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龙门的山谜水局与魅惑

更新时间:2009-03-28
  

1西山龙门石窟一角。

龙门石窟是我每次到洛阳必游的景区,是因为它是洛阳第一景,在洛阳八景中居首,又离洛阳城很近,交通方便,来去自如的缘故吧。其实,我没关心过它在洛阳风景中的排名和座次,它的来去自如也是我这次到洛阳才有的深刻体验。我发现洛阳城变大了,变繁华了,现代化的特征变得鲜明浓烈了,变得时尚了,公交车多了,街道宽阔了,花园化了,城市、郊区已分不清了,感觉龙门石窟就在市区里,它的山、它的水也因此变得格外的珍贵了。城区的自然山水在哪座城市里都珍贵。龙门石窟诱引我的是我从未读懂过它,在那蜂巢式的山梁上全是难以解读又渴望知道的秘密,尤其是文化的、经济的和政治的。这次来,它的山水又成了一道谜。

伊水新貌

我第一次到龙门石窟,是自己问着道儿过去的,没觉得费什么劲儿,怎么坐的公交车也忘记了。进的是西山石窟的南门,就奔着山上的石窟和造像,从南向北一路游过去。那时我对龙门石窟还没有特别的印象,只知道它有名,石窟造像艺术在我国文化史上占着重要地位。我当然注意到了伊水,这条大河给我的印象很深,它宽阔,水也清亮,西山这面是山,对面也是山,水在两山的夹峙中静静地流,景色是秀丽的,比我刚刚去过没多长时间的敦煌莫高窟多了一种温润、一种清爽、一种秀媚。莫高窟前也有河床,却是干涸的,沙和土的苍凉里有着悲壮的色彩,易与彪悍和苍古做联想,那是自然界中的铁血男儿,相比之下龙门石窟就是淑女态了。还有一个感慨,就是龙门石窟的造像太暴露,洞窟浅,小洞多,山崖表面壁龛多。就这点说,龙门石窟的造像就比莫高窟的凄惨多了,太容易被大自然欺负,无遮无拦风剥雨蚀下的悲凉远胜于莫高窟造像,相比之下,伊水受到自然的偏爱感觉就特别强烈了。伊水像一个无拘无束的野姑娘,放任地在两山之间漂流,山上俯视着伊水的蜂窝洞龛就像千百只艳羡的眼睛。

Possible impacts of ENSO on the intra-seasonal variability of precipitation over southern China

很遗憾那次的龙门石窟之行。我是带了相机的,却不懂摄影,又用的是彩色胶卷,底片不善保存,记忆又和底片一样易失。不过,游过石窟区后的伊水之畔的行旅则很难从记忆中剔除。那是上世纪90年代的末期,来到北边的伊河大桥就出了景区管理范围了。伊水河边是开放的自由市场,洛阳的各种小吃、小工艺品、小旅游纪念品摊成行成列,最显眼的是唐三彩摊儿,大大小小的唐三彩工艺品是马、是骆驼、是仕女、是乐伎都那么耀眼,游客也多,热热闹闹五彩缤纷的一个大集。我爱逛集,爱看那份热闹,也买了不少东西。这次来龙门石窟,一切都不一样了,它变得有点让我不敢相认。

“风”是形声字,它的繁体字形是“風”,由“凡”(中间的一点变成一撇)和“虫”组成。形旁是“虫”,读音从“凡”。本义是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古人认为由于风的吹动,很多虫子就孵化出来了,所以中间有个“虫”字。

中国的古诗太粗线条了,给读者留下了太多太多自由想象的空间、二次创作的空间,只要大格局不变,细节的意韵、情怀的寄托,那都是读者自己的天地。明代吕维祺的《龙门山色》没有超越唐人。他写道:“劈破层峦一水来,俨然双阙向城开。千龛佛像唐雕凿,万世神功禹削裁。南卷窗帘含远翠,东分岳黛入深怀。”1961年,郭沫若游罢龙门后所写的诗:“满山松影今图画,两岸泉声放管弦。伊水南来康节里,香山西峙乐天阡。”虽提到了龙门新景,但也没有超脱写意与白描手法的空间预留对读者想象力的依赖。诗都太骨感,丰满的是实景,是龙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规划设计者、古建和园林工作者的传承与保护系统工程中的还原与再创造。那是实打实的自然与人文美景雕塑,它不可能虚拟。游人只有惊艳,只有体验,只有解读。

  

2龙门大桥两侧阙门。

千古胜景

  

