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中条山南段中生代成矿模式及找矿意义

更新时间:2009-03-28

0 引言

中条山南段位于山西省南部,属山西台隆元古宙Cu(Co、Mo、Au)成矿带,中条裂谷(继承性裂谷)Cu(Mo、Co、Au)矿化密集区。其成矿地质构造条件优越,特别是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强烈,生成了铜、金等一系列内生矿产,成型的矿床有三岔沟金矿、八一铜矿、水峪金矿等,矿(化)点星罗棋布,反映该区有富含铜金矿物质的基底矿源层,是铜金矿产资源潜力区,区域地球化学成果亦显示该区具有形成铜矿的地化背景。但以往地质工作中没有系统总结过该区的成矿模式,至少目前还未见报道。而该区是多年地质工作老区,地表找矿已经很难,要加强深部找矿、找大矿,就必须分析该区的成矿作用过程,建立成矿模式。文章在系统分析成矿地质环境、已知矿床(点)特征基础上,就构造岩浆与该区成矿关系建立中生代成矿模式,再据成矿模式进一步预测找矿靶区,以对今后的地质找矿工作有指导作用。

1 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

1.1 地层

中条山南段区域地层有太古宇涑水杂岩,古元古界中条群土地庙组,中元古界西洋河群、汝阳群、洛南群,以及上元古界、下古生界及新生界。

四是高科技手段支撑及个性化、实用的教室布置。美国的课堂在硬件配置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教师借助软件、系统,或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教学和管理已形成常态;教室布置往往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例如:一节与家庭有关的选修课,教师会把教室布置得像间大厨房;许多教室的前半部分是课桌椅,后半部分是实验区,实现了实验和教学完美融合;教室里的桌椅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方便学生完成不同任务。

涑水杂岩为一套变质程度较深的复杂岩石组合,归纳为片麻岩组合、表壳岩组合,变质程度达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山西地质矿产局,1972,1993)。片麻岩组合分布面积占该区85%以上,为深变质的深成花岗质岩石,有片麻状二长花岗岩、黑云二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表壳岩组合不仅分布极为零散,且规模有限,成类似“变形虫”一样的不规则捕虏体淹没在花岗质岩石的海洋中,发生了多期次的强烈变形变质作用,其岩性主要有斜长角闪岩、超镁铁质岩类、黑云变粒岩、长石石英岩及浅粒岩、磁铁石英岩。中条群土地庙组透闪石大理岩变质程度为低绿片岩相,与涑水杂岩为断层接触,第三系、第四系为覆盖层(图1)。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计算得到分角度叠加数据体和P、G、流体因子、碳氢检测、拟泊松比等AVO属性数据体,对其综合分析,确定油气异常区。

  

图1 中条山南段地质剖面图(据山西地质矿产局,1993修编)

 

1—第四系、第三系; 2—涑水期片麻状二长花岗岩; 3—涑水期表壳岩组合; 4—中生代三叠纪晚世细粒角闪石英闪长岩; 5—长城系白草坪组; 6—涑水期黑云二长片麻岩; 7—中生代侏罗纪早世中粒花岗闪长岩; 8—韧性强变形带; 9—中条期透闪大理岩; 10—涑水期黑云斜长片麻岩; 11—中生代三叠纪晚世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闪长岩; 12—深大断裂

1.2 构造

(1) 北东向断裂构造系统

q1、q2、q33个金矿(化)体均呈单脉状赋存于主岩体的北、北东侧之弧形断裂带(F5)之压性—压扭性裂隙中,三者总体走向基本一致,由西向东走向依次为东—南东—南,呈弧形带状展布。矿体围岩蚀变较弱,蚀变宽度一般0.1m左右,矿体与围岩界线较明显。

  

图2 山西古裂谷分布示意图(据刑集善,1991;黄崇轲,2001)

 

