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地球物理勘查仪器研发新成果及国产品牌化发展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0 引言

地球物理勘查仪器(以下简称物探仪器)在近10年取得了一批很好的科研成果,如:高温超导磁强计、瞬变电磁仪、频率域激发极化普查型幅相仪、便携式高灵敏度X射线荧光仪、多功能阵列电磁系统等,促进我国物探仪器设备自主研制跨上了新的台阶,并开始缩短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但是,由于研发力量分散、技术装备落后、低水平重复研发、缺少统筹协调机制等种种原因,其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整体滞后,也严重影响到物探仪器品牌化、产业化的研发进程。另一方面,国际上在近10年研发出一系列高新技术的、高精度的、大功率的观测仪器与设备,在我国地质大调查中占据了一定地位,造成了物探勘查工作过量依赖进口仪器的局面。因此,为扭转这种局面,为振兴我国物探仪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大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物探仪器装备的产业化、品牌化的发展势在必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期间,我国物探仪器的工程化、实用化、商品化、品牌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例如,① 我国自主研制的彩虹-3无人机航磁及磁/放综合测量系统基本实现实用化,正式转入地质调查矿产勘查领域,开始进入商业化使用阶段。② 成功开发出具有160 kW、30 kW、5 kW不同功率的多功能电磁法发射机、阵列式同步观测的宽频多功能电磁法接收机和瞬变三分量测量系统以及研制出高频感应式磁场传感器、瞬变电磁三分量感应式传感器、三分量高温超导磁强计、磁通门传感器等仪器与配套设备,通过不断改进完善,并进行工艺开发后,共生产不同功率的多功能电磁发射机23部,宽频多功能电法接收机150部,瞬变电磁发射机2部,瞬变电磁接收机60部,不同类型磁场传感器50部。③ 组成研、学、产、用相结合的科研团队,联合开展“大深度多功能电磁探测系统”实用化与推广应用工作,已推广18余台套系统。④ 2015年,自行研制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JW-6地下电磁波CT系统、IGGE-20瞬变电磁系统、WKT-7型坑道无线电波仪等设备销售近120台套,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毋庸置疑,我国物探仪器研发正在向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迈出了一大步。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我国物探仪器研发取得的最新成果,简明地分析了物探仪器国产品牌化发展研究思路,针对物探仪器装备的研发现状,重点指出了其发展差距和发展动向,提出了我国物探仪器装备重点研发方向和国产品牌化研发建议,最后总结提出8种具有品牌化品质与规格的仪器产品,作为近期实现国产品牌化发展的重要目标。

1 物探仪器研发新成果

近几年来,我国物探仪器研发呈现自主创新局面,取得具有创新性的主要成果如下:

(1) 自主开发的大深度三维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实现由二维向三维测量的跨越。该系统可全面实现时频两域激电法、CSAMT、AMT、MT、TEM等多种电磁测量工作,并因采用高精度GPS与恒温晶体的混合同步,实现了多测站多分量全天候的阵列式同步测量,为获取高分辨的电磁三维测量数据奠定了基础。

(3) 经过野外生产实践证明,技术性能指标先进,稳定可靠,勘查效率高,实用性强,有效性好,3~5年内生产无事故(指未进厂大修者)的产品;

(3) 研制成功的型幅相仪具有轻便、快速、高效、测量激发激化绝对相位等特点,实现了一机多参数和一次观测同时获取时频两域的多种激电参数,并首次使用GPS同步,填补了激电法(仪)一项空白。

(4) 高温超导磁强计,为我国原创性新成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使我国在这一领域居世界领先水平。在新型IGGETEM-20瞬变电磁仪研制中引入高温超导技术,成功研制出三分量高温超导磁强计探头,该系统已在地球物理勘查中取得实用化的成果,使用高温超导磁强计比传统的感应线圈式传感器,其探测深度和精度大为提高,充分显示出高温超导磁强计的优势。

