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肇源中心灌区灌溉制度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1 概 况

肇源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花江、嫩江左岸,地处松嫩平原腹地,面积4119.5km2,地势较为平坦,西北部略高、东南部略低,因而形成了由西北向东南流的水系,境内江河纵横,水网密布,主要河流有:嫩江、松花江、牛毛沟等界河及境内河流八家河。全县有16个乡镇,135个村,总人口49.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01万人,城镇人口10.17万人。

肇源县中心灌区位于肇源镇,地处松花江肇源段上游左岸,始建于1958年,灌区取水水源为松花江,取水方式为泵站提水,设计流量22.0m3/s,设计灌溉水田面积1.29万hm2,实际灌溉水田面积0.65万hm2,属于中型灌区[1]

其次,南宁的会展旅游营销力度弱。这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一个企业或品牌能否胜出,除了实力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的影响的水平。对于东博会,无论是政府还是业界人士抑或是普通大众,我们的关注点都集中在了展会成交额本身,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忽略了旅游的宣传。对于南宁市而言可以乘此机会,进行我们的旅游宣传,带动与会人士的旅游消费,加深其在南宁的旅游行为。南宁旅行社等相关旅游企业,在东博会期间缺乏对旅游氛围积极营造,缺少度假旅游产品的安排,参展人员在南宁期间较少进行南宁深度游。

肇源县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地区,气温变化大,日照时间长,多年平均气温4.0℃,年内温度差可达40℃-50℃,全年≥10℃的活动积温平均为2700℃以上;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00h;无霜期130-165d;冻土层深度为1.6-1.8m,多年平均风速为4.5m/s,最大风速达32m/s,年内各月风速以春季4、5月份最大。

降水情况:肇源县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373.4mm,最大年降水量634.3mm(1998年),最小年降水量仅为198.2mm(2001年),肇源县季节性降水差异较大,降水量多集中在每年的6-8月份,这三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

高中地理教材没有介绍这一模型,教师可通过此重力模型来帮助学生分析这两个问题,学生通过重力平衡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第1题,O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距离距离相等时,则原料M1、M2和产品质量都是一个单位重量,才能维持重力平衡。第2题,由于原料指数发生了变化,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应把工厂布置在靠近运输量较大的地点。但此时需要的M1原料较多,所受重力大,显然工厂会趋向于离M1较近的P处。

蒸发情况:肇源县多年平均蒸发量为859.24mm,春夏两季和秋冬两季蒸发量相差悬殊。由于受气温、风速、植被等影响,5月份蒸发量最大,6月份次之,5-6月份蒸发量占全年蒸发量的30%以上,冬季蒸发量较小。

本次试验在肇源县中心灌区东部肇源镇四方山村基本农田进行,试验田面积1 hm2,其中试验小区面积0.03hm2

试验小区地理坐标E125°07′,N45°32′,海拔137.62m,处于黑龙江省第一温暖农业气候带,有效积温在2700℃以上,属温暖农业气候区,灌溉水源为松花江,稻作以一季早稻为主,为电力提水灌区。

图2(a)为采用模型2(20°压缩角)的流场对称面计算等压力线, 图2(b)为实验纹影照片[11]. 对比可见, 主要流场结构如前缘激波、 主压缩斜激波、 分离激波以及两者相交形成的三叉激波等结构, 计算和实验相符合.

本年度生育期(5月23日-9月20日)蒸发量(20cm)559.3mm,降雨量459.0mm。

2 分析主要技术指标

试验应用研究内容是肇源县中心灌区常规灌溉制度。试验区水稻为浅晒浅常规灌溉制度,该技术是指稻苗(秧苗)从本田移栽后,田面保持薄水层上限60mm,下限10-30mm返青,在返青后的各个生育阶段,根据水稻生理和生态需水,按水稻具体生育期适时适量灌溉水量进行灌溉,以达到高产稳产的灌溉制度。常规灌溉浅晒浅具体参数见表1。

 

1 常规灌溉浅晒浅水分控制标准

  

生育期返青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前期中期后期前期后期抽穗开花期乳熟期黄熟期田间可蓄雨水不淹心叶60mm60mm不能蓄水60mm60mm60mm60mm不能蓄水浅晒浅灌水上限10mm-30mm60mm60mm不能蓄水60mm60mm60mm60mm灌水下限花达水10mm-30mm10mm-30mm不能蓄水10mm-30mm10mm-30mm10mm-30mm10mm-30mm自然落干

注: mm为田面水层深度。

以中心灌区四方山村试验田为中心,开展中心灌区水稻常规灌溉制度研究。用此项技术指标摸清农户普遍性的灌溉定额、灌水次数以及水分生产效益等项指标[1]

