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基于问卷调查的地震谣言影响人群分析

更新时间:2016-07-05

地震谣言频发的现状

在各种谣言事件中,地震谣言对公共安全和民众正常生活秩序的危害属最为严重的一类。近几年,国内外破坏性地震频发,在各种报道的冲击下,群众内心的“恐震”情绪也逐渐显现。地震谣言导致的集体抢购生活用品、部分地区人员外流、群众夜里情绪紧张上街“等地震”等现象,对社会稳定造成了恶劣影响。本文分析了易受地震谣言影响人群的特点,并分析了地震谣言产生和传播的原因,希望能为日后遏制地震谣言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在网络日益普及的当今社会,新媒体与自媒体蓬勃发展。随着微博、微信、BBS、网络直播等即时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得以参与到社会公众事件的传播与评论中。不同于传统新闻媒体一对多的方式,在自媒体时代,大众并不是被动地接收新闻,而是主动地分享新闻,每个人既可以是新闻的接收者,也可以是新闻的发送者。

借助这种新形式,一些言之凿凿的地震谣言以扇形传播的形式迅速扩散。它们或是出自某些莫须有的专家之口,或是来自于对“地震云”的分析,或是包含所谓的地震现场照片等等,让本就人心惶惶的气氛更加紧张。以如下几则地震谣言为例:

(1)2018年2月12日晚18时31分,河北省永清县发生4.3级地震。北京、天津、沧州等地有震感,引发大范围网友关注。晚19时许,永清县经开区男子车某捏造了“永清县9958应急救援队接到通知,在今晚11时30分到凌晨3点可能会有余震发生,有关单位和个人做好防范措施”的谣言,该谣言通过微信被网民转发,引发群众恐慌。同一时段,另一违法行为人谢某在家中利用微信传播关于“2018年2月12日18时,永清县发生地震,预测凌晨2时至4时将发生余震,强度6.8级”等谣言,同样被广泛传播。河北省地震局官方微博、中国之声、新华网、新京报、北京公安等官方媒体及各省份地震局官微迅速做出辟谣回应(图1),维护社会秩序,两名嫌疑人均已被行政拘留。

(2)临沂一少年李某在QQ群看到四川九寨沟地震的消息后,出于好玩的心理,按中国地震台网速报信息的格式自己编造了一条地震谣言并发至QQ群中。“国家地震台网自动测定:2017-08-09 日22:00:54在山东省临沂市青岛市、日照市潍坊市与浙江省交界地区(北纬73.84度,东经124.33度)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预计凌晨两点左右将有一次8.5以上地震!”这则地震谣言一经发出,被网友疯狂转发,甚至都没有人去思考“山东与浙江交界地区”这一明显的地理错误。

私权观念和科学态度是知识产权战略的根本保障——纪念《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十年............................................................................................刘春田 06.03

(3)九寨沟地震后,有网友发了一幅楼房倒塌的照片(图2),声称九寨沟地震破坏十分严重,后面一定还会有更强的余震。但实际上这幅照片是台湾高雄地震的房屋破坏照片。根据中国地震局现场工作队在九寨沟震区开展的大规模实地调查来看,由于四川省地震、住建等有关部门近年来加强了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管理和指导,九寨沟景区及城镇建筑物多采用了框架结构,乡村传统民居多采用穿斗木结构,抗震性能较强,房屋倒塌和严重损毁的比例很低。

(4)2017年2月17日,在乌鲁木齐民众的朋友圈里疯传“今晚23:00到3:00乌鲁木齐及鄂托克前旗一带有9.6级地震!”信息中不仅有确切的时间、地点,还包含着“地震的面波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这样的所谓专业术语,不少市民信以为真,难以入眠,甚至发生了连夜搬家的情况,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反应过来又是一条谣言。这样的谣言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每次都只是简单地换个震级和地名,但屡屡都能引起群众的恐慌。

