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热词“学生减负”到底热在哪里

更新时间:2009-03-28

“国家层面已经先后发布了多个减负令,但老百姓感觉孩子负担不减反增,怎样才能真正为孩子减负?”2018年全国两会上,中外记者就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采访教育部部长陈宝生。面对记者的询问,陈宝生认为:“(减负)迈出了重大步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终究“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彻底解决”。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陈宝生将“减负”称为“两会热词”和“社会焦点”。

上了年纪的人们依稀记得自己拥有过快乐、无忧的童年,还有活泼、奋发、自由的青少年时光。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的书包变得越来越沉,课业负担变得越来越重。

在合适的情况下,与媒体记者和网络知名人士建立合作,主动拉拢虚拟知识社群进行统一管理,提高思想认识,在舆情发生时能主动发声正确引导舆情正确走向。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错误言论,对公众存疑的问题上以知识社群为主体进行正面解答。配合政府监管平台,有效杜绝谣言的产生。对思想行为不端的主动进行处理,对发表危害国家言论的,一经发现立即关闭其社交账号,使其无法继续使用网络平台煽动群众。

高三的孩子辛苦点可以理解,因为要参加高考前的冲刺,可为什么连刚刚走进小学校园的孩子,每天都因为学习累得抬不起头来?中国的教育怎么了,孩子在这么小的时候就这么累,对吗?在众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疑惑的目光里,为孩子“减负”的呼声不断响起,20年来,声音渐强,连绵不断,不绝于耳。但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却依然是“涛声依旧”。

“打糍粑喽!”我高兴极了。家里陆陆续续来了许多大人。这个时候,厨房里飘来阵阵糯米清香。我跑进厨房一看,大灶台里正蒸着糯米,奶奶在不断地往灶膛里添柴火。过了一会儿,只听爷爷喊:“米好啦!米好啦!”于是,叔叔伯伯们便走进厨房,用竹匾()装好蒸熟的糯米,放入石磨里。大人们“嘿哟、嘿哟”地忙活了好一阵子,糯米都被磨成了米糊。妈妈将米糊倒入那个“大石碗”中,一旁的爸爸和几位伯伯,都举起了手中的大木槌,“啪”的一声,再一声,你一槌、他一槌,把糯米捶出一个大窟窿。才一会儿,大人们头上都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为什么减负少有效果?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意味深长地说:“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本账,都知道总体上负担为什么没有减下来,都知道孩子的负担是谁加上去的。我想,每个家长心里清楚,每个老师心里清楚。”陈宝生认为减负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也是社会的事情。他给出的减负行动路线图,涉及学校教学、课外、考试、教师、家长等诸多方面。他尤其讽刺了校外培训机构“鸡汤加忽悠”,导致了家长“不听忠告听忽悠,负担增加人人愁”的局面。

实施以上六方面重点工程建设估算静态投资约为234亿元,到2025年平均每年投资19.5亿元,低于“十二五”以来的年度建设投资25.2亿元的水平。考虑到农村水利各项工程运行管护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工程养护管理资金会有所增加。此外,还要根据实际同步推进农村水利信息化和自动控制工程,包括建设国有扬水站和集中供水点等远程监测、灌溉机井IC卡智能控制系统、小型泵站无人值守信息采集传输的实效性和自动化水平等,年度总的资金需求水平也会有所增加。当然随着天津市整体经济的发展,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也会加大。初步分析资金平衡,投资可满足目标提出的要求。

其实,校外培训机构再怎么忽悠,也是切中了广大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心理。家长为什么变得越来越焦虑,直接与孩子的日常学习成绩一丝不敢放松有关。尽管在中小学阶段,很多学校打出了素质教育的旗号,但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老师、学校的最重要的考核指标,没有任何人敢忽略。于是,即使平时强调不以分数高低排名,但在各种测验、统一考试、小升初、中考、高考等重要关口面前,教师有压力,家长有诉求,使得孩子的书包在“减负”的呼声里还是变得越来越沉。有人说,不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很难做到让孩子们真正“减负”。

在教育工作者看来,“减负”目标难以完成,家长也负有重要责任。望子成龙,逼着孩子考出好成绩,以此出人头地,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是很多家长的普遍心理。家长容不得孩子成绩出现闪失,就拼命地让孩子上好学校、上课外班,所以,孩子才会很累。而在家长看来,学校也是靠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吃饭”,所谓的好学校,无非就是成绩好。老师最普遍的做法就是将压力传导给家长,将督促孩子学习的“第一责任”交给了家长。而被教育部门斥责为“忽悠”的培训机构也一肚子委屈,是家长、孩子们有需求才造成了课外班的兴盛。孩子在课堂上学不好,必然想办法通过课外培训进行弥补和竞争,培训机构图挣钱是没错,但如果课内老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好,又何必参加课外培训呢?

站在各自的角度,似乎都有自己的道理。说起减负难的症结,各方又都有点欲言又止,顾左右而言他,掩藏着难言之隐。其实,这恰恰是减负难以产生效果的综合因素。作为一个关系到孩子成长和教育发展方向的大问题,减负正在变得急切和刻不容缓。

孩子的书包能轻一些吗?课后的作业能少一点吗?课外班能少上一点吗?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找到最关键的症结所在,也需要清晰的有效路径设计。解决学校的繁重教学任务和巨大考评压力,需要让校长和老师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允许个性差异,鼓励兴趣,培养人格。同时,也要让家长克服考试分数竞争所带来的无力感、焦虑感,还要让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课外培训机构逐渐规范有序,不再用“成功学”“不输在起跑线”等心灵鸡汤误导家长和孩子。正像陈宝生所说,减负不仅是教育战线的事情,也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希望在全社会的动员和努力下,让课业负担较重的孩子们重新露出童稚的笑脸,让阳光照亮美好的童年和每一个成长的日子,当这一天来临的时候,“减负”这个热词就不会那么热了。

  

刘 畅中国青年报国内时事部主任中青公益研究院秘书长中国记者最高荣誉奖—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刘畅
《今日中国》 2018年第04期
《今日中国》2018年第04期文献
“习”风吹来春满园 作者:新型政党制度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不能只盯着羊、煤、土、气创新发展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乡村振兴功成不必在我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多积尺寸之功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