3.3.1 航空物探仪器

(6) DZQ48/24/12高分辨地震仪,主要特点:① 采用高精度△∑24位A/D转换器,48道采样时最高采样间隔达31.25 μs,国际领先;单道最高采样间隔达10 μs;② 在软件中设有各种数字滤波器(高、低带通滤波器),其截频点可根据需要人为设置;③ 超高亮度、高分辨率液晶显示器,在阳光下图示清晰可见;④ 全新的外形结构设计,视角合理;⑤ 支持覆盖测量,配置覆盖开关或覆盖电缆可以方便野外反射测量;⑥ 内置仪器检测系统,自检采集、数据处理、自检报告自动生成输出。

(7) 最新开发的JW-6型地下电磁波系统,降低了工作频率,加大了功率,并提供了井—地观测设备。大透距地下电磁波层析成像系统,实现了在中高电阻率条件下透距大于500 m的目标探测。采取井—井、单井及井—地工作方式联合勘查,更有利于提高电磁波CT的空间分辨率,提高了实用水平。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为:井中发射机输出脉冲功率为10 W、50 W;工作频率:扫频范围为0.1~32.0 MHz,扫频间隔为0.1~9.9 MHz;接收机测量范围为0.2μV~30 mV;测量误差为±3 dB。

(1)工程前后汊道分流比变化。裁弯方案实施以后,成德洲右汊和南夹江汊道内分流比均有所增加,其中南夹江汊道分流比增加的幅度在0.75%~1.14%之间,成德洲右汊分流比增加的幅度在0.62%~1.04%之间。

(8) 研发的JSC-G-11高精度井中磁测系统,测量仪器精度可达10 nT左右,接近国外先进水平。研制成功GJCX-1高精度井中三分量磁力仪,其水平分量转向均方差≤80 nT;垂直分量转向均方差≤60 nT,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研制成功的我国首台CZJ-1型井中高精度质子磁力仪,其分辨率为0.1 nT;测量精度优于±5 nT。

(9) 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第一台高精度电子重力仪,分辨率可达5 μGal,性能指标达到国际CG-3技术水平。为形成重力仪器的国产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 研发探测深度范围从几十米到5000 m的平面分布式阵列高频点密度天然场源抗干扰的AMT+MT面积性测量技术系统,达到实用化和产业化。

(10) 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灵敏度多元素Y422型X射线荧光测井仪。该测井仪可在1500 m井深条件下实现矿层多元素定性与定量测定。研制出FPXRF手提式高灵敏度X射线荧光仪,此仪器的检出限,灵敏度达到国外同类先进产品的水平,实现了野外现场一次测量多元素(8种以上)分析技术。

(11) 航空物探仪器自主研发能力明显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成功研制出HC-2000航空氦光泵磁力仪,总体技术指标达到同类仪器国际先进水平。自行成功研制了DSC1数字磁补偿与数据收录系统以及航磁全轴梯度测量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我国航磁全轴梯度测量技术实用化水平。② 最新研制的HDY-401型(固定翼飞机)三频航空电磁系统和引进的直升飞机频率域大吊舱航空电磁系统,用于基础地质、矿产资源和水资源调查,获得较好的地质效果。③ 研制成功时间域固定翼航空电磁勘查系统,通过自主研发的半谐振可控沿发射技术,突破了大磁矩发射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出可以实现最大峰值磁矩约520 000Am2的发射系统,试制出的三分量接收探头,等效接收面积约10000 m2,在500 m大勘探深度条件下,实现高灵敏度、大动态范围内信号接收,为实现航空电磁测量系统产业化打下了基础。④ 成功引进并集成了GT-1A航空重力测量系统;引进吊舱式直升机频率域电磁系统,并完成了硬软件消化吸收、配套设备开发集成;整合了我国完整的航空伽玛能谱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物探仪器发展差距

