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的美丽乡村发展策略——以闽西官庄畲族乡为例

更新时间:2009-03-28

当前,我国存在城乡发展不均衡、城乡差异显著的现象,这种差异在少数民族乡村更为突出。为改善这一状况,政府提出“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两个概念,用以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乡村建设复杂问题,推动实现改善乡村生活环境的目标。然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中,仍存在一些影响美丽乡村建设效果的问题。基于此,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的美丽乡村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发展策略,为类似村落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

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

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理念,其内容主要包含3个方面:一是乡村居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二是乡村居民生活方式、条件和质量的改善;三是乡村居民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容则更倾向于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培养现代农民、维持乡村原有生态环境与保障生态稳定,同时在注重农村格局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各类基础设施以满足乡村居民的生活需求。简言之,发展是“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一致认同的基本要求与目标,但前者更注重村落的物质发展,后者强调的是在传承乡村传统格局、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发展。故此,二者既存在“统一性”又存在“矛盾性”。笔者认为,正确处理二者的统一与矛盾关系,应保持实现村落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平衡,保证村落承载的传统格局、传统文化、生态环境等内容的延续,作为村落发展的前提条件。其次,美丽乡村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关系紧密,二者相辅相成,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推动农村发展面貌的改进与乡村文化内涵的传承发展,逐渐缩减城乡差距,进而助推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实现[1]

临床资料 两组人群年龄、性别、BMI、吸烟率、收缩压、舒张压、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换流站之间连接的输电线路较多。通常情况下,线路之间的直流潮流会按照换流站之间的电压以及线路电阻进行自动分配,在该自动分配状态下,部分指定线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不能实现完全经受换流站进行独立控制,当直流潮流分配的自由度被控制后,会造成后续一系列线路潮流在进行电力运输时无法正常推进调度工作,最终影响广州市供电公司电网的正常运行[1]。为了保证电网能够正常输电,通常会采用串联的形式将附加的线路直流潮流控制器引入电网中,借以实现灵活有效的控制治理电网线路潮流。

少数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模式选择

我国少数民族乡村覆盖区域广、数量多,农村区域选择的发展模式直接关系到乡村建设效果。首先,少数民族乡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差异十分明显。其中,少数民族农村居民由于其生活生产方式、语言、风俗习惯等具有特殊性,导致聚居环境呈现封闭性特点,反而紧密了农村内部的交流,其邻里之间、区域之间具有极高的凝聚力,并深深地融入人文景观系统中。其次,村落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和认同感是城市居民所不具备的。故此,在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选择上,笔者认为应选择以集镇或是中心村为核心的建设模式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模式,且在具体建设中,应以承载人文特征的空间作为建设的重点内容,把空间构建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要点,把握农村居民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因地制宜,构建真正符合农村的城镇化道路[2]

闽西官庄畲族乡发展条件分析

()优势

官庄畲族乡集镇的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协作,且政府主要发挥指导和管控作用。在这一指导地位中,首先,要求政府部门需保障自身决策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其次,政府需要与当地村民有比较紧密的联系。如果政府决策存在失误,并与农村实际需求脱节,将导致美丽乡村的建设效果不佳,既无法满足乡村居民需求,还影响美丽乡村的健康发展。例如:某一地区政府部门并未进行全面的基层调研工作,而是选择传统行政动员方式,导致居民群众参与程度不够,积极性不足,进而造成部分工程项目建设效果不够理想的结果。或是,政府决策没有为农民切身利益考虑,导致美丽乡村建设仅仅是形式化、政绩化的体现。如:忽略农民的经济问题,使村落失去了生活性,而这正是缺少上下级交流的结果,甚至会导致一些村民对乡村建设项目存在蓄意破坏、强拆强建行为[3]

()劣势

官庄畲族乡的发展优势明显,但劣势也较为突出。境内多为高丘陵区,群山绵延,丘陵起伏,溪流交错,地质条件复杂,地层零乱,分布着大片基本农田和生态公益林,制约了集镇的空间发展。因此,乡镇空间布局组团式比较明显,为乡镇的功能布局和交通组织带来了一定难度。再者,农业产业化进程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不足,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且组织结构松散。目前集镇的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偏大,用地存在浪费现象,阻碍了集镇发挥规模集聚效应。

观察组护理质量(93.27±3.85)分,对照组护理质量(84.59±4.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31,P=0.000)。

()机遇

1.居住用地优化 官庄集镇居住用地的优化可采取“居住组团”和“街坊”两种模式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策略。应合理规划居住小区规模,建立清晰、便捷的居住小区路网,创造安静、安全、方便的居住环境空间。同时,应确定合理的用地指标和居住水平,引导居民向城市居住方式转化,选择合适的住宅类型、层数和日照标准,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应严格控制规划用地范围内私人建房。建筑的总体风格应简洁、明快、清雅、朴素。建筑形式应与周围自然环境相结合,适当地融合畲族民族元素。

