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区管校用”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有益探索

更新时间:2009-03-28

近年来,德阳市旌阳区针对区域内校际管理水平差异化、城乡学校教育质量差距大等诸多问题,以“学生成长美、教师风格美、学校特色美”的“三美教育”愿景为目标,以推进“区管校用”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为抓手,促进干部、教师按需流动,有效提升了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加快推进了教育现代化和特色化进程。

一、问题导向,探索教师管理新路径

随着城乡二元化结构差异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群众对优质教育多元化需求的不断提高,旌阳教育面临着区域内校际管理水平差异大、城乡学校教育质量差距大等诸多问题,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尤其是师资力量的不均衡,成为制约旌阳教育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主要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7)以上各层材料填筑完毕后,采用冲洗干净后的沟道开挖碎石料将开挖部分空间回填至原地面高程,回填料中不得含有泥、腐植物等。

一是学科教师不配套。城市化进程导致农村生源逐年萎缩,城市学校生源爆满,农村学校师资总量富裕但部分学科专业教师缺乏,城市学校专任教师紧缺。

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全区35岁以下青年教师只占教师队伍总数的22%,教师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呈现老龄化趋势,部分农村学校教师多年只减不增,年龄结构不合理问题尤其突出。

(3) 脆性试样在线弹性阶段产生的微震和电荷感应信号持续时间小于在破裂发展阶段产生的微震和电荷感应信号持续时间,且微震信号持续时间大于电荷感应信号的持续时间。微震信号事件数多于电荷感应信号事件数,但电荷感应信号受到的干扰较小,微震和电荷感应信号联合对岩石变形破裂过程监测更有效。完整试样变形破裂过程产生的微震和电荷感应信号强度比预制裂纹试样的大且事件数也多,预制裂纹试样出现前兆信号时间也较晚。

三年多来,通过深化“区管校用”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实现干部、教师按需流动,全区学校师资科学配置的成效逐渐显现。

区教育局、人社局、编办和财政局等多个区级职能部门深入学校调研,在反复沟通研讨的基础上统筹联动建立了区域新型教师管理体制,从编制、人员和管理机构等方面入手,为“区管校用”人事制度改革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搭建起规范的“区管校用”管理服务平台。近三年,相继出台了《德阳市旌阳区“区管校用”中小学干部教师交流实施方案》《“区管校用”教师考核办法(试行)》《对“区管校用”教师进行考核奖励补助的有关规定(试行)》《关于调整“区管校用”交流干部教师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区管校用”直管教师年度考核方案》等制度文件,各学校也制订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工作规划及激励机制,全面调动教师参与“区管校用”交流积极性,逐步实现干部教师轮岗交流工作制度化、常态化。2015年,全区首批主动纳入“区管校用”管理的干部教师共计256人,2016年,第二轮纳入“区管校用”管理的干部教师共计260人(占全区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总数10%以上)。

二、创新突破,构建人事改革新模式

三年来,旌阳区通过深化“区管校用”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以突破制约教师交流的体制障碍为切入点,从激励与约束两方面入手,创新构建富有旌阳特色的“柔性推进、双向管理、管培结合”新型教师管理机制,搭建起教师交流培训便捷服务平台,实现干部教师按需流动,全区学校师资科学配置的成效逐渐显现。

(一)柔性推进,强化创新机制保障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旌阳教育均衡发展,既不利于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更带来了“择校热”和教育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强烈需求,旌阳区在深入摸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2014年9月开始试点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正式启动“区管校用”教师轮岗交流工作。

通过推进教职工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旌阳区逐步实现了教师人事管理制度的政校分离、管办分离、聘用分离,促进干部教师资源按比例有序合理流动,从宏观上实现了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同时又有利于在微观上把校长从复杂的人事事务中解放出来。

(二)双向管理,构建高效统筹平台

三组被试的自尊水平差异不显著,是本研究采用的整群随机分组方式造成的。 本研究的被试同为医学影像专业,在入学时他们被随机分到10个班级中,在确定被试接受何种实验处理时,研究者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将这10个班级分配到三个实验处理小组,这种整群随机分组的方式确保了被试相关特性在三个小组中的均匀分布。

