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更新时间:2009-03-28

2015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将“互联网+”现代农业作为11个重要战略行动之一。2016年5月农业部结合现代农业技术、产业与应用需求,印发了《“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农市发〔2016〕2号),这表明“互联网+”现代农业上升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进入实质发展阶段。“互联网+”现代农业是互联网理念、技术和方法在农业领域的实践,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下互联网与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的新业态和新模式[1-2]。伴随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国纷纷利用互联网的实时化、在线化的特点进行现代农业技术与模式创新,以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

引理 4[7] 假设一个顶点u相邻两个2-点v,w,并且与一个3-圈(u,x,y)相关联,则min{d(x), d(y)}≥4。

目前大部分国家(地区)全面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互联网+”现代农业初步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美国、德国、荷兰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无论是技术体系建设还是产业发展均处于领先地位,印度和韩国等农业领域的互联网应用创新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并结合自身农业发展需求开展了不同模式的农业互联网实践,形成了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模式与特色。

为了验证突出物间距对纱线牵引力的影响,进行了如图6所示的实验。在纱线上等间距固定3个直径为2mm的球状颗粒,如图7所示。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农民的互联网思维尚未实现转变,农业的互联网应用尚未充分挖掘,农村的互联网治理尚未积极开展。作为农业大国,在资源、环境和市场等多重约束下,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便利加快我国农业产业链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升,成为摆在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问题。国外“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成功实践与模式创新,对于我国在互联网环境下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现代农业产业新形态有重要意义。

关于国外“互联网+”现代农业(或农业信息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两大方面:一是国外“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3-5];二是国外“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其对中国的经验借鉴[6-8]。对于高度概括总结国外“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技术前沿进展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不够深入。为此,本文结合“互联网+”现代农业已有研究进展,通过凝练总结主要国家“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技术趋势和做法经验,探讨中国“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研究将进一步深化已有的学术研究,为相关学者开展细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与方向,为我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1 “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国际发展模式

1.1 美国的全程全网化精准农业模式

美国是当今世界农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精准农业20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开始出现,结合Daberkow等[9]、Schieffer 和Dillon [10]、Schimmelpfennig [11]对美国精准农业发展历程、技术应用、技术影响等方面研究,美国在发达的农业网络体系基础上,精准农业在农业生产全过程、全环节得到快速发展,并形成了一种互联互通的系统,这种模式可总结为全程全网化的精准农业模式。目前,美国20% 耕地、80% 的大农场均采用了物联网设备和技术,其中玉米小麦主产区的39%生产者使用了物联网技术。根据Erickson和David [12]对2015年美国精准农业技术应用的分析及预测,美国六大精准农业技术应用中,土壤取样、农田绘图、变率处理播种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其中无人机应用增速最快(图1)。

  

图1 美国精准农业技术应用率Fig. 1 Use of Precision Technology in United States

 

Note: 2018 is predicted use 2015 Base: 261.资料来源:Erickson和David [12].

从美国“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实践来看,主要集中在变量施肥喷药、杂草自动识别技术、大型喷灌机的精准控制技术的规模化、产业化应用。对于特大型农场,更是形成了“计算机集成自适应生产”模式,即将市场信息、生产参数信息(气候、土壤、种子、农机、化肥、农药和能源等)、资金、信息和劳力信息等集中在一起,经优化运算,选定最佳种植方案。在知识模型应用方面,Setiyono等[13]在已有光合作用和生物量累积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近最佳生长条件下大豆生长和产量模拟模型SoySim,为如何对作物选择有利环境从而提升产量提供决策支持工具。在“互联网+”农机应用方面,2008年美国20%的农场用直升机进行耕作管理,很多中等规模农场和几乎所有大型农场都安装了GPS定位系统。此外,美国农机智能装备市场已基本成熟,美国AgJunction公司、Ag Leader Technology、Dickey-John 公司、Teejet Technologies、Deere公司、天宝导航系统、Precision Planting公司、ACGO公司、Topcon精准农业公司和Raven公司成为全球精准农业市场的重要企业。

1.2 荷兰的工厂化设施农业物联网模式

荷兰是典型的人多地少、资源匮乏、都市农业主导的国家。针对人口密度大、可耕地少(人均耕地面积0.06 hm2)和全年日照时间短的环境条件,荷兰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附加值为目标,大力发展高标准的温室农业,使其成为世界农业出口大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荷兰设施农业已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玻璃温室建筑面积约有1.1亿m2,占全球玻璃温室面积的1/4,主要用于栽培高档花卉和设施蔬菜,年产值高达12亿美元。

