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融媒体时代下纪录片的发展和变革

更新时间:2009-03-28

近年来,纪录片以真实而富有感染力的特质逐渐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越来越多题材各异的国产纪录片经过互联网的发酵,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与此同时,年轻的观众对于纪录片的接受度和口碑逐渐增加,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纪录片正在摆脱以往大众对其的固有印象,在政府、资本、技术多重力量推动下逐渐趋于成熟。那么未来在融媒体时代下,纪录片行业将如何发展,是当下纪录片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视频播放平台的发展对纪录片行业的影响

伴随着新媒体的异军突起,纪录片在网络平台上日渐活跃,新媒体不仅为纪录片提供不可或缺的传播平台,也为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融媒体时代,不同形态的媒体彼此交融,电视、电脑、手机、pad及其他移动端的多屏共振,合成为日渐普及的传播形式,多重屏幕的组接集成不仅打破了媒介领域固有的格局,形成了一个媒体融合的生态圈,这一趋势也正在改变纪录片的生产方式和美学特征。为了逐渐适应媒介融合的大背景,纪录片从形式到内容上都在寻求创新,力争将内容优质、制作精良的纪录片作品带给观众,同时调动受众参与讨论与传播的热情,使有观点、有内涵的纪录片佳作得到最为广泛的传播。融媒体时代,跨界传播已成为趋势,如何在新型的融媒体环境中找寻高质量纪录片的传播路径,是中国纪录片未来发展需要探索的重要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播放平台已经成为观众观看视频的主要渠道之一,视频播放平台有效地提高了观看纪录片的机动性,对纪录片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其影响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概在2005年,互联网视频刚刚起步,此时的互联网视频属于野蛮生长的时代,尤其以分享类视频网站最为严重,高峰时此类视频网站超过200家。在2010年之前,基本整个网络视频行业一直在迷茫中度过,行业混乱,没有正规的盈利模式,充斥着各种盗版行为。在这个阶段国内纪录片的主流还是以政论片、电视纪实栏目为主,这类作品偏重说教,故事性不强,基本谈不上商业化,呈现一种居高临下的文化精英姿态,从某一方面来讲也给了观众一些固定印象,纪录片是沉闷的、不太好看的。第二个阶段大概从2010年开始,此时以爱奇艺为主的视频平台(当时名为奇艺)开始注重版权,视频播放的清晰度也有极大提高,整个视听行业开始逐渐规范起来。这个阶段不管是内容还是商业模式基本都是从电视台到网络的平移,片源来源单一,电视台播出什么内容,基本上网络就播什么内容,而商业模式还是以广告为主。爱奇艺是第一家愿意花钱购买纪录片版权的视频公司,这是对纪录片市场的尊重,在此之前大部分纪录片都是免费赠播给平台,追求曝光度。随着《舌尖上的中国》在网络上的走红,纪录片这个品类开始真正进入大众的视野,让纪录片人看到了纪录片从小众传播到大众传播转变的可能性,也开启了纪录片商业化之路,不断有更多的纪录片类型产生,比如纪实类真人秀,观众对纪录片的认知也在不断地改变。第三个阶段大概是从2014年开始,视频播放平台集中程度提高,基本形成了以BAT为代表的爱奇艺、优酷、腾讯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主要视频网站的付费用户数都有了较大规模的增长,让纪录片进入到付费时代。付费是趋势,但目前整体用户规模和付费效果还在起步阶段,要在付费领域做得更强,还要依赖更优质的内容,用户是愿意为好内容付费的,因为纪录片毕竟还是属于相对垂直和小众的一种视听门类,单纯以广告来支撑这个行业基本很难,虽然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大IP,比如像《本草中国》《航拍中国》《侣行》等等,但大部分纪录片还是很难受到广告主的青睐。用户付费这个模式,使得用户买单而非广告商买单成为可能,可以让纪录片从业者有更多选择,只要作品好受粉丝欢迎,创作者也能获得收益。

二、互联网纪录片的受众

2017年爱奇艺对纪录片的受众做了一个调查,数据显示在男女的性别比例中,女性观众占比接近40%,对比以往记录有所增长,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女性群体开始喜欢纪录片,观看纪录片已经不再是男性的专利。除性别之外,调查还显示35岁以上的大龄用户只占到12%,19岁到30岁也就是90后这个中间阶层几乎占了一半,00后占比14%,相信未来比例会更高。在地域分布上,主要的观赏用户分布在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的发达地区。从内容方面来说,用户对国产纪录片的喜爱越来越强,可以看到今年国产纪录片数量在整个的内容总量中占比不到40%,但在流量的贡献上,国产纪录片能占到一半以上。在付费的内容里面,国内付费纪录片的数量只有12%,数量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但是这些内容产生的消费指数占到了44%,也就是12%的内容产生了44%的收益。

二里半对于这些事情始终是缺乏兴致,他在一边瞌睡,老赵三用他的烟袋锅撞一下在睡的缺乏政治思想的二里半,并且赵三大不满意起来:

互联网时代,通过在线平台问世的纪录片已经层出不穷,传统制作机构的纪录片进行多平台、跨媒体传播也已成为常态。资源的开放性给众多纪录片创作者带来了想象和创作的空间,致使内容呈爆发性的成长,各类自媒体生产的内容都能成为纪录片的内容,也使得纪录片作品的质量良莠不齐,特别是由专业机构生产的高水准的内容依然匮乏。在用户的强烈需求与巨大商业潜力的刺激之下,网络平台正在从大量的内容版权采购逐步向内容自制转变,网络纪录片可能会成为继网络大电影、网剧、网综之后,又一个平台重点自制的影视门类。2015年爱奇艺、腾讯、优酷三家主流视频媒体作为视频网站终端,拥有国内外广泛优质的纪录片内容,也同全球众多纪录片知名品牌如BBC、国家地理、Discovery、NHK、Netflix等保持着深度合作。视频平台加大版权购买的同时也在自制纪录片领域发力布局,采用完全自制或者联合制作等多种方式,生产了大量优质的网生内容。2016年爱奇艺自制纪录片《天罚——二战全纪实》目前播放量已经突破8千万;2017年和云集将来联合出品的《本草中华》、自制文化纪录片《讲究》,目的就是着力打造平台价值,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更优质的纪录片内容。

爱奇艺归纳总结了这两年在全网播出靠前一些的纪录片,大致有五种类型受到用户的普遍欢迎:第一种是以《辉煌中国》《强军》为代表的主旋律纪录片;第二种是以《舌尖上的中国》《寻味顺德》为代表的美食类纪录片;第三种是以《我在故宫修文物》《本草中国》为代表的匠人文化类纪录片;第四种是以《人间世》《二十二》为代表的社会现实题材类纪录片;第五种是以《超级工程》《航拍中国》为代表的国家类大题材纪录片。虽然这些优秀纪录片作品的类型题材不一样,其中既有宏大样貌和精深内涵的大投入大制作,也有情感真挚、接地气的小而美的纪录片,但总归一点都具有强烈的情感触达能力,能让用户产生情感共鸣。宏观题材的纪录片大气磅礴、提振人心,文化匠人类纪录片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爱奇艺也在内容导向上强调青春、阳光、正能量,力求满足更多受众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

三、视频平台角色变化,从单纯的播放平台到制播一体的转变

标准设计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检查指标库,对不同的检查指标进行特征描述;二是围绕常规性检查引用标准的指标库,建立标准的检查模板。

重视儿童的好奇心,并有效的加以保护,那么当儿童长大之后,掌握了已知的文明,需要进一步由已知开拓未知,从事创造活动时,这种人类原始的创造特质就会扮演起举足轻重的角色。④反之,便会使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丧失曾经流在自己血液中的无边好奇、无限勇气等这些原始创造特质。

四、AI将为纪录片做出更好的内容

互联网非常便捷地将人与信息之间建立起紧密连接,它可以把海量信息利用低成本聚集在一起,通过用户在互联网媒体上的浏览、检索,非常容易地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人工智能 (AI) 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纪录片也不例外,人工智能是针对每个用户创作,帮助人去创作每个用户喜欢的内容,同时把每个用户喜欢的内容主动推送过来,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巨大的变化。那么在视听领域AI应用到底是什么?爱奇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创作、智能生产、智能客服、智能标注、智能变现、智能播放、智能分发等七大方面进行充分应用,这将对纪录片的内容呈现、意义生成和对真实的理解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比如在内容方面,人工智能将在选题、策划、素材搜集、前期拍摄、采访、后期剪辑、特效制作等环节发挥更大的作用。选什么样的题材让用户喜欢,什么样的故事架构更好看,有经验的导演可以做到预判,但是这么多海量信息,如果用机器智能的办法来做显然效率更高,出高点击率视频的可能性更大。比如在流量、收视或者票房的预测方面,AI对我们创作者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再比如防止盗版、追查盗版、排除重复性的视频等方面,对提高工作效率产生巨大的助力;再比如说剪辑、缩略图、标签标注等方面,AI都可以提高准确率、提高效率。其次在分发和播放方面,比如个性化的推荐,根据不同类型的用户按需选择,机器通过机器学习的办法为用户推荐。更重要的是AI技术的有效运用,能把广告非常精准地投放给真正需要广告的人,而不是把广告投放给不需要的人,避免拉低用户的视频观看感。目前,AI已贯穿爱奇艺创作、分发以及采购等环节,真正辅助我们的内容专员实现了更精准的创作和采购判断。

五、结语

纪录片作为影视产业类的点击新秀,在未来发展中依旧会遇到很多问题,这是值得思考的。那么未来纪录片行业寄托在哪里?第一是商业模式的成熟,希望不但收入规模扩大,而且它的结构更加合理,可持续发展,能够更加健康。第二是内容,在注重纪录片的文化品质、坚守纪录片的核心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创新能有效提升整个行业,当更多制作精良、口碑收视双赢的现象级优质纪录片诞生,才能让媒体行业迅速进入美好的境界。第三是技术的持续创新,希望未来的技术能解决掉诸如盗版、盗链、云盘等等危害视听行业的一些东西,落实版权保护,给予原创纪录片以巨大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让纪录片内容触达到更多的用户。

(根据杨海涛在“新时代中国纪录片发展”高端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杨海涛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