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技术引进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吗?——对技术环境调节作用的解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引言及文献述评

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自主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放条件下,技术引进是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国家往往通过技术引进实现快速技术进步。一些国家如日本、韩国等通过技术引进已经走上了自主创新的道路,然而还有许多国家则陷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千慧雄,2011)。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技术引进的效果?本文试图对此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揭示技术引进影响自主创新的机理,为正确处理开放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关于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的影响,主要存在“替代论”、“互补论”和“不确定论”三种观点。“替代论”强调了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的挤出效应,技术引进会降低国内企业自主创新的需求和动机,形成对国外技术的依赖(Mohanan,1997)。Lee(1996)对韩国的研究表明,技术引进与R&D活动更趋向于“替代”关系。该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发展中国家面临技术依赖的困局。而“互补论”则认为技术引进能够促进自主创新。Katrak(1990)、Braga 和 Willmore(1991)、Chang 和 Robin(2006)对巴西、秘鲁、台湾的研究以及李光泗和沈坤荣(2011)、汤萱(2015)等对中国的研究都表明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产生正向影响。该观点较好地揭示了国际创新资源流动的作用机理。但上述两种观点都把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作为国外技术扩散的结果,忽略了发展中国家的知识生产过程。事实上,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进步需要付出高昂成本,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在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之间选择(Mansfield,1981),其创新决策需要从成本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

“不确定论”注重吸收能力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Barney(1991)认为,引进的技术容易被其他企业引进或模仿,只有内部企业的消化吸收具有专有性,从而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吸收能力不仅决定了技术引进的决策,而且决定了其引进的方向和效率,当企业引进技术获取了新的知识元素,吸收能力能将新旧知识元素结合,从而有效发挥技术引进的效应(Cockburn和Henderson,1998)。这表明技术引进是否促进自主创新,关键在于吸收能力。该观点也得到一些经验支持(Steven、Narin和Deeds,2000;Hung 和 Wang,2008;甄丽丽和唐清泉,2010;李正卫和池仁勇,2010)。该观点揭示了技术引进的两面性,能够较好地解释现实。吸收能力低常常是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特点,仅从企业能力的角度并不能根本性地解释企业创新行为,因为企业消化吸收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外部良好的技术环境。技术环境涉及经济、制度、科技等方面的诸多要素,但从影响力来源看,主要包括市场、政府和企业。技术市场是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成果价值实现的重要渠道,是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动力源;政府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等为原创者独享创新收益提供了法律保障;企业间合作与交流有助于利用外部创新资源,技术服务通过传导信息和提供服务,促进技术合作,实现“技术最优”和“成本最小”。所以本文从技术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服务三个方面来分析技术环境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我们认为,企业会根据所处的技术环境调整自身行为,以实现最大收益,也就是说,消化吸收能力是企业适应技术环境演变的结果,技术环境是影响技术引进与企业自主创新关系的重要因素。

直接从技术环境角度研究技术引进与企业创新的文献并不多见,但有学者从技术制度方面进行了研究,如Chen 和Puttitanun(2005)的研究表明,产权保护对发展中国家创新产生正向的影响,而Yang 和 Maskus(2009)则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刺激发达国家的企业创新,对发达国家创新的影响更为显著。也有研究显示,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会激励南方的自主创新,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对南方自主创新没有激励效应(郭春野和庄子银,2012)。另外,杨建君(2011)研究了市场势力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

现有研究为本文奠定了良好基础,但还存在一些不足:第一,企业创新决策的研究不足。“替代论”、“互补论”分别强调了技术引进的“挤出效应”和“溢出效应”,而未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知识生产的内生性。开放条件下,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需要在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之间权衡,其创新决策需要从成本优化的角度分析。特别是资源约束问题,技术引进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怎样的影响,是需要厘清的重要问题,因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持续的研发投入。第二,技术环境对自主创新影响的研究较为缺乏。很多研究强调了消化吸收能力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重要性,但消化吸收能力低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创新面临的突出问题,对于其背后的原因没有进一步研究。尽管有文献从技术制度和市场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但缺少技术服务对企业创新的研究,技术环境对技术引进溢出效应影响的研究更为少见。企业创新,首先面临的是国内技术环境,它们直接影响创新的收益和成本。虽然技术引进可能给母国带来技术溢出,但企业最终决策是依据自身所处的技术环境,进行收益和成本的比较。基于此,本文拟从企业创新决策分析入手,研究技术引进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分析技术环境的调节作用,并利用2008—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二、理论框架与计量模型设定