(5)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相信每个地震工作者都不算陌生:“新中国初期,李四光预测中国60年内将有4次特大地震,预测地点分别是在唐山、台湾、四川,现在以上三个地方都应验了,还有一个地方没有发生,就是在江苏。”在和家人朋友的相处中,我们总会被或直接或隐晦地问到这个问题。然而,中国地震局发言人早在若干年前就明确表示:李四光部长生前没有这样的预言,纯属谣传。

二、具象能力保存良好,传统雕塑的研究正薪火相传,但是其具象的思维模式依旧。近现代中国具象是从法国、苏联传过来的。我们的老一辈雕塑家在具象雕塑的范畴下努力与中国传统雕塑结合,为中国气派的具象雕塑付出了艰辛努力。新一代的学院教学则沿着老先生的足迹,进一步强化了对于中国传统雕塑的研究、学习和借鉴,其成果的呈现高潮迭起。应该说在“不同”展中见到了我们老一辈艺术家手头的具象功夫在延续,传统营养的借鉴也在新一代雕塑家手上继续。

图1 新华社针对永清地震谣言进行辟谣

图2 九寨沟地震谣言中的照片

地震谣言影响人群分析

那么,什么样的人群更容易被地震谣言影响、更容易相信地震谣言?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国新疆、云南、辽宁、甘肃、四川、山西、河南、江苏、广东9个省份20个县(区)共计两千六百多个独立的个体进行了研究(图3)。参与问卷调查的人群需要填写自己的生活地点、年龄、学历等信息以及面对地震谣言时真实的心理。当被问到:“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某时某地会发生地震,你会相信吗?”这时候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不相信,但假如继续追问“如果说这个话的人是你很好的朋友或是你的亲人呢?”有一部分人就会发生动摇,他们坦诚主要原因是“亲戚和朋友还能害我们吗?他们说的应该都是真的。”所以,在我们分析问卷时,即使发现无论在哪种情形下不相信地震谣言的人均占大多数,我们也不能对这个问题掉以轻心,因为在选择“不相信”的人群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人群并不是十分坚定的。

图3 现场问卷调查

1.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对待地震谣言的态度

我们分别将生活地点、年龄、学历、是否亲身经历过地震几个因素与是否相信地震谣言的调研结果进行交叉比较,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

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对地震谣言态度的分析结果见图4,根据柱状图可以看出,生活在县城及以上的人更不容易相信地震谣言,生活在农村的人相信地震谣言的比例较高,比生活在县城的高11.2个百分点。这也许是因为各级地震部门开展的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及应急演练大多数只开展至乡镇一级,农村的居民能接收到的关于地震方面的知识很有限。在接触地震谣言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能够支撑他们分辨其是否符合科学常识。其次,生活在县城及以上的人接触网络、电视广播等多媒体信息的机会更多,获取的信息也更加丰富。在接触地震谣言时能够借助更多的信息源查证谣言的真伪。而生活在乡村的居民信息来源较为单一,接触地震谣言时第一反应也许更多的是求助家人或等待新闻里的相关资讯。

2.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待地震谣言的态度

如图6所示,学历越高,越不容易相信地震谣言。在我们的走访中,生活在村庄里的民众学历普遍不高,除了极个别的村干部之外,许多人没有上过初中。在询问是否相信地震谣言时,他们的态度模棱两可。我们认为,这与“生活地点与地震谣言的相信程度分析”可以相互佐证,因为当孩子需要上初中、高中或大学时,他们就需要走出农村,去乡镇或城市生活,接触到有关地震科普知识的机会比在乡村要多得多。目前,许多初中、高中学校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都会开展关于地震科普知识的讲座,请地震工作者去给孩子们讲述相关的知识和震后自救的方法。其次,随着一个人学历的提升,不仅知识结构愈加丰富,更能够形成可贵的批判性思维,他们不会盲目地相信接收到的所有信息,而是会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