()挑战

首先,官庄地处山区,其发展面临多种自然威胁。这种自然地理区位恶劣,加之经济发展较周边城镇相对滞后的现实,致使官庄城镇化进程后续动力不足。其次,官庄畲族乡具有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客观上提高了官庄畲族乡产业发展的门槛,可能造成官庄畲族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下降。因此,官庄畲族乡应当在严格实施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要求下,积极寻求产业经济发展的突破。

官庄畲族乡集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上层政府决策与基层实际脱离的问题

官庄畲族乡的优势体现在良好的地理区位、丰富的自然资源、一定规模的产业基础三个方面。首先,官庄畲族乡为长汀、上杭、武平三县交界之乡,长汀、上杭、武平三县结合的区位优势和日渐发达的交通、通信,使官庄成为周边县乡农工贸物资集散要地和远近闻名的文化之乡。其次,区域内自然资源丰富,其中耕地1 162.73公顷,林地9 451公顷,有大量的油茶种植,有百亩以上油茶示范区10个,千亩以上油茶示范区4个。森林覆盖率达76.4%,古树资源丰富,现存古香樟树群落4处,共有大小樟树近千株。同时,区域内产业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全乡油茶“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基本形成,且发展势头较为强劲。

()官庄畲族乡集镇建设用地不足问题

3.生产设施用地优化 工业用地应相对集中布局,以促进工业经济集聚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便于加强厂际协作和污染的集中处理。发展工业集中区,秉持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用地理念,充分考虑风向、水流、交通以及现状特点等因素,并根据集镇的工业实际发展情况,确定合理的工业用地指标。

 

1 官庄畲族乡集镇用地现状统计

  

序号用地代号用地性质面积/公顷比例/%人均建设用地(/人)12RC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29.2812.8852.8623.2848.8021.49其中C1C2C3C4C5C6行政管理用地教育机构用地文体科技用地医疗保健用地商业金融用地集贸市场用地01.7804.7601.1200.5104.4700.2403.2108.5802.0700.9208.0700.43345MTS生产设施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02.8100.4408.2305.0700.7914.8604.6800.7313.72其中S1道路用地08.2314.8667UG工程设施用地绿化用地00.4601.2900.8102.3300.7502.15其中G1G2公共绿地防护绿地00.4300.87001.578总计集镇建设用地55.3992.3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闽西官庄畲族乡集镇的发展策略

时下,众多的美丽乡村发展均采取政府主导、政府出资的“自上而下”策略,上下的协调与互动较少,下层的村民缺少积极性,甚至,他们也可能成为村落发展的阻碍力量。因此,整合政府与群众的力量是美丽乡村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发展基层力量,首先应培养及唤醒村民对村建的认同感,这种认同应建立在经济与生活保障的基础上。其次,在建立有效认同的同时,应将这种认同意识演变成实际力量,应整合村民的力量,建立自治保护组织,其职责有两个方面,一是负责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及日常生活管理。二是负责主动与上层企业、政府沟通交流。目前,村民群体长期在村落建设中扮演着被动角色,政府与企业在工作中相对强势,但政府与企业因自身对传统村落的理解较为有限,所采取的意见与策略有不合理之处。村民群体生在村子长在村子,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村落文化的影响,相较于外部的力量,其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应发挥村民自身优势,主动与外围力量沟通协调,发展“自下而上”的民间力量。当然,政府相较于企业、村民群体也有自身的优势。首先,政府群体相对知识储备较多,行动力强,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对村落实体建筑的保存维护更具执行能力;其次,政府在宏观问题的把握上更加准确,是引导传统村落保护的最上层的决策者与中坚力量。总之,官庄畲族乡的延续及发展,需要政府、基层村民二者力量的共同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生活水平、创造舒适宜人的美丽乡村的愿景。

()“上下协同强劲持续的发展动力保障

针对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问题,本文从保障发展动力、优化空间结构的视角入手,展开对上述问题解决策略的探讨,以期达到综合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效果的目的,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改善乡村居民生活。

()集镇空间结构优化发展策略

2.公共设施用地优化 公共设施用地可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形式,公共服务设施向集镇中心相对集中,通过商业街相联系,形成枢纽式布局。行政管理用地仍主要分布在现状建成区内,首先应在现状范围内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用地在周边进行少量拓展。教育用地应加强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在此基础上,扩展现状周边用地。集镇东南侧现状宗教文化用地应予以有效的保留。原有的卫生院,应及时完善软、硬件设施,建成立足本乡,辐射周边的医疗服务网络。集镇商业金融用地采取“大集中,小分散”的布局原则。集镇中心应整合现有的商贸网点,提升官庄畲族乡的消费水平,打造现代化集镇商业中心形象。原有的集贸市场应建成周边地区规模最大的集贸市场,提高市场的服务类型,并建设畲族民族特色产品等产品交易市场。

