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浙江蓖麻品种在四川省的引种试验

更新时间:2016-07-05

蓖麻(Ricinus communis L.)为大戟科蓖麻属草本植物,是十大油料作物之一[1]。蓖麻适种性能广,耐土壤酸、碱力强,可在盐碱及贫瘠的土地上生长[2]。蓖麻的利用领域广泛,蓖麻叶可用于养蓖麻蚕,蓖麻毒素具有抗癌功效,可用于医药蓖麻粕是优质绿色肥料,蓖麻油的衍生物有170多种,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医药、制造等领域[3]。四川为蓖麻宿根栽培生态区域[4],具备一年种植(收获)两熟的气象条件。为探讨蓖麻在四川省一年种两收的生长情况,于2015年-2016年对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引进的3个中杆蓖麻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研究,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为浙蓖1号、浙蓖3号和浙蓖4号,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提供,对照种为山西经作蓖麻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矮秆蓖麻品种中北3号。

1.2 试验地概况

本试验于2015年~2016年在四川省江油市新春乡的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蚕桑基地进行,试验基地土壤为丘陵低沙粘土,土壤肥力较低,前茬作物为桑树。

1.3 试验园设计

设置了4个试验区,其中3个试验区用传统种植技术管理,生长过程中不采叶,主要用于蓖麻籽产量对比另1个试验区采用“春播夏伐”再生栽培技术,以采叶养蓖麻蚕为主,进行春秋产叶量的调查比较。

试验区面积2015年为平均30 m2,行株距1 m×0.33 m,密度1000株/667 m2;2016年为平均50 m2,行株距1.1 m×0.7 m,密度866株/667 m2。试验区随机排列,品种四周挖浅沟隔开,以便区分品种,重复试验区四周挖排水沟隔开,外围用对照种设保护行,行株距为0.80 m×0.45 m,保护行植株不计入产量。

1.4 点种

采用人工挖穴点种,参试验品种“浙蓖1号”、“浙蓖3号”和“浙蓖4号”每穴播种2粒,对照种“中北3号”每穴播种3~4粒。于每年4月8~10日播种,种子直播,出苗后100 d~110 d,距地面20 cm进行夏季伐杆,等再生芽萌发后,每株留健壮新芽3~4根生长。

1.5 栽培管理措施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苗期和中后期田间肥培植保管理方法,参照蒋小军著的《蓖麻高产栽培及育种技术》[5]。此外,春播夏伐按100 kg/667m2的标准分3次施肥,夏伐前施2次占施肥量的三分之二,伐后20 d后待新植株长至20 cm左右时施入剩余的肥料。

2 结果与分析

2.1 浙蓖品种在江油市种植区试的物候观测结果

四川盆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7],年均气温16℃~18 ℃,日温≥10℃的持续期240 d~280 d,积温达到4000℃~6000℃,年降水量510 mm~1637 mm,无霜期230 d~340 d。2016年,我们引进的50余份蓖麻品种陆续在此间播种,均能正常生长结实,试验证明,早熟和中早熟品种在四川丘陵大部分地区一年可以播种两次,播种时间在3月下旬至6月之间。

表1 浙蓖品种在江油品试的物候观测结果 Table 1 Phenology and growth period of the 3 castor varieties introduced from Zhejiang Province and 1 control varieties

注:上表数据为1区籽用栽培的调查结果

生育期(d)95 100 100 110供试品种浙蓖1号浙蓖3号浙蓖4号中北3号播种期4月8日4月8日4月10日4月10日出苗天数(d)15 16 16 14现蕾期7月下旬7月下旬7月下旬7月下旬开花期8月上旬8月上旬8月上旬8月上旬成熟期9月~10月上旬9月~10月上旬9月~10月上旬9月~10月上旬

2.2 主要农艺性状

1.2.3 观察宫颈扩张应以宫口直径厘米数计算宫口开大程度,以坐骨棘平面作为胎头下降程度的标志,在胎儿颅骨最低点平坐骨棘时,标记为“0”;在坐骨棘平面上1 cm时,标记为“-1”;在坐骨棘平面下1 cm时,标记为“+1”,依此参照[4]。

表2 浙蓖品种在江油品试的主要农艺性状调查(2015年) Table 2 Major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the 3 castor varieties introduced from Zhejiang Province and 1 control varieties(2015)

注:上表数据为籽用栽培3重复60株的平均值。行距×株距:1.1 m×0.7 m

分支能力供试品种浙蓖1号浙蓖3号浙蓖4号中北3号株高(cm)186.60 196.33 189.57 170.62主穗高度(cm)60.80 65.73 64.45 56.72主穗长度(cm)33.40 35.84 30.25 28.63有效穗数(个/株)6~8 6~9 6~8 5~7一级分支穗数(个/株)4~5 4~6 3~5 3~4强强中弱

2.3 蓖麻产籽量

上述我们讲的内容总结概括就是启发与讲授结合,接受与探究互补.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大脑里的内部信息得到交换,促使思维得到不断调整,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学生的思维系统与外界产生了信息交换,促使学生自身思维的封闭系统转向开放系统,学生有争论、鉴别、独立思考、调整认识,直至引向更高的认识阶段,这种功能单纯依靠教师讲授是很难获得的.

