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屏边县森林资源营建成效及发展思路

更新时间:2009-03-28

1 自然概况

1.1 地理位置

屏边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南部。位于北纬 22°49′~23°23′、东经 103°21′~103°58′之间,南北长63 km,东西宽55 km。东面与文山州的文山、马关县隔河相望,南部与河口县接壤,北部与蒙自县毗邻,西南与个旧市相连。老滇越铁路、新昆河铁路、昆河公路穿境而过。共辖1镇6乡(即玉屏镇、新现乡、新华乡、和平乡、白云乡、湾塘乡、白河乡)。

1.2 地形特征

屏边县地处云南高原的六韶山南延部分,地势大致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起伏较大,由于境内绿水河、新现河、南溪河、那么果河4条河流的冲刷侵蚀和切割,使境内形成块状山谷及幽深峡谷,出现“四河、三山、六面坡”的环状地形,特别是南溪河的冲刷和切割作用,把全县从北向南分割为东西两部分。特殊的地质结构及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屏边县形成了岩溶地貌、深切割中山、中切割低山3种地貌类型。境内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地势陡峻、高低悬殊大。最高峰为县境北部的巴巴坡,海拔2 590 m,最低点为东南部的那么果河与南溪河交汇处的三岔河,海拔仅154 m,相对高差达2 436 m。全县无明显坝子,山地面积占99%,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也是林业大县。

1.3 气候条件

屏边县属低纬亚热带湿润山地季风气候类型,具有阴雾寡照、潮湿多雨、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温差小及立体气候显著的气候特征,因地形、地貌及地理位置的不同,各地的气候条件又有极大的差异。随着海拔的变化依次出现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等气候带。

全新的欧6 D阶段排放标准旨在确保车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尾气排放符合标准。沃尔沃卡车为满足更为严苛的排放标准,推出了新型发动机软件,并改进了尾气后处理系统的涂层。

1.5.1 残留内膜面积评判 手术结束时,自宫底至宫颈全面检查内膜残留情况,按照统一标准对宫腔的残留内膜面积进行评估,1级:内膜残留面积<1/3宫腔内膜面积;2级:内膜残留面积为1/3~2/3宫腔内膜面积;3级:内膜残留面积>2/3宫腔内膜面积。

1.4 土壤类型

针对326国道、河(口)屏(边)路沿线、新现河两岸及面山进行景观绿化,形成独具特色的森林景观带。对玉屏、新现、白河公路两旁进行经济林果香蕉、荔枝、枇杷种植引导形成屏边经济林果长廊,形成体验生态林果观光区,可为城镇居民提供休闲和康养的场所,可吸引从大围山自然保护区享受完天然氧吧的游客走进苗乡,体验硕果累累的田园风光,促进屏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1.5 河流水系

屏边县依托退耕还林工程、红河防护林工程、石漠化治理、生态公益林保护,以及特色经济林产业基地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通过实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森林面积由2004年的72 743.3 hm2增加到2015年的95 248.6 hm2,增幅达30.93%;蓄积量由2004年的7 464 500 m3增加到2015年的9 733 840 m3,增幅达30.40%;森林覆盖率由2004年的39.98%增长到2015年的51.63%,增长了12.65%。森林资源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实现了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和森林覆盖率的同步增长。

(2)我国规范理论计算值相比于美国规范和欧洲规范等国外规范更接近试验值,国外规范对于极限承载力的设计方面偏于保守。

1.6 植被类型

植被类型根据垂直分布分为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竹林、稀树灌木草丛和人工经济林7个类型。

1.7 森林资源现状

屏边吸引人之处不仅是因为自然地理环境优美和丰富的民族风情,更与它独特的大围山森林景观分不开。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大围山年降水量超过1 500 mm,保护区内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温差变化不大。因此,有着优越的动植物生存环境,区内动植物种类异常丰富,是古老热带森林植物的避难所,聚集了植物的古老性、珍稀性、多样性和完整性,是全国生物多样性珍稀濒危特有植物种类最丰富的保护区之一。独特的气候造就了植被类型的多种多样,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物候变化,景观不一,神奇又神秘,四季色彩绚丽缤纷,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古树参天,独树成林,到处可见。目前已记载有种子植物3 619种,蕨类植物272种,苔藓植物217种,高等真菌388种、属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50种,云南省级重点保护植物60种。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明珠”,是研究种子植物起源、系统发育、分类学及区系学的重要地区。因森林景观独特,是屏边乃至全国重要的稀缺旅游资源,被誉为“避暑天堂”。

2 森林资源营建成效

近十年来,屏边县大力发展林业,森林资源营建成效如下:

2.1 特色经济林建设成效显著

全县森林面积按健康等级分,健康的占93.09%、亚健康的占6.86%;天然林面积中,自然度为Ⅰ级占15.20%、Ⅱ级占61.57%、Ⅲ级占23.23%。全县森林生长发育良好,群落结构完整,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森林生态保持良性发展态势。

近年来,屏边县在强化生态建设的同时,为了发展林业产业,增加林农经济收入,提高林农生活水平,大力发展种植杉木、桤木等主要用材树种和枇杷、柑橘、核桃、荔枝等主要经济林木树种,使人工林面积蓄积大幅度增加,人工森林面积由2004年的24 731.9 hm2增加到2015年的 56 330.2 hm2,增幅达127.8%。

