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SCMA系统中改进的MAX-Log MPA多用户检测算法

更新时间:2016-07-05

0 引言

未来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5G)无线网络具有广覆盖、高容量、低延时、高可靠、低功耗、大连接等特点[1],这就要求5G的空口技术必须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2]。稀疏码多址接入[3](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技术作为前景广阔的新型非正交多址技术,能够满足5G的要求[4],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由低密度信号(LDS)演进而来的SCMA,融合了稀疏扩频的思想和高维调制的技术,将链路中的比特数据流映射到预先设定好的码本中的多维码字上,用来解决大量数据连接导致的系统过载问题[3]。与4G的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技术相比,SCMA具有更高的频谱利用率[5]

目前,如何降低SCMA系统解码的复杂度是SCMA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6]。基于因子图迭代的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7]作为 SCMA多用户检测的主流算法,相比于最大似然算法(Maximum Likelihood,ML)检测,其算法复杂度虽有所降低,但硬件实现依然困难。在文献[8]中,针对原始MPA算法收敛速度不理想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串行策略的MPA检测算法,该算法在保证检测性能良好的前提下,收敛速度加快,运算复杂度有所降低。为了进一步降低算法复杂度,一种对数域的MAX-Log MPA算法在文献[9]中被提出,该算法具有较低的算法复杂度,但检测性能相对较差,损失了检测性能来降低运算复杂度。对数域的MAX-Log MPA多用户检测算法[9]运算复杂度低,但检测性能差。为了提升其检测性能,本文采用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对MAX-Log MPA进行改进,即对资源节点消息更新的过程增加一个影响因子,该影响因子不但可以抑制MAX-Log MPA算法在进行用户检测时消息的丢失,提升了检测性能,还不会对SCMA系统造成任何负担。

1 上行SCMA系统模型

在多用户SCMA系统中,不同的用户将输入的二进制比特流通过不同的SCMA码本[10]映射到SCMA多维码本的码字上。假设用户数和码本数都是J,每个码本长度为K,非零元素个数为N(N<K),其过载因子定义为。在传输时,第j个用户的log2Q比特流通过第j个码本直接映射到K个共享的OFDM正交子载波上[11]。在上行的SCMA通信系统中,假定有K个正交的时频资源同时被J个用户共享,并将数据传输给相同的基站,J=6、K=4时的上行SCMA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上行SCMA系统模型

假设此时的用户在时间上同步,那么所接收到的信号是所有用户发送信号的集合,总的接收信号表示为:

(7)由于进入烟气管的烟气温度相对低,而烟气管道又比较长,约64 m,矿温又不高,外排锅炉气的温度也低,因此热能利用率较高;

1.2.3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 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FIA)以促甲状腺素(TSH)作为筛查指标。TSH浓度阳性切值≥10 μU/mL为筛查阳性。

由式(11),对比式(3)和式(6),可以看出,MPA算法采用MAX-Log运算必将造成一部分信息丢失。另外,从式(6)、式(7)和式(8)可以发现,通过取 log运算,把乘法转化为加法,在实际计算时,这使得算法复杂度降低。

对于时频资源k,此时总的信号可以表示为:

经过治疗,AB两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情况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AB两组的止痛效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167),ABC三组的止痛效率、肺炎发生率、住院时间、满意度等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AB两组外观满意度、肺炎发生率、住院时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167)。

因为码字xj稀疏的特性,所以在时频资源k处的码字冲突也相对较少[12]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7年10月住院部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120例,年龄18~65岁。纳入标准: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建议的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1)符合西医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2)患者或其监护人知情同意,已签署知情同意书;(3)年龄18~65岁;(4)依从性好。根据随机的方式将狂组患者进行区分,具体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改进型MAX-Log MPA多用户检测算法

图4 为算法达到收敛条件下,影响因子α在取不同值时,MAX-Log MPA算法随SNR变化的检测性能。可以看出,随着影响因子α取值的不断增大,算法的检测性能也越来越好,α=2.0时,检测性能达到最优。当SNR小于6 dB时,无论α取值如何,其BER性能相近;当SNR大于6 dB时,α的取值越大,检测器的BER下降越快;α=1.75 与 α=2.0 时,BER 取值几乎相同;在 SNR 在 14 dB 时 ,α=1.0与α=2.0条件下BER的值几乎相差一个数量级。

