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陇西:“三资”监管信息化促进规范化

更新时间:2009-03-28

近年来,甘肃省陇西县以“阳光政务”建设为契机,依托信息化手段,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经过清查确权、数据录入、完善制度等工作,建成了覆盖215个村的“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进一步提高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督水平,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七十余手集中在棋盘的南部,袁安所据一方。子虚的黑棋与乌有的白棋纠缠在一起,如黑白双龙盘曲苦斗,其他东、西、北三方,则落子寥寥。乌有定下一颗白子后,盘面转胜,轮到子虚指衔黑棋,苦苦沉思,他的脸本来狭长,他这一皱眉,将脸更是弄得像北风吹打的老丝瓜似的。

(一)抓平台创新

依托甘肃省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平台和陇西县情,对甘肃省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平台系统软件功能进行了修改完善,确保该系统的便捷实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村务政务合并公开。陇西县在“县乡政务公开平台”上,将村级“三资”、县乡政务栏目合并公开,村民可在网上直接查看村级“三资”公开情况,还可追踪国家惠农资金项目、标准等政策,看看村上干部办事是否公正。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越族从居住地大量流散,汉族陆续迁入,越族的语言逐渐消失,汉人虽然对原越语地名作各种解释,但多半是牵强附会,越语地名真正的含义亦未得知,正如清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指出:“盖余姚如余暨、余杭之比,皆越之方言,犹称於越、句吴也。姚、暨、虞、剡,亦不过以方言名县,其义无得而详。”这些“已经消失的语言”,在《越绝书》中仅留下个别解释其意义,如卷三:“越人谓船为须虑”。卷八:“朱余者,越盐官也。越人谓盐曰‘余’。”

3. 制定了“三资”管理制度。县上相继出台了《村级财务管理办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同时按照农村产权交易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出13项农村产权交易工作流程,并汇编成册,使县乡农村产权交易各项工作便捷高效、一目了然,切实做到有章可循,以制度来管权、管事、管人。

另外,公路养护单位还要加强对各项施工材料的控制力度,防止质量不达标的施工材料混入施工现场中。①沥青材料,该项材料为公路养护的核心材料,在采购沥青材料时,试验检验部门需要定期抽查,一旦发现质量不达标的沥青材料,禁止其进入到施工现场中,针对标号与产地各不相同的沥青材料,需要将其进行分类存储。②砂石与矿粉施工材料,检修人员可以结合《公路工程试验规程》条例,对砂石与矿粉等施工材料进行综合检测,对于检测合格的施工材料,还要妥善存放,加强各项施工材料的防潮与防腐蚀等[3]。

(二)抓网络监督

2. 建立“三大平台”。一是建立股份合作社信息化登记平台。该平台除具有股东等基本情况的录入、统计、查询等功能外,还对合作社每年的经营、分配、变动情况提供相应的管理功能。二是建立资产交易平台。2017年陇西建立了县乡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乡镇依托其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中心,与乡镇农村产权交易实行两个机构、一套班子运作模式。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具体负责招投标文书的制定、交易信息的发布、交易活动的组织、交易项目的管理等服务性工作。目前,县乡农村产权交易机构共组织流转交易活动150多起,发布土地流转交易信息1300多条,增加农民收入300多万元。三是建立“三资”网络公开平台。2010年,陇西以县级“三资”网络为中枢,以甘肃省“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系统”为依托,建成了“三资”网络公开平台。目前已有215个村完成了“三资”数据输入,向全社会公开“三资”信息,让基层群众对集体“三资”的使用、处置等运行情况充分享有知情权、监督权。

(三)抓任务落实

对照时序进度,县相关部门组成督查小组,由分管领导带队采取分片督查的方法,经常深入联系乡镇督查并指导“三资”数据录入,并建立了进度月报制、联合督查制,确保了全县开展农村“三资”信息化监管工作有序推进。各乡镇也确定专人帮助指导各村开展该项工作,确保“三资”信息化监管工作落到实处。目前,全县共录入固定资产信息8457条,涉及金额超过2亿元;资源管理方面共录入村、组资源信息13451宗,涉及面积超过120万亩;公开平台录入“三务”公开信息7536条。

 

