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柱截面变化对框架结构现浇板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0

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在楼板角部宜沿两个方向正交、斜向平行或放射状布置附加钢筋。对于小截面柱而言,此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楼板柱角处裂缝。对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的下部楼层,随着总层数的增加,柱(主要承受其上所有楼层的竖向荷载)截面越来越大,而梁(主要承受其上一层的楼面荷载)截面变化不大,这使得对应的楼板更接近于异形板。这种情况下,楼板的计算和配筋往往还沿用单向板或双向板的设计方法和构造要求,忽略异形板受力尤其是应力分布上的特殊性。在异形楼板转角处易出现应力集中[1-3],也容易出现板的脆性冲切破坏[4],从而导致楼板开裂。

愈来愈多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出版物的大量涌入,改变着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结构,也改变了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使得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灵活。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内容,将向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和深化,从而赋予图书馆读者工作以新的方式、新的观念和新的内容。创新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现代的图书馆人首先要将开放的理念始终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

为此,本文结合实际工程,采用ANSYS软件进行大截面柱框架结构楼板的数值模拟。从楼板主拉应力、弯矩、屈服线以及开裂程度等方面,探讨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柱截面变化对楼板的影响,为大截面柱框架结构楼板的设计及构造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竖向荷载作用下楼板受力性能分析

1.1 算例

本文设计了一层3×3跨框架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跨度(L)为4 800 mm,层高为3 000 mm,梁高500 mm,梁宽250 mm,柱截面宽度(C)为500~1 800 mm。

  

图1 模型平面图Fig.1 Model layout

本节涉及到工程中常用的三种板格,具体如下:内板格,如图1中板①所示;边板格,如图1中板②所示;角板格,如图1中板③所示。另外,实际工程中还涉及多种荷载布置形式[1]。本文讨论三种,分别为满布荷载、棋状荷载1、棋状荷载2,如图2所示。

本文采用ANSYS软件进行楼板的受力性能分析[5]。钢筋采用Link8单元,钢筋为HRB400级钢筋,泊松比为0.3;混凝土采用Solid65单元,强度等级为C30,泊松比为0.2。后文裂缝分析(包括2.5节楼板屈服线、3节的大截面柱框架结构实际工程分析和4节的楼板构造措施探讨)采用如图3所示的混凝土和钢筋本构关系,其余均进行弹性分析,混凝土弹性模量取3×104 MPa,钢筋弹性模量取2×105MPa。除自重外,还考虑3 kN/m2的竖向荷载。

  

图2 荷载布置形式Fig.2 Load arrangement

  

图3 材料本构模型Fig.3 Material constitutive model

1.2 柱角处楼板主拉应力

后文中所提到的实际工程中,柱角处楼板的开裂较严重,故首先分析柱角处楼板的主拉应力。为反映柱截面大小对板受力的影响,本文引入柱跨比,即柱截面宽度C和板跨度L的比值。图4-图6分别为内板格、边板格和角板格在三种不同荷载布置形式下的柱角处主拉应力随柱跨比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出,柱角处主拉应力先随着柱跨比的增加而增加。其原因在于,随柱截面的增大,柱对楼板的约束加强,楼板上的荷载部分直接传给柱。

海拔高度的差异是造成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取样点少,且仅涉及1年样品,而影响烟叶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的因素很多,不同年份不同海拔的土壤、栽培措施、气候条件之间也存在差异,因此恩施烟区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与海拔高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图7和图8分别给出小柱截面(以500 mm柱截面为例)和大柱截面(以1 800 mm柱截面为例)框架结构楼板在棋状荷载1作用下的板顶主拉应力分布图。对比发现,柱截面的增大对板顶主拉应力分布影响较大;柱截面较小时,梁边主拉应力最大;柱截面较大时,柱角处主拉应力最大,且受力集中现象更严重。

  

图4 内板格板顶柱角处主拉应力Fig.4 Principal tensile stress of inner slab

  

图5 边板格板顶柱角处主拉应力Fig.5 Principal tensile stress of side slab

  

图6 角板格板顶柱角处主拉应力Fig.6 Principal tensile stress of corner slab

1.3 板顶主拉应力

致谢:矿区勘查工作是在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并得到了孙忠全和温桂军两位研究员的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图7 小截面柱板顶主拉应力Fig.7 Slab principal tensile stress of slender column

  

图8 大截面柱板顶主拉应力Fig.8 Slab principal tensile stress of fat column

板的极限分析有上限法和下限法[1],上限法较常用。上限法求出板的极限荷载低于真实解的前提是假定的破坏机构是正确的。显然柱截面较大时,传统假定的正弯矩屈服线不正确,通过其求得板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可能高于真实值。因此,对于大截面柱框架结构楼板,采用矩形板的极限分析,偏不安全。

