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沈阳药科大学刘艳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25 22:56:25

沈阳药科大学刘艳论文发表

截止2014年7月,学校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有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中药三级实验室、1个中药二级实验室,29个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学校于2008年成功申报国家级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项目,该综合平台是唯一由地方院校承建的国家综合平台学校是国家中成药工程技术中心、沈阳国家新药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的重要组成单位。 国家级 国家级综合性新药研发平台:辽宁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综合平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 序号名 称负责人批准部门批准时间1中药质量分析实验室袁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3.7(2008年底重新换证评估)2中药药理实验室邹莉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3.7(2008年底重新换证评估)3中药化学实验室宋少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3.7(2008年底重新换证评估)4中药分析实验室于治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3.7(2008年底重新换证评估)5中药制剂实验室陈大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4.86情志病中医实验模型吴春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57辽宁省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工程实验室毕开顺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78辽宁省新药安全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第二单位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5.19辽宁省新药筛选重点实验室吴春福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5.110辽宁省创新药物设计与评价重点实验室程卯生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5.311辽宁省药物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何仲贵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5.312辽宁省中药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毕开顺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6.113辽宁省天然药物现代分离与工业化制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赵余庆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6.814辽宁省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邸 欣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8.1215辽宁省新药药效评价重点实验室吴春福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8.1216辽宁省现代药物制剂研究重点实验室王思玲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9.1117辽宁省抗感染药物小分子合成重点实验室宫平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9.1118辽宁省药用微生物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怡轩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9.619辽宁省中药文化和中药标本科普基地贾景明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9.1120辽宁省微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夏焕章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10.821辽宁省东北道地药材资源研发重点实验室殷 军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11.0822辽宁省植物多酚研究与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吴春福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11.0823辽宁省创新药物与临床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吴春福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12.624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毕开顺辽宁省教育厅2004.1225药物剂型设计与评价重点实验室王思玲辽宁省教育厅2004.326中药资源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殷军辽宁省教育厅2007.827中药神经药理证治重点研究室吴春福辽宁省中医药管理局2010.328中药质量控制重点研究室毕开顺辽宁省中医药管理局2010.329中药化学重点研究室裴月湖辽宁省中医药管理局2010.3 2006-2011年,学校科研经费达到2.54亿元,发表学术论文6480篇,其中SCI收载论文1684篇。截至2013年5月1日ESI数据库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沈阳药科大学入选ESI全球前1%的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植物学与动物学三个学科排名明显提升。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世界前100名。 2006年-2013年,学校共获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励285项次,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项、市级奖励31项、各类学会奖、学术成果奖224项。 2009年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环糊精包合物技术2010年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葡萄多酚中功效因子的发现、活性评价及开发应用2011年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固定剂量复方抗结核药物 2013年9月27日至30日,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的首届药物分析国际论坛在沈阳丽都索菲特酒店隆重召开。会议特邀了15位来自美国、日本、韩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作大会报告,并得到了国内外50余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200余名药物分析工作者的支持和参与。会议期间还举办了第十一次全国药物分析教学交流会。2013年5月24日至26日,在沈阳药科大学举行了以“药学领域新视野、新方法、新进展”为主题的首届北方药学研究生论坛暨第三届辽宁省药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来自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的16所高等医药院校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此外,学校还于2014年5月承办了第三届亚洲药剂学论坛暨第三届亚洲药物制剂科学杂志编委会扩大会议。 馆藏资源 据学校2014年7月官网显示,沈阳药科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90余万册(件),国内外重要期刊2300余种,电子出版物近1000种(册)。近十种大型光盘数据库,电子图书30000多册,以及SciFinder,ADIS,EBSCO,Thieme,SD,Springer,ACS,RSC,Thomson Integrity,中文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学位论文库和中文中科院联合目录等近20种中外文数据库。形成了以药学科学文献为主体,以化学和生物学两大基础学科为支柱,以工程技术、企业管理、社会科学文献相配合,以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理学、中药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六个研究学科文献为重点的具有药学科学特色的文献收藏体系,成为东北地区药学文献的收藏中心。 学术期刊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是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的药学类科技期刊。创建于1957年,1987年被国家科委批准为国家级刊物,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中国药学文摘等文摘性杂志所收录。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第五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核心期刊(2008年版)。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一等奖,辽宁省一级期刊。此外,学校还出版《中国药物化学杂志》、《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亚洲药物制剂学杂志》、《亚洲传统药学》和《亚洲社会药学》等五种期刊。

刘艳,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副教授[1]。2001年刘艳考入北京交通大学,先后获得学士、博士学位;2011年博士毕业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2年进入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任教;2015年晋升为副教授[1]。