2.1 发展动向

目前,物探仪器研制发展动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将 Huh7 细胞接种到 96 孔板,过夜培养,以 HCVcc 感染,同时加入浓度为 60、125、250 μmol/L 的 AchE 抑制剂,混合均匀继续培养 60 h后,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的 HCV 蛋白,一抗为 HCV 抗体阳性的丙型肝炎患者血清 [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实验诊断科提供],二抗为 Alexa Fluor®488 标记的羊抗人 IgG,用 DAPI 复染细胞核。用 Bioteck 细胞荧光成像系统计数荧光阳性细胞。

① 扩展测量功能,多获取地球物理信息。主要技术措施是提高仪器的测量灵敏度、信噪比,扩大动态范围,展宽仪器的频带和加密观测点。采取数据处理技术,从强干扰背景下提取微弱的有用信号,也是多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② 仪器的小型化、轻便化、低能耗、环境适应性强。措施是充分利用缩微技术、光刻技术、微电子器件制作技术等,使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是值得注意的动向。

(5) 在“品牌化产品”评价的同时,“技术指标”与“地质效果”具有等效作用。防止产生只重视技术指标的提高,而忽视了我们研发高质量、高水平仪器设备是为发现异常与解决地质问题(找到矿及解释地质现象)的这一最终目的。

④ 信息的网络化,这是当今国际上环境与地球探测研究的一种发展趋势。相应地,仪器设备在网络信号传输、数据交换、资料共享等有了新发展。

⑤ 虚拟仪器的发展,即利用软件代替硬件来实现各种各样的信号分析、处理,完成多种多样的测试功能,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到物探仪器领域,会提高其设计水平,加快研制速度,降低设计成本,这也是未来物探仪器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1.预期因素。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的大范围流动、信息大程度共享和信息及其便捷利用,使信息成为一种新资源,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消费一体化。因此“互联网+”背景下,大豆的价格的预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改变。如果消费者预测他所需的大豆的价格会上涨,他可能会多买些大豆供以后消费,使大豆的短期需求增加。因为在“互联网+”这个背景下,消费者有更准确的信息,所以消费者可以更准确地利用大数据或互联网上的信息来预测大豆价格的变化,使大豆的需求量更大。

2.2 发展差距

2.2.1 主要研究单位、院校、仪器厂的研发水平

物探仪器研发技术水平有的国内领先,有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庆地质仪器厂侧重于电法仪器、地震仪器、测井仪器、放射性仪器的开发与生产,生产的物探仪器质量可靠、水平较高,通过了ISO9001认证。北京地质仪器厂侧重于重力仪器、磁法仪器、分析仪器的开发与生产,还从事电法仪器、地震仪器的开发与生产,通过了中国军工产品GJB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生产的物探仪器质量可靠、水平较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研制开发的阵列电磁法系统、大功率多功能电磁探测系统、IGGETEM瞬变电磁系统和地下物探仪器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发展很快。中南大学的双频道激电仪具有独特性,实现同时发送和同时接收,自动消减电磁耦合效应,其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制的SEP地面电磁探测系统,性能已和国际高端某系统的性能相当。铁道科学研究院的陆地声纳等仪器具有独特性,达到国际水平。上海地学仪器研究所侧重于测井仪器的开发与生产,产品质量良好。重庆奔腾数控技术研究所是民营企业,侧重于电法仪器(多达17种型号)、地震仪器的开发与生产,产品质量良好,销售额增加较快。这些单位是我国物探仪器实现品牌化发展目标的主力军。

2.2.2 主要类型仪器的研发水平

(1) 当今最先进的重力仪器以CG-5和LCR-D/G系列的数字化智能型高精度重力仪为代表,其读数分辨率达1 μGal,重复观测精度<5 μGal。国内主要以引进为主,现已开始数字重力仪的研制与开发,经过多年深入研究,在借鉴CG-3(5)型等先进重力仪的设计思想基础上,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电子重力仪。西安测绘所于2003年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套航空重力测量系统,测量精度为5~7 mGal,与当前的国际水平相当。中国计量院研制的NIM-Ⅱ型绝对重力仪,测量不确定度为4μGal。重力测量仪器研制的另一发展方向是重力梯度仪。目前已走出或将要走出实验室的重力梯度仪是美国的旋转加速度计重力梯度仪、超导重力梯度仪和法国的静电加速度计重力梯度仪。

