一岁病骨,稍免跋涉,不罹于咎,未必非借庇荫耳。归来杜门修省,旧稿可焚,口亦可缄矣。默之一字,原圣人微妙处。默而识其默,足容。此是何等功力?何等境地?愿与道翁精思而实体之。”[2]903信中提到“不罹于咎,未必非借庇荫耳”,戴明说为孙奇逢脱困而奔走相助。

十一月初二日,孙奇逢复信戴明说道:“我辈相去仅千里,各竖明德,音问频迩,正如比屋而居,晨昏共语,此神固无日不到定园也,一年一度云乎哉?手教云人欲之来,或对境而犹然忽动,或境过而犹有沾滞,毕竟‘一刀两断过而不留’八字终未到手。此便是真实用力处。圣人无别法,只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颜、曾而外,便难语此。诸大儒皆于当境不敢放过,嘿自磨勘。我辈今日恰好在此处作功夫耳。扫得廓清,天晴宇泰,将旦暮遇之矣。昨有人问:闻道是如何光景?曰:此非可以语言揣度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尧舜之犹病,尧舜之闻道也。文王之未见,文王之闻道也。孔子之何有,孔子之闻道也。若嚣然自以为闻道,恐于道远矣。”[2]1166-1167

四月二十一日己酉未时,孙奇逢逝世。

康熙四年(1665),孙奇逢八十二岁,戴明说五十七岁。康熙三年孙奇逢第二次北上辩诬,自五月三日回到北城旧庐,一直到康熙四年三月再次南返夏峰,停留了十个月之久。期间康熙四年二月十一日至三月三日,孙奇逢在戴明说定园别墅盘桓二十余日,与戴明说、陈若虞、陈奉敕等研讨学问,诗酒唱和。对此,《沧州戴氏族人钩沉》亦有记载,可惜过于简略,仅称:“孙夏峰过沧,寓戴明说之定园,聚沧中弟子二十余人,讲学二十日。”[4]412又据乾隆八年《沧州志》载:“乙巳春,钟元先生自夏峰还容城,公遣子敦趋下榻,备悉知行、修悟、异同等说,以究文成之秘。别时,著《惩忿窒欲说》,篇终以东廓、甘泉努力相期,惓惓也。嗣后,邮筒切劘无虚岁。”[5]《沧州戴氏族人钩沉》《沧州志》的记载虽然简单,结合《日谱》为我们提供的更多信息,孙奇逢沧州之行便可以勾勒出大致轮廓。

二月初七日,戴明说之子戴王绥和陈若虞专门到容城接孙奇逢前往沧州讲学,途经任丘、河间府、景河驿。十一日,孙奇逢和韵雅在陈若虞和戴王绥的陪同下到达沧州,戴明说命四子大矩、长孙戴宴迎候于西河,安排孙奇逢下榻定园。当晚,戴明说向孙奇逢请教:“心如何得静?”孙奇逢答曰:“濓溪云:无欲故静。”

在完成单音符训练后,使用了几个接收器来训练单词内部和单词之间的音素。尽管单词内部音素参数是默认设置,但是单词之间的音素参数是HDecode解码器所必需的,并可作为Julius的选项进行测试。对于捆绑和合成看不见的音素状态,使用基于决策树的集群。将隐马尔可夫模型与高斯混合的训练分离,首先在两个步骤中完成,之后是预先设定的步骤。

十三日,孙阳陛、戴王絜、戴晏三人执贽拜孙奇逢为师。十四日,刘景玉、吕踵息、王启佑等十一人来看望孙奇逢。十四日,孙奇逢向戴明说讲说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阳明知行合一之说,此圣学之全功也,尽于致知在格物一言……文成当日真见心之体自如是,故不欲人凿坏其方。而据耳、据口、据纸上意见者,又何须深问耶?我辈今日亦非信文成,第自信其心焉而已”[2]1004-1005