荷兰的农业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作物模拟技术的研发应用,到70年代开始实施温室革命,通过借助欧洲先进的工业自动化技术,其以提升自动化生产水平为核心,大力发展温室内部自动化生产装备,并有机地集成各作业环节生产装备构成自动化生产线,建立温室农业高效生产体系,成为世界农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领先的国家[14]。目前以工厂化的设施农业物联网发展模式为代表的“互联网+”现代农业已成为荷兰设施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应用模式。

荷兰设施农业物联网的应用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一是温室环境的自动化控制。近年来,基于机器人学习的温室黄瓜自动采摘机器人,基于物理的温室知识模型和多幅图像的水果自动识别与计数控制器等设施农业生产智能化技术产品得到发展应用。如Jansen 等[15]证实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对气相色谱质谱仪获取的温室作物挥发数据进行自动处理,以准确测定温室中作物健康相关有机物的浓度。二是设施农业智能化节水控水技术的广泛应用。荷兰高度重视节水控水,每个农户都有计算机控制的喷淋、滴管灌溉和人工气候系统,灌溉用水需要进行再收集、处理,反复使用,水的计量单位精确到了“滴”[16]。三是养殖场(小区)管理的自动化。荷兰在养殖场(小区)采用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以奶牛为例,对奶牛编号、存档、生长发育、奶产量、饲料消耗、疾病防治、贮藏、流通和销售等各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自动化、机械化。

取8 mL竹叶青酒样品或基酒,3.0 g氯化钠,于20 mL顶空瓶,盖上瓶盖,混匀。由MPS 2进行HS-SPME操作,完成萃取过程后萃取头于GC进样口250℃解吸附5 min。

1.3 德国的技术创新驱动型“互联网+”农机智造模式

德国的农业发展主要以50 hm2以下的中小家庭农场为主,其农业的战略定位除了提供食物外,更重要的是重视“绿色、生态、节约”,即通过系列技术与产业创新,实现高效节水、土壤保墒和生物多样性等目标。目前,在工业4.0战略框架下,德国通过突破重点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构建自身的技术优势,从而带动整个农业领域信息化进程,在“互联网+”现代农业领域逐步形成了以农用智能装备为主导的“互联网+”农机智造模式,农业信息化建设进入信息技术熟化、产业化和专业化发展阶段。

过了一会儿,雪萤站起来,继续赶路,一杭也站起来,跟在她后面。走着走着,雪萤又故意掉到后面去了。一时两人都找不到话说,只顾赶路。

德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计算机模拟模型、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及诊断决策系统等多项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精确农业技术,能够控制同一地块中不同位置所需施肥量和植保剂的施用量,以避免由于多施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经济上的浪费[17]。另外,德国在智能农机具自主创新上取得较大成效,其发明的基于“3S”信息技术的大型农业机械装备,可在室内计算机自动控制下进行各项农田作业,完成诸如精准播种、施肥、除草、采收、畜禽精准投料饲喂、奶牛数字化挤奶台等多项功能。如Gerhards和Oebel [18]利用2年时间研究了甜菜、玉米、冬小麦、冬大麦、冬油菜和春大麦的田间除草系统,该系统利用数字图像分析、计算机决策和全球定位系统控制贴片喷雾进行杂草在线检测。Philipp等[19]用数码相机拍摄甜菜田间图像,利用程序和参数处理不同的图像来计算单、双子叶植物和植物区,实现了精确农作的自动杂草制图。

1.4 日本的适度规模经营型精细化农业模式

底肥每亩用腐熟的细碎优质农家肥1200-1500 kg撒在地表深耕耙细施用,种肥亩用5 kg尿素(撒播10-15 kg),普钙2 kg,硼肥1 kg,拌匀施用。

日本在“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应用,主要包括农用车辆作业引导系统、田间土壤简易分析装置、土壤采集装置、作物生长发育信息测定装置和粮食收获信息测定装置。如Nagasaka 等[20]基于实时动态全球定位系统、方向传感器和制动器开发了自动六排水稻插秧机,极大提高了水稻种植效率。因其土地规模较小,如何利用精准农业情报来实现田间病虫害的控制防治、施肥管理和收获预测成为日本小规模精细化农业的发展重点。Noguchi [21]利用遥感无人机和监测站点实时监测小麦生长状况,基于逐步回归模型,绘制小麦产量图,实现小麦产量监测。