紫苏叶总三萜超声提取工艺优化及对10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 魏 磊等(16):2193

(4) 具有快速扫面,及时提供实测数据现场处理与解释结果,并给出直观形象的显示能力。

(3) 我国地震勘探仪器朝着高分辨率、大道数、三维和四维、三分量和四分量的高密度接收方向发展,使采集的数据具有宽频、高保真、高信噪比。目前,野外勘探的实际最大道数已经达到10000道/1ms;同时着重于高精度新型传感器,如MEMS地震检波器的开发。如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正在研发的多道地震仪,道数可在万道以上,指标高于国外产品。在工程地震探测方面,无线传输的地震检测系统也正在应用。

(4) 近20年来,我国电法仪器的研究也与国外同步地得到很大发展。国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多功能电磁法系统(林品荣等,2006)和SEP地面电磁探测系统(底青云、王若,2013)已开始显露头角。还有IGGETEM-20、SD-50型、WTEM-1J/GPS、CUGTEM-4型瞬变电磁系统和FX-1型幅相仪、SQ-3C双频激电仪、WSJ-3伪随机信号激电仪等等。同时,我国先后研制成功用于TEM测量的单分量和三分量高温超导磁强计,使我国这项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纵观电磁法仪器的发展趋势,在由以前的单一方法的电磁仪器向多种方法仪器集成发展,在变革有线多道集中式仪器向分布式阵列同步观测新型仪器发展。

(5) 我国核地球物理勘查仪器与国际前沿的放射性仪器发展总的差距不大,如γ能谱仪、测氡仪、手提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X射线荧光测井仪、伽玛总量(能谱)测井仪、室内伽玛能谱分析系统,国内均研制成功,技术指标相差不大,但主要在仪器稳定性、实用性、轻便性、可靠性方面还存在差距,还未形成产业化。在中子测井仪、航空伽玛能谱测量仪等仪器研制方面还亟待攻关。

(6) 目前国内常用的地下物探仪器主要有:① JW-6地下电磁波CT系统;② WKT-6型坑道无线电波透视仪;③ DST-4地下声波CT系统;④ 最新研制的CZJ-1井中质子磁力仪;⑤ JCC3-1型磁三分量测量仪;⑥ 井中激电(WDJS型数字直流激电接收机+DF-10大功率发射机)测量仪和DWJ-3B微机激电仪;⑦ 地—井TEM仪器,为引进加拿大PEM瞬变电磁仪井中3-DTEM测量。⑧ 地球物理测井仪器主要有JGS型数字测井系统、JHQ-2D轻便综合数字测井系统、TYSC-QB数字测井系统和HD-400Z型轻便数字测井系统等。地下物探技术从世界范围看均处于发展阶段,同其他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技术系列较齐全,水平也旗鼓相当。但与国外在寻找深部矿、攻克金属矿岩(矿)石物质成分和含量方面的井中地震成像(VSP、井间地震)、井间低频电磁成像及磁取样、核取样测井技术的仪器发展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2.2.3 整体发展差距

目前,国产高密度电法仪器、普通直流电法仪器、浅层地震仪、瞬变电磁仪、放射性仪器的性能与技术指标跟国外仪器虽然相当,但总的来说,我国自主研发和仪器改进的能力相对薄弱,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不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软件技术等发展,促进了高精度、多功能、智能化、网络化、阵列化的新一代仪器不断涌现,与其相比,我国物探仪器发展存在的主要差距是:

(1) 国外物探仪器的发展趋势是高精度、多参数、智能化、随机处理;野外仪器向轻便化、大功率、多测量参数、与GPS定位一体化方向发展,应用范围覆盖了地质、民用、军事等多个领域。我国物探仪器在高精度、多参数、智能化、随机处理、轻便化、大功率等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2) 物探技术装备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不高,产品系列不完善。主要体现在高观测精度和多功能方面,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3 物探仪器国产品牌化发展研究

