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不同诱饵配方对黑腹果蝇成虫的诱集效果分析

更新时间:2016-07-05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双翅目果蝇科的一种昆虫,广泛分布于全球温带和热带地区,在林区、果区、菜区、人口居住区等处皆可见其踪影。黑腹果蝇为一种常见的腐生性害虫,多数种类以腐烂的水果或植物体为食,少数以树液或花粉为食。黑腹果蝇喜在果园中危害成熟或开始腐烂的果实,果实成熟度越高受害越重。危害方式是成虫将卵产在果皮下,孵化后以幼虫蛀食为害。幼虫先在果实表层为害,然后向果心蛀食,随着幼虫的蛀食,果实逐渐软化、变褐、腐烂。受害初期的果实不易发觉,随着幼虫的取食,受害处发软,表皮水渍状,稍用力捏便有汁液冒出,进而果肉变褐。一般幼虫在果肉内5~6 d便发育成老熟幼虫咬破果皮脱果,脱果孔直径1 m m左右。一粒果实上往往有多头黑腹果蝇为害,幼虫脱果后表皮上留有多个虫眼,被蛀食后的果实很快变质腐烂,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迄今为止,黑腹果蝇的防治手段形式多样,但往往费工费时,在害虫高发期往往难以达到控制害虫种群的目的。化学防治由于害虫抗药性、农药残留及食品安全等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很受局限。生物防治多采用性信息素对雄性黑腹果蝇进行诱集,安全环保,但因成本较高在应用时也很受限制。物理诱杀防控指利用害虫的趋化性,结合物理装置及少量的化学药剂即可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笔者前期研究比较了4种水果(哈密瓜、香蕉、苹果和葡萄)对黑腹果蝇成虫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4种水果中以葡萄的综合诱集效果最好。本试验采用毒饵诱杀法,研究了以葡萄为主要配料的诱饵配方对黑腹果蝇成虫的诱杀效果,安全环保,经济可靠,在果树害虫防治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黑腹果蝇:为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生理生化实验室饲养,以羽化后3~5 d黑腹果蝇成虫供试。

2.2 两组女性经会阴盆底超声各项指标差异 静息状态两组女性膀胱颈位置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lsalva动作后两组膀胱颈位置及膀胱颈移动度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葡萄:购于合肥市蜀山区农贸市场。

性诱捕器:深圳市格绿美园艺有限公司生产。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紫薯酥性饼干的最佳配方为:紫薯粉40%,白糖25%,黄油40%,全蛋液10%、食盐0.5%、泡打粉1%,柠檬酸0.4%,水适量。在180℃/170℃、10 min焙烤条件下得到的紫薯饼干感官品质最佳,饼干色泽呈淡紫色,具有紫薯特有的香味,酸甜可口,营养丰富。

诱捕器:用矿泉水瓶(体积约600 m L)改制而成。在矿泉水瓶壁分别开2个直径约2 cm的孔,供气味散发和成虫进入。两孔相对,上下间距约6 cm。

从表2可以看出,配方5诱集的虫量最多,平均为19.67头;配方4诱集的虫量平均为11头;配方3诱集的虫量平均为11.67头;配方2诱集的虫量平均为12.67头;配方1诱集的虫量最低,平均为6.67头。配方5诱集的虫口数显著高于其他几种配方的诱集虫量,配方2、配方3、配方4的诱集虫量差异不大,配方1的诱集虫量显著低于其他几种配方。

1.2 试验方法

1.2.1 5种配方诱集效果的室内生物测定

试验以葡萄汁用作诱捕配方的主要饵料,并将其与糖、醋、酒配制出5种诱饵配方(具体配方见表1)[3]。5种配方置于三角瓶中,随机摆放在1 m3昆虫饲养笼中,用黑色布盖住笼子,在笼中放入100只雌雄比例为1∶1的供试黑腹果蝇。3次重复,随机排列。每天分早中晚3次计数,记录诱捕器中各饵料的成虫数量,记录后将诱捕的成虫清除,5 d添加1次诱集饵料。