为解决农户精准农业技术应用成本高、农户经营分散等问题,日本在推进精准农业过程中形成了由农业经营主体与技术平台共同作用的精准农业共同体,该主体担负着与农户组织化,日本农协或者其他各自治主体合作的核心工作。技术平台则是以开发导入精准农业技术的企业和从事农产品销售的企业为主体的市场主体,可为农户提供先进的精准农业技术,并促进精准农业技术的普及与利用。2004年农业物联网被列入日本E-Japan计划,截至2014年,全日本已有一半以上农户选择使用农业物联网技术。日本政府提出,到2020年,受益于生产效率和流通效率的提高,其农作物出口额有望增长至1万亿日元,同时农业物联网将达到580亿至600亿日元规模,农业云端计算技术的运用占农业市场的75%。此外日本政府还计划在10年内以农业物联网为信息主体源,普及农用机器人,预计2020年农用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日元。

分类代码标准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成果的最基础标准之一,要实现数据的融合共享,应首先从技术层面解决军民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不一致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军民双方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标准的对比、分析、统计和总结,提出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标准军民融合的思路和方法,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军民融合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依据和参考。

1.5 韩国的服务引领型农技推广互联网模式

韩国是一个新兴工业化强国,农业的资源禀赋非常稀缺,是世界上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人均耕地仅0.03 hm2)。针对农业人口减少、农村老龄化和农村中青壮年人口流失等农村空洞化问题,韩国政府和学术界十分重视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并积极利用互联网加速农村地区信息传播和技术扩散的优点,强化通过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内容和形式实现农技推广和农民培训的在线化。如Park等[22]分析了在线学习系统(e-learning system)在韩国农村发展管理与农技推广方面的应用,认为依托互联网,可加快农技推广的效率。伴随互联网在韩国农村的普遍应用,目前在农技推广方面韩国逐渐形成了服务引领型的“互联网+”农技推广模式。

韩国“互联网+”现代农业方面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互联网在农技推广中的广泛应用,即通过利用远程教育系统推广农业技术以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在植物保护领域,病虫资料收集和发布基本实现了网络化、自动化,推广和科研专家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召开病虫害会商。其中,由韩国农村振兴厅建立的“国家-省-农场(农户)”三级网络的农场管理远程咨询系统、农场咨询系统和涉农技术中心网站等,成为农民获取信息服务的重要载体,提高了技术水平和信息选择能力[23]。据统计,韩国政府利用Internet会议系统实施农村夜校教育计划,每年完成1万名农民的教育培训。此外,农业技术信息数据库、农业土壤环境信息系统和农场生产环境信息系统等均为农民提供了个性化的实用技术和农村生活等信息。在服务模式创新上,韩国还注重为地方特色产品提供电子商务服务,以农林水产信息中心为主体,建立了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有效拓宽了特色优质农产品的流通渠道。

1.6 印度的软件产业主导型信息服务模式

[19] Philipp I, Rath T, Nordmeyer H. Automatic weed mapping in sugar beet by use of image processing[J]. Journal of Plant Diseases & Protection, 2002, 109(4): 429-436.

印度1998 年6 月为加速推动世界级的无缝连接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建设“全球信息技术超级大国” 和“信息革命时代先驱”,印度提出了建立国家信息技术政策体系。在此基础上,加上高度发达的软件产业带动了印度农业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Kalmegh和Josh [24]论述了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利用因特网来整合各个农业部门的信息资源,建立信息共享协作系统,IT技术的应用将对城镇、乡村和农业发展提供信息和决策支持,提升农民素质。Reddy和Ankaiah [25]提出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数字鸿沟问题,设计了一个可扩展的具有成本效益的农业信息传播体系框架系统(AgrIDS),该系统可为农民提供不同作物的农业专家技术知识和种植建议,农民可以根据世界市场的需求种植不同作物品种。

当前,印度“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是市场领域,主要表现为农业行情信息系统和价格预测系统在农民群体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由印度国家农产品行销协会与卡纳塔克邦农产品运销部联合研发的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应用系统,通过安装数据库和统计软件,结合经济学模型将多种参数、多套数据植入价格预测中,为农民提供实时和未来一个阶段的农产品市场价格预测分析趋势报告,提升了农产品供销市场的透明度,降低了广大农民因价格变动带来市场风险[26]。对于农业信息产业的下游产业,如农业智能装备产业,印度十分重视外资的利用和国际交流合作,并使之成为农业与农机装备接受外援数量最多第三世界国家。总体来看,印度农业信息化主要依赖农业信息软件服务业来推进,精准农业、农业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政府是主要的推动主体。

