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小麦斑枯病的类症鉴别及防治措施

更新时间:2009-03-28

小麦斑枯病(W heat septoria leaf spot),又名小麦壳针孢叶枯病,该病分布广泛,在我国整个麦区均有分布。文中对小麦斑枯病的病原、侵染循环、流行规律进行了阐述,并对类似小麦叶枯病的症状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针对性农业及化学防治措施,旨在为该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近年,材料价格波动较大,为避免由此造成承包人管理费、利润等的“水涨船高”,带动工程造价的“虚涨”,在概(估)算中对主要材料进行限价计费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对由此产生的价差处理方式,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未作统一规定,造成计价不一。有的省(市)规定列入工程单价税金之前,有的审查部门则要求列入独立费用。

1 病原

病原为小麦壳针孢(Septoria triticiRob.et D esm.),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M ycosphaerella graminicola(Fuckd)Sand.,属 子囊 菌亚门真菌。

1.1 形态

1.1.1 分生孢子器 分生孢子器生于寄主表皮下,黑褐色,球形至扁球形,大小为(60.0~100.0)μ m×(150.0~200.0)μ m,表面光滑,顶端孔口略有突起。

经历了建议1和建议2的教学后,学生可能对于数线的理解还存在难度。因为之前所接触的线段模型(如图10)和面积模型(如图11),都是把整条线段或整个图形看作整体“1”,小数表示的是线段中的一小段或图形中的一小块。

种子量0.15%的三唑酮或噻菌灵,或种子量0.03%的三唑醇(有效成分),或种子量的0.2%的40%多·福合剂拌种。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影响。近年来,太阳能作为一种创新、高效的清洁能源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网光伏逆变器作为并网发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对整个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电气效率与电能质量将产生很大影响。

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首要的是抓好高等级的优质景区[13],这些景区是引领区域旅游发展的增长极,可以依托这些景区打造沿黄精品旅游线路。目前山西沿黄县市还没有5A级景区,未来仍需加紧二次深度开发沿黄核心景区,提升景区质量等级与接待服务水平,创新旅游项目,延伸景区景观以扩大景区规模。同时,要摸清沿黄旅游资源家底,对尚未开发到位的旅游资源,尤其是特色旅游资源,要按照国际旅游标准开发规划,争取一次到位,避免破坏性建设。

1.2 特征

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0~25℃,最低2~3℃,最高33~37℃。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24℃。在该温度范围内,潜育期一般为15~21 d。孢子的萌发和侵入需要较长时间的湿润条件。

2 侵染循环

风雨潇潇(“潇潇”,《全宋诗》作“萧萧”)夕,春寒灯较昏。茅檐数椽屋,荻浦几家村。网到江鳞活,沽来市酒浑。焙衾供(“供”,《全宋诗》作“共”)结局,一觉眇乾坤。

在春麦区,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及菌丝体在小麦病残体上越夏、越冬,翌年春天,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器吸水后即释放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引起初侵染。

小麦叶枯病是引起小麦叶斑和叶枯类病害的总称,雪霉叶枯病、根腐叶枯病、链格孢叶枯病(叶疫病)和壳针孢类叶枯病等在各产麦区较常见,危害较大。这几种叶枯病都以危害小麦叶片为主,在叶片上产生各种类型的病斑,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死亡。各个病害的主要区别如表1所示。

不同小麦品种对斑枯病的抗病力有明显差异。一般高秆、晚熟品种较矮秆、早熟品种抗病,春性小麦品种较冬性小麦品种发病重。

3 流行规律

3.1 菌源

小麦病残体和种子带菌是病害重要的初次浸染来源,病残体和种子上菌源的有无和多少是影响病害流行程度的主要因素。

3.2 气候

病菌喜低温、高湿气候。病害在低温、多雨的条件下易发生。温、湿度条件既影响病菌孢子的萌发、侵入和病害的潜育期,也影响病害的传播。如在夜间温度低于7℃,气候干燥等条件下,病害的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速度均较慢。相反,当夜间温度上升到8~10℃以上和有降雨时,传播较快。

3.3 栽培措施

①病田连作、田间病株残体残留较多和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病害初染源增多,病害发生重;②土壤结构差、土质瘠薄的麦田,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差,病害发生重;③氮肥施用过多,引起植株倒伏和小麦群体密度过大,使叶片重叠,通风透光不良,均会加重病害的发生;④冬麦早播,成熟期提前,病害发生加重;增施磷、钾肥可提高植株抗病力而减轻发病。

3.4 品种

据国外报道,禾本科杂草寄主可能是病菌的重要越夏场所。在新西兰、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家,子囊孢子可借风、雨传播,侵染早期麦苗,成为重要的初染源,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的芽管可直接或通过气孔侵入小麦。

4 危害症状

小麦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图1)、叶鞘,也危害茎部和穗部。叶片发病由下向上扩展,感病叶片初期在叶脉间出现淡绿至黄色纺锤形病斑,后扩展连片形成褐白色大斑,上生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器);有时病斑为黄色条纹状,叶脉色泽黄绿色,形似黄矮病,但其条纹边缘为波浪形,并贯通全叶,严重时黄色部分变为枯白色,上生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器);有时病叶仅叶尖发病干枯,有时病叶很快变黄,下垂。病斑有时从叶鞘向茎秆扩展,并侵染穗部颖壳,使之变得干枯。

在冬麦区,病菌在小麦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夏,秋季侵入麦苗,以菌丝体在病株上越冬。病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借风、雨传播,进行再次侵染。