3景区大门和门前广场。

  

4龙门西山一角。

“此非龙门耶?自古何不建都于此?”发此感慨的是隋炀帝。隋炀帝杨广于仁寿四年十一月,也就是公元604年,在刚刚登上皇位不久,便在千乘万骑的护卫簇拥中,浩浩荡荡地从长安来到洛阳,考察在洛阳建东都的事。他相中了“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合,控以三合,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的洛阳这块宝地。他当天子前便常到此地。登邙山,望伊阙,古人的这个记述很含混,是登上邙山望伊阙,还是说登邙山望伊水分别是两个过程?在邙山上能否望得到伊阙,我不知道,杨广对洛阳的地形地貌是很清楚的,邙山在北,伊阙在南,伊阙两山夹一水,天然的一道门户,伊阙里就像一座城,何况自东周始这里就一再为历代京城。龙门之称,看似始于隋炀帝,实则在东汉时就有了,傅毅云:“因龙门以畅化,开伊阙以达聪。”伊,伊水。阙,城门。伊阙是龙门的古称,都是一种形容。伊阙之称太典雅了,有吊书袋子的味道,龙门之称谁都喜欢,容易在人们的心里扎根,也易生出诸多传说。

  

5指示牌。

  

1秀美的伊水之岸。

  

2跨跃在伊水上的龙门大桥。

邹磊表示,近期的肥料市场仍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市场需求有所提升但仍保持谨慎。他表示,就整体而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与基层用肥需求的下降形成了肥料市场的大背景。农产品价格的走低使得农民不得不降低农资投入成本,冻害、高温以及洪涝等灾害也破坏了部分地区的正常农业生产,肥料需求总量难有较大提升。近期,众多厂商纷纷通过会议等方式完成秋季订货,基层经销商及农户也多是“一次性解决战斗”,后期补货较少。

站在伊水大桥上,望龙门,既望出了龙门的宽度,也望出了龙门的长度。而且,一望便知这里必是历代乐赏乐游之地。唐代,韦应物有《龙门游眺》诗,曰:“凿山导伊流,中断若天辟。都门遥相望,佳气生朝夕。素怀出尘意,适有携手客。精舍绕层阿,千龛邻峭壁。缘云路犹缅,憩涧钟已寂。花树发烟华,淙流散失脉。长啸招远风,临谭漱金碧。日落望都城,人间何役役。”时隔一千二百多年,他看到的景象,不推敲细节,只从粗线条上说,和我们今天看到的景象差不多。他说龙门是人凿的,不知有何依据。或许就是指大禹凿龙门?认定东西两山原为一体,凿开了,中断若天辟,伊水流过来,才有了“都门遥相望,佳气生朝夕”的龙门胜景?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都是写过龙门景色的。李白秋夜在香山寺住过,有“水寒夕波急,木落秋山空。望极九霄迥,赏幽万壑通”句。杜甫的《龙门》诗写道:“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气色皇居近,金银佛寺开。”白居易题《龙门堰西涧》:“东岸菊丛西岸柳,柳荫烟合菊花开。一条秋水琉璃色,阔狭才容小舫回。”各有各的视角,各有各的感受,但没有超出我们今天在龙门游的体验范围。有点儿奇怪是吗?如果您买到了龙门石窟风景区的门票,按门票的导引走完全景区,您就不会有任何疑问了。龙门石窟景区的门票是通票,包含着四个景区:西山龙门石窟、东山龙门石窟、香山寺、白居易纪念园。游览四个景区是单行线,从西山龙门石窟始,游罢西山,出西山石窟南门,过南面的伊河大桥,到东山,也叫香山,相继游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居易纪念园(俗称白园),一路走下来,会发现,唐代著名诗人诗中描绘的美景一样不缺,而且比从诗中感受到的更好。