  

图9 内板格板顶主拉应力Fig.9 Principal tensile stress of inner slab

1.4 楼板弯矩

为简化计算,本节仅考虑內格板,且采用双向均为单跨的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其1/4模型如图10所示。具体尺寸如下:跨度(L)采用4 800 mm,层高为3 000 mm,梁截面为300 mm×500 mm (梁的宽度变大主要为实现内板格的边界约束),柱截面(C)在600~1 600 mm之间变化,板厚为120 mm。板采用双层双向10@150钢筋,梁受拉和受压区均为6根22的钢筋,箍筋为10@100,框架柱配筋率为2%,钢筋均为HRB400级钢。

  

图10 有限元计算模型Fig.10 The FE analysis model

本节考虑了板对角线上26个节点和板跨中线29个节点上50 mm宽板带的弯矩,其中节点位置如图11所示,分析板带弯矩随离柱角的距离和柱跨比的变化规律(图12和图13)。

  

图11 节点示意图Fig.11 Schematic drawing of nodes

从图12可以看出,同一柱截面下,板带弯矩从柱角负弯矩增大至板中心正弯矩;随柱截面增大柱角处负弯矩先增大后减小,板中心正弯矩一直减小,反弯点(零弯矩点)逐渐向板中心偏移。从图13可以看出,同一柱截面下,板带弯矩从梁跨中处负弯矩增大至板中心正弯矩;随柱截面增大梁跨中处板的负弯矩和板中心正弯矩均有减小趋势,反弯点在板跨中线上基本固定不变。

网格的质量直接决定计算结果的精度,根据流体传热问题的精确模拟的思想,模型采用ICEM软件作结构化网格划分,如图3所示,并对管子周围进行加密处理,以确保传热模拟的准确度.辐射板分为冷冻水流域、管壁和铝板、空气层和金属天花板四个部分划分网格,不同部分的交界面设置为interface,确保数据的传递.网格整体质量高于0.6以上,收敛性显著.

  

图12 对角线上板带弯矩Fig.12 Strip bending moment at diagonal line

  

图13 跨中板带弯矩Fig.13 Strip bending moment at slab center line

分析图12和图13,可以绘制出板的零弯矩线,如图14所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9.1.4条规定,支座负弯矩钢筋向跨内延伸的长度应根据负弯矩图确定,并满足钢筋锚固要求。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柱截面较小时,按照矩形板的负弯矩图来确定支座负弯矩钢筋的延伸长度,可以覆盖图中的负弯矩区域;但柱截面较大时,按矩形板配筋无法覆盖整个负弯矩区域。因此,对于大截面柱框架结构楼板,需适当增大支座负弯矩钢筋的延伸长度。

算例2:柱截面为1 000 mm,距柱边1 000 mm范围内的支座负弯矩钢筋伸入板内2 000 mm,其余支座负弯矩钢筋伸入板内1 300 mm,如图23所示。

1.5 楼板屈服线

楼板在开裂以前荷载较小时,弯矩是按照弹性平板理论分布的。开裂以后,弯矩分布由于开裂截面处抗弯刚度减小而产生了变化。随着进一步加载,在最大弯矩的截面上出现了受拉钢筋的屈服,板在屈服截面上会形成很大的曲率变化,同时,相应的弯矩实际上维持在极限抵抗弯矩上不变。再进一步加载,板会出现大的弯矩重分布。当板荷载继续增大时,从最先屈服的那一点开始,直到由足够数量的屈服点形成屈服线。这些屈服线把板分为许多板块,并最终形成破坏机构。形成破坏机构的屈服线体系通常称为屈服线模式[1]。通常,板四边固结的双向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屈服线如图15所示。

ANSYS计算的板顶裂缝如图20所示。实际工程中楼板开裂情况如图21所示(为便于辨别,图中裂缝均已描绘处理。对比图20和图21可知:①裂缝出现的位置基本位于柱子附近,与实际工程出现的裂缝情况类似;②靠近柱子的部分裂缝走向和角度与实际工程相同。上述分析表明:应用ANSYS进行钢筋混凝土楼板分析是可行的。

  

图14 零弯矩线示意图Fig.14 Schematic of the zero bending line

  

图15 屈服线示意图Fig.15 Schematic of the yield line

本节用ANSYS建立两种非线性工况,研究楼板屈服线随柱截面变化情况。工况一:柱截面为600 mm;工况二:柱截面为1 600 mm。如图16所示,工况一(小截面柱)的负弯矩屈服线沿梁边,正弯矩屈服线通过柱且与梁成45°,均与图15的屈服线一致。从图17可以看出,工况二(大截面柱)的负弯矩屈服线近似为沿梁跨中分布并经过柱角的八边形。正弯矩屈服线近似为经过梁跨中的十字形。大截面柱的楼板正负弯矩屈服线可近似为如图18所示的模式。

