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西峰区“互联网+”农业发展研究

更新时间:2016-07-05

西峰区地处甘肃省东部,泾河上游,位于有“天下黄土第一塬”之称的董志塬腹地,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北靠庆城县,南接宁县,西和镇原县毗邻,东与合水县接壤。本区属陕、甘、宁三省区金三角地带,是庆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流通中心。全区共辖5镇、2乡,3个街道办事处,100个村,15个城市社区,总人口37.2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5.9万人;总面积996km2,其中耕地面积59.3万亩。2016农业增加值达到1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476元;粮食作物12.56万t,油料2.1万t;果品15.64万t,瓜菜29万t,肉蛋奶0.8万t。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西峰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总体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始终把壮大支柱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强化中介服务、创建特色品牌、延伸产业链条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大联通、互补共享优势,搭建信息平台,创新合作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带动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加大政策引导、技术指导、资金扶持力度,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工作思路

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大联通、互补共享优势,搭建信息平台,创新合作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发展方式转变,激发和释放农村经济发展活动,促进西峰区现代农业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主要做法

强化顶层设计。坚持面向群众、面向未来,综合全区济经、人力等资源现状,结合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着眼“互联网+”发展趋势,编制了《西峰区“互联网+农业、农村、农民”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互联网有效助推“三农”工作确定了发展方向,明确了发展任务,勾画了发展路径。

喷溅过程是激光打孔效率高的主要原因,而熔融物的不完全喷溅将降低小孔的质量。从实验方面,首先对喷溅过程进行了测量,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毫秒激光发出的激光光束通过透镜聚焦于铝板表面,将高速摄影仪置于铝板侧面,则可以捕捉打孔中熔融物沿垂直于铝板表面方向的喷溅轨迹。采用的激光波长为1 064 nm,光斑半径约为0.3 mm,脉宽为2.5 ms,能量为7.5 J~42.6 J。高速摄影仪的帧率为4 261 fps,即在激光脉冲作用时间内可以捕捉10帧图片。

搭建信息平台。坚持以线下联通线上,以线上带动线下,加大资金投入,搭建信息平台。一是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以实现资源共享为目标,整合资源,建设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西峰区农业资源信息中心,建立农业资源信息系统,实现农业资源信息共享,为需要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二是建设信息资源固定平台。依托西峰区农业资源信息系统,扩大信息资源覆盖面,建立起“中心——连接乡镇——连接村——连接户”的信息资源固定平台。三是建设信息资源移动平台。加大对精准扶贫户的支持力度,配发移动手机,应用西峰区农业信息资源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移动共享。

①如关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研究,段书晓:《创伤记忆的话语建构——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例》,复旦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关于维基百科“南京大屠杀”词条的研究,黄顺铭、李红涛:《在线集体记忆的协作性书写——中文维基百科“南京大屠杀”条目(2004~2014)》,《新闻传播与研究》2015年第1期。

严格项目管理。严格执行《西峰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严格落实项目公告公示制、群众参与制、招(投)标制、财政报账制,审核审计制、考核验收制、责任追究制,强化资金监管,促进农业项目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

建立督查机制。区政府将推进“互联网+农业”行动纳入年度考核指标,成立考核小组,采取定期不定期、定点不定点、明察与暗访等形式,加强督促检查,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综合性督查,年终进行集中考核,有效促进了推进“互联网+农业”行动的高效实施。

新型经营主体高效增加。全区共组建成立“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公司+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00个,会员总数达8 129人,带动农户17 258户。区级以上示范合作经济组织76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个,省级示范社12个,市级示范社27个,区级示范社33个),家庭农场31个。认定青藤、秀湖山庄2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申报什社李岭、董志庄头、显胜毛寺3个中国美丽乡村,开展休闲农业示范创建和宣传推介;成功举办“银社合作”洽谈会,为30多个合作社牵线融资4 800万元。年提供种养加销信息579条,销售农产品4260万kg,发展订单农业5万亩以上。

三、保障措施

增加财政投入。区政府逐年增加对农业投入,凡涉及“互联网+农业”的建设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区财政对目标相近、方向相同、可用于“互联网+农业”的资金进行整合,采取统筹使用、集中管理的方式,加大支持力度。各相关部门发挥职能作用,按照产业发展政策,积极向上争取各类建设资金,确保项目全面实施。

