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组织起来走转型发展的路子——民勤县西渠镇号顺村建设美丽乡村调查

更新时间:2016-07-05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传统农业向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转变,统筹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和特色村镇建设。在对民勤县西渠镇号顺村建设美丽乡村情况的调研中发现,其创新发展方式、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调动村民积极性的大胆尝试,对激活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美丽乡村极具启示意义。

一、号顺村建设美丽乡村的做法和经验

武威市民勤县西渠镇号顺村,地处石羊河流域下游青土湖畔,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地带,距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20公里,该村辖6个社,共117户583人。近年来,号顺村抓住国家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移民安置项目机遇,通过新农村集中建设、土地流转集体经营、产业调整集约发展,大打特色产业牌、文化旅游牌、集体经济牌,探索出一条组织起来转型发展,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新路子。他们的做法和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STZ 诱导的小鼠 DR 模型的临床特征和病理变化与人的 DR 相似,所以该模型经常被用来研究DR 的发病机制以及进行新型抗 DR 药物的临床前评估。通过研究实验方法和 STZ 局限性可以对原有的实验方法进行改进,找到解决其中问题的方法,提高诱导模型的成功率。

正如我们上面所提到,机器学习中的学习的意思等价于概率论中的统计,那么构成机器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数学分支是概率统计便不会让人感到太奇怪。但是,另一方面,什么是矩阵?什么是线性代数呢?矩阵这个词看似十分的抽象,事实上,一个矩阵仅仅是一个数或者文字的一个排列而构成的一张表格。我们可以对矩阵定义加法,减法,乘法等等基本的运算。通过这些计算的规则去研究矩阵的各种性质的学科,便是线性代数。

(一)发挥支部引领作用,推动组织方式转型

号顺村按照“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模式,发挥党支部的先锋引领作用。突出党员、组织、阵地三个关键环节,近三年共培养党员产业带头人21名,把党性观念强、文化程度高、创新意识强的党员和优秀人才选入村“两委”班子,“两委”班子成员划段分片、责任到人、网格管理、率先示范,并探索形成了“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为了适应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村支部组织干部群众“走出去”参观考察,学习省内外先进暖棚养殖、特色林果业栽培技术和乡村旅游经验;“请进来”市县科技人员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加高效农业。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号顺村经过近五年的艰苦奋斗,呈现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改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气象,尤其是农民人均收入明显增加,截至2016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5495元,比2012年增加5820元,增长60%,其中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三项收入占到总收入的66.4%(见表1)。

(二)发挥集约化生产优势,推动生产方式转型

号顺村有耕地面积2000亩,人均耕地3.43亩。过去号顺村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棉花、商品瓜和养羊等,收入渠道单一,2012年棉花亩均收入仅1889元。近年来,号顺村借鉴外地经验,大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生产模式,村集体从农户手中按照每亩600元流转本村土地1500亩、外村土地800亩,进行集中规模化种植养殖,全村累计建成以养殖暖棚为主的设施畜牧业352亩,户均3座棚;发展以枸杞、红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业1450亩(红枣400亩,枸杞1050亩),2015年,养殖暖棚每棚平均收入2.1万元,枸杞亩均收入5500元,亩均产出比传统种养业收入大幅增加,村里一些缺劳户、贫困户也搭上了集约化生产“快车”。

号顺村组织起来转型发展取得的成效,示范带动了邻近的火坎、巨元、东容、外西4个村向号顺村集聚发展,西渠镇因势利导成立号顺村党总支部,以号顺村新农村建设为基础,实施山水林田湖西渠镇号顺生态移民安置项目。通过统一规划、集中扶持、统筹实施,建设高效种养区、特色林果区、生态功能区、居民住宅社区四大板块,吸纳个村的577户村民在号顺村共同建设新农村,促进迁出区生态环境修复,培育富民增收产业,全面改善人居环境。目前,占地面积148亩的22栋住宅楼、424户小康住宅正在号顺村拔地而起。

表1 号顺村农民收入结构

单位(元) 占比(%)工资性收入 4572000 50.6财产性收入 1030000 11.4经营性收入 400000 4.4其他收入 3031600 33.6总 计 9033600 100

(三)发挥文化生态旅游优势,推动经营方式转型

2012年以来,号顺村抢抓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扶持机遇,整合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按照“量力而行、集中收缩、整村推进、突出特色”的建设原则和“统一选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配套”的建设思路,建成小康住宅110套,建成村民活动中心、农家超市和卫生所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电、路、讯、环卫等基础设施,实现了集中收缩、整村搬迁的目标。建起800米文化长廊和图书阅览室、500平方米文化活动中心和篮球、羽毛球场,建设现代化多功能演播大厅,2016年村民自编自演的“号顺村春晚”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从2012年开始,号顺村每年集体出资组织群众到外地免费旅游,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学习经验,增强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动力,号顺村先后获得“市级文明村”“省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四)发挥生态移民项目优势,推动生活方式转型