1—构造带; 2—古裂谷; 3—新隆起

由华北地台沿东经112°线地震层析剖面(图3)可见,在中条山和三门峡地区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低速体。该低速体宽90~100 km,深度60~150 km(未见底),顶部60 km左右,并在该深处出现一个厚约15~20 km水平低速层,向南延伸至秦岭,向北延伸与塔儿山—二峰山下地壳连通。根据岩石物理性质与温度的相关性,该低速体可能表征软流圈上涌现象(山西地质科学研究所,1999)。由高温高压实验成果和热模拟可知,软流圈上涌有可能导致大规模的减压熔融或加热熔融,从而诱发大规模岩浆活动。美国西部盆岭省新生代热模拟结果表明,软流圈上涌可能先加热地幔底辟体的上覆玄武质岩石并导致其部分熔融形成中酸性岩浆活动。此后,绝热底辟的软流圈物质发生减压熔融产生玄武质岩浆活动(邓晋福等,2004)。鉴于中条山地区未见中国东部裂谷区那样的新生代岩浆活动,推测这种低速体可能不是现在的软流圈上涌现象,而是正在冷却的、中生代的底辟体。这种现象有可能类似于邓晋福等(2001)描述的羌塘地块的岩石圈结构特征(据邓晋福等,2004)。

5年来,全系统恢复发展1万多家基层社,总数超过3万家,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基层社乡镇覆盖率由2012年的56%提高到2017年的95%。各地因地制宜推进基层社分类改造,通过劳动合作、资本合作、土地合作等多种途径,广泛吸纳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社,逐步推进基层社“三会”制度建设,多种方式密切与农民组织上和经济上的联结。

整体而言,麦克尤恩的《时间中的孩子》用文学之镜映衬了斯蒂芬丢失的那个孩子,在自然之镜中反思了丢失的那个孩子在自然空间、社会空间与精神空间所受到的种种磨难。尽管斯蒂芬没有能够找回自己的孩子,但是这个悬而未决的隐喻结尾却展示了积极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流逝,斯蒂芬与妻子孕育着新的生命,《时间中的孩子》的荒原镜像伴着“一声哽咽,接着是一声清亮的啼哭”(《时》:239)。不再是一种虚幻中的文学叙事,它被再次拉入现实社会并充满未来生命的勃勃生机。这最终也让麦克尤恩完成了对《时间中的孩子》标题隐喻的一个完美解释:在时间中丢失的孩子,最终会在时间中找寻回来。

  

图3 华北地台沿东经112°CT断面图

 

(据山西地质科学研究所修编)1—高速体;2—低速体

(1) 拆离带型矿床

区域侵入岩按侵入期次及岩性特征不同依次为:涑水期花岗岩类(前述地层中的涑水杂岩),晋宁期辉绿岩脉,印支燕山期花岗岩类及燕山期中酸性岩脉等。

1.2.2 区域构造

该区前寒武纪主要为韧性变形,形成区域片麻理、片理及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带;晋宁期为脆性变形,形成构造破碎带,该区大量辉绿岩脉反映了本次构造运动特点,展布方向为NE和NW;中生代燕山期构造运动奠定了该区构造格架雏形,即主构造方向为北东向展布,主要形成北东向断裂构造系统;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也是铸成构造格架的主要因素,形成了新的裂陷,如运城及芮城裂陷。

该区主要控矿构造为北东向断裂构造系统和近东西向韧性剪切带。

1.2.1 大地构造背景

中生代构造在区内非常发育,主要为断裂构造,以北东向的山北和山脊构造系统为主,它们是区内的一级构造,为大型拆离断层,对该区次级构造及岩浆活动起着控制作用,与山前构造岩浆成矿带和分水岭岩浆成矿带的形成密切相关。另外还有一些近北西向、近南北向次级构造。这些构造规模较小,主要控制着后期岩脉及一些含矿石英脉的就位。

山北断裂系统:指运城盆地南部边缘断裂系,由一系列断裂组成。断裂最宽达500m,为深大断裂,北起夏县温泉,南到解州,延绵110km以上。断裂倾向北西,倾角60°左右。该断裂带部分地段可见到完好的断裂面,显示先张后压特征,且曾经多次活动。

山脊断裂系统:断裂全长约33km,倾向南东,倾角40°~60°之间。为区内太古界和元古界地层分界线,地貌特征非常明显,断层三角面线性排列,断层通过处为一负地形。断裂面显示先张后压特征。

有关地震资料及重力布格异常解释,不仅表明上述两大断裂系统的存在,而且显示为深大断裂。

(2) 近东西向韧性剪切带

中条山南段发育一系列近东西向韧性剪切带,按变质与变形的构造特点和构造变形程度分中构相(角闪岩相)和浅构相(绿片岩相),中构相全部分布于北部的太古宙涑水杂岩内。浅构相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古元古代中条期土地庙大理岩中,西部延至太古宙变质岩内;该剪切带见有糜棱岩化带出现,该期变质作用主要作用于中条期碳酸盐岩建造,另外也对下伏太古宙涑水群变质岩产生明显叠加变质,形成多世代矿物组合特点。

