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碳交易背景下火力发电企业应对策略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化的现象和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在2015年12月召开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明确表示将于2017年建成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并于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

案例分析:本案例属于典型的卖一送一(同类商品)的销售赠品业务,销售的200箱汇源1L100%苹果汁属于普通销售业务,而赠送的20箱汇源1L100%苹果汁因其价值没有得到经济补偿,不能确认销售收入,根据税法和会计准则规定,无偿赠送的商品视同销售应确认销项税额,同时,应结转其销售成本,且计入“销售费用”账户。本案例关键点:赠送的20箱汇源1L100%苹果汁,应正常生成销售出库单,将其销售成本计入“销售费用”账户,同时确认销项税额。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碳交易体系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减排方式,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市场工具。为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2011年国家发改委宣布批准广东、深圳、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七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并于2013年开始全面启动碳交易试点[1]。作为全国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中规模最大的试点,广东在政策制定、能力建设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全国碳市场建设进一步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笔者以广东为例,对火电行业碳排放权配额分配和碳市场运行进行了回顾和评价,并提出了火电行业应对碳交易的策略和建议。

1 广东火电行业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法

碳排放配额是碳市场控排企业获得的在特定时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许可权,通常以“吨二氧化碳当量”为单位。碳交易市场的建立赋予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稀缺性,因此配额便有了经济价值。火电行业是碳排放和碳减排的重要领域,也是碳交易市场的主体之一。尤其在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燃煤发电大国。2016年火电装机容量占比63.6%,火电机组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71.6%。煤炭消费量约为37.8亿t,超过一半煤炭用于发电,这表明我国电力行业具有较大的减碳潜力,因此7个国内碳交易试点均把火电行业纳入控排对象。

配额分配方法直接影响火电行业参与碳市场的积极性以及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成本。目前,我国尚未针对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行业出台明确的配额分配方案,仍处于征求意见及配额试分配阶段。国际常用的配额分配方法为基准法、历史法和拍卖法[1],国内7个试点电力行业的配额分配方式主要为基准法和历史法。广东、上海和深圳试点采用基准法,根据行业单位产品碳排放确定配额基准,以此鼓励先进,倒逼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和节能减排,但相应的电力企业的减排压力也会增大。北京、湖北、重庆和天津4个试点主要采用历史排放法,操作较简单,可接受性强,有助于控排单位实现低成本过渡。但是存在历史数据或基准年在不同个体之间的适用性差异、初始配额与实际排放的偏离,以及无法兼顾新增产能和企业早期减排行动等问题。企业在排放边界、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快速变化,以及行业发展的变化,为历史法配额分配带来了较多挑战。

经过4年的运行,广东碳市场积累了有益的市场经验。2016年,广东试点碳市场运行平稳,市场创新举措不断。履约率连续2年实现100%,市场交易量不断增加,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2016年月均交易量同比增长221.14%,履约期集中交易局面大为改善,市场参与者对碳市场接受与理解能力进一步加强。

7个交易试点中,仅有广东和上海考虑了将供热量统一折算成发电量。上海对于燃煤电厂供热,热电折算系数取7.35×107kJ/万 kWh[4];对于燃气电厂供热,热电折算系数取6.50×107kJ/万kWh。广东折算方法与上海不同,广东方案考虑了机组供热参数、抽汽参数和是否再热对供热蒸汽发电能力的影响,更加符合企业实际运行情况。

公众是社会监督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如果公众敢于揭露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同时发挥其该有的作用,必将产生法律监管无法达到的社会效果。这种政府主导的公众参与方式,是日本环境会计成功的重要原因。全民教育也是培养环境友好型管理人才的好方法。

在2016年的配额分配方案中,除个别燃料为水煤浆、煤矸石和油页岩的企业使用历史排放法分配,其他企业全部实现基准线法覆盖,基准线法配额分配量已超过90%。在热电联产机组的配额基准方面,广东的配额方案具有明显的特色,用于配额计算的发电量包括发电量和供热量折算的发电量。基准线以对应纯发电机组为准,合理解决了2014和2015年热电企业供热量配额分配问题,有利于鼓励先进企业,淘汰落后产能。

在配额总量方面,广东实施总量控制、适度从紧的配额管控政策。2014~2016年,广东省为响应国家去产能、去库存号召,进一步推动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将配额总量从4.08亿t降低至3.86亿t[3](造纸和民航业属于新增行业,暂未纳入统计),配额管控持续收紧,同时还率先将新建项目纳入碳排放管理,做到优化存量、控制增量。在配额基准方面,广东根据省内火电行业(包括热电联产)碳排放水平,合理制定了控排企业碳排放基准线,鼓励企业提高碳生产力,降低全社会碳排放水平。