图2 矩阵F以及因子图的对应关系

2.1 原始MPA算法

2.2.9 精密度试验 取“2.2.2”项下混合对照品溶液适量,按“2.2.1”项下色谱条件连续进样测定6次,记录峰面积。结果,龙脑与内标物峰面积比的RSD为0.51%(n=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MPA一次迭代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可以分别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式中,εk和 ζj分别表示稀疏码矩阵F中的第k行和第j列的非零位置集,t为迭代的次数。

2.2 改进型MAX-Log MPA多用户检测算法

由文献[6]可知,原始MPA算法运算复杂度高、占用存储空间大的原因主要是EXP指数运算量大。为了弥补这种缺点,降低运算复杂度,尽可能地消除指数运算,采用Jacobi算法公式:

则原始MPA算法可以进一步的改写为如下形式:

进行最大次数的迭代后,每个用户码字的输出概率为:

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的住院时间,并且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

从式(5)和式(6)可以看出,资源节点的消息更新过程是采用MAX的近似计算。又因为:

式中 ,xj=[x1j,x2j,… ,xKj]T为第j个用户的码字,hj=[h1j,h2j,…,hKj]T表示第j个用户的信道矢量,n为传输信道中的高斯白噪声 n~CN(0,σ2I)。

由此,本文定义影响因子α作为消息更新公式的系数,α∈[1,2]之间的任意实数。此时,式(6)可以改写为:

当 α=1.0 时,该式即为式(6)。

为了对改进后的MAX-Log MPA算法的检测性能进行测试,本文基于上行SCMA通信系统,在收敛性和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两个方面进行了仿真,并对不同算法复杂度进行对比。仿真过程中,参数设置如表1所示。

3 仿真与分析

本文通过在资源节点的消息更新公式中增加一个影响因子α,来调节MAX-Log MPA算法的检测性能,当α在1~2之间越来越大时,将会对MAX-Log运算后丢失的消息进行弥补,使其在接下的迭代过程中得到的消息更加可靠,其检测性能越来越好。

表1 仿真参数

参数用户数J码本尺寸M扩频因子K过载因子λ调制类型信道模型值644 150%QPSK AWGN

3.1 收敛速度

图3所示为在不同影响因子α取值下,MAX-Log MPA多用户检测算法随迭代次数在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为 12 dB 时的检测性能。α=1.0 时,为原始MAX-Log MPA算法。由图3可知,MAX-Log MPA算法迭代 5次后 BER达到收敛;当 α 的取值在 1.0~2.0之间时,改进的MAX-Log MPA算法的检测性能随着α取值的增大而越来越好;当α>1.5时,改进型算法的BER在不断减小,但减小量越来越少。总的来看,本文引入影响因子 α后,α∈(1,2],基于对数域的 MAX-Log MPA的检测性能得到了改善,这也说明了影响因子α可以抑制MAX-Log运算在计算资源节点到用户节点信息更新时的信息丢失。

MPA算法的思想是将单个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简单问题。在分解后的简单迭代步骤之间,原始MPA算法以联合的后验概率作为基础,尽可能地降低信息在因子图上传递时的损失,迭代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13]。阶段1,所有资源节点以用户节点传递过来的信息为先验信息,同时更新因子图中全部资源节点Ck到用户节点Uj的消息;阶段 2,资源节点将更新后的信息传递给所有用户节点,用户节点根据接收的信息进行更新,同时更新因子图中用户节点Uj到资源节点Ck的消息。t表示迭代次数。

图3 α不同取值下随迭代次数的检测性能

3.2 BER性能

图4 α不同取值下随信噪比的检测性能

传统的最大后验概率(Maximum A Posteriori,MAP)穷举式检测算法必须要检测所有用户的码本组合,算法复杂度大大增加。相比于传统MAP算法,基于和积运算的MPA算法是SCMA系统的典型多用户检测算法,算法的实现是通过因子图中节点之间的消息传递和迭代更新完成的[6],因子图矩阵F与因子图如图2所示。

屁。我和她只是不期而遇,见面之后,付玉听说我在大连买了房子,两眼放光,她天天缠我,我害怕被她缠上,不敢和她有太多接触。你和她是老相好,读高中的时候,你不是追过她吗?这球我还是踢给你。

图4同样说明了本文对原始MAX-Log MPA算法引入影响因子α的必要性,既不会增加系统复杂度,又能有效提升MAX-Log MPA算法的检测性能。

3.3 算法复杂度对比分析

在分析SCMA系统中的多用户检测算法时,运算迭代次数和运算器数目是两个关键的要素。本文改进算法的思想是将EXP运算转化为MAX运算,减少乘积运算来达到降低运算复杂度的目的。与此同时,增加一个影响因子,在不影响算法复杂度的情况下,通过调节影响因子的取值来降低检测器BER。各算法复杂度的对比如表2所示,其中 df为一个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所连接的用户数。