人民群众的从众心理和网络监管的缺失,确实都对地震谣言的屡禁不止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地震谣言能够大行其道,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社会大众对地震的科学认识不够,虽然近年来我国大地震频发,但真正亲身经历过地震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人对地震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被称为“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恐怖小说家之一”的英国作家洛夫克拉夫特有一句名言,“人类最古老而又最强烈的情感是恐惧,而最古老又最强烈的恐惧是未知。”由于大众接受地震科普宣传较少,对地震相关知识不够了解,在听到地震谣言时, 很容易由于恐惧而失去辨别能力,这就给了造谣者可乘之机。我们在彝良县的走访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正是因为他们经历过地震,在震后救援和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地震知识的了解,才可以做到真正的不信谣、不传谣。

3.不同学历的人对待地震谣言的态度

二是求解器求解过程:对内流体模型所划分的网格上所有含有单一变量的方程进行求解,直到获得该方程的解,另一个参数方程的求解需通过循环这一过程,该方程(相互耦合的非线性控制方程)可进行多次迭代求解,当所求解的方程组收敛,该求解过程结束。

以此问题作为探究集合两种表示方法的载体.学生会比较方便地用列举的方法来解决(1)(2),老师在学生“列举”的基础上规范生成第一种表示方法:列举法.“列举法”解决不了(4)对应的集合,这就激活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在这种情况下给出规范的表示,并生成一般的描述法{x|p(x)}.再回头让学生写(1)(2)的描述法表示,在此基础上比较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点.并对照(1)(2)(4)对应的集合给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相等集合”的概念及Venn图表示集合的方法.

4.经历过地震和没有经历过地震的人对待地震谣言的态度

图4 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对待地震谣言的态度

图5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待地震谣言的态度

图6 不同学历的人对待地震谣言的态度

图7 经历过地震和没有经历过地震的人对待地震谣言的态度

经过对数十次地震谣言的起因、传播方式、传播时间等因素进行综合研究,我们发现大部分造谣者还是出于吸引公众注意力的心理,有些人被网警查处以后,交代的造谣原因仅仅是想吸引眼球、提高QQ空间点击率、增加微博粉丝或是在朋友面前显得自己有“内部消息”等等。当下,互联网蓬勃发展,造谣成本低、传播迅速、不容易被追查的特点让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这种简单得有些可笑的原因在人群中制造恐慌。

编造和传播地震谣言的原因分析

如图7所示,经历过地震的人更不容易相信地震谣言。这一点我们在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的村庄做调研时感受尤为明显。2012年9月7日,云南省彝良县连续发生5.7级和5.6级地震。我们提到地震谣言时,即使是村里80岁的没有太多文化的老人,都知道不能相信地震谣言,只有来源于村干部的地震消息才是可信的。在去调研之前,我们认为应该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更不容易相信地震谣言,但是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的村庄调研时,因为村民大多没有经历过地震,当地人对地震谣言有一种半信半疑的态度,稍加追问就会动摇。而由于彝良县曾经发生过5.6级、5.7级地震,在地震救援及震后重建的过程中,县政府及村委会反复向村民进行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尤其强调了不能相信坊间流传的地震谣言,所有的地震预测信息都只能由政府公布,所以彝良的群众对地震谣言的辨别能力普遍较强。相较于亲身经历过地震的人,没有经历过地震的人对地震造成的破坏更加恐惧,面对“某时某分会发生地震”的谣言,他们更容易选择相信然后出现上街“等地震”的情形。而经历过地震的人群,对地震造成的破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且对地震时自救互救的技能更为熟悉,接触地震谣言时也更加冷静。

我们每一位普通群众,都应该了解如何辨别地震谣言。首先,要了解地震预报意见发布的正常渠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全国范围内的地震长期和中期预报意见,由国务院发布;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预报意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报意见及其评审结果。无论是台网中心还是省市县地震局,都没有权利发布地震预报结果。其次,地震预报目前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无法作出时间、地点、震级三要素的准确预报。