三是关于水功能区水质考核问题。对此项工作,省水利厅将按照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要求,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将积极与水利部和太湖流域管理局沟通衔接,确定好控制指标要求。同时将开展纳污总量管理,加快制定浙江省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促进包括太湖流域在内的全省水资源保护工作。目前,全省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指标分解和考核方案已完成初稿。强化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审查管理,建立部门协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特别是加强《条例》确定的主要入太湖河道控制断面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实行水功能区达标管理。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西峰区推进“互联网+农业”行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按照《西峰区“互联网+农业、农村、农民”发展规划(2016—2020年)》要求,进一步细化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积极推动全区农业“互联网+”行动。

创新合作模式。抓住“互联网+”发展态势,坚持“互联网+”与生产、经营、销售有机结合,构建合作新模式。鼓励农户建立“互联网+”农户模式,推动网上签约、网上监管、网上销售。鼓励合作社、企业、农户建立“互联网+合作社+农户”“互联网+合作社+基地+农户”“互联网+企业+农户”等方式,连通生产、销售快车通道,搭建监管平台,促使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动态化监管,集约化销售。实现了农业高效流通、成本明显降低、收入明显增长的目的。

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加快供给侧结构改革,结合西峰区资源禀赋,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打造了“东果、南菜、北畜、西游”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了农业产业布局更加合理、结构更加优化。预计到2020年,苹果种植面积达到总耕地面积的50%,累计达到30.05万亩,总产量达到20万t;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产量达到33万t;猪存栏量达到10万头,产量达到9000t;羊存栏量达到5万只,产量达到850t;牛存栏量达到1万头,产量达到3140t;鸡存栏量达到33万只,产量达到1650t;乡村旅游收入达到3000万元。

培育经营主体。瞄准科技发展大势,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一是大力培育现代职业型农民。借助互联网和组织专业培训会,在提升传统农民技能基础上,培养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会管理的现代职业农民。二是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围绕龙头企业管理比较先进、发展趋势较好的特点和资金短缺的缺点,借助外力,通过培训、借助互联网等方式,学习通晓降本增效方法,整合内力,通过向上争取资金,向内争取政策等措施,支持企业健康发展,不断壮大企业势力。三是鼎力培育现代企业家。充分利用互联网高效、便捷的特点,着力打造依靠互联网学习、依靠互联网思维、依靠互联网管理、依靠互联网经营的现代企业家。

四、取得成效

发展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在西峰区建立庆阳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和淘宝网“特色中国·庆阳馆”,支持商会组建电子商务发展中心和电商孵化中心,推进“一村一店”模式覆盖全区100个行政村。整合各方面资源,加强乡镇和村级物流建设,大力发展草根物流,探索村级物流发展模式,重点解决乡村之间最后一公里不畅的问题,做到物流“区有服务中心、村有代办服务点”,整合邮政快递在乡村建立的代办点和村邮站,构建西峰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机制。以电子商务大发展,促进农业大流通,实现农民大增收。

电子商务成效显著。全区建成村淘实体店100个,在淘宝、天猫、京东建成农产品销售网店36个,年网上销售苹果、樱桃、核桃等果品5000t,小米、杂豆等小杂粮600t,白瓜子、黄花菜等农副产品900t,销售额达1.17亿元,产品销往全国二十多个大中城市。

信息平台全面建成。投资300万元,建成西峰区农业信息综合交易中心1处,投资150万元,建成乡镇农业信息所7处。

模型在中跨跨中处设置了对称约束,在支座处并未设置z方向(纵向)的约束,所以中跨跨中处纵向位移为零。在16:00外支座处最大纵向位移达到1.24 cm。组合梁自上而下位移量有明显的减小。负弯矩区的混凝土底板与钢腹板的变形量要明显小于正弯矩区。混凝土顶板在纵向不断伸长,但由于温度梯度原因,混凝土板上下两侧的伸长量不同,导致自身发生弯曲变形,同时这种作用也发生在钢腹板上。负弯矩区混凝土底板由上到下温度递增,其自由变形应该是下边缘伸长量大于上边缘,对组合梁整体的弯曲变形起到抑制作用。

陈前台高兴地说:“真的?”想了想,又犹豫了,“范总会不会骂我?”一杭坚定地说:“没事,到时我给他说,是我换的。”陈前台像只燕子一样飞出了办公室。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截至2016年底,全区农业增加值达到12.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 46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4%。

任丽娟
《甘肃农业》 2018年第05期
《甘肃农业》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