()技术引进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机制

由于技术水平的差距,引进国外成熟技术是发展中国家改进生产率的重要途径,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创新往往需要在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创新资源。均衡结果是资源在各个环节的边际收益相等。如果通过技术引进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企业会增加技术引进,从而减少国内投入,包括生产环节和创新环节的投入,直至重新均衡为止。同时,通过技术引进,企业可以更直接接触到国际先进技术或者通过模仿创新,提高自主创新效率。因此,从逻辑上讲,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的影响表现为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

基于上述理论框架,我们选择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以技术引进、技术引进与技术环境的交互项为解释变量,以创新资本、创新劳动、经济发展和信息化水平为控制变量,实证检验技术引进、技术环境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

KRD=B×Tγ1Nα2

(1)

式(1)中,KRDTN分别表示自主创新投入、技术引进和其他影响自主创新投入的因素。γ1为技术引进对创新投入的影响。

利润效益之轮是工作的落脚点之一.市场主体必须讲效率,讲利润.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城投公司作为国有独资企业,和一般企业的生存规律一致,也必须主动参与市场竞争,接受优胜劣汰的考验,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道路.城投没有利润、没有效益,同样会遭遇资不抵债和破产倒闭的风险.

从产出看,创新产出可以表示为创新投入的函数,如式(2)所示:

 

(2)

其中,Y表示自主创新产出,KL分别为用于自主创新的资本和劳动,A是创新活动的效率,反映了创新能力。技术引进主要通过技术溢出如通过“干中学”、消化吸收再创新等途径,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结果表现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考虑到技术引进最终形成创新资本,将技术引进存量(KT)引入函数A=f(KT),由此构建扩展的创新生产函数:

Y=AKβ2Lβ3

(3)

式中,γ2为技术引进存量对创新能力的影响。N为其他影响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

网络中心度用来刻画特定城市与网络中其他城市直接关系的线的数量,在既定的国际重大体育赛事主办城市网络规模里,网络中心度越高,其获得的知识共享、资源互补的机会就越大[8],说明该城市的竞争优势就越大;网络中介度代表一个城市作为媒介者的能力,中介性高的行动者往往掌握并控制着信息流以及商业机会,因此可以从中获得中介利益;网络联系度表示任意两个城市由于举办相同项目的国际重大体育赛事而产生的关系总和,某一城市的网络联系度越高表示该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关系越密切,举办的赛事数量和级别就越高,其在城市网络中的地位和节点优势就越大。

()技术环境的调节作用

其中,KtKt-1分别为第t年、第t-1年的创新资本(技术引进)存量,It为第t年的R&D经费(技术引进)支出。关于折旧率,本文借鉴多数学者认为的高技术产业资本折旧率为15%的观点。对于基准年创新资本(技术引进)存量的测算,参照吕海萍和池仁勇(2015)的思路,用起始年份2008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技术引进)与2008—2016年相应的R&D经费支出(技术引进)年平均增长率加折旧率之后的比值表示。

混合动力汽车是2种或者2种以上动力形式组合发动的新型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优势十分明显。首先,其可依据实际需要来设置汽车内燃机的最大功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汽车耗能较低,污染较少,多余的功率可用于电池充电。且在慢速行驶状态下,可直接关闭内燃机,以电池作为驱动源,从而有效降低污染物质的排放量。另外,内燃机能够满足空调及取暖设备的运行需要,同时这种汽车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电池过充的问题,因此,汽车可长时间维持平稳的运行状态,与以往相比,成本投入明显降低,但若需长距离的高速运行,则该型汽车将无法起到节能的作用。