2 广东碳交易市场运行概况

随着中国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农业生产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其中最重要的是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普及,既可以提高农民的生产力,又可以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这也是判断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然而,为了提高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许多地方政府对农业的关注不够。在许多地方,农业机械设备的创新严重不足,导致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失败,这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也是一个严重的影响。

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配额分配基准趋紧以及有偿配额比例的增大,电力企业的经营压力将逐步增大,碳排放成本将逐渐成为发电企业生产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短期内电力企业特别是火电企业成本增加,市场中碳价的波动将给电力企业成本控制带来一定风险,需要广泛采用低碳技术,加强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建设,灵活运用不同的交易方式和各种金融工具,降低单位产品碳排放和履约成本。

2016年广东碳市场共计成交配额2334.05万t,总成交金额2.89亿元,同比增长235.52%,成交量位居全国第一;CCER成交量1908.92万t,同比增长1788.14%,成交量与增速均位居全国首位。控排企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2014、2015年连续两年实现双降,有超过80%的控排企业实施了节能减碳技术改造项目,超过70%的控排企业实现了碳强度下降[5]

  

图1 广东履约3年来碳市场成交量

在二级市场,全年配额成交总量为2234万t,成交金额达2.78亿元,成交价格稳定在10~15元/t;二级市场成交量同比增长221.15%。在2013-2015年度参与配额竞价的行业中,电力行业居各行业交易量之首,共竞得碳配额1059.63万t,占配额竞价总量的67.66%;其次分别为水泥行业、机构投资者、钢铁行业和石化行业。从成交金额来看,电力行业以5.28亿元高居各行业之首,占配额竞价总成交金额的67.44%;其次分别为水泥行业、钢铁行业、石化行业和机构投资者。

在一级市场,广东在2016自然年共进行3次一级市场配额有偿竞价发放,2次出现供不应求景象;一级市场共成交100万t,成交金额达1129万元。电力企业是一级市场主要参与者,凸显出电力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先行者的姿态。

江苏东临黄海,海岸线以偏南北走向为主,如图1所示,东侧黄海区域的海风向西侧内陆推进的过程中,形成与海岸线走向接近的温度锋区。由于海陆风与海风锋均为强度偏弱系统,因此它们的显现需要稳定的天气形势背景,以及明显的海陆热力差异。强烈的大尺度天气过程如寒潮冷锋,热带台风等具有强势系统性风场,它们将掩盖沿海海陆风和海风锋。因此有利的天气背景是沿海由相对稳定的、尺度和强度中等的高压或高压边缘控制。

3 火力发电企业应对碳交易的策略

因此,在尺度代表性上,遥感手段和传统点测方法还不够全面,还缺少一个中间尺度的方法,有必要在中间尺度上探讨一套客观、快速、实时、准确的土壤水分监测方法。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简称GPR),则为小尺度和大尺度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该技术具有分辨率高、探测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和穿透能力强、可重复、适合大面积测量等特点,在几米至几公里的尺度上测定土壤水分分布和地下结构等方面的潜力已被多次证明。利用GPR对土壤水分进行测量,是目前国际上开展土壤水分探测的最先进技术之一。

作为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就必须从历史本源入手。教师要常追问自己:这节课我要干什么?这节课的灵魂和主线是什么?它的教学价值到底是什么?教师通过深入思考,把握知识学习与思想价值的关系,用思想价值引领学生学习知识,用思想塑造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的历史教学对学生才更有意义。

(1)广泛采用低碳技术。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是趋势,碳交易作为一种市场手段,可以为企业减碳提供支持,但最根本的降碳措施是企业主动采用先进低碳技术。在配额分配基准已经确定的情况下,企业的配额仅仅与产量正相关,只能通过降低自身单位产品碳排放来减少需要购买的碳排放,甚至获得更多的盈余量。一方面,火电厂作为碳交易的重要主体应充分运用国家相关支持政策,大力推行洁净煤发电技术,对传统火电机组和生产技术进行优化升级,进一步淘汰小火电机组和落后产能,降低单位产品排放,从源头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加大对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不断提高捕集效率,降低工程造价,为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创造条件。

(2)加强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建设。成立专门的碳资产管理机构,在企业现有节能管理体系基础上培养复合型的节能低碳管理人员。低碳和节能除了有部分相似之处,也有较多差异,特别是国家和广东省对碳排放的核算、报告与核查(MRV)有1套完整的指南和规范,也有专门的第三方核查机构和技术评议机构对碳排放报告进行把关,对数据质量和溯源流程要求较高。

