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叶永烈科普作品略谈

更新时间:2009-03-28

在2017年出版的叶永烈科普全集中,科普读物有《叶永烈笔下的〈十万个为什么〉》《我的第一本书——〈碳的一家〉》《电影的秘密》《化学的世界》《空气的一家》《白衣侦探》等,这些篇什有的是叶永烈从事科普创作之初的处女作,有的是其根据工作性质或个人兴趣的驱动而写就,内容涉及广泛,篇幅短小精悍,表达灵动活泼,影响深远,引导了一代代读者的科普启蒙,成为广大读者珍贵的青春阅读记忆。

化学与文学的结盟

叶永烈的科普作品题材非常广阔,如刑侦破案、熊猫习性、电脑使用、收藏鉴赏、电影拍摄、日常生活、农业生产、科学运用等,都是他笔下信手拈来的素材。在他早期的科普创作中,占比最大的,最具有说服力的,还是关于化学的内容。如由他主笔撰写的《十万个为什么》系列科学小品中,绝大部分是化学,或与化学有关。而《化学的世界》《碳的一家》《空气的一家》《石油的一家》《炸药的故事》《化学与农业》诸篇,则直接以化学元素为主体。可以说,叶永烈之所以走上科普创作这条道路,化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叶永烈之所以成为与众不同的科普作家,其化学专业的背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957年,原计划报考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叶永烈,根据当年该系新闻专业的报考形势,听从了北京大学朋友的建议,改文从理,报考了化学系。在化学系念书的6年时光里,叶永烈成为一个“动手派”,通过在实验室做科学实验和严师的精心栽培,他逐渐掌握了专业的化学知识,养成了钻研探索的科学精神,以及对新事物、新现象的敏感和热情。这种化学熏陶,对于叶永烈的文学创作,尤其是科普文学创作,益处不尽,影响终身。

如果说化学专业背景赋予叶永烈严谨的科学精神、扎实的专业知识,那么一直以来,对文学的爱好,是使他大胆跨出化学圈,开始跨界合作的原动力。11岁时,小学六年级的叶永烈给《浙南日报》投了一首小诗。诗歌发表后,他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青少年时期,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其中包括很多科普书籍,如苏联作家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就以其鲜明的思想性、准确的科学性和高度的艺术性,深深感染了叶永烈。

叶永烈在科学和文学两方面,做到了很好的调和:正是对文学的爱好和追求,使得他有了优于一般化学科研工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艺术;也正是有化学的专业素养和背景,使得他有了过硬的解决科学问题、解答科普疑惑的能力。化学与文学,在叶永烈身上,产生了水乳交融的反应。尽管他自认为是化学阵地的叛徒,他当年的化学系老师也心痛地说白培养了他,但在科普创作的阵营中,读者收获了不可多得的作家叶永烈。

叶永烈说自己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对种种感兴趣的事情,写下一本又一本题材各异、内容千差万别的作品。这种兴趣,可认为是他对未知世界饶有兴致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钻研。例如,他迅速接受了电脑写作这一概念,逐步尝试从286电脑开始,不断摸索新的电脑程序,了解新的操作模式,紧跟时代发展浪潮,后写出了《电脑趣话》。

当然,叶永烈的科普作品,不仅仅止步于化学领域。他之所以能打开一个又一个崭新的领域,挑战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在于他的用心。叶永烈做感兴趣的事情,同时也善于在枯燥的工作中发现探索的乐趣。如北京大学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去电影制片厂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此后他根据拍摄经验,写成了《电影的秘密》。“文化大革命”期间,叶永烈下放到“五七干校”,做了3年植保员。他在劳动生活中,以苦为乐,积极观察,写出了《治虫的故事》等,他以科学的钻研精神,赋予下放教育生活新的意义。又如,他在电影制片厂拍摄以熊猫为主题的纪录片时,对熊猫产生兴趣并结下缘分,后来写出了《国宝熊猫》一书。这些工作之余的副产品背后,凝聚着叶永烈的辛勤汗水和智慧之光。

读叶永烈的科普作品,不仅能受到知识的教育、文艺的熏陶,还能感受到作者涌动的激情和令人羡慕的亲情。譬如在《电脑趣话》一书中,读者可以通过作者的叙述,了解一个电脑门外汉逐渐转变为熟练的电脑操作者的喜悦与兴奋,在惊叹作者旺盛的精力、不屈的探索精神之外,还感动于这个家庭的其乐融融——文章中多次出现作者的小儿子为他准备新式电脑,为他创造便利以及作者教爱人使用电脑的细节。