  

1 官庄畲族乡集镇空间格局

21世纪初,由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实现区域经济的超常规和跨越式发展的总规划,为建立新型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创造了新格局,为官庄地区的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具体体现在:第一,接轨龙岩市和上杭县,迎接产业扩散。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企业赴官庄投资经营。第二,生态立乡,融入周边旅游圈。官庄区域内分布多处生态旅游景点,特别是百年樟树群,但整体旅游规模不大,旅游发展难以产生规模效应。赣龙高速公路和永武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为官庄融入古田生态旅游区和冠豸山风景旅游区创造了良好机会。

以2012年人口普查的数据作为基准:集镇人口6 000左右,五年自然增长率为8‰,预测集镇人口在2030年可达7 000人。随着人口的增多,集镇的问题可能更难以纠正,现有的集镇空间结构并不合理,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占用的比重过大,而广场空间、公共绿地又严重缺乏(见图1),因此集镇急需对其空间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

据官庄畲族乡集镇用地统计显示,官庄畲族乡集镇现状建设用地面积为55.39公顷,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92.32平方米。其中,居住用地的面积和比例最大,达29.28公顷,占集镇建设用地的52.86%;其次为公共建筑用地,面积为12.88公顷,占集镇建设用地的23.28%;道路广场用地和生产设施用地的面积分别为8.23公顷和2.81公顷,分别占集镇建设用地的14.86%和5.07%;对外交通用地、工程设施用地和绿地所占比重很小,详见表1。

预算控制力度的加强是提高财务监督运用水平的首要措施,可以使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要想加强预算控制力度,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预算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健全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等重要环节的管理方法。在预算编制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采用零基预算与滚动预算相结合的方式,并且对预算编制金额进行调研与分析[1]。在预算执行方面,财务监督人员需要以预算编制方案为基础,结合预算部门的经费使用状况,干预与指导相应的预算经费。一旦发现预算经费出现使用超额的情况,财务监督人员应该找出超额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解决。发现预算支出进度不达标情况,要对支出结构进行分析,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4.集镇交通系统优化 集镇道路系统规划应考虑集镇的现状,尽量避免大面积拆迁。同时,应结合现状和自然地形条件,考虑现状山体、水系与道路的关系,形成既能体现山水特色,又能适应今后集镇用地规模扩展和交通结构变化需要的功能明确、等级完备的道路网络,使道路系统规划具有一定的弹性。集镇内部道路系统应与用地功能布局相适应,促进土地价格的提升,改善集镇土地的开发条件。合理组织交通,尽量避免生活与生产、内部交通与过境交通产生冲突。

5.集镇绿地景观优化 官庄畲族乡集镇现状绿地建设缺口较大,仅有零星的单位附属绿地和居住绿地,特别缺乏便于居民使用的开敞式游园型绿地和街头小绿地,但是集镇现有的绿化资源较丰富,许多地段只要稍加改造便可以改造为绿地或公园。集镇规划应遵循因景制宜、均衡布局和彰显地域特色等原则,同时也要注意到官庄畲族乡集镇生态环境相对较好,坐拥丰富的森林资源,在集镇绿化面积上不必刻意追求面积指标。最后,集镇绿地景观建设还应注重公共绿地、道路绿化、山体绿化及附属绿地的协调发展。

集镇周边群山环抱,汀江穿乡而过,秀美绿洲樟树群直卧江旁,青山秀水的自然生态格局为集镇塑造丰富、独特的景观与形象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景观优化应注重对山、水、樟树群等景观资源要素的利用,并与乡镇现代人文景观相互融汇,形成“山、水、景、城”亲密对话、交相辉映的多层次、多元化特色景观。景观的塑造离不开空间的承载,集镇的滨水空间、广场空间、入口空间、公园空间等均是景观优化的重点载体。

首先来说说我自己,我是一个生来性格内向的人,我认为这和从小的家庭教育、家庭环境以及接触的人、事物都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我很害怕与人沟通,不愿意多说话,宁愿自己多干点就是不愿张嘴去与人沟通。其次我还是一个害怕产生人际冲突的人,就是俗话中的老好人,当别人的意见与我相悖时,我总是因为害怕发生人际冲突造成同事间的关系紧张,所以总是无条件的按照其他人的意见进行事情的处理。

参考文献

[1]刘柱.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策略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7):239-240.

[2]吴海燕.关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规划和建设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6):45-46.

[3]王璐,杨尚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15):52-53.

 
高凡,丁国昌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