三月初三日,《日谱》载:“褉日,定园父子、兄弟、祖孙置酒为别。若虞、捷南、会轩各携尊相就眷焉。临歧挑灯赋诗,所谓知有前期,难分此夜。予因口占二十八字,以订后会:百泉易水各安流,乘兴出游一叶舟。已与诸公有约在,一年一度过沧州。”[2]1012初四日,《日谱》载:“归里。定园主人含凄相对,予虽以曾城湛甘泉语相慰勉,然中情实依依也。经碧赋别诗一章,仁累、丹敬送之河西。若虞欲送余抵舍,余辞之,仍同捷南至二十里铺河桥言別。有七言二绝。”[2]1012初八日,孙奇逢《寄戴岩荦》云:“相对二十余日,一切功能富贵之气,俱已销除,专意向学。即此定力,何愁不升堂入室耶?仆语无忌讳,而道翁绝无违拂者,盖借以鼓舞同人,身先率之之意。尔一路来怀道体,凡性命外一切没紧要事,俱宜放下,静摄调养,康强依旧,方好整理洪蒙来全副旧家当。公望恰有字到,六行之士已付之公杰。所存《念庵集》二册附去,仍望归原本也。”[2]1013-1014信中称赞戴明说能消除富贵之气、专意向学。

康熙五年(1666),孙奇逢八十三岁,戴明说五十八岁。正月十二日,孙奇逢《寄北城家报》中提到:“李霖九来,云戴岩荦欲乘舟过苏门。又内黄令张冲酉以二子来学,欲竭力领梓《宗传》之事。或可借此从柴君拱达沧州,不知得一凑合否?”[2]1055-1056可见,自康熙四年三月沧州分别后,戴明说一直意欲再次亲聆夏峰教诲,一度要买舟南下到夏峰问学,可惜《日谱》没有其南下的记载,很可能未能成行。

康熙六年(1667),孙奇逢八十四岁,戴明说五十九岁。三月初二日,孙奇逢有《答戴道默书》云:“接手教暨答来吉二书,八十四岁衰病之人读之,不觉鼓舞。窃念江村云亡,仆以懦骨孤学,独肩危绪,日夕殒越是惧,不意道翁虚怀过甚,以能也而助我之不能,以多也而益我之寡,是天之不忍泯泯江村也。迩来南北同人,或长或幼,或旧或新,多津津有愤发之意。近稿二十余篇,与诸同人论学者,因乏抄录之人,莲陆索去,欲付之梓,俟其成也,当就质耳。闻道翁搜集诸儒语录,《宗传》《诸儒考》中有未备者,幸留心一访求之……子石赠言暨答书请教,子石之刻意独行,来吉之力任大业,俱已窥见堂奥。但向前几微,天人之辨须借师友左右夹助。因时而补救之,非道翁其孰望焉?”[2]1122此信内容丰富,首先,孙奇逢视戴明说为重要的共学之友;其次,希望戴明说搜集的诸儒语录能补充《理学宗传》《诸儒考》缺失之处;最后,称赞陈奉敕、来吉为学倶已窥见堂奥,并再次重申为学须有师友相助。事实上,戴明说确实如孙奇逢所说经常与师友共学的,有其致陈奉敕的一封信为证:“今冬功力甚密,气候光景亦时时渐变,须三两日即得大君子印证提撕,方觉安妥。然常劳台驾,中觉不安耳,豫此告罪,方敢频邀也。此启千石老道弟坛下,弟说顿首。”[6]此信整理者定名为《戴明说致千石书札》,“千石”应为“子石”之误,陈奉敕字子石。

十二月十七日,孙奇逢复信给戴明说道:“春夏之交,往返道途者三千里,端午前三日始抵□舍。继而□耿生从津门寄一函,并子石一函,亦意其不能达也。客久乍归,丘垅关情,宗党系念,遂不能即返苏门耳。远辱使乎不独见伯玉之面,并见伯玉之心矣!霖老久不相闻,在苏门乎?故园乎?匆匆不及多敘,使乎自能悉鄙意也。”[2]988信中提到共同的友人陈子石、李霖九,由“不独见伯玉之面,并见伯玉之心矣”可知经过《甲申大难录》遭野史之禁一事,孙奇逢已将戴明说视为知心之友。