比较图7和图8,可见内格板的板顶主拉应力差距明显且具有代表性。图9给出了内板格在柱角处和梁跨中处的板顶主拉应力随柱跨比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出,随柱跨比的增加,梁跨中附近内板格板顶主拉应力减小;柱角处板顶主拉应力随之增加;在柱跨比约为0.25处两线相交。可见,随着柱跨比的增加,楼板板顶裂缝控制重点从梁边转到柱角处。

  

图16 小截面柱板裂缝图Fig.16 Slab crack distribution of slender column

  

图17 大截面柱板裂缝图Fig.17 Slab crack distribution of fat column

  

图18 大截柱楼板屈服线示意图 Fig.18 Slab yield line of fat column

2 大截面柱框架结构实际工程分析

本节通过ANSYS对某大截面柱框架结构实际工程中楼板开裂比较严重的一部分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对比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际工程楼板开裂情况,验证ANSYS分析结论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在规划未来时,照料者对专业人士或机构的不信任是影响其选择的又一重要因素。Hatfield和Lefley发现,服务系统所提供服务的协调程度低或助益不大,以及服务人员缺乏兴趣或欠缺有素的训练等,都会影响未来安置规划的制定。一些照料者表示不相信这些机构,担心钱被骗,认为机构或许只是表面宣传做得好,他们去世后心智障碍人员无法得到安全保障。这些潜在风险令照料者不愿做出确切的安排或计划。Bibby也发现,对现行政策和未来服务缺乏信心、与专业人士关系差是影响未来安置规划制定的主要阻碍因素之一。

2.1 模型概况

模型梁柱布置及部分尺寸如图19所示,主梁截面为350 mm×700 mm,次梁截面为250 mm×500 mm,板厚120 mm,层高为5.7 m。构件材料强度和本构关系同算例1.1。板底双向配筋均为6@160,板面配6@160的负弯矩钢筋。钢筋均为HRB335级钢。ANSYS分析采用整体式模型,混凝土采用Solid65单元。

  

图19 梁柱平面布置示意图(单位:mm)Fig.19 Position of beam and column (Unit:mm)

2.2 板的裂缝及结论

叶晓晓是成名了,是的,一脱成名了,她现在是网络上的大红人,就连巷子里的大妈们也通过上网的儿子和老公,知道了她的一脱成名。可是,她快乐吗?她突然觉得一切变得好复杂。

  

图20 板面裂缝图Fig.20 Cracks on the top plate

  

图21 实际工程板面裂缝Fig.21 Surface cracks on slabs

3 楼板构造措施探索

从图22-图24可以看出,柱截面为600 mm时板顶未见开裂现象;柱截面为1 000 mm时板顶在柱角处有裂缝;柱截面为1 600 mm时楼板开裂现象比较明显,主要为与梁呈45°的板角裂缝及柱、板结合部裂缝。

“起床啦,上学快要迟到了!”耳边忽然传来了爸爸的声音,我睁开眼睛,发现爸爸正站在床前催促着我赶快起床呢!原来这一切都只是一场梦呀!(指导老师:宋彩云)

3.1 算例

本节采用ANSYS软件进行非线性分析。模型具体尺寸:跨度(L)采用4 800 mm,层高为3 000 mm,梁截面为300 mm×500 mm,柱截面(C)为1 600 mm×1 600 mm,板厚为120 mm。混凝土采用Solid65单元,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取C30,抗拉强度采用其标准值为2.01 MPa,泊松比为0.2,膨胀系数为1×10-5/℃。除自重外,考虑3 kN/m2的楼面活荷载,温差取25°。板底双向配筋均为10@150,板面配10@100的负弯矩钢筋。梁受拉和受压区均为6根22的钢筋,箍筋为10@100,柱子配筋率为2%,钢筋均为HRB400级钢。

3.2 不同柱截面下板的裂缝分布

为对比柱截面变化对框架结构楼板裂缝控制的影响,本节介绍以下三种算例。

算例1:柱截面为600 mm,支座负弯矩钢筋伸入板内1 300 mm,如图22所示。

兴院惠民,大道至简,温秀玲的治院之道质朴而高尚。2017年,医院门急诊量275万,手术量6.7万例,在没有银行贷款的情况下资产总额增长到35亿元,工作量和收支结余率等财务指标基本处于国内地市级医院的最好层级。

算例3:柱截面为1 600 mm,距柱边1 000 mm范围内的支座负弯矩钢筋伸入板内2 600 mm,其余支座负弯矩钢筋伸入板内1 300 mm,如图24所示。