Rayleigh-Taylor(RT)不稳定性在超新星爆发、 星云生成等天体演化[1-3], 以及惯性约束聚变等工程研究领域[4-9]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3 岩浆岩

两组影像学测量结果见表3。前路组和后路组末次随访颈椎生理曲度(Cobb角)较术前均改变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末次随访颈椎活动度较术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组末次随访时ROM较术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和后路组ROM减少率分别为26.29%和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典型病例影像学资料见图1。

中生代印支燕山期表现为强烈的中酸性岩浆侵入,据1∶5万航磁资料,在中条山南段的隐伏岩体面积约118 km2,出露最大的为蚕房岩体(178.1Ma±1.5Ma~224Ma±12Ma,K-Ar),面积8 km2,次为相家窑闪长岩体及石英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正长斑岩、钠长斑岩、花岗细晶斑岩脉。1∶5万区调中,以同源岩浆演化,岩浆多次脉动上侵形成不同的构造岩浆单元为理论基础,将其划分为两个序列和3个独立单元,表明该岩体具有多次活动性。

1.4 区域矿产特征

q3号矿体亦产于弧形断裂带内之裂隙构造中,与q1和q2二者产状基本一致,分布于q2号矿体之外侧(相对于岩体)。该脉带地表出露长度430m,由于厚度薄且矿化不均匀,造成中部圈不出工业矿体,仅在东、西两端圈出两个矿体。

每当我们遇到同行的时候,大家往往都会先想他们是不是我的竞争者,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这个道理,我们不能因为别人的优点而让自己意志消沉,也不能因为同行而让自己走进竞争的死胡同。在行业发展的大潮中,企业与个人要想寻求长久、辉煌的发展,要有大格局和奉献精神。拥抱一个行业,没有保留地投入,当回头的那一刻,你会发现,你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端。

病患任意血糖指标高于11.1 mmol/L,证明病患患糖尿病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TC,2 hPBG,TG和葡萄糖耐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检查结果的有效率进行判定(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相同,判定为有效,反之则无效)。

2 成矿模式分析及典型矿床

2.1 成矿模式

成矿作用过程包括金属元素从源区被萃取出来(简称“源”)—被介质输运(简称“运”)—在某一场所堆积(简称“储”)的3个阶段。岩浆—流体—成矿系统是实现成矿作用的源—运—储的统一的时空系统,在大尺度的成矿带,巨型矿集区的形成与岩浆—流体—成矿系统有直接联系。而金属的巨量堆积需要有一个巨大的岩浆—流体—成矿系统来供给和支持,最宏观的成矿流体系统应来自一个地区岩浆活动旋回的晚期和末期,深部岩浆房接近全部固结的时候,这时,整个地壳特别是其上部已被加热,岩浆房和浅部定位的岩体放出大量的流体,加热的地壳放出变质流体,同时软流圈冷却时放出的流体和可能加入的被加热的大气降水一起汇入到这个巨大的系统中,这可能成为最好的成矿—流体系统。地质事实支持上述看法,例如,中国东部和三江地区均有漫长的演化历史,但成矿作用的大爆发则分别发生在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最强烈的岩浆活动时期,岩浆—流体—成矿系统源于壳幔内不同的深度,来自岩石学—地球化学性质不同的源,以及成矿流体的多源性质。

中条山南段中生代有软流圈上涌,区内中生代花岗岩类岩浆多次脉动上侵形成不同的构造岩浆单元,该区一些铜金矿床多位于各岩体周围,成矿与中生代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薛克勤,2006a,2006b),应当是成矿作用的爆发期。故此推测,中条山南段成矿主要是伴随着中生代软流圈上侵及形成的大规模岩浆上涌,在拆离断裂带附近的次级断裂带、剪切带以及岩体周围成矿。主要矿床类型有拆离带型矿床、剪切带型矿床、次火山岩型裂隙矿床,其成矿模式如图4。

据统计,截至11月15日,青海油田10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建设新井投产120口,完成新建产能工作量的98%,日增气超200万立方米,日外输量达到1600万立方米。

  

图4 中条山南段成矿模式及矿床类型示意图

 