本文提出改进的MAX-Log算法无论是串行还是并行都没有进行EXP运算,而是将其转化为MAX运算,影响因子不会增加额外的运算负担,从而降低了运算复杂度。仿真结果得出,ML算法、MPA算法和改进型MAX-log MPA算法的乘法器数目分别是49 152、11 844、6 912个。相比于ML算法,在可以忽略的BER损失下,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减少了85.9%的乘法器;相比于传统MPA算法,则减少了 41.6%的乘法器。与此同时,从表2可以计算出,EXP运算器数目分别是16 384、2 304、0,可以看出本文改进算法不需要进行EXP运算,这将大大降低运算复杂度。

2)观察不同层级的患者的血糖、血压、视网膜病变进展程度、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疾病治疗方法和并发症知识的知晓提高程度。

表2 算法复杂度对比

算法ML并行MPA串行MPA并行MAX-log MPA串行MAX-log MPA加法器KMJ(df-1)+KMJ tmaxKdf(Mdf df+4)tmaxKdf(Mdfdf+4)tmaxKdfMdf(2df-1)tmaxK{df[Mdf(2df-1)+2M]+df}乘法器KMJdf tmaxKdfMdf(2df-1)tmaxK{df[Mdf(2df-1)+2M]+df}tmaxK(df)2Mdf tmaxK[df(Mdf df)]EXP运算KMJ tmaxKdfMdf tmaxKdfMdf MAX运算0 0 0 0 0 tmaxKdf(2M)tmaxKdf(2M)

4 结束语

文本基于SCMA系统中MAX-Log MPA多用户检测算法复杂度低的优点,通过在计算资源节点消息更新时,引入影响因子α来改善原始MAX-Log MPA算法的检测性能,即在资源节点消息更新公式处增加一个1~2之间的实数,即可有效提升MAX-Log MPA算法的检测性能。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法简单有效,相比于ML算法、MPA算法,改进的MAX-Log MPA算法运算复杂度更低;而相比于原始MAX-Log MPA算法,改进的MAX-Log MPA多用户检测器具有更好的检测性能。本算法兼顾了运算复杂度和检测性能,实用性更强。

参考文献

[1]THOMPSON J,GE X,WU H C,et al.5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prospects and challenges[J].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2014,52(2):62-64.

[2]DAI L L,WANG B C,YUAN Y F,et al.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for 5G∶solutions,challenges,opportunities,and future research trends[J].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2015,53(9):74-81.

[3]NIKOPOUR H,BALIGH H.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C].IEEE,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sonal Indoor and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2013:332-336.

[4]张长青.面向5G非正交多址技术的比较[J].电信网技术,2015(11):43-49.

[5]WANG B,WANG K,LU Z,et al.Comparison study of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chemes for 5G[C].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roadband Multimedia Systems and Broadcasting,2015:1-5.

[6]DU Y,DONG B,CHEN Z.Joint sparse graph-detector design for downlink MIMO-SCMA system[J].IEEE Journals&Magazines,2017,6(1):14-17.

[7]WU Y,ZHANG S,CHEN Y.Iterative multiuser receiver in 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 systems[C].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2015:2918-2923.

[8]杜洋,董彬虹,王显俊,等.基于串行策略的 SCMA多用户检测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6,38(8):1888-1893.

[9]LU L,CHEN Y,GUO W,et al.Prototype for 5G new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SCMA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C].China Communications,2015,12(s1):38-48.

[10]TAHERZADEH M,NIKOPOUR H,BAYESTECH A,et al.SCMA codebook design[C].IEEE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 Fall,Vancouver,CAN,2014:14-17.

[11]AU K,ZHANG L Q,NIKOPOUR H,et al.Uplink contention based SCMA for 5G radio systems[C].IEEE Global Tele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Workshops,Austin,USA,2014:900-905.

[12]ZHANG S Q,XU X Q,LU L,et al.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an energy efficient uplink approach for 5G wireless systems[C].IEEE Global Tele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Austin,USA,2014:4782-4787.

[13]MU H,MA Z,ALHAJI M,et al.A fixed low complexity message pass detector for up-link SCMA system[J].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tters,2015,4(6):585-588.

吴雄,葛文萍,张雪婉,代文丽
《电子技术应用》 2018年第05期
《电子技术应用》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