也许是因为汶川、玉树、九寨沟等历次大地震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的危害太过触目惊心,公众对于地震的记忆和感受更多地停留在悲痛、害怕、恐惧中,所以大家在听到这些谣言时,第一反应并不是求证,而是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情传递给身边的人。

从图5可以看出,14~64岁的人相信地震谣言的比例较低。这个年龄段的民众与社会接触较多,吸收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相对于14岁以下的儿童,他们已经初步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对地震相关知识的储备也更为丰富,面对地震谣言时,他们能够独立思考辨别真伪。相对于65岁以上的老人,这个年龄段人群的智力、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也处在更好的状态,更不容易因为从众心理被地震谣言迷惑。今后,我们地震部门开展地震知识科普或是地震逃生演练工作时,应多吸收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他们学习的知识更容易影响家庭里的老人和小孩,能够充分发挥“1+1>2”的效果。

图8 科普宣传

如何遏制地震谣言

想要让地震谣言彻底消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普通群众、地震行业、网络行业和政府共同努力。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以电网改造工作为主的建设内容逐渐被列为我国重要的议事日程当中。且国家电网智能电网战略部署的督导作用下,形成重点加强区域电网建设、提高中低压配电网智能化运行水平的改造体系。另外,在先进技术的协调作用下,我国终端远程通讯技术基本上得到进一步优化,利于提升农网系统的自动化建设水平。由此可以看出,实行电网改造工作对于我国电网建设进程而言,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1]。

同时,地震部门应该更广泛、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普宣传工作(图8)。对于生活在乡村的老人和低学历人群,应该采用更加合适的方式方法进行宣传教育。让群众知道如何分辨地震谣言,学会地震来临时如何高效地自救与互救,让更多的人了解地震,了解有效的防震减灾措施,减轻大家面对地震的恐惧心理。

1.2 假基因的产生机制 假基因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产生: ①细胞在分裂之前复制整个基因组时,DNA复制或染色体联会交换过程中功能基因的编码区或调控区发生的各种突变(碱基的插入、缺失、置换或移码),均会导致复制后的基因无法进行编码,从而丧失正常功能而成为假基因,这种假基因称为重复假基因[3];②DNA转录为mRNA后再逆转录为cDNA并重新整合进入基因组(很可能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在此过程中因为插入位点不合适或序列发生突变而失去正常功能,这样形成的假基因称为加工假基因或返座假基因[4]。

对各点营养元素分析,pH值、有机质、凯氏氮、可交换氮和磷形态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表3为表层沉积物APA与pH值及营养元素相关性分析结果。

图9 河北省地震局官方微博收到网友私信

网络对于地震信息的发布和地震谣言的遏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九寨沟地震生后的一小时内,@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四川省地震局等权威地震发布平台反应迅速,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为广大网友了解灾情、遏制谣言传播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作为网民,我们应该及时举报看到的地震谣言,不信谣、不传谣、让更多的人远离地震谣言的危害。在今年2月12日河北省永清地震的谣言处置工作中,我们也惊喜地发现,随着网络的发展及人民群众科学素养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网民在接收到地震谣言后,能够自发向官方进行求证(图9),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对舆情监控及谣言处置工作都有积极的辅助作用。

目前,政府部门已多次对地震谣言进行有力打击,对责任人进行依法处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警情,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我们相信随着打击力度的不断增大,对地震谣言的造谣、传谣行为将有明显的震慑作用。

2015年,小蚁链(NEO)白皮书提出授权拜占庭容错(DBFT)共识算法。DBFT允许大规模节点参与投票,拜占庭容错量为1/3。DBFT在生成新的区块前需要先经过投票。为了减少资源消耗,NEO需要通过投票确定多个记账人组成记账人团体,记账人团体间按BFT算法达成一致。

王琛,章熙海,王冬辰,高飞
《城市与减灾》 2018年第2期
《城市与减灾》2018年第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