五月十四日,孙奇逢给戴明说的信中写道:“晤霖老,备悉近况,真是勇于入道。某尝向友人云: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道翁于人所难处,能一切捐舍、一切割断,此便是能见诸行矣。”[2]822“霖老”,即李震成,字霖九,沧州人,工诗文,善书,崇祯癸未(1643)进士,顺治三年(1646)至七年任河南提学道。孙奇逢对戴明说颇为挂怀,通过二人共同的朋友沧州人李震成了解到戴明说的近况,并勉励戴明说潜心向学,“能见得满街皆是圣人,人皆可为尧舜,此心之本体方现、此道之境界方宽。先儒所以有南北海、千古上下,此心同、此理同之言。我辈虽相隔远,无由识面,而此心可以相信,原无异几席也。至于功力浅深,不可言喻;学问所得,不可执一。眀道云:‘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某于此言方见眀道先生面目,并以发深省也”[2]822

从近几年的野外调查及结合查阅相关资料,青海省分布有水生植物1门2纲15科24属59种,其中眼子菜科3属16种;莎草科3属14种;禾本科3属4种;毛茛科2属4种;泽泻科、浮萍科2属3种;蓼科、香蒲科1属3种;茨藻科、玄参科1属2种;冰沼草科、小二仙草科、水马齿科、杉叶藻科、狸藻科1属1种。根据生存方式不同,分为沉水植物18种、挺水植物32种、浮叶植物9种。青海角果藻、扁茎眼子菜、柔花眼子菜、低矮眼子菜、本兆荸荠和青海荸荠6种为我省特有(详见表1),未涉及保护种。

孙奇逢与戴明说诸子的交往主要集中在沧州之行期间。康熙四年二月初七日,戴王绥和陈若虞专门到容城接孙奇逢前往沧州讲学。甫一见面,孙奇逢即向戴王绥讲说为学之患,“学人最患有忽心,忽则怠;最患有胜心,胜则满;最患有执心,执则偏。三者,其病均也……三病非一去不来,今日能无,不能保异日不有。若时见为有,则可永保其无矣”[2]1002。初八日,孙奇逢为戴王绥解说“不改其乐”道:“不疚无恶,吾人心体自乐。只为贫困难堪,遂有改其乐之时。颜子克复力到,乐自不改,故曰非乐贫也,亦非乐道也,只不改其乐耳。”[2]1003

康熙十二年(1673),孙奇逢九十岁,戴明说六十五岁。四月二十九日,孙奇逢作《怀友诗》,诗序言:“余生平借良友提携之益,晚年耄废,尤感及门之助我。秋夜不寐,因为怀友诗一章,以志老怀。往者怅志气之未申,存者感河山之修阻。日月易迈,诸友其知余心否耶?”[2]1312其中提到戴明说道:“沧州(道默)讼往愆,晩节抉其袐。”

据《沧州戴氏族人钩沉》记载,戴明说共有五子。长子戴王纶(1628―1687),字经碧,号彣极,又号一斋。顺治戊子(1648)科举人,乙未(1655)科进士、榜眼及第。次子(1634―1683)戴王缙,字绅黄,号云极。顺治丁酉(1657)科拔贡,本科举人,戊戌(1658)科联捷进士。江西南昌府推官、江南扬州府推官、山东德平县知县、行人司行人、福建道监察御史巡视西域、两淮盐运使,敕授文林郎。三子戴王绥(1645―1694),字仁藟,号履极,庠生,候选督察院经历。四子戴王絜,字大矩。五子戴王绰,字显。

为了检验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本工作以人口预测问题作为实证分析,样本选取1990—2005年的中国人口数据,建立人口数量对时间的回归模型,运用非参数贝叶斯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最后以2006—2010年的数据检验模型,并将结果与局部线性回归进行对比分析.

