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新时代农机推广农机监理工作者要有新作为

更新时间:2009-03-28

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为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农机化推广农机监理工作者要领会精神,认清趋势,勇于担当,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宏大事业中。

一、充分认识农机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1.稳定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对农机化提出新要求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已经进入以机械化作业为主的新阶段。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人工成本攀升和农民劳动观念深刻变化,现代农业装备已不仅仅是替代人工劳力、减轻劳动强度的生产工具,农机化发展状况成为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据统计,目前我国9种主要农作物(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油菜、大豆、花生、棉花、甘蔗)的劳动成本占比高达30%到60%,而美国均在10%以下。从2010年起,我国粮食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离岸价格,2013年起全面高于配额内进口的完税价,2015年小麦的国内价格比关税配额内进口完税价高出34%,大米高出39%,玉米高出43.8%,国内粮食价格倒挂。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机械化整体水平不高造成的劳动成本高、生产成本上涨、比较效益下降,迫切需要提高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来节本增效、稳定生产。加快农机化发展成为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2.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对农机化提出新要求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受到农业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资源方面:我国人均耕地1.36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淡水资源2300m2,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8%,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只有48%,对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只有55%;化肥利用率33%,农药利用率35%;受不同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影响,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持续从农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978年的70%下降到目前的28%左右,农业从业人员中青壮年的比重持续降低,初中文化以下程度占大多数。环境方面:农膜覆盖面积超过3亿亩,回收率不足40%;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中5000万亩“不宜耕种”,有5.1亿亩地力差;化肥施用量是国际安全施用上限的1.93倍;近38亿t畜禽粪便、2亿t农村垃圾和90亿t农村生活废水的再利用和处理水平不高。可以看出,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粮食安全的任务越来越艰巨,依靠大量消耗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的传统生产方式越来越困难,农业发展方式必须要转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耕地质量提升、水肥药种精准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节能减排减损目标实现等都离不开机械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大有可为。

3.区域协同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机化提出新要求

目前,全国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6%,但仍有11个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低于50%,影响这些区域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同时,山区农机化发展不充分,与平原地区发展不平衡;水田机械化发展不充分,与旱田机械化发展不平衡;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不充分,与大宗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不平衡;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一些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因此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刻不容缓。

4.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对农机化提出新要求

十九大提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就要求既要推进种植业生产机械化,也要推进养殖业、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既要推进耕种收三个环节机械化,也要推进植保、秸秆还田、干燥等环节机械化;既要通过机械化推进规模经营,也要通过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让小农户分享技术进步的成果。特别是要充分考虑到2020年,经营规模在50亩以下的小农户仍有2.2亿户左右,经营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80%;到2030年,经营规模在50亩以下的小农户仍有1.7亿户左右,经营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70%;到2050年,经营规模在50亩以下的小农户仍有1亿户左右,经营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50%以上的国情,高度重视农机作业的社会化服务发展,要培育农机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户,鼓励和支持专业化服务、社会化服务,鼓励和支持开展订单作业、托管服务等,密切大机械与小规模土地的联系,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实现购机户和用机户的共赢。

面对以上新要求,我国农机化发展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农机工业大而不强,中低端产能过剩和缺门断档并存。低端产品过剩,大型、复式、信息化、智能化高端产品不足。二是技术创新不足。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的问题依然存在。农机化科技成果转化不多,集成配套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研究开展不够。三是基础设施不配套,服务能力不足。农机存放、维修等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广大丘陵山区,土地细碎分散,农田道路缺乏,成为“机器换人”的巨大障碍。同时,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化公共服务和农机人才培养体系等也都存在短板。

巨浪MILL FX 800是一款高速紧凑的立式加工中心,配置2轴数控转台,可实现五轴联动加工,一次装夹实现工件的高品质切削,是高效加工应用领域的理想选择。机床采用模块化设计与制造,具备丰富的功能配置,无论需要进行多种小批量加工,还是高效率、高精度的批量生产,都可以完美的满足。

