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甘肃某锌挥发窑渣回收碳银的试验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甘肃某锌冶炼厂采用威尔兹挥发窑工艺处理该厂产出的酸浸渣,该工艺是将酸浸渣与焦炭及其他的添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比后,在挥发窑进行高温挥发焙烧的过程。由于挥发窑焙烧过程的特殊性,部分焦炭未能完全燃烧,残存于窑渣中,且金银等难挥发的金属矿物也富集于窑渣中。窑渣是一种价值很高的二次资源,但对其有价成分的综合回收利用当前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由于窑渣经过高温焙烧,在焙烧过程中形成了半熔化状态,许多有价元素以金属或合金态存在,或者形成各种化合物,且在焙烧过程结束后经水淬,窑渣的硬度较大[1]。目前,该厂的窑渣大量堆存在渣场,不仅污染当地的自然环境,而且造成了有价资源的浪费。笔者以该挥发窑渣为研究对象,应用浮选工艺从窑渣中综合回收焦炭和银,为该企业解决窑渣堆存问题提供技术依据和有效途径。

1 窑渣性质

窑渣外观呈黑色、黑褐色、褐黄色等疏松状的块体,块体粒径小于 3 cm,块体内部呈蜂窝状结构:硫化铁及金属铁形成的球体呈蜂窝,或者冷凝时形成的空洞呈蜂窝,格架由焦炭构成。窑渣中 C 以隐晶质焦炭集合体为主,其次为显微晶质窑渣,少量鳞片状焦炭。焦炭的分布比较均匀,大多数呈团块状集合体,集合体粒径 +0.037 mm 的颗粒占 85%,与铁的矿物嵌布关系简单,接触界限平缓,较易解离,少量鳞片状焦炭弥散在玻璃质基体中,亦有被褐铁矿包裹的颗粒。银矿物多以硫化银的形式赋存,嵌布粒度较细,与硫化铁、硫化锌和硫化铅的关系较为密切,少量存在于氧化锌中,由于粒度太细,难以实现与其他矿物的单体解离,故提高品位存在一定困难。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如表1所列,原矿铁物相分析结果如表2所列。

在巩固既有市场、努力扩大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盐湖股份转变经营思路,剥离低效率资源,抓住合作方的优势资源,打破营销主体以“我”为主、小而全的传统模式,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迈进。通过连股、连心、连协作,共同参与市场竞争,引导合作方与盐湖品牌一道,在市场中形成主导优势。同时,营销方式的转变带动和提升了合作方的协作积极性,并形成市场共赢的良好局面,建立起符合“盐湖股份”发展的新营销体系。“公司产品销售统筹季节、区域、价格、数量等因素,使得产品竞争激励的市场当中兼顾价格与数量的关系,使公司利益最大化销量,保住了公司利润最大化。”吴文好这样说。

 

表1 窑渣多元素分析结果Tab. 1 Analysis results of chemical elements of raw ore %

  

*Au、Ag 的单位为 g/t。

 

成分含量S Cu 0.04 Zn 1.62 Pb 0.50 9.30 TFe 23.35 As 0.09 Al2O3 4.73成分含量C 16.50 SiO2 14.46 MgO 0.57 MnO 1.15 CaO 5.69 Au*0.82 Ag*156.20

 

表2 窑渣银物相分析结果Tab. 2 Analysis results of silver phase of kiln slag

  

相别名称含量/(g·t-1)占有率/%硫化银108.20 69.27氧化银5.40 3.46硫酸银3.05 1.95金属银18.25 11.68其他银21.30 13.64全银156.20 100.00

从表1可以看出,该窑渣中可供回收的有价元素为 C 和 Ag,其品位分别为 16.5% 和 156.2 g/t。从表2 可以看出,银矿物主要是以硫化银的形式赋存。

使用SPSS20.0软件对本文58例鼻出血患者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卡方检验,以%形式展开患者VAS评分情况,t检验,以±s形式展开患者VAS评分情况,两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0.05展开。

2 试验方案

从目前窑渣中综合回收有价组分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浮选工艺回收有价组分时,优先浮碳后再回收其他金属。王立丽等人[2]采用先浮碳 — 浮碳尾矿再进行银浸出的工艺流程回收某窑渣中的碳和银;欧也斐[3]运用碳、银优先浮选的工艺流程从窑渣中回收有价组分;谢大元[4]则采用先浮碳 — 浮碳尾矿磁选铁 —磁选尾矿再浮选回收银的工艺流程:以上工艺流程都为回收窑渣中有价组分的有效方法。在系统探索试验的基础上,本试验拟采用浮选回收碳 — 浮碳尾矿回收银的原则工艺流程,优先浮选碳以松醇油作为捕收剂,浮选银时先以硫酸铜作为活化剂,A8 作为银矿物的捕收剂,其中 A8 为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研发的新型高效硫化矿捕收剂。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磨矿细度试验

磨矿细度试验流程如图1所示,试验结果如表3所列。

  

图1 磨矿细度试验流程Fig. 1 Process flow of test for grinding fineness

 

表3 磨矿细度试验结果Tab. 3 Test result of grinding fineness

  