1—太古宙深成侵入岩;2—表壳岩;3—元古宇碳酸盐岩;4—新生代沉积物;5—中生代中酸性岩体;6—软流层;7—矿体; 8— 拆离断层;9—次级含矿断裂

2.2 典型矿床类型实例

区内出露的最老地层为太古宙涑水杂岩,构成克拉通基底。下元古代、中生代进入一个全新时期,软流层底辟上涌发生海底火山作用,伴随构造岩浆活动生成了一系列内外生矿产,中条山南段就位于此大地构造背景中。

在中条山南段,拆离带型矿床较多,为该区主要成矿类型,三岔沟金矿为典型代表。三岔沟金矿区断裂构造发育,含金矿脉成群出现,目前共发现32条金矿化脉带,矿脉多呈近南北向展布,均位于太古宇和元古宇分界断裂(山脊拆离断裂)以北的太古宇涑水杂岩中,岩性为黑云二长片麻岩。矿带从山脊拆离断裂向北延伸一般不超过1200m,严格受次级断裂控制,说明拆离断层控制着次级构造的发育和矿体的就位。矿液是沿拆离断层由深部向地表运移,在次级构造中的有利地段就位成矿。该矿主要开采的有4号金矿脉, 4号脉长1200m,总体走向近南北,倾向西,倾角60°~82°。该矿脉已在5个中段开采,圈定矿体长750m,控制总段高470m,矿体厚0.3~4.2m。由于该脉受压扭—张扭断裂控制,在走向上和倾向上均呈舒缓波状,有膨大狭缩现象,倾向上产状变缓处往往矿体厚度大、品位富,反之矿体变薄且品位低(图5)。矿石构造有细脉状、团块状、细脉浸染状等,矿石矿物主要有金矿、黄铁矿,另有少量黄铜矿、方铅矿等,围岩蚀变有硅化、绢英岩化、钾化等。金品位一般5×10-6~10×10-6,最高370×10-6,在最深一个中段中局部可圈出独立铅锌矿体。

  

图5 三岔沟金矿剖面图

(2) 剪切带型矿床

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主要发生在视网膜及肾脏,是致盲、肾功能衰竭及死亡的主要原因[4]。由于DR早期对视力没有明显影响,患者也往往因为没有症状而不去眼科检查,而当视力出现问题再来就诊时病情往往已不是早期。因此,防治本病的关键是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5]。但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延缓病情进展,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亦是非常必要。

近东西向剪切带是近十多年来,随着中条山南段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和金铜矿床大量开采,根据地质填图成果、构造宏(微)观特征观察及采矿实践发现的。以往主要注意北北东—北东向、南北向、北西向断裂构造带,而该区实际上是由剪切带组成的扭动构造体系,而且东西向大剪切带对矿田、矿床、矿体有控制作用,八一铜矿为典型代表。

八一铜矿目前正在开采,是中条山西南段较大的一个铜矿床,属于涑水群地层中含铜石英—方解石脉型矿床。矿化带宽3~4m至20~30m,1号矿带长1000m,2号矿带长260m。矿体为脉状、透镜状,长50~100m,最长200m,延伸20~75m。全区铜平均品位1.2%,主矿体平均品位2.74%,伴生金平均品位0.8×10-6,银24.85×10-6,但目前深部较富的金、银矿体,金品位达100×10-6,银品位达100×10-6(赵斌,2009)。矿化带整体位于近南北向构造断裂带中,但达工业品位矿体又在与近东西向剪切带复合部位,主要受剪切带中张扭—压扭裂隙控制,成矿受东西向扭动构造体系控制(图6)。

  

图6 八一铜矿区剪切带控矿示意图

 

1—剪切带;2—矿体

(3) 次火山岩型裂隙矿床

中条山南段这类矿点较多,仅以水峪金矿为例进行介绍。

水峪金矿区构造裂隙发育,燕山期含矿岩浆热液活动强烈,所形成的金、多金属矿(化)体众多,矿种主要有金、银、铜、钼、铁等,大多数呈细脉状、透镜状赋存于岩体外围的弧形和环形断裂带以及夕卡岩带内,但规模较小,多数无工业意义,规模较大的主要有q1、q2、q33个金矿(化)体(图7)。