(四)抓平台建设

4. 健全“三资”管理队伍。为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的日常监督,陇西各乡镇普遍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按照一类乡镇配3名、二类乡镇配2名代理服务人员的标准,配强配足配好代理服务中心人员。同时,县上还定期组织乡镇、村“三资”业务操作人员进行信息技术培训,让农村“三资”信息化监管更好地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服务。

“县乡政务公开平台”内容包括村务公开、党(政)务公开和“三资”公开,简称“三务”公开平台。同时开设惠农政策、便民查询等栏目,惠农政策栏目主要是介绍国家农业方面惠民措施等内容,方便群众查询、监督;“三资”公开栏目设立了资金公开、资产公开、资源公开,村民可以通过平台查询自己关心的村级资金收支事项、资产变化、资源存量等。对于群众特别关注的村级财务公开信息,陇西县全部由会计电算化软件自动生成,避免了人为操作,确保了公开的客观、真实。

GPS接收机的通讯协议为NMEA-0183协议,该协议可分为GGA,GSA,GSV,RMC,VTG等格式。不同的格式,所包含的信息内容不同,通过读取第一位判断为哪种格式信息,然后通过逗号计数器,获取不同位的信息,保存到相对应的寄存器中。

抓好“三资”基础工作,确保公开量。陇西县认真做好“三资”清查,严格按照清理、登记、核实、公示、确认、上报的程序,全面完成了农村 “三资”的清理和台账登记工作。通过清理,全县调增应收款项121笔涉及金额134万元,调减应收款项47笔涉及金额23万元;调增应付款项54笔涉及金额63万元,调减应付款项24笔涉及金额33万元;调增固定资产11笔涉及金额133万元。

取消了查询授权限制。甘肃省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平台中“三资”公开原来设置了授权,村民不能随意查询村级“三资”公开情况。在公开实践中,陇西县取消了此项限制,任何人均可在网上通实现村级“三资”直查业务。

1. 建立“三大中心”。一是建立县级“三资”监控中心。以陇西县政府信息中心为依托,积极筹建“三资”监控中心,督促县直相关部门及乡镇政府将惠农政策及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等收支及变动情况在“陇西县乡政务公开网”上实时更新数据信息,发现问题立刻发出预警,提升监督时效性。二是建立乡镇农经财政服务中心。乡镇建立农经财政服务中心,集农经各项职能于一体,开展“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专业合作组织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农经综合性工作等农经管理和服务,形成了服务组织健全、服务场所固定、服务流程完备,拓展了农经服务工作领域,提升了服务水平。三是建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全县在各村设立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这个中心集社保、医保、低保、直补、计生、“三资”、村情等为民服务内容,方便了群众办理日常事务,全面推进了村级组织服务阵地规范化建设。

 

陇西集体“三资”管理改革及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在加强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规范了集体“三资”管理,提升了管理水平。陇西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建成后,全县村、组两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和资产资源管理等活动全部由乡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的专业人员通过电脑来完成,实现了村、组集体“三资”管理全面电算化。规范的业务处置程序和有效的监督机制,较好解决了以前“三资”管理有章不循、核算不规范和档案管理混乱等问题,使全县集体“三资”管理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实现了集体“三资”及村级事务全公开。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建成后,农民群众不仅能够通过网上村务公开栏了解本村组各项财务收支情况,还可以通过设置在乡镇便民服务大厅的触摸屏,方便快捷地查询本村组集体“三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村组资金、资产、资源现状,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发包情况,村组各项收入和各项开支情况,甚至可以查看每一笔收入和每一笔支出的原始单据,通过触摸屏还可以及时查询了解国家有关惠农政策和重大村务活动情况,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群众通过互联网登录,可无障碍地远程查询到本人所在村组集体“三资”公开的全部信息,从而使村组集体“三资”和重大村务事项有效置于广大农民群众监督之下。

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农村社会稳定。集体“三资”管理改革及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农民群众和农村基层干部的民主管理意识。现在村组两级的重大经济活动和重大村务活动,基本上做到了由村民会议民主决定,民主理财小组和村监委会的监督职能进一步强化,有效化解了农民群众和农村基层干部互相不信任的问题,农村因集体“三资”问题引发的矛盾和上访显著减少。

 
李建平
《农村财务会计》 2018年第05期
《农村财务会计》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