两次游龙门石窟,都是从伊水西岸进出,开放的石窟景区也只有西山石窟吧?我未到过伊河大桥到东面,不知东岸还会有什么景点。没人建议过到对岸去看看。这次来,却是从东岸下的车,车站在很大的一片停车场里,那个停车场除了电瓶车和公交车站,别的车是不许停靠使用的。停车场干净整洁,四周有综合服务设施,小超市、面馆、龙门旅游直营店、电瓶车售票处之类。我没考虑乘坐电瓶车,只想好好看看伊河。抬步一走,才知道电瓶车对来龙门石窟景区旅游的游客有多重要了,到对面的景区售票口买上门票进景区可是相当不近的一段距离,走要走好一会儿呢。不过风景不错,河东边没有凌乱的建筑,是很宽阔的林带,跨河大桥桥头,宽展的柏油路中心有人为设计出的云杉小岛,桥头南临河的森林公园里建了观景亭。桥头面对的是东山,东山植被茂密,景色秀丽,与千疮百孔的西山大不相同。伊河已全然没了野性,没了原始的土腥味,是精心梳妆打扮出来的,走过长长的大桥,在西桥头,我看到我赶过大集的那条河岸,地面全部铺了整齐的地砖,原有的树木还在,已是尊贵的贵妇一样的颜容了,绿化带加宽延长了,开辟出花园,建筑单一了,也上品位了,纯纯的仿古建筑,而且成了景区的一部分,不持门票已走不到这个地方。桥长是因为水阔水宽,伊水在这里不再是大河的感觉,而是湖的感觉,西山变得渺小低矮。站在桥中间向南望,望到两山夹一水气吞山河的大气势,伊阙、龙门这两个词想避也避不开了。

再现与升华

我是慢慢悠悠走过伊河龙门大桥的,站在西部桥头寻找能唤起我回忆的场景。能回忆起的只有地形、地势。那是偎着山坡的一片平地,长条状,傍河,是为河岸。记忆中贴山根儿的建筑是仿古型的,但不敢确认是眼前看到的。同样的仿古型,现在是大屋顶了,庑殿式,半古半今,与记忆中的小型古楼差别很大。河岸边的树木不会变的,来的季节不同,叶冠的色彩也便不尽相同。是现在的更好看些,翠色中有了嫩黄色的灿烂,这是什么树呢?

过桥,顺路进了伊水岸畔仿古建筑后的那条街,这街却是毫无印象的,它的一面是山,青青葱葱绿树浓荫,同为西山,与西山蜂巢天壤之别,林荫中露出巨大佛像和庭院建筑,看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龙门基地的牌子,不用动脑也知道这是龙门石窟申遗前后才在这里现身的机构。高树浓荫夹峙的柏油路新崭崭的,靠水一侧石质的长护栏在绿树浓荫遮护下有种花园街的味道。出现了停靠电瓶车的草棚感觉的车站,坐电瓶车的都要在此下车了。再往前走,古今建筑元素混搭的艺术博物馆、可以用餐的博物馆、龙门书院、洛阳美术院等建筑和招牌一一呈现,奇石、绿冈、原木廊架、小花园、小草坪、小花坛……美的精心营造,爽心悦目的人文与自然环境,若不是被石窟造像牵引着,很想在这里泡上半天一天的。美院和博物馆里有展览,可以用餐的博物馆能品茗享受美食,厅里的陈设还特别的有情趣,做旧的和刚出土的唐三彩没多大分别的胡人、马、骆驼、艺伎、舞伎陪伴着你,把你带入梦一样的朝代。

看到刻有世界文化遗产标志和龙门石窟名称的观赏石了,中外游人都在那里合影留念。看到仿唐建筑的龙门石窟大门了,门前是个大广场,门里则是本在景区之外的那条宽展的伊水河岸,它被纳入了景区范围,并被建设成美丽的花园,从大门走到刻有“龙门”二字大桥拱券双门洞下的路程觉得很漫长。大桥下的拱券门(命名为阙门)才是原来的出入口。导游图和门票都告诉我,如今的龙门石窟景区完整还原了龙门东西两山的全部风景区域。傍着伊河的西岸走,能望到修复了香山寺的东山、同样如蜂巢一样的东山西窟、万佛沟。走上伊河连接着东山石窟和西山石窟的大桥,两岸蜂巢的胜景就是一幅奇特壮美的画卷,龙门也有了更为鲜明的视觉感受。而且你发现,你所游览的景区内景区并不是四个,桥的南侧是一个规模颇为了得的湿地公园,芦苇荡、芦苇沙洲从另一个侧面诠释了伊河,飞翔的水鸟让它变得更为神秘。伊河西岸岸畔以人文风光为主,东岸岸畔则以自然风光取胜,绿林绿坡的丰繁中有山石的奇诡,新雕的诸代名僧石像还不足以显示古今龙门差异的话,休闲带的设置和伊河上的仿古龙舟则是只有在今天才能体验出别异于古的滋味的。龙门升华出的观赏细节可是具有时代性的哟!

  

3从香山寺望龙门山。

 
《旅游》 2018年第06期
《旅游》2018年第06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