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网设计探讨

更新时间:2016-07-05

0 引言

配网是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电力用户通过配网能够与电力系统进行有效连接,对电能进行供给和配置,在新时期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当前随着社会用电量不断扩大,对配网整体要求在不断提升,主要在配网安全性、可靠性、环保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现阶段电力企业需要强化配网建设,对配网进行合理规划,更好地突出配网建设的综合效益。优化配网基础结构,促使配网结构更加合理化、实用化、智能化。

1 电力系统智能配网结构组成概述

配网主要是由变电站、配电线路、用户端和开关等部分构成,在当前智能化电网系统中,自动化配电网逐步发展完善,建立高级自动化配电。高级自动化配电就是高级管理模式,主要通过自动化管理配电,对所需的各项数据信息自动获取,对各项数据进行编辑统计。能够在地理图像的基础上获取相关配电网络信息,对管理系统、操作系统、电路、数据等进行综合利用。通过配网中高级操作系统和管理系统,在发挥智能化技术的基础上能够明确终端故障产生的原因及位置,这样便于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养护,更好地实现智能配网的发展目标。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 20世纪60年代,McMaster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把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真正引入教育中并逐渐推广应用。英文中关于“问题”主要有“problem”和“question”。《教育大辞典》中把问题(problem)也称作“难题”,需要依据策略和知识经验重新组合。而简单的问题(question)可依据已有的知识立即做出应答[4]。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中的“问题”(problem)指的是学习情境,学习者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故用“problem”而非“question”。

2 电力系统智能配网的主要内容分析

电网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和收集,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故障需要进行分析处理。当前通过智能配网能够强化数据安全性,对保障电力用户稳定用电具有重要作用。

2.1 对数据进行集中采集与监控

当前对配网运行中各项数据进行采集和监控,需要充分发挥无线光纤技术的应用价值,创建不同节点。节点能够更好地实现配电终端与广域IP通信。比如目前各个电力用户连接的基本端口以及配网调度中心。通过对传输的各项信息进行处理,能够更好地解决通信处理问题,使得电子信息与用户需求各方面相互协调。

应用控制保护技术能够使得配网中各项信息有效同步,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能够对广域网络以及故障采取保护性措施。在此过程应用中,对技术性要求较高,通过适应保护技术以及网络保护等技术构成。

2.2 应用控制保护技术

此次测试时间段为12:50~14:50,总测试时间为2个小时,在蒸汽再生系统稳定工作的条件下进行相关测试数据的采集,测试综合数据见表2。

2.3 高级自动化配电

当前传感测量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全面提升配网运行的安全性和抵御干扰性的能力。在配电中,对电缆、线路以及电力设备实际运行状态进行检测,能够获取各个节点信息数据。通过对信息数据展开分析,掌握配电运行的安全性发展情况。在传感测量技术应用基础上,能够保障配电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现灌区现代化建设,需要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在灌区建设中应采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更加精准地监测水位情况、快速传递重要信息。遇到突发事件时,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实现对灌区内降水进行自动调节,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灌区工程事故的发生,起到防洪抗旱的作用。在灌区建设中采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加速灌区现代化建设。

2.4 客户信息系统

客户信息系统就是用电管理系统,主要作用是掌握电力用户相关信息,对信息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通过对用电情况进行掌握,对确保电力用户用电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2.5 测量技术

目前采用的高级测量技术就是AMA应用,主要是作为各项基本的通信介质存在,能够运用智能电表,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在此基础之上能够对电力用户基本用电数据情况进行分析。能够通过高级测量技术加快配电系统和电力用户之间的有效连接,使得各项操作自动化[2]

2.6 DER并网技术

目前对电力系统智能配网进行设计,首先需要拟定明确的设计计划,确定设计目标。在确保配电系统正常运行下,需要整合监测活动获取的数据,建立完善的智能监测系统。这样配电变压器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数据变坏情况,通过最快的传播速率将各项数据传递给主站,便于主站进行监测,一旦出现各项问题,需要进行故障报警。当前智能配网中监控设备自身具有自动修复功能,能够确保终端稳定性。

2.7 传感测量技术

目前实现高级自动化配电能够对配电以及运行管理进行控制,在运行过程中,能够获取相关数据信息,通过实时监控,能够掌握各项数据。再通过自动化配电功能的有效应用,能够对机器设备进行综合管理。对电力用户来说,应用自动化配电之后,能够通过自行抄表掌握用电量,还能对配网信息展开管理工作[1]