2015年农业部决定在全国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提出到2020年,力争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其中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均达到80%以上,机械化植保防治、机械化秸秆处理和机械化烘干处理水平有大幅度提升。在主要农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域内,建设500个左右率先基本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县;在有条件的省份整省推进,率先基本实现全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目前,在相关项目的引导下,购机补贴政策的支持下、农机农艺专家指导下,各项工作有序推动,推进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工作的重点。

2016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19%,同比提高1.37个百分点,是连续十年第一次低于2个百分点,标志着全国农机化发展从高速到中速的转换,增速趋缓、发展质量提高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常态。但各个作物间、环节间表现不同。目前,我国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经连续7年稳定在90%以上,基本实现机械化,增速将低于平均增长水平。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连续2年稳定在80%以上,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2017年突破80%,这两种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增速与平均水平持平,较前几年趋缓。大豆、马铃薯、油菜、花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的增速将会高于平均增速。棉花、甘蔗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将会缓慢提升。与此同时,高效节水机械化技术、高效施肥机械化技术、高效植保机械化技术及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养殖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以及农用残膜回收利用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节能减排减损技术等绿色环保农机化技术将会加快应用,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有力的促进农机化发展质量的提高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具备较强的行业话语权。诚如上文所言,PCB是个集中度不高的行业,但它的上游原材料铜箔和覆铜板是两个集中度很高的行业,CR10都在70%以上,所以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可以轻松将成本转嫁给下游PCB厂,但深南电路不同,2016年-2017年上游铜箔和覆铜板价格大幅上涨,但公司同期PCB毛利率不降反升,2016年和2017年分别为19.9%和22.33%,同时应付账款大幅增加,2015-2017年分别为4.96亿元、6.05亿元和8.8亿元,显示出对上游较强的话语权。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制造业技术和农业技术创新,为农机化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注入了新的动力。总体来讲,新时代我国农机化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农业建设目标要求,推进农机化向全程、全面发展提档,向高质、高效转型升级。

二、正确把握新时代农机化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我国农机装备制造能力的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增强,农机产品配套化和智能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同时,信息化技术与工程技术进一步融合,机电液一体化、互联网、卫星通讯、新材料等在农机产品上将大量采用,农业机械的操作方便性、舒适性、作业精准性等经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智能化进一步增强,农业的生产能力进一步稳固。

1.农机作业水平持续提升的同时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农机化技术推广也面临着技术供给不够,工作方式方法单一,人员素质能力提升缓慢,工作机制创新不够,工作效果效率亟待提高。

(3) 动物园的安全警示是否充足。根据城市动物园管理规定第三章第二十一条:动物园管理机构应当完善各项安全设施,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游人、管理人员和动物的安全。动物园方应该设置足够多且位于醒目位置的警示牌、在危险区域安排足够多的巡逻车、安装数量充足的监控摄像头保证二十四小时的不停歇监控, 在发现游客有危险举动时应立即上前劝阻与阻拦。

2.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不断推进的同时畜牧业、设施农业机械化将有快的增长

通过全面感知提供智能工厂完整的数据支撑,精准执行实现生产计划、生产操作指令、智能决策的落地实现,最终落实在对生产设备的操作控制、工艺流程的优化控制,实现通过感知和执行体现业务系统的价值。

与此同时,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民收入重要来源的畜牧业、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相应的农机化技术也在加快普及和应用,饲草料生产机械化技术、粪污处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环境控制技术等需求强劲,将成为农机化新的增长点。

3.农机创新得到重视的同时农机产品呈现配套化智能化趋势

随着《农业技术推广法》的深入贯彻落实,推广机构公益化、推广主体多元化、推广重点全程化、推广领域全面化、推广技术集成化、推广服务多样化积极推进,农机生产企业、科研院校、社团组织、新型规模经营主体等多元推广主体广泛参与技术推广,实现国家推广机构与多元组织功能互补,公益性推广和经营性推广有机结合,不断创新技术推广“田间日”、“田间学校”、“展览+演示”等体验式、参与式推广方式,适应农民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个性化的技术和服务需求,实现技术推广服务供给多元化、多样化、精准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机化将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和谐发展,在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方面的作用将不断显现。新时代,我国农机化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经过数据的分析可得,差异均存在一定的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