3.1 物探仪器重点研发方向

我国物探仪器发展必由之路仍是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尤其是原始创新,要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物探仪器未来的发展将取决于引入新理论、新方法和广泛应用高新技术成果,要积极拓宽思路,加强学科渗透和技术融合,提高物探仪器接收灵敏度,提高精细程度,拓宽接收频响,提高分辨率,并解决其稳定性与可靠性问题。其重点研发方向如下:

比赛的间隙,为缓解紧张的氛围,主办方还进行了现场抽奖活动。上海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心主任徐强、东华大学图书馆馆长方建安、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图书馆馆长吴珞、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庄雷分别为现场观众抽出了一、二、三等奖和特等奖。

(1) 提高空间(垂向和横向)分辨率,扩展对目的物的有效探测范围;

(2) 提高对探测目标(尤其是物性反差弱的目标)的识别、区分和描述的能力;

(3) 具有特殊工作环境(如高山、沙漠、厚覆盖区、岩溶区、各种强大人文干扰等)的适应能力;

(2) 我国磁力仪种类和型号,以及观测精度等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基本相当,差距不大。主要问题还是仪器的稳定性和精度上存在一定差距。从发展趋向认为,磁力勘查随着应用领域向纵深方向不断扩张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其仪器的研制趋于光泵式、高温超导式磁力仪方向发展。磁力多参数测量并与GPS一体化的仪器将是21世纪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在航空全梯度磁力测量和航空及地面三分量磁力测量方面需要重点发展。

对照组行常规顺铂、酒石酸化疗:给予顺铂80 mg/m2,静脉滴注,在化疗的第1天用药;给予酒石酸30 mg/m2,静脉滴注,在化疗周期的第1天、第8天用药;以21 d为1个疗程,共化疗2个疗程。

(5) 加大多方法、多参数、高指标的集成化系统研发和产品化力度。

(6) 加强物探仪器传感器的研制,应致力于高灵敏度的微电场、微电流、微磁场、微位移、微震动、微形变等测量高信噪比的重、磁、电、震传感器与配套产品及其关键技术的系统研究;

(7) 物探仪器的研制,在高精度、抗干扰、多参数、多分量(电磁、磁、重力、地震三分量测量和重磁梯度测量)大数据量(阵列或分布式、大覆盖面积三维测量)、高效率(航空电磁、磁和磁梯度、放、重力和重力梯度测量)等方面有所突破。

本文改进了传统的时频域级联,引入新型空时频抗干扰结构,有效地抑制了窄带和宽带干扰。同时改进了传统的子空间估计算法,降低了计算量和子空间估计误差,在数据精度受限的情况下,仍可获得较好的干扰抑制效果,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是有效的。

3.2 对物探仪器国产品牌化的要求

对物探仪器装备品牌化的要求,可考虑以下几方面: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新闻媒体领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不断增加,新闻信息网络也逐渐的完善了起来。不但创新了新闻媒体的传播方式,也丰富了社会大众接收新闻信息的渠道。在当前的新闻媒体领域,人们不但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来接收新闻信息,还可以按照自身实际的需求来搜索信息。迅猛的信息传播速度是当前新媒体领域的一大特点,在这种特点的影响之下,不但提升了新闻信息的实效性,也提升了新闻信息的传播效率。这些对于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体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1) 经过三级(国家、省部、局)中任一级别的科技成果鉴定机构评审通过的产品;

(2)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权,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当期国外同类仪器先进技术指标的产品;

(2) 自主研制的大探测深度高分辨率多功能DEM-Ⅴ阵列式轻便电磁法系统,由60 kW大功率多功能发射系统和具有三分量高温超导传感器的多功能接收系统组成。实现了天然场电磁法(AMT)与人工场电磁法(TDIP,FDIP,SIP,CSTAMT)的阵列式融合探测,提高了电磁法探测深度与空间分辨能力,该系统性能总体上达国际先进水平。