自主创新往往是开拓性的研究,对未来方向的判断和预测有着很高的要求,其预期收益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技术市场发展能有效降低自主创新的交易成本,降低创新风险,有利于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傅晓霞(2012)的研究显示,市场结构对企业自主研发具有积极的影响;技术制度为创新收益的实现提供了保障,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为了增加创新者的预期收益,防止被侵权等行为,降低了创新成本(Kanwar和evenson,2001);技术服务是创新链中分工与合作的结果,有利于企业加强技术合作进而降低自主创新的成本,提高自主创新的收益,由此决定了企业的消化吸收能力。因此可以预期,技术环境利好时,企业自主创新的收益更高,可能会增加创新投入,同时,技术引进的溢出效应越大,对自主创新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以上分析表明,技术环境对企业研发收益和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前所述,企业研发选择主要通过成本和收益的比较进行决策。由此可以推断,技术引进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受到技术环境的影响,在技术环境利好时,自主研发的成本较低,收益较高,即提高了自主研发的净收益,改变了原来的均衡,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自主研发。也就是说,技术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技术能力的发挥,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更强,如增强引进技术的改造和利用,即通过影响自主创新投入和产出进而影响自主创新,表示为式(4)和式(5):

γ1=α0+α11nE

(4)

γ2=β0+β11nE

(5)

[10]Chialin Chang and Stephane Robin,2006,R&D and/or Inporting Technologies:the Critical Importance of Firm Size in Taiwan’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9(4) .

为检验技术引进、技术环境对自主创新的影响,我们分别对创新投入和产出模型进行回归。考虑到样本数据特点,要得到式(6)和式(7)的有效估计,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由于技术引进与其交互项之间可能会产生影响,也可能受到自主创新的影响,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可能不是完全外生的,而且也会引起多重共线性问题。为此,采用货物进出口总额作为工具变量,并将表征技术环境的三个变量与技术引进的交互项逐个引入模型进行估计,分别得到结果(1)~(3)。二是未观测效应问题。由于各地区的特征多为固定因素,往往与自主创新密切相关,加之数据年份过短,不足以估计随机效应模型,而且每年的横截面都相同,所以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同时为了使模型估计结果更为稳健,我们采用了标准差聚类进行估计。

1nKRD=1nB+α01nT+α11nE×1nT+α21nN+μ1

(6)

1nY=1nC+β01nKT+β11nE×1nKT+β21nK+β31nL+β41nN+μ2

(7)

式(6)和式(7)构成本文实证分析的两个模型,分别用以检验技术引进、技术环境对自主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影响。

三、变量与数据说明

()变量设置

从投入看,技术引进可能会对国内创新投入产生部分的替代作用。资金约束是企业经营中面临的普遍问题,如果技术引进支出过多,用于自主创新的投入可能会减少,导致企业研发能力降低。由于资本边际收益递减,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投入的替代效应也会递减,我们可以用式(1)表示这种影响:

目前,绍兴分拨是属于全人工作业,包括入库,分拣,出站,没有任何的自动化操作。分拨中心快件拣选策略的四个主要因素为:分区、运单分割、运单分批及分类。分区就是将拣选作业场所地作区域划分;运单分割一般是与拣选分区相对应的,当拣选的项目较多时,可将运单分成若干子订单交由不同拣选区域同时进行拣选作业;运单分批是为了提高分拣作业效率而把多张运单集合成一批,进行批次分拣作业;在采用批量拣选作业方式时,拣选完后还必须进行分类,因此需要相配合的分类策略。

(6)以供排协调为目标,计算供液量与排液量,试算流入与产出供排协调点,计算效率,生成下泵深度关系曲线。

被解释变量涉及自主创新投入KRD和产出Y。新产品研究与试验发展(R&D)是国际上通常采用的反映自主创新活动投入的重要指标,选用R&D经费支出反映自主创新投入。新产品销售收入是企业创新活动最终效果的体现,将其作为自主创新产出的代理指标。

主要解释变量中,技术引进T用引进国外技术支出数据表示,其中,创新产出模型中的技术引进为存量KT,通过技术引进数据计算出存量。技术环境选用技术市场、技术制度和技术服务三个指标,技术市场发展的最终结果体现为技术市场的活跃程度,用技术市场交易额表示;与企业创新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专利申请量/R&D人员数反映;受数据限制,技术服务的指标难以选择,综合考虑,选取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表示。

两个模型的控制变量选择有所不同。考虑到企业规模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在创新投入模型中引入了创新劳动L,用R&D人员全时当量表示;同时,经济发展水平高,企业创新意识和创新投入能力可能会增强,所以将其作为控制变量,用人均GDP表示。除了创新劳动外,创新产出模型中的控制变量还有创新资本K和信息化水平INF。创新资本通过R&D经费计算出存量;信息化水平高意味着企业获取资源更为便利,可能对自主创新产生积极影响,故将其纳入自主创新产出模型中,但信息化水平的衡量涉及多个方面,为节省自由度和避免多重共线性,选用主要反映信息技术服务能力的基础指标互联网接入端口作为代理指标,为排除地区规模差异的影响,用每万人(常住人口)拥有的互联网接口表示。