自2000年起,WHO把癌痛控制作为癌症控制的4个重点项目之一,提出“让每一位癌症病人无痛”的目标。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临终关怀服务。镇痛技术的发展为临终关怀服务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关键支持,癌痛管理也是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和安宁疗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国家卫计委2011年3月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 “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以来,癌痛治疗取得一定成效,但癌痛的控制远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仍然约有70%的癌痛患者未能接受有效的镇痛治疗[2],北京地区的患者对止痛效果不满意的比率高达38.26%[3]。

感恩与爱心的融合

《十万个为什么》是叶永烈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在“文化大革命”中,虽然他因为这套书受到牵连,遭到批判和抄家,甚至下放到“五七干校”,但只要《十万个为什么》需要再出新的版本,他是一贯的热情支持与积极参与。这也使他成为该书第一到第六版全程参与的作者,也是该书写作内容最多的作者。之所以他对这套书情倾注如此大的热情和激情,除了上面提到的编辑老师和出版社的扶助外,还因为这套书是他相亲的礼物。当年那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就是因为这套书而认定这个人,组建了一个家庭。叶永烈夫妇二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所以,他对《十万个为什么》的感情是真挚而热烈的。

叶永烈是爱憎分明的人,也是重感情的人。编辑曹燕芳和少年儿童出版社,都在他成为当代著名科普作家的道路上起到了引路和助推的作用。对此,他心怀感激,时常念及,他说:“我格外珍视第一本书的责任编辑曹燕芳给予的帮助,虽然她早已退休,但我总是去看望她。我也因此与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建立了不寻常的友谊,直到去年(2000年)还为该社写了新著。”又如,当年在北京大学的恩师傅鹰、李安模等,叶永烈常怀感恩的心去追忆老师们对他的宽容与扶助,在《十万个为什么》第二版启动时,叶永烈就提议请傅鹰担任化学分册的顾问。

《十万个为什么》是一个浩大的长期工程,由一篇篇简短灵动的科学小品组成。他的《化学的世界》《碳的一家》《空气的一家》《白衣侦探》《电影的秘密》等科普读物,都能为读者打开一扇科学之窗,使其眺望到不一样的科学美景。

叶永烈的有些科普作品是受命写作,在编辑部的邀约之下完成。1959年,刚读完大学二年级的叶永烈写了平生第一本书——《碳的故事》。他凭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将书稿邮寄给少年儿童出版社,1960年该书顺利出版。责任编辑曹燕芳看中了叶永烈的文艺才华和专业背景,大胆决定,将上海几所中学教师撰写的《十万个为什么》中的化学分册的内容,交由叶永烈重新撰写。由此,叶永烈与《十万个为什么》结缘,他从1961年写到2013年,参与了《十万个为什么》6个版本的写作,跨越了半个多世纪。

气候倾向率采用一次线性方程表示,即:Ti=a0+a1ti ,式中:Ti为气温,ti为时间;a1为线性趋势项,a1×10表示气温每10a的气候倾向率。对趋势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

实验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两组并发症均为误入颈内动脉,均未发生血胸、气胸及神经损伤。

叶永烈的科学小品代表作《十万个为什么》,之所以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一反教科书式的严谨陈述,以轻松活泼的文笔、风趣幽默的格调,迅速集中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在愉悦的阅读氛围中,了解科学知识,发现科学之美。

内容与形式:科普通俗化

叶永烈的科普创作道路并不平坦,在北京大学读书时,为了避免成为第二个刘绍棠,他悄悄写作,不张扬、不外显,得到了来自编辑部多位老师和领导的关爱;在“文化大革命”中,他面临被抄家、被批斗的厄运,是热心的邻居仗义执言、雪中送炭;他参加工作后,才知道电影制片厂的领导原来早就相中了他,给予他宽容的呵护……叶永烈在这种爱的氛围中生活、成长,同时他也不惧寒潮、不怕困苦,怀一颗感恩之心,将爱的思想和智慧的种子植入科普作品和科幻小说之中,以一己之力,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因此,读叶永烈的科普作品,不仅能感受到科学智慧的魅力,也能受到人格与精神的洗涤和熏陶。如他在介绍金刚石时说道:“世界上的金刚石,几乎没有一颗不是劳动人民找到的,可是,没有一颗不像‘皮特金’一样,被帝王将相夺走。”在介绍电脑的功用时,他说:“这两个关于莎士比亚的小故事说明,电脑铁面无私,是假的,就戳穿骗局;是真的,就提供佐证。”诸如此类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引导,与故事叙事融为一体,水到渠成,让读者在接受科学知识熏陶的同时,也得到情绪上的感染。