(4) 经过多年野外生产实践,使用者认定并有较高知名度的产品;

③ 仪器智能化、可视化程度加大。随着单片机、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器件的发展,以及计算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变人工控制为智能化控制,变数字为图像,二、三维均可显示,屏幕上直观可见。

对物探仪器评价标准是稳定可靠,多取信息,灵敏准确,维护方便,全球适用。不能只看局部指标,仪器要便于携带、转运和搬动,要智能化,尽量向“傻瓜”型发展。

对研制成功并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物探仪器设备,应及时进行推广,促使其实用化、产业化和品牌化。

3.3 物探仪器国产品牌化研发建议

按探测空间不同分为航空、地面、地下三大类物探仪器,根据新时期地质工作任务要求,从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出发,研发相应的国产品牌化成果。

2.3 冠心病组血浆E2水平与CRP、Lp-a及FIB水平的关系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组的血浆E2水平与CRP(r=-0.133,P<0.05)、Lp-a(r=-0.128,P<0.05)、FIB(r=-0.105,P<0.05)水平呈负相关。

(5) 新型IGGETEM-20瞬变电磁系统。该系统主要特点:① 高密度、高分辨率、大动态范围的快速采样;② 发射机实现了发射电流下降沿可控性,提高了测量精度;③ 可实现重叠回线、大定源、偶极等多种装置的测量;④ 整机的工艺水平较高,仪器性能稳定、可靠。

(1) 加速发展适合我国地质与地理条件,大航程、大探测深度(>500 m),用于中大比例尺资源与环境调查的时间域固定翼航空电磁测量系统,达到实用化和产业化。

(2) 发展直升机航空TEM测量设备,达到实用化。

工作时调速电机通过链传动带动轴旋转,轴通过支撑轮带动滚筒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滑板受到凸轮槽的限位作用,在滚筒及支撑轮组成的滑道内上下运动。凸轮槽结构如图2所示。

(3) 开展基于高温超导技术的新型航空重力和重力梯度测量技术设备的研究。

(4) 开展地面人工源时间域和频率域无人机载航空电磁测量设备研发及天然源无人机载航空电磁测量设备研制,达到实用化和产业化。

(5) 在航空氦光泵磁力仪升级基础上,研制航磁水平梯度系统和航磁三轴梯度系统,开展航磁三分量测量仪器装备攻关研究,实现产品化、产业化发展目标。

(6) 加快航空伽马能谱仪器装备自主品牌化研制。

3.3.2 地面物探仪器

(1) 开展基于高温超导技术的新型地面重力和重力梯度测量仪器的研发。

(2) 开展复杂地形条件下磁偶源TEM分布式测量仪器的研发(勘探深度300~500 m)。

(3) 研制基于固定发射平台的面积性频率域、时间域阵列(网络)电磁测量仪器(勘探深度大于2000 m)。

(4) 研制多场源(天然场、人工场)多方法(AMT、MT、CSAMT、IP、SIP)分布式大功率高精度地面电磁法勘查技术系统,建立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探测深度可达2000 m的高分辨率、多功能电磁法综合探测体系,实现国产品牌化、产业化发展目标。

CBCT是目前头部恶性肿瘤放疗位置验证的有效方法,可提高摆位精度[11-12]。本研究在行CBCT验证之时,CBCT扫描系统的CTDIw是0.003 2 Gy,增加了患者额外辐射剂量,头颈部重要器官如晶状体、脑干和腮腺等均会受到一定剂量辐射[13],也增加了再生肿瘤风险[7-8]。

(6) 研发金属矿高分辨、抗干扰三维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分布式地震仪器达到实用化和产业化水平。

