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的安全管理浅谈

更新时间:2009-03-28

1 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1.1 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继电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传统的图纸档案管理对象是纸质载体的底图和蓝图,在归档、存放、查阅等工作环节全是以手工为主,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现出错、丢失和损坏现象,但档案信息化的出现弥补了纸质档案管理的缺陷。档案信息化采用计算机管理,可以建立一个完整的档案管理系统,各文件、图纸等文档经档案信息处理后,可以直接向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提交,归档到档案管理系统中,不仅避免了数据多次辗转录入造成的大量重复劳动,降低了数据的错误率和数据的处理成本,而且不影响其它档案信息的整理,大大提高了档案的时效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公司的发展和收益带来了显而易见的效果。

1.2 方便利用

档案信息化管理最鲜明的特点有三点:使用便利、传输方便、易于存储;利用的形式主要有拷贝、通讯传输和直接利用三种。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管理软件查询系统,开通网上查阅渠道,从而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使工作透明化,更好的为使用者提供服务。例如:档案信息与特定载体间具有可分离性,虽然内容存储的位置不固定,但内容却不发生任何变化,具有极强的分享功能(如继电器的触点或簧片通用件和底座及罩子公用件等等)。与此同时,因其可分离性、信息对系统的依赖性和信息的易变性等特点,档案资料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基于国家下发2013年1∶250 000 DLG数据,参照云南省地图院2017年更新1∶50 000 DLG数据库,采用人工采集的方式,对1∶250 000 DLG数据进行更新,其中对变化大的要素(道路、居民地)采用缩编方式,对变化小的要素(水系)采用更新属性的方式。总体技术路线[1],如图1所示。

2 档案资料的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 隐患

2.1 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导致的隐患

信息化技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渗透到了全世界的各个角落,虽然信息化技术可以使档案管理工作变的更加简单、高效、便于查阅,为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特殊性,大多影响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安全的因素都将对档案的信息安全构成威胁。例如:目前,网上较为流行的电脑病毒,或者是来自于不明黑客的恶意攻击等。这些都有可能对档案的保密工作造成影响。尤其是对保密级别较高属于国家和企、事业内部的重要性档案资料而言,一旦被他人偷取或丢失,对国家和企、事业将造成不堪设想的影响。

对于胶东地区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田,断裂构造是控制其热源、水源及出露位置的主要因素。研究区内的主要控热导水构造有基底古老褶皱构造和中生代燕山期的新华夏系断裂构造,而影响区内地热分布的断裂构造主要有招(远)-平(度)断裂带和玲珑断裂带(图1)。

观众建立第一印象的主要渠道就是观看影片,在视觉上对影片进行初步评价。影片的视觉效果直接影响了观众的观影感受,也决定了影视动画作品的质量。后期制作是通过动画技术对影视作品进行再塑造的过程,能够弥补前期拍摄等环节的不足,使画面更加吸引观众,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一方面,后期制作要极力渲染气氛,深化情感主题,突出情感的表达,可加入音乐等元素,使作品能够引导人的情感走向;另一方面,影视作品的灵魂是人物,后期制作要对人物形象进行强化,多元构建立体化的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的心理,对情绪、服饰、语言、动作等细节进行处理,放大人物特征,以鲜明的人物形象传递作品的价值观。

2.2 保密意识的缺乏带来的隐患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下,不论是开放环境下的信息,还是加密的信息,都有被篡改甚至丢失的可能性,因此在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归档、使用和保存等覆盖档案管理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中,应由安全机制确保档案的封装、传输、整理、归档、保存和利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这种安全机制既包括严格、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又包括相关的技术,这两方面共同确保档案管理每一个环节的安全性,构成维护档案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必要条件。

3 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的信息安全管 理措施

在我国,有些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对档案管理的制度缺乏足够的重视,对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严格的要求;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缺乏工作中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对档案涉密范围及级别混淆不清,缺乏对核心资料(如继电器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关键参数、典型工艺、特殊的工艺装置等)的重点保护,对档案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与存在的隐患也并没有明确的认识。

3.1 从思想上认识档案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档案的安全质量,不仅会影响到档案管理部门本身,而且对整个企、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本人在继电器研发和生产的国企技术档案室工作,一旦档案室内的保密资料被泄漏,我公司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处于劣势,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也会受到巨大的损害。因此,企、事业单位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充分的认识到档案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危机意识,使安全问题尽可能地控制在最小范围。除此之外,也要加强企、事业内、外部的宣传教育工作,将档案的安全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与企业未来的发展与经济效益紧密的结合起来,端正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

3.2 建立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工作

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中,需要建立起与信息化发展步伐相适应的档案管理制度,从而进一步推进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企、事业档案部门应从为企业发展的全局角度出发,结合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按照国家档案信息化相关标准和规范,不仅要对企业档案信息的保密范围、等级做出严格规定,而且必须对不符合规范的档案资料重新进行鉴定,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归档处理。同时不仅要规范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使其明确自身工作的涉密范围以及涉密级别及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使命,还应加强对纸质载体档案的监督管理。只有从制度和体制的层面上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程序和方法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并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指导和权威作用,才能让档案信息化建设有章可依,使档案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

3.3 加强技术防范,消除不安全隐患

3.3.1 企、事业单位除了要做好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以外,还要做好技术防范工作,避免网络病毒、以及黑客入侵造成的信息丢失、修改、泄漏和窃密等。

3.3.2 确保网络传输安全。在传输前确保所有涉密档案工作场所的网络必须是独立的,及确保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传输线路的电磁安全;在信息传输过程中,采取公共密匙和私人密匙相结合的加密方法,防止非法用户截获档案资料,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

3.3.3 加强电子档案的信息存储安全。

3.3.3.1 加强电子档案信息载体的安全。光盘和磁盘等硬件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使用年限从而间接影响存储在其中的档案信息的存储期限,因此使用优质的存储载体是确保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基本保障,同时应对公司电子档案所使用的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保密标准和保密规范。

3.3.3.2 保存环境的适宜度。在电子档案存储时,我们要对其存储环境温湿度进行安全性评审,防止因温湿度、光线、灰尘等物理因素,导致电子档案老化、变质、损坏。

3.3.4 加强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按档案保密级别设置浏览、借阅和管理使用权限,防止越权操作和恶意操作。

3.3.5 建立安全检测系统。例如:安装杀毒软件,定时定期对涉密信息载体进行杀毒隔离、防火墙适时升级,避免网络病毒以及黑客的入侵。

3.3.6 加强应用系统安全建设。对所有外来的信息资料,要进行严格审查。

3.3.7 对所有档案保管和存放部位,安装24小时实时监控装置,实时监控并做好记录。

4 结语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企、事业若要在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势地位,必须要加强档案信息的安全防护和保密工作,防止内部机密信息泄漏。因此,作为企、事业领导,应坚持防治管理相结合的方针政策,采取其他技术手段措施,加强企业档案信息的安全防护和保密工作;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明确档案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认真贯彻企、事业的相关制度和规范,切实保证企、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

 
郭燕
《机电元件》 2018年第02期
《机电元件》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