由表2可知,40种食用菌料酒的整体感官水平较好。由于0.5%的添加量过少,使料酒色泽呈淡黄色、口感淡薄;10%的添加量虽然营养成分含量较高,但是由于添加量过多,食用菌的菌香味浓厚,掩盖了料酒本身的醇香味;整体来说,添加量为2.5%、5%和7.5%的料酒其色泽纯正、酒体澄清、口感醇厚,酒香和食用菌香气融为一体。其中,猴头菇料酒的感官评价得分均较高,可能是猴头菇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溶于酒体,灰树花料酒的感官得分较低。

  

图7 水峪金矿矿脉分布示意图

 

1—龙家园组白云大理岩;2—花岗闪长岩;3—花岗闪长斑岩;4—正断层;5—逆断层;6—性质不同断层;7—金矿体及编号

中条山南段位于中朝克拉通前寒武纪三叉裂谷(刑集善,1991;黄崇轲等,2001)(图2),该三叉裂谷发生于新太古代—元古宙。近年来不少研究工作认为其是作为东部陆块和西部陆块最后拼合形成的华北克拉通的缝合带。尽管板块构造体制是否适用于太古宙的问题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有利于内生矿床的形成则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的一些成果表明,中条山、五台山和恒山地区在新太古代有相一致的动力学背景,它们表现明显的亲缘性,在新太古代时期华北地区已经出现板块构造体制。按照现今的板块构造成矿理论,中条山地区应当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

q1号矿体地表出露长度300m左右,深部推测长度400m左右。矿体平均厚度0.78m,矿体产状严格受弧形断裂带内之裂隙控制,倾角较陡,平均65°左右。

q2号矿体与q1产状基本一致,均产于弧形断裂带内之裂隙构造中,二者呈平行排列。q2号矿体地表出露长度320m左右,深部推测长度495m左右。矿体平均厚度0.34m,在地表氧化带中矿体厚度相对较大,最大厚度可达0.80m,矿体倾角68°左右。

区内矿产以铜、金为主。已发现的金矿有三岔沟、蚕房、小李村、双对沟、水峪等小型金矿床(点)十多处。铜矿有八一铜矿及黄狼沟、坪坪沟、白峪口等。所发现矿点多位于两大断裂附近的次级断裂带中,受断裂带控制,或者位于中生代岩体外围裂隙中,成矿均与岩浆热液活动关系密切。

q1、q2、q3金矿体均为该含金硫化物碳酸盐石英脉型金矿床,矿石呈棕褐色,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脉状、浸染状构造。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铜矿、黄铁矿、斑铜矿、辉铜矿,含量约占50%以上,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玉髓、方解石等。矿石品位一般较富,单样最高品位达104×10-6,一般品位50×10-6左右。另外区内沿环形断裂破碎带和夕卡岩带还分布有蚀变岩型和夕卡岩型矿化体,但规模很小,无工业意义。

3 成矿条件综合分析

前述提到,成矿作用过程包括 “源”“运”“储”3个阶段。金属的巨量堆积需要有一个巨大的岩浆—流体—成矿系统来供给和支持。一个大的成矿区段,需要有大的岩浆热液活动,并且要有深大断裂为矿液提供上侵通道,矿液才能在特定的部位就位成矿,中条山南段完全具备此成矿条件。

中生代软流圈上涌及形成的大规模岩浆上涌为成矿提供了矿源来源及热动力来源: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成矿作用的偏聚性取决于地球物质的分异程度。地球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稀碱金属、稀土元素、碱土金属等较轻元素向地球上部迁移富集,一些金属元素则往往沉向地核,除形成内核外,外核则形成了液态层圈。一旦受到扰动,在核幔边界便形成地幔热柱,并携带大量金属元素向上运移(牛树银,2008)。这个时期即为中生代软流圈上涌及形成的大规模岩浆上涌期。二是从该区成矿特征看,该区一些铜金矿床多位于各岩体周围,或者位于断裂带内,但都离不开石英脉或方解石脉,说明其与岩浆热液关系密切。

针对假借“分时度假”之名行诈骗集资之实的犯罪予以严厉打击,开展分时度假虚假宣传专项治理活动,对于现阶段分时度假市场的虚假广告、强迫消费等行为进行查处可有效地引导现有的分时度假经营者诚实合法经营。对典型案件集中处理,联合各地政府共同推进当地旅游市场秩序常态化管理,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证分时度假健康发展的必要之举。各级旅游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分时度假的合理宣传,警示消费者分时度假可能会暗含的“陷阱”提高民众对分时度假产品的基本辨认能力和维权意识,通过加强宣传引导的方式打击分时度假虚假宣传活动。