(7) 高信噪比的重、磁、电、震传感器及其配套关键技术系统的研发。研制高精度多分量电场和磁场传感器及智能三分量地震检波器。

(8) 研发基于欧弗豪泽(OVERHAUSER)效应的质子旋进磁力仪、超导磁力仪、光子磁力仪和磁梯度仪,开展矢量磁力仪和磁梯度仪的研究。

3.3.3 地下物探仪器

(3)探索建立收入质量评价机制。加强财产行为税数据库建设,准确掌握分税种、分税目税收收入及税源情况,并根据财产行为税各税种特点,探索建立分税种收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确保提高财产行为税收入的质量。

(1) 研制大探测深度,大水平探测距离地下电磁波与声波层析成像系统及适用于井间或坑道间的地下电磁波幅相层析成像系统。提高仪器下井探管在1000~3000 m深处所能承受的高温、高压环境的能力和接收器及发射器的传输能力等指标,使之在大深度井下工作稳定可靠。为提高探测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重点研发多元接收阵列数字化传输系统。

(2) 研制勘探深度大于3000 m的三分量地井TEM测量系统,配置井中三分量接收探头,达到实用化水平。

(3) 井中高精度三分量磁力仪的磁测精度尚未达标(±10 nT),此研发工作需要加大力度,并向实用型、商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4) 井间电磁、地震成像系统研制。目前实用的井间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其井间距为50~500 m,下井深度为300~2000 m,目的层覆盖角度达到270°和360°。在金属矿勘查中,应加大开发力度,使其发挥作用。由美国EMI公司生产的XBH2000型井间电磁波成像系统,可较好地实现井间距300~400 m的裸眼井或一层金属套管井间距150~200 m的井间电磁测量,探头装置采用了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四级接收器阵列探头,垂直和水平分辨率有较大的提高。在金属矿勘查中,应加快国产化开发进度。

现在很多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及专门从事英语教育研究的工作人员将问题集中到英语的积极应用能力和商务管理知识领域之间的关系上,并在此认知基础上进行延伸并形成了目前的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体系等。并依此为基础,就可以对商务英语专业进行准确而清晰的定位:

4 结论与建议

(1) 国家和企业需要加大投入,应尽快开发并改进完善如下产品:① 应加快我国电子重力仪的开发速度,研制实用的超导重力仪及重力梯度仪;② 加速超导磁力仪和磁力梯度仪的研发,不断提高其测量精度;③ 加速多功能阵列电磁法仪器产业化完善,使已研发的超导三分量磁场测量仪实用化;④ 加快轻便化地下物探(含测井仪)综合工作站的研制与完善,提高大透距、大测深、高分辨率等技术指标,研发多元接收阵列数字化传输系统,使其向新型智能化多参数综合地下物探设备方面发展。

(2) 为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产品,研究单位与地质仪器厂双方应加强优势互补,建立产业联盟。加大自主研发力度,积极扶持和培养国产设备的商品化、市场化,控制国外仪器设备的过量进口,从根本上短时期内改变物探仪器设备依附国外的被动局面,努力提升我国物探仪器装备品牌化、产业化水平。

(3) 重点提出具有品牌化的品质与规格的6种地面与地下物探仪器是:① 大深度高分辨多功能阵列电磁探测系统;② 频率域激发极化普查型幅相仪;③ 高温超导三分量磁强计;④ 瞬变电磁系统;⑤ 地下电磁波CT系统;⑥ 手提式高灵敏度X射线荧光仪。这些仪器产品,应争取在短期内推进其产业化、商品化、品牌化进程,最终实现国产品牌化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陆其鹄,彭克中,易碧金. 2007.我国地球物理仪器的发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 22(4):1332-1337.

徐晓芳,邓玉友,何展翔. 2007.从76届SEG年会看综合物化探技术发展方向[J].物探装备, 17(1):18-20.

张昌达. 2005.几种新型的航空重力测量系统和航空重力梯度测量系统[J].物探与化探, 29(6):471-476.

张为民,张赤军.2002.关于绝对重力仪的发展和我们的思考[J].地球物理学进展,17(1):180-184.

张昌达.2005.量子磁力仪研究和开发近况[J].物探与化探,29(4):283-287.