2 “互联网+”现代农业技术前沿与发展趋势

国外农业信息化正朝集成化、专业化、网络化、实用化和普及化方向发展,在“互联网+”现代农业前沿技术应用领域上,农业传感器、农业航空和农业机器人技术将成为重点。

2.1 农业传感器技术

国际先进传感技术不仅具有测量机理方面的先进性,其感测的信息更趋于多元化和精细化,是发展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作为农业物联网的信息之源,传感手段的先进性决定了网络的智能化程度。针对当前农业传感器产品单一、针对性不强、检测范围窄、表征和解释能力弱等问题,未来几年国际农业传感器技术突破性技术、颠覆性技术前沿将集中在动植物生命信息传感技术、环境信息传感技术和农产品品质传感技术等[27-28]。其中针对动植物生命信息传感技术,将实现养分信息、生理信息、病害检测与预警预报等实时监测感知,动植物生命信息探测方式进一步向数字化、精细化和快速化的方向发展。针对环境信息传感技术,土壤中养分、有害物质的实时、现场传感技术,畜禽水产有害气体、微量元素等的实时传感将成为前沿方向。而随着光学、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于传统技术无法检测的一些农产品质量指标,如水果的糖分、蔬菜的重金属含量、食用油的真伪、牛奶的货架期等指标,新型技术均提供了传感的可能。

2.2 农业航空植保技术

针对农业地形因素影响大、大规模面积植保作业效率低、突发性大面积病虫害防控能力弱、作物查勘定损难度大、地面人工调查时效性差,以及高杆作物、水田、山丘陵等地区人工和机械作业难以下田等问题,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逐步探索农业航空在农业植保与病虫害防治、农业生产障碍因子评估、农业普查等方面的应用,农业航空植保技术应用逐渐实现了商业化运作。其中美国农用飞机应用较早,共有农业航空植保机械20多个品种,约9 000多架,占世界总拥有量的28%。目前美国以农用飞机为主每年农业航空植保作业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40%以上,其中65%的化学农药采用飞机作业完成喷洒,水稻施药作业100%采用航空作业方式。日本是农业机器人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农业航空植保更加侧重无人机的应用。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截止到2010年10月底,登记在册的微小型农用无人机保有量为2 346 架,无人飞机操控手14 163 人,防治面积96.3万 hm2,占航空作业38%,其中水稻种植总面积的45% 均由无人直升机来进行病虫害防治。未来农业航空植保领域的低空遥感系统、多功能飞控导航系统等将取得重大突破,农业植保将实现无人化、高效化和智能化[29-31]

2.3 农业机器人技术

目前世界各国研究的农业机器人种类繁多,按作业对象不同通常可分为田间管理作业、对作物个体进行操作、自动畜禽养殖管理等3类,如美国基于自主导航平台、携带多功能自动作业机械,荷兰和日本等国家的采摘机器人,英国开发的挤奶机器人,澳大利亚研制的剪羊毛机器人和欧洲多个国家使用的精确饲喂机器人等。总体看,当前国际农业机器人技术将在两方面取得突破:一是突破农业机器人“人机协同”关键技术,结合机器人负重能力强、重复性作业精度高等特点,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农产品识别定位、精细处理方面的经验和灵活性优势,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田自主搬运机器人、果实采摘辅助外骨格等典型人机协同作业装备,以此降低农业作业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32]。二是农业机器人在农作物估产和病害预警方面的应用。充分发挥农业机器人不知疲倦、反应快速的先天性优势,探索适合农作物估产、病害预警需求的相关机器人学习技术和理论方法,以实现农业机器人对作物产量预估和病害预警的高频、精确数据更新,减少灾害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3 “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国外经验借鉴

3.1 强化政府在“互联网+”现代农业的规划引导作用

各国实践表明,“互联网+”现代农业是一项农业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在多个规划融合“一张图”的统筹规划与布局。如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国近几年纷纷将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规划,并对农业物联网、农业机器人和农业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战略进行了顶层设计。如美国斯坦福国际咨询研究所(SRI)2008年发布了《2025 对美国利益有重大影响的突破性技术》,对至2025年的农业物联网技术进行了预测;欧盟《2012年农业信息化战略研究议程》确定了信息技术与农业战略研究路线图;德国2013年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发布《实施工业4.0战略建议书》,对2020年农业智能制造进行了战略前瞻。韩国农林部、信息通信部和行政自治部等政府部门共同制定了信息化村建设的试点示范推广方案;日本农林水产省于1994年实施了“高度信息化发展农村系统”的计划,于2001年提出“E-Japan”战略规划,此外还专门拨款用于发展地域农业信息系统,逐步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农业信息情报管理体系;荷兰在农渔部设立了畜牧信息中心和园艺信息中心,规定分工协作。