为了提高碳排放管理水平,企业应主动编制二氧化碳排放清单,对生产中涉及化石能源消费、工业过程和外购电力热力等排放二氧化碳的各环节进行识别、排放量计算和持续追踪,实现二氧化碳可测量、可核实和可报告,识别出客观存在的降碳空间,并据此制定自身的碳排放管控目标。

(3)灵活采用交易方式,减少履约成本。重视协议转让方式对价格的影响。现阶段广东二级碳市场交易方式采用挂牌点选和协议转让2种方式。2013年度二级市场挂牌成交87.09万 t;2014年度成交 97.54万 t;2015年度成交 493.58万t,较2014年度上涨406%。由于协议转让的价格浮动空间更大,具有大额(10万t以上)买卖意愿的市场参与者更倾向于采用协议转让交易方式,因此该比例逐年上升。2013年度27%的配额成交采用协议转让的形式。到了2015年,这一比例大幅上升至66%。随着广东碳市场的不断发展,交易需求逐步展现出单笔大宗交易需求旺盛的景象,火电企业可以与同行业以及其他控排行业的交流,积极开发潜在的协议转让方,实现碳排放履约与碳资产增值的双赢。

提升CCER对配额交易的补充作用。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消碳排放作为碳市场的补充机制,在促进清洁能源发展、保护生态屏障和生态补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包括广东在内的各个试点也对CCER的履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及限制。2016年6月,广东共39家控排企业提交的420万tCCER符合相关规定,用于抵消企业碳排放。截至第三个履约年度结束,广东碳市场CCER累计成交1397.21万t,仅次于上海,成交量居全国第二。这些CCER主要来自贵州、内蒙古、云南、青海等西部省份,种类覆盖生物质发电、风电、沼气利用、光伏等项目。此举既增强了企业碳减排的主体意识,也有力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

广东抵消比例政策的连续性,既提供给市场参与者稳定预期的积极信号,也保证配额市场的主体流动性,有利于维护市场的稳步发展,实现碳市场减排的初衷。作为市场上共存的2种交易标的,CCER可以起到调节配额供求失衡带来的价格失灵风险的功能,对配额交易系统的正常运行起到关键的补充作用。CCER交易没有自我运转动力而依附于配额交易系统,因此两者之间存在价格联动关系,且一般情况下配额价格大于CCER价格。火电控排企业作为碳排放大户,应保持对CCER交易的关注,适当储备具有价格优势的CCER。

(4)灵活运用碳金融工具,提升碳资产管理能力。作为对二级市场的补充和服务市场参与者的手段,碳金融在碳排放配额交易中充当着重要的调节角色。随着碳减排力度的不断增强,碳金融市场会逐步成熟。碳交易主要是配额、CCER 2种基础产品的交易,而碳金融参与主体包括履约企业、金融机构、监管机构、交易平台等。金融机构直接参与碳市场的交易,作为流动性提供商,可以掌握市场第一手的信息,使将配额托管在该处的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完成履约,同时还能帮助企业通过配额抵押、质押等形式,实现股权、债券融资。

碳金融工具多样化为控排企业锁定市场风险、优化碳排放资产提供了有效手段。广东碳交易市场推出了包括碳排放配额抵押融资、碳交易法人账户透支、配额回购交易、碳排放权远期交易、配额托管等多项碳金融产品和业务。作为控排主体,火电企业应积极了解并参与碳交易市场,充分开发、储备和组合管理碳资产,降低碳管理成本,最终实现碳资产的增值保值,实现收益。

4 结论

针对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本文首先对比了火电行业碳配额分配方法与其他试点地区的异同,分析了纯发电和热电联产企采用基准法分配配额的优缺点;其次,梳理了广东碳市场前3年履约年度配额和CCER的运行概况以及火电企业参与交易的情况;最后,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配额分配基准趋紧以及有偿配额比例的增大,碳排放成本将逐渐成为发电企业生产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企业提前谋划,积极主动参与碳交易,通过广泛采用低碳技术、加强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建设、灵活运用不同的交易方式和各种金融工具,降低单位产品碳排放和履约成本,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小虎,邹毅.碳交易机制对电力行业影响分析 [J].生态经济,2016,32(03)92-96.

2 骆跃军,骆志刚,赵黛青.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37(6N):299-294.

3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2016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实施方案[R].2016.

4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2016年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R].2016.

5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安迅思.2013-2015年度广东碳市场评价及中国碳市场投资分析[R].2017.

 
陈凯,于文益
《能源与环境》 2018年第02期
《能源与环境》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