念好“四字诀” 做好土地利用工作(石琰) ..................................................................................................6-34

孙奇逢与戴明说诸子的交往

康熙十四年(1675),孙奇逢九十二岁,戴明说六十七岁。二月初十日,孙奇逢复信戴明说道:“霖老来,悉道况清嘉,殊慰悬结。翰教远注,恍如被襟促膝于沧浒之间也。今老夫九十有二,念吾友亦六十有八,千里相隔,觌面维艰,耿耿寸心两地,可信者惟此共学一事。是非毁誉,勘之已明;疾病死生,守之颇固。返顾生平,虽所见有时而迁,而独知之地,不敢自欺。识得天理二字,衡准经纬,原是千圣真血脉,非语言文字承当。故说个心,即在事上见;说个己,即在人上见;说高远,在卑迩上见;说上达,在下学上见。战兢惕励,不敢将就冒认者,只是慎独而已。数十年来,奉教于师友者以此,印证于同学者亦以此。一息尚存,即如此者,力驳姚江之言,本胜气所鼓煽,并不曾识认□建安面目,亦奚足怪。我辈可因之而益励灯光耳。草率作报,幸知己教之。”[2]1396

康熙八年(1669),孙奇逢八十六岁,戴明说六十一岁。五月二十日,孙奇逢有信寄戴明说道:“仆迩来读易,虽无所窥,而此心颇专。辑有《大旨》一编,亦渐就绪。向以为易是本书,今乃知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天地间无一物一事莫非易之所周彻也,并无内外、精粗、小大、虚实之可言。有卦辞所言如此,而爻辞便不同;有爻辞所言如此,而彖辞又不同。道理须如是乃备,君子所以同而异,异而同也。学者不知易,如何能折衷群儒,是则偏之为害。聚晤未能,所持以神相往还者,数行笔墨耳。故园家口,与舍亲刘重华孝廉家口同舟南来。孝廉晋谒,渠便知仆之近况也。邹、鹿合编《偶见录》,同人索观者众,幸再附几册。茅止生子孙零落,遗民罕存,前刻其诗不知可得一二册否?或烦记室录一册见赐,亦可也。大亲翁、六亲翁暨诸郎诸孙,一堂四世讲习,此段奇福,今古罕有。诸同人不及一一。”[2]1252首先,孙奇逢和戴明说交流读易心得。其次,请戴明说再赠几册《偶见录》,并求赠戴明说刊刻的茅元仪《古今诗选》一书。最后说戴明说“一堂四世讲习”今古罕有,令人艳羡。

十六日,孙奇逢为戴王纶讲说“视听言动”之理道:“视听言动己也。有己,则不能无非礼之视听、非礼之言动,四者与吾身最相关切。达而上之君子,只是四者中礼;达而下者之小人,只是四者之不中礼。故夫子与颜子论为仁之功,只曰非礼勿视听、非礼勿言动而已。视听言动无非礼,则无不中节之喜怒哀乐,无不尽分之子臣弟友。此是彻上彻下、一了百当之语。尧舜达而在上,仁覆天下;颜子穷而在下,天下归仁,潜见不同,总是此一件物事。兼善固足乐,独善亦无闷。天下归仁,是己与天下流通无隔碍。察上察下,无非鸢鱼飞跃之机。若云天下与仁,此必不得之数也。”[2]1005-1006是日,孙奇逢等在戴王纶帆园饮宴,孙氏称赞帆园“有幽致,一柏更奇,此中胜概也”[2]1006

十七日,孙奇逢教导戴王缙,做学问要“以复性为主。《大学》之知止、《中庸》之修道,皆是复性功夫。帝王贤圣,总不越此。学而时习之之字,虽无把柄可指,然总是这件事。两论所载,逐章逐句皆是时习这件事,而不能满这件事之量。博学之、知及之、生而知之、安而行之、闻而知之、见而知之,凡之字,皆指这件事也。尧以是传之舜、禹、汤、文、周、孔,孔以是传之颜、曾、思、孟、周、程、张、朱,皆是这件事。了然于心,遇事接物,自无明而复昧、认欲为理者。明昧相乘,私欲间之,仍是穷理未到。穷理尽性以至命,学问之道,始终一穷理而已”[2]1006