旌阳区在“教育培训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教育培训交流中心”,增加“区管校用”教师的管理、培训、交流职能。“教育培训交流中心”现有“区管校用”教师编制数141个。其编制来源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是部分学校因学生人数自然减少而产生的富余教师,通过编制核减,调整到教育培训交流中心;二是将新公招、选调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全部划入培训交流中心。

通过“区管校用”平台,方便快捷地调配教师,顺利实现部分教师“跨校走教”,打破了校际的藩篱,整合了教师资源,促进了优质教师资源互补、共享,特别是缓解了农村学校艺体教师紧缺的矛盾,全区教师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不合理、优秀师资分布不均的问题正在得到有效解决。

(三)管培结合,实现多元激励共赢

旌阳区注重建立引导与保障机制,把教师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人事管理结合起来,重点打造“区管教师培训新模式”,实施集中培训、跟岗实训、返岗实践相结合的“三步走”模式,同步成立“梦想起航——区管教师成长叙事工作坊”,引领区管教师开展教育叙事研究活动,向研究型与专家型教师快速成长。

同时,旌阳区进一步完善了“区管校用”教师师德表现、教学能力、工作纪律、工作实绩、业务学习、引领示范的综合管理考核机制,开展了区管教师专项演讲比赛、教学展示活动、专项技能培训、访名校活动、乡村学校巡讲活动、“区管校用”教师书画作品展、“区管校用”教师读书沙龙等系列活动,实施“优秀交流教师”“勤耕教师”和“最美乡村教师”专项评比,鼓励“区管校用”教师在课程改革、校园文化建设、教育科研等领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资源整合,凸显按需流动新成效

四是校际师资缺乏流动。师队伍过于稳定,学校办学思想固化,缺乏创新活力,发展后劲不足。

(一)配置不均问题初步解决

中心和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权责分明,中心负责与教师建立聘用关系,实施集中管理与培训,学校负责安排工作岗位,进行日常管理、使用和业务考核。通过区级业绩档案和校级过程量化两种考核层面,对“区管校用”教师进行综合量化考核。同时,尝试建立了补偿机制,按照实际情况对交流干部教师发放适当生活与交通补助,进一步增强了“区管校用”教师的获得感和荣誉感,极大地激发了干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

三是优秀师资分布不均。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主要集中在城市学校,农村学校优秀师资不足全区总数的1/4。

(二)均衡发展瓶颈得到破解

通过“区管校用”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学校之间学科优势得到了互补,一些薄弱学校在引进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后,学校管理水平、教育质量以及办学影响不断提升,生源开始回流,办学信心提振,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城乡教师队伍素质差异较大的瓶颈问题得到了破解。“区管校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有利于缩小校际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办学水平差距,促进区内域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例如,金山街学校原本是一所薄弱的城郊学校,在旌阳区推进“区管校用”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中,从集群学校市一小和其他学校选派了优秀管理干部和教师到该校,教师资源配置优化,在近三年中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原本外流的生源开始返回。

在大众0AM干式双离合变速器中,里程数较高的变速器容易在图11所示的分泵处产生泄压,即便是维修过阀体后,只要此处的油封没有更换,在车辆行驶到一定里程后变速器内油封便会出现老化变形,阀体输出的推动K1和K2离合器的油压会从此处泄漏,导致阀体对K1和K2离合器的控制失效。

根据现场条件,轮对存放库设计为两层立体存放,三列纵向布置。轮对存放方式为上下两层。下层为固定式存放,每列共存放18条;上层为8个可活动的存轮小车,每个小车存放2条轮对,共存放16条轮对,空余两个轮位,用于吊出下方轮对。

(三)教师职业倦怠有效消除

合理流动为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借鉴的平台,特别是一些城市学校优秀教师,通过校际轮岗交流,积极开展“名师带教”和“青蓝工程”活动,激发了新一轮的工作热情,进一步拓展了专业成长路径,提升了整体业务水平,实现了更大化的职业价值,有效消除了教师职业倦怠感,教师专业素养得以普遍增强。

旌阳区“区管校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推进,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先后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也得到了国家督导委检查组和前来调研的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2017年5月,旌阳区入选了第二批全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区。基于深刻的区情研判和教育期许,旌阳教育人不断试水区域教育纵深改革,撬动义务教育特色化办学和均衡化发展,正朝着城乡一体化、高水平、优质均衡的方向昂首迈进。

 
付先庆
《教育科学论坛》 2018年第17期
《教育科学论坛》2018年第17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