表3 浙蓖品种在江油品试点的产籽量(kg/667m2) Table 3 Seed yield of the 3 castor varieties introduced from Zhejiang Province varieties(kg/667m2)

注:①栽植密度:2015年为1000株/667m2,2016年为866株/667m2。②小区面积:2015年为30m2,2016年为50 m2的均值折产。

比较指数112.75 119.82 123.76 126.18 112.07 112.84 100.00 100.00供试品种浙蓖1号浙蓖3号浙蓖4号中北3号年份2015 2016 2015 2016 2015 2016 2015 2016重复1 134.63 187.40 157.45 200.35 141.67 178.32 122.45 152.44重复2 127.42 182.80 153.43 190.25 124.85 167.25 118.92 144.16重复3 141.50 171.66 132.10 180.00 134.62 164.73 116.65 149.62平均值134.52 180.62 147.66 190.20 133.71 170.10 119.31 148.74

表4 浙蓖品种在江油市春播夏伐叶、籽产量成绩(kg/667m2) Table 4 Leaf yield and seed yield of the 3 castor varieties introduced from Zhejiang Provinc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varieties after summer cutting(kg/667m2)

注:上表数据,2015年为2次重复,2016年为1个小区的平均值,2015年和2016年均为出苗后100 d夏伐。

单季产叶量实数1472.78 1215.38 1185.36 1045.98 1183.61 893.87 993.92 786.64供试品种浙蓖1号产籽量产叶量浙蓖3号浙蓖4号中北3号调查年份2015 2016 2015 2016 2015 2016 2015 2016夏叶1340.00 1137.40 1195.35 1064.35 1210.33 932.15 986.55 850.31秋叶812.45 582.57 600.50 472.53 610.45 420.61 566.30 337.63全年2165.85 1719.97 1795.85 1536.88 1820.78 1352.76 1552.85 1187.94指数139.48 144.29 115.65 132.07 117.25 129.37 100.00 100.00实数26.40 44.97 26.95 37.67 20.85 14.27 17.44 13.85指数151.38 324.70 154.53 272.69 119.55 103.03 100.00 100.00

2.4 一种两收与单季种植的产叶量比较

利用蓖麻剪伐后再生力强的特性,本试验以蓖麻蚕饲养用叶为目的,设计出“春播夏伐”一种两收栽培模式,即春季播种,出苗100 d左右,全株采叶收获一次,距地面20 cm处留秆剪伐,再生植株于10月份采叶90%,收获第二次。此栽培法与3个试种2年平均产叶量为1736.52 kg/667 m2,比传统的留株分批采叶栽培法的1166.16 kg/667 m2增加48.91%(表4)。两收法因以叶片收获为主要目的,花果生长不良,3个引试品种两年的平均产籽量仅17 kg/667 m2~44 kg/667 m2,明显低于传统籽用栽培的产籽量(表3)。

3 小结与讨论

2015年和2016年两年中,四个品种均在14 d~16 d后出苗,出苗比较整齐,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相差不大。全年生育期90 d~105 d,属于早熟品种;106 d~120 d,属于中熟品种[6],从表1可以看出,“浙蓖1号”属于早熟品种,“浙蓖3号”、“浙蓖4号”和对照种“中北3号”属于中早熟品种,属于中熟品种。

对供试品种的蓖麻籽产量进行调查,结果见表3。由表中数据可知,四个品种的产籽量2016年均高于2015年,这主要是2016年增施了15%的肥料所致。两年平均产籽量,3个引参试品种为151.91 kg~168.93 kg,比对照种增产13.36%~26.09%。