勾丽敏,刘学伟,雷鹏,等.2007.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方法研究综述[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30(2):85-90,103.

赵国泽,陈小斌,汤吉.2007.中国地球电磁法新进展和发展趋势[J].地球物理学进展,22(4):1171-1180.

林品荣,郑彩君,石福升,等.2006.电磁法综合探测系统研究[J].地质学报,80(10):1539-1548.

石福升.2009.大功率多功能发射系统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4(3):1109-1114.

底青云,方广有,张一鸣.2013.地面电磁探测系统(SEP)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56(11):3629-3639.

底青云,许诚,付长民,王中兴,张文秀,安志国,王若. 2015.地面电磁探测(SEP)系统对比试验-内蒙曹四夭钼矿[J].地球物理学报, 58(8):2654-2663.

罗德建,高文利,郝忠友. 2007.大透距电磁波CT法在电站坎基勘查中的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9(1):157-161.

罗德建,高文利. 2007.跨孔电磁波层析处理中阻尼系数的确定与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9(1):152-156.

雷振英. 2007.井中声波方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9(1):170-173.

米宏泽,雷振英. 2007.井间声波层析成像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9(1):148-151.

米宏泽,雷振英. 2008.井中声波CT技术系统及其应用[J].物探与化探, 32(4):388-391.

袁志亮. 2006.井间声波层析成像技术在西藏香卡山铬铁矿勘查中的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8(增刊),19-22.高长荣. 2007.井中激电在西霞矿区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 31(增刊):98-101.

张杰,吕国印,赵敬洗,等. 2007.地一井TEM向量交会技术的实现和应用效果[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9(1):162-165.

张普斌,徐振超,肖文进,等. 2007.东昆仑成矿带东段井中物探找矿中的几个实例[J].矿产与地质, 21(3):344-350.

周平,陈胜礼,朱丽丽. 2009.几种金属矿地下物探方法评述[J].地质通报, 28(2-3):224-231.

吕国印. 2007.瞬变电磁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9(1):111-115.

赵毅,陈晓东. 2007.三分量高温RFSQUID磁强计控制系统的建设与实现[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9(1):294-298.

刘国栋. 2007.矿产资源调查的物探方法和仪器设备[J].物探与化探, 31(增刊):35-40.

刘平生,江纹波,孙卫斌. 2005.用于CR法无线遥测式V8仪器采集系统[J].物探装备, 15(1):46-49.

牛文周. 2006.物探测量装备应用综述[J].物探装备,16(3):179-181.

韩晓泉,张在陆. 2006.新一代地震仪器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物探装备, 16(4):243-248.

彭益武,赵立珍,屈少波,等. 2006.二维簧片重力梯度仪的研制[J].物探与化探, 30(5):401-405,409.

刘士毅,孙文珂,孙焕振,等. 2004.我国物化探找矿思路与经验分析[J].物探与化探, 28(1):1-9.

王庆乙,李学圣,徐立忠. 2009.高精度井中三分量磁测是矿山深部找矿的有效手段[J].物探与化探, 33(3):235-239,244.

张永明,张贵宾. 2009.超导重力梯度仪勘探系统[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31(2):147-151.

杨曦,潘和平. 2009.井间电磁波数值模拟及成像技术[J].物探与化探, 33(2):224-231.

雷达,李晓昌,赵富刚,等. 2007.频谱分析仪在分析矿区电磁干扰中的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9(1):51-54.

滕吉文. 2006.中国地球物理仪器的研制和产业化评述[J].石油物探, 45(3):209-216.

滕吉文.2010.强化第二深度空间金属矿产资源探查,加速发展地球物理勘探新技术与仪器设备的研制及产业化[J].地球物理学进展, 25(3):729-748.

吴其斌,马冰,张桂平.2015.近年来国外勘查地球物理的若干进展与趋势[J].物探与化探, 39(6):1261-1266.

 
米宏泽,
《矿产勘查》 2018年第03期
《矿产勘查》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