目前,我国“互联网+”现代农业投资分散、重复建设的问题比较突出,信息化建设系统条块分割,统筹力度有待提升。借鉴国外经验,应加快制定多规融合的中长期农业信息化“一张图”的顶层设计,同时要注重规划落实中的组织管理,切实做好“互联网+”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应用的系统集成工程的建设。

果冻亦称啫喱,呈半固体状,由食用明胶加水、甜味剂、果汁或其他汁液制成。其外观晶莹、色泽鲜艳、口感软滑,深受大众欢迎,尤其是女性和儿童[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保健食品是当今世界饮食消费的新动向,加上人们对健康保健的越来越重视,果冻产品的未来主流必然是趋向天然化和功能性[2]。此外,果冻为低热量食品,想减肥或保持苗条身材的人可以放心食用,是减肥美容之佳品。

3.2 推进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和服务形式的多样化

国外在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进程中,为满足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多样化需求,除发挥政府在农村地区信息传播能力提升的服务主体地位外,往往注重各类市场化的农业信息服务组织在服务供给、服务形式、服务机制和模式方面的创新。如德国在信息化服务与推广方面,政府部门与各种专业协会、媒体、信息研究性中介组织、决策咨询机构形成了民间农业社会化服务;法国则侧重各类行业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民间信息媒体、农业商会、各种农产品生产合作社和互助社等在信息传播方面的联合作用;荷兰建成由国家推广系统、农协组织和商贸系统的私有咨询服务系统组成的农业信息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我国在农业信息服务发展过程中存在信息供给不足,服务形式单一和涉农主体信息需求明显不足等问题。借鉴国外经验,针对不同类型地区、不同规模主体、不同产业应用对信息技术和产品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可考虑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发展第三方专业机构等形式,采用“互联网+”数据、云服务等模式,提供与之相匹配的个性化精准信息服务。

3.3 政府重视投入与法规标准制定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国外在农业信息化初试和普及阶段,十分重视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如美国每年约有15亿美元经费用于支持网络体系建设、数据库建设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德国通过设立一些计划项目并辅之以鼓励性措施推进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业大数据基地建设的投入;印度则投资建设“邮车网络”,为打通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夯实基础,与此同时在农村地区建立若干信息亭、农村信息中心,为农民提供低成本、易操作的计算机和手机等信息设备。目前,我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已有一定基础,但村级信息化服务网络仍不健全,农村地区信息传播能力仍有待提升,不少欠发达地区存在设备陈旧和应用软件缺乏等问题,借鉴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经验,政府应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健全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加快实现各类网络互联互通。

日本属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为应对农业资源环境与人口的约束,日本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便利,重点推进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在家庭农场作业中的应用,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日本型” 适度规模经营型精细化农业生产模式,并进入“互联网+”现代农业技术应用产业化发展阶段,成为世界上先进精准农业的代表之一,以轻便型智能农机具为特征的日式精准农业更成为世界典范。

二是应用推广扶持。为推广先进农业信息技术成果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国外采用消费补贴、项目补贴等方式进行扶持。如韩国通过制定农民上网费用比市话便宜30%~50%的差价补贴政策,在农村地区推广普及农村互联网,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美国国家财政每年安排25亿美元补贴支持智能农业和信息采集发布,通过制定直接补贴政策,按农场经济规模对单位产品分摊的信息技术折旧额进行补贴,加快了美国农场全程信息化的应用;荷兰将农业技术集成到农业装备中,然后将这种农业装备以50%以上的政府补贴直接销售给农户,以解决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成本大、风险高的问题;印度通过减免农民购买计算机和软件的个人所得税,降低农村地区上网费用和信息获取资费等信息消费支持政策加快“互联网+”在农村信息服务领域的发展。反观中国,由于农村网络资费较高导致互联网技术产品利用率低,借鉴国外经验,政府应加快出台相关信息消费补贴政策,推进农业信息技术产品的普及应用,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三是法律法规健全。为确保农业信息化规范化发展,国外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以畅通农业网络环境,确保涉农信息网络系统、数据传输的安全和传播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实现信息资源与业务系统的协同化、一体化和平台化。如美国1848年的《农业法》、1946年的《农业市场法案》均对农业信息技术服务做出了相关服务条例规定,对于信息标准,美国建立了从信息资源采集、处理到发布的标准体系;欧盟设置了专门的农业信息采集、统计、分析和发布等机构;日本制定了批发市场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和发布等一整套批发市场信息发布法律法规。我国农业信息在分级、搜集渠道和信息应用环境等方面还没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法律法规仍不健全,应加快建立包含技术标准、信息标准和应用规范在内的“互联网+”现代农业标准规范框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工程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