3个引试品种的株高均>180 cm,属于中杆品种,“浙蓖3号”最高,“浙蓖1号”最矮,对照种的株高为170.62 cm;3个引试品种的主穗位高为60.80 cm~65.73 cm,“浙蓖3号”最高,“浙蓖1号”最矮,对照种的主穗位高为56.72 cm,均属于低穗位蓖麻品种;一级分枝数“浙蓖1号“和”浙蓖3号“分别为4~5个/株和4~6个/株,”浙蓖4号“为3~5个/株,对照种为3~4个/株;主穗长度、有效穗数均是3个引试品种长(或多)于对照种(表2)。按分枝性的分类标准[6]划分,“浙蓖1号”和“浙蓖3号”的分枝能力为强,“浙蓖4号”分支能力为中等,对照种分枝能力为弱。

引进的3个中杆品种的产籽量都高于对照种,产量排序为浙蓖3号>浙蓖1号>浙蓖4号。高产原因与其植物学结构和主要农艺性状表型有重要关系。有研究表明,一级分枝穗长与籽产量呈正向作用[8],3个引进品种的一级分枝穗长都较对照种的长。同时,3个引进品种的分枝能力也较对照种强,这可能是籽产量高的另一个原因[9]。本次引种试验的结果表明,引进的3个蓖麻品种具有产叶(籽)量高、分支能力强、可一年两收等特性,其中浙蓖3号综合性状最优,适合在四川省丘陵地区推广种植。目前这3个品种已在四川部分地区进行农村区域性鉴定试验,有关结果将后续报道。

国内目前选育和栽培的蓖麻品种全是以产籽为主,几乎没有专用于蓖麻蚕饲养的叶用品种报道。为了增加单位面积的养蚕量,本试验田设计了“春播夏伐”一播两收的栽培新模式,蓖麻叶产量比春播留株分批采叶的传统方式增加48%左右,这无疑是叶用栽培的强力增产措施。由此认为,作为蓖麻叶用品种的选育,应具备生育期较短(110 d以内),株型以矮秆或中秆为宜,茎粗中等,节间较短,株型紧凑,耐密植,分枝性较强,叶片较大,叶肉较厚等农艺性状。

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涉及企业的全体员工,因此,要通过岗位培训、专题讲座、脱产进修等多种培训方式,对人力资源管理者及全体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及相应的管理理念及IT技术的教育,帮助员工转变传统观念,正确认识由信息化所带来的改变,接受新生事物、新理念,以尽快适应新岗位、新内容及社会信息化的变化,让员工对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从排斥到了解到赞同,再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推动者,让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成为推动整个企业信息化建设和革新发展的有力契机,并最终成为带动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前进动力[2]。

蓖麻蚕是我国仅次于桑蚕、柞蚕的第三大泌丝蚕类,主食蓖麻叶,具有发育快、龄期短、蚕体健、易饲养、成本低、见效快等特点[10]。其茧丝性能优良,风格粗犷,与桑蚕丝及其它纤维混纺织品,茧壳加工系列产品,蚕蛹深加工产品等己达百佘种,且稀缺走俏,发展空间广阔[11~12],然而由于四川蓖麻蚕生产早己绝迹,导致蓖麻种植、蓖麻茧丝加工技术滞后。如前所述,四川省具备种植蓖麻、饲养蓖麻蚕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在丘陵、山区等贫瘠土地上种植蓖麻,能有效防沙固土、防止水土流失;分期、适量疏叶养蚕有利于蓖麻健康生长。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也给四川的蓖麻蚕产业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孙振钧,吕丽媛,伍玉鹏.蓖麻产业发展:从种植到利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17(6):204~214.

[2]吴昊.四川攀西地区宿生蓖麻高产栽培技术[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2).

[3]张雁萍,陈宓,陈显国,等.不同种植密度对蓖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043~10045.

[4]朱国立,何智䖑,贾娟霞,等.我国栽培蓖麻的生态区划及引种规律初探[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5):1~3.

[5]蒋小军.蓖麻高产栽培及育种技术: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6]严兴初.蓖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8~28.

[7]陈超,庞艳梅,潘学标,等.气候变化背景下四川省气候资源变化趋势分析[J].资源科学,2011,33(7):1310~1316.

[8]李金琴,张智勇,何智彪,等.矮秆蓖麻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多元回归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汉文版),2010,25(1):40~43.

[9]陈小龙,魏佳,裘晓云,等.美洲矮秆蓖麻品种的引进鉴定[J].蚕业科学,2013(2):213~219.

[10]蒙霜.蓖麻蚕(木薯蚕)饲养技术要点与效益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3(2):105~106.

[11]李树英.野蚕系列之三——蓖麻蚕[J].中国蚕业,2014,35(3):93~95.

[12]黄君霆,朱万民,夏建国.中国蚕丝大全[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35~944.

冯超,刘玲,柯皓天,张正国,吕银
《蚕桑通报》 2018年第1期
《蚕桑通报》2018年第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