磨矿细度 -0.074 mm 含量/%65品位 回收率70 75 80 85产品名称碳粗精矿银粗精矿碳粗精矿银粗精矿碳粗精矿银粗精矿碳粗精矿银粗精矿碳粗精矿银粗精矿产率/%16.28 17.40 19.31 18.80 23.05 21.28 24.50 22.17 25.80 22.62 C/%65.82 9.41 63.25 8.51 62.25 6.45 60.81 5.20 59.17 4.21 Ag/(g·t-1)85.25 510.25 74.50 550.51 58.70 586.30 49.57 570.21 58.70 586.30 C/%65.03 9.94 74.00 9.69 88.39 8.46 90.36 6.99 92.42 5.77 Ag/%8.88 56.80 9.21 66.23 8.62 79.47 7.77 80.90 9.17 80.33

由表3的试验结果可知: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碳精矿的品位呈现持续降低趋势,回收率不断升高,在细度达到 -0.074 mm 含量为 75% 后变化趋于缓和;银精矿的回收率不断升高,在细度为 -0.074 mm 含量为 75% 后变化不明显,此时银的品位最高。综合考虑,从窑渣中回收碳和银时的磨矿细度选择-0.074 mm 含量为 75% 最佳。

3.2 选碳试验

3.2.1 碳粗选松醇油用量试验

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银矿物主要以硫化银的形式赋存,且与其他的硫化矿物伴生关系较为密切,因此在选择银粗选捕收剂时主要考察丁基黄药、丁铵黑药、乙硫氮和 A8 等硫化矿物的捕收剂。试验流程如图2所示,试验结果如表6所列。

A8 用量试验流程如图2所示,试验结果如图4所示。

考虑到碳精选得到的中矿里含银的品位较高,故将碳精选中矿与碳粗选尾矿合并作为选银试验的给矿。

由表5可以看出:随着碳精选松醇油用量的增加,碳精矿中碳的品位变化不大,但回收率呈现持续增加趋势,在用量为 100 g/t 时变化趋于缓和;银的品位和回收率都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综合考虑,碳精选时松醇油的用量以 100 g/t 为宜。

 

表4 松醇油用量对碳粗选试验结果的影响Tab. 4 Inf l uence of pine oil dosage on carbon roughing results

  

品位 回收率产品名称碳粗精矿碳粗精矿碳粗精矿碳粗精矿碳粗精矿松醇油用量/(g·t-1)400 500 600 700 800产率/%14.95 17.21 22.93 25.90 26.35 C/%69.57 65.28 61.13 60.26 58.32 Ag/(g·t-1)40.54 45.37 58.70 63.45 72.24 C/%80.81 85.53 93.80 96.22 97.19 Ag/%5.66 7.58 8.90 9.20 10.04

3.2.2 碳精选松醇油用量试验

碳精选是以碳粗选精矿作为给矿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如表5所列。

 

表5 松醇油用量对碳精选试验结果的影响Tab. 5 Inf l uence of pine oil dosage on carbon cleaning results

  

松醇油用量/(g·t-1)0 50 100 150产品名称碳精矿碳精矿碳精矿碳精矿产率/%17.62 20.74 22.02 22.40品位 回收率C/%72.85 71.50 71.05 70.32 Ag/(g·t-1)26.54 30.70 34.50 47.62 C/%87.18 92.35 94.54 94.90 Ag/(g·t-1)3.87 4.25 4.61 5.22

KLD-2Z两段式滚筒烘丝机从停机状态启动后,蒸汽经管路进入烘丝机滚筒薄板夹层,排出蒸汽在薄板夹层中形成的冷凝水,同时,随着烘丝机滚筒薄板夹层蒸汽压力的升高,滚筒薄板温度升高。当薄板温度达到预热温度设定值(由薄板夹层蒸汽压力换算得到)后,烘丝机自动切换至准备状态。当烘丝机收到来料信号并延时后,烘丝机由准备状态切换至启动状态,在此过程中,当出口水分仪检测到物料并延时后,烘丝机切换至生产状态;若烘丝机入口烟丝中断,但中断时间小于设定延时,则烘丝机切换至重启状态,若中断时间大于设定延时,则烘丝机切换至收尾状态。待收尾结束后,烘丝机即进入准备状态;当烘

3.3 选银试验

从表4可以看出:随着碳粗选松醇油用量的增加,碳粗精矿中碳的品位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回收率则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当用量达到 700 g/t 后,品位和回收率的变化趋于缓和;银的品位和回收率均呈现出升高的趋势。综合考虑,碳粗选时松醇油的用量选择 700 g/t 较为适宜。

3.3.1 CuSO4 用量试验

银粗选 CuSO4 用量试验流程如图2所示,试验结果如图3所示。

  

图2 银粗选硫酸铜用量试验流程Fig. 2 Process flow of test for CuSO4 dosage in silver roughing

由表6可以看出,在相同用量的条件下,A8 对窑渣中的银矿物有较强的捕收选择性,在回收率差异较小的情况下,银精矿中银品位明显高于其他的捕收剂。因此,在银粗选时选择 A8 作为银矿物的捕收剂较为适宜。

  