城市道路作为一个城市的基础性设施其良好的发展势头关系着民生建设,而在道路建设工程中,道路设计又是城市道路建设中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得到设计人员的重视,在实际工程中设计人员应坚持“以人为本”设计理念,保证道路设计的合理。

1.“留置”定性:独立监察措施。根据改革与法律的设定,监察委员会是集违纪审查、行政监察与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独立于一府两院的“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监察权既不同于传统的党权、虽具有行政权与司法权的某些特征但亦有区辨,亦是新设的独立权力。[2]因此,高度的独立性是监察委员会及监察权限与手段的关键属性,是保障留置措施公正有效的先决条件。

3.4 突出产学研联合在技术研发与创新中的作用

国外实践经验表明,官产学研联合有利于加快“互联网+”现代农业先进前沿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推广应用。如美国和德国通过搭建“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信息技术推广体系,不仅在信息技术产品研发创新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加速了相关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了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日本则侧重IT企业的研发活动,如目前由NEC、富士通和日立等IT企业协同研发农业物联网技术和标准,并与三井物产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形成“产研推用”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韩国采取“官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通过试验示范和政府扶持与引导等方式,推广应用了一批熟化的农业信息技术。

我国农业信息化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还存在不成熟、成本高等问题,短期内很难广泛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借鉴国外经验,针对农业信息化技术研发滞后和推广难度大的问题,应加快促进农业信息技术产学研推协同创新,争取在使用信息化技术和产品研发上取得较大进展。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国外“互联网+”现代农业实践表明,在互联网环境下现代农业增长的动力源泉由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向依靠创新驱动转变,现代农业逐渐呈现自动化、智能化、精准化和集成化特征。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各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借助信息化手段,国外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美国全程全网化精准农业、荷兰工厂化设施物联网、德国技术创新驱动型“互联网+”农机智造、日本适度规模经营型精细化农业、韩国服务引领型“互联网+”农技推广和印度软件产业主导型信息服务等6种典型的“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随着互联网与现代农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在全球资源、环境、市场和人口等多重约束与挑战下,以农业传感器技术、农业航空植保技术和农业机器人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信息前沿技术将成为“互联网+”现代农业技术层面的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实现产业链、价值链的转型升级与合作创新。

针对当前“互联网+”现代农业出现的基础技术应用水平低、产业形态不鲜明和商业模式单一等问题,中国可借鉴国外“互联网+”现代农业在政府统筹规划、资金支持、服务创新和产学研攻关等方面的经验,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对动物常见疫病进行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整体开展水平,有效保证我国畜牧养殖事业整体开展水平。由于我国动物疫病监测工作起步较晚,大部分监测技术和方式应用还不完善,监测人员通常需要在应用规范监测方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这种形势对我国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高质量进行造成阻碍,同时也降低了疫病监测的准确率[1]。因此,监测机构和工作人员有必要分析和总结动物常见疫病,首先应明确动物疫病监测中常见疫病,进行动物疫病监测中常见疫病分析,主要可将研究内容归纳为动物疫病监测中常见疫病以及动物疫病监测常见疫病的诱因2方面,具体研究内容总结归纳如下。

4.2 展望

[21] Noguchi N. Monitoring of wheat growth status and mapping of wheat yield’s within-field spatial variations using color images acquired from UAV-camera system[J]. Remote Sensing, 2017,9(3): 289.

1)“互联网+”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创新。突破“互联网+”现代农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大力推进农业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集成应用,重点在以农业物联网技术和机器人深度学习为核心的设施农业智能化生产技术、以智能化精准作业技术与农业航空植保技术为核心的大田精准作业和农业智能装备技术、以农业大数据和农业云服务为核心的农业信息服务技术取得重大突破[33]

2)“互联网+”现代农业业态创新。结合中国国情,重点以解决市场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农业电商、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农业智能装备和农业众筹等“互联网+”现代农业融合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着力推进智慧农业、智慧农产品物流和农机物联网等应用示范,全面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用物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与产品的主观能动性[34-35]。

[17] Paustian M, Theuvsen L. Adoption of precision agriculture technologies by German crop farmers[J]. Precision Agriculture,2017, 18: 701-716.