沈阳药科大学陈慧明导师好。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沈阳药科大学陈慧明教授是该校药剂学院的教授,主要从事药物化学、药物设计、靶向药物输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他在药物设计、靶向输运、药代动力学等多个领域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在多个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过一系列高水平的论文,并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在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化学与药物开发,已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发表论文的话一般看期刊类别,按高级等级分为1类,2类到5类。一般发表在3类以上就不错了。像这样的期刊很多,我仅就三类的列出来,当然只是自然科学版的,(社科版的如果需要再说):ISTP收录、国外刊物,自然科学进展,天津大学学报(原名为: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名为: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工业大学学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方交通大学学报,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军工程大学学报,吉林工业大学学报.工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上海理工大学学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甘肃工业大学学报(改名为: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桂林工学院学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工学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高技术通讯,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中国科学基金,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科学学报,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理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版),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数学和力学,应用概率统计,工程数学学报,运筹学学报,数学的实践与认识,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应用数学,数学杂志,生物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应用力学学报,实验力学,力学季刊,模糊系统与数学,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系统科学与数学,量子光学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强激光与粒子束,物理,工程热物理学报,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量子电子学报,液晶与显示,波谱学杂志,应用声学,计算物理,原子核物理评论,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红外与毫米波学报,高压物理学报,低温与超导,低温物理学报,声学技术,质谱学报,噪声与振动控制,光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环境化学,分析试验室,化学通报,色谱,分子催化,功能高分子学报,物理化学学报,催化学报,燃料化学学报,电化学,有机化学,分析测试学报,化学试剂,无机化学学报,煤炭转化,化学研究与应用,结构化学,生物多样性,昆虫学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动物学研究,遗传,水生生物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兽类学报,人类学学报,植物生理学通讯,实验生物学报,植物学通报,植物研究 ,菌物系统(改名为:菌物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微生物学通报,武汉植物学研究,西北植物学报,广西植物,生命的化学,植物分类学报,动物学杂志,云南植物研究,昆虫分类学报 ,植物生理学报,四川动物,动物分类学报,新型炭材料,复合材料学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玻璃钢/复合材料,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材料导报,稀土,材料热处理学报,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艺,稀有金属,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宇航材料工艺,材料保护,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耐火材料,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煤炭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湘潭矿业学院学报,中国钨业 ,煤田地质与勘探,金属矿山,矿山机械,煤炭科学技术,铀矿冶,煤矿自动化,矿业研究与开发,理化检验——化学分册,钢铁,粉末冶金工业,北京科技大学学报,钢铁研究学报,矿冶工程,硬质合金,冶金自动化,冶金能源,铁合金,焊接学报,特种铸造及有色金属,机械科学与技术,铸造,机械设计,金属热处理,机械传动,振动与冲击,无损检测,制造技术与机床,真空,机械设计与研究,机械强度,传感技术学报,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光学技术,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润滑与密封,液压与气动,铸造技术,工具技术,低温工程,继电器,热加工工艺,机床与液压,流体机械,机械设计与制造,锻压技术,模具工业,压力容器,变压器,焊接,起重运输机械,轴承,工程机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内燃机学报,电网技术,电池,电力自动化设备,微特电机,华北电力大学学报,中国电力,动力工程,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高电压技术,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燃烧科学与技术,微电机,水力发电学报,电气自动化,高压电器,电机与控制学报,车用发电机,中小型电机,热能动力工程,低压电器,电工技术杂志,汽轮机技术,水力发电,大电机技术,机器人,制造业自动化,光电子•激光,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电波科学学报,探测与控制学报,激光杂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信号处理,压电与声光,应用激光,电子技术应用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红外技术,光电工程,电子元件与材料,光通信技术,微波学报,弹箭与制导学报,激光技术,现代雷达,红外与激光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动化学报,半导体技术,半导体光电,通信技术,微电子学,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管理版),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中文信息学报,计算机与应用化学,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工程与设计,计算机工程,微型机与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中国塑料,塑料工业,合成树脂及塑料,塑料,现代化工,膜科学与技术,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工业,化学工程,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硅酸盐通报,无机盐工业,合成橡胶工业,日用化学工业,涂料工业,过程工程学报,林产工业,农药,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北京化工大学学报,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橡胶工业,离子交换与吸附,海湖盐与化工,中国陶瓷,棉纺织技术,中国粮油学报,食品科学,印染,制冷学报,中国造纸,中国乳品工业,中国油脂,纺织学报,中国皮革,粮食与饲料工业,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丝绸,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酿酒技术,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城市规划汇刊,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工业建筑,工程勘察,建筑科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建筑机械,施工技术,建筑技术,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水处理技术,应用生态学报,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化工环保,环境科学研究,生态学杂志,工业水处理,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资源科学,海洋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技术,农业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环境工程,环境与健康杂志,环境污染与防治,中国环境监测,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西北地震学报,地震研究,地球物理学进展,地球科学,地学前缘,地球化学,第四纪研究,地球学报,地球科学进展,古生物学报,中国沙漠,地质科技情报,地质与勘探,现代地质,成都理工学院学报,高校地质学报,地层学杂志,矿物岩石,岩石矿物学杂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国岩溶,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干旱区地理,冰川冻土,地理学与国土研究,山地学报,地理科学进展,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干旱区研究,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抗生素杂志,中国药房,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沈阳药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华西药学杂志另外,团IDC网上有许多产品团购,便宜有口碑