4.农技推广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发展

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将农机装备列为大力推动突破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2016年12月,农业部与多部门印发了《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确定未来十年,农机装备重点发展粮、棉、油、糖等大宗粮食和战略性经济作物育、耕、种、管、收、运、贮等主要生产过程使用的先进农机装备,加快发展大型拖拉机及其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等高端农业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这些措施的落实,必将为农机化的技术创新注入强大的动力。

与此同时,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公司、农机专业户将不断壮大,订单作业、土地托管、全程服务等社会化服务方式不断创新,“覆盖全程、服务全面,机制灵活、运转高效,综合配套、保障有力”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成为在小规模农户占多数的中国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最佳选择,也成为中国农机化发展道路核心内容,为持续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5.农机化健康持续发展的同时政策扶持体系不断完善

发展农机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逐步被各方认识和理解,支持和推动农机化发展的财政、金融、保险和土地等扶持措施将进一步系统和精准,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体系将不断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将持续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机具金融租赁等试点进一步扩大实施,农机具抵押贷款、担保贷款、贷款贴息、保险补助、库棚建设用地、机耕道建设等政策覆盖范围逐步扩大,配套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

三、新时代农机推广和监理工作者要有新作为

一要加快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积极发挥作用。要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农机农艺融合、工程技术与信息化技术融合,积极推动农机化新技术应用向农业全领域、生产全链条,加快推进绿色环保农机化技术、增产增效农机化技术的普及应用,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产业链延长,农业附加值提高,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不断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对农业的美好需求。

二要积极扶持培养农业生产新型主体,在构建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体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制度中积极发挥作用。通过实施技术推广、安全监理项目和开展技术培训等,培育和扶持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其他农业服务组织,促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发展,在坚持土地承包权不变的条件下,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要深入研究、探索完善符合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需要的农机化技术推广模式,聚焦农业结构优化和“三区三园”建设,以全程配套、绿色增产增效农机化技术为核心内容,推进农机化技术推广与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结合,在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

小浪底引黄工程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工程总体走势为东南—西北向,自黄河干流上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库区向涑水河流域调水,是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中的一项大型引调水工程。板涧河调蓄水库是工程沿线的一个调蓄水库,主要功能是小浪底在调水调沙期和库区水含沙量大于5 kg/m3时,启用调蓄水库进行供水。

三要紧紧围绕排隐患、降事故、保安全,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上积极发挥作用。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创新思路,落实法规政策;创新制度,推进“放管服”改革;创新机制,增强监管合力;创新方法,抓好源头管理;创新手段,提高监管能力;创新服务,推进工作便民;积极进取,主动作为,为农机化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四要提高农机化技术推广、农机安全监理队伍素质和能力,加强体系建设,在服务“三农”中更好发挥作用。强化基层农机推广机构的公共性和公益性,构建以国家农机推广机构为主导、科研教学单位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农机推广体系。要引导和团结凝聚多元主体,形成强大力量,创新公益性农机推广服务方式,完善人员聘用和培训机制,提升农机推广人员素质,增强服务能力。要加强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建设,依法保障农机安全投入,履行好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要开展农机监理人员培训,提高农机监理人员政治理论、业务技能、廉洁从政和职业道德水平。要不断加强对农机安全监理装备的建设,改善农机安全监管手段。要牢固树立农机安全监理“以民为本、为民服务、帮民解困、助民增收、保民平安”观念,通过培训办证到乡村、实地检验到村屯、隐患排查到地头、技术服务到家中等措施,便民为民,更好地服务农民群众。使全国10万名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4万名农机安全监理人员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刘恒新
《农机科技推广》 2018年第02期
《农机科技推广》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