ETC技术在我国高速公路应用的综合效益探析 ……………………………………………………………………… 赖海燕(3/20)

()数据说明

2010年以前分地区的工业企业数据统计口为大中型工业企业,但国家统计局网站的数据查询链接中可以追溯到2008年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相关的数据,所以样本范围为2008—2016年的全国省级面板数据,由于西藏的数据不全,故没有包括在内,共270个观测。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网站。

为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我们计算出以样本初始年份2008年为100%的相关价格指数,对实证数据进行消减。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技术市场交易额按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消减;技术引进支出、R&D经费支出、技术服务企业资产按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消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用GDP平减指数进行消减。

实证分析中涉及R&D经费存量(创新资本)、技术引进存量的测算,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

6.定性与定量测评。对被测评的对象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岗位技能方面是可以按照一定的评估标准来进行定量测评的。但是对于个人在思想、品德、态度、意志、品质、兴趣爱好等方面则需要从定性方面进行测评。实践证明,定量与定性结合起来运用,更有利于保持测评的全面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Kt=Kt-1(1-δ)+It

(8)

发展中国家企业创新往往需要在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之间进行选择。技术引进往往是经过熟化的技术,成本和收益相对稳定。而自主创新的成本和收益受到企业自身条件和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较大,也就是说,自主创新的收益和成本变动对企业创新方式选择有着更大的影响。

四、实证结果分析

()总体情形

将式(4)代入式(1),式(5)代入式(3),并分别取对数,添加随机项,得到式(6)和式(7),具体如下:

 

表1 总体估计结果

  

模型与变量模型Ⅰ(自主创新投入)模型Ⅱ(自主创新产出)回归结果(1)(2)(3)(1)(2)(3)技术引进-0.2276***(0.0579)-0.2998***(0.0548)-0.1365***(0.0451)0.2661*(0.1511)-0.3056*(0.1538)-0.2420(0.1567)技术引进×技术市场0.0170***(0.0048)0.0124***(0.0038)回归结果(1)(2)(3)(1)(2)(3)技术引进×技术制度0.0438***(0.0075)0.0198**(0.0082)技术引进×技术服务0.033***(0.0107)0.0150***(0.0041)创新劳动0.874***(0.1116)0.9594***(0.0655)0.5031**(0.2412)0.4531***(0.0891)0.5687***(0.0921)0.4335***(0.0948)人均GDP0.1265**(0.0459)0.0707(0.0447)0.1941***(0.0392)创新资本0.2986**(0.1392)0.2485**(0.1095)0.2037***(0.0693)信息化水平0.1776**(0.0711)0.1136(0.0770)0.2151*(0.0801)常数项-5.9197(0.0579)-6.4012(0.9387)-8.0849(1.2018)4.6180(3.2768)3.9636(3.1442)4.9491(3.1517)R方0.93620.94420.94960.65520.72720.5472Sigma_u0.27130.25010.18881.16881.11451.2659Sigma_e0.26660.24000.28090.28170.27920.2827

注:*、**、***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上显著,括号中为估计参数的标准差。模型Ⅰ的解释变量及交互项中的技术引进为流量,模型Ⅱ中的为存量。

表1给出了两个模型的估计结果,模型的R方和其他统计量较好,模型中主要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大部分显著,符号基本合理,说明模型设置和变量选取较为理想,能够有效检验技术引进、技术环境对企业自主创新产生的影响。

通过实证检验结果可以看出:首先,技术引进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对自主创新产出的影响不确定。模型Ⅰ的三个结果中,技术引进系数都为负值,全部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技术引进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模型Ⅱ的三个结果中,技术引进的系数互有正负,前两个结果仅通过10%的显著水平,第三个结果不显著,说明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产出的影响不确定。

其次,技术环境在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关系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模型Ⅰ中,表征技术环境的三个变量与技术引进交互项的系数均为正,且都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技术环境是影响自主创新投入的重要传递变量,具有正向调节效应。模型Ⅱ中,三个交互项的系数均为正,且均在5%以上水平上显著,表明技术环境强化了技术引进的溢出效应。这也能够进一步解释“不确定论”的观点,揭示技术引进、技术环境影响自主创新的机理:当技术环境较为健全和完善时,技术市场比较活跃,企业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强,研发活动较为积极,一方面,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的替代作用减小,另一方面,技术引进的溢出效应增加,最终对企业自主创新产生有利影响。