表1 黑腹果蝇诱捕器5种诱饵配方

注:腐败汁是指把新鲜葡萄汁装在罐内放置2 d(夏季高温30℃以上),经发酵后变成的汁液;各组配方最后用水定容到50 m L

序号 红糖/g食醋/mL白酒 果汁 90%晶体敌百虫/g配方1 0 0 0 新鲜葡萄汁10 mL 0.25配方2 0 0 0 腐败汁10 mL 0.25配方3 5 15 10 无 0.25配方4 5 15 0 新鲜葡萄汁10 mL 0.25配方5 5 15 0 腐败汁10 mL 0.25

表3结果显示,4种不同的诱集方法中,处理1诱集到的黑腹果蝇平均数量为12.69头,显著高于其他3种诱集饵料的诱集数量(处理2,7.29头;处理3,9.24头;处理4,3.91头)。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处理1在试验前期对黑腹果蝇具有很强的诱杀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诱杀效果不断下降,后期低于性诱剂的诱杀效果;处理2和3的诱集效果在第8次测定之前差异不甚显著,但是在之后,处理3依然保持了较高的诱杀效果,与之相反的是处理2的诱杀效果急剧下降;处理4对黑腹果蝇的诱集效果始终在比较低的水平。

实验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采用统计分析软件Design Expert8.0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

选择上述1.2.1中诱集效果较好的饵料,与现在使用的几种防治手段进行诱杀效果的比较,4种诱集防治方法(分别为新型诱饵配方5、性诱剂、糖醋酒液和蓝莓汁),诱捕器用矿泉水瓶(体积约600 mL)制成。在矿泉水瓶壁分别开2个直径约2 cm的孔,供气味散发和成虫进入。

(1)建设目标方面,解决建什么的问题,这个与规划设计有关,即什么是好的城市;(2)物质构成方面,解决如何建的问题;(3)建设结果方面,关注于城市的性能,即如何建设宜居的城市;(4)功能效率方面,解决如何建设好用的城市;(5)最后一个是建的有特色,即文化。

处理1:每瓶加入新型诱饵(配方5)10 mL。

分析各配方可知,单独的新鲜葡萄汁(配方1)对黑腹果蝇的诱集效果较差,糖醋酒液(配方3)、腐败葡萄汁(配方2)和糖醋新鲜葡萄汁混液(配方4)的诱集效果无显著差异。糖醋液+腐败葡萄汁混液(配方5)具有很强的诱集效果,对黑腹果蝇成虫的引诱效果显著强于单独的糖醋液、单独腐败葡萄汁。初步推测,糖醋液与葡萄汁混合物对黑腹果蝇成虫的引诱效果是糖醋液和腐败葡萄汁共同起作用,两者混合产生明显的增效作用。

处理3:配方3糖醋酒液10 mL装于矿泉水瓶诱捕器中。

各诱捕器悬挂高1.5 m,每个诱捕器相距15~20 m,随机排列。重复3次。每天计数3次记录诱捕器中的成虫数量,记录后将诱捕的成虫清除,5 d添加1次引诱剂。

处理4:用10颗成熟发软的蓝莓装于矿泉水瓶诱捕器中。

1.2.3 诱捕器瓶身颜色对诱捕效果的影响

以配方5为引诱剂,分别用红色、绿色、蓝色、黄色、无色5种颜色的薄纸包住矿泉水瓶诱捕器瓶身做色板,放入蓝莓果园中,各诱捕器悬挂1.5 m高,每个诱捕器相距15~20 m,随机排列。重复3次。每天计数3次记录诱捕器中的成虫数量,记录后将诱捕的成虫清除,5 d添加1次引诱剂[1-6]

1.3 统计分析

采用DPS V3.01数据处理软件对药剂防效进行方差分析。用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对药剂防效进行反正弦平方根转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5种诱集配方对黑腹果蝇的诱集效果比较分析

色板:用4种颜色(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的薄纸,裹在诱捕器瓶身做色板,注意薄纸不宜挡住诱捕器上的开口;对照为无色。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组1为木香质量高的分组单元,组2为质量中等的分组单元,组3为质量差的分组单元。同时由灰色关联及模糊聚类可以粗略地寻找不同产地木香间性质的相似程度及亲缘关系,有利于更好地对木香进行质量评价研究。

表2 5种诱集配方对黑腹果蝇的诱集效果比较

注:数据后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数据后相同大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下同

?