只有深大断裂才可能将深部矿液带入成矿,中条山南段存在山北、山脊两大断裂系统,为该区深大的拆离断裂带。

据有关地震资料解释,运城盆地的构造形态为箕状凹陷,盆地两侧均为正断层,南侧为“箕”底,受边缘铲式大断裂控制(图8)。断陷盆地内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解州一带盆地内新生代堆积物最厚达5500m。再是受山前活动断裂影响,盆地边缘地震活动频繁。由此可见,中条山山北断裂规模较大。

  

图8 运城盆地剖面图

从重力异常看,山前(北)断裂分布范围布格异常等值线呈现密集的阶梯状,是中条山山前大断裂的反映,线状北东走向是涑水杂岩的主构造线方向,同时说明该断裂是一长期活动的继承性大断裂,是岩浆和矿液的通道(冯旭亮等,2015)。沿该梯度带(断裂带)广泛分布有金、铜等化探异常,异常强度大,范围广,且与现今金、铜矿点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中条山山脊重力高值区主体分布于中条山分水岭一线,该带总体呈一北东东向重力高值带,其中心布格异常值为—60.3×10—5m·s-2,而两侧均渐趋降低,对称性较好。该带为高山隆起区,之上沉积盖层掩盖较薄,反映基底密度大、埋深浅的特征。但值得一提的是,布格异常等值线在老窑头—北窑头、相家窑—东黄草坡一带出现了扭曲转折现象,这都和北西向山脊断裂带方向部位一致。

前述韧性剪切带不仅是构造变形带,而且是变质带,由于变形所发生的差异滑移运动,为流体在岩石中的运移开辟了通道,从而加剧了变质反应。这些剪切带规模大,剪切作用持续时间长,不仅使该区地层发生了强烈的变形变质作用,而且控制着该区矿产分布,是中条山南段的主要控矿构造。

除韧性剪切带外,受深大断裂控制的次级构造也为主要控矿构造。

4 结论

综前所述,中条山南段成矿条件优越,铜金矿化带星罗棋布,其成作用过程为:中生代软流圈上侵及形成的大规模岩浆上涌为成矿提供了矿液及热动力来源,深大拆离断裂及剪切变形变质带为矿液上侵就位提供了通道,成矿部位为深大断裂的次级断裂、剪切带内以及岩体周围次生裂隙中。对应的矿床类型为拆离带型矿床、剪切带型矿床、次火山岩型裂隙矿床。

成矿模式建立对该区深部找矿、找大矿有指导意义。三种矿床类型中以拆离带型矿床为主,预测主要成矿区段位于拆离断裂系统1000m范围内,矿体赋存于山脊、山北断裂系统控制的次级断裂中,若同时位于中生代岩体附近,以及与剪切带的交汇复合部位成矿条件最佳,即三种矿床类型的叠加部位。

参考文献

邓晋福,罗照华,苏尚国. 2004.岩石成因、构造环境与成矿作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 277-290.

冯旭亮,王万银,李建国,赵斌,赵楠. 2015.大中条地区重磁场特征及其断裂分布与构造单元[J].地质与勘探, 51(3): 563-572.

黄崇轲,朱裕生,白冶,王惠章,尚修志. 2001.中国铜矿床[M].地质出版社, 1-190.

牛树银. 2008.地幔热柱多级演化及其幔枝构造成矿[M].石家庄经济管理学院, 56-670.

山西地质科学研究所. 1999.山西省中条山地区前寒武纪铜矿成矿条件及找矿预测[R]. 27.

山西地质矿产局. 1972.运城三门峡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

山西地质矿产局. 1993.平陆测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

刑集善. 1991.山西板块构造及及其其演化特征初探[J].山西地质, 17.

薛克勤,邓军,商培林,曹锡林. 2006a.中条山西南段中生代热液成矿系统分析[J].地质与勘探, 42(2): 7-12.

薛克勤. 2006b.中条裂谷构造与成矿作用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86.

赵斌. 2009.山西省中条山洞沟式铜矿的地质特征及其找矿前景分析[R].山西物化探, 9.

 
贠孟超,尹德威,靳庙杰,王风宇,薛磊
《矿产勘查》 2018年第03期
《矿产勘查》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