本文从通常谓之“中国传统医学”或“民间疗法”、广泛流行于当今社会的“拔罐”现象切入,结合与之理同法异的“蛭吸”疗法,论说与比较其在不同文化体系中存在的历史、演变的过程,以及相互间可能存在的传播影响.内容丰富而有趣,体现了老一辈科学史家所一贯强调的“以史带论、论从史出”之研究方法的魅力.希望读者能够从中品味如何从某些司空见惯而被忽视的身边小事、某些已成定论而似乎不必再做深入研究的说法中发现问题;品味“传统”的精细考证,对于开展“新潮”的比较研究是何等重要.

()分地区情形

由于地区资源禀赋条件和技术环境的差异,技术引进、技术环境对自主创新的影响也可能存在差异,为进一步检验,我们以模型Ⅱ为基础,分别对东部、中部、西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出做了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在表2所显示的三大区域估计结果中,各主要解释变量对自主创新的影响与全样本具有一致性,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产出的影响互有正负,部分结果仅在10%的水平上显著,其余结果都不显著,说明从总体上看,技术引进对东、中、西部自主创新产出的影响不确定。同时,在所有的回归结果中,技术环境与技术引进交互项的系数全部为正,除了西部结果的显著水平较低之外,其余的都通过了5%以上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技术环境对三大区域自主创新产出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也说明技术引进、技术环境对自主创新的影响具有一般性,本文关于技术引进、技术环境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分析结果比较稳健。

通过进一步比较不难发现,技术环境对不同区域技术引进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技术市场与技术引进的交互项系数在东部估计结果中最大且更为显著,中部次之,西部最小,说明技术市场对东部技术引进的调节作用更大。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差距仍然较大,创新资源主要流向东部发达地区,东部地区技术市场发展相对较快,对创新资源的配置作用较大,进而对技术引进的调节作用较大。技术服务与技术引进的交互项系数在西部估计结果中最大最显著,说明技术服务对西部地区的调节作用更大。整体而言,西部地区拥有的创新资源较少,创新能力较低,因此更加需要技术服务,以便更好地利用外部创新资源。技术制度和技术引进的交互项系数在三大地区中的回归结果中较为接近,说明技术制度对技术引进的调节作用在不同地区间差异不大,因为我国是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不同地区基本上面临着相同的制度环境,技术制度差异不大。

 

表2 分地区估计结果

  

变量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回归结果(1)(2)(3)(1)(2)(3)(1)(2)(3)技术引进0.2782*(0.1310)-0.3384*(0.1615)0.2317(0.1732)0.2131*(0.0983)-0.3998(0.2641)0.3571(0.2394)-0.1772*(0.0942)0.2153(0.1389)-0.1856(0.1757)

 

续表2

  

变量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回归结果(1)(2)(3)(1)(2)(3)(1)(2)(3)技术引进×技术市场0.0148***(0.0032)0.0076**(0.0031)0.0014*(0.0007)技术引进×技术制度0.0111**(0.0035)0.0176***(0.0052)0.0127**(0.0049)技术引进×技术服务0.0039**(0.0018)0.0019**(0.0007)0.0058***(0.0018)创新劳动0.4923(0.2059)0.5341**(0.2059)0.5284**(0.1972)0.6234**(0.2861)0.7056**(0.2680)0.5581*(0.2889)0.3172**(0.1216)0.2975(0.1763)0.2759*(0.1356)创新资本0.3163*(0.1737)0.4279***(0.1185)0.1969**(0.0907)0.3539(0.2146)0.2746**(0.1274)0.1785(0.1526)0.4149**(0.1728)0.4512**(0.1931)0.4215(0.2182)信息化水平0.1705*(0.0830)0.1498(0.0979)0.1875*(0.00933)0.2668(0.3059)0.2516(0.1822)0.3520*(0.1917)0.2930(0.1830)0.2897**(0.1143)0.2949(0.1889)常数项3.4053(3.6765)5.0491(3.5921)3.9799(3.7898)-0.7709(1.0611)-2.1083(5.8437)-0.6488(1.0592)7.1057(6.8264)2.6528(1.5793)7.3743(6.2719)R方0.88890.72600.81170.72980.72170.71510.79660.78250.7216Sigma_u0.70100.97740.87460.64300.56230.68851.69491.71531.7322Sigma_e0.19060.19630.19730.25780.25400.26080.35830.35620.3584