图3 银粗选 CuSO4 用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Tab. 3 Inf l uence of CuSO4 dosage on silver roughing results

3.3.2 银粗选捕收剂种类试验

碳粗选松醇油用量的试验是在磨矿细度为 -0.074 mm 含量为 75% 的固定条件下进行的,试验结果如表4 所列。

 

表6 捕收剂种类对银粗选试验结果的影响Tab. 6 Inf l uence of collector type on silver roughing results

  

药剂种类丁基黄药丁铵黑药乙硫氮A8用量/(g·t-1)200 200 200 200产品名称银粗精矿银粗精矿银粗精矿银粗精矿产率/%19.70 23.35 24.32 21.90 Ag 品位/(g·t-1)568.41 531.48 540.64 582.40 Ag 回收率/%79.20 82.38 83.12 82.20

由图3可知,CuSO4 用量对银粗选试验结果的影响比较明显,随着 CuSO4 用量的增加,银品位呈现持续降低的趋势,而银回收率先升高后降低,在 CuSO4用量达到 200 g/t 时达到最高值。综合考虑,银粗选时 CuSO4 用量以 200 g/t 为宜。

3.3.3 A8 用量试验

价值是人类行为的根本目的,文化的差别就是价值体系的差别。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构筑适应社会需要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公共价值观。任何道德都是某种价值观的表现,任何价值观都包含着一定的道德,所以,道德问题始终渗透在文化价值体系当中。在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道德文化价值的功能,推动先进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图4 A8 用量对银粗选试验结果的影响Fig. 4 Inf l uence of A8 dosage on silver roughing results

从图4可知:随着 A8 用量的增加,银精矿中银品位呈现持续降低趋势,回收率则呈现升高趋势;在用量达到 300 g/t 后,变化不再明显。因此,银粗选时,A8 的用量以 300 g/t 为宜,此时银粗选中银的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 566.5 g/t 和 85.10%。

3.4 闭路试验

窑渣回收焦炭和银的闭路试验流程如图5所示,试验结果如表7所列。

  

图5 闭路试验流程Fig. 5 Process flow of closed-circuit test

 

表7 闭路试验结果Tab. 7 Results of closed-circuit test

  

产品名称碳精矿银精矿尾矿原矿产率/%22.03 15.59 62.37 100.00品位 回收率C/%71.20 2.88 0.56 16.49 Ag/(g·t-1)34.50 822.50 32.62 156.20 C/%95.16 2.72 2.12 100.00 Ag/%4.87 82.11 13.03 100.00

由表7可以看出,窑渣在磨矿细度为 -0.074 mm含量为 75% 的条件下,经过一次粗选和一次精回收焦炭,碳粗选尾矿和精选中矿合并再经过一次粗选、两次精选和一次扫选的闭路流程回收银,最终可获得含碳 71.20%、碳回收率为 95.16% 的碳精矿和含银822.50 g/t、银回收率为 82.11% 的银精矿。

经过对社区家长教育的考察和梳理发现,在社区教育发展的成长、成熟、壮大过程中,有几个关键因素始终伴随,即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政府的多方面支持、社区成员坚持不懈的本真追求及多重社会力量的参与等[1]。这些干扰社区教育实施发展的因素进一步反衬出社区家长教育的必要性。

4 结论

(1) 锌冶炼回转窑窑渣中 C 品位为 16.50%,Ag品位为 156.20 g/t,银主要以硫化银的形式赋存且嵌布粒度较细,与硫化铁、硫化锌和硫化铅的关系较为密切,少量存在于氧化锌中。C 以隐晶质焦炭集合体为主,其次为显微晶质窑渣,少量鳞片状焦炭。焦炭的分布比较均匀,大多数呈团块状集合体。

除了油价在库存和宏观周期中由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而产生的变动外,政策托底同样不可忽视。当油价由于供给缺口而上涨过快时,各国释放闲置产能和战略储备原油,边际供给宽松推动油价回落。当油价由于金融风险集中爆发而超跌时,往往也是各国货币、财政刺激政策出台之时,政府和央行释放流动性为市场注入信心,边际需求宽松推动油价反弹。

(2) 试验结果表明,窑渣在磨矿细度为 -0.074 mm 含量为 75% 的条件下,经过一次粗选和一次精选回收焦炭,碳粗选尾矿和精选中矿合并再经过一次粗选、两次精选和一次扫选的闭路流程回收银,最终可获得含碳 71.20%、碳回收率为 95.16% 的碳精矿和含银 822.50 g/t、银回收率为 82.11% 的银精矿。

参 考 文 献

[1]陈 龙,高利坤,董 方,等.高含碳锌窑渣中 Cu 和 Ag 的综合回收 [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6,38(4):329-332.

[2]王立丽,李正要,林蜀勇,等.某锌挥发窑渣银回收试验[J].现代矿业,2015(2):54-57.

[3]欧也斐.锌冶炼窑渣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J].矿冶,2014,23(6):59-62.

[4]谢大元.锌挥发窑渣选银试验研究 [D].长沙:中南大学,2004:7-89. □

 
吴春香,李国栋
《矿山机械》 2018年第05期
《矿山机械》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