处理2:选择市场上常规的性引诱器,在诱芯上加2 mL的性信息素。

2.2 不同诱杀方法对黑腹果蝇的诱杀持效期比较分析

1.2.2 4种诱集方法对黑腹果蝇的果园模拟诱捕试验

综上所述,通过对H公司的某项电网工程进行分析,H公司某项电网项目在内部控制经济风险评估时使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则进行判断,并且取得了较为精准的结果。通过一系列数值可见,对于一个项目来说,任何看似不重要的风险如果不加以预防,那么其很容易成为主要的风险,从而对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H公司通过对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则有效的对自身的经济风险进行有效评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自身受经济风险影响的程度。而我国众多国有企业更应该借鉴H公司的经验,通过内部控制对自身的经济风险进行相应评估,进而确保国有企业的发展。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也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糖状态下可导致靶器官损伤,引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进而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安全。心脏是糖尿病常见的受累器官之一,心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冠心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患者心脏并发症的三种表现形式,前两者临床比较常见,但糖尿病心肌病却未引起足够重视[2]。

以上试验说明,供试配方5、性诱剂和糖醋酒液对黑腹果蝇的防治均具有防治效果,但以配方5的效果最佳。

表3 4种防治方法对黑腹果蝇防治效果的比较

诱集数量/头处理1 处理2 处理3 处理4 1 17.67 11.33 12.33 6.67 2 19.67 12.33 11.33 2.67 3 17.67 11.67 11.33 6.33 4 18.00 10.67 12.33 2.33 5 14.67 11.33 10.67 4.33 6 14.33 10.00 8.33 5.33 7 14.33 8.00 9.00 6.67 8 11.67 8.33 8.67 2.67 9 13.00 4.33 10.00 4.33 10 9.00 4.33 9.67 6.00 11 7.00 4.00 10.33 3.33 12 9.33 4.00 9.00 1.33 13 10.33 3.33 6.67 3.00 14 7.33 3.33 3.67 3.00 15 6.33 2.33 5.33 0.67平均 12.69±4.38 a A 7.29±3.71 b AB 9.24±2.48 b BC 3.91±1.94 c C天数/d

2.3 诱集瓶身不同颜色对诱集效果的影响

表4结果显示,以配方5作为引诱剂,用5种颜色的薄纸包裹诱捕器时,红色瓶身诱捕器平均诱得黑腹果蝇成虫为23.67头,高于黄色瓶身诱捕器(21.00头),但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无色瓶身诱捕器的16.33头,蓝色瓶身诱捕器的11.00头及绿色瓶身诱捕器的6.33头。此外,红色显著高于对照,说明黑腹果蝇对红色具有很强的趋性,而蓝色和绿色则都显著低于对照的诱集效果,说明蓝色和绿色对黑腹果蝇成虫可能具有一定的忌避性。

表4 瓶身的不同颜色对诱集效果的影响

处理 诱集虫数/头重复1 重复2 重复3 平均值±标准差红色 24 26 21 23.67±2.52 a A黄色 24 21 18 21.00±3.00 ab AB蓝色 12 13 8 11.00±2.65 c CD绿色 7 3 9 6.33±3.06 c D对照 17 15 17 16.33±1.15 b BC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在黑腹果蝇的繁殖饲养过程中,笔者观察到黑腹果蝇具有一些特别的生活习性,如黑腹果蝇具有向上飞的习性。将黑腹果蝇置于三角瓶中瓶口向上,黑腹果蝇会很快全部飞出,而瓶口向下,黑腹果蝇却一直向着高处飞行,几分钟后只有少部分黑腹果蝇飞出。笔者推测,黑腹果蝇可能具有对重力的感应能力,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总之,农业生产的特性决定了其受自然条件尤其是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因而,要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除了要进行种子资源的研究和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外,还应当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对于生态环境的适应力和应对力。因而,对于气象灾害进行预警,并建立起有效的预警机制使得农业生产能够防患于未然,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意义重大。