1)以试验小区数据为研究对象,做常灌的灌溉制度的水量统计分析。具体分旬计、月计、生育期统计。

2)做水稻灌溉制度试验经济性状与耗水量统计分析。

3)做水量与产量成果表分析。

3 试验方案

3.1 方案设计

试验采用一个水平处理三次重复,常规灌溉三次重复,重复排列方式见图1。

  

1 肇源县中心灌区灌溉制度试验处理排列方式

参试品种为吉大5优2,旱育秧人工插秧,移植规格9寸×4寸(29.7cm×13.0cm),每穴4-5株,行向南北行。

3.2 主要试验项目

3.2.1 土壤水分常数及理化性状

实际上,如果只是为了研究进水流道内的流态、而不是为了测试水泵装置的性能,模型试验装置可以不带模型泵,只需要几何相似以及流量模拟即可[9]。基于这种思想,根据某泵站要求,笔者设计了一个肘型进水流道模型试验装置,除用于测试进水流道的水力损失外,同时对流道内部的流态进行较为全面的观察研究。

在插秧前测得0-40cm土层的土壤容重,计算土壤重量饱和含水量、体积饱和含水量和泡田定额。

这里关键的是传导条件——如无传导条件,就不能认为是传导阻滞,那就有可能合并干扰现象。图5中所有P波均未下传心室,包括落在正常不应期结束之后(T波后)的所有P波,也就是说,T波结束后,尽管具备传导条件但P波仍未能下传。这就说明这些患者房室传导系统的病理性不应期的延长已占据了整个心动过周期,导致P波完全被阻滞而未能下传心室。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是向社会输送高素质建筑管理人才的重要渠道,近些年来,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突显出来。对此,我国各高校应该积极吸收国外办学经验,结合自身优势做好专业建设,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提供更强的推动力。

每日早8时观测小区水位和测筒水位,按生育期、月旬统计需要灌入水量和排水量。灌水时有水层时用水位测针或水尺测定水量,无水层时采用田间土壤含水量计算水量,用三角堰或流速仪器计量灌入水量,排水时用水位测针或水尺测排出水量,注意雨后加测。

记录每次灌入试验小区内的灌水时间、灌水次数、灌水定额、雨后排水量,记录渗漏量、蒸腾量(E20cm)、有效降雨量。数据分生育期和月旬统计,最后计算各生育期和月旬灌溉定额。

3.2.3 常规气象观测及其他

1)每日早8时观测渗漏量、蒸发皿(20cm)、降雨量。

本文方法T-GAN是基于生成对抗网络构建的网络,GAN是由 Goodfellow等[2]首次提出,并在后续众多研究者的探索下得到了广泛应用,如风格转换[10],图像修复[11],交互式图像生成[12],图像超分辨率[13]和纹理合成[14]。

2)记录水稻品种、栽培、植保、施肥、用药、作业等农业技术措施,有关的农田小气候。

土壤容重是指土壤在自然结构状态下,单位体积的干土质量。土壤容重测定采用环刀法,将环刀内所取的土样全部烘干,土壤容重计算公式如下:

企业签约服务模式是指港口经营人与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签订协议,委托污染物接收单位进行船舶污染物接收服务。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一般使用接收船或车辆接收各类船舶污染物,接收作业既可在锚地进行,也可在码头进行。

4)观察水稻生育期时间节点

4 配套农业措施

4.1 秧田

种子采用吉大5优2。4月20日开始播种,单位面积播种量0.9斤/m2

4.2 本田

5月12日施肥,泡田11d。5月24日插秧。9月20日收割,生长期120d。

5 土壤容重和土壤重量饱和含水量测算

5.1 土壤容重测量及计算

3)小区考种:测量小区的样方产量、单打单收产量。

γ=G/V

(1)

式中:γ为土壤容重,g/cm3G为干土重,g;V为环刀容积,cm3

式中:M为使土壤达到饱和所需水量,m3/hm2M1为泡田期灌溉用水量,m3/hm2h0为插秧是水田所需的水层深度,mm;S1泡田期的渗漏量,即开始泡田至插秧期间的总渗漏量,mm;E1为泡田期的蒸发量,即开始泡田至插秧期间的总蒸发量,mm;P1为泡田期降雨量,mm。

5.2 土壤重量饱和含水量

本次采用公式法计算土壤重量饱和含水量,其中平均比重依据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田间灌溉试验设计与测定方法》中的数据采用2.65 g/cm3。公式法计算土壤重量饱和含水量见表2。

泡田定额的大小与计划田面水层深度、泡田期间总渗漏量、蒸发量、有效降水量等因素有关。

βs=(ρs-γ)/(ρsγ)

(2)

式中:βs为土壤饱和重量含水量,%;ρs为土壤比重,g/cm3γ土壤容重,g/cm3

 

2 灌溉制度试验小区重量饱和含水量

  

容重(g/cm3)土深(cm)密度(g/cm3)容积饱和含水量/%重量饱和含水量/%1.320-102.6550.1838.021.400-202.6547.1633.691.410-302.6546.7833.181.420-402.6546.4132.68

5.3 泡田定额测算

水稻泡田是指水稻插秧前,对稻田进行灌水,用以浸泡耕作层土壤,以便于耕耙和插秧,泡田期间单位面积的灌水量称为泡田定额。

Para.1 A.There is a scientific reason for the deaths.