沈阳药科大学王素论文发表

难。查看沈阳科技大学博士的招生简章,可以知道要想考取该学校的博士,首先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成绩要在年级的前60%,其次是要发表过SCI论文,英语要在6级以上,同同时托福成绩要大于85分,雅思成绩要大于6分。所以申请沈阳药科大学博士很难。沈阳药科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药科大学,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截止2014年7月,学校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有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中药三级实验室、1个中药二级实验室,29个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学校于2008年成功申报国家级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项目,该综合平台是唯一由地方院校承建的国家综合平台学校是国家中成药工程技术中心、沈阳国家新药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的重要组成单位。 国家级 国家级综合性新药研发平台:辽宁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综合平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 序号名 称负责人批准部门批准时间1中药质量分析实验室袁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3.7(2008年底重新换证评估)2中药药理实验室邹莉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3.7(2008年底重新换证评估)3中药化学实验室宋少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3.7(2008年底重新换证评估)4中药分析实验室于治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3.7(2008年底重新换证评估)5中药制剂实验室陈大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4.86情志病中医实验模型吴春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57辽宁省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工程实验室毕开顺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78辽宁省新药安全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第二单位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5.19辽宁省新药筛选重点实验室吴春福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5.110辽宁省创新药物设计与评价重点实验室程卯生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5.311辽宁省药物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何仲贵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5.312辽宁省中药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毕开顺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6.113辽宁省天然药物现代分离与工业化制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赵余庆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6.814辽宁省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邸 欣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8.1215辽宁省新药药效评价重点实验室吴春福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8.1216辽宁省现代药物制剂研究重点实验室王思玲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9.1117辽宁省抗感染药物小分子合成重点实验室宫平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9.1118辽宁省药用微生物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怡轩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9.619辽宁省中药文化和中药标本科普基地贾景明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9.1120辽宁省微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夏焕章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10.821辽宁省东北道地药材资源研发重点实验室殷 军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11.0822辽宁省植物多酚研究与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吴春福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11.0823辽宁省创新药物与临床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吴春福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12.624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毕开顺辽宁省教育厅2004.1225药物剂型设计与评价重点实验室王思玲辽宁省教育厅2004.326中药资源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殷军辽宁省教育厅2007.827中药神经药理证治重点研究室吴春福辽宁省中医药管理局2010.328中药质量控制重点研究室毕开顺辽宁省中医药管理局2010.329中药化学重点研究室裴月湖辽宁省中医药管理局2010.3 2006-2011年,学校科研经费达到2.54亿元,发表学术论文6480篇,其中SCI收载论文1684篇。截至2013年5月1日ESI数据库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沈阳药科大学入选ESI全球前1%的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植物学与动物学三个学科排名明显提升。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世界前100名。 2006年-2013年,学校共获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励285项次,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项、市级奖励31项、各类学会奖、学术成果奖224项。 2009年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环糊精包合物技术2010年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葡萄多酚中功效因子的发现、活性评价及开发应用2011年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固定剂量复方抗结核药物 2013年9月27日至30日,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的首届药物分析国际论坛在沈阳丽都索菲特酒店隆重召开。会议特邀了15位来自美国、日本、韩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作大会报告,并得到了国内外50余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200余名药物分析工作者的支持和参与。会议期间还举办了第十一次全国药物分析教学交流会。2013年5月24日至26日,在沈阳药科大学举行了以“药学领域新视野、新方法、新进展”为主题的首届北方药学研究生论坛暨第三届辽宁省药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来自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的16所高等医药院校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此外,学校还于2014年5月承办了第三届亚洲药剂学论坛暨第三届亚洲药物制剂科学杂志编委会扩大会议。 馆藏资源 据学校2014年7月官网显示,沈阳药科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90余万册(件),国内外重要期刊2300余种,电子出版物近1000种(册)。近十种大型光盘数据库,电子图书30000多册,以及SciFinder,ADIS,EBSCO,Thieme,SD,Springer,ACS,RSC,Thomson Integrity,中文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学位论文库和中文中科院联合目录等近20种中外文数据库。形成了以药学科学文献为主体,以化学和生物学两大基础学科为支柱,以工程技术、企业管理、社会科学文献相配合,以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理学、中药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六个研究学科文献为重点的具有药学科学特色的文献收藏体系,成为东北地区药学文献的收藏中心。 学术期刊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是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的药学类科技期刊。创建于1957年,1987年被国家科委批准为国家级刊物,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中国药学文摘等文摘性杂志所收录。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第五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核心期刊(2008年版)。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一等奖,辽宁省一级期刊。此外,学校还出版《中国药物化学杂志》、《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亚洲药物制剂学杂志》、《亚洲传统药学》和《亚洲社会药学》等五种期刊。

沈药的天然药化一般吧,是中药学院的专业,现在中药的前景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就业可想而知的,基本是以提取分离为主,但是相对分数也不是太高,依你的个人情况而定吧,看你成绩如何啊,导师有很多权威的老教授已经退休了不招学生了,中年新生的导师像裴月湖,华会明,王金辉,宋少江等老师都不错。

一般都是省级的比较多,你要用于评职呢 还是?

沈阳药科大学发表sci论文目录

很简单,只要搜到这个期刊的主页,主页会显示Current Issue的杂志封面,点击进去,会出现Current Issue的列表和封面,找到 Previous Issue 按钮即可,选择你想选择的目录。

期刊的主页,可以在搜索引擎里面输入期刊名称,大部分可以搜索的到,但是有些不热门的期刊,可能搜索的时候排名很靠后,或者找不到它的主页,这时候就要懂点小技巧了,尤其是还需要找到SCI期刊的时候。

比较便捷的办法,到MedSci2012年期刊智能查询系统中输入期刊关键字,会跳出来对应SCI期刊,然后点击主页进去,会看到期刊一系列的信息,比如影响因子、中国SCI文章、投稿经验等,这些并不重要,找到杂志主页链接,点击进入。

影响

科学引文索引以布拉德福(S. C. Bradford)文献离散律理论、以加菲尔德(E. Garfield)引文分析理论为主要基础,通过论文的被引用频次等的统计,对学术期刊和科研成果进行多方位的评价研究。

从而评判一个国家或地区、科研单位、个人的科研产出绩效,来反映其在国际上的学术水平。因此,SCI是国际上被公认的值得借鉴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