鉴于大截面柱产生裂缝的规律,本节研究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不同构造配筋对板顶裂缝控制的影响,并提出有效可行的构造措施。

  

图22 算例分析1 (单位:mm)Fig.22 The first case study (Unit:mm)

  

图23 算例分析2 (单位:mm)Fig.23 The second case study (Unit:mm)

  

图24 算例分析3 (单位:mm)Fig.24 The third case study (Unit:mm)

从以上三个算例可以看出:柱截面越小,板顶的裂缝现象越少;柱截面越大,裂缝现象越明显。对于算例三的大截面柱的楼板裂缝现象严重,现对其进行局部加密配筋,建立算例4,配筋如图25所示。

  

图25 算例分析4 (单位:mm)Fig.25 The forth case study (Unit:mm)

算例4中的构造措施对大截面柱柱角处裂缝控制不理想,如果继续增配钢筋,会使柱角处钢筋过去不易绑扎。因此,仅考虑加强配筋无法满足大截面柱裂缝控制要求。参考无梁楼盖板柱节点的结构形式,在算例3的基础上增加托板,如图26算例5所示。

  

图26 算例分析5的模型及尺寸示意图Fig.26 Model and dimension of the fifth case study

图27为算例5板顶裂缝图。从两图中可以看出,加上托板后,楼板柱角处未见有开裂现象。因此,加托板等构造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柱角处裂缝问题。

  

图27 算例分析5的板面裂缝Fig.27 Slab crack of the fifth case study

5

(1) 竖向荷载作用下,板柱角处板顶主拉应力随柱截面增加而增加,且增幅显著;梁跨中板顶主拉应力随柱截面的增加而减小;随柱截面增加,板顶最大主拉应力从梁跨中处向柱角处转移。

(2)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楼板板带弯矩:随柱截面增大柱角处楼板负弯矩先增大后减小,沿楼板对角线方向板带的反弯点逐渐向板中心偏移,板跨中板带反弯点位置基本不变;梁跨中处楼板负弯矩随柱截面增大而减小;柱截面变化对楼板零弯矩线有显著影响,按矩形板布置负弯矩钢筋无法覆盖大截面柱框架结构楼板的负弯矩区域。

(3)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楼板屈服线:柱截面变化对楼板弯矩屈服线影响显著;柱截面较小时,楼板负弯矩屈服线为沿着梁边分布的四边形,正弯矩屈服线近似为沿板对角线成X形;但当柱截面较大时,楼板负弯矩屈服线近似为沿梁跨中分布并经过柱角的八边形,正弯矩屈服线近似为经过梁跨中的十字形;对于大截面柱框架结构楼板,按照矩形板进行塑性计算,因屈服线假定有误而偏不安全。

“村里发展产业,最常见的就是注册合作社,然后动员贫困户入社,再以合作社的名义与企业签约,产业扶贫的模式就建立起来了。”这名驻村干部表示,发展合作社是产业扶贫最直接的展现形式,至少上级来检查时有说的。

(4) 楼板裂缝控制:大截面柱框架结构楼板裂缝主要有板、柱结合部裂缝和板角斜裂缝;采用不同的柱角处构造措施其裂缝控制效果不同;相比而言,在柱角处配置正交钢筋并加上托板可有效地控制大截面柱框架结构楼板裂缝。

参考文献

[1] Park R,Gamble W L.Reinforced Concrete slabs,Second Version[M].USA:Wiley,1999.

[2] 童申家,童岳生,栗海涛,等.复杂边界支撑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板的极限设计[J].建筑结构,2004,34(6):25-27.

Tong Shenjia,Tong Yuesheng,Li Haitao,et al.Limit desig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rectangular slabs with complex boundary[J].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2004,34(6):25-27.(in Chinese)

[3] Bungale S.Taranath.Reinforced concrete design of Tall Buildings[M].Talyor & Francis Group,2010.

[4] 刘文珽,黄承逵.配置抗冲切钢筋的混凝土异形柱-板柱连接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5,38(3):23-29.

Liu Wenting,Huang Chengkui.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behavior of slab-nonrectanglular column connections with shear reinforcement[J].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2005,38(3):23-29.

[5] 李占鸿.虹桥机场周边某既有住宅阳台改造加固的ANSYS 有限元分析及荷载试验验证[J].结构工程师,2014,30(3):175-180.

Li Zhanhong.Analysis by ANSYS and load test verification of the strengthened balcony of existing residential around hongqiao airport[J].Structural Engineers,2014,30(3):175-180.(in Chinese).

[6] Burgess I.Yield-line plasticity and tensile membrane action in lightly-reinforced rectangular concrete slabs[J].Engineering Structures,2017,138:195-214.

 
贾传果,胡鹏飞,张付杰
《结构工程师》 2018年第01期
《结构工程师》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