参考文献:

[1] 秦开大, 赵帅, 秦翠平. “互联网+现代农业” 趋势下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及路径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2): 67-72.Qin K D, Zhao S, Qin C P. The model and path analysis of leading industry’s selection under the trend of “Internet + modern agricultur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6,33(12): 67-72.

[2] 李国英. “互联网+” 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及商业模式解构[J]. 农村经济, 2015(9): 29-33.Li G Y. Deconstruction of China’s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hain and commercial mo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Internet+”[J]. Rural Economy, 2015(9): 29-33.

[3] 何迪. 美国、日本、德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比较与经验借鉴[J].世界农业, 2017(3): 164-170.He D. Comparison of 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experi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Germany[J]. World Agriculture, 2017(3): 164-170.

[4] 孔繁涛, 朱孟帅, 韩书庆, 等. 国内外农业信息化比较研究[J].世界农业, 2016(10): 10-18.Kong F T, Zhu M S, Han S Q, et al. Compare and study the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in and abroad[J]. World Agriculture,2016 (10): 10-18.

[5] 温佳伟, 黄金柏, 徐乐. 日本精准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4, 35(2): 337-340.Wen J W, Huang J B, Xu Y. Prospects and current status of precision agriculture in Japan[J]. Journal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2014, 35(2): 337-340.

[6] 李国英. 大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信息化发展空间及趋势——借鉴美国的经验[J]. 世界农业, 2015(10): 15-20.Li G Y. Development space and trend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J]. World Agriculture, 2015(10): 15-20.

[7] 郭永田.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澳大利亚农业信息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2): 1-8, 134.Guo Y T. Make full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promot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Australian agricultural infomatization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J]. 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6(2): 1-8, 134.

[8] 陈章全, 吴勇, 陈世雄, 等. 德国精准农业做法及启示——以百年农场Gut Derenburg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38(5): 222-229.Chen Z Q, Wu Y, Chen S X, et al. The practice and enlightenment of precision agriculture in German—Taking Gut Derenburg farm for example[J].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2017, 38(5): 222-229.

[9] Daberkow S G, Mcbride W D, Robert P C, et al. Adoption of precision agriculture technologies by U.S. farmers[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ecision Agriculture, Bloomington,Minnesota, USA, 16-19 July. 2015.

[10] Schieffer J, Dillon C.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precision agriculture and interactions with agro-environmental policy[J]. Precision Agriculture, 2015, 16(1): 46-61.

[11] Schimmelpfennig D E. Farm Profits and Adoption of Precision Agriculture[J]. Economic Research Report, 2016.

[22] Park D B, Cho Y B, Lee M. The use of an e-Learning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extension: A case study of the rural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 Korea[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ducation &Extension, 2007, 13(4): 273-285.

[13] Setiyono T D, Cassman K G, Specht J E, et al. Simulation of soybean growth and yield in near-optimal growth conditions[J].Field Crops Research, 2010, 119(1): 161-174.

[14] Spiertz J H J, Kropff M J. Adaptation of knowledge systems to changes in agriculture and society: The case of the Netherlands[J].NJAS - Wageningen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1, 58(1/2): 1-10.[15] Jansen R, Hofstee J W, Bouwmeester H, et al. Automated Signal Processing Applied to Volatile-Based Inspection of Greenhouse Crops[J]. Sensors, 2010, 10(8): 7122-7133.

[16] Ruizgarcia L, Lunadei L, Barreiro P, et al. A Review of wireless sensor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in agriculture and food Industry: state of the art and current trends[J]. Sensors, 2009, 9(6):4728-50.

3)“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创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政策环境,加大“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示范与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制定农业信息化装备产品应用的购置补贴等优惠政策体系,引导和鼓励IT企业与社会资本协同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跃升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

[18] Gerhards R, Oebel H. Practical experiences with a system for site-specific weed control in arable crops using real-time image analysis and GPS-controlled patch spraying[J]. Weed Research,2006, 46(3): 185-193.

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其人口众多,劳动力极其丰富,而土地资源相对不足。为了解决耕地过于分散的问题,印度政府通过制定调整土地、发展合作组织和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等政策使农民的所有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印度农业信息化起步较晚,目前,印度人均信息基础设施水平比世界人均水平还要低,电话普及率为4%,仅有5% 的农民拥有电脑。但是印度软件业呈高速发展态势,为农业信息化发展注入了活力。近年来,印度一跃成为全世界软件业发展最快的国家,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远远超过世界软件业年均20% 的增长率。在全球按客户要求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市场上,印度占据了18.5% 的份额,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国。印度软件和服务业企业协会(NASSCOM)发布报告称2012年印度IT-BPO总收入达约1 000亿美元,主要经营方式是为国外用户提供软件编程和咨询服务。

[20] Nagasaka Y, Umeda N, Kanetai Y, et al. Autonomous guidance for rice transplanting using global positioning and gyroscopes[J].Computer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04, 43(3): 223-234.