没看到previous issue

截止2014年7月,学校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有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中药三级实验室、1个中药二级实验室,29个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学校于2008年成功申报国家级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项目,该综合平台是唯一由地方院校承建的国家综合平台学校是国家中成药工程技术中心、沈阳国家新药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的重要组成单位。 国家级 国家级综合性新药研发平台:辽宁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综合平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 序号名 称负责人批准部门批准时间1中药质量分析实验室袁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3.7(2008年底重新换证评估)2中药药理实验室邹莉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3.7(2008年底重新换证评估)3中药化学实验室宋少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3.7(2008年底重新换证评估)4中药分析实验室于治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3.7(2008年底重新换证评估)5中药制剂实验室陈大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4.86情志病中医实验模型吴春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57辽宁省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工程实验室毕开顺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78辽宁省新药安全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第二单位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5.19辽宁省新药筛选重点实验室吴春福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5.110辽宁省创新药物设计与评价重点实验室程卯生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5.311辽宁省药物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何仲贵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5.312辽宁省中药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毕开顺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6.113辽宁省天然药物现代分离与工业化制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赵余庆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6.814辽宁省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邸 欣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8.1215辽宁省新药药效评价重点实验室吴春福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8.1216辽宁省现代药物制剂研究重点实验室王思玲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9.1117辽宁省抗感染药物小分子合成重点实验室宫平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9.1118辽宁省药用微生物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怡轩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9.619辽宁省中药文化和中药标本科普基地贾景明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09.1120辽宁省微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夏焕章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10.821辽宁省东北道地药材资源研发重点实验室殷 军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11.0822辽宁省植物多酚研究与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吴春福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11.0823辽宁省创新药物与临床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吴春福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12.624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毕开顺辽宁省教育厅2004.1225药物剂型设计与评价重点实验室王思玲辽宁省教育厅2004.326中药资源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殷军辽宁省教育厅2007.827中药神经药理证治重点研究室吴春福辽宁省中医药管理局2010.328中药质量控制重点研究室毕开顺辽宁省中医药管理局2010.329中药化学重点研究室裴月湖辽宁省中医药管理局2010.3 2006-2011年,学校科研经费达到2.54亿元,发表学术论文6480篇,其中SCI收载论文1684篇。截至2013年5月1日ESI数据库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沈阳药科大学入选ESI全球前1%的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植物学与动物学三个学科排名明显提升。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世界前100名。 2006年-2013年,学校共获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励285项次,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项、市级奖励31项、各类学会奖、学术成果奖224项。 2009年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环糊精包合物技术2010年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葡萄多酚中功效因子的发现、活性评价及开发应用2011年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固定剂量复方抗结核药物 2013年9月27日至30日,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的首届药物分析国际论坛在沈阳丽都索菲特酒店隆重召开。会议特邀了15位来自美国、日本、韩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作大会报告,并得到了国内外50余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200余名药物分析工作者的支持和参与。会议期间还举办了第十一次全国药物分析教学交流会。2013年5月24日至26日,在沈阳药科大学举行了以“药学领域新视野、新方法、新进展”为主题的首届北方药学研究生论坛暨第三届辽宁省药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来自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的16所高等医药院校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此外,学校还于2014年5月承办了第三届亚洲药剂学论坛暨第三届亚洲药物制剂科学杂志编委会扩大会议。 馆藏资源 据学校2014年7月官网显示,沈阳药科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90余万册(件),国内外重要期刊2300余种,电子出版物近1000种(册)。近十种大型光盘数据库,电子图书30000多册,以及SciFinder,ADIS,EBSCO,Thieme,SD,Springer,ACS,RSC,Thomson Integrity,中文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学位论文库和中文中科院联合目录等近20种中外文数据库。形成了以药学科学文献为主体,以化学和生物学两大基础学科为支柱,以工程技术、企业管理、社会科学文献相配合,以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理学、中药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六个研究学科文献为重点的具有药学科学特色的文献收藏体系,成为东北地区药学文献的收藏中心。 学术期刊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是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的药学类科技期刊。创建于1957年,1987年被国家科委批准为国家级刊物,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中国药学文摘等文摘性杂志所收录。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第五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核心期刊(2008年版)。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一等奖,辽宁省一级期刊。此外,学校还出版《中国药物化学杂志》、《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亚洲药物制剂学杂志》、《亚洲传统药学》和《亚洲社会药学》等五种期刊。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80 多篇,其中SCI收载 4 篇。[1] Sun, Guoxiang;Wang, Yu;Sun,Yuqing. The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s of glycyrrhizic acid, glycyrrhetinic acid, morphine and sodium benzoate in compound liquorice tablets by HPCE[J]. Journal of liquid chromatograpy and related techonique. 2003,26(1):43~51. SCI收载[2] Sun, Guoxiang;Wang, Yu;Sun,Yuqing, and BI,Kaishun. The quality assessment of compound liquorice tablets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fingerprints[J]. Analytical Sciences,2003,10,19(10):1395~1399.SCI收载.[3] 孙国祥,刘晓玲, 邓湘昱,孙毓庆,毕开顺. 色谱指纹图谱指数F和相对指数Fr的研究[J], 药学学报,2004,39(11): 921-924.[4] 孙国祥,侯志飞, 毕雨萌,毕开顺,孙毓庆.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潜信息特征判据研究[J], 药学学报,2006,41(9):857-862.[5] 孙国祥,侯志飞, 张春玲,毕开顺,孙毓庆. 色谱指纹图谱定性相似度和定量相似度的比较研究[J]. 药学学报,2007,42(1):75-80.[6] 孙国祥,万月生,孙毓庆. 射干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研究[J].色谱,2004,1(3):131~134.[7] 孙国祥,慕善学,侯志飞,孙毓庆.连翘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研究[J].色谱,2006,24(2):196-200.[8] 孙国祥,杨宏涛,邓湘昱,孙毓庆.金银花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研究[J].色谱,2007,25(1):96-100.[9] 孙国祥,慕善学,侯志飞,刘晓玲,孙毓庆. 大青叶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研究[J].分析化学,2005,33(6):853~856.[10] 孙国祥,董玉霞,慕善学,孙毓庆.苦碟子注射液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研究[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6,23(4):233~236.[11] 孙国祥,刘晓玲,孙毓庆.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和梓醇含量[J].分析化学,2002,30(6):760.[12] 孙国祥,苗菊茹,王宇,孙毓庆. 毛细管电泳叠加对比法测定阿片粉中吗啡的含量[J]. 色谱,2002,20(1):69~71.[13] 孙国祥,刘晓玲,孙毓庆. 毛细管电泳定性定量方法学研究及在复方降压片分析中的应用[J]. 中国药学杂志,2002,37(10),771~774.[14] 孙国祥,孙毓庆. 毛细管电泳溶质系统的热力学研究[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2,19(4): 260~264.[15] 孙国祥,孙毓庆,李阳. 毛细管电泳叠加对比法测定复方降压片中5组分含量[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2,19(4): 265~268.[16] 白景清,孙国祥,董鸿晔,孙毓庆.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7种药物的迁移时间[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3,20(1),23~26.[17] 孙国祥,邓湘昱,万月生,孙毓庆. 内标对比标准曲线法与标准加入对比法的误差分析,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3,11,20(6):435~438[18] 邓湘昱,孙国祥.茵陈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J].中成药, 2005,27(3): 253-256.[19] 孙国祥,万月生,邓湘昱.RP-HPLC测定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野鸢尾黄素含量[J]. 中成药,2005,27(4):416-418.[20] 孙国祥,刘唯芬,朱澄云,侯志飞.RP-HPLC法测定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J].中成药,2006,28(7):962~964.[21] 侯志飞,孙国祥,刘唯芬.栀子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研究[J].中成药,2006,28(11):962~964.[22] 孙国祥,刘金丹,宗东升,董鸿晔,毕开顺. 清热解毒注射液指纹图谱多维多息特征的数字化评价[J]. 中南药学,2006,4(10):323~327.[23] 孙国祥,慕善学,侯志飞,于秀明. 连翘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J]. 中成药,2007,29(2):132~135.[24] 孙国祥,雒翠霞,任培培,时存义.中药指纹图谱学体系的构建[J]. 中南药学,2007,5(1):69~73.[25] 孙国祥,任培培,雒翠霞,宋文璟.中药统一化色谱指纹图谱和相对统一化特征判据研究[J]. 中南药学,2007,5(2):in press.[26] 孙国祥,宋杨, 毕雨萌,智雪枝. 色谱指纹图谱全定性相似度和全定量相似度质控体系研究[J]. 中南药学,2007,5(3):in press.[27] Guoxiang Sun, Jindan Liu, Yumeng Bi,etc.. A Novel Approach to the Digitized Fingerprint of Radix Bupleuri by HPLC. As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J]. 2006,1(3):102-105.[28] Zhifei Hou, Guoxiang Sun,Cunyi Shi.etc.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e Geniposide in Fructus Gardeniae by the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 As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J]. 2007,2(1):in press.[29] Guoxiang SUN, Jindan LIU.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n the HPLC fingerprints of Ginkgo biloba extract by the involution similarity method[J]. Analytical Sciences,2007,5,23(5):in press.[30] 孙国祥, 侯志飞, 董鸿晔,毕开顺,赵青,孙毓庆. 超复方中药指纹图谱多维多息特征数字化评价方法研究[H]. 中药产业现代化推进战略论丛.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3:127-134,2006中国新医药博士论坛.[31] 孙国祥*,任培培,毕雨萌,毕开顺,孙毓庆. 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 色谱,2007,25:in press.