二十三日,戴王绥因“赋性柔懦,不能自立,心切愧愤,求为指示”,孙奇逢答曰:“质有刚柔,刚柔各有善恶。变化气质,正须学力。以刚克柔,以柔克刚,以刚克刚,以柔克柔,古人皆有已试之方。在今既知懦不能立,而有愧愤之心,知耻近勇,夫孰得而御之?所虑者,流俗有权,由来者渐,行不著、习不察者有之矣。虚心体勘,于人伦事物之间、日用食息之际,时时见有善可迁、时时见有过可改,则传家学而光师门者,良有赖焉。子求额读书之所,请以‘不疚无恶’四字,为砥砺身心之助。”[2]1009

二十四日,孙奇逢作《答戴经碧书》,为《一乐堂说》。二十六日,留《与大矩书》。二十七日,与绅黄语一则。

三月初三日,临行前夕,孙奇逢还谆谆告诫戴王绥说:“学者以第一等事让人,便是无志,故须立必为圣人之志而后可。然此未易言也,情识滑于内,习俗摇于外,波涛震荡,而我以孤柱砥之,非知勇之士,乌能胜其任而愉快乎?故不立则责志,责之而疚恶生焉,无地自容则知奋矣。夫子自言曰发愤忘食,意亦如斯。而立、而不惑,皆愤之发也。知命、耳顺、从心,则乐矣。然非发愤,恶得此乐乎?假年学易,始终一愤焉而已矣。”[2]1011-1012

康熙六年,二月初十日,《日谱》有“《复经碧》《复大矩》”的记载,可见沧州别后,戴明说诸子仍不时通过书信向孙奇逢问学,可惜语焉不详,已无法知道确切情况。

孙奇逢与戴明说交游的意义

通过详细考察孙奇逢与戴明说交游的具体情况,不仅可见孙奇逢与戴明说师道之立与夏峰学术在沧州地区的传布情况,而且可以看到二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人情往来、诗歌唱和、学术讨论等诸多细节。戴明说向孙奇逢问学十余载,为夏峰学术的传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其师友之道作为一段佳话广为流传。

孙奇逢门生遍及大江南北,尤以北方为多,仅可考者即多达200余人。孙奇逢《怀友诗》言“孔圣有四友,又复借六侍。顾我耄而病,同人望更亟。匡我之不逮,诸贤时寤寐”,接下来写到的有汤斌、魏一鳌、崔蔚林、戴明说、赵御众、高荐馨、王之徵、马知驯、王馀佑、韩鼎业、马尔楹、耿极、刘鸿声、耿帝德、郭迓熙、陈奉敕、任宅心、张灿然、耿振采、景乾祯、田友兰、王柔、申涵光、杨鄂州、耿介二十五人。怀友诗诗序称:“余生平借良友提携之益,晚年耄废,尤感及门之助我。秋夜不寐,因为怀友诗一章,以志老怀。往者怅志气之未申,存者感河山之修阻。日月易迈,诸友其知余心否耶?”[2]1312可见,戴明说在孙奇逢心目中的地位与汤斌、魏一鳌相比也不遑多让。戴明说则在校订孙奇逢年谱、弘扬夏峰学术等方面出力颇多。

陈遇尧作《前户部尚书定园戴公传》称:“公伟略渊识,直口朴心……逮栖心濂洛,藏名丘壑,忍人所难平,舍人所难割,布素庞眉,混迹童叟耳……二十年来,其澡身浴德、克己讼愆者日有孳孳,毙而后已。”[4]103通过对孙奇逢、戴明说交游的考述,勾勒出较为清晰的戴明说晚年向学的学思历程。研究孙奇逢及清初北方理学,戴明说是一个颇具代表意义的人物。深入挖掘孙奇逢和戴明说交游的详细资料,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御众,汤斌,魏一鳌,等.徵君孙先生年谱[M]//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65.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581.

[2]张显清.孙奇逢集:下[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3]戴明说.定园文集[M]//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集汇编:2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34.

[4]戴其润.沧州戴氏族人钩沉[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

[5]胡淦.沧州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1216.

[6]赵一生,王翼奇.香书轩秘藏名人书翰:上[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22.

 
马洪良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