江苏这几年治理太湖积累了很多经验,对于维护湖泊的健康生态充满信心。再现太湖美景,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面临着农产品价格封顶、农业生产成本抬升、进口农产品冲击、农业资源过度利用与紧缺双重约束等多方面的巨大变化和多重挑战。“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农业现代化全面实现的攻坚时期。如何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思维、技术、模式与业态创新变革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实现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的跨界融合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借鉴国外实践经验,我国在“互联网+”现代农业方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创新。

[12] Erickson B, David A W. 2015 Precision Agricultural Services Dealership Survey Results[R]. Purdue University, August 2015.

[23] Park S, Jung M C, Lee J Y. 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s: A community-focused digital divide reduction policy in rural Korea[J]. Australian Journal of Telecommunications & the Digital Economy, 2014, 2(1): 21.1-21.16.

[24] Kalmegh S R, Josh D. Community information center for Indian agriculture[J]. IETE Technical Review, 2003, 20(3): 261-264.

[25] Reddy P K, Ankaiah R. A framework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based agriculture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system to improve crop productivity[J]. Current Science, 2005, 88(12): 1905-1913.

[26] Gandhi V P, Mei F. A decision-oriented marke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forest and agro-forest products in India[J]. Iima Working Papers, 2002, 39(11): 1246-1253.

我们曾先后处理过两例比亚迪T3驱动异响故障,现将维修检测过程介绍出来,供读者借鉴参考。当时同样判断异响声来自车辆的传动系统,于是先放出齿轮油液,拆解传动机构外壳(图5),对减速器进行检查。该款车的减速器是分为两级的外啮合式齿轮减速装置,从三相永磁同步驱动电机输出的转速,经减速比为(72:25)齿轮的减速,再经(75:24)齿轮的减速后,最后经差速器从左右半轴输出动力。以上两级减速的总减速比为9,即若驱动电机的转速为4 500r/min时,在直行的道路上行驶,车轮可得到的转速为500r/min。

[27] 杨功元.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建[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3, 34(4): 222-225.Yang G Y.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normaliz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J]. Journal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2013, 34(4): 222-225.

[28] 黄欣, 赵志刚, 万荣泽. 面向精细农业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17, 39(11): 208-211, 228.Huang X, Zhao Z G, Wan R Z. Research on key technologie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for precision agriculture[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Research, 2017, 39(11): 208-211, 228.

[29] 罗锡文, 廖娟, 胡炼, 等.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1): 1-11.Luo X W, Liao J, Hu L, et al. Improving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level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6, 32(1): 1-11.

[30] 周志艳, 臧英, 罗锡文, 等. 中国农业航空植保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J].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24): 1-10.Zhou Z Y, Zang Y, Luo X W, et 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on agricultural aviation industry for plant protection in China[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3, 29(24): 1-10.

[31] Bechar A, Vigneault C. Agricultural robots for field operations:Concepts and components[J].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16, 149:94-111.

[32] 王儒敬, 孙丙宇. 农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5, 30(6): 803-809.Wang R J, Sun B Y.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xpectation of agricultural robot[J].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015, 30(6): 803-809.

[33] 陈威, 郭书普. 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22): 196-205.Chen W, Guo S P.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in China[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3, 29(22): 196-205.

把雷红放下。雷钢大人似地喝令一声,想从她手中抢出雷红,她不松手,雷钢对着她手腕,咬了一口。小纲,小纲,松口,你咬妈妈?你咬妈妈?

[34] 冯献, 李瑾, 郭美荣.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创新与效果评价[J]. 图书情报知识, 2016(6): 4-15.Feng X, Li J, Guo M R. Rural informational service mode innovation and service effective evaluation under the “Internet connect” in China[J]. Documentation, Information & Knowledge,2016(6): 4-15.

[35] 成晨, 丁冬. “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路径[J]. 情报科学, 2016, 34(11): 49-52, 59.Cheng C, Ding D. “Internet+agricultural e-commerce”:Development path of modern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J].Information Science, 2016, 34(11): 49-52, 59.

 
李瑾,冯献,郭美荣,马晨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年第02期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