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0

  • 浏览数

    138

正在复制843111
首页 > 学报 > 流体力学学报投稿经验分享怎么写文章范文

10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叮当木马

已采纳

一次,一位知名教授向学报投稿,钱伟长发现其论文中竟有51个基本错误,提出不宜发表。那位教授向编委会提出“左派教授的文章不许右派教授审查”,对此郭永怀不屑一顾,他说:“我们相信钱伟长的意见是正确的,这和左、右无关。” 1958年,教育

251 评论

小蝎子七七

计算流体力学方面应该投稿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s、Numerical Heat Transfer等杂志。一、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不才在上面发过两篇),几乎所有CFD

178 评论

凯利的心窝

只要是学流体力学的都知道JFM是最顶级的。偏实验的实际上也就你说的这三个。JFM本身就特别注重实验,没有实验数据的文章想发JFM是很难的。你要有实验条件,就投JFM,不用犹豫。很多做计算的还苦于没有实验条件呢。 PO

179 评论

七色缤纷彩虹

先投稿,大概审核在10-15天吧,因为中间有周末,编辑周末不上班。然后等审核结果,结果出来后,编辑发邮箱告诉我审核意见,是否通过,以及审核意见,论文要怎么修改,修改完后就交钱,等待排版就可以了。

355 评论

静静的娇儿

是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整整20年,邓稼先指挥他一生中最后的一次核试验,28邓稼先高兴地写下:“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

100 评论

vacation1314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

344 评论

超级好奇诶

就业 意向书 要怎么写?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就业意向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就业意向书【一】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贵公司在百忙中阅读我的资料并认真的对我进行考验,感谢公司领导对我信任,对我的期待。

355 评论

有前有钱

最近写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进行了换热器流场和传热方面的数值仿真,没有实验,英文的,想投到国外去,是EI或SCI收录就行,影响因子没有要求,不能投会议,只能投期刊,请虫友们推荐一下这样的杂志!关键是好发!不胜感激!

203 评论

月想月乐

若引用网站上的文章,即电子文献,参考文献的格式为:[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其中,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有以下几类:[J/OL]:

171 评论

绿桑坊蚕被店

F 多尺度物理力学 二、会议投稿 凡与上述专题相关,并且未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或会议上发表过的论文均可投稿。部分稿件将推荐在《力学学报》上发表。论文详细摘要(来稿请用Word文档编排,摘要内容不得少于400字,不超过一个A4页面,

105 评论

相关问答

  • 流体力学学报投稿经验分享怎么写文章范文

    F 多尺度物理力学 二、会议投稿 凡与上述专题相关,并且未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或会议上发表过的论文均可投稿。部分稿件将推荐在《力学学报》上发表。论文详细摘要(来稿请

    正在复制843111 10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流体力学学报投稿经验分享怎么写文章

    Physics of fluids Experiments in fluids 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 Experim

    舟舟的食儿 11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流体力学学报投稿经验分享怎么写文章内容

    (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

    沙发里的土豆 11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流体力学学报投稿经验分享怎么写文章格式

    F 多尺度物理力学 二、会议投稿 凡与上述专题相关,并且未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或会议上发表过的论文均可投稿。部分稿件将推荐在《力学学报》上发表。论文详细摘要(来稿请

    国王的咖啡 11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实验流体力学学报投稿经验分享怎么写范文

    一、边界层概念边界层是高雷诺数绕流中紧贴物面的粘性力不可忽略的流动薄层,又称流动边界层、附面层。这个概念由近代流体力学的奠基人,德国人LudwigPrandtl

    翔雨lollipop 10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