沈阳大学论文发表

博士个人简历模板

引导语:还在为博士的简历而烦恼吗,看看下面的模板吧,会对你有用的,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博士个人简历模板,希望对你有用!

性 别:男

籍 贯:江西吉安

民 族:汉族

户 籍:辽宁沈阳

生 日:1977-04-02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最高学位:工学博士

研究领域:材料学专业,纳米材料、非晶态合金领域

自我评价:诚实、勤奋;勇于创新;富于团队合作精神;组织管理能力强;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强;英语流利;较强的机械/模具设计和材料科学研究背景

家庭情况:博士毕业,从事纳米材料的化学稳定性研究(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求职意向

寻求职位: 1.高校及科研院所教师/研究者;2.企业技术、研发主管

希望地区: 不限

待遇要求: 面议

出差情况: 可以经常出差

本人具有很强机械/模具设计和材料研究经历,具备研究开发和设计能力,可以从事研发工作博士简历模板个人简历 。同时本人具有较强的领导组织和协调能力,可以从事管理工作。相信我能为贵单位的进一步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当前工作位置

工作职位: 德国“洪堡”学者

工作单位: 德国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aet Darmstadt)

教育/培训

2001.8 ~ 2005.6博士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学 (师从卢柯院士和徐坚研究员)

1999.8 ~ 2001.7硕士(硕博连读)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学 (师从卢柯院士和徐坚研究员)

1995.9 ~ 1999.7本科 沈阳理工大学(前身沈阳工业学院) 塑性成型工艺及设备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塑料模、锻造模、冲压模)

主修课程: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物理、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锻造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人工智能、金属学与热处理、固体物理、金属物理、合金热力学、纳米材料等

奖励/荣誉:2005年德国“洪堡”学者

2005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师昌绪奖学金一等奖

2004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优秀奖

2003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论文中期评估优秀

2002年中国科学院刘永龄奖学金二等奖

2002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师昌绪奖学金一等奖

2001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硕士论文中期评估优秀

1999年沈阳工业学院优秀毕业生

1998沈阳工业学院“三好学生”标兵

1996沈阳工业学院“三好学生”

每学期获沈阳工业学院优秀奖学金一等奖,单科成绩第一奖

技能/爱好

外 语 能 力:非英语专业-博士英语 口语-流利;德语-具有基本交流和读写能力

计 算 机 能 力: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计算机详细技能:C语言、数据库

其 它 技 能:英语水平:

能流利地进行英语交流,熟练地阅读英语资料,并熟练使用英语做报告和写作.

计算机水平:

能熟练利用电脑及网络资源提高办公和科研效率,熟练操作Windows 2000/ XP;精通Office办公系列软件、Origin、Photoshop等软件和网站设计及维护.

专业技能:

(1) 仪器与设备:能熟练操作纳米和非晶态领域所需的多种仪器和设备;了解一些常用的真空设备及工作原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多种设备的设计、组装和维护工作:如改造德国进口Bühler甩带设备使之可以进行铜模铸造制造块体纳米或非晶态材料 、维护美国进口Perkin-Elmer DSC 7和Pyris 1热分析仪;能设计铜模铸造和粉末固结成型模具. (2) 样品制备技能: 能独立操作电弧熔炼、球磨、熔体甩带、铜模铸造和粉末固结成型. (3) 样品表征技能: 能独立操作金相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及熟练分析X射线衍射谱(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实践经验/社团活动

2004年至今,担任国外学术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材料研究学报)、Materials Letters(材料通讯)杂志国际评审人;国内学术期刊《金属学报》杂志评审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非晶合金粉末的固结成型: 制备块状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课题主要完成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初晶型晶化钛基非晶态合金的结构演化与控制"课题主要参与者.

2002年至今,负责中国科学院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非平衡材料研究部、卢柯院士、徐坚研究员组三个网站的建设和日常维护.