本试验采用食物诱杀法替代性信息素诱杀法,研究比较了以葡萄汁作为诱饵主要配料的5种不同诱饵配方对黑腹果蝇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以5%糖+15%醋+发酵葡萄汁+90%晶体敌百虫水溶液配方对黑腹果蝇成虫的诱杀最佳;15 d内,日均诱虫量为12.69头,显著优于其他配方处理(糖醋酒液、性诱剂、蓝莓果肉)的诱集效果。5种不同颜色(红色、黄色、绿色、蓝色、无色)对黑腹果蝇成虫的引诱试验结果表明,红色对黑腹果蝇的引诱效果较好[7]

4.2 讨论

供试配方诱集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单独的新鲜葡萄汁对黑腹果蝇的诱集效果较低,糖醋酒液、腐败葡萄汁和糖醋新鲜葡萄汁混液的诱集效果无显著差异。糖醋液加腐败葡萄汁混液具有很强的诱集效果。对黑腹果蝇的引诱效果显著强于单独的糖醋液和单独腐败葡萄汁,说明糖醋液与葡萄汁混合物对黑腹果蝇成虫的引诱效果是糖醋液和腐败葡萄汁共同起作用,两者混合产生明显的增效作用[8]。在田间模拟诱捕试验过程中,供试配方、性诱剂和糖醋酒液对黑腹果蝇均具有防治效果,在进行果园黑腹果蝇的防治过程中,使用供试配方5前期的诱集效果较好,但是在后期效果下降,同期使用性诱剂诱集能力稳定,故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可将供试配方和性诱剂结合使用。

瓶身的不同颜色对诱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昆虫对不同颜色的趋性有显著差异,红色、黄色显著高于无色诱捕器,说明黑腹果蝇对红色、黄色具有很强的趋性,而蓝色和绿色则都显著低于无色诱捕器的诱集效果,说明黑腹果蝇不太喜爱绿色和蓝色。自然界颜色的种类很多,黑腹果蝇具体对哪种颜色具有最强的趋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不止可以是单一色,还可以是混合色,研究黑腹果蝇对颜色的趋性可以便于将诱捕器的瓶身设置成相应颜色,增强诱集效果。

参考文献:

[1]徐芳玲,谢莉华,龙培仲.不同引诱剂对蓝莓黑腹果蝇田间诱捕效果研究[J].中国南方果树,2012,41(6):66-66.

[2]任艳玲,周杰,杨茂发,等.贵州蓝莓病虫害调查及防治方法初报[J].中国南方果树,2015,44(6):102-105.

[3]廖优江,杨丰,文光琴,等.不同糖醋酒液配方对蓝莓园黑腹果蝇诱杀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3,30(10):1054-1054.

[4]秦晓胶,王正文,李佳林,等.不同颜色粘虫板及食物诱集剂对蓝莓黑腹果蝇的诱集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15(17):128-129.

[5]熊伟,寇琳羚,向波,等.糖醋液与不同颜色黏虫板组合诱杀樱桃黑腹果蝇效果试验[J].中国南方果树,2014,43(1):67-69.

[6]伍苏然,李江涛,李正跃,等.不同方法对杨梅园黑腹果蝇田间诱集防治效果比较[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7,26(4):365-368.

[7]左锐,李德友,熊元,等.杨梅黑腹果蝇防治新技术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5,33(6):61-62.

[8]倪福清.东魁杨梅黑腹果蝇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9(22):145-146.

杨太峰,张春龙
《安徽林业科技》 2018年第5期
《安徽林业科技》2018年第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