2.2 人工林资源持续发展提速较快

发达国家的绿色消费水平之所以高,原因之一是他们在绿色农产品的营销上形成了完整的体系。相对而言我国绿色营销起步较晚,绿色消费的意识不强。在营销方面缺乏相应的人才,尤其是绿色营销人才缺口较大,真正了解绿色营销的人也是少之又少。绿色营销人才的严重匮乏,导致酥梨绿色营销专业性不强,系统性较差。

通过长期与企业合作沟通,结合专业教学经验以及与学生沟通。想要真正形成长效的校企合作,将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落到实处,就要解决企业、学生、教师参与积极性的问题。而从上面的经验分析来看,最终需要的是找到各方的共同利益点。通过不断调研与走访本专业最终梳理出各方需求对形成多方共赢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进行实践,目前已取得一些效果。

2.3 森林资源总量实现“双增”

境内主要河流有绿水河、新现河、南溪河、那么果河。

2.4 森林生态保持良性发展态势

近年,屏边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在玉屏、新现、新华、湾塘等地建立了特色经济林示范基地,主要种植枇杷、荔枝、红豆杉目。目前,全县经济林面积2 655.5 hm2,未成林的经济林木种植面积1 890.1 hm2。特色经济林建设是屏边县林产业发展的重要补充,是进一步调整优化屏边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

2.5 林业投资渠道呈现多元化

屏边县通过自筹资金、吸引社会资金等方式推行“工程造林,提高质量,群众参与,稳步推进”的造林思路,加大林业建设投资力度,林木权属多元化态势正逐步形成,实现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林业、分享林业建设成果目标。

2.6 丰富的森林后备资源将成为林业发展新增长点

全县林分以幼中龄林为主,幼中龄林面积占整个林分面积的63%,未成林造林地18 335.7 hm2,显然,后备资源较为丰富,将成为林业发展新增长点。

3 林业发展思路

3.1 打造屏边迷人森林景观

屏边县的土壤由于受复杂的地貌、地形、气候和植被等因素影响,形成了土壤类型多样化,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红壤、黄壤、黄棕壤、石灰土、火山灰土等。

在上期的文章中,笔者与大家分享了在学校中教师是如何有效运用布鲁姆的六层思考模式去提升学与教的层次的。培养布鲁姆的高层次思考(分析、综合、评鉴,即高阶思维),是当代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目标。要想有效地培养这些目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经历(Learning Experiences)。本期将介绍一个有用的学习经历模式,供教师参考,有助提高培养学生发展高层次思考的效果。

3.2 积极发展特色林业产业

凭借屏边县杉木优势资源,将猕猴桃、枇杷、荔枝作为支柱产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努力发展木材精深加工业、建立区域特色林业产业,培育林产品专业交易市场、特色经济林产业、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林下资源开发产业,开展灵香草、重楼、板蓝根、白及等林下药材种植,构建屏边特色林业,促进屏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3.3 促进良种和种苗基地科学管理

树立“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的质量管理理念,对云南拟单性木兰母树林、八角母树林、肉桂母树、秃杉、杉木种子园进行科学管理,对每年不断刷新的杉木苗需求,有针对性建设杉木种子园及杉木良种示范林,做好红花油茶、核桃采穗圃抚育管理,促进屏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3.4 提高天然林资源管理质量

屏边县具有丰富的天然林资源,特别是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的阔叶林资源十分丰富,研究价值高,生态价值高、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这既是大自然对全人类的赐予与馈赠,又是世世代代屏边人民对森林敬畏、珍惜与保护的结果。近年来,屏边天然林资源呈下降趋势,主要表现为:开垦种植杉木、乱砍滥伐。为此,宜应加强林木采伐管理与林地使用管理,加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提高天然林资源管理质量,促进屏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3.5 切实管理好国家级公益林

在国家级公益林内,有偷林木种植杉木(因该区适宜杉木生长,且经济价值较高),有占用公益林在林下种植三七、白及等行为,针对此类非法破坏生态公益林行为宜加强监管,促进屏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3.6 大力发展农村新能源

屏边县农业人口多,烧火用柴压力较大,为解决节纺薪材问题,可结合红河州太阳能补贴项目和巩固退耕还林热水器安装项目配套实施,继续抓好农村能源建设和农村能源建后服务管理,如节柴改灶、太阳能热水器、沼气池等农村新能源建设,促进屏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3.7 加快建设林业信息化体系

通过计算机平台,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在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林业建设规划等方面,实现动态监测,实时掌握森林资源消长,发挥林业信息化的强大效用,促进屏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忠.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教程[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

[2]大姚县林业局.百草岭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R].2003.

[3]金钱荣.大姚县粗榧生境条件及分布现状初报[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6(06).

[4]国家林业局.中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5]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省屏边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R].2016.

[6]樊国盛.云南风景园林研究[M].云南科技出版社,2012.

 
郭万力,杨帆,潘仕萍,刘光学,吴志晖,金钱荣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