2001年至今,负责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徐坚研究组的日常工作及计算机和网络维护

参与德国进口熔体快淬设备改造工程重要参与者、德国Braun手套箱安装参与者

2003年参加中建一局国外建筑招标材料的翻译工作

1995-1999年班级学习委员和组织委员

1998.7 中国一汽实习

研究经历

钛基非晶态合金及纳米硼化物陶瓷颗粒强化的钛基非晶态合金基复合材料的研制.

等原子比替换多组元非晶态合金的形成及玻璃形成能力的研究.

非晶态合金粉末的固结成型研究.

块体纳米材料和非晶态合金的制备与性能.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日期

1980/07/18

面貌

党员

外语水平

英语6级/俄语4级

专业

理论经济学

学位

经济学博士

方向

经济增长

导师

沈坤荣教授

教育经历

时间

学校

学历

2008/09—2011/06

南京大学

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2005/09-2008/06

江西师范大学

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2000/09—2004/06

华中师范大学

外语学院本科生

南大期间学术成果及科研活动

1.发表论文:

(1)刘东皇,沈坤荣.公共支出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的经验.经济科学,2010(4).(2)刘东皇.启动居民消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探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6).(3)刘东皇,沈坤荣.收入分配、居民消费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华东经济管理,2010(11).(4)孟范昆,刘东皇.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新论.特区经济,2008(11).

(5)刘东皇.浅析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的'优化.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8(3).

2.参编著作:

(1)《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基于江苏的实证研究》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与路径》

3.参加学术会议:

(1)第二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2008):论家族企业的演化路径

(2)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4次年会(2010):中国劳动者报酬提升的需求效应分析

4.参与课题:

(1)江苏省发改委课题:江苏省“十二五”期间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的对策研究(2009)

(2)江苏省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关于增强改善民生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力研究的对策建议(2010)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活动

1.发表论文:2005-2008年在《中国发展》、《沈阳大学学报》等杂志上发表文章八篇。

2.主持及参与课题:2006年主持校级课题一项,2007年参与省级课题一项,2007和2008年参与校级课题共计两项。

所获证书及奖励

全国计算机C语言二级证书、 俄语专业四级证书、 普通话二级证书、

英语四级,六级证书、 研究生院“长征杯”征文优胜奖、

“三好研究生” 、

工作经历

02004/06-2005/02

福建安特半导体有限公司翻译

兴趣爱好

阅读、球类、棋类、旅游等

自我评价

诚实守信,勤奋好学,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情操;性格开朗,适应力强,责任心强,严于律己,讲求团队精神,勇于迎接新挑战,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

求职意向

有志于从事教学,科研,政府部门,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更好的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单位能提供发展平台,有充分的个人提升空间,较好的培训和激励机制,并有好的制度与文化而非人治环境。

1.1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来稿请自留底稿。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寄还。1.2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违背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本刊处理稿件的一切事宜,只与通信作者或第一作者联系。1.3 该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和两位专家的推荐信,以说明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出版。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赠当期杂志1册。