五、结论与启示

作为一种典型的经济行为,创新成本和收益决定着创新决策,研究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的影响应遵循成本收益分析的逻辑。技术环境优劣决定了创新收益和成本的差异,在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鉴于此,我们通过成本收益分析的角度,研究了技术引进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机理,并进一步分析了技术环境对企业自主创新的调节作用。最后通过建立实证模型,分析了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的影响,验证了技术环境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考察了技术环境对于不同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调节作用的差异。

文章的主要结论是:技术引进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产生负向影响,对自主创新产出的影响不确定;技术环境对自主创新投入和产出均产生正向调节作用;技术环境对不同地区自主创新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技术市场对东部的调节作用最大,技术服务对西部地区的调节作用最大。

研究结论具有深刻的政策含义:在开放条件下,自主创新既要合理利用外部资源,更要加强技术环境建设。技术环境建设滞后是发展中国家吸收能力低、技术落后甚至陷入对发达国家技术依赖的深层次原因。所以,完善技术环境是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着力点。首先,加强技术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技术市场,促进技术交易及信息共享平台发展,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各类技术服务组织、机构多样化发展,促进创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如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创新、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企业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其次,健全技术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加大创新成果保护力度,打击技术侵权行为,提高企业创新的预期收益;建立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引入社会资金流入创新领域,拓宽企业创新资金来源渠道。再次,在营造有利的技术环境的同时,利用政策工具调节企业的技术选择偏向,促进技术开发和创新。通过税收减免、科研奖励、科研项目、减息、贴息贷款等多种优惠政策和措施,特别是加大对西部的支持,促进技术市场进一步发展,加大科研补贴等,为企业创新营造有利的技术环境,支持企业的创新活动。

参考文献:

[1]傅晓霞、吴利学,2012:《技术差距、创新环境与企业自主研发强度》,《世界经济》第7期。[Fu Xiaoxia and Wu Lixue,2012,Technological Disparity, Innovation Climate and the Intensity of Enterprises’ Independent R&D,Journal of World Economy,7.]

模糊算法主要是在对现实对象和相关内容的分析情况下,进行其中的数据处理,并且进行模糊型数学模型构建,使用隶属关系对其中的数据元素加以有效集合,并且促使其中的数据能够进行比较灵活的模糊集合确立,使得其中相关的隶属函数得以确定,在使用这一隶属函数进行多依据经验和人的心理过程等方面内容模糊统计的时候,其往往是由心理测量的方式进行的,其进行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一定模糊性内容。

[2]郭春野、庄子银,2012:《知识产权保护与“南方”国家的自主创新激励》,《经济研究》第9期。[Guo Chunye and Zhuang Ziyin,2012,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nd Southern Nations’ Indigenous Innovation Incentives,Economic Research,9.]

[3]李光泗、沈坤荣,2011:《技术引进方式、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研究》,《中国科技论坛》第11期。[Li Guangsi and Shen Kunrong,2011,Technology Transfer Mode,Absorptive Capacity and Performance of Innovation,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11.]

对患者合理展开音节训练干预,确保从简到难以及循序渐进,此外通过听音乐、听广播以及看电视等诸多方法完成相关训练。

[4]李正卫、池仁勇,2010:《技术引进和出口贸易对自主研发的影响——浙江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第10期。[Li Zhengwei and Chi Renyong,2010,Technology Imports,Product Exports and Indigenous R&D:Evidence From High and New Tech Firms in Zhejiang Province,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10.]

[9]甄丽明、唐清泉,2010:《技术引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极其中介因素的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管理评论》第9期。[Zhen Liming and Tang Qingquan,2010,The Effect of Technology Acquisition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Its Intermediary Factors: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China’s Listed Companies,Management Review,9.]

原则:同一次通信多条数据合并一个报文上报,建议不超过200 Byte;非实时性数据按每周通信一次,例如时钟对时报文;一定程度实时要求的数据按每天通信一次,例如路灯异常上报。

[6]千慧雄,2011:《技术引进促进自主创新的条件性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第5期。[Qian Huixiong,2011,Research on the Condition of Technology Import Boosting Autonomous Innovation,Economic Issues in China,5.]