1.1.3 子囊及子囊孢子 有性世代的子囊壳埋生于寄主表皮内,球形,黑褐色,直径68.0~114.0 μ m。子囊大小为(30.0~40.0)μ m×(11.0~40.0) μ m,椭圆形,成束生在子囊腔内,拟侧丝早期消解。每个子囊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为双细胞,透明,椭圆形,大小为(2.5~4.0)μ m×(9.0~16.0)μ m。

Heinzerling等[31]研究了8例使用ICIs免疫相关性严重心脏不良反应的病例,其中1例88岁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使用帕博利珠单抗后出现心脏骤停,电除颤抢救4次,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发现伴有冠状动脉痉挛所导致的冠脉一过性狭窄,超声心动图提示LVEF降至45%,临床伴随心功能不全症状。Plimack等[32]在1项非随机、开放的ⅠB期研究中应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泌尿道癌(KEYNOTE-012),其中有33例PD-L1阳性患者,4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心脏骤停1例。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转移性泌尿道癌(KEYNOTE-052)的试验中出现了1例Ⅲ级心力衰竭[33]。

 

表1 小麦几种叶枯病发生时期、危害部位和症状特点的比较

  

病害 发生时期 危害部位和症状类型 叶片上病斑特点斑枯病 小麦生长中后期 主要危害叶片和穗部,造成叶枯和穗腐初形成淡褐色卵圆形小斑,扩大后形成浅褐色近圆形或长条形,亦可互相连结成不规则形较大病斑。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发展,重病叶常早枯。病斑上密生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图1)链格孢叶枯病小麦生长中后期 主要危害叶片和穗部,造成叶枯和黑胚症状初期在叶片上形成较小的黄色褪绿斑,后扩展为中央呈灰褐色,边缘黄褐色长圆形病斑。病斑在适宜条件下可愈合形成不规则大斑,造成叶枯。潮湿时病斑上可产生灰黑色霉层(图2)雪霉叶枯病 幼苗至灌浆期 危害幼芽、叶片、叶鞘和穗部,造成芽腐、叶枯、鞘腐和穗腐等症状,以叶枯为主病斑初为水浸状,后扩大为近圆形或椭圆形大斑,直径1~4 cm,边缘灰绿色,中央污褐色,多有数层不明显轮纹。叶片上病斑较大或较多时即可造成叶枯。病斑表面常形成砖红色霉层,潮湿时病斑边缘有白色菌丝薄层,有时产生黑色小粒点(子囊壳)(图 3)根腐叶枯病 苗期至收获期 危害叶片、根部、茎基部、穗部和籽粒,造成苗腐、叶枯、根腐、穗腐和黑胚早期在叶片上形成褐色近圆形或椭圆形较小病斑。成株期形成典型的淡褐色梭形叶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病斑相互愈合形成大斑,使叶片干枯。潮湿时病斑上可产生黑色霉层黄斑叶枯病 抽穗至灌浆期 主要危害叶片,产生黄褐色斑点初生黄褐色斑点,后扩展为椭圆形至纺锤形大斑,病斑中央色深,有不明显的轮纹,边缘有边界不明显,外围生黄色晕圈。后期病斑融合,致叶片变黄干枯(图4)

5 防治方法

防治小麦斑枯病应在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性的基础上,采用消灭菌源和生长期喷药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而化学药剂防治是关键措施。

5.1 种子处理

1.1.2 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无色,有大小2种类型。大型分生孢子数量较多,细长,微弯曲,基部钝圆,顶端略尖,大小为(35.0~98.0)μ m×(1.0~3.0)μ m,有3~5个隔膜;小型分生孢子为单胞,细短,微弯,大小为(5.0~9.0)μ m×(0.3~1.0)μ m,产生量很少。2种分生孢子均能侵染小麦。

文中针对低功耗可穿戴设备[21],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高效率的血压测量算法。此方法通过滑动均匀滤波、周期分割、基线校准、归一化等处理,识别出特征点并计算出特征值,进而回归分析建立SBP、DBP各自与特征值的关系表达式,实现无创连续的血压测量。本文的血压测量算法与实际的电子血压计具有较好的一致性,SBP与DBP一致性占比均达到95%以上,且SBP与DBP的精确度分别为0.45±6.57 mmHg和 0.09±4.75 mmHg,满足血压标准差不大于8 mmHg的要求。

5.2 农业防治

(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2)冬麦适时晚播,施足底肥,控制灌水量或次数,以增强植株抗病力。

(3)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保证植株营养。

(4)加强栽培管理,收获后清除病残体,深耕灭茬,。

(5)重病田应实行3年以上轮作。

(6)消灭田间自生麦苗,以减少越冬、越夏菌源。

5.3 化学防治

重病区,在小麦分蘖前期和扬花期喷施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隔10~15 d喷施1次,共喷2~3次。

  

图1 小麦斑枯病侵染叶片症状

  

图2 小麦链格孢叶枯病侵染叶片症状

  

图3 小麦雪霉叶枯病侵染叶片病状

  

图4 小麦黄斑叶枯病病状

参考文献

[1]王荫玲.小麦斑枯病的防治方法[J].农业新技术,1981(2):12-14.

[2]向平.小麦斑枯病的抗性遗传[J].作物育种信息,2005(3):10-11.

[3]张琳.小麦叶枯病流行成因及防治[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5):112-113.

[4]马奇祥,张忠山.小麦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J].河南农业科学,1991(3):14-15.

 
林曙东
《农业灾害研究》 2018年第02期
《农业灾害研究》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