随着青土湖生态环境不断好转,沙漠与湿地景观旅游资源优势逐渐显现,号顺村以此为契机,成立了“青土湖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借鉴陕西袁家村等经验,着力打造乡村“生态文化旅游”项目。通过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和农户入股等形式,筹资4000万元,建成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的“青土湖生态旅游服务中心”,打造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文艺表演为一体的综合型生态园,引进民间资本600万元投建“水上乐园”娱乐项目,拓展旅游空间。生态文化旅游吸引了内蒙古阿拉善盟和省内周边市县游客,特别是春节期间的观光游客络绎不绝,出现了“一房难求、一桌难定”的喜人景象,2016年,接待旅游人数在5万人次以上。同时,吸收流转土地的102名农民成为公司员工,从事餐饮住宿、文化旅游、专业种植养殖工作,通过生态旅游带动种养加、游购娱综合发展。公司按照每月向员工人均发放3000元工资,年终还对入股公司的员工根据公司收益进行分成,形成了“土地流转收入+公司种养加收入+公司员工收入+入股分成”的新收入结构,一些老年人还享受着新农保待遇,新的经营方式带给农民新的发展希望。

(五)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周边村组集聚发展

严以律己,常怀“敬畏之心”。坚守法律红线,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坚守纪律底线,无条件遵守党的各项纪律和规矩,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守道德防线,珍重自己的人格和声誉,守好内心的一片净土。

二、号顺村建设美丽乡村实践带来的几点启示

第二,促进集约发展,建设生产高效的美丽乡村。号顺村通过整合利用废弃土地、统筹利用迁建宅基地、推动土地集体流转等,积极推广农村适用技术,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现代农业和戈壁农业,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通过让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观光农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途径。号顺村的实践证明,在当前农村人均占有耕地减少、农村劳动力普遍缺乏、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必须挖掘存量土地资源提效益、依靠新技术增收入、推动集约化经营奔小康。

第一,创新组织方式,建设富有活力的美丽乡村。号顺村通过组织方式创新,建立“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新模式,“青土湖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员工从最初的18人扩大到102人,青壮年劳动力大都由农民转变为公司员工,由一家一户生产转变为集体入股经营,由传统种养加产业转变为多种经营、规模经营、公司化经营。号顺村的实践证明,推动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必须创新农村组织方式,壮大集体经济,走组织起来转型发展的路子。

号顺村地处沙漠边缘,土地贫瘠、干旱少雨,长期受风灾、旱灾侵袭,无论是地理位置、气候环境,还是基础条件、发展环境的比较优势都不突出。但是,他们扬长避短、狠抓机遇、凝心聚力,大打特色产业牌、文化旅游牌、集体经济牌,探索组织起来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对全省壮大集体经济、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借鉴。

测绘标准制修订管理平台试用表明,这种基于Web的数据库+文件系统组合方式,在软硬件投入很少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管理测绘标准制修订业务,实现标准查询、浏览等功能,显著提高测绘标准管理维护、查询、浏览的方便程度,使测绘标准制修订的全过程实现信息化、网络化。该平台的使用不仅提高了测绘标准管理的工作效率,还提高了测绘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同时,通过平台将测绘标准制修订信息公开,实现了测绘标准制修订资源的共享,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及时、准确了解测绘标准制修订情况的平台,让社会公众参与到测绘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中,有效地提升测绘标准化服务公众的能力水平,促进测绘地理信息标准的有效实施和监督。

第三,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号顺村借助国家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移民安置项目大好机遇,使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建立起整齐划一、设施齐全、设计优美的号顺美丽新村居,提供更加便利的公共服务,让迁出生态保护区村民集中发展,为我省自然生态保护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群众转型发展、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提供了新模式新经验。

第四,创建乡村文明,建设文化浓郁的美丽乡村。号顺村通过多种方式加快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建起了乡村文化大舞台、文化长廊和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中心、篮球羽毛球等,尤其是建设了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多功能演播大厅,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参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劳动之余可以登台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引领农村生活方式深刻转变。号顺的实践表明,必须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着力营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焕发新面貌。

第五,培育乡贤文化,建设先锋引领的美丽乡村。号顺村近几年的发展,得益于村党支部的先锋引领作用,得益于村“两委”班子的集贤纳能,通过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让乡村能人、优秀人才成为村集体的谋划者和开拓者,呈现出产业富民、五业兴旺的好势头,并吸引周边村组聚集号顺村共同建设美丽乡村。号顺村的经验说明,“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能人贤才选进村“两委”班子;必须选好一个带头人,号顺村党支部书记王兴奎担任党支部书记近20年,去年乡镇换届符合进乡镇班子脱产工作,但他却选择留在村里继续担任党支部书记,有了这种精神、这种境界,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号顺村美丽乡村建设的路会越走越宽广。

杜树旗,卜鹏楼
《甘肃农业》 2018年第05期
《甘肃农业》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