中山大学刘静艳发表论文

浅析生态旅游的发展及开发———以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为例摘 要 生态旅游区客流量的大幅度增加、各种形态的污染物相继出现,直接威胁生态旅游区的环境质量。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真正的生态旅游必须采取以下具体措施:完善生态旅游规划;建立高素质的导游队伍;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执法力度;加强污染防止;开展生态科学宣传教育。关键词 新疆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观尽管生态旅游融入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和倾向,但实际上并非如人所愿。旅游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相当程度上困扰着旅游的发展,表现在对生态旅游区内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的影响。由于旅游者及交通车辆的介入,造成了动植物结构和种类的改变,对依赖于自然景观生活繁殖的野生动物造成了基因交流的障碍、生存能力的弱化及活动领域的局限。生态旅游区客流量的大幅度增加、各种形态的污染物相继出现,直接威胁生态旅游区的环境质量。同时,也对自然资源和对生态旅游区自然性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以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为例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及开发作些分析。一、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一)生态旅游的产生。生态旅游的雏形是“生态性旅游( ecologicaltourism) ”,是1965年海兹尔(Hetzer)提出的旅游发展思路( Fennell, 1997) 。他认为生态性旅游有四个要点:减少环境影响,增强对当地文化的尊重,让当地居民受益,满足参加者的娱乐需求。在20 世纪70年代中期,加拿大政府对高速公路沿途进行生态功能分区,开展了“生态旅行( ecotour) ”的实践活动。而正式把生态旅游( ecotourism)作为一个独立术语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Ceballos - Lascurain于1983年提出的。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此前与其相关的词汇也有许多,如“自然旅游( na2ture tourism) 、野外旅游(wilderness tourism) 、探险旅游( adventure tourism) 、绿色旅游( green tourism) 、替代性旅游( alternative tourism) 、可持续旅游( sustain2able tourism) 、适宜性旅游( app rop riate tourism) 、自然休假( nature vacations) 、修学旅游( study tourism) 、乡村旅游( rural tourism ) 、科学旅游( scientifictourism) 、文化旅游( cultural tourism) 、低影响旅游( low - impact tourism) 、农业旅游( agro - tourism) 、软旅游( soft tourism)和环境朝圣( environmental p il2grimage) ”。这些旅游形式都与自然相关联,提出的目的都是为了减少传统旅游方式对生态环境或当地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Ceballos - Laseurdin, 1996) ,但生态旅游似乎是对上述旅游形式的总结和概括,理论性和学术性更强,内涵也更丰富。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仅仅不到20年,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不断的充实。针对目前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二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同时,世界各国根据各自国情,开展并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antion、WTO)将2002年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并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2gramme, UNEP) 、国际生态旅游协会( The Interna2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 TIES)于2002年5月联合举办“第一届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强烈呼吁生态旅游要从概念化向观念化转变,特别是生态旅游的开发者和管理者,他们所持的生态旅游观念是解决当今生态旅游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关键所在。———自然观。生态旅游是“到相对没有受干扰和污染的自然界去旅游,尽情欣赏大自然风光,并感受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生态旅游必须以自然为基础,是为研究、欣赏和享受自然风景和野生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等特定目的而到受干扰较少或没有污染的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游活动,是人们在可考虑的距离范围内的一种经济型旅游。生态旅游需要“带着真诚去旅游,去感受相对原始的乡村环境和乡土文化,观察和亲近野生动物,在不损害地方文化和自然资源的情况下尽情游乐”。广义而言,就是享受自然,并通过对大自然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环保观。莱德伯格(Lindberg)等认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应有利于生态保护”。生态旅游过程中对大自然的感受、认识和改善都应谨慎从事,从而使它不会产生传统旅游可能产生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它将努力为每个旅游者树立更加清晰的环保意识,并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条件的改善作出积极的贡献。芬内尔( Fennell)等认为,生态旅游(或自然游)意味着既可以刺激经济发展又能建立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区。生态旅游的主要特点表现为:独一无二的、可进入的以及自然界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要把生态旅游业发展成为一种对自然界进行保护的工具,通过教育、福利、环保意识的提高,使生态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经济收益,为当地人提供工作和就业机会。生态旅游的形式是多样的,并具有创新性,如自助旅游、新旅游路径等,如果对此加以正确认识和管理,就有利于对自然和文化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的拥护者认为,既然生态旅游是一种“更友善、更高雅”的旅游,就没有必要大规模、集中性地开发,以免造成生态环境的劣化,而是应尽可能地让人们更多地接触和体验大自然的奇妙,进而认识到环境的价值并加以保护,保护那些曾经遭到破坏而加以修复的环境。———经济观。佐勒库维斯克( Ziolkowski)将生态旅游描述为“低干扰旅游,关注于感受当地的文化和尚未开发的自然景观”。生态旅游应当是一种模式,即将自然区域作为发展旅游的基础部分,而其中的生物资源则是和社会经济密切相连的部分。通过对当地的投资和当地居民的参与,小规模渐进式发展,提供一种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带动经济发展的机遇。生态旅游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去关注环境,其特点是结合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和旅游者的共同点,在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共同关注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因此,生态旅游也揭示了一种管理方法,即依靠当地居民共同参与的方式建立和保护生态旅游区,并通过市场化加强管理,进而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条件的改善作出积极的贡献,正如科纳德(Kinnaird)所说,“生态旅游或自然旅游都不言而喻地假定不会或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从而推导出一种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的理想化答案”。伯里兹( Place)指出,“生态旅游是一种对基于全球经济持续增长态势的现象的反应,这种现象既发生在中心也发生在外围。在中心,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普遍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环境的恶化;在外围,经济的不景气、商品价格的下跌和国外债务的增加迫使政府选择了经济而放弃了生态保护”。上述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尽管有助于加强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但其中很多是规范性的描述,是环境保护论者、专业组织或者学者们基于对旅游者行为的观察研究而推导出来的。对生态旅游进行定义时,自然资源保护论者和环境保护论者可能会把重点置于对生态旅游的保护上,而轻视私人企业的赢利动机和商业社会的现实,如劳动力市场、经济部门之间的关联度、全球化竞争等。———战略趋势。自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逐步得到世界各国各行各业的公认,尤其是1992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里约宣言》以后,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处理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准则。相应地,世界旅游组织、世界观光理事会和地球理事会等机构制订了《关于世界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提出可持续旅游的发展思路,而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的最佳选择之一。(二)生态旅游的发展1. 初级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生态旅游”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并得到旅游界和自然保护界的认同,一些有远见的旅游经营者逐渐意识到生态旅游的潜在利润,从当地人那里租赁或者购买土地,建设生态旅馆,提供导游服务,并获得较好的效益。与此同时,欠发达国家也开始意识到,生态旅游一方面可以赚取外汇,另一方面比伐木和农耕等其他资源利用方式对资源本身的破坏性小,生态旅游能够将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将满足旅游者需求与改善当地社会福利相结合,于是纷纷将生态旅游确定为实现保护和发展目标的手段。为全面了解旅游开发、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世界自然基金会于1987年在美国国际开发机构的资助下,对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厄瓜多尔、墨西哥等国家里的10个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1990年正式出版了介绍这项成果的书籍《生态旅游:希望与陷阱》。我国的生态旅游也是在这个时期兴起的。198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建立了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 虽然也提出要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但对生态旅游的概念还比较陌生, 国内在这个时期的文献非常少见。总体来看, 这个阶段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经营创新的理念才刚刚兴起, 运作规律在不断完善之中, 旅游收入中对当地保护的投资也不多。2. 迅速发展阶段。