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新视角视新音乐——如何看待20世纪新音乐

更新时间:2016-07-05

20世纪时的西方音乐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新纪元。笔者将从三个主要方面分析20世纪的新音乐,来证明其存在的价值。需要特别提示的是,历史是矛盾复杂的,又是客观的,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非主流文化的存在,而接下来所有的20世纪新音乐都特指富有20世纪新音乐特色的典型代表。

阮小棉一直是记得楚西的。楚西那天穿一条纯白吊带真丝连衣裙,头发一直到腰那么长,没有染也没有烫,出水芙蓉一样清新。她拎着名牌的手袋,从一辆黄色POLO的驾驶座走下来,阮小棉一直看着她走进超市。

一 音乐新手法反传统创作的可能性

新音乐的诞生最大的特点是证明了“无调性创作的可能性”。在浪漫主义时期以前,欧洲音乐体系已很完善,在音乐写作手法上大小调体系的完善和运用在浪漫主义之后已经发挥到了极致。到了德彪西时,他的作品中已经削弱了大小调体系,模糊了调性。由此,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于1910年完成了第一首无调性钢琴作品。继勋伯格之后,无调性创作也成为20世纪作曲家最主要、最常见的左右标志性的一种创作手法之一。

20世纪,由于社会的大变革,作曲家更倾向于用作品表达人内心惶恐不安的情绪。对于情绪而言是无法区分好与坏的,只是作曲家巧妙地用音乐语言充分表达出来,这也是作曲家一种情感的宣泄。所以,站在作曲家的角度分析二十世纪新音乐,笔者是持肯定态度的。

二、音乐新审美的通感欣赏

在对20世纪新音乐的受众群体分析之前,笔者先解释两个专有名词:“通感”是现代心理学和文学领域常用的专业术语,又称“移觉”,顾名思义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在这里笔者将它引用到音乐中,来分析20世纪新音乐受众群体对新音乐的理解。“符号学”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专有名词,而是一种研究意义活动的学科。赵毅衡给符号学下了一个定义: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表达,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从20世纪新音乐的受众群体来分析,分为两种情况:极端否定或进行反复欣赏后的思索性评论。笔者亲身经历了这两种情况,当笔者第一次听勋伯格的《华沙的幸存者》时,音乐的旋律感欠缺,不协和音响居多,嘈杂和无序都违背了听众对传统音乐美的欣赏。但当笔者尝试着去听更多的20世纪新音乐时,越来越发现这些音乐并非“一无是处”,20世纪的新音乐会给人很强烈的情绪渲染。以《华沙的幸存者》为例,在音乐开始时运用了单簧管高音区刺耳的长音使人立刻联想到战场上硝烟弥漫的场景。

2.4 2组术后24周骨折愈合情况评估 术后24周,2组患者X线检查均有骨痂通过骨折线,患肢无纵向叩击痛,不扶拐能行走3min,对比之前X线片骨折无变形,内固定无松动开裂,无骨不连发生。

在音乐史中,每一种新的音乐风格的诞生都是对前一个音乐风格的推翻,同时,在这个时期发展到极致后也孕育着新风格的诞生。这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20世纪的新音乐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工业革命之后,社会因素对音乐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科技、经济的进步对音乐的音响和传播手段都有了新的突破,这些手段丰富了音响效果,是对传统音乐的一种挑战和突破,也是对21世纪音乐的孕育。

三、音乐在历史中的承启作用

在20世纪新音乐之后会发现,这个时期的作品不仅给听众带来听觉的刺激,还有视觉盛宴,甚至在一些表现主义风格的作品中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是之前笔者提到的“通感”。在受众群体的耳朵达到一定对音乐信息捕捉的能力后,这些受众群体需要新的音响、新的音乐材料才刺激听觉。笔者在这里特别说明一下,笔者把受众群体分为能否欣赏20世纪新音乐并不代表这些听众就有好坏高低之分。当耳朵听过足够多的音乐后有自己的辨别与欣赏能力后对一些非主流音乐的接受能力会更大一些。

看一种音乐风格存在的价值,要看这个时期之后是否依旧有人在使用,有听众在追捧,显然20世纪新音乐对我们现所处的21世纪影响可还是很大的。现在的电影配乐,还有现在受众群体最多的流行音乐,也是20世纪新音乐风格发展到现在的状态。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无法否定20世纪音乐存在的价值,并要承认它的确在音乐历史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综上所述,无论从作曲家角度、受众群体还是历史的角度去分析20世纪的新音乐存在的价值都值得被肯定。所以20世纪新音乐在经历了传统作曲家的抨击、听众的极端否定后在21世纪会带来如何的发展,还让我们拭目以待。

儒家注重“合作”的社会规范的执行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a和b。如果当事人受儒家文化注重“合作”的理念影响大并能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儒家强调“知行合一”),儒家社会规范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就能有效发挥作用;相反,如果当事人受儒家文化注重“合作”的理念影响小,则儒家社会规范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就很小。这就需要整个社会加强对儒家文化中“诚信”、“合作”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教化,让我国的上市公司参与各方把养成“君子”人格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

参考文献

[1]董魏魏.存在即合理——论二十世纪新音乐[J].学术研究周刊,2014(08).

吕婕
《北方音乐》 2018年第7期
《北方音乐》2018年第7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