小麦锈病是对我国小麦生产安全造成影响的主要严重病害之一,可导致小麦出现10%-60%左右的减产。小麦锈病主要对小麦的叶子、叶鞘以及麦穗部位造成破坏。锈病又可分为叶锈病、及杆锈病。锈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条形柄锈菌的感染,此种致病菌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对低温天气也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发病后,小麦患病初期会出现黄色椭圆形粉孢以及绿色斑点,随着小麦生长直至形成黑色椭圆形孢子堆。

2.8 故障分离技术

根据智能配网设计目标需要对配电系统功能进行明确划分。例如对数据的监测,比如对三相电流、电压以及功率等进行记录,将不同时期记录的数据值以及平均值等进行反馈。数据报表自身具有存储功能,能够根据获取的数据信息建立完善的工作日志。数据自身还具有良好的传输功能,在无线系统的作用下能调控各项数据信息,获取不同统计信息内容,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有效应用。此外,还需要完善配网运行故障检测与检修功能,变压器以及各项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个如果出现各类小故障,在自动报警的基础上能够自我修复。

3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网设计探析

DER并网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对配电网起到安全性保护,通过对配电系统以及各个设备实际运转以及连接情况进行检查判定,能够优化调度,所以当前应用DER并网技术使得用户用电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在日常用电管理过程中,对DER并网技术展开统一化管理,全面提升配电安全性。此外,相关技术人员还需要重点突出微网的有效应用,作为配电子系统,微网在配电环节中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

故障隔离主要是对配网电力进行限制,通过超导技术使用对电流进行限制。目前配网中融入故障隔离技术对完善智能配网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在配网设计过程中得到有效应用。在配网设计规划过程中需要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结合各项先进技术,使智能配网可靠性不断提升。此外,相关技术人员还需要采取在线监测措施,对配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监测,通过维护措施使得配网正常运行。

根据设计目标需要明确监测系统七大功能。首先是数据监测功能,主要对三相交流电测量数据进行监测,例如15次以内谐波电压、25次以内谐波电压、三相功率因数、频率等,通过统计能够获取相应数值,通过计算之后进行传输。对配网智能监测终端进行设计时,需要对开关状态进行采集,当开关基本状态发生变化之后,继电器对开关具有一定调节作用,能够获取脉冲电能表实际变化数值。此外,通过本机调试以及读取和控制措施,能够上传各项数据信息,实现有线通讯。

例如电网自动化系统智能控制主要是发挥出计算机核心技术控制系统,主要是采集信息数据、开展安全监测、强化实时控制。此外,通过电子自动化能够进行分析、计算、控制,全面提升应用软件各项性能,是线性良好的控制系统。目前主要有两种控制方式,分别是计算机通过外围设备对调节器设定的初始值进行监督管理,还有就是通过计算机对各项运行环节之间开展数字化控制。

由于土体变形的滞后性和长期性,图 6 中监测值均小于模拟值和计算值。其中,通过数值模拟所得的最大沉降为3.5 mm,通过Peck公式计算所得最大沉降值为5.7 mm,通过实际监测得到的最大沉降值为2.5 mm。该计算结果亦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

当前线性最优控制系统在电力企业各项生产活动中得到有效应用,能够在大坝监护、水库调度、电站运行等环节进行应用。计算机自动监控主要是数据采集分析以及计算分析等。水库水文信息监控主要是自动化监控系统,其中有雨量收集、水库调度计划的拟定等。最后是在计算机内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对机电设备运行安全性进行监控、掌握发电机组实际运行控制情况,对控制和监视环节的问题进行控制。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生活用电量不断扩大,通过完善电力系统智能化配网设计能够为电力供应提供重要保障,对促进智能电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只能配网管理需要实现智能化、规范化发展,对配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合,通过各项技术予以解决,确保配网稳定运行。此外,还需要明确电力用户和配网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对电网运行管理系统进行完善,使得电网配电效果全面提升,能够实现安全稳定供电。

参考文献

[1] 邓庆华.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网设计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6(15): 3146-3146.

[2] 李广敏.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网设计探讨[J].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5(5): 160-160.

[3] 贺语昕, 刘武军.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网设计探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14): 4927-4927.

[4] 黄如柳.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网设计研究[J]. 山东工业技术, 2017(20): 165.

[5] 邹舒曼.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网设计研究[J]. 建材与装饰, 2017(24): 224-225.

[6] 陈宗元. 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分析[J]. 大科技, 2015(8): 74-75.

[7] 梁玲玲, 苗培波. 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探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25): 210.

辛毅,刘健
《电气技术与经济》 2018年第02期
《电气技术与经济》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