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生态旅游在一些国家的成功实践,越来越多的组织、政府部门、研究人员、企业、当地居民、非政府组织等介入生态旅游的实践与探索,生态旅游的概念不断清晰、完善,各种原则和框架也不断建立。在对诸多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这期间,有不少专著总结了各地生态旅游的发展经验,如卡特(Cater)等( 1994 年)主编的《生态旅游:可持续的选择吗?》一书中,介绍了东欧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南极洲等国家与地区的生态旅游业发展概况。较具综合性的概念是澳大利亚联邦旅游部1994年在制定其《国家旅游战略》时,由巴克理(R.Buckley)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保护旅游和环境教育旅游的交叠部分,指出:生态旅游是“以大自然为基础,涉及自然环境的教育、解说与管理,使之在生态上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瓦伦丁( valentine)从四个方面界定生态旅游: (1)以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为基础;(2)生态可持续,不导致环境破坏或环境质量的下降; (3)对旅游区的持续保护和管理有直接贡献;(4)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1994年底,我国召开了第一届生态旅游研讨会,会上成立了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1996年6月,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支持下,召开了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并将生态旅游研究推向实践。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生态旅游对于保障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999年是我国的生态旅游年,开展了以云南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代表的系列“生态环境游”活动,举办了一系列生态旅游研讨会,如世界旅游组织与中国国家旅游局在昆明召开的“生态旅游高级研讨班”,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在昆明召开的“中国生态旅游与景观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的“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研讨会”。这些会议全面推动了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影响与发展。沃德(Wood)在2002年第一届国际生态旅游研讨会上指出,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领域中的组成部分,包括: (1)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维持当地居民的良好生活环境; (3)通过解说获得认知的经历; (4)无论对旅游者或是旅游业而言,任何行为都必须是负责任的; (5)由小规模企业主要针对少数群体经营; (6)对不可再生资源要求最低限度的消耗; (7)强调当地参与,强调对于旅游经营者尤其是当地居民所带来的机会。3. 生态旅游内涵及联系性。“生态旅游”概念的阐述,都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生态旅游的内涵。从中可以总结出与生态旅游联系的观念,诸如环境友好之旅、社会责任感之旅、教育之旅、低影响之旅、生态文化旅游、持久的/非消耗型旅游等二、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正负面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首先我们看一下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的比较,并对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正负面影响进行分析,从而可以看出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一)正面影响分析。1. 社会效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将给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保护区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人们转变观念,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而且,旅游与宣传教育、社区共管工作相结合开展,不仅给人们体验自然的精神享受,产生经济效益,增强周边群众保护意识,形成“保护—利用—保护”的良性循环。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增加了保护区对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投入,这会增强保护区自身发展的经济活力,为最终达到“以保护区养保护区”创造条件,有助于保护区走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2. 经济效益。旅游给保护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旅游实施后,年旅客将达到5~10万人次左右,以后还会逐年增加。按人均消费800 元计算,可创产值400万~800 万元,年实现利润80 万~160 万元。而且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效益会更客观,给保护区的发展、管理和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柱,增强了保护区自我发展能力和社会知名度。(二)保护区开展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分析。随着游客急骤增多,大量的生活废水、废气、废渣排向保护区内,污染水体、大气、土地和景观,也极大地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因游人和机器的重量及移动产生的对土地的踩压,大量游客在风景区的聚集,对土壤和植被造成一定的损害,严重的可出现土壤板结、压实、水分渗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导致水土流失增加,进而影响到植被的生长,破坏景点。总之,旅游对目的地内的动植物、大气、水质等产生干扰和破坏。在保护区内开展旅游,由于游客的进入,带入许多污染物,如丢弃的垃圾物都会影响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还有修建宾馆、饭店等服务设施和其它娱乐设施,都不可避免地破坏周围的一些景物———保护区内修建道路,破坏道路两侧的植被。比如,在保护区内修建了16. 5公里景区道路和13公里森林小火车铁路。胡杨自然保护区地处生态脆弱区,一旦破坏,生态环境很难恢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数量的增加,会影响服务业的发展。在当地群众不能满足游客需求的情况下,从外地来的大量的人做生意,在宾馆、饭馆当服务员,结果引起保护区内总人口的增加,对保护区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保护区的生态平衡主要取决于人对保护区环境和资源影响的方式和程度,以及大自然对这种影响的消除能力。只有准确地计算环境容量和游客数量,按照科学的合理环境容量控制游客规模,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三)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比传统旅游的开发复杂得多,要认识和理解生态旅游的真正涵义,防止生态旅游资源退化,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真正的生态旅游,就必须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 完善生态旅游规划。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必须进行规划设计,保护区要合理规划好功能区,保护好核心区,开发试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核心区是保护的核心地带,是各种原生性生态系统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是动植物最好的“庇护所”。坚持持续利用的方针,切实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对核心区加以严格保护,不对外开放旅游;在试验区开展科研和生产;在旅游区开展旅游业务,旅游点线严禁与核心区交错。各保护区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以充分发挥其在保护、旅游、宣传教育、科研和生产等方面的功能。2. 建立高素质的导游队伍。培训导游人才,引导游客进行浏览活动,使游客不仅观赏到迷人的景致,陶冶情操,而且从中了解到有关的人文、历史趣事,更增添了游玩的乐趣,减少玩的盲目性。在游览中导游向游人介绍相关的环保方面的常识,使旅游、环保齐头并进。3. 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者素质,加强科学管理,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在自然保护区建设旅游设施和进行旅游活动所消耗的能源、材料必须是可持续利用的,减少旅游带给环境的负影响。这不仅关系到保护区旅游业的成败,也关系到对保护区的保护。培养保护区所需的各类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保护区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从组织机构上逐步完善适合自己特点的科学管理体系,制定各种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逐步使管理科学化、制度化。4. 严格执法力度。严格执行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物保护法,要坚决杜绝偷猎动物、乱开采森林现象发生。5. 加强污染防止。按环境保护的要求严格处理和管理“三废”,防止环境污染,以保持当地高标准的环境质量。6. 开展生态科学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对游客进行生态教育,使验区,划分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域分为试游客认识和了解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不断提高游客生态环境意识的自觉性,做到在游山玩水的同时,自觉爱护保护区的一草一木。树立“保护优先”及遵守“三控制”原则的思想,充分考虑自然保护区作为旅游资源的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搞好旅游规划。控制游客流量,合理分配旅游收入,使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不仅能够完善保护区的生态平衡,而且能够促进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能够改善周边居民生存环境,保护和建设绿色生态屏障,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社会安定团结,有着重要的意义。参考书目:1. 金鉴明、金冬霞:《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新理念和新举措》[ J ] ,《生态环境与保护杂志》2004年第2期。2. 刘静艳、颜亮、彭少麟:《生态旅游观的发展及其应用》[ J ] ,《生态学杂志》。3. 夏林根:《旅游业绿色管理》[M ]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4. 钟林生、赵士洞、向宝惠:《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3年出版。5. 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 J ] ,《旅游学刊》。6. 王跃华:《论生态旅游内涵的发展》[ J ] ,《思想战线》。7. 迪丽拜尔、艾拜都拉、海米提·依米提:《塔里木胡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J ] ,《新疆林业》2006年第3期。(作者简介:买合木提·买买提 新疆大学旅游学院讲师海米提·依米提 新疆大学副校长、教授斯地克江·艾力 新疆大学旅游学院助教)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