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故乡的小溪

更新时间:2009-03-28
 

在我故乡的村后,有一条蜿蜒的小溪。村里人都叫它北柳沟。它流过我的整个童年岁月。即便我已步入中年,离开故乡,它仍然在我的梦中奔流。

山谷有诗《赠嗣直弟颂十首》,如“饥渴随时用,悲欢触事真。十方无壁落,中有昔怨人”,“江南鸿雁行,人言好兄弟。无端风忽起,纵横不成字”,“往日非今日,今年似去年。九关多虎豹,聊作地行仙”,“万里唯将我,回观更有谁。初无卓锥地,今日更无锥”,从中可以窥见山谷突遭变故漂泊天涯之心境。

2.有助于激发学生了解和热爱乡土文化。在城乡二元化背景下,很多生活在乡村的年轻人都涌向大城市,乡村也日渐“空巢化”。面对这日益严峻的形势,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振兴乡村战略”的决策。其实和大城市相比,乡村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这里有朴素的风土人情,有美丽的自然资源,有浓厚的乡土文化和农耕文明。乡村学生可以通过乡际之间的研学旅行来了解乡村的历史、人文、自然等,在此过程中增加乡村认同感,提升乡村自信,从而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志向。

凡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大多都有小溪情结。我想,小溪是农村孩子的天堂。从早期人类文明的发展来看,人们多喜依河而居,因为生命离不开水。而农村孩子玩耍也偏爱水,逮个鱼、摸个虾、捏块泥巴、洗个脚丫,都要有水。但大河是不能去的,那里水深,有危险,孩子们是不敢在那里轻举妄动的。而小溪则不同,清澈见底,简单得如孩子的心,孩子们又怎能抵挡住水的诱惑!

出了村向北走三百米左右就到了小溪的南岸,这条小溪从西向东,安静地延伸,流向另一个村庄,流向更远的地方,不用说,我是在那里逮过鱼、摸过虾的。不仅是在童年,就是在我工作以后,有一次回家,刚到小溪边,就啥也不顾,脱下刚买的新皮鞋下去泡脚摸鱼了。至于在那溪边、岸上,割草、放小纸船、拔“鸡毛”、扒茅根和苇根(皆可食,清热祛火)、烤红芋、烧毛豆更是少不了的项目。而我真正从心理上去认识、去喜欢这条小溪,我想应该是看过电影《少林寺》之后。记得里边的插曲《牧羊曲》有一句歌词:林间小溪水潺潺,那是我第一次接触“潺潺”这个词,当时感觉歌中的意境真美。就是在那个春天,我已不满足于在溪边吹简单的小响(柳笛)了,我用竹子做了一个七眼竹笛,虽然音不准,但比起两寸长的圆筒小响来说要好多了。于是,在那些无忧无虑的黄昏,我拿着我的竹笛装模做样地到溪边吹些“曲子”,没有人能听懂我吹的是什么,说实话,我自己也不知吹的是啥。但在那年春天,我看着潺潺的流水,我开始想象远方,开始向往远方,我的心也随溪水奔流。那晚,我回眸寂静的小村,仿佛有几滴热泪从我的眼角溢出,泪水和浪花交融在一起,流向远方……

李清照在《武陵春》里写道:“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我在小溪面前,没有李清照那么多的愁。即使有,在欢腾的浪花面前,也被冲散了。有时我会体会到苏轼“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的悠闲,更多的则是思索小溪的力量。记得杨万里在《桂源铺》中写道:“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说明小溪是无法阻断的。小溪的韧劲、透明正是它的可爱之处。我曾在快艇上领略过三峡的险峻,峡江秀美,但我身在其中却感觉遥不可及;我曾在青岛光着脚想融入大海,但深不可测、壮阔辽远的大海又给我一种恐惧感;而在庐山,那些不经意跳出来的山涧小溪,似一首娓娓道来的歌,柔和又轻巧,欢快又调皮,真让人无法拒绝、只想停下来去亲近,洗洗手,或者喝它一两口。这就是小溪的魅力,无论你在哪儿见到它,它仿佛都是从故乡流来,流向你的心中。

母亲的墓地就在村后北柳沟南岸那块地里,当时,阴阳先生看墓地时就看中了北柳沟的水。虽然我不懂风水,但我的确喜欢那里。有时站在溪边,看着母亲的墓,溪水就润透了我的全身。我仿佛又站在童年暖暖的夕阳里,吹着柳笛。

北柳沟的水也有干涸的时候,但我心中的小溪从未断流。它时刻在我眼前,在我心中。当我欢乐愉悦或者忧伤无望时,它的浪花都会在我耳边唱起清纯而温馨的歌。

 
高文献
《内蒙古林业》 2018年第05期
《内蒙古林业》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