计算公式如下:

泡田定额采用下式进行计算:

M1=M+0.667(h0+S1+E1-P1)

(3)

本次测量采用全土法,一个水平三次重复,取每两组误差在±0.05g/cm3范围之内的数值进行综合对比分析,0-40cm土壤干容重值取其算数平均值1.42g/cm3,利用土壤水分测定仪QT-SM01做两组对比分析。

3.2.2 试验小区水位观测和量测水量

经计算,泡田期灌溉用水量为1791 m3/hm2

6 试验小区耗水量测算

6.1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理化性状

试验小区土壤类别为黏重土,土壤比重2.65g/cm3。经测算,土壤容重(0-40cm)为1.42g/cm3,土壤孔隙率46.41%,重量饱和含水量32.68%,地下水埋深在1.5-5.0m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1.26%;PH值9.32,为碱性土。

6.2 各试验小区耗水量

通过对整个水稻生育期内灌排水量、降水蒸发监测,按生育期和月旬两种方式计算水稻生育期内耗水量,两种统计结果相符,观测成果合理。

各试验小区共灌水9次,排水3次。其中试验Ⅰ区总耗水量9668.8m3/hm2,试验Ⅱ区总耗水量9073.05m3/hm2,试验Ⅲ区总耗水量8916m3/hm2,平均耗水量9 018m3/hm2

7 技术成果分析

7.1 灌溉定额

经试验测试,2013年试验小区灌溉定额为9018m3/hm2,其中泡田定额为1791m3/hm2,生育期灌溉定额7227m3/hm2

7.2 合理性分析

灌区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泡田期,期间气温低,降雨量相对历年较少为40.2mm,且风速大,故土壤含水量低,泡田定额较大,每公顷为1791m3。6月至7月降雨集中,降雨量大于常年为349.3mm。7月16日至8月6日拔节前后期降雨集中,拔孕期连续多雨,此期多雨寡照遇低温,在常灌水稻小区田块有红斑病和叶瘟较重,在齐穗后有穗瘟。八月中旬至九月中旬,降雨适中。综合降雨、蒸发、日照、气温等气象条件,2013年试验小区灌溉定额与灌区多年平均灌溉定额水平相当。

李莉,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联网安全;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专项科研基金项目1项,“863”项目 2项;参与《信息安全原理与技术》的编写。

8 结 语

8.1 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及合理性

本次试验灌溉制度于2013年5月12日泡田,共灌水3次,泡田灌溉定额小计1791m3/hm2,5月24插秧,本田生育共灌水9次,灌溉定额为5220m3/hm2,分别在返青期灌水2次,灌水定额350m3/hm2,分蘖期3次,灌水定额1849.5m3/hm2,拔孕期灌水2次,灌水定额1200m3/hm2,抽开期灌水2次,灌水定额1120.5m3/hm2;常规灌溉水稻灌溉制度全生育期灌溉定额为7011m3/hm2;与肇源县19a灌溉试验统计分析数据计算的平均灌溉定额7332.3m3/hm2相比,误差为4.38%,本次灌溉制度应用研究数据在合理范畴之内。

其中Xr是输入的目标位置输入,v1是Xr跟踪信号,v2是v1的微分信号;Z11、Z12、Z13分别为摆杆角度的估计输出、摆杆角速度的状态估计输出,以及摆杆角度的扰动估计,Z21、Z22、Z23分别为小车位移、小车运动速度的状态估计输出,以及以小车位移的扰动估计。

8.2 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

常灌水稻水分生产效率的样方和单打产量分别为1.20kg/m3和0.934kg/m3;常灌水稻灌溉水生产效率的样方和单打产量分别为1.21kg/m3和0.94kg/m3

本次灌溉制度应用研究试验常规灌溉水稻产量为每公顷7503.8kg,据调查此产量在肇源县中心灌区及周边地区属正常水平。

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通常是测试种子活力、生长整齐度的重要衡量指标,一般情况下发芽势数值越大、发芽率越大、发芽指数越大则该种子的活力越强、生长整齐度越好[13]。

参考文献:

[1]孔玲玉.农业节水灌溉评价指标与灌溉用水优化配置研究[J].北京农业:2011(15):214-215.

 
苍隋鑫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8年第04期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