[7]汤萱,2015:《技术引进影响自主创新的机理及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中国软科学》第5期。[Tang Xuan,2015,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A Test Based on Panel Data of Manufacture Industries in China,China Soft Science,5.]

从覆盖广度来看,分类监管能够促使村镇银行整体的不合规贷款规模下降、合规贷款规模上升,而在现有的制度约束下,合规贷款大部分投向农户和小微企业。从覆盖深度来看,覆盖深度不仅取决于贷款规模,还取决于贷款的客户数,在分类监管的政策框架之下,监管部门虽然能够监管村镇银行的贷款投向及风险状况,但是无法监管村镇银行是否将贷款投向农户及小微企业中更为富裕的群体。由此,我们得出结论3:分类监管激励了村镇银行向农户及小微企业的贷款规模上升,拓宽了村镇银行服务的覆盖广度,但并不一定能够加深村镇银行服务的覆盖深度。

[8]杨建君、刘华芳、聂菁,2011:《市场势力对企业自主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电信产业的经验证据》,《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第9期。[Yang Jianjun,Liu Huafang and Nie Jing,2011,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ket Power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Performance:Take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as An Example,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 & T.,9.]

[5]吕海萍、池仁勇,2015:《R&D两面性、技术引进与浙江省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科技进步与对策》第12期。[Lv Haiping and Chi Renyong,2015,Two faces of R&D,Technology Import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of High-tech Industry in Zhejiang Province,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12.]

式(4)表示技术环境通过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投入的影响,即技术环境对自主创新投入的调节作用,γ1的含义与式(1)中的相同,为技术引进对创新投入的影响,E代表技术环境,α1为技术环境对自主创新投入的调节作用。式(5)反映了技术环境通过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产出的影响,即技术环境对自主创新产出的调节作用,γ2代表技术引进对创新产出的影响,β1表示技术环境对自主创新产出的调节效应。

[11]G. Steven Mc. Millan,F. Narin. and D. L. Deeds,2000,Analysis of the Critical Role of Public Science in Innovation: The Case of Biotechnology,Research Policy,29(1).

[12]Helson Braga and L.Willmore,1991,Technological Imports and Technological Effort:An Analysis of Their Determinants in Brazilian Firms,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39(4).

[13]Iain M. Cockburn and R.M. Henderson,1998,Absorptive Capacity, Coauthoring Behavior,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Research in Drug Discovery,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46(2).

[14]Jay,B. B,1991,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ournal of Management,17(1).

[15]Kanwar S. and R. Evenson,2001,Do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Spur Technological Change?, Oxford Economic Papers,55(2).

[16]Katrak, Homi,1990,Imports of Technology and the Technological Effort of Indian Enterpris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18(3).

[17]Kuen-Hung and Jiann-Chyuan Wang,2008,External Technology Acquisi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Alongitudinal Study,Journal of Management,23(1).

[18]L.Jaymin,1996,Technology Imports and R&D Efforts of Korean Manufacturing Firm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50.

[19]Lei Yang and Keith E. Maskus,2009,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Expor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90(2).

[20]Mansfield.E.,M. Schwartz and S. Wagner,1981,Imitation Cost and Patents: An Empirical Study, Economic Journal,91.

[21]Mohanan P. P.,1997,Technology Transfer,Adaptation and Assimilation,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14.

其实,“勇敢做自己”是困难的,对青少年学生而言更是如此。这和人类的从众心理有关,不能苛求青少年学生。不仅如此,在当下的社会,过于固定而单一的成功成才标准也在不知不觉中对青少年学生施加影响。比如,最近有媒体报道,一到暑假,青少年学生就成为整容的主力军。学生们之所以容易受社会上对“高颜值”的盲目追捧影响,一方面固然是出于爱美之心,但缺乏主见、追逐流俗的心态也毋庸讳言。但这样的行为是否就是“洪水猛兽”?恐怕也不必过于担忧。其实,这在当下许多国家都是常见现象,而且青少年学生大多处在叛逆期,只要不伤害他人,征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对自己的外貌做一些技术处理,也不必大惊小怪。

[22]Yongmin Chen and Thitima Puttitanun,2005,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Innov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78(11).

 
王爱民,李子联
《宏观质量研究》 2018年第01期
《宏观质量研究》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