智能机械加工技术,即通过提高加工单元及其组成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追求产品加工整体过程的最优化。由于机械加工技术在产品制造中的主流基础地位,因此,智能机械加工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支撑。

1)温湿度、氧气传感器的通信方式为单线通信,分时完成要求时间足够精确,准确读写时序,以免影响测量结果。通信操作协议初始化发复位脉冲。发送存储器操作命令处理数据,CO2传感器为I2C通信协议。图7为CO2传感器的流程。

叶永烈擅长讲故事,有自己较为成熟的一套叙事模式,其科普作品最大特点是有趣。这种有趣,得益于有趣的形式和有趣的内容。

在形式方面,叶永烈多次强调,他的科普作品不是学术著作,只是常识性的小册子,通过有趣生动的故事,使读者了解科学的发展历史和对人类的作用。因此,叶永烈注重科普作品体量之“小”、题材之“微”。他的科普读物多以系列长篇形式出现,但每一个长篇,都是由一节节体量不大的短篇构成;每一节短篇,关注的都是一个具体而微的科学元素,在每一节短篇中,叶永烈以简明扼要的文字,描述复杂的科学现象和深奥的科学道理。这种体量上的“小”,给读者带来一种阅读上的放松和视觉上的愉悦;这种题材上的“微”,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兴之所至,随意翻阅,每有阅读,必有收获。这是一种相对自由的、灵动的阅读状态,也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感,帮助他们克服对科学的畏难情绪。

在形式方面,叶永烈也特别注重叙述的腔调——即是一种与读者面对面对话的谈话风。在他的科普作品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语句:“你有这样的经验吗?”“雨后,你漫步在街头或田野,会感到空气格外新鲜。”“每当开学的时候,你总是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到学校去。”“真巧,电影制片厂的摄影棚里,正在拍故事片,我们就一起进去瞧瞧,听听吧。”“就拿你平常画画来说,画一个立方体”……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作者多用第二人称,制造一种读者就在现场的感觉,而且,“我”与“你”在共同面对科学现象或科学知识时,姿态是平等的,是一种朋友式的交流,絮絮谈话,轻轻低语。甚至,作者为了使这种谈话风更有现场感,多用口语和叹词,如 “如果你有办法跑进冷云里去看一看,唷,云里满是闪烁着亮闪闪的冰晶。”“好吧,让我们走进化学实验室,看看‘鬼火’是什么。”“结果,糨糊虽然调成,却把搪瓷杯铐‘老’了,变成‘满脸皱纹’——裂啦。”……这种叙事的腔调,特别有代入感,能够让读者产生兴趣,不由自主地走进科学的世界。叶永烈特别怀念当年在北京大学写《十万个为什么》的状态,说那个时候的写作,有青春气息。我想,这种青春气息,与其写作时与读者文字交心、平等交流,有密切关系吧。

在内容方面,叶永烈牢牢把握住科普读物的品格,不把它们当作点心或小摆设。他的科普读物虽有活泼的文风和文艺的形式,但其内容却是紧跟时代脉搏、紧随科学前沿的。科普读物的内核是科学,为了使理性的科学引起读者的兴趣,叶永烈在内容方面也是做足了功夫的。例如,为了解释一个复杂晦涩的科学原理,他用打比方的形式,通过引入读者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内容,与科学原理作比较,以此来诠释科学内容;或者赋予科普主体生命,或拟人化,使原理的论述更加畅达明晰;再如,叶永烈运用大量古今中外的历史故事、案例、典故来辅助论证科学原理,令读者大快朵颐,兴趣盎然。他尽量使枯燥的科学道理生动起来,活泼起来,这种贴近日常生活和历史掌故的写法,很容易获得读者的青睐。

 
刘军
《科普创作》 2018年第01期
《科普创作》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